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输配课程设计的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燃气输配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相关术语;2. 使学生了解燃气输配过程中的主要参数及其计算方法;3.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燃气输配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燃气输配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查阅资料、整理信息、团队协作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燃气输配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燃气输配技术在节能环保方面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燃气输配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对实际工程问题有一定的好奇心,但缺乏实践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燃气输配系统基本组成:讲解燃气输配系统的组成及其各部分功能,包括燃气输气管、配气管、调压站、用气设备等。
2. 燃气输配工作原理:介绍燃气输配过程中压力、流速、温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阐述输配系统的工作原理。
3. 燃气输配主要参数计算:讲解燃气输配过程中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如流量、压力损失、温度变化等。
4. 我国燃气输配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我国燃气输配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国内外燃气输配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5. 教学大纲安排:- 第一节:燃气输配系统基本组成及功能- 第二节:燃气输配工作原理- 第三节:燃气输配主要参数计算- 第四节:我国燃气输配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教材章节关联:- 第一章 燃气输配系统概述- 第二章 燃气输配系统的主要设备- 第三章 燃气输配系统设计计算- 第四章 燃气输配技术发展概况教学内容进度安排:- 1课时:燃气输配系统基本组成及功能- 1课时:燃气输配工作原理- 2课时:燃气输配主要参数计算- 1课时:我国燃气输配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三、教学方法针对本章节内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讲解燃气输配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参数计算,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理论知识框架。
《燃气输配》课程教学大纲

《燃气输配》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城市燃气工程方向的主干专业课程。
通过课堂教学等环节,使学生系统掌握燃气输配系统的构成和基本理论、城市燃气管网水力计算与工况分析,了解各种常用设备的工作原理及设备选择依据,培养学生能够进行城市燃气管网规划设计、燃气输配系统的设计、以及燃气输配施工、管理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总体目标(1)掌握用户及用气量的计算。
(2)了解燃气使用规律,掌握供需平衡方法。
(3)了解城市燃气供应系统。
(4)掌握燃气流动的基本方程与燃气管网水力计算,会进行燃气管网设计与计算。
(5)掌握确定管网压力降的方法,以及分析管网的水力工况与水力可靠性。
(6)了解燃气管网技术经济计算的任务和比较方法,掌握枝状燃气管网技术经济计算。
(7)掌握调压器的工作原理和选型计算,掌握调压站的工艺和设计原则。
(8)掌握压缩机的工作原理,了解活塞式和罗茨式等压缩机的特点,了解压缩机的工艺要求。
(9)了解储气罐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了解低温储气方法。
四、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整体性和系统性了解城市燃气供应系统以及城镇燃气发展历程。
【学时分配】1学时【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授课内容】城镇燃气化的必要性;国内外燃气发展概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介绍燃气供应系统发展历程。
【授课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讲授式(2)教学手段多媒体+网络第二章城市燃气需用量及供需平衡【教学目标】了解燃气使用规律,掌握供需平衡方法。
【学时分配】2学时【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讲解习题【授课内容】(1)城市燃气需用量:供气对象与供气原则,城市燃气需用量计算;(2)燃气需用工况:月、日、小时用气工况;(3)燃气的小时计算流量:城市燃气管道的计算流量,室内和庭院燃气管道的计算流量;(4)燃气输配系统的供需平衡:供需平衡方法,储气容积的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燃气用量及流量计算;燃气输配系统供需平衡方法。
室内燃气输配课程设计

室内燃气输配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室内燃气输配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工作原理;2. 掌握室内燃气管道的布局设计、设备选型与安装要求;3. 了解室内燃气输配过程中的安全知识及防护措施。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室内燃气输配系统中的实际问题;2. 能够正确进行室内燃气管道的布局设计,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安装;3.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室内燃气输配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室内燃气输配工程的责任心,提高安全意识;2. 增强学生对燃气能源的认识,培养节能环保意识;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以理论为基础,实践操作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年级相关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对室内燃气输配系统有一定了解,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确保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室内燃气输配系统概述- 燃气种类及其特性- 室内燃气输配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 室内燃气管道设计- 管道布局设计原则与方法- 管材、管件及阀门的选择与应用- 燃气管道安装要求与施工技术3. 室内燃气设备选型与安装- 燃气表的选型与安装- 燃气灶、热水器等设备的选型与安装- 燃气设备安装过程中的安全措施4. 室内燃气输配系统安全与防护- 燃气泄漏检测与报警系统- 燃气泄漏应急处理措施- 室内燃气管道及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室内燃气管道设计实践操作- 室内燃气设备安装实践操作- 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与讨论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组织和系统安排,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进度安排合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能够掌握室内燃气输配系统的设计、安装及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结论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结论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燃气输配的基本原理、流程和设备,能够分析燃气输配系统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燃气输配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运行流程,掌握燃气输配系统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燃气输配系统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能够意识到燃气输配系统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燃气输配事业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燃气输配系统的原理、流程和设备。
首先,介绍燃气输配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如燃气源、输配管道、调压站、储气设施等,并讲解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其次,讲解燃气输配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燃气的压缩、输送、分配和调节等过程。
然后,介绍燃气输配系统的主要设备,如压缩机、管道、阀门、流量计等,并讲解其功能和运行原理。
最后,结合实例分析燃气输配系统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燃气输配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其次,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燃气输配系统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结合实际案例,了解燃气输配系统的运行情况和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燃气输配工程》、参考书《城市燃气工程》、多媒体资料(包括燃气输配系统的图片、视频等)、实验设备(如燃气输配系统的模型、阀门、流量计等)。
这些教学资源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旨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城市燃气输配课程设计

城市燃气输配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基本组成、运行原理及重要性。
2. 掌握城市燃气输配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3. 了解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安全措施和环保要求。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城市燃气输配系统运行中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设计简单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实地调查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城市燃气输配技术研究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燃气输配系统在节能环保方面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对城市燃气输配系统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对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进一步学习和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城市燃气输配系统概述:包括燃气种类、性质及其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燃气输配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燃气输配系统的主要设备:详细讲解输气管道、调压站、储配站、计量站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及运行维护要点。
3. 燃气输配过程中的技术参数:涉及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的测量与计算,以及相关技术标准。
4. 燃气输配系统的设计与施工:介绍设计原则、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结合案例分析教学。
5. 燃气输配系统的安全与环保:分析燃气泄漏、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理措施,强调环保要求及节能减排。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指导书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指导书随着燃气行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燃气输配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也随之增长。
因此,燃气输配课程设计指导书的编写,对于提高燃气输配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数量具有重要意义。
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燃气输配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燃气输配行业的需求和发展的蓝领技术人才。
2.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燃气输配基础知识:包括燃气输配概述、燃气供应方式、燃气品种分类、燃气管道设计及其组成、燃气管道维护等内容。
(2)燃气管道施工技术:包括燃气管道施工前准备、施工工艺、管道连接、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3)燃气管道检验技术:包括管道检查、排查和故障处理等内容。
(4)燃气安全管理:包括燃气安全措施、防止燃气泄漏的措施、燃气事故处理等内容。
(5)燃气计量:包括燃气计量器具的种类、工作原理、校准方法、安装位置等内容。
(6)燃气应用技术:包括燃气在工业生产、家庭生活、商业服务等方面的应用。
3. 课程组织形式由于燃气输配课程具有比较强的实践性,因此本课程应以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为主要教学形式。
(1)课堂教学:主要是由教师授课,采取理论授课和案例分析相结合,既能够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实习实训:学生在校外实习实训单位,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燃气输配的相关技能,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评估方式(1)期中考试:期中考试主要考察课程的基础知识、理论基础和初步应用能力。
(2)学科竞赛:参加学科竞赛能够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也可以检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3)课程论文:要求学生撰写燃气输配领域的课程论文,既能够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又能够对于课程的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
5. 教材选择燃气输配课程的教材,应选用硬盘资料、纸质资料、电子书和课件。
教材选择应以贯彻国家和地方教学大纲为基础,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进度。
大学燃气输配课程设计

大学燃气输配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燃气输配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及运行机制。
2. 学习并熟知城市燃气输配管网的布局、设计及施工要求。
3. 掌握燃气输配过程中的主要参数及安全技术指标。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燃气输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2. 具备对燃气输配系统进行初步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的能力。
3. 能够熟练使用相关仪器、设备进行燃气输配系统的检测与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燃气输配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燃气输配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性。
3. 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大学本科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以上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达到上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具体学习成果,为今后的工作实践和学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燃气输配系统概述:介绍燃气输配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分类,使学生了解燃气输配系统的整体框架。
2. 燃气输配设备与设施:讲解输配系统中常用的设备与设施,如燃气管道、阀门、调压器、计量装置等,并分析其工作原理及性能。
3. 燃气输配管网设计:阐述城市燃气输配管网的布局原则、设计方法及施工技术要求,提高学生对管网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
4. 燃气输配系统运行与管理:探讨燃气输配系统的运行机制、调度策略、安全技术措施以及运行管理,使学生掌握系统的运行与管理要点。
5. 燃气输配系统安全技术:介绍燃气输配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指标、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1. 燃气输配系统概述(1学时)2. 燃气输配设备与设施(2学时)3. 燃气输配管网设计(3学时)4. 燃气输配系统运行与管理(2学时)5. 燃气输配系统安全技术(2学时)本教学内容与教材章节相对应,旨在确保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燃气输配相关知识,为实际工程应用打下基础。
燃气存储与输配课程设计

燃气存储与输配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燃气的存储和输配的基本知识,理解燃气存储和输配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燃气输配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了解燃气存储的方式和特点;2.掌握燃气输配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3.了解燃气输配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
4.能够分析燃气存储和输配过程中的问题;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燃气输配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燃气行业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燃气存储和输配的基本原理、燃气输配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燃气输配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
1.燃气存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燃气输配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3.燃气输配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4.燃气输配系统的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燃气存储和输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讨论法:用于讨论燃气输配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问题;3.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燃气输配系统的案例;4.实验法:用于验证燃气存储和输配的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燃气工程设计与施工》;2.参考书:《城市燃气工程》;3.多媒体资料:燃气存储和输配的图片、视频等;4.实验设备:燃气存储和输配的实验装置。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相关的燃气存储和输配案例分析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考试:通过期末考试或期中考试,评估学生对燃气存储和输配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和运行原理的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气供应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南京市某某花园三期工程燃气设计院(系):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姓名:林乐班级学号:环设0901 24指导教师:魏玲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2012年5月31日目录一、建筑概况及基础资料 (2)1工程名称 (2)2建筑概况 (2)3设计依据 (2)4设计参数 (2)5用户灶具级热水器设置 (3)二、庭院管道设计及计算 (3)2.1管道布置 (3)2.2绘制管道水力计算图 (3)2.3庭院管道流量计算 (3)2.3.1同时工作系数法计算步骤 (4)2.3.2水力计算举例 (5)2.4管道附属设备 (6)2.4.1管材选用 (6)2.4.2附属设备 (7)2.5引入管的设计 (7)三、室内管道水力计算 (8)3.1 管道系统图布置、绘制及编号 (8)3.2 确定管道的计算流量 (10)3.3 计算步骤 (10)3.4 各幢室内管网水力计算 (11)四、室内燃气管道的防腐、附属设备及其安装设计 (12)五、小结 (13)六、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一庭院燃气管道水力计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二各栋楼引入管管径计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三24幢室内管网水力计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四25幢室内管网水力计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五26幢室内管网水力计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六27幢室内管网水力计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七28幢室内管网水力计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八29幢室内管网水力计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九30幢室内管网水力计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六31幢室内管网水力计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建筑概况及基础资料1工程名称南京市康盛花园三期工程燃气设计2建筑概况本工程位于江苏省南京市。
23号楼为四期工程这里不考虑。
小区三期工程共有8幢住宅楼。
总用户数为368户。
燃气接入管为低压管道。
用户分布如下表:用户分布表1-1楼号用户数楼号用户数24 63 28 3225 42 29 3026 44 30 6327 42 31 523设计依据1.《建筑燃气设计手册》袁国汀主编2.《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93错误!未指定书签。
3.《燃气输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设计参数天然气,其设计基本参数如下:燃气密度ρ:0.75kg/Nm3,燃气运动粘度ν:1.38×10-5m2/s,燃气低发热值:36220kJ/Nm3,调压站进口压力:3150Pa。
5用户灶具级热水器设置假设100%居民同时安装双眼灶和快速热水器。
经过市场调研:双眼灶选用西门子ER38943MX双眼灶,额定热负荷:4Kw;额定流量Q=W/Ht,即Q=4×3600÷36220×2=0.8Nm³/h。
热水器选用万和JSQ20-16JP ,额定热负荷:20kw;即额定流量:20×3600÷36220=2 Nm³/h二、庭院管道设计及计算2.1管道布置2.1.1 地下燃气管道应埋设在冰冻线以下,本设计不存在冰冻线的问题,但同样,有最小覆土深度(路面至管顶)应符合下列要求:埋设在车行道下时,不得小于0.8m;埋设在非车行道(含人行道)下时,不得小于0.6m;埋设在庭院(指绿化地及货载汽车不能进入之地)内时,不得小于0.3m。
在本设计中,考虑到现在小区内车辆的普及率,埋地深度都在0.9m及以上。
2.1.2 地下燃气管道穿越城镇主要干道时,应敷设在套管内,并应符合一定要求。
2.1.3 燃气管道不得在地下穿过房屋及其它建筑物,不得平行敷设在电车轨道之下,也不得与其它地下设施上下并置。
2.2绘制管道水力计算图水力计算图包括以下内容:●庭院管道布置;●管段编号;●计算流量;●管段长度;●管径。
2.3 庭院管道流量计算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管径及设备通过能力应按燃气计算月的小时最大流量进行计算。
小时计算流量的确定,关系着燃气输配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小时计算流量定得偏高,将会增加输配系统的金属用量和基建资金,定得偏低,又会影响用户得正常用气。
确定燃气小时计算流量得方法有两种,不均匀系数法和同时工作系数法。
这两种方法各有其特点和使用范围。
由于居民住宅使用燃气的数量和使用时间变化较大,故室内和庭院燃气管道的计算流量一般按燃气用具的额定耗气量和同时工作系数K0来确定。
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规定,庭院燃气管道的计算流量一般按燃具的额定耗气量和同时工作系数确定,计算流量公式如下:∑=NQKKQt0(2-1)式中Q—计算流量;K t—不同类型用户同时工作系数,取K t=1;K0—相同燃具或相同燃具组合工作系数,由《建筑燃气设计手册》表2-13得到;N—相同燃具或相同组合燃具数;Q0—相同燃具或相同组合燃具的额定流量(Nm3/h)。
根据下表2-2可查得居民生活用燃具的同时工作系数K0。
表2-1同类型燃具数目N 燃气双眼灶燃气双眼灶和快速热水器同类型燃具数目N燃气双眼灶燃气双眼灶和快速热水器1 1.00 1.00 40 0.39 0.182 1.00 0.56 50 0.38 0.1783 0.85 0.44 60 0.37 0.1764 0.75 0.38 70 0.36 0.1745 0.68 0.35 80 0.35 0.1726 0.64 0.31 90 0.345 0.1717 0.60 0.29 100 0.34 0.178 0.58 0.27 200 0.31 0.169 0.56 0.26 300 0.30 0.1510 0.54 0.25 400 0.29 0.1415 0.48 0.22 500 0.28 0.13820 0.45 0.21 700 0.26 0.13425 0.43 0.20 1000 0.25 0.1330 0.40 0.19 2000 0.24 0.12计算示例:管段21-20:100%双眼灶+热水器11户,同时工作系数:0.244。
∑=NQKKQt0=0.244×(2+0.8)×11=7.515m3/h其他管段计算方法相同,将上述结果列于庭院燃气管道水利计算表(附表1)中。
2.3.1同时工作系数法计算步骤1)将各管段按顺序编号,凡是管径变化或流量变化处均应编号。
2)求出各管段额定流量,根据管段供气的用具数查得同时工作系数值。
按50%居民只安装双眼灶;50%居民同时安装双眼灶和快速热水器计算各管段计算流量。
3)由文献查得低压天然气管道允许压力降,本设计中:△P=1380pa.选取主干管道,计算求得总长l,考虑局部阻力为沿程阻力的10%。
计算△P/l,又由于密度不同,需进行修正。
4)根据流量和(△p/l) ρ=1在图6-5中查得管径。
5)根据流量和查得的管径,查得实际△p/l。
6)然后利用公式求摩擦阻力损失△P1。
7)因为局部阻力为沿程阻力的10%,所以总阻力P=△P*1.1求得。
2.3.2 水力计算举例。
图2-1庭院管道系统图干管水力计算如系统图所示,从最不利点开始节点编号1-48。
在此水力计算不全部列出,以22-23管段为例。
管段23-22:(1)管长L=4.3m(2)确定流量:26号楼有44户居民,100%居民同时安装双眼灶和快速热水器计算,由式(2-1),Kt=1,双眼灶和燃气热水器同时工作系数。
Ko =0.244Qh= 0.244×(2+0.8)×11=7.515m3/h(3)确定管道单位长度摩擦损失。
管道允许总压力降为△P=1380pa.选取主干管道,计算求得总长l=363m,考虑局部阻力为沿程阻力的10%。
单位长度摩擦损失为:P/l=1380÷363÷1.1=3.456(4)密度修正。
图6-5中密度为1 kg/Nm3,本设计中所用燃气密度为0.75 kg/Nm3,所以,(△p/l)(ρ=1)=△p/(l*ρ)=3.456÷0.75=4.608(5)确定管径。
根据流量Q=7.515 m3/h和△p/l(ρ=0.75)=4.608,查图确定管径d=32mm。
(6)根据管径d=32mm和Q=7.515m³/h,查得单位长度摩擦损失△p/l=2.625.(7)对应实际密度下的单位长度摩擦阻力损失△p/l =2.625×0.75=1.969Pa/m(8)求得摩擦阻力损失△P1=1.969×4.4=8.663pa(9) 因为局部阻力为沿程阻力的10%,所以总阻力P=△P×1.1 =9.529pa.其余管段水利计算数据见附表1支管水力计算以管段24—25为例由于支管24-25与干管并联,其允许压力降△p 1=△p 1-23=1285.5Pa,单位长度摩擦阻力损失△p/l =2.7Pa/m。
仿照干管的水力计算,得管径d=50mm,实际摩擦阻力损失△p=33.75 Pa,小于允许压降。
2.4管道附属设备2.4.1 管材选用现有管材主要有钢管、铸铁管和PE管。
钢管承载应力大、可塑性好、便于焊接,与其他管材相比,壁厚较薄、节省金属用量,但耐腐蚀性较差,必须采取可靠的防腐措施;铸铁管抗腐蚀性能很强,但抗拉强度、抗弯曲、抗冲击能力和焊接性能均不如钢管好;PE管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埋地敷设不需要做防腐和阴极保护,弥补了钢管的最大缺点。
除此之外,PE管具有良好的气密性,严密性优于钢管;管内壁平滑,提高介质流速,提高输气能力,较之相同的金属管能输送更多的燃气;成本低,材质轻且卫生无毒。
综合以上的比较,本设计的庭院管道采用PE管以提高输送效率以及节省防腐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