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国家框架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要求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OHSMS)是一种为了确保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而建立和运行的管理体系。
它是一种基于风险管理的方法,通过确定、评估和控制职业健康和安全风险,提供一个系统化的框架来确保组织内部有有效的健康和安全管理措施。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 法律和法规要求:OHSMS必须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和法规,包括劳动法和职业健康安全法规。
2. 风险管理:OHSMS需要识别和评估组织内部的职业健康和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这些风险。
3. 目标和指标:OHSMS需要制定适当的职业健康和安全目标和指标,以衡量和监控组织的职业健康和安全绩效。
4. 责任和参与:OHSMS需要明确规定各级管理层、员工和其他相关方对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并促进其参与和配合。
5. 培训和教育:OHSMS需要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使员工了解和掌握职业健康和安全的知识和技能,以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保护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6. 审核和监测:OHSMS需要进行内部和外部的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以确保其有效性和符合性,并对工作场所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
7. 改进和持续提高:OHSMS需要建立改进机制,及时纠正职业健康和安全问题,并不断寻求提高职业健康和安全绩效的机会。
通过建立和运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组织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职业健康和安全风险,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同时,这也有助于提高组织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OHSMS)是一种为了确保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而建立和运行的管理体系。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档

(一)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发展状况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发展状况——管理组织机构及工作现状。
(犇跑在路上)为促进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工作的顺利发展,使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工作更加规范,2000年7月,国家经贸委发文成立了全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全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和全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委员会,为推动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工作的进展,提供了组织和机制上的保障。
2002年3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下发了“关于调整全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及工作机构组成人员的通知”,对全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及其下设机构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和充实。
全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是全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组织协调机构,负责统一管理和指导全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其秘书处的日常工作由国家安监局信息与技术装备保障司承担。
全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是负责全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单位的资格认可机构,负责对全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单位的资格认可与咨询单位的备案及监督管理工作。
其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由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秘书处承担。
全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委员会是负责全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员的资格注册机构,承担全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员的培训、考核、注册工作。
其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由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承担。
在认证机构的认可方面,先后收到全国近60家机构申报体系认证业务的认可。
在按程序进行选择和积极、稳妥地推进认可工作的思路的操作下,对其中的18家机构受理了认可申请,开展了初审、文审、初访、见证、办公室审察等一系列认可环节的活动,并颁发了临时认可证书。
与此同时,还有40多家机构申请了咨询机构的备案。
根据咨询机构备案的规定,在进行审核的基础上,已经做出了44家咨询机构备案登记的决定并予以公布。
ISO45001取代OHSAS18001,于2018年3月12日发布附标准全中文翻译版

ISO45001取代OHSAS18001,于2018年3⽉12⽇发布附标准全中⽂翻译版安全家⼀个专注安全产业的公⽤平台感谢安全家会员@ ⼩⽶的分享。
如需下载“标准全中⽂翻译版”,请⽤电脑登录安全家平台,产品搜索框中输⼊“⼩⽶”。
即可下载该资料!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前宣布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国际标准ISO 45001:2018最终发布⽇期定于2018年3⽉12⽇。
△官⽹截图ISO 45001将取代已被⼴泛采⽤的OHSAS 18001以及其他⼀些国家标准。
在2021年3⽉OHSAS18001被撤销之前,已获得OHSAS 18001认证的组织将有三年时间转换⾄新标准。
ISO 45001更强调最⾼管理者参与以及员⼯参与,以使⼯作场所更安全更健康。
其设计旨在通过世界各地的组织使⽤相同的标准,减少全球市场的混乱和碎⽚化。
其⾼层次架构与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 9001:2015以及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 14001:2015的相同,从⽽使它们更易于整合。
ISO 45001将帮助各⾏各业不同规模的企业通过采⽤强有⼒的职业健康安全⽅法,降低员⼯⾯临的风险并使之成为更健康的⼯作场所。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发展历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当时⼀些跨国公司和⼤型现代化联合企业,为强化⾃⼰的社会关注⼒和控制损失的需要,开始建⽴⾃律性的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的管理制度。
1996年,英国颁布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BS8800);同年,美国⼯业卫⽣协会(AIHA)制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指导性⽂件;1997年,澳⼤利亚、新西兰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持技术通⽤指南》草案;同年,⽇本⼯业安全卫⽣协会(JISHA)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导则》,挪威船级社(DNV)制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标准》。
在1999年,英国标准协会(BSI)、挪威船级社(DNV)等13个组织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评价系列(OHSAS)标准,即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和OHSAS1800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 18001实施指南》。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14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14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 14001是一种国际标准,旨在帮助组织建立和实施有效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 MS)。
该标准提供了一种框架,帮助组织识别、评估和控制与工作场所相关的风险,以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ISO 14001的目标是通过采取预防措施来降低工作场所事故和职业疾病的风险,确保员工能够在安全和健康的环境中工作。
该标准要求组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政策、目标和程序,以满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要求。
这些要求包括:1. 领导承诺: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应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承担责任,并确保员工能够参与和贡献。
2. 风险管理:组织应识别和评估与工作场所相关的各种风险,并采取措施控制这些风险。
这包括对工作过程、设备和材料的评估,以及制定应急计划和培训员工的措施。
3. 培训和意识:组织应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使他们能够识别和应对工作场所的风险。
此外,组织还应提高员工的意识,使他们能够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并报告任何安全和健康问题。
4. 性能评估:组织应定期评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绩效,以确保其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这包括对事故和职业疾病的调查和报告,以及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5. 合规性:组织应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确保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 14001的实施对组织来说有许多好处。
首先,它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因为员工能够在一个安全和健康的环境中工作。
其次,它有助于降低事故和职业疾病的风险,从而减少组织的财务和法律风险。
最后,它有助于提高组织的声誉和形象,因为组织能够证明其对员工和社会责任的关注。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 14001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组织建立和实施有效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通过遵循ISO 14001的要求,组织能够降低工作场所事故和职业疾病的风险,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提高组织的绩效和声誉。
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OHSMS)是指基于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通过组织自身建立和运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全面推进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确保员工的职业安全和健康,降低职业病和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1. 领导参与和承诺:企业领导层对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重要性要有清醒的认识,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目标,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确保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得到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2. 组织结构和责任:建立明确的组织职责和相应的安全管理团队,确保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各部门和岗位都有参与和贡献的机会,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
3. 法规和标准遵循:企业要建立和维护与职业安全健康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资料,并通过相关培训和宣贯,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4. 危险识别与评估:企业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危险源识别和评估,按照危险程度和暴露程度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和控制危险源的风险。
5. 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和计划:企业根据危险源识别与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并将其贯穿于企业的日常运作中。
6. 过程控制与执行:企业通过建立相关流程和控制手段,确保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运行和执行,包括制定操作规程、实施岗位责任描述和操作程序等,确保各个环节的控制和执行。
7. 培训与教育:企业要为员工提供相应的职业安全健康培训和教育,包括新员工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和定期的职业安全健康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8. 应急管理和事故处理: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企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制定的一套管理措施,旨在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以下是一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的主要内容。
1. 法律法规遵循:企业必须遵守国家相关的劳动法规、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确保员工在工作环境中的权益得到保障。
2. 领导责任: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该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负有最终责任,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以确保其顺利实施和持续改进。
3. 参与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需要广泛的员工参与和共同努力。
企业应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风险识别、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制定等活动,并建立员工参与的机制。
4. 风险管理:企业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包括识别、评估和控制可能危害员工健康和安全的因素。
该过程应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定期进行复查和更新。
5. 培训和教育:企业应确保员工接受必要的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和教育。
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预案以及职业病防护知识等,以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6. 事故和危机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事故和危机管理机制,包括事故报告、事故调查和事故应急响应等措施。
同时,应建立事故预防和紧急救援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和评估。
7. 监测和测量:企业应定期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进行监测和测量,包括事故率、病伤率、职业病患病率等指标。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8. 持续改进:企业应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通过评审、内部审核和管理评估等手段,不断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提升其有效性和适应性。
9. 外部交流与合作:企业应积极与相关的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等开展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其他企业的经验和做法,共同推进职业健康安全水平的提升。
10. 文件和记录控制:企业应建立相关的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管理过程的可追溯性。
综上所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是企业保障员工健康安全的重要依据,通过落实相关措施和机制,不仅能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也能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声誉。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发布日期】01-12-20 【实施日期】01-12-20 【发布单位】国家经贸委为了指导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健全自我约束机制,有效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依据我国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结合国家经贸委颁布并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所取得的经验,参考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制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1、目的(1)消除、降低和避免各类与工作相关的伤害、疾病和死亡事故的发生,保障全体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2)指导用人单位自愿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更好地贯彻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3)指导相关部门制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和实施指南。
(4)指导用人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各要素的整合工作,并使其成为用人单位全面管理的一部分。
(5)鼓励用人单位的全体员工,尤其是最高管理者、管理人员、员工及其代表,采用合理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原则与方法持续改进职业安全健康绩效。
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框架2.1政策制定及有关机构职责2.1.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拟定、实施和定期评审国家关于在用人单位内建立和推进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政策。
2.1.2为确保国家政策及其实施计划的一致性,有关机构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框架中应承担如下职责:(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工作的统一管理和宏观控制,保证各机构间的必要协作关系,并定期评审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工作的有效性(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全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指导委员会下设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委员会,分别负责认证单位的资格认可工作和审核员的培训、考核、注册工作(3)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为全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拟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及实施指南(4)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和本地区推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工作(5)国家认可的职业安全健康服务机构协助用人单位建立并报纸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2.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工作原则及实施规范2.2.1我国专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工作遵循如下原则:(1)国家鼓励、支持和指导企业结合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使转业安全健康管理成为企业全面管理的一部分(2)用人单位自愿建立和保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鼓励员工及其代表积极参与此项活动,确保其各项职业安全健康要求不仅适用于自己的员工,也同样适用于承包方人员和直接雇佣的临时工。
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1—2011/OHSAS18001:2007代替GB/T28001—20012011年12月30日公布 2012年02月0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前言GB/T 2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体系结构如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 28001-2011的实施指南(GB/T28002)。
本标准考虑了与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标准的相容性,以便于满足组织整合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的需求。
本标准是对GB/T28001--2001标准的修订。
主要变化如下:--更加强调了"健康"的重要性;--对PDCA(策划-实施-检查-改进)模式,仅在引言部分作全面介绍,在各主要条款的开头不再予以介绍;--术语和定义部分作了较大调整和变动,包括:a)新增9个术语。
它们分别为:"可接受风险"、"纠正措施"、"文件"、"健康损害"、"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工作场所"、"预防措施"、"程序"、"记录";b)修改13个术语的定义。
它们分别为;"审核"、"持续改进"、"危险源"、"事件"、"相关方"、"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组织"、"风险"、"风险评价";c)原有术语"可容许风险"已被"可接受风险"所取代(参见3.1);d)原有术语"事故"被合并到术语"事件"中(参见3.9);e)术语"危险源"的定义不再涉及"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参见3.6);注:考虑到这样的损失和破坏并不直接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相关,它们应包括在资产管理的范畴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国家框架2.1. 国家政策2.1.1. 国家应指定一个或几个主管机构负责制定、实施和定期评审关于组织建立和推进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国家政策,负责与最代表雇主和员工利益的组织及其他相关机构进行协商。
2.1.2. 在关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国家政策中应确定一些总的原则和工作程序,目的是:(a) 促进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实施,使其纳入组织的全面管理体系之中;(b) 促进并改善国家和组织为系统地认同、计划、实施和改进职业安全健康活动而采用的相应自愿实施方案;(c) 促进组织内员工及其代表的参与;(d) 避免不必要的官僚行为、行政干预与资源浪费的同时,实现职业安全健康绩效的持续改进;(e) 促进劳动监察机构、职业安全健康服务机构及其它服务机构为组织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工作提供协作与支持,并将这些机构的活动纳入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总体框架中;(f) 定期评价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政策和框架的有效性;(g) 通过合适的方法评价并对外界公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及其实施工作的有效性;(h) 确保组织的各项职业安全健康要求不仅适用于内部员工,也同样适用于组织的承包方和其员工包括直接雇用的临时工。
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框架与其核心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框架核心要素3.9 职业安全健康目标3.9.1 组织应依据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和初始评审或复评的结果,制定可测量的职业安全健康目标。
目标应:(a) 适合于组织的特点、规模和活动的性质;(b) 符合有关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技术和经营上有关职业安全健康的要求;(c) 将重点放在持续改进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防护措施上,以达到最好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d) 切合实际并可实现;(e) 形成文件,并向组织内所有相关职能和层次的人员进行传达;(f) 定期评审,如可行予以更新。
预防与控制措施3.10.1.1 应识别和评价各类影响员工安全和健康的危害/风险,并按如下优先顺序进行预防和控制:(a) 消除危害/风险;(b) 通过工程控制或管理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危害/风险;(c) 制定安全作业制度,包括制定管理措施来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风险的影响;(d) 当综合上述方法仍然不能控制残余危害/危险时,雇主应免费提供个体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并采取措施确保其得到使用和维护。
参考文献自国际劳工组织于1919年成立以来,已制定并正式通过了许多直接涉及职业安全健康问题的国际劳工公约及相应的建议书,以及一些实施规程技术出版物。
它们阐明了大量的定义、原则、义务、职权和技术指南,这些都反映了来自国际劳工组织175个成员国3三方代表在职业安全健康的许多方面的共同的观点。
相关ILO公约和建议书:公约编号名称115 辐射防护公约,1960135 员工代表公约,1971136 苯公约,1971139 职业癌症公约,1974148 工作环境(空气污染、噪声与振动)公约,1977155 职业安全健康公约,1981161 职业健康服务公约,1985162 石棉公约,1986167 建筑安全健康公约,1988170 化学品公约,1990174 重大工业事故预防公约,1993176 矿山安全健康公约,1995关于质量(Q)、环境(E)和职业安全健康(OSH)的管理体系事例及其一体化探讨【摘要】ISO9000、ISO14000、OSHAS×三大管理体系的建立、认证和持续改进,已成为现代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
特别是我国入世后,企业能否在全球经贸活动中生存、竞争、发展,质量(Q)、环境(E)及职业安全健康(OSH)问题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难点,也是必须克服的重要障碍。
在QMS、EMS、OSHAS三大管理体系推行、建立、认证和持续改进的实践中,无论是企、事业单位(组织或用人单位)、咨询及认证机构,还是政府主管部门,可能都在深思,怎样才能减少三大管理体系建立中的交叉、重叠、重复、资源(人、才、物)浪费,管理效率、效益不高的问题。
笔者提出了QMS、EMS、OSHAS三大管理体系整合及其一体化的问题;探讨了整合与一体化的背景和良好条件;分析了整合与一体化面临的困难;给出了整合与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的建议;展望了现代企业管理及其体系整合一体化的前景。
【关键词】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整合一体化Discussion on the Possibility for Integrating and Unit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s of Quality, Environment, and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Xu Deshu(CSSTLP)Abstract: Implementation, accreditation and continuous perfection of three management systems, namely ISO ×, ISO × and OSHAS ×,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landmark for the management level and abil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nterprises. Especially after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issues of quality, environment, and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become unevadable for the existence, compet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s in their global economic and trade activities. No matter they are enterprises, institutions, consultant,accreditation or governmental agencies, they all are thinking deeply as how to avoid those unnecessary intersection, overlapping, and repetition among these systems, so that the resources could be fully utilized, and the management could be much more efficient. Authors consider that these systems might be integrated and united. The background and circumstances for integration and unification are discussed, and drawbacks are analyzed. Suggestions for integration and unification are made, and the prospective is looked forward to.Key words: Quality Environment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Integration Unification×前言随着ISO×∶×的推行,2001年×月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出了公告(2001年第×号)即发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1],以及ISO×∶×系列标准在全国不断地推行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在推行质量管理体系(QMS)、环境管理体系(EMS)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AS)方面进入一个新阶段,为企业在入世后,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但在推行、建立、认证和持续改进的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笔者就减少QMS、EMS、OSHAS 三大体系在建立和实施中的交叉、重叠、重复,人、财、物、时间的浪费,管理绩效和效益不高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三大体系整合与一体化的背景和面临的难点;提出了几点建议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 QMS、EMS、OSHAS的整合与一体化的有利条件和时代背景随着2000年版ISO×的宣贯,ISO×系列标准的实施,OSHAS×的试行[×],最近,国际劳工组织ILO/OSH×的出台,我国国家经贸委发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大大地推进了现代企业管理改革步伐,使三个体系标准更加科学、更加实用、更加完善。
但在实践中,从不同角度都发现了三者的个性和共性的差异和要素的交叉、重叠问题,使一些实践者和管理专家、学者开始深思,是否有可能寻求设计一个新的构架?而在1999年笔者也有类似的萌想[×]。
至今,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企、事业单位(组织)、咨询及认证中介机构、相关方面、政府主管部门都积累了经验,在某些领域取得共识,发现了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要求,加上市场经济主导和经贸活动发展的需要,促使三个体系的各方,加强彼此间的学习和研究,进行对照、对比,进行结合与交叉,通过咨询和认证实践,都不同程度表达了希望整合或一体化的意向,似乎说话的底气更足,依据更多,条件更有利,时机也更成熟了。
下面简述QMS、EMS、OSHAS(OSHMS)三个管理体系有可能整合以及一体化的背景和良好的基础。
(×) 三体系寓于全面管理体系之中QMS、EMS、OSHAS(OSHMS)均属于全面管理一体化系统(Total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TIMS)的主要成分,其总目标、特点、共性都有其内在有机联系和互补性,可以认为三个体系的整合与一体化的管理体系是以Q、E、OSH为核心,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国际管理性标准为框架,融合其他管理要求的协调一致的管理体系[×],也可以视为是系统(分系统)与总系统的关系。
三个子管理体系是全面管理总体系的组成部分,并交融于一体。
(×) 三体系咨询认证对象的需求被咨询、认证的单位(对象)为了建立QMS、EMS、OSHAS三个管理体系,要分别组织三个专业性管理队伍,分别经历×次大动荡、大改革、大投入,事后整改、持续改进、抽查、复审等,并非一劳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