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分析法指导及答案

合集下载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答案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答案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答案第八章沉淀滴定法一、莫尔(mohr)法1.莫尔法测定cl-采用滴定剂及滴定方式是(b)(a)用hg2+盐直接滴定(b)用agno3直接滴定(c)用agno3沉淀后,返滴定(d)用pb2+盐沉淀后,返滴定2.以下试样中的氯在不能另加试剂的情况下,需用莫尔法轻易测量的就是(d)(a)fecl3(b)bacl2(c)nacl+na2s(d)nacl+na2so43.用莫尔法测定cl-的含量时,酸度过高,将使(ag2cro4不易形成,不能确定终点),碱性太强,将生成(生成褐色ag2o,不能进行测定)。

4.关于以k2cro4为指示剂的莫尔法,以下观点恰当的就是(c)(a)指示剂k2cro4的量越少越好(b)电解应当在弱酸性介质中展开(c)本法可测定cl―和br―,但不能测定i―或scn―(d)莫尔法的选择性较强二、佛尔哈德(volhard)法5.(√)佛尔哈德法就是以nh4cns为标准电解溶液,铁铵矾为指示剂,在叶唇柱硝酸溶液中展开电解。

6.佛尔哈德法测定ag+时,应在(酸性)(酸性,中性),这是因为(若在中性介质中,则指示剂fe3+水解生成fe(oh)3,影响终点观察)。

7.(×)用佛尔哈德法测定ag+,电解时必须频繁晃动。

用抵滴定法测量cl-时,也必须频繁晃动。

8.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返滴法以nh4cns标准溶液滴定cl-时,下列错误的是(d)(a)电解前重新加入过量定量的agno3标准溶液(b)电解前将agcl结晶洗出(c)电解前重新加入硝基苯,并振摇(d)应在中性溶液中测定,以防ag2o析出三、法扬司(fajans)法9.(√)在法扬司法中,为了并使结晶具备较强的溶解能力,通常加入适量的糊精或淀粉并使结晶处在胶体状态。

10.卤化银对卤化物和各种吸附指示剂的吸附能力如下:二甲基二碘荧光黄>br->曙红>cl->荧光黄。

如用法扬司法测定br-时,应选(曙红或荧光黄)指示剂;若测定cl-,应选(荧光黄)指示剂。

有关的重量分析法习题答案

有关的重量分析法习题答案

有关的重量分析法习题答案重量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测量物体的重量来获取相关的信息。

它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用于确定物体的质量、密度、含量等参数。

在学习和应用重量分析法时,习题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解答习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以下是一些关于重量分析法的习题及其答案,供读者参考:1. 问题:一块铁块的质量为50克,通过重量分析法测得其密度为7.8 g/cm³。

求该铁块的体积。

答案:根据密度的定义,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

设该铁块的体积为V,则根据题意可得方程:7.8 g/cm³ = 50 g / V。

解方程可得该铁块的体积V = 50g / 7.8 g/cm³ ≈ 6.41 cm³。

2. 问题:一瓶装满了100 mL的饮料,其质量为120 g。

通过重量分析法测得该饮料的密度为1.2 g/mL。

求该瓶饮料的质量。

答案:根据密度的定义,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

设该瓶饮料的质量为m,则根据题意可得方程:1.2 g/mL = m g / 100 mL。

解方程可得该瓶饮料的质量m = 1.2 g/mL × 100 mL = 120 g。

3. 问题:一块金属的质量为25 g,通过重量分析法测得其密度为19.3 g/cm³。

求该金属的体积。

答案:根据密度的定义,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

设该金属的体积为V,则根据题意可得方程:19.3 g/cm³ = 25 g / V。

解方程可得该金属的体积V = 25g / 19.3 g/cm³ ≈ 1.30 cm³。

4. 问题:一块物体的体积为10 cm³,通过重量分析法测得其质量为50 g。

求该物体的密度。

答案:根据密度的定义,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

设该物体的密度为ρ,则根据题意可得方程:ρ = 50 g / 10 cm³ = 5 g/cm³。

重量法(附答案)

重量法(附答案)

重量法(附答案)一、填空题1. 根据天平的感量(分度值),通常把天平分为三类:感量在_____g范围的天平称为普通天平;感量在_____g 以上的天平称为分析天平;感量在_____mg以上的天平称为微量天平。

答案:0.1~0.0010.00010.012.沉淀按其物理性质的不同,可粗略地分为_____沉淀和_____沉淀,介于两者之间的是凝乳状沉淀。

答案:晶形无定形二、判断题1.台秤又称托盘天平,通常其分度值(感量)为0.1~0.01g,适用于粗略称量。

(答案:正确2.用滤纸过滤时,将滤液转移至滤纸上时,滤液的高度一般不要超过滤纸圆锥高度的1/3,最多不得超过1/2处。

( 答案:正确3.利用沉淀反应进行重量分析时,希望沉淀反应进行得越完全越好。

就相同类型的沉淀物而言,沉淀的溶解度越小,沉淀越不完全;沉淀的溶解度越大,沉淀越完全。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沉淀的溶解度越小,沉淀越完全;沉淀的溶解度越大,沉淀越不完全。

三、选择题1. 下列关于天平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

( )A.实验室分析天平应设置专门实验室,做到避光、防尘、防震、防腐蚀气体和防止空气对流B.挥发性、腐蚀性、吸潮性的物质必须放在密封加盖的容器中称量C.刚烘干的物质应及时称量D.天平载重不得超过其最大负荷答案:C2.下列关于定量滤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

( )A.重量分析中,需将滤纸连同沉淀一起灼烧后称量时,应采用定量滤纸过滤B.定量滤纸灼烧后,灰分小于0.001g者称“无灰滤纸”C.定量滤纸一般为圆形,按直径分有11cm、9cm、7cm等几种D.定量滤纸按孔隙大小分,有快速、中速和慢速3种答案:B3.下列关于重量分析对沉淀式的要求中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 )A.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一般要求小于10-4mol/L),以保证被测组分沉淀完全B.沉淀式要便于过滤和洗涤C.沉淀力求纯净,尽量避免其他杂质的沾污,以保证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D.沉淀式与称量式应保持一致答案:D。

第八章 重量分析法课后习题及答案培训课件

第八章 重量分析法课后习题及答案培训课件

第八章重量分析法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八章重量分析法8.1 计算下列换算因数:(1) 从Mg2P2O7的质量计算MgSO4·7H2O的质量;(2) 从(NH4)3PO4·12MoO3的质量计算P和P2O5的质量;(3) 从Cu(C2H3O2)2·3Cu(AsO2) 2的质量计算As2O3和CuO的质量;(4) 从丁二酮肟镍Ni(C4H8N2O2) 2的质量计算Ni的质量;(5) 从8-羟基喹啉铝(C9H6NO) 3Al的质量计算Al2O3的质量。

8.2 以过量的AgNO3处理0.3500g的不纯KCl试样,得到0.6416gAgCl,求该试样中KCl的质量分数。

8.3 欲获得0.3g Mg2P2O7沉淀,应称取镁质量分数为4.0%的合金试样多少克?8.4 今有纯的CaO和BaO的混合物2.212g,转化为混合硫酸盐后重5.023g,计算原混合物中CaO和BaO的质量分数。

8.5 有纯的AgCl和AgBr混合试样质量为0.8132g,在Cl2气流中加热,使AgBr 转化为AgCl,则原试样的质量减轻了0.1450g,计算原试样中氯的质量分数。

8.6铸铁试样1.000g,放置电炉中,通氧燃烧,使其中的碳生成CO2,用碱石棉吸收后者增重0.0825g。

求铸铁中碳的质量分数。

8.7 取磷肥2.500g,萃取其中有效P2O5,制成250mL试液,吸取10.00mL试液,加入HNO3,加H2O稀释至100mL,加喹钼柠酮试剂,将其中H3PO4沉淀为磷钼酸喹啉。

沉淀分离后洗涤至中性,然后加25.00mL0.2500 mol·L-1NaOH 溶液,使沉淀完全溶解。

过量的NaOH以酚酞作指示剂用0.2500 mol·L-1HCl溶液回滴,用去3.25ml。

计算磷肥中有效P2O5的质量分数。

8.8 称取0.4817g硅酸盐试样,将它作适当处理后,获得0.2630g不纯的SiO2(含有Fe2O3,Al2O3等杂质)。

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一、选择题1 重量法测定试样中钙含量时,将钙沉淀为草酸钙,在1100℃灼烧后称量,则钙的换算因数为(A )A.B.C.D.2 重量分析中,若待测物质中含的杂质与待测物的离子半径相近,在沉淀过程中往往形成(C )A. 表面吸附B. 吸留与包藏C. 混晶D. 后沉淀3 下列说法中违背了晶形沉淀条件的是(B )A. 沉淀应在热溶液中进行B. 沉淀应在浓的溶液中进行C. 应在不断搅拌下慢慢滴加沉淀剂D. 沉淀应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4 在重量分析中对无定形沉淀洗涤时,洗涤液应选择(B )A. 冷水B. 热的电解质浓溶液C. 沉淀剂稀溶液D. 有机溶剂5 下列说法中违背了无定形沉淀条件的是(D )A. 沉淀可在浓溶液中进行B. 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进行C. 沉淀在热溶液中进行D. 在沉淀后放置陈化6 若BaCl 2中含有NaCl 、KCl 、CaCl 2等杂质,用H 2SO 4沉淀Ba 2+时,生成的BaSO 4最易吸附的离子是(D )A. H+B. K+C. Na+D. Ca2+7 沉淀重量法中,称量形的摩尔质量越大,将使(D )A. 沉淀易于过滤洗涤B. 沉淀纯净C. 沉淀的溶解度减小D. 测定结果准确度高8 用BaSO 4重量法测定Ba 2+含量,若结果偏低,可能原因是 ( B )A . 沉淀中含有Fe 3+等杂质B 沉淀中包藏了BaCl 2C 沉淀剂H 2SO 4在灼烧时挥发D 沉淀灼烧的时间不足二、填空题1 重量分析法对称量形式的要求是① 组成必须固定,且与化学式完全符合;② 称量形式的性质要稳定;③ 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要大。

2 吸留共沉淀与表面吸附共沉淀的主要区别在于吸留发生在沉淀内部,吸附发生在沉淀表面。

3 陈化过程是沉淀与母液一起放置一段时间的过程,它的作用是① 晶体完整化以及小晶粒溶解,大晶粒长大使沉淀变得更加纯净② 将吸附、吸留或包藏在沉淀内部的杂质重新转移进入溶液,使沉淀纯度升高。

分析化学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答案

分析化学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答案

重量分析法与沉淀滴定法思考题1、沉淀形式与称量形式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之。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沉淀就是经过烘干或灼烧后再称量得。

沉淀形式就是被测物与沉淀剂反应生成得沉淀物质,称量形式就是沉淀经过烘干或灼烧后能够进行称量得物质。

有些情况下,由于在烘干或灼烧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使沉淀转化为另一物质。

故沉淀形式与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例如:BaSO4,其沉淀形式与称量形式相同,而在测定Mg2+时,沉淀形式就是MgNH4PO4·6H2O,灼烧后所得得称量形式却就是Mg2P2O7。

2.为了使沉淀定量完全,必须加人过量沉淀剂,为什么又不能过量太多?答: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使沉淀完全,常加入过量得沉淀剂,这样可以利用共同离子效应来降低沉淀得溶解度。

沉淀剂过量得程度,应根据沉淀剂得性质来确定。

若沉淀剂不易挥发,应过量20%~50%;若沉淀剂易挥发,则可过量多些,甚至过量100%。

但沉淀剂不能过量太多,否则可能发生盐效应、配位效应等,反而使沉淀得溶解度增大。

3.影响沉淀溶解度得因素有哪些?它们就是怎样发生影响得?在分析工作中,对于复杂得情况,应如何考虑主要影响因素?答:影响沉淀溶解度得因素有:共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温度,溶剂,沉淀颗粒大小与结构等。

共同离子效应能够降低沉淀得溶解度;盐效应通过改变溶液得离子强度使沉淀得溶解度增加;酸效应就是由于溶液中H+浓度得大小对弱酸、多元酸或难溶酸离解平衡得影响来影响沉淀得溶解度。

若沉淀就是强酸盐,如BaSO4,AgCl等,其溶解度受酸度影响不大,若沉淀就是弱酸或多元酸盐[如CaC2O4、Ca3(PO4)2]或难溶酸(如硅酸、钨酸)以及与有机沉淀剂形成得沉淀,则酸效应就很显著。

除沉淀就是难溶酸外,其她沉淀得溶解度往往随着溶液酸度得增加而增加;配位效应就是配位剂与生成沉淀得离子形成配合物,就是沉淀得溶解度增大得现象。

因为溶解就是一吸热过程,所以绝大多数沉淀得溶解度岁温度得升高而增大。

重量分析法有答案解析

重量分析法有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1、往AgCI沉淀中加入浓氨水,沉淀消失,这是因为()A、盐效应B、同离子效应C、酸效应D、配位效应2、沉淀掩蔽剂与干扰离子生成的沉淀的()要小,否则掩蔽效果不好。

A、稳定性B、还原性C、浓度D、溶解度3、沉淀重量分析中,依据沉淀性质,由()计算试样的称样量。

A、沉淀的质量B、沉淀的重量C、沉淀灼烧后的质量D、沉淀剂的用量4、称取硅酸盐试样I.OOOOg,在105 C下干燥至恒重,又称其质量为0.9793g ,湿存水分质量分数为()A、97.93 %B、96.07 %C、3.93 %D、2.07 %5、沉淀中若杂质含量太高,则应采用()措施使沉淀纯净。

A、再沉淀B、提高沉淀体系温度C、增加陈化时间D、减小沉淀的比表面积6、只需烘干就可称量的沉淀,选用()过滤。

A、定性滤纸B、定量滤纸C、无灰滤纸上D、玻璃砂芯坩埚或漏斗7、在重量分析中能使沉淀溶解度减小的因素是()A、酸效应B、盐效应C、同离子效应D、生成配合物8、已知BaSO 4 的溶度积Ksp=1.1 X10-16,将O.1mol/L 的BaCl2 溶液和0.01moI/L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溶液()则该硅酸盐中的H2SO4A、无沉淀析岀B、有沉淀析岀C、析岀沉淀后又溶解D、不一定9 、在重量法分析中,为了生成结晶晶粒比较大的晶形沉淀,其操作要领可以归纳为()A、热、稀、搅、慢、陈B、冷、浓、快C、浓、热、快D、稀、冷、慢10 、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是()A、颗粒要粗大B、相对分子质量要小C、表面积要大D、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符合11、用沉淀称量法测定硫酸根含量时,如果称量式是BaSO 4,换算因数是()A、0.1710 B 、0.4116 C 、0.5220 D 、0.620112、称量分析中以Fe2O3 为称量式测定FeO ,换算因数正确的是()A、B、C、 D 、13、以SO42-沉淀Ba2+时,加入适量过量的SO42-可以使Ba2+离子沉淀更完全。

重量分析法有答案

重量分析法有答案

一.单项选择1、往AgCl沉淀中加入浓氨水,沉淀消失,这是因为()A、盐效应B、同离子效应C、酸效应D、配位效应2、沉淀掩蔽剂与干扰离子生成的沉淀的( )要小,否则掩蔽效果不好。

A、稳定性B、还原性C、浓度D、溶解度3、沉淀重量分析中,依据沉淀性质,由( )计算试样的称样量。

A、沉淀的质量B、沉淀的重量C、沉淀灼烧后的质量D、沉淀剂的用量4、称取硅酸盐试样1.0000g,在105℃下干燥至恒重,又称其质量为0.9793g,则该硅酸盐中湿存水分质量分数为()A、97.93%B、96.07%C、3.93%D、2.07%5、沉淀中若杂质含量太高,则应采用()措施使沉淀纯净。

A、再沉淀B、提高沉淀体系温度C、增加陈化时间D、减小沉淀的比表面积6、只需烘干就可称量的沉淀,选用()过滤。

A、定性滤纸B、定量滤纸C、无灰滤纸上D、玻璃砂芯坩埚或漏斗7、在重量分析中能使沉淀溶解度减小的因素是()A、酸效应B、盐效应C、同离子效应D、生成配合物8、已知BaSO4的溶度积Ksp=1.1×10-16,将0.1mol/L的BaCl2溶液和0.01mol/L 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溶液()A、无沉淀析出B、有沉淀析出C、析出沉淀后又溶解D、不一定9、在重量法分析中,为了生成结晶晶粒比较大的晶形沉淀,其操作要领可以归纳为()A、热、稀、搅、慢、陈B、冷、浓、快C、浓、热、快D、稀、冷、慢10、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是()A、颗粒要粗大B、相对分子质量要小C、表面积要大D、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符合11、用沉淀称量法测定硫酸根含量时,如果称量式是BaSO4,换算因数是()A、0.1710B、0.4116C、0.5220D、0.620112、称量分析中以Fe2O3为称量式测定FeO,换算因数正确的是()A、B、C、D、13、以SO42-沉淀Ba2+时,加入适量过量的SO42-可以使Ba2+离子沉淀更完全。

这是利用()A、同离子效应B、酸效应C、配位效应D、异离子效应14、过滤BaSO4沉淀应选用()A、快速滤纸B、中速滤纸C、慢速滤纸D、4# 玻璃砂芯坩埚15、下列叙述中,哪一种情况适于沉淀BaSO4()A、在较浓的溶液中进行沉淀B、在热溶液中及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沉淀C、进行陈化D、趁热过滤、洗涤、不必陈化16、下列各条件中何者违反了非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A、沉淀反应易在较浓溶液中进行B、应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沉淀剂C、沉淀反应宜在热溶液中进行D、沉淀宜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17、下列各条件中何者是晶形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条件()A、沉淀作用在较浓溶液中进行B、在不断搅拌下加入沉淀剂C、沉淀在冷溶液中进行D、沉淀后立即过滤18、过滤大颗粒晶体沉淀应选用()A、快速滤纸B、中速滤纸C、慢速滤纸D、4# 玻璃砂芯坩埚19、称取0.4829g合金试样,溶解使其中Ni沉淀丁二酮肟镍NiC8H14O4N4(Mr=288.84),经过滤、洗涤、烘干,称得质量为0.2671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重量分析法一、学习基本要求1.了解重量分析法概念,熟悉重量分析法的特点和种类。

2.了解挥发法的适用范围、熟悉直接法、掌握间接法的干燥方法。

3.熟悉萃取法的要领,掌握分配系数、分配比和萃取效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4.了解沉淀法的概念,理解沉淀分析的基本原理,熟悉沉淀的形成、条件选择,掌握沉淀称量和结果计算。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萃取法、沉淀法2.难点:有关计算和具体操作三、知识要点(一)基本概念1.重量分析法:重量分析法是根据称量确定被测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

重量分析包括分离和称量两大步骤。

根据分离方法的不同,重量分析一般可分为挥发法、萃取法和沉淀法。

2.挥发法:挥发法是利用物质的挥发性,通过加热或其它方法使试样的待测组分或其它组分挥发而达到分离,然后通过称量确定待测组分的含量。

3.萃取法(又称提取重量法)是利用被测组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将被测组分从一种溶剂萃取到另一种溶剂中来,然后将萃取液中溶剂蒸去,干燥至恒重,称量萃取出的干燥物的重量。

4.沉淀法:沉淀法是利用沉淀反应,将被测组分转化成难溶物形式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然后经过滤、洗涤、干燥或灼烧,得到可供称量的物质进行称量,根据称量的重量求算样品中被测组分的含量。

(二)基本知识1.挥发法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1)直接法待测组分与其它组分分离后,如果称量的是待测组分或其衍生物,通常称为直接法。

(2)间接法待测组分与其它组分分离后,通过称量其它组分,测定样品减失的重量来求得待测组分的含量,则称为间接法。

在去除物质中水分时,常采用以下几种干燥方法:加热干燥.、减压加热干燥、干燥剂干燥。

该硅胶已失效,应在105℃左右加热干燥到硅胶重显蓝色,冷却后可再重复使用。

2. 分配系数和分配比液-液萃取分离,是利用各种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或分配比,而使待测组分得到萃取分离。

(1)分配系数 各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

例如,当溶质A 同时接触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时,如果一种是水,一种是有机溶剂,A 就分配在这两种溶剂中:水A ⇋有A在一定温度下,当这个分配过程达到平衡时,物质A 在两种溶剂中的活度比保持恒定,即分配定律,可用下表示:水有A A a a Pa =如果浓度很小,可以用浓度代替活度。

[][]水有A A K D =这个分配平衡中的平衡常数K D 称分配系数。

分配系数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以及温度有关,在低浓度下K D 是常数。

K D 大的物质,绝大部分进入有机相中,容易被萃取;反之,K D 小的物质,主要留在水相中,不易被萃取。

上式称为分配定律,它是溶剂萃取法的基本原理。

(2)分配比D 是存在于两相中的溶质的总浓度之比,若以水c 和有c 分别代表水相和有机相溶质的总浓度。

则它们的比值:水有C CD =只有在最简单的萃取体系中,溶质在两相中的存在形式又完全相同时,D =K D ;在实际情况中D ≠K D 。

分配比通常不是常数,改变溶质和有关试剂浓度,都可使分配比变值。

但尽管如此,由于分配比易于测得,测定时,无需探讨溶质在溶液中以何种形体存在,而只需在达到分配平衡后,分离两相,在一定条若D >1,则表示溶质经萃取后,大部分进入有机相中。

但在实际工作中,要求D >10才可取得较好的萃取效率。

3.萃取效率萃取效率就是萃取的完全程度,常用萃取百分率(E )表示,即:()%100%⨯=量被萃取物在两相中的总量被萃取物在有机相的总E 经过数学处理可得: ()%1001D D %E ⨯+=上表可见,分配比小的系统,萃取效率也低。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分配比较小的溶质,采取分几次加入溶剂,连续几次萃取的办法,以提高萃取效率。

如果每次用V 有毫升有机溶剂萃取,共萃取n 次,水相中剩余被萃取物质的量减少至W n 克。

则nn V DV V W W ⎪⎪⎭⎫ ⎝⎛+=水有水04.沉淀法基本原理(1)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在沉淀法,向试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被测组分沉淀出来,这样获得的沉淀称为沉淀形式。

沉淀形式经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后,供最后称量的物质,称为称量形式。

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化学组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对沉淀形式的要求①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

即沉淀的溶解损失≤0.2mg 。

②沉淀必须纯净,尽量避免其它杂质的沾污。

③沉淀应易于过滤和洗涤,便于操作。

为此要尽可能获得粗大的晶形沉淀。

④沉淀应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

(3).对称量形式的要求①必须有固定的化学组成,符合一定的化学式。

否则无法计算分析结果。

②化学稳定性要高,称量形式不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也不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

③称量形式的分子量要大,而被测组分在称量形式中占的百分比要小。

(4).沉淀法的操作步骤①样品的称取和溶解,要求称取样品要有代表性,即样品的组成能代表所分析样品的平均组成;②沉淀的制备、过滤、干燥、灼烧;③沉淀的称量;5.沉淀的形成 分析结果无定形沉淀凝聚定向速度凝集速度〉 构晶离子—晶核—沉淀微粒 晶形沉淀定向排列定向速度凝集速度〈 6.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1).共沉淀 产生共沉淀的原因有 表面吸附、形成混晶、包埋或吸留。

(2).后沉淀 当沉淀析出后,在放置的过程中,溶液中原来不能析出沉淀的组分,也在沉淀表面逐渐沉积出来的现象,称为后沉淀。

7.沉淀条件的选择(1)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可以概括为“稀、热、慢、搅、陈”五个字。

(2).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浓溶液中沉淀、在热溶液中进行沉淀、加入适量的电解质、不陈化。

(3)均匀沉淀法:本法是,加入的沉淀剂并不立即与被测组分发生沉淀反应,而是通过一个缓慢的化学反应过程,使一种构晶离子由溶液中缓慢地、均匀地产生,(4)利用有机沉淀剂进行沉淀:有机沉淀剂品种多,选择性高,生成沉淀的溶解度小,沉淀吸附杂质少、纯净。

8.称量形式与结果计算沉淀析出后,经过滤、洗涤、干燥或灼烧制成称量形式,最后称定重量计算结果。

分析结果常按百分含量计算。

称量形式的称量值W 与其样品重S 的比值即为所求的百分含量。

计算式为: ()100%⨯=SW x % 有许多时候,称量形式的化学组成与待测组分的表示式不一致,则需将称量形式的量W 换算成待测组分的重量W ′,即:WF W ='F 为换算因数或称化学因数。

四、例题例1.准确称取纯净的BaCl 2·XH 2O 0.4885g ,得到硫酸钡沉淀0.4668g ,计算BaCl 2和结晶水的百分含量,并推断该氯化物的分子式。

分析:找出BaCl2转化为BaSO4的计量关系,求出BaCl2的质量,然后可计算出H 2O 的质量,并推算出BaCl 2·XH 2O 的组成。

解: BaCl 2 BaSO 4质量(g )208.24 233.39x 0.4668x=4165.039.2334668.024.208=⨯(g) H 2O 的质量:0.4885- 04165=0.0720(g ) BaCl 2%=(0.4165/0.4885)×100%=85.3% H 2O%=(0.0720/0.4885)×100%=14.7%BaCl 2 :H 2O = 0.4165/208.24 :0.0720/18.02 = 2.0×10-3 :4.0×10-3=1 :2分子式:BaCl 2·2H 2O例2.某样品含40%的Al 2(SO 4)3和55%的KAl(SO 4)2·12H 2O 若用重量法使Al(OH)3沉淀,灼烧后欲得0.20gAl 2O 3,应取样品多少克?分析:找出Al 2(SO 4)3和KAl(SO 4)2·12H 2O 转化为Al 2O 3的计量关系,运用数学的方法,建立方程组解此题。

解: Al 2(SO 4)3 Al 2O 3 2KAl(SO 4)2·12H 2O Al 2O 3242.14 101.96 2×474.38 101.9640%x y 55%x 0.20-y242.14y = 101.96×40%x (1)2×474.38×(0.20-y) = 101.96×55%x (2)解这个方程组 x=0.88(g )y=0.148(g) 应取样品0.88克五、习题指导习 题1. 重量分析法一般可分为几种方法?分别叫什么?2. 重量分析中为什么要求称量瓶、磁坩埚、玻砂坩埚、蒸发皿等恒重?实验里常用干燥方法有几种?3. 选择萃取剂的原则是什么?用同一种萃取剂,怎样提高萃取效率?4. 举例说明何谓“化学因数”?5. 挥发法适用于哪些物质的测定?它根据什么原理?6. 举例说明沉淀形式与称量形式有何区别?重量分析法中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有何要求?7. 沉淀有几种类型?各种沉淀类型之间有何差别?8. 影响沉淀的因素有哪些?解题指导:1-8题参阅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9. 称取含有结晶水的纯净BaCl 2·XH 2O 0.5000g ,得到硫酸钡沉淀0.4777g ,计算BaCl 2和结晶水的百分含量,并计算每分子氯化钡中含结晶水的分子数等于多少?解题指导:参考例110. 某样品含35%的Al 2(SO 4)3和60%的KAl(SO 4)2O H 212 ,若用重量法使Al(OH)3沉淀,灼烧后欲得0.15gAl 2O 3,应取样品多少克?解题指导:参考例2六、自测试题(一)填空题1. 重量分析法是根据 确定被测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

重量分析包括 和 两大步骤。

重量分析一般可分为 法、 法和 法。

2. 分配平衡中的平衡常数K D 称为 。

K D 与 和 的性质以及 有关,在低浓度下K D 是常数。

3. 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化学组成可以 ,也可以 。

在Ca 2+的沉淀法测定中,用草酸铵为沉淀剂,生成CaC 2O 4·H 2O ,经灼烧后所得的是CaO ,其中 是沉淀形式; 是 称量形式。

4. 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可以概括为“ 、 、 、 、 ”五个字。

(二)选择题1.干燥剂干燥适用于下列( )的物质。

A.B.C.D.A. 受热易分解B.挥发C.能升华D.三种都有2.在萃取法操作中,要求分配比D ( )才可取得较好的萃取效率。

A. 等于10B.大于10C.小于10D.大于13.沉淀法对沉淀形式的要求是沉淀的溶解损失为( )A. ≤0.2mgB. ≤0.2gC. ≤0.2%D. ≤2%4. 被测组分为Cl - 称量形式为AgCl 其换算因数可表示为( )A. Ag +/Cl -B.Cl -/Ag +C.Cl -/AgClD.AgCl/Cl -(三)判断题1. 减压加热干燥一般是指压力应在2.67Kpa 以下干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