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明清) 第一讲明清美术概况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美术指导:明清绘画面面观

教师资格美术指导:明清绘画面面观

教师资格美术指导:明清绘画面面观明代和清代(公元1366—1911年)长达五百多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在这个时期,各项艺术文化都上承宋、元,继往开来,不断提高,在绘画领域更是名家辈出,名作迭出。

明代,涌现了“浙派”,“吴派”,“华亭派”,“白阳青藤”,“南陈北崔”等这些影响广泛、个性鲜明的流派名家;清代,“四王”“四僧”“扬州八怪”占据画坛主流,引领画风潮流。

下面就让中公讲师谢学海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下。

明代——“浙派”,“吴派”,“华亭派”,“白阳青藤”,“南陈北崔”。

1.“浙派”明早期山水代表,师承南宋院体。

浙派三大家:戴进,吴伟,蓝瑛。

戴进:浙派开山鼻祖。

中国美术史上第一个以地别命名的绘画流派。

擅山水、人物、花鸟,山水取法宋元,用笔劲挺方硬,水墨淋漓酣畅,发展了马远、夏圭传统;人物画师法唐宋传统,兼长二笔、写意。

作品有《春山积翠图》《风雨归舟图》《三顾茅庐图》《达摩至惠能六代像》等。

吴伟:戴进之后的浙派名将,早年笔法工细,中年之后变为藏进豪放,泼墨淋漓。

《踏雪寻梅图》《长江万里图》《雪景山水图》《灞桥风雪图》等。

蓝瑛:是浙派后期代表画家。

工书善画,长于山水、花鸟、梅竹,尤以山水著名。

其山水法宗宋元,又能自成一家。

晚年笔力蓊苍劲,气象峻,与文征明、沈周并重。

《秋壑霜林图》《溪山曳杖图》。

2.“吴派”明中期,吴派兴起,始创于沈周,成于文徵明,另有唐寅、仇英等,又称“吴门四家”。

沈周:早期谨细,师法王蒙,后期粗简,师法吴镇。

《吴门十二景》《庐山高图》。

文徵明:也分粗细风格,以细见长。

《绿荫清话图》《真赏斋图》等。

唐寅:字伯虎,题材处理方面更重思想性。

《骑驴归思图》《春山伴侣图》《秋风纨扇图》等。

仇英:青绿水墨均有,《桃源仙境图》《停琴听阮图》。

3.“华亭派”明代后期,上海松江一代。

代表人物为董其昌,扭转了吴浙两派的颓风。

他提倡摹古,师法董源、米芾等。

董其昌:追求以书法入画所导致的笔墨联系变幻的表现力。

中国美术史第一讲PPT课件

中国美术史第一讲PPT课件

4
从创造的角度来讲,经由人的观念和手的创造 制作出的一个东西我们叫它为文物。文物包含 了工具,也包含了艺术品。我们利用它的功能 来写字,来作为生活里的一个被利用的东西时, 我们称它为工具。由于时间慢慢过去,它失去 了它被利用的功能性,而成为它的那个时代的 象征的时候。我们称它为艺术品。
举例:手表、沙漏
玉和陶的关系又是石头和土的关系 玉器和陶器是同时进行的 雕和塑 石头和土是互相转换的
29
陶和土的关系
陶是土造成的 为什么中国造出了那么好的陶?因为中国是农
业文明。 黄仁宇:中国文化的结构几千年来是以农业为
基础的。 比如:长城以北和长城以南
30
陶器上面的图案
鱼 蛙 鸟 巫术 几何形 涡纹
10
(三)艺术的起源
上古的美术史一部人类学史。 它开始于一个粗鄙的生命不甘心自己爬在地上
的状态。 美术史开始于人类想要站起来。
11
站起来——手的形成——接触石头——音乐艺 术产生(磬)
12
13
美术起源于人对形状的观察
仓颉造字 艺术是那些死去的生命仍然要发出自己声音愿
望。 比如:八音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中外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部分
1
第一章 中国美术的源头——原始社会美术 第二章 青铜的光辉——夏、商、周美术 第三章 上升期封建社会的美术样式——秦汉美术 第四章 南北交融,东西并汇——魏晋南北朝美术 第五章 灿烂求备,异彩纷呈——隋唐五代美术 第六章 开宗立派的时代——宋辽金元美术 第七章 延续与变异——明清美术
2
第一讲:上古美术
主要内容 一、中国美术的发展与起源 艺术的观念 美的观念 创造的观念 二、石器艺术 旧石器时代的艺术 新石器时代的艺术 三、陶器艺术

明清美术1

明清美术1

明清时期,美术的其它门类也有新的发展。
明代工艺方面的突出成就,一是景德镇的瓷器, 二是毛织工艺和“顾绣”,三是明式家具。
清代工艺,一是陶瓷,二是纺织业,特别是南京 的“云锦”,刺绣中的“四大名绣”(苏绣、广 绣、蜀绣、湘绣),三是漆器,其它像珐琅制品、 金银器、木雕、玉雕等工艺,都有一定成就。
代表作品:《长江万里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追随戴进、吴伟的画家很多,主要有蒋嵩、 张路等人,但是由于他们中的一些人过分 强调用笔时酣畅痛快,以致后来的“吴派” 和清代的“正统派”对这种粗狂恣肆的画 风很不喜欢,称他们是“画家邪学,徒呈 狂态”,所以很快就被新兴的“吴门画派” 所取代。
3.明初其他重要画家
明清时期的建筑成就主要体现在都城建设、 园林等建筑艺术中,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 重要的典范意义。
第二节 绘画
一、浙派与明代前期的绘画 明代统治者将为宫廷服务的专业画家归
入到御用监属之下,由太监管辖,分别 在不同的殿内顶差。画家也没有专门职 称,而只授予锦衣卫的武官职务,如锦 衣卫都指挥、指挥、千户、百户、镇抚 等。
代表作品:《春山积翠图》(上海博物馆藏)
吴伟(1459-1509),字次翁,号小仙,江夏人。 因善画两度应召入京,待诏仁智殿,授锦衣百户之 职。弘治时,被皇帝赞为“真仙人笔”,故自号 “小仙”。但吴伟生性狂放,傲视权贵,尤看不 惯官场的腐败与争斗,毅然离京。正德年间又被 召进宫,但未赴京就离世,是继戴进后浙派中影 响最大的画家。
明代院派在山水画方面主要继承了南宋刘、 李、马、夏传统,笔墨苍老,简练而规整, 多用水墨,略施色彩,戴进是“院体”画 的代表,但他对传统并不是专习某一家, 而是吸取众家之长,自成体系。
人物、花鸟方面,较多继承北宋“院体” 风貌,用笔工整细致、一丝不苟,所施色 彩浓丽而沉着,格调清新雅致。有些人在 继承两宋院画的基础上,有所开拓,代表 画家有边文进、林良、吕纪等。

中国美术史(明清) 第一讲明清美术概况

中国美术史(明清) 第一讲明清美术概况
岭南画派
浙派
江夏派
海派
1368 洪武 单位:年
1399 建文 1403 永乐
1425 1450 洪熙 景泰 1426 1457 宣德 天顺 1436 正统
1488 弘治
1522 嘉靖 1506
1567 隆庆 1573 万历
1620 泰昌 1621
1644 顺治 1662
1723 雍正 1736 乾隆
金农 郑板桥
1368 洪武 单位:年
1399 建文 1403 永乐
1425 1450 洪熙 景泰 1426 1457 宣德 天顺 1436 正统
1488 弘治
1522 嘉靖 1506
1567 隆庆 1573 万历
1620 泰昌 1621
1644 顺治 1662
1723 雍正 1736 乾隆
1796 嘉庆 1821 道光
1796 嘉庆 1821 道光
1851 咸丰 1862 同治
1875 光绪
1911 1809 宣统
1465 成化
正德
康熙 天启 1628 崇祯
明代
清代
中国美术史
明清美术
曲刚 主讲 曲刚 主讲
明清美术史
第一讲 明清美术概况
第一讲 明清美术概况
一、明清历史概况
1、明代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即帝位,建立了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强盛的大帝国。明朝至公元 1644年为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所推翻,前后共二七六年,其间中国社会经历着重要的变化。 1403年朱棣迁都北京。

第一讲
明清美术概况
二、明清美术特征
1、宫廷美术的复兴 2、文人美术的发展 3、市民美术的勃兴
4、西洋美术的传入及其影响

中国美术史明清美术PPT幻灯片课件

中国美术史明清美术PPT幻灯片课件

• 边景昭:是永乐、宣德时画家,工花鸟,主要继承宋代“ 院体”传统,其花鸟,精微而不失于工板,优美而不流于 柔媚,在工谨妍丽之中传达出雍容浑朴的气质,被誉为“ 当代边鸾”。
• 存世代表作有《三友百禽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以松、竹、梅为背景,布置各类禽鸟百只,隐喻百官朝拜 天子,呈现顺承天意之象,属吉祥瑞应装饰画。画面百禽 刻划细致入微,品类一一可辨,情态又生动活泼;松竹梅 则较洗练,用笔亦劲健,并以水墨为主,使全幅在艳丽之 中兼具清雅之韵。

秋 风 纨 扇 图 唐 寅 明

人 物 故 事 图 册 局 部 仇 英 明
三、明代写意花鸟画
• 写意花鸟在明代中叶以后形成一个高峰期。沈周、唐寅已先 开拓了这一领域,继而出现了以表现个性为主,笔墨技法淋 漓酣畅,情感充分溢于笔墨的杰出画家陈淳与徐渭。
• 花卉册 陈淳 明
• •






• 木叶丹黄图 龚贤 清

山 居 图 高 岑 清
• 金陵八家山水册(之一) 樊圻 清
二、宫廷绘画与郎世宁 • 康熙三十年(1691)是清代宫廷绘画的第一高峰期,乾隆
继位(1736)又趋上升阶段。 • 康熙时主要画家有冷枚以及王原祁、王翚等。因而这一时代
绘画受“虞山派”、“娄东派”影响明显,同时西方油画在 康熙年间已被内廷重视。清代宫廷画家中,有一批是西洋来 的传教士,他们带来了西洋画的明暗和透视法,在宫廷内还 培养了很多学生。不少中国画家受西方绘画影响,在应用明 暗方法、焦点透视方法,以及西画色彩关系等方面,丰富了 传统中国画的表现技法,整体看可以说是清代院体中西合壁 的画法。
• 梅竹图卷 石涛 清
• 诗画册 石涛 清

明清美术ppt课件

明清美术ppt课件

清版杨柳青木版年画《猴抢草帽》
清版杨家埠木版年画 《喜报三元对画(右)》
清版杨家埠木版年画《二月二、龙抬头》
清版杨家埠木版年画《当朝一品》
清版杨家埠木版年画《白蛇传之许仙游湖》
清版杨家埠木版年画《白蛇传之金山寺》
清版桃花坞木版年画 《麒麟送子》
清版桃花坞木版年画 《琵琶有情》
清版桃花坞木版年画《十美踢球图》
陈洪绶画有《九歌图》、《水浒叶子》、《博古 叶子》、《娇红记》插图及张深之正本《西厢记 》插图等。
丁云鹏的作品,著名者 如《博古图录》、《考 古图》、《方氏墨谱》 、《程氏墨苑》、《养 正图解》等。其中《程 氏墨苑》中收有他摹绘 的四幅西洋宗教版画, 当属中西版画艺术较早 的一次交流。
明代小说插图 《金瓶梅》插图(木刻)明末苏州刊本
《西厢记》(明)戏曲插图 陈洪绶绘 项南洲刻
《大字魁本全相 注释西厢记》明 弘治十一年(1498年)
明 代 版 画 《 西 厢 记 》
明代 陈洪绶《水浒叶子》——明清木刻版画
(明刊木刻版画《还魂记插图》 )
这一时期,是版画繁荣发展的 鼎盛时期。明代雕版印刷的范 围和内容非常广泛,刻印技术 也日益精良,形成独特的刻印 风格。
美术系 龙凯
第一节 绘画 第二节 书法 第三节 建筑与雕塑 第四节 工艺美术
第一节 绘画
明清民间绘画 版画 年画
明清绘画
民间绘画
版画:明代是中国版画史上的黄金时代。雕版印刷 业在宋元基础上进一步兴盛。它主要表现在:书 籍的插图,普遍出现于各类图书著作之中,经史 文学著述以外,科技、医药、农业、军事书籍配 有的插图版画远远超过了前代。
《楷书四箴页》 纸本 纵29cm 横14.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

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

《父亲》作者简介:罗中立,1948 年出生于重庆郊区,幼年在父亲影响 下学画, 1968年从四川美院附中毕 业后主动到大巴山农村生活10年, 1981年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 1983年赴欧洲考察学习,1998年开 始担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 偌大的中国,一张饱含隐喻的农民 肖像曾经在广大民众中产生强烈的轰 动:在当代美术史上,除了文革时期 有几件表现领袖丰功伟绩的作品外, 直至今日尚未再有任何绘画作品能比 《父亲》赢得更多的受众和共鸣:就 这点而言,人们对作者罗中立及《父 亲》这件作品的厚爱是不言而喻的。
潇潇暮雨 傅抱石
傅抱石《丽人行》
此幅创作于1944的《丽人行》,是傅抱石人物画中少有的宏幅长卷 之一,亦是其代表力作。其题材取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名诗《丽人行》。
罗中立《父亲》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幅油画作品 《父亲》。这张作品想必同学们在 中学时也见到过,那么请你谈谈你 的感受吧。说不定很多同学谈到的 准是这位农民父亲让人感动的脸。 罗中立这幅《父亲》的原型是一位 守粪农民。巨大的画幅和超级写实 手法描绘的“父亲”脸上的皱纹当 时震撼了全国人民。的确,多少人 在这幅画前端详着这位农民父亲时 思绪万千、热泪滚滚,产生出深深 的遗憾、惭愧与负疚之感。该作品 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它以纪念 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 出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深深的 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在我国美 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六、五代两宋时期美术

步辇图(部分) 阎立本
八、明清时期美术

唐代国势强盛,给绘画发展造成十分有利的条件。 风格技巧方面出现前所未有的新面貌。
步辇图(部分) 阎立本
1、理解美术作品的立意和主题;
下面是著名中国画《江山如此多娇》 傅抱石、关山月合作

明清美术知识点总结

明清美术知识点总结

明清美术知识点总结一、明清美术一般特征1. 逼真写实明清时期的绘画以写实为主,尤其是绘制人物、花鸟和山水的作品,力求逼真。

这与明清时期的社会氛围有关,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各种艺术流派得到了迅猛发展,人们追求精细、真实的艺术作品,追求作品的表现力和真实感。

2. 注重传统继承明清时期的绘画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唐宋的艺术传统,尤其是山水画和花鸟画,多以唐宋画家的作品为模板,借鉴其意境、技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

3. 反映社会生活明清时期的绘画作品往往反映着社会生活,体现着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情感。

在明清时期的绘画中,经常可以看到宫廷生活、乡野田园、民间风俗等题材。

4. 禅意风格禅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精神追求,也是明清时期绘画的一种风格。

在山水画和花鸟画中,经常可以看到画家对禅意的表现,通过绘画来陶冶情操,追求心灵的超脱。

二、明清绘画流派1. 四王四王是指明清时期的松江画派的代表人物:吴江、唐寅、文征明、祝允明。

他们致力于复古,提倡古画法,师法自然,推崇唐宋画风,但同时也融入了元代画风和南方画风,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个性化的山水画。

2. 八大山人八大山人,又名朱耷,号山谷。

他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文人画家,擅长山水、花鸟画,尤以山水最为精通。

他的画风自成一体,注重意境的表达,通常用简练的线条和淡淡的水墨来表现。

3. 精粹派精粹派是明清时期新兴的绘画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文征明、李流芳等。

精粹派的画家主张“以心拟形”,强调画家的主观创造,注重个性和情感的表达。

4. 洪武画派洪武画派是明代初期的绘画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倪同仁、王时敏等,他们注重展现画家自己的个性和情感,作品以大气和神韵著称。

5. 青绿山水派青绿山水派是明清时期的画家在传统山水画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新的绘画流派。

该派的画家主张用色鲜艳,明快的绿色来表现山的真实感,同时也注重画家的个性和情感的表达。

6. 籀兰派籀兰派是以籀兰山(今天的籀兰山属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为题材的山水画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阮元、陈洪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
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 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 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 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明清主要画家年表
朗士宁
吴历
恽寿平 龚贤 王绂 沈周 文征明 唐寅 吴伟 戴进 陈淳 徐渭 董其昌 王时敏 王鉴 王原祁 仇英 陈洪绶 弘仁 朱耷 石涛 赵之谦 虚谷 吴昌硕 任伯年 华岩

第一讲
明清美术概况
二、明清美术特征
1、宫廷美术的复兴 2、文人美术的发展 3、市民美术的勃兴
4、西洋美术的传入及其影响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 .
日),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
年间来到中国居住。其原名中文直译为玛提 欧· 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号西泰,又 号清泰、西江。在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称 为“泰西儒士”。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 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


在清朝初年,农业得到恢复,手工业和商业的继续发展,十八世纪出现全国普遍的繁 荣,到了十九世纪中期全国人口有四亿多。在鸦片战争爆发以前手工业和商业非常发达, 道光年间广东有二千五百个纺织厂,共拥有工人五万。江南是丝织业的中心。南京一地织 锦缎机就有五万张,大的工场可以有织机五六百张,萌芽状态中的资本主义比明朝有进一 步的发展。 欧洲的资本主义在十八世纪开始侵入全世界的各个角落。中国和欧洲各国的商业贸易 引起清朝统治者的恐惧,清朝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公元一八四○年爆发了鸦片战争,英 国侵略者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此后,中国开始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状态。
1796 嘉庆 1821 道光
1851 咸丰 1862 同治
1875 光绪
1911 180928 崇祯
明代
清代
金农 郑板桥
1368 洪武 单位:年
1399 建文 1403 永乐
1425 1450 洪熙 景泰 1426 1457 宣德 天顺 1436 正统
1488 弘治
1522 嘉靖 1506
1567 隆庆 1573 万历
1620 泰昌 1621
1644 顺治 1662
1723 雍正 1736 乾隆
1796 嘉庆 1821 道光
1851 咸丰 1862 同治
1875 光绪
1911 1809 宣统
1465 成化
正德
康熙 天启 1628 崇祯
明代
清代
四、明清美术发展进程及主要画派简略图
新安派
金陵画派
传统文人画家群
吴派
松江派
(华亭派、苏 松派、云间派)
姑熟派
常州派
娄东派
明宫廷院画
……
江西派
武林派 虞山派 波臣派
清宫廷画风
扬州画派

明朝初年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收到很好的效果,到公元一三九三年全国耕地面积达到 八五○万顷。在明初七十余年中人民生活比较安定。
手工业和商业发达的结果,使城市更加繁荣。北京、南京以外全国有三十多个城市,大多分布 在沿海和长江下游。 发展对外贸易,永乐时郑和率领舰队七次下南洋,远达非洲东岸,促进了中国和南洋群岛在经 济文化方面的交流。明朝中期以后,中国不仅和南洋有经常的贸易,并且和欧洲也有了直接的 海上来往,欧洲的商人和传教士相继来到中国。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其他传教士把欧洲的文 化带来中国。 中央集权较以往各朝代更为严重,朱元璋采取政治高压政策,设立锦衣卫、东厂、西厂等机构, 禁锢了文人思想。 十六世纪时,大明帝国急剧地趋于崩溃。除了东南和西北的边患以外,由于宦官掌权,政治黑 暗,官吏贪污,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非常尖锐。明朝在东南沿海一带也受到日本海盗的侵扰。 在十七世纪终于爆发了农民大起义,并直接导致明朝灭亡。




第一讲 明清美术概况

2、清代 十七世纪初,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女真族的满洲人在杰出的领袖努尔哈赤的统率下,组 织成一个强大的军事力量,并逐渐扩大占领到整个东北和内蒙古一带,公元1636年自称 为“清”,并乘公元1644年李自成进入北京时,在明大将吴三桂的勾结下进入山海关, 占领了北京,随即征服全中国。 清朝的统治,大体上承袭了明朝的旧制。对于被征服的汉族及其他各族人民采取严格 的高压政策。屡兴文字狱,钳制汉人的反清思想。中国境内各族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 一直没有停止,嘉庆年间白莲教、天理教的起义蔓延川陕鄂诸省,各种教徒的起义相继不 断,到道光帝的末年终于爆发了规模巨大的太平天国革命。
中国美术史
明清美术
曲刚 主讲 曲刚 主讲
明清美术史
第一讲 明清美术概况
第一讲 明清美术概况
一、明清历史概况
1、明代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即帝位,建立了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强盛的大帝国。明朝至公元 1644年为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所推翻,前后共二七六年,其间中国社会经历着重要的变化。 1403年朱棣迁都北京。
岭南画派
浙派
江夏派
海派
1368 洪武 单位:年
1399 建文 1403 永乐
1425 1450 洪熙 景泰 1426 1457 宣德 天顺 1436 正统
1488 弘治
1522 嘉靖 1506
1567 隆庆 1573 万历
1620 泰昌 1621
1644 顺治 1662
1723 雍正 1736 乾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