大柴胡汤

合集下载

大柴胡汤临床应用举隅

大柴胡汤临床应用举隅

大柴胡汤临床应用举隅
大柴胡汤是中国传统药方之一,它是由柴胡、黄芩、枳壳、甘草等草药组成的。

大柴
胡汤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举例:
1. 治疗感冒及风寒感冒:大柴胡汤具有解表散寒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
发热等症状。

临床常常将大柴胡汤与桑菊饮合用,可加强其疏风解表的作用。

2. 缓解肝气郁结引发的疾病:大柴胡汤常用于治疗肝气郁结引发的胸闷、胁肋疼痛
等症状,此类疾病多伴有烦躁、易怒、口苦口干等症状。

3. 调理养心安神:大柴胡汤也可用于调理养心安神。

临床常见的急性心理压力导致
的失眠多表现为心烦不安、多梦、入睡困难等症状,此时可考虑使用大柴胡汤加减。

4. 肠胃不适:大柴胡汤可调理胃脘疼痛、反酸、泛酸等症状,多用于治疗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引起的胃气郁结所致的肠胃不适。

5. 经痛:大柴胡汤可用于调理经痛。

在中医理论中,经痛常与肝气郁结有关,大柴
胡汤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能缓解经痛症状。

6. 小儿惊风:大柴胡汤在小儿惊风方面亦有应用。

在中医理论中,惊风多与肝阳上
亢有关,而大柴胡汤能疏肝降阳,对于小儿惊风有一定的疗效。

值得注意的是,大柴胡汤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体质虚弱者应
慎用或避免使用。

大柴胡汤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腹泻等,应在医生指导下
正确使用。

如果症状加重或持续时间过长,应及时就医。

大柴胡汤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
但仍需个体化的使用,结合具体病情和体质选择使用方式和剂量。

大柴胡汤的功能主治

大柴胡汤的功能主治

大柴胡汤的功能主治1. 什么是大柴胡汤?大柴胡汤是中医药学里的一种经典方剂,是由大黄、柴胡、黄芩、人参等草本药物组成的。

它在中医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2. 大柴胡汤的用途大柴胡汤主要用于清热解毒、调理气血、舒肝理气等方面。

它具有以下的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大柴胡汤可以帮助清热解毒,对于一些热性疾病,如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调理气血:大柴胡汤可以调理体内的气血,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症状,如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等。

•舒肝理气:大柴胡汤可以舒肝理气,缓解情绪压力过大、症状表现为烦躁易怒、胸闷不适等的人群。

•疏肝利胆:大柴胡汤还可以起到疏肝利胆的作用,对于一些肝胆疾病,如肝胆结石、胆囊炎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 大柴胡汤的配方组成大柴胡汤的配方组成主要包括以下草本药物(按比例):•大黄:25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人参:10克•干姜:6克•枳实:6克•甘草:6克•大枣:6克除了以上主要草本药物之外,根据病情的不同,还可以适量添加其他草本药物进行配伍。

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 大柴胡汤的用法用量大柴胡汤一般采用煎服的方式进行服用。

具体的用法用量如下:•将草本药物加水煎煮约30分钟,去渣取汁。

•成人每次服用100-150毫升,一日2-3次。

•儿童用量适量减少,应依据医生的建议调整。

在服用大柴胡汤期间,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用药禁忌,如禁止饮酒、辛辣刺激食物等。

5. 大柴胡汤的禁忌症尽管大柴胡汤有许多功效,但也有一些禁忌症需要注意,根据个体差异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禁忌症:•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体质虚弱、营养不良的人群慎用。

•肝功能受损、肝脏疾病的患者慎用。

•心脏病、高血压患者慎用。

以上禁忌症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时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6. 注意事项在使用大柴胡汤期间,还应该注意以下事项:•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如皮疹、荨麻疹等,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大柴胡汤临床应用举隅

大柴胡汤临床应用举隅

大柴胡汤临床应用举隅大柴胡汤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中药方剂,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是由柴胡、甘草、人参、大枣、生姜等药物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表、疏肝利胆的功效。

大柴胡汤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证实了其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大柴胡汤在临床上的应用举隅。

1.治疗肝胆疾病大柴胡汤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肝胆疾病,如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等。

由于大柴胡汤具有清热解毒、疏肝利胆的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清除体内的热毒和湿热,改善肝胆功能,减轻肝脏的负担,促进胆汁排泄,从而达到治疗肝胆疾病的目的。

在临床上,大柴胡汤常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配合其他治疗手段,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2.调节情绪、缓解焦虑和抑郁大柴胡汤在中医理论中有着疏肝解郁的作用。

在现代医学的认识中,情绪的波动与肝脏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

大柴胡汤在治疗情绪失调、焦虑和抑郁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通过使用大柴胡汤可以平抚肝气,缓解情绪紧张和不适,改善睡眠质量,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

许多临床医生在日常工作中常常选择大柴胡汤来帮助患者调节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3.改善消化系统问题大柴胡汤在临床上也常用于改善消化系统问题,如消化不良、胃痛、腹泻等。

由于大柴胡汤有助于疏肝利胆、调理脾胃的作用,可帮助人体消化、吸收营养,增强脾胃功能,促进胃肠道蠕动,减少胃肠道炎症反应,改善消化道的不适症状。

许多临床医生在日常工作中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大柴胡汤进行治疗,并且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4.调理妇科疾病大柴胡汤在临床上还常用于调理妇科疾病,如经期不调、痛经、不孕等。

因为大柴胡汤具有疏肝理气、调节内分泌的作用,可以帮助调整女性的生理周期,改善痛经症状,增加生育机会。

大柴胡汤不仅通过调理肝气,缓解情绪紧张,还可以改善子宫内环境,促进卵泡的生长和卵泡环境的成熟,增加受精卵着床的可能性。

大柴胡汤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5.辅助治疗相关疾病除了上述几种疾病外,大柴胡汤还可以作为辅助治疗其他相关疾病。

大柴胡汤的功能主治癌症吗

大柴胡汤的功能主治癌症吗

大柴胡汤的功能主治癌症吗什么是大柴胡汤?大柴胡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由汉代张仲景创建。

它由多种草本植物制成,包括大黄、柴胡、黄芩、生姜等,经过煮炖而成。

大柴胡汤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解郁散结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某些疾病。

大柴胡汤的功能主治大柴胡汤在中医理论中主要用于治疗一些由热邪引起的疾病。

尽管有一些研究表明大柴胡汤对某些癌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它并不是专门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

以下是大柴胡汤在中医理论中的主要功能主治:1.清热解毒:大柴胡汤被广泛用于治疗热邪所致的感染性疾病,如咽喉痛、扁桃体炎、肺炎等。

它可以清热解毒、疏风解表,有助于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

2.解郁散结:中医理论认为,郁气会阻碍气血运行,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大柴胡汤被用于治疗情绪抑郁、烦躁易怒等症状,有助于平衡气血运行,舒缓情绪。

3.调节肝气:中医认为,肝气郁结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大柴胡汤可以调节肝气,舒缓肝脏不适引起的症状,如头痛、眩晕、胃脘疼痛等。

4.通便利水:大柴胡汤中的大黄成分具有泻下作用,可用于治疗由肠热积滞导致的便秘和水肿。

大柴胡汤对癌症的研究尽管有一些实验室研究表明大柴胡汤对某些癌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目前还缺乏足够的临床研究来证明它在癌症治疗中的有效性。

大柴胡汤主要被用于中医理论中的一些疾病,对于癌症的治疗仍然需要更多临床研究的支持。

不过,一些研究发现,大柴胡汤中的一些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例如,研究发现大柴胡汤中的黄芩素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此外,柴胡中的化学成分也被研究发现具有抗癌效果。

然而,这些研究主要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并没有得到足够的临床验证。

大柴胡汤的用法和剂量大柴胡汤一般是由中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来进行调配的。

在服用大柴胡汤之前,应该咨询专业的中医师,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一般来说,大柴胡汤的剂量和用法可以根据病情有所调整。

在临床上,常见的剂量是每日2-4剂,每剂服用后加入适量的温水冲服即可。

大小柴胡汤的区别与功效

大小柴胡汤的区别与功效

大小柴胡汤的区别与功效大小柴胡汤(Da Xing Chai Hu Tang)是中医药中非常重要的经方之一,它由柴胡、黄芩、干姜、枳实、大黄、人参、大枣等药物组成。

大小柴胡汤分为大柴胡汤和小柴胡汤两种,虽然它们有着相似的成分,但在功效和应用上却有所区别。

大柴胡汤的功效大柴胡汤是由柴胡为主药,配合其他草药煎煮而成。

它具有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的功效。

主要适用于肝胆湿热、肝气郁结型的病症。

这些病症常表现为胸胁疼痛、胁肋胀痛、咳嗽痰黄等。

大柴胡汤能够舒肝解郁,调和肝气,清热解毒,达到平肝、疏肝的效果。

在临床上,大柴胡汤多用于治疗肝胆湿热、胸胁胀痛、咳嗽以及口苦口干等症状。

小柴胡汤的功效小柴胡汤是由黄连、黄芩、生姜等多种草药组成,其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解郁和调和脾胃。

小柴胡汤适用于病症表现为肝胆湿热、肝气郁结型的疾病,但与大柴胡汤相比,小柴胡汤更适合于初期病情,或者肝郁脾虚的病症。

小柴胡汤能够纾解炎热,舒肝解郁的同时,还可以调和脾胃。

在临床上,小柴胡汤主要用于治疗肝胆湿热、黄疸、呕吐、胁肋胀痛等症状。

大小柴胡汤的区别虽然大柴胡汤和小柴胡汤都是以柴胡为主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但在配伍和应用上有所区别。

•成分:大柴胡汤主要由柴胡、黄芩、干姜、枳实、大黄、人参、大枣等草药组成;而小柴胡汤则以柴胡、黄连、黄芩、龙骨、牡蛎、半夏等草药为主要成分。

•应用范围:大柴胡汤适用于肝胆湿热、肝气郁结等病症,特别是胸胁疼痛、咳嗽痰黄等症状;小柴胡汤适用于初期病情,或者肝郁脾虚的病症,适合于治疗肝胆湿热、黄疸、呕吐等症状。

•疗效:由于药物成分和应用范围不同,大柴胡汤和小柴胡汤在疗效上也略有不同。

大柴胡汤更加强调舒肝解郁、清热解毒的作用,适合于较为严重的肝胆湿热病症;小柴胡汤则更侧重于清热解毒和调和脾胃,适用于较轻的病情或肝郁脾虚的病症。

需要注意的是,大小柴胡汤虽然在临床应用上效果显著,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

在选择使用时,应根据自己的具体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董湘玉教授大柴胡汤加减临证经验

董湘玉教授大柴胡汤加减临证经验

董湘玉教授大柴胡汤加减临证经验董湘玉教授是一位国内著名的中医药专家,尤其擅长于大柴胡汤的加减临证经验。

在中医界,大柴胡汤是一味非常重要的经典方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董湘玉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自己的经验和理论,通过对大柴胡汤的加减使用,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从董湘玉教授对大柴胡汤的加减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能够为广大中医爱好者和临床医生提供一些借鉴与启发。

一、大柴胡汤的典籍解析大柴胡汤是《伤寒论》中的一则方剂,其组成为柴胡、黄芩、人参、栝蔞仁、生姜、大枣。

《伤寒论》中指出,大柴胡汤适用于“病发热汗出而恶风,脉浮者”,主治太阳病的表证,因此大柴胡汤被视为治疗外感发热的经典方剂。

董湘玉教授指出,大柴胡汤的作用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解表宣肺,具有较强的解表作用,可以清除外邪,宣发肺气,使病邪从表解散,阻止病邪入里,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解脱;二是升阳和解郁,具有升阳作用,能够扶正解郁,使病机得以顺畅,促使病邪随汗解散,有利于病邪的顺利排出;三是和解气机,具有和解气机、疏利气机的作用,能够疏利气机,舒畅胸中,调和气机,平复病机。

二、大柴胡汤的加减理论董湘玉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大柴胡汤在治疗外感发热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证候特点进行加减,以增强疗效。

他总结了以下几种常用的加减法则:1. 通用加减法:当患者表证明显,但气机郁郁不舒时,可以增加香附、丹皮、竹叶等药物,以通畅气机,舒解病机。

2. 解表宣肺法:当患者表证显著,伴有肺气不宣,可加入桔梗、款冬花、杏仁等药,以辅助大柴胡汤的解表宣肺作用。

3. 助阳解郁法:当患者阳气不足,情志不畅,可在大柴胡汤中加入黄芪、炙甘草、大枣等药,以助阳解郁,调和气机。

4. 通窍开窍法:当患者病邪较为深入,可加入天麻、细辛、郁金等药物,以开窍通窍,使病邪得以疏散。

5. 和解肝胃法:当患者证候以肝胃不和为主时,可加入神曲、枳壳、茯苓等药物,以和解肝胃、健脾理气。

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及病例

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及病例

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及病例大柴胡汤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药方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治疗多种疾病。

它的主要成分是柴胡、半夏、黄芩、甘草等药材,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和胃、解毒祛瘀等功效。

下面将介绍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及一些病例。

大柴胡汤主要用于治疗肝胆湿热、气机不畅所导致的病症。

它适用于以下几种疾病:1. 肝郁气滞型疾病:如肝郁气滞型脾胃虚弱、失眠、食欲不振等。

经典病例是患有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的患者。

患者主要表现为胃痛、腹胀、纳差、烦躁易怒等。

大柴胡汤能够疏肝理气,缓解肝郁气滞的症状,恢复脾胃功能,改善患者的症状。

2. 气滞血瘀型疾病:如肝气郁结型痛经、乳腺增生等。

经典病例是患有经前期乳房胀痛的患者。

该病的主要特点是乳房胀痛明显,并伴有情绪不稳定、易激动等。

大柴胡汤能够疏解肝气,活血化瘀,缓解乳房胀痛的症状。

3. 热毒壅滞型疾病:如肝胆湿热型黄疸、急性胆囊炎等。

经典病例是患有肝胆湿热型黄疸的患者。

患者主要表现为黄疸、腹胀、恶心、呕吐等。

大柴胡汤能够清热解毒,疏肝胆,改善患者的症状。

下面介绍几个大柴胡汤的临床病例:病例1:患者,女性,年龄32岁,主诉脏躁不安,情绪易激动。

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初步诊断为肝郁气滞型失眠。

患者服用大柴胡汤20剂,每日2剂,连续服用10天后,患者的失眠症状明显改善,情绪也稳定了许多。

病例2:患者,女性,年龄46岁,主诉经前期乳房胀痛。

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初步诊断为肝气郁结型痛经。

患者服用大柴胡汤20剂,每日2剂,连续服用15天后,患者的乳房胀痛明显减轻,情绪也较以前稳定了。

病例3:患者,男性,年龄58岁,主诉黄疸、恶心、呕吐。

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初步诊断为肝胆湿热型黄疸。

患者服用大柴胡汤20剂,每日2剂,连续服用30天后,患者的黄疸症状明显减轻,恶心、呕吐的情况得到了改善。

总结来说,大柴胡汤是一种临床应用广泛的中药方剂,适用于肝胆湿热、气机不畅等引起的疾病,如肝郁气滞型失眠、肝气郁结型痛经、肝胆湿热型黄疸等。

大柴胡汤的功能主治是

大柴胡汤的功能主治是

大柴胡汤的功能主治是概述大柴胡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

本文将介绍大柴胡汤的功能主治以及其适用病症。

功能主治大柴胡汤是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干姜、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以下功能主治:1.解表退热:大柴胡汤以柴胡为主要药物,具有辛散发散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发热等症状。

2.和解肝胆:柴胡为大柴胡汤的主药,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肝胆不和引起的胁痛、胸闷等不适。

3.明目止痛:干姜、人参有祛除风热、通络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目赤疼痛等症状。

4.利湿退黄:大柴胡汤中的黄芩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等症状。

5.安神抓魄:大柴胡汤中的甘草具有平和调和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心烦不安、失眠多梦等症状。

适用病症大柴胡汤适用于以下病症:1.外感风寒: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身痛、恶寒、鼻塞、流清涕等症状。

2.肝胆不和:主要表现为肋胁胀痛、胸闷、烦躁易怒、嗳气、口苦等症状。

3.头痛眩晕: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目眩、视物模糊等症状。

4.湿热黄疸:主要表现为黄疸、恶心、纳差、口苦等症状。

5.心烦失眠:主要表现为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等症状。

服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大柴胡汤一般以煎服为主,使用时应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服用。

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避免过量:在使用大柴胡汤时,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合理的剂量控制,避免过量使用。

2.长期服用:对于需要长期服用大柴胡汤的患者,应及时复诊并咨询医生的建议,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3.注意禁忌:孕妇、哺乳期妇女、脾胃虚弱者、肝功能损伤患者等人群应避免使用大柴胡汤。

4.饮食调理:在服用大柴胡汤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清淡饮食,有利于药效的发挥。

总结大柴胡汤是一味具有多种功效的中医方剂,适用于解表退热、和解肝胆、明目止痛、利湿退黄和安神抓魄等病症。

在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剂量控制和禁忌事项。

同时需注意饮食调理,配合医生的治疗,以期取得良好的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是临床常用的经典方剂,首见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由柴胡、黄芩、半夏、枳实、芍药、大黄、生姜、大枣组成。

为表里双解剂,具有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之功效。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少阳阳明合病者。

本证多由病邪已入阳明,化热成实所致,治疗以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为主。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表明病变部位仍未离少阳;呕不止与郁郁微烦,则较小柴胡汤证之心烦喜呕为重,再与心下痞硬或满痛、便秘或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等合参,说明病邪已进入阳明,有化热成实的热结之象。

方中重用柴胡为君药,配臣药黄芩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轻用大黄配枳实以内泻阳明热结,行气消痞,亦为臣药。

芍药柔肝缓急止痛,与大黄相配可治腹中实痛,与枳实相伍可以理气和血,以除心下满痛;半夏和胃降逆,配伍大量生姜,以治呕逆不止,共为佐药。

大枣与生姜相配,能和营卫而行津液,并调和脾胃,功兼佐使。

1、大柴胡汤“方-证”关系研究
1.1大柴胡汤对少阳阳明合证研究
大柴胡汤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属于中医“腹痛”、“心下急”、“呕吐”等范畴。

其发病多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机阻滞,脉络瘀阻,邪毒内生,证属少阳阳明合病,故选用大柴胡汤为基本方进行治疗。

大鼠实验前12 h禁食,自由饮水,2.5%戊巴比妥钠(0.1 mL/100 g)腹腔内注射麻醉,腹部正中切口进腹,于胆胰管肝门水平用无损伤血管夹暂时夹闭,经十二指肠侧壁逆行胆胰管穿刺,按0.15 mL/100 g体重剂量匀速注射5%牛磺胆酸钠,10 min后去除血管夹和穿刺针,缝合十二指肠穿刺孔,连续缝合腹壁,制成ANP模型。

大柴胡汤组制模前48 h、24 h、2 h分别用大柴胡汤2mL灌胃,制模方法同ANP组。

假手术组开腹后只轻轻翻动十二指肠及胰腺。

大鼠造模后于3 h、6 h、12 h分批处死,每个时间点每组处死6只。

记录腹水量,测定血清淀粉酶,HE染色观察胰腺、肺、肠壁组织病理改变;按Schmidt方法对组织病理改变进行严重度评分。

伊文思蓝(EB)染料血管外渗法检测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

1.2大柴胡汤对胆囊炎豚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胆囊炎根据症状描述可归于“胁痛”、胆胀”、“黄疽”、“结胸”等病的范畴。

由于本病的病因主要有情志不畅、饮食不节或劳伤过度、寒温不适、感受外邪及蛔虫上扰等,其中情志不畅和饮食不节是最重要的原因。

豚鼠分笼饲养,每天给予盐酸林可霉素60mg·kg-1,皮下注射,连续注射 4 d,停 2 d,再注射3d,于次日做胆囊B 超检查,发现豚鼠4 爪乱抓,拒放探头,B 超显示胆囊张力大,壁毛糙,胆汁透声欠佳,提示豚鼠胆囊炎造模成功。

将造模成功的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大柴胡汤低、中、高剂量组及消炎利胆片组,另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

正常组和模型组按10 m L·kg-1给予蒸馏水ig,每日1次;大柴胡汤低、中、高剂量组按照动物体重折算系数法计算出对应的剂量,分别给予低、中、高不同浓度水煎液,按10 m L·kg-1,ig 给药,每日 1 次;消炎利胆片组按照临床用药剂量计算等效剂量,给予对应浓度药液,按10 m L·kg-1,ig 给药,每日1次;给药过程共3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