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朗读与说话(1)发声技巧

合集下载

《朗读的技巧》课件

《朗读的技巧》课件
朗读的基本技巧
正确发音,清晰吐字,是朗读的基本要求。
语音
语调的变化能够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态度,使语言更加生动。
语调
通过调整朗读的节奏,可以更好地表达文中的情感和意境。
适当的朗读速度能够让听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章。
速度
节奏
音量
根据需要调整音量,以更好地传递情感和信息。
音色
音色的变化可以让朗读更具表现力,使听者更加投入。
新闻朗读要注重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和挖掘,通过声音的渲染来突出新闻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新闻朗读要注重对不同媒体平台的适应,根据媒体平台的特点来调整语言风格和表现形式,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新闻中的标题、导语和正文要注重表现形式,通过不同部分的语言特点来表现出新闻的结构和层次感。
04
CHAPTER
实际应用中的朗读技巧
配音演员需要根据角色的性格、情绪和背景等因素,调整自己的语音和语调,以贴合角色。
贴合角色
配音演员需要准确地表达角色的情感,让观众能够感受到角色的喜怒哀乐。
情感表达
配音演员需要能够根据情节和场景变化自己的声音,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声音变化
配音演员需要根据画面内容,合理地控制语音和语调,使配音与画面更加协调。
小说中的人物对话要注重语气和语调的变化,以表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小说朗读要注重逻辑关系的表现,通过语句之间的衔接和过渡来表现故事的连贯性。
诗歌朗读要注重节奏感和韵律感的表现,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和韵脚的把握来表现诗歌的音乐性。
诗歌朗读要注重语言的精炼和含蓄,通过声音的控制来表现出诗歌的言外之意和深层含义。
演讲稿的准备
语速控制
语音变化
停顿和重音
01

正确发声方法

正确发声方法

正确发声方法
发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工作中还
是在日常交流中,正确的发声方法都能让我们表达更加清晰,声音
更加动听。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些正确的发声方法,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自己的发声技巧。

首先,正确的呼吸是保证良好发声的基础。

我们需要通过腹式
呼吸来保证声音的持久和稳定。

腹式呼吸是指在呼气的时候,腹部
要有意识地向内收缩,这样可以让我们的呼吸更加深沉,从而产生
更加稳定的声音。

其次,正确的发声姿势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保持身体的
挺直,让空气能够顺畅地流入肺部,这样才能够保证声音的清晰和
响亮。

同时,我们的喉部也需要放松,不要过度紧张,这样才能够
让声音更加自然地流畅出来。

另外,正确的发声方法也需要注意音调的控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和情境来控制自己的音调,让声音更加贴
合当时的氛围和要表达的内容。

同时,要注意音调的起伏和变化,
让声音更加生动有趣。

除此之外,正确的发声方法还需要多加练习和训练。

我们可以通过朗读、唱歌等方式来锻炼自己的声音,让声音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专业的发声培训来提高自己的发声技巧,让声音更加专业和动听。

总的来说,正确的发声方法是需要多方面的注意和练习的。

通过正确的呼吸、姿势和音调的控制,以及多加练习和训练,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发声技巧,让声音更加动听和自然。

希望大家都能够通过这些方法,提高自己的发声水平,让声音更加优美动人。

播音主持普通话口语朗读训练技巧

播音主持普通话口语朗读训练技巧

播音主持普通话口语朗读训练技巧播音主持普通话口语朗读训练技巧朗读的目的是要把文本的文字用声音清晰的传达给受者。

使受众通过声音文字,来理解作品。

朗诵则是把文本背后的情感意念加载到声音中传达给受众。

使受众通过声音在情绪感染中,接受作品。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播音主持普通话口语朗读训练技巧,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朗读与朗诵的共同特点1 都是以文字语言为依据。

文本是朗读与朗诵者的凭借和出发点,没有文字语言,朗读或朗诵也就失去了意义,或者便不再是朗读或朗诵,而是别的什么有声语言了。

如《再别康桥》中的句子“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就不能将“轻轻”改为“悄悄”。

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中的“悄悄”又不能改为“轻轻”。

如果改动了,就使作者的创作意图变了,味道也变了。

2 表达手段相同。

朗读与朗诵时,一方面都要深刻透彻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另一方面,都要合理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在含义。

常用的基本表达手段有: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节奏等。

3 灵活性。

把文字作品转变为有声语言,有极大的复杂性与灵活性,文字语言和相应的有声语言除了在字句上的对应,更重要的是声音形式。

恰恰是这声音形式,瞬息万变,稍纵即逝,同一篇文字作品,由同一个人朗读或朗诵出来,第二遍与第一遍比较就会有很多差异。

这是文字作品内容、形式,朗读或朗诵时的环境、氛围、心情等的丰富多彩、千变万化造成的,这也正表现了音声性“成于外而化乎内”的生命活力。

4 欣赏性。

朗读与朗诵都是在审美层次上的交流,而不、是日常的交际。

因此“诵读”与“讲谈”是有区别的。

张颂教授曾指出:“让语言内涵与声音形式的有机变化进入有机融合的深处,使广大听众、观众在有限的时间里进入有限的空间,既获得众多的信息,又获得情操的陶冶,直觉的信息是美的,信息所显示的大千世界也是美的。

那声音欣然走入敞开的心扉,息息相通,没有阻碍。

”二、朗读与朗诵的区别1 表达目的不同。

朗诵声音训练和技巧_需要做哪些基本训练

朗诵声音训练和技巧_需要做哪些基本训练

朗诵声音训练和技巧_需要做哪些基本训练(3)朗诵声音训练和技巧_需要做哪些基本训练三:朗读训练。

朗读训练可以使我们逐渐掌握汉语语法规律,培养敏感的语感,还可以使声带、发音、语气、语调、语势等得到全面锻炼,相声情并茂的境界攀登。

朗读训练应采用循序渐进、由低到高的“五步法”有条不紊的进行。

第一步是基础训练。

选用百字左右的文章朗读。

要求是:发音准确,声音洪亮,吐字清楚,不添字,、丢字,不读错字,按标点符号要求进行恰当的停顿。

第二是过渡训练。

选用二、三百字的文章朗读。

在第一步训练的基础上,过渡到通顺流畅,且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祈使等几种句子的不同语气、语调。

第三步是巩固训练。

选用五百字左右的文章朗读,重点练习朗读技巧,并结合听范读巩固前两步的训练成果。

要求在前两步的基础上能进一步读出长句中的停顿和句中的轻重缓急,且依据文章的思想内容,恰当而自然地带者感情去朗读。

第四步是综合练习。

选用八百字左右的文章朗读。

将分项训练中得到的各种技巧综合运用到朗读中去。

要求语言流畅,语气连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第五步是发挥训练。

选用千字以上文章朗读。

着重在感情运用上下功夫,感情表达准确丰富,声情并茂,使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与朗读者的感情融为一体。

四:声音技巧1:“声音美”的基本标准。

(1):正确清晰。

所谓正确,是指发音正确。

一方面,不可读别字。

另一方面,不能用“直译”方式将方言变成蹩脚的普通话。

所谓清晰,是指吐字要清楚明晰,不含含糊糊,有正确的停顿和适当的节奏,不要前言不对后语,或者结结巴巴,使人听不明或弄不懂。

(2):明快清脆。

这既是指说话要开门见山,口到心到,心口一致,不故弄玄虚,快言快语,有什么说什么,又是指声音要干脆利索,爽利痛快,不拖泥带水。

(3):圆浑清亮。

如果说“正确清晰”是要求声音表达科学化的话,那么,“圆浑清亮”则是要求声音表达艺术化。

其内涵主要指:声音流畅自然,圆浑雄厚,悦耳动听,有滋有味。

(4):富丽清新这是指声音既要富于变化,丰富多彩,又要清爽新鲜,生动活泼。

学会朗读语音语调与表达技巧

学会朗读语音语调与表达技巧

学会朗读语音语调与表达技巧语音语调和表达技巧是有效沟通的关键要素,它们直接影响着我们传达信息的效果。

不论我们是与他人交流还是做公开演讲,掌握良好的语音语调和表达技巧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达到沟通目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学会朗读语音语调和提升表达技巧的方法和技巧。

一、控制语音语调要想学会朗读语音语调,首先需要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

以下是一些提升语音语调的方法:1. 呼吸控制:深呼吸有助于放松身体和声音的发声。

在朗读时,要注意从腹部深吸气,并保持呼吸的平稳和连贯。

2. 音调变化:在朗读时,要注意音调的转折和变化,这样才能给听众带来节奏感和兴趣。

可以借鉴演讲或者广播主持人的技巧,多练习在不同情感和语气下的语音变化。

3. 语速控制:合适的语速是良好朗读的基础。

不要过快也不要过慢,而是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来调节语速。

要注意语速的快慢要适应听众的接受程度。

4. 语气抑扬:适当的语气抑扬能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你的讲话。

可以通过转变语音节奏和音量来增加语气的变化。

二、提升表达技巧除了语音语调,正确的表达技巧也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提升表达技巧的方法:1. 练习发音:良好的发音能使听众更好地理解你的讲话内容。

可以通过朗读练习来改善发音,也可以参考相关发音教程进行学习。

2. 强调关键词:在朗读时要注意强调文章中的关键词,这样可以更好地传达信息和表达重点。

可以通过调整音量和语气来实现关键词的强调。

3. 注重停顿:在合适的位置进行停顿,可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你的讲话内容。

要善于利用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准确地把握停顿的位置和长度。

4. 使用手势和面部表情:手势和面部表情是非语言交流的一部分。

通过适当运用手势和面部表情,可以增强讲话的表达力和生动性。

三、实践和反馈提升朗读语音语调和表达技巧需要不断的实践和反馈。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朗读技巧:1. 多读多听:多读书、多听力素材,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语音语调和表达技巧。

朗读的技巧与训练

朗读的技巧与训练

朗读的技巧与训练朗读作为一种传统的表达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达文字信息,还能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然而,许多人在朗读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吐字不清、声音单调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朗读的技巧和训练方法,帮助您提升朗读水平。

一、朗读的技巧1. 增强发音清晰度朗读时,清晰的发音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增强发音清晰度,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训练:(1)练习舌尖的灵活性:舌尖的活动对发音非常重要,可以通过舌尖抵住上颚或下颚并做各种形状的练习来增强舌尖的灵活性。

(2)注意口腔的开合度:大部分的发音都需要通过调整口腔的开合度来完成,可以通过放松下颚和唇部肌肉,使口腔更加敞开来改善发音清晰度。

(3)练习音标:音标是一种标记音素的符号,通过练习音标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读出单词和句子。

2. 注重语调和节奏朗读时,语调和节奏的掌握直接影响到朗读的效果。

为了注重语调和节奏的训练,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多听多模仿:通过多听标准的朗读音频,并模仿朗读者的语调和节奏,锻炼自己的听觉感知和模仿能力。

(2)使用标点符号:在朗读时,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作用,如逗号、句号等,能帮助我们合理地安排语调和节奏,使句子更有韵律感。

3. 增强表达力朗读不仅仅是简单地读出文字,还需要通过声音来表达出文字背后的情感和意义。

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增强表达力:(1)情感投入:在朗读时,要尽量理解并投入到所朗读的内容中,体会文字背后所传递的情感,并通过声音来准确地表达出来。

(2)注重语气的变化:通过调整音量、音高、语速等,可以使朗读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表达力。

二、朗读的训练方法1. 日常阅读朗读不仅仅是为了特定的场合,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朗读训练。

比如,在读报纸、杂志或者书籍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感兴趣的文章,进行朗读,并注意发音的准确性和语调的变化。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朗读技巧,还可以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2. 听力练习朗读与听力密切相关,进行听力练习是朗读训练的有效方法之一。

朗读的语言表达技巧

朗读的语言表达技巧

朗读的语言表达技巧朗读是一种通过声音传达信息和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在演讲和演讲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交流场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朗读故事给孩子听、朗读诗歌、朗读小说等等。

因此,掌握一些朗读的语言表达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提高朗读技巧的方法和技巧。

1. 声音调节和语速掌握在朗读中,声音的调节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注意声音的音量,根据读者数量和场合的大小来调节声音的大小,确保每个人都能听到你的声音。

其次,要注意声音的抑扬顿挫,通过调整音调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含义。

此外,语速也直接影响着朗读效果,太慢或太快都可能让人难以理解。

通过练习和提高语速的掌握,可以更好地传递信息。

2. 语音准确和语调传神在朗读过程中,准确地发音是至关重要的。

要避免发音错误,应该在正确的发音上下功夫,可以通过购买专业的发音教材或参加发音培训班来提高。

另外,语调也是朗读中需要注意的因素,通过在合适的位置上升或下降音调,可以更好地表达出文章的情感和意义。

3. 表情和体态的运用朗读不仅仅是声音的表演,还需要通过面部表情和体态来传达信息。

通过微笑、眼神交流和肢体动作等,可以更好地与听众建立情感联系,并增加表达的魅力。

同时,姿势和礼仪的运用也是朗读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要注意自己的站姿和动作是否得体,以及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和互动。

4. 内容理解和情感表达朗读不仅仅是机械地读出文字,更要理解并表达文字背后的情感和意义。

在朗读之前,要对要朗读的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消化,以便更好地传达出作者的意图。

朗读时,要注重情感的表达,通过调整声音的音量、音调和速度来传达出文章中的情感起伏,使听众更好地体验到文字所传达的意义。

5. 声音韵律和节奏感把握朗读的声音不仅仅要准确地发音,还要有一定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通过合理地运用停顿、重音和长短音节等,可以增强朗读的节奏感,使整个朗读更加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模仿专业的朗读者来提高自己的声音韵律和节奏感。

朗读和朗诵的技巧方法

朗读和朗诵的技巧方法

朗读和朗诵的技巧方法朗读和朗诵的技巧方法进行朗读的过程,可以有意加重音量与力度的某个或某些词。

人们说话时,往往把主要的意思加语气来表达,以引起听众的注意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朗读和朗诵的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朗读和朗诵的技巧正常情况下,说话是在呼气时而不是在吸气时间进行的,停顿则是在吸气时进行的。

如果是持续时间较长的讲话或朗诵,必然要求有比平时更强的呼吸循环。

讲话时的正确呼吸方法,应当采用由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也称丹田呼吸法),即运用小腹收缩,丹田的力量控制呼吸。

郭兰英在谈到运用这种呼吸方法时说:“唱歌时小肚子常是硬的,唱的越高就越硬”胸腹式联合呼吸介于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者之间,是二者的结合。

具体方法如下:吸气:小腹向内即向丹田收缩,相反,大腹、胸、腰部同时向外扩展,可以感觉到腰带渐紧,前腹和后腰分别向前、后、左、右撑开的力量。

用鼻吸气,做到快、静、深。

呼气:小腹差不多始终要收住,不可放开,使胸、腹部在努力控制下,将肺部储气慢慢放出,均匀地外吐。

呼气要用嘴,做到匀、缓、稳。

在呼气过程中,语音一个接一个的发出后,组成有节奏的有声语言。

这种呼吸方法可以使腹部和丹田充满气息,为发音提供充足的“气”,同时,由于小腹向内收缩,胸前向外扩张,以小腹、后腰和后胸为支柱点,为发音提供了充足的“力”。

“气”与“力”的融合,为优美的声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朗读和朗诵的方法发音训练人类发音,没有单独的发音器官,是使用呼吸器官、消化器官来做发音器官的。

发音器包括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三个部分。

其中,除了声带外,其他所有的发音器官都是“兼职”。

说话时,横在呼出气流通道上的两条声带,迅速地一开一闭,把稳定的气流切成一串串的喷流,进而转换成听得见的峰音,随着舌、唇、腭等器官的运动,不断改变声道的声学性质,将峰音变成能区别的语音,通过胸腔、喉腔、咽腔、鼻腔、口腔组成的共鸣器放大而发出声音。

这就是发音的全过程。

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发音效果如何,与呼吸、声带、共鸣器等有着直接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朗读与说话(一) 发声技巧
泰山学院中文系 于亚楠
一、发音原理和发音器官
1、发音原理 发音,是言语形成过程中最复杂的阶段。发
音内容的构成是在大脑中完成的,然后人脑发出 信号,通过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声带本身发出的声音很小,很微弱,又不优 美动听。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艺术语言 中,仅仅依靠“声带”本身的声音去讲话的情形, 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因此,由声带发出的声音, 还必须在“气息”这一动力的推动下,通过喉咽 腔、口咽腔、鼻咽腔、口腔、鼻腔等各共鸣腔体, 加以扩大音量,美化音色,最后传出体外,才能 完成全部发音动作。
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 韵母——指声母后面的部分。 声调——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
去声四个调类。
传统说唱理论分为字头、字腹、字尾三部 分。当代语言学家从音节结构的角度出发, 经过科学分析,认为:
字头——指声母加韵头(声母常随介 音而改变口型)。
字腹——指韵腹。 字尾——指韵尾。
2、吐字归音要领
呼气:呼气时,先要保持住吸气终止时托住气 流的状态,不致于使气流很快泄掉。然后两肋 慢慢还原,小腹逐渐放松,使气息犹如一条长 线,在适当的控制中均匀、平稳地呼出。
3、换气
朗读时适时地补充气息,是人的生理需要,也是 表情达意的需要。换气有两种方法:
一是在朗读允许有停顿的地方,从容不迫地 吸足一口气,为下面的表达准备好足够的气息, 这叫大气口,比较容易掌握;
班门弄斧 排山倒海 妙手回春 风卷残云 独具匠心 突飞猛进 鸟语花香 龙飞凤舞 瓜熟蒂落 口若悬河 烘云托月 价值连城 气壮山河 心旷神怡 中流砥柱 乘风破浪 生龙活虎 人才辈出
朗读时三腔应做到主次分明、相互配合、协调统 一,方能使声音悦耳动听。
综合运用三腔共鸣朗读下面诗文,注意放 慢语速,适度夸张,以寻求最佳共鸣效果。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四、吐字归音及训练
“吐字归音”是我国传统说唱理论中提及咬字方法 时所用的一个术语。它从汉语音节特点出发,把 一个汉字音节的发音过程分为字头、字腹、字尾 三个阶段。发好每一个音节,掌握好吐字归音, 是口腔控制的重要一环。
各位观众,现在播报北京市气象局今天下 午五点发布的北京地区及周边地区天气预 报。
三、共鸣控制及训练
1、共鸣的作用 共鸣,从语音角度来讲,是指人的发音器 官因共振而发声的现象。人的主要发音体 是声带。实验证明,发音时声带振动而产 生的音量,只占总体音量的5%,其余95% 的音量是由共鸣器放大而来的。适当的共 鸣,可以使声音饱满、圆润,音色优美。 (1)共鸣可以放大、美化声音。 (2)共鸣可以发出音色不同的声音。
2、理想的共鸣方式
人体发音器官中能起共鸣作用的有口腔、鼻腔、胸 腔、头腔、咽腔、喉腔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口腔、 鼻腔和胸腔。朗读时理想的共鸣方式,是以口腔共 鸣为主,辅之以鼻腔和胸腔共鸣,使三种共鸣相辅 相成,浑然一体,即所谓的“三腔共鸣”。
口腔:口腔共鸣的特点是使声音丰满、圆润、富有 弹性。发音时,口腔自然打开,开口度比平时说话 时略大,上腭用力上胎,下腭放松,稍向后向下移, 上下槽牙呈u型,整个口腔呈微笑状,保持一定的 张力。这样,声带发出的声音随气流的推动流畅向 前,在口腔的前上部引起振动,产生共鸣。
例:“您太客气了!”中“客kè”,e是 字腹。
(3)归音:指音节发音的收尾过程。
要求:字尾渐松,肌肉由紧渐松,口腔 随之渐闭渐松。即,归音也要干净利落, 趋向鲜明,不可拖泥带水,也不可唇舌 “不到家”。
如:“表达”中“达dá”,是开尾音节, 收时口型不动而声音渐弱。
3、吐字归音训练 (1)绕口令练习,注意出字的灵活和力度:
2、发音器官
(1)肺和气管;(2)喉头和声带;(3)口腔和 鼻腔。
3、共鸣器官
物理学讲,凡是充满空气的地方,都可以产生共 鸣。依据这一原理,人体可分三个共鸣机构:
(1)头腔共鸣机构(高音共鸣机构):指头部软、 硬腭以上(含鼻腔和额窦等)各共鸣腔体 。
(2)胸腔共鸣机构(低音共鸣机构):指喉腔以 下的胸腔。
C、胸腹联合呼吸(深呼吸) 有优越处,但气息难以控制,吸入快,排出也快, 胸腹大起大落。
(2)有控制的胸腹联合呼吸
吸气:吸气前两肩放松,胸稍内含,腰板挺直。 吸气时,由鼻腔均匀舒缓地吸入气流,吸入要 深,感觉气流一直沉到肺的底部;同时胸部放 松,两肋上提,向外打开,感觉腹腔容积扩张, 腰带渐紧;吸气达七八成满时,小腹逐渐收缩, 控制住气流,腹部保持不凸不凹的状态。
二是当一句较长的话还没有就说完时已感觉 气息不足,但又没有足够的停顿可供换气,就需 要不露痕迹地补一点气,这叫小气口,又叫偷气, 难度较大。要领是动作要快,小腹一吸,两肋一 张,口鼻吸气,迅速补足,同时还要做到自然轻 松,字断气连,巧妙无痕。这一换气方法需要反 复练习方能运用自如。
不论是大气口还是小气口,换气时都要注意找准 换气点,保持语意的完整和表达的协调顺畅。
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 炮兵怕把标兵碰 ,标兵怕碰炮兵炮。 (2)绕口令练习,注意字尾“n” 和“ng”的收 音:
扁担长,板凳宽;扁担没有板凳宽,板凳 没有扁担长。
扁担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扁担偏 要绑在板凳上。
(3)读下列按声母顺序排列的四字成语, 要求字头叼住弹出,快速有力;字腹拉开立 起,饱满响亮;字尾到位弱收,干净利落。
睛,要有助于形成准确的声音色彩。
2、气息控制方式 气是声之源,气足声音才能宏亮、持久。因此, 朗读首先要学会控制气息,掌握好呼吸与换气的 技巧。
(1)生活中几种呼吸方式 A、胸式呼吸(浅呼吸) 声音挤压、粗糙,有杂音,对声带有破坏。
B、腹式呼吸(睡眠及稳坐、安静时) 吸进的气少且难以控制,也不易持久,声音无力 (梦呓)。
(3)口腔共鸣机构(中音共鸣机构):指软腭以 下、胸腔以上各共鸣腔体。
二、发声技巧及训练
1、用气发音的基本状态 (1)内心状态:也叫发声意识。即要具有潜在意 识流。 (2)身体状态(体态) 胸部——稍向前倾。 脖颈——应自然、放松。 小腹——微微内收。 双脚——站立时,要“脚踏实地”或呈“丁”字 步。 面部——肌肉松弛,内在感情自然流露。尤其眼
(1)出字:指字头的发音过程,是吐字的第一阶段, 也就是传统说唱理论的“咬字”阶段。咬字要求: 部分准确,蓄气充足。发音要求:干净利落,弹发 有利,声母与韵头结合十分迅速。例:“点到为止” 中“点diǎn”,di字头,发音应按上述要求这关系整个音节是否有“力度”,也是语流中能否 字字清晰,并有一定“亮度”的关键。
鼻腔:鼻腔共鸣的特点是使声音宏亮、高远、有 震荡感。发音时,软腭放松、下降,打开口腔与 鼻腔的通道,使声音向上进入鼻腔,引起鼻腔振 动,产生共鸣。鼻腔共鸣宜饱满适度,气流过多 地由鼻腔流出而出现鼻音过重现象,会大大影响 音色的纯正、优美。
胸腔:胸腔共鸣的特点是使声音结实、浑厚、音 量强劲。发音时,要在上胸部蓄满一口气,喉头 下沉,振动声带,声音反着气流的方向通过骨骼 和肌肉组织壁传到肺腔,这时胸部明显感到振动, 从而产生共鸣。胸腔共鸣用得好,则声音不虚不 飘,底气十足。
说唱艺术中,将声母发音的开始,称为“叼字”。 “叼”的力应适度、熟巧。老艺人有“噙字如噙虎” 之说,形象说明了字音的弹性和声母的发音有着密 切关系,也说明口腔控制必须是灵活自如、富有弹 性的。
(2)立字:指字腹的发音过程。应成“拉 开立起”之势,字字都应“立得住”,也称 “力度”。
汉字音节中,口腔开口度最大、中音共 鸣最丰富、声音最响亮的就是字腹。再加上 字腹是声调(字神)的主要体现者,所以二者 充分结合起来,就能形成声音抑扬顿挫的音 乐美感。
4、气息控制练习: (1)绕口令 要求一口气读完下面的绕口令,气息要平 稳、均匀,不断不虚,吐字要清晰、流畅。 练习时可先短后长,逐渐增加枣的数量。
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儿,拿 着杆子去打枣儿,红的多,青的少。一个 枣儿,两个枣儿,三个枣儿,四个枣儿, 五个枣儿,六个枣儿……。
(2)读长句 要求吸足一口气读下面的话,语速应不急 不缓,在感到气息不足时边读边补进少量 气息,尽量做到不露痕迹。
戏曲界有“千斤道白四两唱”的说法,可见“说” 比“唱”更难。口语表达中,要想吐字有力、清 晰,字音准确,“立得住”,归音“到家”、完 整,达到“字正腔圆”、“珠走玉盘”的效果, 借鉴吐字归音理论,把它移植于语言实践中,是 非常必要的。
1、汉字音节结构
我国传统音韵学把一个汉字所记的音节分 为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