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详情】
光电编码器原理及应用电路

光电编码器原理及应用电路————————————————————————————————作者:————————————————————————————————日期:光电编码器原理及应用电路1.光电编码器原理光电编码器,是一种通过光电转换将输出轴上的机械几何位移量转换成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
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传感器,光电编码器是由光栅盘和光电检测装置组成。
光栅盘是在一定直径的圆板上等分地开通若干个长方形孔。
由于光电码盘与电动机同轴,电动机旋转时,光栅盘与电动机同速旋转,经发光二极管等电子元件组成的检测装置检测输出若干脉冲信号,其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过计算每秒光电编码器输出脉冲的个数就能反映当前电动机的转速。
此外,为判断旋转方向,码盘还可提供相位相差90度的脉冲信号。
图1 光电编码器原理示意图根据检测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光学式、磁式、感应式和电容式。
根据其刻度方法及信号输出形式,可分为增量式、绝对式以及混合式三种。
1.1增量式编码器增量式编码器是直接利用光电转换原理输出三组方波脉冲A、B和Z相;A、B两组脉冲相位差90度的脉冲信号,Z相为每转一个脉冲,用于基准点定位。
它的优点是原理构造简单,机械平均寿命可在几万小时以上,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适合于长距离传输。
其缺点是无法输出轴转动的绝对位置信息。
1.2绝对式编码器绝对编码器是直接输出数字量的传感器,在它的圆形码盘上沿径向有若干同心码道,每条道上由透光和不透光的扇形区相间组成,相邻码道的扇区数目是双倍关系,码盘上的码道数就是它的二进制数码的位数,在码盘的一侧是光源,另一侧对应每一码道有一光敏元件;当码盘处于不同位置时,各光敏元件根据受光照与否转换出相应的电平信号,形成二进制数。
这种编码器的特点是不要计数器,在转轴的任意位置都可读出一个固定的与位置相对应的数字码。
显然,码道越多,分辨率就越高,对于一个具有N位二进制分辨率的编码器,其码盘必须有N条码道。
光电编码器工作原理

光电编码器工作原理光电编码器是一种用于测量角度、位置和速度的重要装置。
它通过将光、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来实现对物体的测量。
本文将介绍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1. 光电编码器的基本原理光电编码器由光电传感器和编码盘两部分组成。
光电传感器接收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编码盘是一种有规律的图案,由光和暗交替排列而成。
当光线射到编码盘上时,光电传感器会感受到由光和暗交替引起的光信号变化,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根据编码盘图案的不同,光电编码器可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式两种类型。
2.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编码盘上通常有两个光栅,分别为A相和B相。
A相光栅上的光信号与B相光栅上的光信号具有一定相位差。
当光电传感器接收到A相和B相信号后,可以通过信号的变化来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
当物体顺时针转动时,A相和B相信号的触发顺序为A→B→A'→B';当物体逆时针转动时,触发顺序为A'→B'→A→B。
通过记录触发信号的次数和顺序,可以测量出物体的角度和速度。
3. 绝对式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绝对式光电编码器在编码盘上添加了位移码和同步码。
位移码用于测量物体的具体位置,而同步码用于确定当前位置的起点。
通过读取编码盘上的位移码和同步码,光电传感器可以准确地确定物体的角度、位置和速度。
绝对式光电编码器的精度高,但制造成本也较高。
4. 光电编码器的应用领域光电编码器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数控机床、电子设备等领域。
在机器人领域,光电编码器可用于测量机器人关节的角度和位置,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
在数控机床领域,光电编码器可用于控制工件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确保加工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电子设备领域,光电编码器可用于调节电机的转速和位置,实现设备的精准控制。
总结:光电编码器是一种重要的测量装置,通过将光、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来实现对物体的测量。
根据编码盘的不同,光电编码器可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式两种类型。
光电编码器的原理及应用

光电编码器的原理及应用光电编码器是一种常见的传感器设备,用于将物理运动转换为电信号,通过测量位置、速度和角度等参数来监测和控制运动系统。
本文将介绍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和常见的应用领域。
一、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光电编码器由光电传感器和编码盘组成。
光电传感器通常是由发光二极管(LED)和光敏元件(如光电二极管或光电二极管阵列)组成,放置在编码盘的两侧。
编码盘上有一系列等距分布的透明和不透明区域,当物体运动时,光电编码器监测到编码盘上透明和不透明区域之间的光变化。
当LED发射出光线照射到光电编码器的编码盘上时,光线会穿透透明区域,而被不透明区域所遮挡。
光敏元件接收到光线的强度变化,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通过分析这些电信号,我们可以获取到运动物体的位置、速度以及方向等信息。
二、光电编码器的应用领域1. 机械工业光电编码器在机械工业中广泛应用于运动控制系统,如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线等。
通过使用光电编码器,可以实现对机械设备的高精度位置测量和运动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医疗设备在医疗器械领域,光电编码器可用于精确测量和控制医疗设备的运动,如手术机械臂、X射线机和CT扫描等。
通过光电编码器的应用,可以确保医疗设备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提高医疗诊断和治疗的效果。
3. 汽车工业光电编码器在汽车工业中被广泛用于车辆的电子稳定控制、传动系统和方向盘位置检测等方面。
通过对车辆各部件的精确测量和控制,可以提高行驶安全性和驾驶舒适度。
4. 电子设备光电编码器也被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如光学鼠标、打印机和数码相机等。
光电编码器可以测量光标在表面上的位置,通过对光标位置的检测,可以实现精确的光学定位和跟踪功能。
三、总结光电编码器是一种常见的传感器设备,通过将物理运动转换为电信号,实现对运动系统的监测和控制。
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光敏元件对光线的强度变化进行测量和转换。
光电编码器在机械工业、医疗设备、汽车工业和电子设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提高产品的精确性、性能和安全性。
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电路[指南]
![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电路[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3ce72bc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51.png)
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电路1 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光电编码器(Optical Encoder)俗称“单键飞梭”,其外观好像一个电位器,因其外部有一个可以左右旋转同时又可按下的旋钮,很多设备(如显示器、示波器等)用它作为人机交互接口。
下面以美国Greyhill公司生产的光电编码器为例,介绍其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光电编码器的内部电路如图1所示,其内部有1个发光二极管和2个光敏三极管。
当左右旋转旋钮时,中间的遮光板会随旋钮一起转动,光敏三极管就会被遮光板有次序地遮挡,A、B相就会输出图2所示的波形;当按下旋钮时,2、3两脚接通,其用法同一般按键。
当顺时针旋转时,光电编码器的A相相位会比B相超前半个周期;反之,A相会比B相滞后半个周期。
通过检测A、B两相的相位就可以判断旋钮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通过记录A或B相变化的次数,就可以得出旋钮旋转的次数,通过检测2、3脚是否接通就可以判断旋钮是否按下。
其具体的鉴相规则如下:1.A为上升沿,B=0时,旋钮右旋;2.B为上升沿,A=l时,旋钮右旋;3.A为下降沿,B=1时,旋钮右旋;4.B为下降沿,A=O时,旋钮右旋;5.B为上升沿,A=0时,旋钮左旋;6.A为上升沿,B=1时,旋钮左旋;7.B为下降沿,A=l时,旋钮左旋;8.A为下降沿,B=0时,旋钮左旋。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很简单地判断旋钮的旋转方向。
在判断时添加适当的延时程序,以消除抖动干扰。
2 WinCE提供的驱动模型WinCE操作系统支持两种类型的驱动程序。
一种为本地驱动程序,是把设备驱动程序作为独立的任务实现的,直接在顶层任务中实现硬件操作,因此都有明确和专一的目的。
本地设备驱动程序适合于那些集成到Windows CE平台的设备,诸如键盘、触摸屏、音频等设备。
另一种是具有定制接口的流接口驱动程序。
它是一般类型的设备驱动程序。
流接口驱动程序的形式为用户一级的动态链接库(DLL)文件,用来实现一组固定的函数称为“流接口函数”,这些流接口函数使得应用程序可以通过文件系统访问这些驱动程序。
光电编码器原理讲解

光电编码器原理及应用电路1.光电编码器原理光电编码器,是一种通过光电转换将输出轴上的机械几何位移量转换成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
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传感器,光电编码器是由光栅盘和光电检测装置组成。
光栅盘是在一定直径的圆板上等分地开通若干个长方形孔。
由于光电码盘与电动机同轴,电动机旋转时,光栅盘与电动机同速旋转,经发光二极管等电子元件组成的检测装置检测输出若干脉冲信号,其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过计算每秒光电编码器输出脉冲的个数就能反映当前电动机的转速。
此外,为判断旋转方向,码盘还可提供相位相差90旱牧铰仿龀逍藕拧根据检测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光学式、磁式、感应式和电容式。
根据其刻度方法及信号输出形式,可分为增量式、绝对式以及混合式三种。
1.1增量式编码器增量式编码器是直接利用光电转换原理输出三组方波脉冲A、B和Z相;A、B两组脉冲相位差90海佣煞奖愕嘏卸铣鲂较颍鳽相为每转一个脉冲,用于基准点定位。
它的优点是原理构造简单,机械平均寿命可在几万小时以上,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适合于长距离传输。
其缺点是无法输出轴转动的绝对位置信息。
1.2绝对式编码器绝对编码器是直接输出数字量的传感器,在它的圆形码盘上沿径向有若干同心码道,每条道上由透光和不透光的扇形区相间组成,相邻码道的扇区数目是双倍关系,码盘上的码道数就是它的二进制数码的位数,在码盘的一侧是光源,另一侧对应每一码道有一光敏元件;当码盘处于不同位置时,各光敏元件根据受光照与否转换出相应的电平信号,形成二进制数。
这种编码器的特点是不要计数器,在转轴的任意位置都可读出一个固定的与位置相对应的数字码。
显然,码道越多,分辨率就越高,对于一个具有 N位二进制分辨率的编码器,其码盘必须有N条码道。
目前国内已有16位的绝对编码器产品。
绝对式编码器是利用自然二进制或循环二进制(葛莱码)方式进行光电转换的。
绝对式编码器与增量式编码器不同之处在于圆盘上透光、不透光的线条图形,绝对编码器可有若干编码,根据读出码盘上的编码,检测绝对位置。
光电编码器详解

光电编码器光电编码器,是一种通过光电转换将输出轴上的机械几何位移量转换成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
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传感器,光电编码器是由光栅盘和光电检测装置组成。
根据检测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光学式、磁式、感应式和电容式。
根据其刻度方法及信号输出形式,可分为增量式、绝对式以及混合式三种。
绝对脉冲编码器:APC 增量脉冲编码器:SPC1.光电编码器原理光电编码器,是一种通过光电转换将输出轴上的机械几何位移量转换成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
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传感器,光电编码器是由光栅盘和光电检测装置组成。
光栅盘是在一定直径的圆板上等分地开通若干个长方形孔。
由于光电码盘与电动机同轴,电动机旋转时,光栅盘与电动机同速旋转,经发光二极管等电子元件组成的检测装置检测输出若干脉冲信号,其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过计算每秒光电编码器输出脉冲的个数就能反映当前电动机的转速。
此外,为判断旋转方向,码盘还可提供相位相差90°的脉冲信号。
1.1 增量式编码器增量式编码器是直接利用光电转换原理输出三组方波脉冲A、B和Z相;A、B两组脉冲相位差90,从而可方便地判断出旋转方向,而Z相为每转一个脉冲,用于基准点定位。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特点是每产生一个输出脉冲信号就对应于一个增量位移,但是不能通过输出脉冲区别出在哪个位置上的增量。
它能够产生与位移增量等值的脉冲信号,其作用是提供一种对连续位移量离散化或增量化以及位移变化(速度)的传感方法,它是相对于某个基准点的相对位置增量,不能够直接检测出轴的绝对位置信息。
一般来说,增量式光电编码器输出A、B两相互差 90度角的脉冲信号(即所谓的两组正交输出信号),从而可方便地判断出旋转方向。
同时还有用作参考零位的Z相标志(指示)脉冲信号,码盘每旋转一周,只发出一个标志信号。
标志脉冲通常用来指示机械位置或对积累量清零。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主要由光源、码盘、检测光栅、光电检测器件和转换电路组成。
码盘上刻有节距相等的辐射状透光缝隙,相邻两个透光缝隙之间代表一个增量周期;检测光栅上刻有A、B两组与码盘相对应的透光缝隙,用以通过或阻挡光源和光电检测器件之间的光线。
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光电编码器是一种常用于测量和检测物理运动和位置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基于光电效应和编码技术。
1. 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特定的物质表面时,光子的能量会转化为电子的能量,从而引起电流的流动。
光电编码器利用光电效应产生光信号和电信号之间的转换。
2. 光电编码技术
光电编码器使用光栅或光轮作为编码器的核心部件。
光栅是由透明和不透明线条交替排列而成的圆盘,而光轮是由周期性的透明和不透明窗口组成的。
当光栅或光轮转动时,它们会产生不同的光信号,这些光信号会被光电元件(如光电二极管或光敏电阻)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
3. 工作原理
在光电编码器中,光栅或光轮的旋转会导致光信号的变化。
光电元件接收到光信号后,会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根据光信号的变化,可以确定光栅或光轮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光电编码器通常包含两个或多个光电传感器,它们安装在固定位置,并与光栅或光轮对应。
通过比较不同光电传感器接收到的光信号,可以确定光栅或光轮的位置和方向。
4. 应用
光电编码器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系统中,用于测量和控制位置、速度和角度。
它们被用于各种设备和机械系统,如机械车床、印刷机、机器人、电梯等。
通过测量光栅或光轮的位置变化,可以实现精确的位置控制和运动检测。
光电编码器工作原理

光电编码器,是一种通过光电转换将输出轴上的机械几何位移量转换成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
光电编码器每转输出600个脉冲,五线制。
其中两根为电源线,三根为脉冲线(A相、B相、Z)。
电源的工作电压为(+5~+24V)直流电源。
光电编码器是由光栅盘和光电检测装置组成。
光栅盘是在一定直径的圆板上等分地开通若干个长方形孔。
由于光电码盘与电动机同轴,电动机旋转时,光栅盘与电动机同速旋转,经发光二极管等电子元件组成的检测装置检测输出若干脉冲信号;通过计算每秒光电编码器输出脉冲的个数就能反映当前电动机的转速。
此外,为判断旋转方向,码盘还可提供相位相差90º的两路脉冲信号。
工作原理:当光电编码器的轴转动时A、B两根线都产生脉冲输出,A、B两相脉冲相差90度相位角,由此可测出光电编码器转动方向与电机转速。
如果A相脉冲比B相脉冲超前则光电编码器为正转,否则为反转.Z线为零脉冲线,光电编码器每转一圈产生一个脉冲.主要用作计数。
A线用来测量脉冲个数,B线与A线配合可测量出转动方向.设N为电机转速Δn=ND测-ND理例如:我们车的速度为1.5m/s,轮子的直径220mm,C=D*Pi,电机控制在21.7转/秒,根据伺服系统的指标, 设电机转速为1500转/分,故可求得当ND=21.7*60=130转/分时,光码盘每秒钟输出的脉冲数为:PD=130×600/60=1300个脉冲当测出的脉冲个数与计算出的标准值有偏差时,可根据电压与脉冲个数的对应关系计算出输出给伺服系统的增量电压△U,经过D/A转换,再计算出增量脉冲个数,等下减去。
当运行时间越长路线越长,离我们预制的路线偏离就多了。
这时系统起动位置环,通过不断测量光电编码器每秒钟输出的脉冲个数,并与标准值PD(理想值)进行比较,计算出增量△P并将之转换成对应的D/A输出数字量,通过控制器减少输个电机的脉冲个数,在原来输出电压的基础上减去增量,迫使电机转速降下来,当测出的△P近似为零时停止调节,这样可将电机转速始终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光电编码器,是一种通过光电转换将输出轴上的机械几何位移量转换成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
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传感器,光电编码器是由光栅盘和光电检测装置组成。
光栅盘是在一定直径的圆板上等分地开通若干个长方形孔。
由于光电码盘与电动机同轴,电动机旋转时,光栅盘与电动机同速旋转,经发光二极管等电子元件组成的检测装置检测输出若干脉冲信号,其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过计算每秒光电编码器输出脉冲的个数就能反映当前电动机的转速。
此外,为判定旋转方向,码盘还可提供相位相差90o的两路脉冲信号。
根据检测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光学式、磁式、感应式和电容式。
根据其刻度方法及信号输出形式,可分为增量式、尽对式以及混合式三种。
1、增量式编码器
增量式编码器是直接利用光电转换原理输出三组方波脉冲A、B和Z相;A、B两组脉冲相位差90o,从而可方便地判定出旋转方向,而Z相为每转一个脉冲,用于基准点定位。
它的优点是原理构造简单,机械均匀寿命可在几万小时以上,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适合于长间隔传输。
其缺点是无法输出轴转动的尽对位置信息。
2、尽对式编码器
尽对编码器是直接输出数字量的传感器,在它的圆形码盘上沿径向有若干同心码道,每条道上由透光和不透光的扇形区相间组成,相邻码道的扇区数目是双倍关系,码盘上的码道数就是它的二进制数码的位数,在码盘的一侧是光源,另一侧对应每一码道有一光敏元件;当码盘处于不同位置时,各光敏元件根据受光照与否转换出相应的电平信号,形成二进制数。
这种编码器的特点是不要计数器,在转轴的任意位置都可读出一个固定的与位置相对应的数字码。
显然,码道越多,分辨率就越高,对于一个具有N位二进制分辨率的编码器,其码盘必须有N条码道。
目前国内已有16位的尽对编码器产品。
3、混合式尽对值编码器
混合式尽对值编码器,它输出两组信息:一组信息用于检测磁极位置,带有尽对信息功能;另一组则完全同增量式编码器的输出信息。
光电编码器是一种角度(角速度)检测装置,它将输进给轴的角度量,利用光电转换原理转换成相应的电脉冲或数字量,具有体积小,精度高,工作可靠,接口数字化等优点。
它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回转台、伺服传动、机器人、雷达、军事目标测定等需要检测角度的装置和设备中。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
更多机器人、自动化、数控设备展览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发那科(FANUC)、ABB、柯马(COMAU)、爱普生(EPSON)、川崎(Kawasaki)、Fronius(伏能士)、OTC(欧地希)、东芝(TOSHIBA)、瑞森可(Rethink)、那智(Nachi)、配天(A&E)、华数(HS ROBOT)、广数(GSK)、福士(FUJISAN)、德富莱(B&P)、策维(Ceway)、科盈(COWIN)、林积为(LJV)、先锋(Pioneer)、欧特(OTG)、翠峰(CUIFENG)、罗庚(LOGEN)、松庆(SONGQ)/德富莱(B&P)、策维(Ceway)、先锋(Pioneer)、欧特(OTG)、发那科(FANUC)、ABB、柯马(COMAU)、爱普生(EPSON)、东芝(TOSHIBA)、昕芙旎雅(Sinfonia)、瑞森可(Rethink)、海科瑞(HIKER)、林积为(LJV)、配天(A&E)、正驰(JEANSTAR)、格瑞克(Greka)、有利康(VICOMMTECH)/易格斯(igus)、施耐博格(SCHNEEBERGER)、博世力士乐(Rexroth Bosch Group)、瑞伟(R+W)、纽卡特(NEUGART)、日本THK、艾克欧IKO、哈默纳科(HD SYSTEMS)、DURI(斗利)、上银(HIWIN)、银鼎、TBI(全球传动)、绿的(LEADER)、德士凸轮(DEX)、永纮(YONG-HONG)、ABBA(国际
直线科技)、TPI(东培)、CSK(希思克)、直得(CPC)、湘聚(SUNET)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