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积密度表观密度检测实施细则

合集下载

建筑用砂检测实施细则

建筑用砂检测实施细则

建筑用砂检测实施细则1. 适用范围、检验参数及技术标准1.1适用范围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混凝土用砂。

1.2检验参数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表观密度(标准法)、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含水率(标准法)、含泥量(标准法)、泥块含量。

1.3技术标准JGJ 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GB/T 14684-2001 建筑用砂2. 检测环境在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的各项称量可以在15℃~2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起直至试验结束,其温度相差不应超过2℃。

3. 检测设备4. 试样数量、代表批量4.1按JGJ 52-2006标准检测时:每一检测参数所需砂的最少取样数量及检验批5. 检测方法5.1 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5.1.1设备、标准、环境检查检查核对所需设备正常与否,必要时作记录;检查核对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并记录;记录环境温度,并记录。

5.1.2 试样核对检查核对和检查试样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

5.1.3检测与计算5.1.3.1检测检测方法依据JGJ52-2006、GB/T 14684-2001。

操作步骤、细节、注意事项:a.用人工四分法进行缩分,用于筛分析的试样,颗粒粒径不应大于10.0mm。

试验前应先将来样通过10.0mm方孔筛,并算出筛余百分率。

然后称取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分别倒入两个浅盘中,在100℃~110℃的温度下烘干到恒重。

冷却至室温备用。

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不大于3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度(下同)。

b.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特细砂可为250g),置于按筛孔大小(大孔在上,小孔在下)顺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即5.00mm方孔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紧,筛分时间为10min左右;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个筛,并和下一个筛中试样一起过筛,按这样顺序进行,直至每个筛全部筛完为止。

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

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
想一想:现在给你一个瓶子,天平,小石子若干和水,你通过什么方法,你能 把小石子的体积求出来?再给你烘箱你是不是能把小石子的表观密也求出来了呢?
三、项目实施的路径与步骤
第六步 碎石堆积密度计算(7分钟)
(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二位)
式中:ρ
0′——石子堆积密度 ——量容量筒的质量 ——容量筒和试样总质量
例1-3:有一空瓶子质量是50克,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为250克,求瓶子的容 积。 解:根据水的质量和密度求水的体积,即瓶子容积 分析:根据瓶子质量和装满水后总质量求出水的质量,然后根据密度公式变形 ,代入数值即可求出水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 m水=250g-50g=200g


答:此瓶子的容积为200cm3
第四步
测定标准容器和试样质量
第五步
测定标准容器的体积
第六步
碎石堆积密度计算
第七步
重复一次后取平均值
三、项目实施的路径与步骤
(二)项目步骤
第一步
检测仪器准备 (5分钟)
标准容器(根据石子最大粒径选取)、台秤、平头铁锹、烘箱 —能使温度控在(105±5)℃和平板玻璃、毛巾等
标准容器
台秤
平头铁锹
烘箱
三、项目实施的路径与步骤
m —— 材料的质量,kg或g; V′—— 材料在包含闭口孔隙条件下的体积(即只含内部闭口孔,不含开 口孔),m3或cm3。
自然状态下体积示意图 1-固体;2-闭口孔隙;3-开口孔隙
理论链接 2
3、体积密度
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
体积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包括材料实体及其开口孔 隙、闭口孔隙)的质量,俗称容重。体积密度可按下式计算: ρ0=m/Vo 式中ρ 0—— 材料的体积密度,kg/m3或g/cm3;

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

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

密度、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1) 密度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按下式计算:mr式中p ---------------------- 密度,g/cm3;m ------ 材料的质量,g;V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

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体积。

所以材料的密度大小取决于材料的组成与材料的微观结构,当材料的组成与结构一定时,材料的密度为常数。

除了钢材、玻璃等少数材料外,绝大多数材料都有一些孔隙。

在测定有孔隙材料的密度时,应把材料磨成细粉,干燥后,用李氏瓶测定其实体积。

材料磨得越细,测得的密度数值就越精确。

砖、石材等块状材料的密度即用此法测得。

(2) 表观密度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按下式计算:mr式中p o ------------------- 表观密度,g/cm3或kg/cm3;m ------ 材料的质量,g或kg;u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或称表观体积,cm或m< 材料的表观体积是指材料及所含内部孔隙的总体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质量与其含水状态关系密切,且与材料孔隙的具体构造特征有关。

故测定表观密度时,必须注明其含水情况,一般是指材料在气干状态(长期在空气中干燥)下的表观密度。

在烘干状态下的表观密度,称为干表观密度。

不含开口孔隙的表观密度称为视密度,以排水法测定其体积。

(3) 堆积密度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按下式计算:式中二----- 堆积密度,kg/m3;m 材料的质量,kg ;'—材料的堆积体积,m测定散粒材料的堆积密度时,材料的质量是指填充在一定容器内的任意含水状态下的质量。

但须注明含水率,其堆积体积是指所用容器的容积而言。

因此,材料的堆积体积包含了颗粒内部的孔隙及颗粒之间的空隙。

材料的堆积密度与材料的表观密度、堆积的紧密程度有关。

在捣实状态下测定的堆积密度称为紧密堆积密度表观密度英文名称:Appare nt den sity中文名称:表观密度说明: 多数材料为多孔物质,具有与外部相通的开口孔和不通的闭孔,将含有闭孔材料的密度称为“表观密度”。

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方法

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方法
台秤
称量5kg,感量5g。
2
容量筒
金属制,圆筒形,内径108mm,净高109mm,筒壁厚2mm,筒底厚5mm,容积约为1L。
3
标准漏斗
/
4
振动台
频率为3000次/min±200次/min,负荷下的振幅为0.35mm,空载时的振幅为0.5mm。
5
烘箱
能控温105℃±5℃。
6
其它仪器
小勺、直尺、浅盘等。
4.2试样准备及容器校正:
4.2.1试样制备:用浅盘装来样约5kg,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4.2.2容量筒容积的校正方法:以温度为20±5℃的洁净水装满容量筒,用玻璃板沿筒口滑移,使其紧贴水面,玻璃板与水面之间不得有空隙。擦干筒外壁水分,然后称量,用式(T0331-1)计算筒的容积V。
—砂的堆积或紧装密度(g/cm3);
—砂的表观密度(g/cm3)。
6.3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作为测定值。
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内容:①检测项目名称;②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产地;③试验日期及时时间;④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及编号;⑤细集料堆积密度、紧装密度;⑥执行标准;⑦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8.试验注意事项:
(T0331-1)
式中:V—容量筒的容积(mL);
—容量筒和玻璃板总质量(g);
—容量筒、玻璃板和水总质量(g)。
5.试验步骤:
具体试验步骤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T0331-1994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6.试验结果整理:
6.1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分别按式(T0331-2)和式(T0331-3)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

试验细则

试验细则

试验监理细则1. 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本项目工程质量管理,明确试验检测任务,完善试验检测流程,细化试验检测内容,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依据本项目《施工监理实施办法》、《技术规范》《监理规划》和国家、交通部颁布的相关规范、规程,湖北省交通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有关文件等相关规定,结合本项目路基工程、桥涵工程,隧道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2. 组织机构及职能本项目驻地办试验室负责对各承包人试验室工作的检查、监督和复核承包人的标准试验并且独立完成监理抽检试验任务,承包人试验室负责完成本施工标段内试验检测工作任务。

3. 材料试验3.1 原材料进场试验1)普通钢筋(1)技术要求带肋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的规定,光圆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1991)的规定,盘条应符合《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1997)的规定。

钢筋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1钢筋的主要力学性能表1(2)取样及试验各合同段在采购前应通知驻地办试验工程师到生产厂家对其生产规模,生产能力,运距,生产许可等进行检查,并在厂家仓库(按同品种、同等级、同一截面尺寸、同炉号为一批)同时截取原材样品4根和焊接样品3根,进行拉伸、冷弯和可焊性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决定采购和配送。

钢筋进场后各合同段应提供厂家的质保资料和自检试验报告,承包人按同牌号、同厂家、同规格、同批号和供应数量组成检验批次,60t以下按一个批次,60t以上按2个或2个以上批次。

每个批次任选2根钢筋,截取原材样品4根,其中2根用于拉伸试验(屈服强度、拉伸强度和延伸率);2根用于冷弯试验;如果有1件样品试验失败或不符合表1要求,另取4个样品再做试验。

如果再有1件样品试验结果仍不符合要求,则该批钢筋判为不合格。

试验方法执行《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金属材料冷弯试验方法》(GB/T232-1999)、《钢筋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标准》(GB/T2651-2008)。

公路工程细集料试验检测方案

公路工程细集料试验检测方案

公路工程细集料试验检测方案1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路工程细集料。

2 试验目的为了测定公路工程细集料的筛分、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和空隙率、含水率、含泥量、泥块含量。

3 试验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4 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均为持证上岗人员。

5 试验设备沥青混凝土集料筛/Φ300、震击式标准振摆仪、电子天平、热鼓风干燥箱、容量瓶、、容积升1L。

6 试验条件试验室温度20±5℃。

7 取样7.1通过皮带运输机的材料如采石场的生产线、沥青拌和楼的冷料输送带、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级配碎石混合料等,应从皮带运输机上采集样品。

取样时,可在皮带运输机骤停的状态下取其中一截的全部材料,或在皮带运输机的端部连续接一定时间的料得到,将间隔3次以上所取的试样组成一组试样,作为代表性试样。

7.2在材料场同批来料的料堆上取样时,应先铲除堆脚等处无代表性的部分,再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各由均匀分布的几个不同部位,取得大致相等的若干份组成一组试样,务必使所取试样能代表本批来料的情况和品质。

7.3从火车、汽车、货船上取样时,应从各不同部位和深度处,抽取大致相等的试样若干份,组成一组试样。

抽取的具体份数,应视能够组成本批来料代表样的需要而定。

7.4从沥青拌和楼的热料仓取样时,应在放料口的全断面上取样通常宜将一开始按正式生产的配比投料拌和的几锅(至少5锅以上)废弃,然后分别将每个热料仓放出至装载机上,倒在水泥地上,适当拌和,从3处以上的位置取样,拌和均匀,取要求数量的试样。

7.5取样数量:对每一单项试验,每组试样的取样数量宜不少于规程中表T0301-1所规定的最少取样量。

需做几项试验时,如确能保证试样经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时,可用同一组试样进行几项不同的试验。

8.试验方法和计算结果8.1 筛分(干筛法)8.1.1试验准备根据样品中最大粒径的大小,选用适宜的标准筛。

通常为9.5㎜筛(水泥混凝土用天然砂)或4.75㎜筛(沥青路面及基层用天然砂、石屑、机制砂等)筛除其中的超粒径材料。

细骨料检测作业指导书

细骨料检测作业指导书

细骨料检测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本细那么适用于一样工业及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一般混凝土用砂及公路工程用集料的质量检测。

检测项目包括细集料的细度模数、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含泥量、泥块含量、含水率、吸水率、有机物含量、轻物质含量、氯离子含量、牢固性、云母含量、石粉含量、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碱集料反映的测定。

二、编制依据1.《建设用砂》GB/T14684-2020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203.《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实验方式快速砂浆棒法》TB/三、采纳的仪器设备一、各检测项目序号如下表所示:2、各检测项目采纳要紧仪器设备如下表所示:四、分类与规格4. 1 分类砂按产源分为天然砂、人工砂两类:4. 2 规格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其细度模数分别为:粗:中:细:3 类别砂按技术要求分为I类、Ⅱ类、Ⅲ类五、技术要求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牢固、吸水率低、间隙率小的干净天然中粗河砂,也可选用专门机组生产的人工砂,不得利用海砂。

细骨料的颗粒级配(累计筛余百分数)应符合规定。

有超出分界限,但超出总量不该大于5%。

细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宜小于%。

当细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大于等于%且小于%时,除混凝土的碱含量应知足表6.3.2的规定外,还应采取掺加矿物搀和料等抑制碱—骨料反映的技术方法,并经实验证明抑制有效。

当细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为%及以上时,不得利用。

关于梁体、轨道板和轨枕等重要结构,细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应小于%。

细骨料不得具有碱—碳酸盐反映活性。

细骨料的碱活性应按TB/T2922进行查验,第一对骨料的矿物组成和类型进行查验,当无碱—碳酸盐反映活性时,应采纳砂浆棒法查验碱—硅酸反映活性。

细骨料的其它技术要求应符合规定。

细骨料技术要求注:1 冻融破坏环境下,细骨料的含泥量应不大于%。

2当砂中含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杂质时,应进行专门查验,确认能知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时,方能采纳。

12-细集料检测实施细则

12-细集料检测实施细则

细集料检测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一般工业及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及公路工程用集料的质量检测。

检测项目包括细集料的细度模数、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含泥量、泥块含量、含水率、吸水率、有机物含量、轻物质含量、氯离子含量、坚固性、云母含量、贝壳含量、石粉含量、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碱集料反应的测定。

二、编制依据1、《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2、《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983、《建筑用砂》GB/T14684-2001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5、《关于淡化砂使用的通知》甬地管[1993]4号6、《数值修约规则》GB8170-877、《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标准》GB1250-89三、采用的仪器设备四、检测项目、被测参数及允许变化范围1、颗粒级配(1)砂的颗粒级配与表中所列的累计筛余百分比率相比,除去5.00mm和0.630mm外,允许稍有超出分界线,但其总量百分率不应大于5%。

(2)筛分析试验,被测参数大小及允许范围:级配三个区:砂粗细程度:粗、中、细。

被测参数中,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时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大于1%。

底上分计筛余量必须记录,而在分、累计百分率计算中则排除在外;细度模数:μf1、μf2之差大于0.20则重做。

注:粗砂μ1=3.7~3.1中砂μ1=3.0~2.3 细砂μ1=2.2~1.6对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含泥量应不大于3.0%对C10和C10以下的混凝土用砂,根据水泥标号,其含泥量可予以放宽对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其泥块含量应不大于1.0%对C10和C10以下的混凝土用砂,应根据水泥标号,其泥块含量可予以放宽。

4、砂的表观密度试验参数大小及允许范围:2500-2700kg/m3。

5、砂的松散堆积密度试验参数大小及允许范围:1300-1700 kg/m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堆积密度表观密度检测实施细则
一、堆积密度的测定:
膨胀珍珠岩堆积密度的测定
1、抽样规定:以100m3为一个检验批量,不足100m3者亦视为一个检验批量。

2、试样制备:从每检验批量货堆上的不同位置随机抽取5包试样,将每包试样按四分法缩分到0.008m3,放入袋中分别存放在干燥容器中。

3、试样干燥:
制备好的试样放入温度110±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即每隔24h的两次连续质量之差小于0.1%,随后移至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4、将烘干后的试样注入漏斗,启动活动门,将试样注入量筒。

5、用直尺刮平量筒试样表面,刮平时直尺紧贴量筒上表面边缘。

6、称量量筒及试样质量。

7、试验过程中要保持试样呈松散状态,防止任何程度的振动。

8、计算:堆积密度按下式计算:
ρ= m1- m2/v
式中:ρ-试样的堆积密度,
m2 -量筒的质量,
m1 -量筒和试样的质量,
v -量筒的容积,
9.试验结果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保留三为有效数字。

评定见附表二
二、质量含水率试验方法:
1、抽样规定:以100m3为一个检验批量,不足100m3者亦视为一个检验批量;
2、试样制备:从每检验批量货堆上的不同位置随机抽取5袋试样,从随机抽取的5袋中每袋取出10g试样,混合.
3、放在天平上称量并记录,然后放入温度为110+-5℃烘箱下烘干至恒重,即每隔24h 的两次连续质量之差小于0.1%。

随后移至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并记录.
4、计算:质量含水率按下式计算
m=m3–m4 /m4×100
式中:m -试样质量含水率,%
m3-试样干燥前质量,
m4 -试样干燥后质量
试验结果取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评定见附表二
三、泡沫塑料和橡胶表观(体积)密度的测定
1、试样制备:硬质材料至少取5个试样,半硬质或软质材料至少取3个试样;对硬质材料,试样的总表面积至少100cm2,对半硬质和软质材料试样的体积至少100 cm2,试样的体积要用标准的模具切割,切割时不可使原始材料产生变形。

2、试样状态调节:试样制成后,放入干燥器中23±2℃或27±2℃进行至少16小时的状态调节。

3、将调节好的试样放在天平上称量并记录,精确到0.5%。

4、计算:由式(1)计算表观(体积)密度,取其平均值,并精确至0.1kg/m3。

P=m/v×106 (1)
式中:
P----表观密度,kg/m3
m----试样的质量,g
v-----试样的体积,mm3。

密度低于30 kg/m3闭孔泡沫材料的表观密度,由式(2)计算
P=(m+m a/v)×106
式中:
P----表观密度,,k g/m3
m----试样的质量,g
v-----试样的体积,mm3。

m a --------试样的质量,g
注:m a 指在常压和一定温度时的空气密度(g/ mm3)乘以试样体积(mm3)。

空气密度:压力101325P a
温度23℃ 1.220×10-6g/mm3
27℃ 1.195×10-6g/mm3
附表一T类热电偶温度用摄氏温度表示(IPTS 1968)
电动势用绝对毫伏参考接点在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
热电电压用绝对毫伏
-0 0.000 -0.039 -0.077 -0.116 -0.154 -0.193 -0.231 -0.269 -0.307 -0.345 -0.383 -0 0 0.000 0.039 0.078 0.117 0.156 0.195 0.234 0.273 0.312 0.351 0.391 0 10 0.391 0.430 0.470 0.510 0.549 0.589 0.629 0.669 0.709 0.749 0.789 10 20 0.789 0.830 0.870 0.911 0.951 0.992 1.032 1.073 1.114 1.155 1.196 20 30 1.196 1.237 1.279 1.320 1.361 1.403 1.444 1.486 1.528 1.569 1.611 30 40 1.600 1.653 1.695 1.738 1.780 1.822 1.865 1.907 1.950 1.992 2.035 40 50 2.035 2.078 2.121 2.164 2.207 2.250 2.294 2.337 2.380 2.424 2.467 50 60 2.467 2.511 2.555 2.599 2.643 2.687 2.731 2.775 2.819 2.864 2.908 60 70 2.908 2.953 2.997 3.042 3.087 3.131 3.176 3.221 3.266 3.312 3.357 70 80 3.357 3.402 3.447 3.493 3.538 3.584 3.630 3.676 3.721 3.767 3.813 80 90 3.813 3.859 3.906 3.952 3.998 4.044 4.091 4.137 4.184 4.231 4.277 90 100 4.277 4.324 4.371 4.418 4.465 4.512 4.559 4.607 4.654 4.701 4.749 100 110 4.749 4.796 4.844 4.891 4.939 4.987 5.035 5.083 5.131 5.179 5.227 110
120 5.227 5.275 5.324 5.372 5.420 5.469 5.517 5.566 5.615 5.663 5.712 120 130 5.712 5.761 5.810 5.859 5.908 5.957 6.007 6.056 6.105 6.155 6.204 130 140 6.204 6.254 6.303 6.353 6.403 6.452 6.502 6.552 6.602 6.652 6.702 140 150 6.702 6.753 6.803 6.853 6.903 6.954 7.004 7.005 7.106 7.156 7.207 150
附表二
标号堆积密

质量含水

粒度导热系数
Kg/㎡% %
W/(m.K)
(kcal/m.h.℃)
最大值最大值
5mm筛

筛余量
0.15mm筛孔通过量
平均温度298±5K
温度梯度5~10K/cm
最大值
最大值最大值
优等

一等

合格

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70号70
2 2 2 4 6
0.047
(0.040)
0.049
(0.042
)
0.051
(0.044
)
100号100
0.052
(0.045)
0.054
(0.046
)
0.056
(0.048
)
150号150
0.058
(0.050)
0.060
(0.052
)
0.062
(0.053
)
200号200
0.064
(0.055)
0.066
(0.057
)
0.068
(0.058
)
250号250
0.070
(0.060)
0.072
(0.062
)
0.074
(0.06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