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易错集锦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课件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一览表(二)
标点符号
常见错误
顿号 分号
1. 没有注意到并列词语的层次。层次不同的并列关系,上一层用逗号,次一层用顿号。 如:城市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包括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环 境的治理与保护、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吸引投资的网络组织、营销方式和鼓励措施等。(错误用 法) 2. 词语间是包容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中间却用了顿号。 如: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396套,绿化率达到45% 。(中间的顿号应去掉) 3. “甚至、尤其、直至、特别是、以及、还有、包括、并且、或者”等连词前面用了顿号。 如:由于商品供求往往随着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甚至不同客流成分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采购者应当及 时把握需求信息。(“甚至”前面的顿号应改作逗号) 1. 单句内并列词语之间用了分号。 如:报名者请携带户口簿;身份证;高中毕业证书;体检证明;两张二寸近期免冠照片。(四个分号都 应改作逗号) 2. 不是并列关系就不能用分号。 如:这些展品不仅代表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养蚕、纺织、印染、刺绣和缝纫工艺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而且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而且”前面的分号应改作逗号) 3. 多重复句中,并列的分句不是处在第一层上,之间却用了分号。 如: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才能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才能维 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经济”后面的分号应改作逗号) 4. 被分号分隔的语句内出现了句号。 须知:分号所表示的停顿或分隔的层次小于句号。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一览表(四) 常见错误
冒号 引号
1. 滥用省略号。 如:为什么街头小青年满口脏字?为什么摩登女郎徒有其表,一 张口就是污言秽……?(应去掉省略号) 2. 省略号和“等”“之类”并用。因为省略号的作用相当于 “等”“等等”“之类”。两者不能并用。 如:在另一领域中,人却超越了自然力,如飞机、火箭、电视、 计算机……等等。(应去掉省略号)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及示例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及示例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及示例标点符号是书写语言中的重要元素,能够帮助表达语义、节奏和逻辑关系。

然而,错误的标点使用可能会导致语义模糊、句子结构混乱或者歧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标点使用错误及示例。

1.逗号错误:-错误:我喜欢吃,香蕉。

-正确:我喜欢吃香蕉。

-解释:逗号应该用来分隔句子的不同部分。

在这个例子中,逗号在“吃,香蕉”之间没有任何意义。

2.句号错误:-错误:我吃了一个苹果一个香蕉一个橙子。

-正确:我吃了一个苹果,一个香蕉和一个橙子。

-解释:句号用于表示一个句子的结束。

在这个例子中,应该在“苹果”和“香蕉”之间加上逗号。

3.问号错误:-错误:你是谁?-正确:你是谁?-解释:问号只需要在问句的末尾使用一次。

在这个例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4.叹号错误:-错误:他好高大!帅气!-正确:他好高大,帅气!-解释:叹号用于表示感叹或强调。

在这个例子中,可以使用逗号将两个感叹部分分隔开。

5.冒号错误:-错误:我有一个问题:你能帮我吗?-正确:我有一个问题,你能帮我吗?-解释:冒号通常用来引出一系列条目、定义或解释。

在这个例子中,冒号被错误地用于两个不同句子之间。

6.分号错误:-错误:我工作很努力;不过,我想要更好的平衡。

-正确:我工作很努力,不过,我想要更好的平衡。

-解释:分号用于分隔具有独立意义的子句。

在这个例子中,分号被错误地用于两个与主句逻辑关系密切相关的部分。

7.省略号错误:-错误:我不知道……-正确:我不知道⋯⋯-解释:省略号是一种标点符号,用于表示省略、暂停或未完的意味。

在这个例子中,正确的省略号使用是三个点(⋯⋯)。

8.引号错误:-错误:她说:“我不高兴."”-正确:她说:“我不高兴。

”-解释:引号用于引用直接的语句。

在这个例子中,引号被错误地放置在句点之前。

总结来说,在使用标点符号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句子末尾需要使用适当的标点符号,如句号、问号或叹号。

-逗号用来分隔句子中的不同部分、列举元素或插入语。

标点符号易考点、易错点集合(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引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的用法)

标点符号易考点、易错点集合(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引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的用法)

标点符号易考点、易错点集合(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引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的用法)顿号1. 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

例如: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句中“三、四里”表示的是大概距离,并非确切数字,应删去顿号。

)小姑娘看上去十二、三岁。

(“十二、三岁”表示的是大概年龄,并非准确的岁数,应该删去顿号。

)当表示的数字是以下两种情况时,应该用顿号。

一是序数,如:“今天参加活动的是八、九年级的学生。

”(“八、九年级”表示年级序号,要用顿号隔开。

)二是涉及两个对象,如:“离家乡远了久了,人往往愁肠百结。

比如唐代诗人刘皂《旅次朔方》诗里一、二句‘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表达的就是这种感情。

”其中的“一、二句”指的是诗中的前两句,即第一句“客舍并州已十霜”和第二句“归心日夜忆咸阳”,所以“一、二”之间要用顿号隔开。

(当然,如果不是相邻的两个数,一般是要用顿号隔开的。

)2. 并列词语间无停顿或停顿很小,且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再加顿号。

例如:要切实做好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工作。

(句中“中、小学生”之间不需要停顿,应删去顿号。

)3. 两层以上并列词语之间大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顿号。

例如:为促进跨省城市间合作,山东济南、青岛、江苏南京、苏州、安徽合肥、芜湖等城市都派代表出席了这次协作洽谈会。

(句中各城市之间虽然都是并列关系,但存在着并列分层,“青岛”“苏州”之后的顿号应改成逗号,以标明层级。

)4.引号、书名号连用时不使用顿号。

例如:(1)“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分别比喻什么?(2)《阁夜》、《旅夜书怀》、《客至》、《登岳阳楼》都是杜甫后期律诗的代表作品。

(顿号应全部去掉)5. 在并列的几个谓语之间不能用顿号,要用逗号。

例如:商业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不是贪婪、不是恐惧、也不是激烈竞争所引燃的旺盛的战斗能量,商业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仍然是爱。

(句中“不是贪婪、不是恐惧、也不是激烈竞争……”三项虽然是表并列关系的短语,但它们不是在一个句子内部,因为这三个并列的短语都是充当谓语的,构成三个分句,并列的分句之间是不能用顿号的,应改为逗号。

小学生标点符号易错大全,暑假补节语文课!

小学生标点符号易错大全,暑假补节语文课!

小学生标点符号易错大全,暑假补节语文课!一、顿号误用顿号表示句内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

容易出现下列误用现象。

1.约(概)数间误用顿号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点拨】这儿“三、四”是约(概)数,不应有顿号。

2.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

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

【点拨】由“共同”可知“三四”并非一个班。

不能缺顿号。

3.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

【点拨】“大专院校”是集合词语,已约定俗成,不能断开。

另如,“工农兵”“中小学生”“公检法三家”等。

4.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的中学生、广西、云南的大学生。

【点拨】“中学生、广西”中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5.分句之间误用顿号今年春季,这个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点拨】此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三个主谓句的并列,应该用逗号。

动宾短语并列时同此,如“他常来这里下棋、品茶、听书”也错。

6.语气词后误用顿号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点拨】名词加了“呀”“啊”“呢”等就成了短句,用逗号不用顿号。

7.连词前面误用顿号参加这次龙舟赛的有永顺花船、辰溪红船、以及沅陵黄船。

二、逗号误用1.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逗号我校是……培训学校之一,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点拨】此句中“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教师队伍”都是动词“有”的宾语,也无层次上的大小,所以它们之间用顿号即可。

2.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点拨】“白天”前应该用分号,因为该句三个分句却是两层意思,不如此显示不出层次。

当然,层次间关系除并列外,也可能是承接、转折、因果。

3.在话语人的最后误用逗号李三问:“去哪里?”“操场!”王二答道,这两个字吐得很重,让李三有些发蒙。

标点符号10个易错处提醒

标点符号10个易错处提醒

标点符号10个易错处提醒(一)概数中间加顿号。

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中间不能加顿号。

如:(1)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1995年全国高考题)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数量,无须停顿。

(1)句中“三四里”是—个概数,表示大概距离,“三”和“四”之间不应该加顿号、所以,该项中“三”和“四”之间的顿号应删去。

(二)非疑问句用问号。

有些句子虽含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就应该用句号,而不应用问号。

如:(2) 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2004年高考题全国卷一)该句中虽含有一个疑问词“如何”,但在谓语动词“关注”的统领之下,整个句子表达的并不是疑问浯气,而是陈述语气。

所以,句末问号应改用逗号。

(三)选择问句用多个问号。

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该用逗号。

如:(3)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

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2004年高考题天津卷)“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是一个选择问句,所以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

(四)“某某说”后标点不明。

“某某说”引领直接引语时,放在引用话之前,后面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之间,后面用逗号;放在引用话之后,后面用句号;如:(4)“还楞着干嘛?”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 (2004年高考题广东卷)该句“妈妈大声地训斥我”放在引用话之间,冒号应改用逗号。

(五)倒装成分之间用句末点号。

倒装句虽然有句子成分的倒置,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全句只能用一个句末点号,倒装成分之间应用逗号。

标点符号易错用法大全

标点符号易错用法大全

标点符号易错用法大全一、逗号(,)的易错用法:1. 在句子中,主语和谓语之间不需要加逗号。

例如: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

(错误)2. 在句子中,状语从句前后都要加逗号。

例如:如果你不努力学习,你将无法取得好成绩。

(错误)3. 在列举时,不同元素之间需要用逗号隔开。

例如:我喜欢苹果,橙子,香蕉和草莓。

(错误)4. 在连词“和”、“或”、“但”等前面不需要加逗号。

例如:我喜欢读书和打篮球。

(错误)5. 在直接引语前后都需要加上引号。

例如:他对我说:“加油!”(错误)二、句号(。

)的易错用法:1. 句子结尾处需要使用句号。

例如:今天天气很好。

2. 在省略句中,句末省略号要使用三个句号。

例如:知识就像一片海洋……(错误)3. 句号与其他标点符号之间不应有空格。

例如:明天见。

三、问号(?)与感叹号(!)的易错用法:1. 在句子中,句末需要使用问号或感叹号来表示疑问或感叹。

例如:你去过中国吗?(错误)你真棒!(错误)2. 在使用感叹号时,句子要表达强烈的感情或强调。

例如:快看,外面下雪了!四、引号的易错用法:1. 引号用于引述别人的话或表达特定含义的词语。

例如:他说:“我爱你。

”(错误)2. 中文中引号使用全角引号:“ ”。

例如:他说:“我想学习编程。

”五、括号的易错用法:1. 括号内的内容应与主句有紧密的联系,并且不应使整个句子无法理解。

例如:我(一个喜欢画画的人),经常参加绘画比赛。

六、分号(;)的易错用法:1. 使用分号可以分隔列举的内容。

例如:我爱学习;我喜欢读书;我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

以上是一些常见标点符号的易错用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够使文章更加准确清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标点符号用法》疑难易错汇总

《标点符号用法》疑难易错汇总

《标点符号用法》疑难易错汇总一、不同标点符号的连用1.引号内外:引文不完整,独立,位于停顿处。

此时引号内无点号,引号外有点号。

如:他提醒美国说,“别忘了美国只是在1941年才参战的,而在这之前,希特勒的战争机器在苏联的腹地便已出现毛病”。

2.括号内外:句内括号中的文句末尾通常不使用句号。

有时句内括号中不止一个句子,行文中间已经用到了句号,其末尾仍可不用任何点号。

如:可是,“可持续”(顺便提一句,“可持续”中的“可”似乎可以去掉,去掉了,更顺口。

把“sustainable development”译为“可持续发展”是直译不是意译)终究只是回答了社会发展的一个侧面。

根据表达的需要,句内括号的文句末尾可以使用句号和叹号。

如:①如果不采取(但应如何采取呢?)十分具体的控制措施,中国大量出口商品就可能引起敏感的反应。

②接着,这位作者指出在热带殖民地内,年利润往往和总资本相等(真可谓一本万利了!),而黑人的生命总是被残酷地牺牲了。

当句内括号内已经保留了点号,而括号外还处于句子停顿处,括号外仍应使用点号。

如:创作《废都》前就已经成名的贾平凹,是浩浩荡荡东征的“陕军”两大帅之一(另一位是《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在大陆也算得上是一个“重量级”作家了。

3.破折号前后:破折号在标示话题转换或者是在总结上文时,前面可以加上句内点号或句末点号,其中以句末点号更常见。

因为在上述情况下,破折号前面大多是完整的句子,加上句末点号,更能显示出前面句子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如:让全中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彻底摆脱饥饿和贫困。

——这就是我的人生理想。

由于表达意义的需要,可以在破折号之后加问号或者叹号。

如:①“怎么是你——?”她瞪大眼睛说。

②“我要回家啦——!”弟弟兴奋地喊。

4.省略号前后:省略号前一般不使用点号,但有两种情况除外。

第一,省略号之前不用点号就无法表明结构关系或会引起歧义时。

如: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党内的主观主义有两种: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

标点符号常见错误例说

标点符号常见错误例说
❖ C.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管理, 文化部近日发出了“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 管理暂行办法”。
❖ D.她说:“有这么多热心的民警,有这么 多好街坊,我呀!还得活一辈子啊!”
❖ 10.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D )
❖ A.现在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专馆, 展出宫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工艺品…… 等。
❖ 一般来说,前面用了冒号,便是提示下面的 引文是独立成句的。
19、句内括号句末点号省去
❖ 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 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 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 句内括号只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 语,注释语如果有标点,那么最末一个点号 (问号、感叹号除外)应省去
❖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C )
❖ A.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 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 说,‘礼多人不怪嘛’。”
❖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 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 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 等——蜕掉身上的皮。
15、短暂停顿不用冒号
❖ 全市十大杰出青年:李洋、张杰、朱军等在 一起畅谈创业理想。
❖ 同位语中间只需短暂停顿,可不必用标点符 号。如果想使用标点符号,只应使用破折号 来表示短暂停顿。
16、省略号后不用“等等”
❖ 他看着大地渐渐地从黑夜中醒来,在阳光的 照耀下,森林、田野、山峦、河流、湖 泊……等,显现着越来越绚丽的色彩和磅礴 的生命力。
分句,因而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分 句之间用逗号。
12、冒号管到句末。
❖ 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 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 大无畏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标点符号用法
1.顿号
(1)概数内部不能用顿号。

如:
这个xx大约十二三岁。

(2)句子内部并列的词、短语之间能用顿号,而句子与句子之间不能用顿号。

如:
现在,人们不仅可以在网上查阅资料,还可以在网上听音乐,看电影,交友聊天,甚至还可以在网上购物,观光旅游。

在这里,“听音乐”、“看电影”、“交友聊天”等都是句子而不是短语,所以它们之间不能用顿号。

2.分号
分号的用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复句内部并列的分句之间用分号;
二是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用分号。

这两种情况,第一种考的可能性大些。

另外还要注意,若干个分句,只要其中有一个分句后面用了分号(分句内部有逗号),那么其他分句的后边也要用分号(尽管它们的内部没有逗号)。

如: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

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
3.冒号
冒号的作用是提起下文和总结上文。

大家要注意的是,冒号应管到它后面那个句子的末尾,不能管到末尾的不能用冒号。

如:
本市文坛的三位女杰:
xx、xx、xx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句中冒号应删去或改为破折号。

4.问号
(1)在选择疑问句中,问号要打在末一个分句之后。

如:
这次旅游,你是去瞻仰故宫呢,还是去攀登泰山?
(2)倒装句的问号打在句子的末尾。

如:
是不是肚子疼呀,小朋友?
(3)句中虽然出现了疑问词,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句而是陈述句,句末不能用问号。

如:
我也不知道他明天会去哪儿。

(4)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如:
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5.引号
这里想强调的是在引用别人的话的时候引号的使用问题。

引用别人的话,分独立引用和非独立引用两种情况。

独立引用,末尾的标点要放在引号里边。

如:
xx说过:
“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

”非独立引用,如果被引用的话处在句子中间,引文后不加标点;如果被引用的话
处在句子末尾,句末的标点要放在引号之外。

如:
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

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
语”(姜夔《白石诗说》)。

6.括号
要分清是句内括还是句外括。

如果是句内括,括号要紧贴在被注释、补充的词语之后,括号内最末一个标点省去。

(问号和叹号除外)如:
中国猿人(全名“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括号中的话是注释、补充整个句子的,这叫句外括。

句外括放在句末标点之后,括号内的标点符号不变。

如:
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即兴”。

(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即兴”。

)
标点符号误用分析
1、句中并列的词语之间误用顿号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04年吉林卷)
句中并列的词语或短语之间一般用顿号,作用相当于“和”、“以及”。

如果有三个以上的并列成分,连词只用在最后的两个并列成分之间,其余的并列成分之间用顿号。

本题应把“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之间的逗号改为顿号。

2、并列的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97年全国卷)
并列的分句作谓语时,如果并列的成分是主谓结构,分句之间用逗号。

“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并列的分句,且都是主谓结构作谓语,应把中间的顿号改为逗号。

3、表约数的数词之间误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95年全国卷)
邻近两个数字连用如果表约数,数词之间语言上没有停顿,不用顿号,“三、四里”应是约数,表示大概距离,应把顿号去掉。

4、引语中“某某说”后面误用冒号
“还愣着干嘛?”妈妈大声训斥我:
“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04年广东卷)
“某某说”引领直接引语时,可放在引用的话语之前,后面用冒号。

放在引用的话语之间,后面用逗号。

“训斥我”的后面如果用冒号,前文的话便没有着落了,应把冒号改为逗号。

5、省略号和“等”、“等等”混用
她打扫卫生不认真,对待孩子不耐心,买菜报花账,好吃懒做,等等……真让人忍无可忍!(05年湖北卷)
省略号和“等”、“等等”都有表示列举的省略的意思,二者不能同时使用,此句应把省略号改为逗号。

6、误用书名号
近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和重庆电台共同推出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栏目——《不朽的红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05年重庆卷)书名号是标明书名、报刊名、篇名,而《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和重庆电台
共同推出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一种“活动”,应该把《不朽的红岩》的书名号去掉,改用双引号。

7、引语中句末点号误置
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

”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

”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琢磨的天然之美。

(04年天津卷)
直接引用原文,引文结束时,点号在引号内。

引文成为说话人的句子的成分时,引文完了不用标点(问号、感叹号除外),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外。

此句“天地有大美而无言。

”和“溪头荠菜花。

”应把句号放在引号外。

8、该用冒号而误用分号
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95年全国卷)
冒号一般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示下文,但在总括性的话语之前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这句是先分说,后总说,总说内容的前面用冒号,此句应把句中分号改为冒号。

9、同一句中误用两个冒号
xx大妈对儿子说:
“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别人笑话,俗话说:
‘礼多人不怪嘛’。

” (94年全国卷)
同一句中,冒号一般只用一个,否则便会眉目不清,因此,要把“俗话说”后面的冒号去掉,这样才符合使用习惯。

此外,本题“礼多人不怪”是引语,“嘛”不属于俗语的内容,单引号要放在“嘛”的前面。

10、句外括号外的标点误置
出版社在1997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
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附言栏内注明所购书目的名称、册数)。

(97年全国卷)
本题括号内的内容是对整句的阐释,属句外括号,句外括号要放在句末的标点之后,此句应把句号放在括号前。

11、句内括号误置
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作物的叶子(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

(04年重庆卷)
句内括号是对句中词语的解释,应紧跟在被解释的词语后面。

本题括号内的内容是对“瓜果、蔬菜”、“作物”的解释,不是对“叶子”的解释,因此,应把“(如丝瓜、番茄)”放在“瓜果、蔬菜”的后面,把“(如水稻、小麦)”放在“作物”的后面。

12、非疑问句误用问号
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04年全国卷)
有些句子虽然含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用句号,不用问号。

此句中虽有疑问词“如何”,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问号要改为句号。

13、倒装句中误把问号前置
“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04年浙江卷)
先说谓语后说主语的主谓倒装句,因为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此全句只能用一个句末点号,倒装成分之间用逗号。

此句应改为“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

14、表选择的问句误用问号
姚明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因为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05年山东卷)
本句是表选择的问句,表选择的问句一般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放在最后问句的后面,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

此句应把前三个问号改为逗号。

标点符号是高考常设的考点之一,只要平时多积累,熟记标点符号的用法,日常学习中规范使用,并且学会总结高考命题中常设的错误类型,才能在做题时准确找出错误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