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必背古诗
三年级下册15首古诗必背

三年级下册15首古诗必背早梅【明】道源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
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早梅【唐】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晚春【唐】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雨过山村【唐】王健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劝学诗【宋】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山中【唐】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从军行【唐】李白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山居杂诗【金】元好问瘦竹藤斜挂,丛花草乱生。
林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山亭夏日【唐】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三年级下学期中华古诗文诵读必背篇目

三年级下学期中华古诗文诵读必背篇目1、夜雨(唐)白居易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2、长干行其一(唐)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3、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4、长干曲四首(其二) (唐)崔颢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5、怨情(唐)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6、送上人(唐)刘长卿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7、遗爱寺(唐)白居易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8、新嫁娘词(唐)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9、弹琴(唐)刘长卿泠泠七丝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0、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11、宫词·故国三千里(唐)张祜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12、清平调·(唐)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13、玉阶怨(唐)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14、山中留客(唐)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5、少年行(唐)王维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16、送别(唐)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17、瑶池(唐)李商隐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18、蚕妇吟(南宋)谢枋得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19、杂诗(唐)无名氏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20、牡丹(唐)皮日休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三年级下册古诗必背全部

三年级下册古诗必背全部《绝句》诗题:《绝句》作者:(唐)杜甫诗文: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诗题:《惠崇春江晚景》作者:(宋)苏轼诗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衢道中》诗题:《三衢道中》作者:(宋)曾几诗文: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忆江南》诗题:《忆江南》作者:(唐)白居易诗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元日》诗题:《元日》作者:(宋)王安石诗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诗题:《清明》作者:(唐)杜牧诗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唐)王维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诗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滁州西涧》诗题:《滁州西涧》作者:(唐)韦应物诗文: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大林寺桃花》诗题:《大林寺桃花》作者:(唐)白居易诗文: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鹿柴》诗题:《鹿柴》作者:(唐)王维诗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8. ◦ ◦ ◦ 9. ◦ ◦ ◦ 10. ◦ ◦ ◦。
三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和词语

三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和词语
1. 《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晓》 -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望庐山瀑布》 -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绝句》 -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词语
1. 春意盎然:形容春天的气息很浓,万物生长得很旺盛。
2. 秋高气爽:形容秋天天气晴朗,气候宜人。
3. 风和日丽:形容天气晴朗,风和日暖。
4. 桃红柳绿:形容春天桃花红艳,柳树翠绿,景色美丽。
5. 金风送爽:形容秋天的风使人感到凉爽舒适。
6. 碧空如洗:形容天空非常清澈,没有一丝云彩。
7. 月明星稀:形容夜晚月亮明亮,星星稀少。
8. 风调雨顺:形容风和雨都恰到好处,适合农作物生长。
9. 鸟语花香:形容春天鸟儿鸣叫,花儿散发着香气,景色宜人。
10. 绿树成荫:形容树木茂盛,形成了浓密的树荫。
学生们可以通过朗读和背诵这些古诗词和词语,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这些古诗词和词语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有助于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三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汇总(20首)

三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汇总(20首)1.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
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译文洞庭湖的水色和秋天的月色交融在一起,互相辉应,显得多么和谐。
无风的湖面平静得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
从远处看,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就好像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青螺。
2.易水送别唐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释1.此地:指易水岸边。
2.燕丹:战国时燕国太子丹。
3.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因而头发直立,把帽子都冲起来了。
冠:帽子。
4.人:指荆轲。
5.没:死,即“殁”字。
6.水:指易水之水。
译文就是在这个地方燕丹送别荆轲,壮士慷慨激昂,场面悲壮。
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只有易水还是寒冷如初。
3.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释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
白登:今山西大同市东有白登山。
汉高祖刘邦曾亲率大军与匈奴交战,被围困七日。
1.关山月:古乐府诗题,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2.天山:指祁连山,位于今青海、甘肃两省交界。
3.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
4.白登:白登山,在今大同东北。
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
胡:此指吐蕃。
窥:有所企图。
5.戍客:指戍边的兵士。
6.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译文巍巍天山,苍茫云海,一轮明月倾泻银光一片。
浩荡长风,掠过几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
汉高祖出兵白登山征战匈奴,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三年级下册必背古诗。

三年级下册必背古诗30首的目录及古诗如下:目录:1.《绝句》(唐)杜甫2.《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3.《三衢道中》(宋)曾几4.《忆江南》(唐)白居易5.《元日》(宋)王安石6.《清明》(唐)杜牧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8.《敕勒歌》(北朝民歌)9.《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10.《泊船瓜洲》(宋)王安石11.《小儿垂钓》(唐)胡令能12.《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13.《江上渔者》(宋)范仲淹14.《望湖楼醉书》(宋)苏轼1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16.《春日》(宋)朱熹17.《咏柳》(唐)贺知章18.《凉州词》(唐)王之涣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20.《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21.《静夜思》(唐)李白22.《夜书所见》(宋)叶绍翁23.《题西林壁》(宋)苏轼24.《游山西村》(宋)陆游25.《绝句》(宋)僧志南26.《望天门山》(唐)李白27.《早发白帝城》(唐)李白28.《枫桥夜泊》(唐)张继29.《山行》(唐)杜牧30.《秋思》(唐)张籍古诗内容:由于篇幅限制,这里只列举前5首古诗,完整的30首古诗内容请查阅相关教材或教辅资料。
1.《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4.《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5.《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请注意,这里提供的目录和古诗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教材或教辅资料为准。
三年级下册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首

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4.《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1.《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9.《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古诗、课文、日积月累)

1.绝句唐代杜甫(fǔ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惠崇春江晚景宋代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三衢道中宋代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4.忆江南唐代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5.守株待兔《韩非子・五蠹(dù)》宋人有耕(gēng)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shì)其耒(1ěi)而守株,冀(jì)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6.元日宋代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túsū)。
千门万户瞳(tóng)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7.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hún)。
借问酒(jiǔ)家何处有?牧(mù)童遥指杏花村。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wéi)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zhūyú)少一人。
9.滁(chú)州西涧(jiàn)唐代韦应物独怜幽(yōu)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0.大林寺桃花唐代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fēi)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hèn)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寓言故事成语邯郸学步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画蛇添足杞人忧天井底之蛙杯弓蛇影2.八字成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入虎穴,焉(yān)得虎子。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近朱者赤(chì),近墨者黑。
1.文学常识文房四宝:笔墨(mò)纸砚(yàn)雅(yǎ)人四好:琴棋书画花中君子:梅兰(lán)竹菊中医四诊:望闻问切2.有关知错就改的名言见善则迁,有过则改(gǎi)。
-------《周易》过而不改,是谓(wèi)过矣(y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诗词)fãngxuěxiǔfúrïngshānzhǔrãndēngfēiláifēng1、登飞来峰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liúchángqīngwángānshí王安石刘长卿fēiláifēngshàngqiānxúntǎrìmùcāngshānyuǎn飞来峰上千寻塔,日暮苍山远,wãnshuōjīmíngjiànrìshēngtiānhánbáiwūpín闻说鸡鸣见日升。
天寒白屋贫。
búwâifúyúnzhēwàngyǎncháimãnwãnquǎnfâi不畏浮云遮望眼,柴门闻犬吠,zhīyuánshēnzàizuìgāocãngfēngxuěyâguīrãn只缘身在最高层。
风雪夜归人。
yïuyuánbùzhíbiãdǒngdà3、游园不值 4、别董大yâshàowēnggāoshì叶绍翁高适yìngliánjīchǐyìncāngtáiqiānlǐhuángyúnbáirìxūn 应怜屐齿印苍苔,千里黄云白日曛,xiǎokîucháifēijiǔbúkāiběifēngchuīyànxuěfēnfēn 小扣柴扉久不开。
北风吹雁雪纷纷。
chūnsâmǎnyuánguānbùzhùmîchïuqiánlùwúzhījǐ春色满园关不住,莫愁前路无知己,yīzhīhïngxìngchūqiángláitiānxiàshãirãnbúshíjūn一枝红杏出墙来。
天下谁人不识君。
yìjiāngnánqībùshī5、忆江南6、七步诗báijūyìcáozhí白居易曹植jiāngnánhǎofēngjǐngjiùcãngānzhǔdîurándîuqí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煮豆燃豆萁,rìchūjiānghuāhïngshânghuǒdîuzàifǔzhōngqì日出江花红胜火,豆在釜中泣。
chūnláijiāngshuǐlǜrúlánběnshìtïnggēnshēng春来江水绿如蓝,本是同根生,nãngbúyìjiāngnánxiāngjiānhãtàijí能不忆江南。
相煎何太急。
jiāngpàndúbùxúnhuāzhúzhīcí畔独步寻花 8、竹枝词dùfǔliúyǔxī杜甫刘禹锡7、江huángsìniángjiahuāmǎnqīyángliǔqīngqīngjiāngshuǐpíng 黄四娘家花满蹊,杨柳青青江水平,qiānduǒwànduǒyāzhīdīwãnlángjiāngshàngchànggēshēng 千朵万朵压枝低。
闻郎江上唱歌声。
liúliànxìdiãshíshíwǔdōngbianrìchūxībianyǔ留恋戏蝶时时舞,东边日出西边雨,zìzàijiāoyīngqiàqiàtídàoshìwúqíngquâyǒuqíng自在娇莺恰恰啼。
道是无晴却有晴。
xiāngcūnsìyuâliùyuâârshíqīrìwànghúlïuzuìsh9、乡村四月 1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wēngjuǎnsūshì翁卷苏轼lǜbiànshānyuánbáimǎnchuānhēiyúnfānmîwâizhēshān绿遍山原白满川,黑云翻墨未遮山,zǐguīshēnglǐyǔrúyānbáiyǔtiàozhūluànrùchuán子规声里雨如烟。
白雨跳珠乱入船。
xiāngcūnsìyuâxiánrãnshǎojuǎndìfēngláihūchuīsàn乡村四月闲人少,卷地风来忽吹散,cáiliǎocánsāngyîuchātiánwànghúlïuxiàshuǐrútiān才了蚕桑又插田。
望湖楼下水如天。
三年级下册必背古诗(三字经)rãnzhīchūxìngběnshànxìngxiāngjìnxíxiāngyuǎngǒubújiāoxìngnǎiqiānjiàoz hīdàoguìyǐzhuān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xīmângmǔzãlínchùzǐbúxuãduànjīzhùdîuyānshānyǒuyìfāngjiàowǔzǐmíngjùyán g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yǎngbújiāofùzhīguîjiàobùyǎnshīzhīduîzǐbúxuãfēisuǒyíyîubúxuãlǎohãwãi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yùbúzhuïbùchãngqìrãnbúxuãbúzhīyìwãirãnzǐfāngshǎoshíqīnshīyǒuxílǐy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xiāngjiǔlíngnãngwēnxíxiàoyūqīnsuǒdāngzhírïngsìsuìnãngrànglídìyūcháng yíxiānzhī香九龄能温席孝於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於长宜先知shǒuxiàodìcìjiànwãnzhīmǒushùshímǒuwãnyīãrshíshíãrbǎibǎiãrqiānqiānãrw àn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sāncáizhětiāndìrãnsānguāngzhěrìyuâxīngsāngāngzhějūnchãnyìfùzǐqīnfūfùshùn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yuēchūnxiàyuēqiūdōngcǐsìshíyùnbúqiïngyuēnánběiyuēxīdōngcǐsìfāngyìngh ūzhōng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yuēhuǒshuǐmùjīntǔcǐwǔxíngběnhūshùyuērãnyìlǐzhìxìncǐwǔchángbùrïngwěn 曰火水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dàoliangshūmàishǔjìcǐliùgǔrãnsuǒshímǎniúyángjīquǎnshǐcǐliùchùrãnsuǒs ì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yuēxǐnùyuēāijùàiâyùqīqíngjùpáotǔgãmùshíjīnyǔsīzhúnǎibāyīn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gāozēngzǔfùãrshēnshēnãrzǐzǐãrsūnzìzǐsūnzhìxuáncãngnǎijiǔzúrãnzhīlún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fùzǐēnfūfùcïngxiōngzãyǒudìzãgōngzhǎngyîuxùyǒuyǔpãngjūnzãjìngchãnzãzh ōng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cǐshíyìrãnsuǒtongfánxùnmãngxūjiǎngjiūxiángxùngǔmíngjùdúwãixuãzhěbìyǒuchū此十义人所同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为学者必有初xiǎoxuãzhōngzhìsìshūlùnyǔzhěârshípiānqúndìzǐjìshànyánmângzǐzhěqīpiān zhǐ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jiǎngdàodãshuōrãnyìzuîzhōngyōngzǐsībǐzhōngbúpiānyōngbúyìzuîdàxuãnǎiz ēngzǐ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zìxiūqízhìpíngzhìxiàojīngtōngsìshūshúrúliùjīngshǐkědúshīshūyìlǐchūn q iū自讲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hàoliùjīngdāngjiǎngqiúyǒuliánshānyǒuguīcángyǒuzhōuyìsānyìxiángyǒudiǎnmïyǒuxùngào号六经当讲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yǒushìmìngshūzhīàowǒzhōugōngzuîzhōulǐzhùliùguāncúnzhìtǐdàxiǎodàizhùl ǐjì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shùshângyánlǐlâbâiyuēguïfēngyuēyǎsînghàosìshīdāngfěngyǒngshījìwángch ūnqiūzuî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yùbāobiǎnbiãshànâsānchuánzhěyǒugōngyángyǒuzuǒshìyǒugîuliángjīngjìmín gfāngdúzǐ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彀梁经既明方读子cuōqíyàojìqíshìwǔzǐzhěyǒuxúnyángwãnzhōngzǐjílǎozhuāngjīngzǐtōngdúzhūsh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kǎoshìxìzhīzhōngshǐzìxīnïngzhìhuángdìhàosānhuángjūshàngshìtángyǒuyúh àoârdì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xiāngyīxùnchēngshângshìxiàyǒuyǔshāngyǒutāngzhōuwãnwǔchēngsānwángxiàc huánzǐjiātiānxià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sìbǎizǎiqiānxiàshâtāngfáxiàguïhàoshāngliùbǎizǎizhìzhîuwángzhōuwǔwáng shǐzhūzhîu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bābǎizǎizuìchángjiǔzhōuzhãdōngwánggāngduîchěnggāngēshàngyïushuìshǐch ūnqiūzhōngzhànguï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