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范文
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日记

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日记日记一哎呀呀,今天可真是有趣的一天!早上起来,妈妈就给我出了个难题。
她说家里要来客人,让我帮忙算一算准备多少水果。
妈妈说大概会来 6 个大人,3 个小朋友。
每个大人估计会吃 2 个苹果,每个小朋友会吃 1 个苹果。
这可难不倒我,我马上就开始算啦。
6 个大人,每人 2 个苹果,那就是6×2 = 12 个苹果。
3 个小朋友,每人 1 个苹果,那就是3×1 = 3 个苹果。
加起来一共就是12 + 3 = 15 个苹果。
我得意地告诉妈妈,准备 15 个苹果就够啦!下午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
我们比赛谁能更快地算出一些简单的算术题。
比如说3 + 5 × 2 等于多少。
我可认真啦,先算乘法5×2 = 10,再算加法 3 + 10 = 13。
哈哈,我第一个算出来,小伙伴们都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数学可真是太有用啦,能帮我解决好多生活中的小问题,让我感觉自己好厉害哟!日记二哈喽呀,今天我又和数学来了一场有趣的“约会”。
上午出去买东西,我看到棒棒糖在做促销。
一包有 8 个,原本 5 块钱一包,现在买二送一。
我就在心里默默算起来,如果我要买 24 个棒棒糖,要花多少钱呢?一包 8 个,那 24 个就得买24÷8 = 3 包。
现在买二送一,那买 2 包就会送 1 包,正好 3 包。
所以我只要付 2 包的钱就行啦,2×5 = 10 块钱。
哇塞,感觉自己赚到啦!晚上看电视的时候,广告里说一种饮料,一瓶 500 毫升,3 块钱。
买 2 升的大瓶装只要 10 块钱。
我又开始动脑筋啦,2 升等于2000 毫升,那2000÷500 = 4 瓶。
4 瓶小的要4×3 = 12 块钱,大瓶装只要 10 块,还是大瓶划算呀。
数学就像我的小魔法棒,能让我在生活中找到好多省钱的小窍门,太好玩啦!。
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日记

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日记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一: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日记在国庆节放假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了趟老家,到了曲阳高速服务区的时候,我们休息了一会儿,也顺便给车加了一下油,要不然车就没油了。
不大一会儿,我们加完油,又开车上路了,突然爸爸问我:“看你平时数学学得不错,那我就考考你吧!咱们刚才加油,加1升油7。
52元,咱们共加了50升油,是多少元?”我想了想说∶“应该用7。
52×50=〔元〕,咱们刚才加油一共花了元,对不对?”“对,不错,别得意,我在考考你,如果10升油可以跑公里,咱们加了50升油,油箱如果还剩60升油从石家庄到唐山老家有公里,够不够?如果在从老家返回石家庄呢?够吗?”爸爸说。
“呵!有两个问题,不过难不倒我,应该用50+60=升,再用除以10乘以等于公里,大于,第一问:够了,再看第二问,用减去等于,大于,返回石家庄也够了,怎么样,对不对?”“ok,完全正确,你数学学得不错,非常好!”我想:还好数学学得不错,否则就打不上来了。
其实,数学还有更多的问题和奥秘,只要我们一起去努力去探索、去学习,一定会成功的!篇二: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日记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如:推理问题、周期问题、植树问题等等。
数学王国真是奇妙无穷,但又往往让你捉摸不透,甚至还会产生错觉呢!记得在我读幼儿园时,我很喜欢边爬楼梯边数台阶数,我家当时住在六楼,每个楼层之间有18个台阶,每次离家和回家我都要牵着妈妈的手数台阶数,每次数的结果都是90级,妈妈还老夸我聪明呢。
到读小学时,我学了简单的乘法后,不假思索地认为我每次回家上六楼应该爬级台阶才对呀,因为住在六楼,每层有18级台阶数,根据乘法原理,6×18=(级)。
可我实际上每次只需爬90级台阶就到家了,当时我心里打了个大大的“?”号,不知何因。
于是我带着满脸的疑惑问了我家的智多星―爸爸。
爸爸听后笑了笑,但什么也没解释,他牵着我的手来到了一楼,笑着说:“孩子,你想想看,如果我们家住在一楼,需不需要爬18级台阶呢?如果住二楼、三楼我们需要爬多少级呢?你再爬爬,体会体会。
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作文四年级

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作文四年级《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知识可真是无处不在呀!它就像一个神奇的小,能帮我们解决好多好多的问题呢。
有一次,我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
我们买了一包薯片 5 元,一瓶饮料 3 元,还有一个面包 4 元。
妈妈给了收银员 20 元,那收银员姐姐应该找给我们多少钱呢?这可难不倒我,我马上在心里算了起来:5 + 3 + 4 = 12(元),20 12 = 8(元)。
我大声告诉妈妈:“收银员姐姐应该找给我们 8 元。
”妈妈笑着夸我真聪明!还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出去旅游。
爸爸开车,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 60 千米,我们开了 3 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那我们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呢?这也太简单啦,60×3 = 180(千米)。
数学知识让我知道了我们走了多远的路。
数学知识真有用,它能让我们在生活中变得更聪明,解决好多难题。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数学,让它帮助我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数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里可重要啦!比如说,上次我过生日,妈妈买了一个大蛋糕。
要把这个蛋糕平均分给 8 个小朋友,那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多少呢?这就得用数学知识来算啦,用蛋糕的总量除以小朋友的人数,就能知道每人分到多少。
还有呢,过年的时候我收到了好多红包。
我把红包里的钱加起来,算算一共有多少压岁钱。
然后我计划着怎么花这些钱,买文具用多少,买玩具用多少,剩下的存起来。
这可都得靠数学来帮忙。
数学就像我们的好朋友,随时随地都能帮我们的忙。
只要我们认真学,就能发现它的大用处!。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3篇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第一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买房计算在现代社会,房子可谓是人们最大的投资之一。
在购买房子的时候,我们需要对房价、面积、期数等进行计算,以便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首先,我们需要对房价进行计算。
房价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首付和贷款。
如果我们选择贷款支付房款,那么需要通过贷款计算器来计算出每月的还款额度。
在计算贷款方面,我们需要考虑房价、首付、还款期数以及贷款利率等因素。
假设我们想买一套200万的房子,首付为60万,贷款期限为20年,贷款利率为4.9%,那么我们需要计算出每个月的还款额度。
这需要使用复利计算公式来进行计算,即:每月月供本金=贷款本金÷还款月数+(贷款本金-已还本金)×月利率。
在计算完每月月供本金后,还需要加上每月的利息和其他费用,比如物业费、管理费等,最终才能得出每个月需要还款多少钱。
其次,我们还需要计算房子的面积。
在买房的时候,很多人会关注房子的面积,因为房子的面积决定了我们的生活空间。
在计算房子的面积时,要考虑到房子的装修、备品等因素。
通常,房子的面积可以通过测量来获得,但是如果需要计算公寓的面积,那么需要考虑到公摊面积、套内面积、建筑面积等因素。
其中,套内面积指的是房间的面积,而建筑面积指的是房屋的总面积。
因此,在购买房子的时候,我们需要把握好套内面积和建筑面积的关系,以便更好地选择房子。
最后,我们需要计算还款期数。
还款期数指的是贷款的还款期限,通常会根据个人的经济状况来选择。
如果我们想尽快还清贷款,那么可以选择较短的还款期数,但是每月还款额度也会相应增加。
如果我们希望每月还款额度较低,那么可以选择较长的还款期数,但是贷款利息也会相应增加。
在计算还款期数时,我们需要考虑到自己的经济状况和贷款利率等因素,以便做出更好的决策。
总之,在买房的过程中,数学计算是不可或缺的。
只有通过科学的计算,才能更好地把握住自己的经济状况和购房需求。
因此,在购房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数学准备,以便更好地进行决策和投资。
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哎哟喂,说真的,数学这玩意儿,乍一看好像跟咱们生活没啥关系,整天就是公式、方程式、几何图形,跟咱们吃喝拉撒好像八竿子打不着。
但其实,数学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它可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大杀器!
就说前两天吧,我那熊孩子,非要买个新的游戏手柄,说是旧的手柄按键不灵了,玩游戏老是输。
我一看,手柄确实老了,按键也松松垮垮的,于是就答应了他。
可是一问价格,我当时就傻眼了!这手柄价格不菲,好几百块,我当时就犹豫了,这钱花的值不值啊?
这时,数学老师的灵魂附体,我开始冷静分析。
首先,我算了一下手柄的寿命,旧的手柄用了两年,按理说应该还能再用一两年。
然后我又估算了一下,要是现在买个新的手柄,就算能用五年,算下来平均每年也要一百多块。
这笔账算下来,我突然明白,其实旧手柄还是可以再用一年的,毕竟玩游戏时,除了手柄,游戏软件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与其花大价钱买个新的,不如先忍忍,等明年再买。
而且,现在市面上新款的手柄也快出来了,说不定新出的手柄功能更强大,价格也更优惠呢!
你看,这数学是不是很实用?就这简单的计算,就让我省了好几百块!而且,这种数学思维,在生活中用处可大了,就比如去超市买东西,你就可以算一算哪个商品性价比更高,省钱又省心。
所以啊,别再觉得数学枯燥乏味了,它可是咱们生活中的宝藏,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就能让生活变得更有条理,更有效率,更,更……总之,你会发现
生活充满了乐趣!哈哈哈!。
生活中的数学(22篇)-作文

《生活中的数学》【篇1: 生活中的数学】生活中的趣味数学这天, 我爸爸要从北京出差回来了, 因为没有从北京直达泰兴的飞机, 他只能乘到南京, 于是我和妈妈便要到南京禄口机场去接他。
我们只明白从北京到南京需要飞行1小时50分, 我爸爸说: 他买了上午8点40分的飞机票, 一早就赶到机场了, 可不巧的是这天由于天特将降大无雾飞机延误了3小时, 这可怎样办呢?我们从泰兴到南京也要2小时呢, 我们究竟几点从家里出发呢?我妈说: 要不然我们再打个电话给爸爸问他几点到南京, 我们几点钟出发最好最好?我一听, 忙说: 妈妈不要浪费电话费了, 算一算我们不就明白了。
于是我拿出笔和纸:(1)8时40分+3时=11时40分(2)飞行1小时50分(3)到达时间11时40分+1时50分=13时30分(4)从泰兴到南京2小时(5)从泰兴出发的时间13时30分-2时=11时30分我明白了, 我们务必在上午11时30分之前从泰兴出发才能赶在爸爸前面到机场。
妈妈看我高兴地说: 这天儿子替妈省钱了。
数学真搞笑, 能够帮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篇2: 生活中的数学】生活与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也服务于生活。
数学, 经常从人们身边走过, 生活中人们都离不开它, 它为人们的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我们的班级中经常要使用到数学, 例如算单元平均分、统计校园电费等等数不胜数, 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有一次, 我和爸爸妈妈去购物, 买过年吃的糖。
超市里糖的花样可多了, 有脆皮糖15.80元一斤, 牛皮糖10.50元一斤, 牛奶糖8.00元一斤, 酥酥糖23.9元一斤, 巧克力糖21.9元一斤但主要分为散称和包装。
爸爸妈妈问我: 儿子, 你期望买什么糖呢?我望着玲琅满目的糖果世界, 不知如何抉择是好, 但我自幼喜好巧克力, 所以我就选了巧克力糖。
这时妈妈又给我出题了, 他说: 那儿子, 你说我们是买散称的呢, 还是买包装的呢?这我就摸不着头脑了, 立即心算起来: 散称的巧克力糖21.9元一斤, 包装的则58.9一盒。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优秀4篇)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优秀4篇)生活中的数学作文篇一我们都知道,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睁大眼睛就能找到它。
这不,我和妈妈去参观舅妈家要装修的房子,结果,就“看”出了有趣的数学。
听妈妈说舅妈家要装修房子,我迫不及待地想去参观,心里忍不住地想:舅妈家的房子是什么样的?有多大?装修得漂亮吗?这些小问号在我脑子里不断地冒泡泡,还没冒完,我们就已经走进了舅妈的新家。
真是令我大失所望,屋子里面乱糟糟的,墙上的漆也被刮得一干二净,有两个工人正在干活,原来,舅妈家的房子才刚刚开始装修。
待了一会儿,我们就离开了。
回家的路上,我问妈妈,舅妈家的房子是多大的,妈妈说是114平方米的。
接着一道数学题就来了:一块地板砖是80某80厘米的,每平方米地板砖70元,妈妈请我帮忙算一下,舅妈家一共需要铺多少块地板砖?一共要花多少钱?我算了算,整个房子的面积是114平方米,厨房和卫生间不用铺,去掉这个面积,需要铺地板砖的面积大约是80平方米。
先算出一块地板砖的面积是:80某80=6400平方厘米换算单位:6400平方厘米=0.64平方米总面积除以每一块砖的面积:80÷0.64=125块每一块砖的价钱:0.64某70=44.8元125块砖乘以单价:125某44.8=5600元现在我知道了,舅妈家需要125块地板砖,一共花掉5600元钱。
结果算出来了,可是妈妈说,我计算的过程太麻烦了,让我再看看。
这一看,还真看出了简便算法:需要铺地板砖的面积是80平方米,每平方米地板砖70元,直接用70乘以80就可以了。
数学课上,李老师曾经给我们讲过,数学题里经常有陷阱,题里出现的数字不一定都能用得上,有的可能是陷阱,而这次我就是掉进了这样的陷阱里,虽然结果是对了,可是计算的过程太麻烦了,很容易出错。
数学是很一门很精密的学科,需要我们认真读题,用心分析,仔细计算。
课堂上我们认真做题,生活中的数学更要认真对待。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篇二今天妈妈下去量身高体重,她的体重是49.3公斤,她的身高不矮也不算太高,有162厘米。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生活中的数学篇一《超市里的小算计》去超市那可是生活中常有的事,这里面可藏着好多数学呢。
就说上次我和老妈去超市采购吧,那可真是一场数学大战。
一进超市,老妈就拉着我直奔生鲜区,说是今天有特价猪肉。
到了那儿,一块牌子上写着“猪肉原价25元/斤,现特价20元/斤”。
老妈眼睛一亮,我只看见那一堆堆猪肉躺在案板上,一片片肥瘦相间的,看起来还挺新鲜。
老妈挑了一块不大不小的,往秤上一放,电子秤显示斤。
我心里就默默算起来了,按照原价那就是25乘以等于元,现在按照特价20乘以等于30元,一下就省了元呢。
老妈也像个会精打细算的数学高手,还嘟囔着说这可比外面肉摊便宜多了。
接着我们又到了日化区。
老妈要买瓶洗发水,她在几个不同牌子的洗发水之间徘徊。
有一个大瓶的,是500毫升,卖75元,还有一个小瓶的300毫升,卖45元。
我的小脑袋又开始转起来了,先算大瓶的每毫升价格,75除以500等于元/毫升,小瓶的每毫升价格是45除以300等于元/毫升。
我告诉老妈,从每毫升的单价看是一样的,不过要是家里用得多就买大瓶划算,不用再频繁购买了。
老妈听了我的话,夸我挺会算呢,最后还是拿了大瓶的。
在超市转一圈下来,到处都是数字在说话。
从水果的称重计价,到生活用品的容量价格比,这数学就像一个个隐藏的小精灵,你要是发现了它们的规律,就能在这生活的购物小战场上,赢得一点小胜利呢。
这就是超市购物中的数学,看似简单却很实用的数学小知识。
篇二《装修中的数学难题》家里要装修那可愁坏了老爸老妈,我也在这过程中感受到了生活里十足的数学味。
就说那客厅的地砖吧。
客厅是个长方形,长是5米,宽是4米。
老爸选地砖的时候挑花了眼。
有正方形的地砖,边长是80厘米。
老爸就问我,这客厅得用多少块地砖。
我一下子紧张起来,不过顾不上紧张就得认真计算呀。
先把客厅的面积算出来,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5米乘以4米就是20平方米。
再把地砖的面积算出来,因为80厘米等于米,正方形面积是边长乘以边长,米乘以米等于平方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一、以题引思——每一道数学题都可能是一个有趣的生活问题。
案例——有一次,我解了这样一道题:妈妈要买5kg大米,但没有秤,她只有能装12kg和7kg的两个桶,你有什么办法?如果要买10kg可以怎么买?用12kg和7kg的桶可以买多少不同斤两的米呢?我的解答——第一问:12-7=5(kg),答(略)第二问:(12-7)*2=10(kg),答(略)第三问:除了可以买5kg、10kg的米,还可以买12kg,12+7=19(kg),12*2=24(kg)或12*3=36(kg)……,7*2=14(kg)或7*3=21(kg)……,(12+7)*2=38(kg)或(12+7)*3=57(kg)……,(12-7)*3=15(kg)……我的发现:没有用秤称,照样能够量出米的很多不同重量,妈妈启发:“学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身边有很多东西可以拿来解决数学问题的”。
我欣喜的说:“是的,我们可以用尺子测量桌子,还可以用绳子、手、铅笔盒、图本好多东西来测量桌子的。
”于是我和妈妈讨论,找到了不少可以解决数学问题的东西,有体积标注的密封盒,标有ml的饮料瓶……二、借题推思——每一个生活问题都能变成是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
因为还没有学过体积的知识,我和妈妈就拿出我夏天玩水用的不同ml标注的饮料瓶、罐,这些瓶瓶罐罐有500ml的,有250ml的,有220ml的,有300ml 的,有120ml的,还有100ml的,那么多的不同的ml种类,不是也可以用来解决许多关于生活当中液体刻度问题吗?于是我们各自给对方出题,用这些饮料瓶、罐来做起了解题游戏:文:我要称200ml的水,只有500ml和100ml的容器,可以怎么做?妈:500-100*3=200(ml),答(略)。
妈:我要称80ml的油,可以用上面的哪两个饮料瓶帮忙?文:300-220=80(ml),答(略)。
文:我要称30ml的有,可以用上面哪两个饮料瓶帮忙?妈:250-220=30(ml),答(略)。
妈:用250ml,220ml,100ml可以称出哪些不同容量的饮料呢?文:250ml,220ml,100ml,250+220+100=570(ml),250+220=470(ml),250+100=350(ml),220+100=320(ml).250-220=30(ml),250-100=150(ml),220-100=120(ml)250+220-100=370(ml),250+100-220=130(ml),答(略)妈:提示:220+100-250=70(ml)……我们游戏可以进行很多很多三、推思运用——每一个数学游戏都可能成为解决生活问题的小窍门。
暑假,外公住院,每天都要检测小便的量,小便器上的数字很小,外婆带上老花镜都不太看得清楚。
我将吃完的250ml的饮料瓶给外婆,对外婆说:“这个瓶子有250ml,外公的小便可以用它量。
”妈妈接着说:“那外公每天的小便量起码要600ml,你只给外婆250ml的瓶子怎么测呢?”我说:“那简单,再准备一个100ml的空瓶,250*2+100=600(ml)。
”我还用这样的方法,帮助外婆舅公计算过做葡萄酒。
当时舅公的5斤葡萄里要放1800ml的水,舅公家没有容器量,我建议舅公用家里500ml和100ml的空雪碧瓶量的,因为500*4-100*2=1800(ml)。
四、运用反思——减少解决生活问题时出现的小误差。
做数学是把1000写成100就错了,所以用饮料瓶罐测量容量也要减少差错。
每一瓶饮料未起饮前,都不是罐装到顶的,从瓶口到饮料处的这个部分就是最出现误差的地带。
怎么办呢?现在我在喝这些饮料之前,都会有记号笔作一个记号,以便下次把它当容器时可以更加准确一些。
在生活中跟数学有关的事情实在事太多了,超市里的标价买东西要用到数学,种植花卉要用到数学、做出租车要用到数学……就连最近侵袭人们的甲流,也让我们每天都用到了数学上学到的测量和统计的方法。
数学在生活中学习特别有趣、有意义。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益的思考简阳市云龙镇百堰九义校王长喜《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教师就得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
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有所发展。
本人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三十多年的过程中,对其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益方面,经过反思,得出以下几点思考:一、情境效益的提高情境效益的获得,需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教与学的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
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教与学的目的明确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
如“分数加减法”这一节。
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去思考。
从而创设《分数加减法》的问题情境,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又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
但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时代在发展,人也不能例外。
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
如教学《折线统计图》,教师创设“北京地区2003年4月26日至5月31日新增‘非典’病人数量统计表”的情境:出示“北京地区2003年4月26日至5月31日新增‘非典’病人数量统计表”的描点图,请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的数学数知识来提折线统计图的出问题,从而解决折线统计图的问题。
3、内容和形式应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小学数学教学的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
总之,情境的创设一定要遵循所教学生的不同年龄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
对低、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就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二、过程效益的提高。
1、教法效益。
“教学有法,却又教无定法。
教与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因为我们的教师不是圣人,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
所以教师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预设都要与学生的实际相吻合,要与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的“反思”中总结、学习与提高。
比如:思考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教学的思想方法等方面的反思。
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教学《分数加减法》一节课的内容时,从备课到课堂上的教学过程,要进行周密的思考与反思,要考虑到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其学生的生活经验,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状况,以及他们各自的吸收能力。
从而设计有效的教案。
教法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效益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
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教师永恒的追求。
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因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要教师所教的学生学有所获,使学生的自主地学习得到和谐地发展。
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师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
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
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的组织、引导和点拔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学习。
尤其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更要教师及时加以点拔指导。
有效的学习过程还可以通过游戏实施。
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无意占优势,尤其是低年级往往表现出学前儿童所具有的那种对游戏的兴趣和足劲要求。
比如进行《分数加减法》的教学,教师可以设计:以本班的全体学生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由几个学习小组构成的,每个学习小组就是这个整体中的一分子。
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
因此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2、学法效益。
教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学生学法效益的实质就是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条件,也是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扎住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和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数学的需要,激发探索数学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数学学习。
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
也可构建开放式的小学数学学习的生活情境。
同时,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
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再次创设生活情境。
真正实现小学数学进行中,课堂的导入成为“生活化”;即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例题教学成为“生活化”,即例题教学是优美乐章的主旋律;知识运用成为“生活化”,即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仿佛是动听的“交响乐”。
生产和生活实际是数学的渊源和归宿,其间大量的生活素材都可以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应用的材料。
教师要做数学教学的有心人,不断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生活素材,让生活走进课堂。
真正让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生活的“动态”数学。
要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是白学的,学了即可用得上,是实实在在的。
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三、质量效益的提高二、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效益。
知识的效益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