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一班家访小故事-张芯晨
我的家访小故事 3

让心贴近让爱飞扬
今天去的是我们班☆☆☆家,一进房子,空间虽狭小,但摆着两张整洁的床铺,这是她爸爸平时工作的地方(爸爸是一位盲人按摩者)。
一张破旧的桌子上摆放着孩子的作业,此时,我的心头涌入千般感受,虽然空间狭小,但在这狭小的空间内她用心的写着
每一个字,努力的学习,愧疚的我不由得眼睛湿润了……
我赶紧说明了来意,关切的询问孩子在家里的情况,从家长的谈话中,我发现这个孩子太需要被呵护了,爸爸是盲人,妈妈又是残疾人,她在家平时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要用她幼小的双手帮助爸妈干更多的活。
结束家访结束以后我的心情愈发的沉重,我也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有多重。
我深知要想真正了解一个孩子,就要从多方面去了解他。
无论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她的成长都离不开“爱”,这种爱既来自家庭也要来自教师。
即使是父母没有文化,即使家境贫寒,只要学校能给一个宽松的充满爱的环境,这些孩子一样都会很优秀的!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没有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
家访日志:叩开心门

家访日志:叩开心门芯芯,一个瘦小的女孩,论个头还真像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以至于第一次见面时我和谭老师都认为他是一个不足龄的小学生,翻开花名册一看,真真儿的六岁多了,唉,这个儿也太小了吧。
接下来的一天,她的言谈举止同样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站队时,她完全不按要求做,想怎样就怎样,我们试着和她交流,任你磨破嘴皮子她就是不理你,大有不把你气死不罢休的态势。
“也许孩子不适应吧,毕竟才开学第一天,过几天就会好的。
”我们这样安慰着自己。
但接下来的几天,她的诸多表现令人失望:喜欢动手打人,冷不丁的从后面推人,不张口说话,上课时一不留神她就溜达出去了……就拿每天早上师生相互问好这件事来说吧,除芯芯外的每个孩子都会热情地跟老师问好,而她无论你怎么哄就是不开口,面对这样一个完全不理你的小家伙还真是恼火。
于是开学初我们便把芯芯作为我们的第一个家访对象。
首先我和谭老师将孩子近段时间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做了汇报,芯芯对上课基本没什么概念,要她跟着读的时候她根本不读,要她做作业也不愿做,学完六个单韵母的四声调后,我让她读,基本不认识。
当时孩子的妈妈就直摇头,“我们还以为她上小学了会有所好转,怎么还是这个样子,这到底该怎么办?”芯芯妈无奈地说。
就在我们谈话的这会儿,孩子一时都没消停下来,就在屋子里不停地跑来跑去,我们拉住她要她小心点儿别摔着了,她一甩手挣脱你又跑了。
妈妈看着她直叹气,通过进一步的交谈得知,芯芯也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小小年纪就经历了两次大手术,具体是什么原因妈妈好像也不想多说,我们也不便深问,只知道孩子受了不少罪,心智等各方面的成长都不及同龄人,正是因为这样,家长比较娇惯孩子,尽量由着孩子的性子来,那知道现在都有些招架不听了。
听到这儿,我们不禁对孩子多了些同情,还有一些心疼。
接下来芯芯爸爸的一番话又让我和谭老师倍感压力之大,他说他不知道怎样引导教育孩子,对她也失去了信心,早听说施州小学条件好,老师又负责,所以才想法设法到这里来读书,就指望老师们能帮着管一管。
一年级学生家家访记录

一年级学生家家访记录夏日里的校园,热闹而喧嚣。
为了更好地了解一年级学生的家庭情况,促进与家长的互动交流,学校决定进行一年级学生的家家访。
在这次家访中,我作为班级的班主任,带着对孩子们的关怀和好奇,走进了一年级学生们的家庭。
以下是我在此次家访中的记录:家庭访问一:小明小明,一个活泼可爱的男孩,我很期待进入他的家庭认识他的父母。
走进小明的家,我看到一个温馨而整洁的环境。
小明的妈妈亲切地迎接了我,她告诉我小明是家中的独生子,对于小明的教育非常重视。
小明的爸爸是一名工程师,他鼓励小明多参加体育活动,培养他的坚持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了解到,小明在家庭中得到了充分的关爱和支持,这也是他能在学校表现出色的原因之一。
家庭访问二:小红小红,一个文静乖巧的女孩,她家的环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进入小红的家,我被她家的书房所吸引。
书架上摆满了各种精装书籍,墙上贴满了小红的成绩单和获奖证书。
小红的妈妈告诉我,小红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她们每天晚上都会一起阅读,并互相分享读后感。
小红的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但是她们注重培养小红的学习能力和阅读习惯,这也让我深受启发。
家庭访问三:小杰小杰,一个活泼好动的男孩,他家中只有他和奶奶两人。
当我走进小杰的家,我看到了他和奶奶的合影,照片旁边还有奶奶的鼓励的话语。
小杰的奶奶告诉我,小杰的爸爸妈妈因工作在外地,所以小杰在她的照料下长大。
奶奶非常疼爱小杰,希望他能快乐健康地成长。
小杰乐观向上的性格和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正是奶奶的呵护和引导的结果。
家庭访问四:小美小美,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她的家庭让我感受到了无限温暖。
小美的爸爸妈妈都是工人,为了给小美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他们节衣缩食,努力工作。
小美的家中摆放着摇摇马、积木和各种玩具,这是他们精心准备的。
小美的爸爸告诉我,他们希望小美能够无后顾之忧地学习和成长。
小美在家庭的陪伴下,拥有了美好的童年。
家庭访问五:小智小智,一个聪明伶俐的男孩,他的家庭充满了知识和智慧。
学生全员家访记录

学生全员家访记录今年,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情况,学校决定开展学生全员家访活动。
家访是一种重要的途径,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教育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以下是本次学生全员家访的记录。
家访记录一:小明小明是我们班的一名学生,他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列。
在与小明的家长交谈中,我了解到小明平时勤奋好学,自觉完成作业,而且他的家人也非常关心他的学习,并积极参与到他的学习中。
他的母亲用自己的方式鼓励他,给予他学习上的支持和帮助。
从小明的家访中,我感受到了他家庭教育的积极和良好。
家访记录二:小红小红是我们班的一名学生,她是一个非常活泼开朗的孩子。
在与小红的家长交谈中,我了解到小红是这样一个独立自主的孩子。
家长鼓励她自由发表意见,培养了她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小红的家长还告诉我,他们在家里给小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她参与各种活动,并尊重她的兴趣爱好。
小红的个性特点和她的家庭教育是息息相关的。
家访记录三:小华小华是我们班的一名学生,他在学习上一直表现欠佳。
在与小华的家长交流中,我了解到小华家庭的经济困难对他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家长告诉我,他们没有办法提供给小华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也没有经济能力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学校将提供一些帮助给小华,帮助他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家访记录四:小李小李是我们班的一名学生,他在班级中一直保持着较好的人际关系。
在与小李的家长交谈中,我了解到小李的家庭注重家庭教育中的礼仪教育。
小李的父母给予他很多的自由空间,同时也要求他在与他人交往中要懂得一些基本的礼仪常识。
通过这样的家庭教育,小李能够与同学们友好相处,并懂得与人沟通的艺术。
通过本次学生全员家访活动,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家庭教育情况。
这些了解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个性化教育和辅导,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发展自身潜力,为他们的未来做好准备。
1.8家访小故事]
![1.8家访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4627327915f804d2b16c1aa.png)
家访小故事
张习习又一次家访,可是不同的感受,一年级家长的热情让我感动。
周六晚上我们齐聚在一家,好像是好久不见的友人。
一坐下就直奔主题讨论孩子在家的学习,在校的表现,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
在我们张明炜的家长说道孩子不想学习的时候他给孩子的教育方法引起了各位在座家长的一致肯定。
他说“孩子你知道一棵小树苗能做什么吗?”孩子说“能做鞭子”,“是啊,那你知道一根那么粗的树能做什么吗?”“不知道。
”“那爸爸来告诉你,它能做房子的栋梁。
你是想做小辫子的孩子,还是想做栋梁呢?”“现在你只有好好学习坚持下去你才可以做栋梁,做国家的有用人才!”这位家长的话对于一个一年级的孩子的来说可能不理解,但是我想一年一年长大他都会对这句话有不同的理解,知道成人我想这将是一个受益匪浅的人生道理。
爸爸的教育是有维度的,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可缺少的,在这里我就希望家长们别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在妈妈的身上,也许一句话就可以帮助到孩子的一声。
多抽出一点时间来陪孩子吧!
还有一句话让我敬佩“老师没有提问你是因为知道你已经会了,所以把机会给了别人”,这是学生回家说老师再提问的时候老师不找他起来回答问题时的答案。
多么用心的回答,多么好的家长。
我在猜想更多的家长会说,我给老师打
个电话让他多叫你起来回答问题。
同一个问题找最好的答案来回答,可以帮助到孩子的价值观,可以体现出家长的教育观。
同样是我们老师更多的时候用心想一想如何更好地的回答孩子的问题,有可能改变的是一个班级!
回来时已经八点多了,但是我的心是温暖的、是满足的!感谢这次家访!。
走进家庭,走近学生——一年级家访日记

走进家庭,走近学生——一年级家访日记为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取得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学校积极响应教育局号召,决定在我校组织开展lsquo;走进家庭,走近学生rsquo;一年级集中家访月活动。
为此,我被安排到一(1)班赵雨凝、任志恒,一(2)班杨昊宇三位小同学家中进行家访。
为了做好本次家访的工作,我先利用放学家长接孩子的时间,和三位小同学的家长见了面,说明了本次家访的情况,也把家访活动联系卡提前给了他们,让他们回家开个家庭小会议,确定好时间,再通知我哪天合适,我再去家访。
因为提前把工作落实好了(m..),所以本次的家访非常顺利。
根据约好的时间,9月26日放学后,我首先来到了住在王秀村11组的赵雨凝同学家里。
我到达时,赵雨凝正在写作业,见到我他热情地和我打招呼,忙前忙后的给我让座,又给我到了一杯水,看上去真是很懂事、很乖巧。
她奶奶也夸奖她乖。
等了一会儿,她的爸爸下班回家了,我们交流了一下赵雨凝在家的表现,家长认为她很懂事,自觉完成作业。
我向他们家长也反馈了一下在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那儿了解到的一些她在学校的表现;与家长沟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注意的几点;向家长询问对学校的了解情况,同时向家长宣传我校的办学思想,希望家校合力,为培养优秀的学生共同努力。
到达任志恒同学家里时,我看到他们租住在王秀湘里村17组自己承包的加弹工厂后面的房子里。
他们是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人,一家三口住在王秀,还有一个大儿子在辽宁读大学。
走进屋子,家里收拾的整洁,当时任志恒在玩电脑游戏,我坐下后,希望他能不玩游戏,但是他在父亲的一再催促了,才勉强关掉了电脑游戏。
因为孩子平时性格内向,父母都希望他能胆子大一点。
我的家访故事

我的家访故事故事一:那个难忘的星期天早晨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一个家访的任务。
我们每个同学都要到别的同学家里去做一次家访,并撰写一份关于家庭的报告。
我被分到了和我同班的李明家。
在给李明打电话确认家访时间时,他的妈妈说:“星期天早晨最适合我们。
我们可以一起吃早餐,然后参观我家的花园。
”星期天早晨,我提前来到李明家,李明和他妈妈已经等在门口迎接我了。
他们的家很漂亮,有一座美丽的花园。
李明妈妈带我参观了花园,那里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植物。
她告诉我,她热爱花园,并时常在这里工作,欣赏花朵的美丽。
回到家里,李明的爸爸正忙着准备早餐。
我们一起坐在餐桌旁,享受了一顿美味的早餐。
和李明家的父母交谈中,我发现他们非常注重家庭教育,每天都会和李明交流,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
他们还鼓励李明参加各种活动,培养他的兴趣爱好。
故事二:在张阿姨的家另一次家访,我去了我班上的好朋友小明的家。
小明的妈妈是一名护士,不仅工作忙碌,还要照顾小明的弟弟。
我对小明的家庭情况非常感兴趣,想要了解他们是如何协调工作和生活的。
当我到达小明家时,小明和他妈妈都非常热情地欢迎我,让我感到宾至如归。
小明的家里很干净整洁,书桌上堆满了小明的书籍和学习用品。
小明告诉我,他每天晚上都要花一些时间学习,而他妈妈则会帮助他规划学习时间和复习内容。
在家访期间,我还见到了小明的弟弟。
虽然只有几岁,但他非常可爱聪明。
小明妈妈说,他们每天都会一起为弟弟准备早餐,并且家里的家务活也会一起完成。
小明的爸爸在工作之余也会尽力参与家庭事务,并帮助妈妈照顾弟弟。
故事三:那个特别的家庭在家访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特别的家庭。
有一次,我去了一个残疾女孩苏珊的家,她的家离学校很远。
我走进她家,才发现苏珊的家并不富裕,但是她和她的家人却都非常乐观和坚强。
苏珊告诉我,她从小就患有一种身体残疾,无法正常行走。
但她并没有放弃学习和对生活的热爱。
她每天坚持通过互联网学习知识,并且还参加了一些志愿者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思想品德 叶星晨家访手记《暖心印记》

暖心印记不得不说,时间总是在弹指间流逝,再回首时,那些感动的瞬间依旧铭记在心,会成为我们时光里最美好的印记。
-------------------------------------家访题记。
一年级时光里的回忆----小来记2016学年9月的阳光那么暖,入学礼如期举行。
暖心中队的56个小朋友在我这个大朋友的带领下,活蹦乱跳地“跳”进了入学礼的大门,我就像是“大鬼头”带着这群可爱闹心的“小鬼头”,即将步入他们为之六年的小学生涯。
尤记得,那天,我牵着“小个头”贝贝和小来的小手,一步步带着他们向入学礼的大门走去,这两小鬼兴奋得不行,那么多小朋友,却独得我这“大鬼头”恩宠,第一天就有牵手的待遇。
回想起来,这仿佛就是昨天。
小来帅帅的刘海,又浓又长的睫毛,小小的个头,很文静的一个小男孩,这就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
小来由妈妈带着,爸爸在深圳那边做生意,平时课间都不怎么说话,上课也不怎么发言,下课就在座位上静静地看课外书,着实是一个“小书虫”,问他的时候,看着你腼腆地笑了,这就是小来在我心目中的样子,你看着他认真的样子,自己的嘴角总会不自觉地往上扬。
一年级的寒假,我们冒着严寒和大雨,走访完一家又一家,本想着走到晚上10点就回家休息,孩子们也该早些休息了。
可是,小来宝贝得知我们要去他家却没有去,又要再等一天的时候,心里是空落落的。
小来妈妈说,小来在家精心准备了水果拼盘等我们去呢!多晚都等!一定要去!于是,我和胡夫子又在夜幕中踏上了去小来家的路。
别看平时腼腆的孩子,却把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放在心里,把老师真正放在心里,小来等了我和胡夫子一晚上,看到我们,两小眼睛发亮,别提有多开心了。
他爸爸寒假刚刚从深圳回来,我们几个畅谈起小来的入学半年来......一年级下学期的一天,作为班主任的我在教室里听课,林老师说:“二年级的时候我们要学到......”“老师,二年级的时候我不在暖心中队了......”顿时我的心里一块大石头硬生生地砸了下来!心里有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一班家访小故事(张芯晨)
3月30日,我和数学老师何老师一起走进学生张芯晨的家,她家住在新区乐和嘉园。
三代同堂其乐融融,爷爷奶奶一看就知道是好脾气的人,把孩子照顾的很好。
张芯晨学习很自觉,能独立完成作业,爸爸妈妈工作忙,爷爷辅导的比较多。
她本身也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在学校遵守纪律,待人尤为宽容,从不和同学闹矛盾,是个老好人。
因为平和甚至有些懦弱的性格导致她学习上缺乏足够的上进心,成绩方面很容易满足现状。
同时,说话做事拖沓迟缓缺少阳刚之气。
今天到她家一看,我有些明白了,由于家庭条件优越,爷爷奶奶把孩子照顾的太周到了。
影响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使得张芯晨有些安于现状,追求安逸的生活,从她的作业中可以看出,家长手把手辅导的作业可以做的很好,在学校的课堂作业则时常有些凌乱拖沓。
我说出了我的想法,张芯晨的爸爸也很认同,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们于是一起商讨对策。
最后达成共识:适当放手,适当加压。
在家里多给她提供自己动手的机会,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让她自己做,并适度限制做作业的时间,提高作业时效,给孩子提供一些棋类游戏,促使她求胜上进,在语言上避免吩咐性语言,多说鼓励、激励的话。
家长表示一定积极支持学校和老师的工作,配合老师共同管理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这次家访,希望能成为孩子的一个转折点。
我的几点感悟
第一,我感受到:家访工作深入孩子家庭,与家长学生面对面交流,了解了学生的个性探知了家长的想法,增进了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会起到促进作用。
有人说过,“生活中不是因为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同样的,老师要具备一双慧眼时刻观察发现孩子的优点与缺点,优点加以发扬光大,缺点想出对策予以改正。
作为教师,我们要想方设法全方位了解学生,要用“立体的眼光”多角度的看待学生。
第二,家访使我们认识到: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几十分之一,不起眼;而在家长心目中却是百分之百,家长无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每个孩子都肩负家庭
厚重的期望。
通过家访,老师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
第三,家访让我感受到关注孩子心理和关注孩子健康一样重要,关注孩子习惯,有意识的培养好习惯好品性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的。
第四、通过家访,让老师了解在家的孩子,让家长了解在校的学生,为我们一起携手扶助孩子成长提供了最直接的机会。
让家长与老师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
我也感知到,家访是一座沟通的桥梁,是一门交流的艺术。
我愿虚心求教,倾心奉献,让家访工作做到有实效有作为,让孩子脸上的笑容更加璀璨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