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浅谈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浅谈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浅谈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卢梭是一位重要的教育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了很多教育家,尤其是在教育领域。

在他的著作中,他强调了个人自由发展和社会正义,这些思想对教育模式和课程设计产生了很大影响。

本文将从卢梭的教育思想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一、卢梭的教育思想1.个人自由发展卢梭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个人的自由和自主性,让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

教育应该包括让学生了解和发掘自己的才能和兴趣,从而实现个性化发展。

2.自然课程卢梭主张教育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通过自然环境和活动来学习。

课程应该是连续的,以建立知识体系。

他提出了一些教育方法,如教育游戏和自然散步,以帮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学习。

3.社会正义卢梭认为社会正义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他认为,教育不应该只关注学生的个人能力,而是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热心公共事务和社会服务。

4.爱和关怀卢梭认为爱和关怀对于个人自由发展非常重要,家庭和教育机构应该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爱和关怀。

二、卢梭的教育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1.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卢梭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拥有自主性和自由度。

在实践中,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参与课程的规划和设计,让他们选择自己有兴趣的课程,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探索自己的未来,以实现自己的自由发展。

2.实行个性化教育卢梭强调教育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特长。

在实践中,可以通过个性化教育来实现这一目标。

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习惯来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和尊重。

此外,个性化教育还可以让学生避免不必要的竞争和压力,以实现更好的自由发展。

3.注重社交技能的培养卢梭认为社会正义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除了拥有个人的能力外,还应该具备交往和合作的能力。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团队合作和社会实践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他们和在不同环境下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卢梭及其教育思想

卢梭及其教育思想

卢梭及其教育思想法国教育家卢梭(1712-1778)是自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社会契约论》(1762)、《爱弥儿》(1762)等。

(一)教育要顺应自然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他在《爱弥儿》开卷即写道,"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

"因此,卢梭反对那种不顾儿童的特点,干涉并限制儿童自由发展,违背儿童天性的传统的古典教育,提出了教育要顺应自然的思想。

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来源不外3种,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

他说,"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

"这三方面的教育是相互联系的。

如果在一个人身上这3种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如果这三方面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趋于同一目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达到他自己的目标,而且生活得很有意义。

卢梭还进一步分析:"在这3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决定的;事物的教育中人在有些方面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地加以控制的。

"因此,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卢梭所说的"自然"是指人的才能和器官,也就是人的天性。

因此,"自然教育"就是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天性发展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

卢梭强调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浅谈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浅谈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浅谈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卢梭是一位著名的法国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在18世纪有着重要文化影响。

他在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思想和贡献,对后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卢梭的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出发,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一、卢梭的教育思想卢梭的教育思想以他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爱弥儿》两部著作为主要的理论依据。

其中,《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被视为卢梭最为典型的作品,其主要思想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自由教育:卢梭认为教育应该在儿童自由发展的基础之上进行。

儿童个体的自由发展应该得到尊重,他们应该在自由与约束中自主地学习和成长,而不是被强迫接受成人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2. 自然观:卢梭教育思想中重要的一种理论基础是自然观。

他认为,自然是一个完整、有机的整体,人类与自然一样,也是个体、有机体。

因此,他主张尊重儿童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尤其要格外重视他们的感性认识,让儿童能够自然生长和发展。

3. 教育目的:卢梭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儿童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人,而不是备受控制的机器。

他认为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应该由自己主导,并且应该与社会和自然环境相互交互、通过互相理解来建立人际关系。

4. 适当约束:虽然卢梭主张自由教育,但是他也强调教育应该有一定的约束,约束应该是合理的,能够保障儿童的安全和自由。

在自由的基础上,有必要对儿童进行一定的规范和引导,这种约束需要建立在关爱、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不能过度限制儿童的自由。

5. 家庭教育:卢梭认为家庭教育是教育最基本的形式。

他强调家庭应该是孩子最重要的社交场所和学习场所。

父母应该具备一定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意识,他们应该用自己的爱心去引导儿童的成长。

二、卢梭教育思想的实践应用卢梭的教育思想在18世纪和19世纪后期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实践。

在实践中,卢梭的教育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娃娃梦:娃娃梦是一种受卢梭教育思想影响的教育模式。

娃娃梦认为,学习应该是自然、有趣的,孩子们从婴儿时期就应该有自己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自己学习和发现。

卢梭提倡的教育观

卢梭提倡的教育观

一、卢梭的教育思想卢梭《爱弥儿》1、性善论与感觉论从人性论上说,卢梭推崇性善论,认为儿童之所以性格乖张,原因不在于自然,而是不良教育的结果。

他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怜悯心和自爱心。

同时他还强调“良心”使人为善的作用,认为良心能指导人判断善恶,引导人弃恶扬善。

为了保持善良的天性,儿童应该远离乌七八糟的城市生活,到接近自然的农村生活。

卢梭认为人天生具有学习的可能,而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他说,所有道德一切事物通过人的感官而进入人的头脑,因此要高度重视儿童的感官训练。

2、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影响①自然教育的含义自然主义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就是遵循自然天性发展。

他认为人应该接受自然教育,事物教育和人的教育,核心是自然教育,事物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教育,三种教育综合作用使人趋于善良。

卢梭信奉消极教育,遵循儿童的自然天性,是儿童自由发展,儿童处于教育的主体地位,反对成人对儿童的灌输和压迫。

②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自然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家庭教育培养“自然人”,即自由成长,身心协调发展,自食其力,不受束缚,适应社会发展的资产阶级新人。

③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第一,正确的看待儿童,不把儿童当成小大人看待;第二,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具体来说就是给予适应儿童年龄特征的教育。

④自然教育的实施方案婴儿期(0~2)体育;儿童期(2~12)“理性睡眠期”,感觉教育;少年期(12~15)智育和劳动教育,反对灌输,主张儿童主动学习;劳动教育侧重手工劳动;青年期(15~24)德育德育内容:培养善良,判断能力和良好的意志力;德育方法:反对体罚,主张使用“自然后果法”;对宗教:“没有信仰就没有真正的道德”。

⑤自然教育理论的影响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对压迫和束缚儿童,阻碍儿童天性发展的传统教育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对解放儿童,释放儿童天性起到了积极作用。

卢梭的自然主义理论首次实践是巴西多的“泛爱学校”,之后在德国兴起的泛爱主义教育运动也以此为理论基础,此外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杜威等人关于儿童观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以此为出发点。

第十三章 卢梭的教育思想

第十三章 卢梭的教育思想

理想国家中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忠诚的爱国者; 理想国家中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忠诚的爱国者; 学校教育应由国家掌管; 学校教育应由国家掌管;不能按教育对象的贫富分 设学校和课程,要求儿童受同样的教育; 设学校和课程,要求儿童受同样的教育;对受教育 即使不能完全免费,国家也要给予补贴; 者,即使不能完全免费,国家也要给予补贴;教师 需由本国公民担任; 需由本国公民担任; 体育是教育里最重要的部分。 体育是教育里最重要的部分。
赠 言:
读书太多的人, 读书太多的人,最有可能成为自以为是的无 知者。 知者。 ——卢梭 卢梭: 爱弥儿》 ——卢梭:《爱弥儿》 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 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 ——卢梭 卢梭: 爱弥儿》 ——卢梭:《爱弥儿》
四、论理想国家的公民教育
卢梭在《爱弥儿》中所表达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卢梭在《爱弥儿》中所表达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一个方面。 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卢梭又是一个对新的社会制度充满幻想 另一方面, 的思想家。他在设想新制度建立后的教育问题时, 的思想家。他在设想新制度建立后的教育问题时, 就特别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和培养良好的国家公 民。
三、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
1.自然教育的基本含义 1.自然教育的基本含义 2.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 2.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 3.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 3.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 4. 对自然主义教育的评价
1.自然教育的基本含义 1.自然教育的基本含义
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回归自然” 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回归自然”,即教育必须遵循 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来源不外三种,也就 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来源不外三种, 自然的教育、人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 是自然的教育、人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这三方 面的教育是相互联系的。 面的教育是相互联系的。如果这三方面的教育是一 致的,都趋于同一目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致的,都趋于同一目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 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 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的教育相配合, 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的教育相配合, 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卢梭的教育思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一、卢梭的教育思想概述卢梭(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政治学名著《民约论》,这是世界政治学史上著名的经典著作之一;他的政治观点,对后来的法国革命产生了很大影响。

教育学论著《爱弥儿》,简述了他那独特而自由的教育思想,这是一部儿童教育的经典著作,虽然卢梭在世时,曾因此书而遭受攻击,但其独到的教育思想,不但对后来的教育学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其民主自由的思想也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动力。

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卢梭以他的《爱弥儿》在教育上掀起的是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教育从来是以成人的能力和需要为标准的,卢梭却大声疾呼,要打破这个传统。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则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不愿意事物天然的那个样子,甚至对人也是如此,必须把人象练马场的马那样加以训练;必须把人象花园中的树木那样,照他喜爱的样子弄得歪歪扭扭。

”(《爱弥儿》上卷第5页)这是《爱弥儿》里开宗明义的一段话,表达了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

那就是人之生性善良,教育应“归于自然”。

1、卢梭的“性善论”虽然并不科学,但它在历史上是有积极的进步意义的。

因为若把人象基督教那样视为先天罪犯,则必然诉之严酷惩戒,迫使人们盲目顺从而摧毁人权;不如强调人们向善发展的可能性,更有助于提高人的政治地位和保障人的社会权力。

变抑制天性的教育为尊重天性的教育,是教育上的巨大变革。

在这个历史转折点上,卢梭是关键性的人物。

2、由“归于自然”的理论出发,卢梭主张教育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而实施。

他说:“处理儿童应因其年龄之不同而不同。

”又说:“在万物中,人类有人类的地位,在人生中,儿童期有儿童期的地位;所以必须把人当人看待,把儿童当儿童看待。

卢梭的分阶段教育思想

卢梭的分阶段教育思想

卢梭的分阶段教育思想卢梭的教育思想,以自然哲学观为指导,主张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主张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的自然,并提出了教育方法的阶段论。

自然教育的理论的宗旨,简而言之,就是遵循自然本性,以天性为师,使教育与人身心以展的各阶段一致。

教育阶段论,就是教育要根据儿童的身心自然发展年龄阶段,因阶段、年龄施予教育,不要超前施行其所不能的,也不要耽误教育的最佳时间。

1.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育就是符合自然的教育,以利用形象的事物为教育手段,以发展儿童的天性为中心,按照儿童心灵的自然进程和特点使儿童的身心得以全面健康发展,教育界者应该像护理树苗一样,但是精心呵护不等于过度的照顾,我们只要按时浇水、施肥、修枝就可以了,让其用自己的天然本性来抵挡风雨,向上发展,这样才能长成大树,抵制狂风暴雨,在艰难的环境下生存。

2.以天性为师教育者所要做的就是按照人天性的要求,培养儿童适应的能力,教给它生活的手段。

人之初,性本善,任何邪恶和不良,都是从社会上学来的,要使人成为真正的人,那么就要返回自然,使其避免社会的习俗,权威、偏见等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到大自然的环境中去接受自然主义的教育,让其看到自然的发展,从事物的成长中,培养纯朴、天真、高尚的品德。

3.古罗马不是一天造就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成长是一步一步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要有耐心和计划。

教育应该按自然的要求,分阶段来进行。

按年龄阶段来进行道德、体质、智力教育,使儿童各阶段所受教育有一个主题思想。

按儿童心理、生理自然发展过程,分①幼儿期(出生到2岁),②儿童期(2岁——12岁),③少年期(12岁——15岁),④青年期(15——20岁),各阶段因心理成熟的条例不同,分别施以不同的教育,但一个主导思想贯穿其中,就是始终按自然要求进行。

4.十二岁以前,绝不读书儿童是孩子的理性睡眠期,这一阶段只能以感觉、经验来认识世界,体格也未发展到运用理性的阶段。

我们不希望造就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因为早熟的果子,虽然外表诱人,但并不甘美。

卢梭的教育思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卢梭是18世纪法国最著名也是最激进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

其主要代表作《爱弥儿》与《忏悔录》等。

其中《爱弥儿》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誉为世界三大教育名著。

被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1.性善论与感觉论(1)性善论①性善论的观点是卢梭整个社会发展观的一部分,《爱弥儿》开篇提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中就变坏了”。

②此外,卢梭认为在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爱心和怜悯心。

(2)感觉论。

卢梭承认感觉是知识的来源,强调对人的感官进行训练。

2.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①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卢梭把人所受的教育分为自然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认为只有三种教育圆满的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由于自然教育人力不可控制,因此把后两者向自然教育趋于一致。

自然教育:器官和才能的内在发展;人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自然发展的教育;事物的教育:从影响我们的事物(“客体”)中获得良好的经验。

②自然教育的理论的培养目标是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体协调,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的一代社会新人。

③教育方法方面首先,要正确看待儿童,反对小大人,绅士教育;其次,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强调消极教育,即不干预儿童活动,教师的作用是防范不良周围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最后,采用自然后果法,即让儿童自己认识到行为的后果来进行的教育。

④教育实施方面卢梭认为对于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有着不同实施要求,具体如下:第一,婴儿期(0-2岁)主要是体育,以身体养护为主;第二,儿童期(2-12岁)主要是感官教育,反对儿童在这一时期读书,认为是理论的睡眠期;第三,青年期(12-15岁)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第四,青春期(15-20岁)以道德教育为主,采用自然后果法,用“良心说”代替神说。

⑤自然人与公民的区别第一,自然人是能独立自主的人,他能够体现自身价值,公民的一切依赖于社会,没有自己独特的价值;第二,在自然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在社会秩序中公民是有等级的;第三,自然人是自由人,公民因从事某种职业而失去自由;第四,自然人还是自食其力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卢梭被迫逃亡国外,颠沛流离,四处流浪。
❖ 直到1770年,才获赦重返巴黎。晚年卢梭贫病交 加,完成自传体小说《忏悔录》。
1.卢梭的人性论
❖ 持人性善而社会恶观点。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 西,都是好的,而一到 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 了。”
性善论
2.感觉论
感觉是知识的来源 主张对儿童进行感觉方面的训练
卢梭名言
❖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 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
怎样去发现真理。 ❖ 在万物中,人类有人类的地位,在人生中,
儿童期有儿童期的地位;所以必须把人当 人看待,把儿童当儿童看待。
自然教育的原则
❖ 2.给儿童以充分自由的原则
❖ 对儿童的教育和发展,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 都应该持一种不压制、不强迫和不灌输的态 度,让儿童依据其天性自由和自在的发展。
❖ 自由教育的核心是保护儿童善良的天性。 反对束缚儿童自由,反对呆读死记、严酷 纪律和实行体罚的经院式教育。
论女子教育
❖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还通过爱弥儿的 未婚妻苏菲的教育讨论了女子教育的问题。 卢梭认为,从自然出发,顺乎女子自然的天 性,女子与男子不同,则女子教育应不同于 男子。女子的教育目的就是“把她培养成好 女人。”
卢梭的教育思想
主要内容
❖ 一、卢梭生平 ❖ 二、卢梭的人性论思想 ❖ 三、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 四、女子教育观
一、卢梭生平
❖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 ❖ 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 ❖ 早慧,只受过两年正规学校教育。
❖ 12岁时开始学徒谋生,从事过多种职业。
❖ 1740年,卢梭在里昂一位修道院院长的 家庭里担任2个孩子的家庭教师。
❖ 1742年,在巴黎一批启蒙运动思想家, 思想产生了飞跃。
❖ 1749年,《论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于敦风 化俗》获奖。
❖ 1762年出版政治学著作《社会契约论》、教育小 说《爱弥儿》。
❖ 巴黎大主教亲自出面宣布焚烧《爱弥儿》,议员 们公开声称“光烧书还不行,一定要烧死作者。”
3.自的原 始倾向和天 生的能力
教育意义上的自然
核心是复归自然
社会意义上的自然
人类原始社 会是的自然
状态
卢梭要求教育遵循天性自然
❖ 要求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 位,无须成人的灌输、压制和强迫。
❖ 卢梭认为教师的压迫等等作用是一种消极而 不是积极的,因此被后人是一种消极教育。 但不是真正的消极作用。
7.教育内容
❖ 发展天性,学习知识和道德。
自然教育的原则
❖ 1.正确看待儿童的原则
❖ 把儿童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 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 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 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 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
4.教育的作用
❖ 回归自然的教育,才有利于保持人的善良的 天性。
5.自然教育的对象
富人
“富人从他环境中所受的教育对他是最不合适 的,对他本人和社会都是不相宜的”,选择富 人作为教育对象,“至少是可以多培养一个 人。”
6.教育的目标
培养自然人
独立自主的人 平等的人 自由的人 自食其力的人
依赖社会的人 等级的人 专业化的人 依赖他人的人
❖ “我想把他培养成一个自然的人,但 不能因此就一定要使他成为一个野蛮 人,一定要把他赶到森林中去。”显 然,卢梭要培养的是生活在社会中的 自然人。
❖ 《泰坦尼克号》(RMS Titanic)
❖ 北大“才子”陆步轩坐过机关、下过海,年 近不惑又当街卖起了肉。
❖ 某哈佛学子刚结束毕业典礼,难耐激动,热 情地向出租车司机伸出手:“你好,我是哈 佛2000届毕业生。”司机淡淡答道:“你好, 我是哈佛1980届毕业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