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古今异义+通假字)(附参考答案)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古今异义1.写出下面加粗字词的古义。
(1)其实百倍古义:今义:实际上、事实上(2)思厥先祖父古义:今义:即父亲的父亲(3)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今义:之后(4)至于颠覆古义:今义:表示对事物进行补充说明或处理(5)率赂秦耶古义:今义:率领;不慎重(6)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今义;表示又一次(7)于反覆不宜卤莽古义:今义: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8)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古义:今义:小或少(9)故略上报古义:今义:向上级汇报(10)必固其根本古义: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11)凡百元首古义:今义:国家的最高领导人(12)则纵情以傲物古义:今义:尽情(13)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古义:今义:走路(14)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义:今义:认为2.下列各组句子全都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汝可以模拟得之裹足不入秦不如拼搏一笑B.行李之往来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期山东为三处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D.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于是项王大呼驰下役聪明之耳目3.下列选项中加粗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傲物则骨肉为行路楚人一炬,可怜焦土B.与战败而亡者,其实百倍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C.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D.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4.下列句子中加粗字词不全属于古今异义的一组是()A.行李之往来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敢以烦执事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C.而听细说持千金之资币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太子欲求天下之利匕首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5.下列句子中,不含有古今异义词语的数量是()①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②于反复不宜卤莽③汉天子我丈人行也④以货物与常⑤律知武终不可胁⑥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⑦匈奴诡言武死⑧武等实在⑨蹑足行伍之间⑩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⑪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⑫朝夕遣人候问武A.1B.2C.3D.46.对下面每组句子中加粗双音节词语意义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优秀人才)②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动心)B.①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公公和婆婆)②传其事以为官戒(把……作为)C.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文雅)②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人力能做到的事)D.①不抑耗其实而已(它的果实)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7.下列加粗的文言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安定强盛)②汝可以模拟得之(模仿)③约为婚姻(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④燕赵之收藏(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⑤故略上报(向上级汇报)⑥思厥先祖父(泛指祖辈父辈)⑦依乎天理(天然的道理)⑧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古代指中原地区)⑨行李之往来(外交使者)⑩童子六七人(小孩)A.①②⑤⑦B.③⑥⑧⑩C.④⑤⑥⑧D.①③⑥⑨8.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思全都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①既窈窕以寻壑②悦亲戚之情话③感慨系之矣④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⑤气息奄奄⑥桂影斑驳A. ①③⑥B.①②④C.①④⑥D.②③⑤(二)通假字一、填空类1.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张良出,要项伯“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5)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令将军与臣有郤“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假字(1)无以,则王乎:()(2)然则废衅钟与:()(3)王说,曰:“诗云……”:()(4)为长者折枝:()(5)刑于寡妻:()(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7)无不为已:()(8)盖亦反其本矣:()(9)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10)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11)无不为已:()(12)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1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二、选择类1.下列对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鼓瑟希希:同“稀”,稀疏B.批大郤郤:同“隙”,隔阂,嫌隙C盖亦反其本矣盖:同“盍”,何不D.距关,毋内诸侯内:同“纳”,接纳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所守或匪亲圣人无常师B.外连横而斗诸侯赢粮而景从君子生非异也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輮以为轮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吞二周而亡诸侯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下列句子通假字最多的一项是()A鼓瑟希,铿尔莫春者,春服既成夫子喟然叹曰B.距关,毋内诸侯令将军与臣有郤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不复一一自辨张良出,要项伯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振之以威怒高低冥迷,不知西东各抱地势,钩心斗角4.下列各组句子,全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藉寇兵而赉盗粮河海不择细流乌江亭长檥船待B.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君冯轼而观之抚军亦厚赉成C总此十思,弘兹九德乡师而哭堕军实而长寇仇D.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遂散六国之从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5.下列各组句子中,通假字最多的一组是()A隰则有泮偭规矩而改错鼓瑟希,铿尔辟邪说,难壬人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芳菲菲其弥章刑于寡妻距关,毋内诸侯C扈江离与辟芷兮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因击沛公于坐振之以威怒D.来吾道夫先路须臾成五采技盖至此乎遂散六国之从6.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皆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来吾道夫先路(《离骚》)/郡县逼迫,催臣上道(《陈情表》)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兰亭集序》)/园日涉以成趣(《归去来兮辞》)C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西当太白有鸟道(《蜀道难》)D.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配套练习,附详细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配套练习,附详细答案120文言文实词1、爱: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例句: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阿房宫赋》)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项脊轩志》)答案:?吝惜,舍不得,吝啬;?喜爱,爱护;?喜爱;?喜爱;?爱护;?喜爱。
2、安: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哪里,哪儿;⑥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例句: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谏太宗十思疏》)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⑴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⑷成语“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答案:??使……安定;?疑问副词,怎么;?疑问副词,怎么,哪里;?疑问代词,哪里,哪儿;?安稳,安定,安全;?安逸,安乐;?使……安定;?疑问代词,哪里,哪儿;?疑问副词,怎么/安稳,安定,安全;⑴安逸,安乐;⑵疑问副词,怎么,哪里;⑶疑问副词,怎么,哪里;⑷疑问副词,怎么,哪里/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高三高考文言文实词练习

17.殆 归有光家遭火,势急殆( 危险),物件殆( 接近)尽,唯 余项脊轩。归有光以为殆( 大概)有神助,后重修之。 18.当 李斯为秦相,当( 掌握)政。当( 在 )是时,敌虎视秦, 李斯令将当( 把守)关隘,敌临,守将退之,按律当 ( 判决 )死。李斯念其功,以功当( 相抵) 泽,于其当 ( 将 )死之际活之,后令其当( 任 )出使之职,守将涕 落曰:“此事,名我固当( 恰当 )。吾定效力,不负君望!”
35、 患 古时有师徒二人,师授其徒捕虎之法。其徒学之,不几日便以为得法, 自诩于人前。其师患( 担心 )其未得要领。一日,以其徒上山捕虎, 令其以法试之,未得。归之,训曰:“人之患( 毛病)在自诩,此或终 为患( 灾难)也。” 36 .或 李蟠求学于韩愈,始或( 迷惑 ) 于嬉,嗜玩,或( 有时 )逃。愈惩其 曰:“ 为学,贵在恒也。为学或( 倘若)匪恒,则或( 有的)师焉, 或否焉,小学而大遗。”李蟠闻后,方心定,乃有所成。众人以为愈之 功。后或( 有人 )责愈,以为童为学,当顺自然,后功或( 或者 ) 未易量。
9.察 郡守察〔 观察 )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
察( 明察 ),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察(洁净的样子),乃众 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 推举 )孝廉,足见帝之察
( 明智 )。 10.朝
邹忌旦日朝( 早晨 )服衣冠,于朝( 朝廷 )谏齐王。齐 王纳其谏。其后,齐国日盛,弱国来朝( 朝见 ),经数年之 久。邹忌闻名天下,为历朝( 朝代 )谋臣所景仰。
如蛮夷之鄙〔 浅陋无)知人。
7、兵 陈涉初起之时,用兵( 兵法 )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 木为兵( 兵器 ),以疲惫之兵( 军队 ),遂灭秦。得天下 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 伤害 )其友,勿劝。 8.病
高中语文高考必备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考必备文言文实词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写出实词在句子中的意思)诚1、帝感其诚()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4、帝感其诚()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2、为汉家除残去秽()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4、即除魏阄废祠之址以葬之()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6、扶辇下除()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3、动以朝廷为辞()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7、大礼不辞小让()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10、近者奉辞伐罪()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4、樊哙从良坐()5、从此道至吾军()6、弟走从军阿姨死()7、其从如云()8、欲不可从()9、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1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12、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4、思而不学则殆()当1、木兰当户织()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3、有大石当中流()4、北邀当国者相见()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8、犯法当死()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1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道1、怀其璧,从径道亡()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于是废先王之道()5、伐无道,诛暴秦()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7、臣之所好者,道也()8、道不同,不相为谋()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10、故园谁道有书来()11、道之以政()12、道义:道德和正义得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3、未得与项羽相见()4、吾得兄事之()5、所识穷乏者我欤()6、得无教我猎虫所耶()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10、此言得之()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絮大()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度义而后动()4、乃曰”吾忘持度”()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7、一夜飞度镜湖月()8、常有大度。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精析精练

5
鄙
1. 边界地方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2. 庸俗,见识浅,鄙陋
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 复合词:鄙人,自称的谦词
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史记•冯唐列传》)
2
安
1. 安全,安稳,安定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安抚,抚慰
则宜抚安,与结盟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赤壁之战》)
3. 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沛公安在?(《鸿门宴》)
4. 养生
衣食所安。(《曹刿论战》)
3
被
1. 被子(名词)
一天白天,(曹操)正在大帐中睡觉的时候,被子掉到地上了。
2. 覆盖(动词)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3. 介词,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4
倍
1. 通“背”,背叛,违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2. 一倍,加倍
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孙子•谋攻》)
3. 增加
焉用亡邻以倍郑?(《烛之武退秦师》)
4. 越发、更加、倍加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精析精练
序号
文言实词
解释
例句
1
爱
1. 喜欢,爱好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2. 吝惜,爱惜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3. 爱慕,欣赏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4. 恩惠
古之遗爱也。(《左传》)
5. 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
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附答案解析范本文言文实词题目(四篇)

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附答案解析范本文言文实词题目(四篇)2023年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附答案解析范本一(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③不知以为知也。
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②坐:由于。
③强(qi ǎnɡ):硬要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由此你能联想到我们读过的《论语八则》中孔子的什么名言?总结:传神地运用比方,将竹柏之影与月光相互衬托,渲染了风光的幽美肃穆,表达出月光清静光明的特点,衬托出闲适的心境。
2023年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附答案解析范本二孔子到东方游历,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在争论,便问他们争论的缘由。
有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时距离人近(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则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大得像一个车盖,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这不是远处的看着小而近处的看着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凉爽而略带寒意,等到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孔子不能判决(谁对谁错)。
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你学问渊博呢?”《两小儿辩日》解释选自《列子·汤问》。
原文共十三章,这是第七章。
《列子》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由列御寇编写。
东游:向东游历。
东:东方。
游:游历、游学。
见:观察。
辩斗:辩论,争辩。
辩:争。
其:代词,他们,两小儿。
故:原因,缘由。
以:以为,认为。
始:刚刚,才。
去:离;距离。
日中:正午。
初:刚刚。
车盖:车篷,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高考文言文文言实词选择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选择题:文言实词1.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却匈奴七百余里②王无罪岁③群贤毕至,少长咸集④序八州而朝同列⑤小学而大遗⑥履至尊而制六合⑦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⑨泣孤舟之嫠妇⑩木直中绳,輮以为轮A.①⑨⑩/②③④⑧/⑤⑥⑦ B.①⑨⑩/②④⑥⑧/③⑤⑦C.①④⑨⑩/②⑤⑧/③⑥⑦ D.①④⑨⑩/②⑥⑧/③⑤⑦2.以下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①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②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A.攻:攻打 B.然:这样,一样 C.宜:应该 D.爱:吝啬3.以下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①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②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A.蚩蚩:忠厚貌 B.贸:换 C.言:说 D.悼:悲悼、悲伤4.以下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②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A.徒:徒弟 B.其:难道 C.下:在六国之后 D.故事:旧事5.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何莫学夫诗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学不可以已C.天下归仁焉自牧归荑,洵美且异D.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②亦去之离开③进兵北略地夺取④秦之遇将军遇见⑤人不敢与忤视逆⑥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预料⑦持千金之资币物钱币⑧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发现⑨亡去不义死亡⑩沛公则置车骑丢弃列作其次次序向之所欣从前A.①②④ B.②③⑦ C.⑧ D.⑤⑥⑩7.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敢以烦执事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C.申之以孝悌之义 D.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8.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群臣惊愕,卒起不意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9.下列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吾其还也其孰能讥之乎 B.诚能得樊将军首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C.大王来何操剑长,操其室 D.沛公安在君安与项伯有故10.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晋军函陵②箕踞以骂曰③越国以鄙远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⑤与郑人盟⑥则秦未可亲也⑦函封之⑧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⑨群臣怪之⑩吾得兄事之火尚足以明也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A.①④⑤/②⑦/③ /⑥⑩ /⑧⑨ B.①④⑤ //②⑦⑩/③/⑥ /⑧⑨C.①⑤ /②⑦⑩/③/⑥ /④⑧⑨ D.①⑤ /②⑦/③/⑥⑩ /④⑧⑨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尔其勿忘乃父之志还是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这些C.冀幸君之一悟希望 D.杀人如不能举尽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是()A.始速祸焉开始加速 B.暴秦之欲无厌满足C.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坚持 D.重念蒙君实视遇厚看待、对待13.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永保无疆之休美好 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万物C.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治理 D.虽董之以严刑判决14.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人君当神器之重主持,掌管B.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谨慎C.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判决D.邪曲之害公也危害1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是()A.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亲附 B.下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旧事C.辟邪说,难壬人谬论 D.胥怨者民也相互16.下面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①虽有槁暴暴:晒干②暴殄天物暴:糟蹋、损害B.①而绝江河绝:横渡②乘小舟来此绝壁下绝:隔绝的C.①用心一也用:因为②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用事:当权D.①小人喻于利喻:明白②王好战,请以战喻喻:比喻17.对下列句子中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归:归附②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事:从事,实行③出门如见大宾见:看见④饭疏食,饮水饭:吃。
高考语文文言实词专项训练

高考语文文言实词专项训练
1. 本:①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
(《种树郭橐驼传》)②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种树郭橐驼传》)③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五代史伶官传序》)④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其一)》)⑤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陈情表》)
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礼记·大学之道》)
2. 信:①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谏太宗十思疏》)②其信然邪?其梦邪?(《祭十二郎文》)
在高考语文复习中,文言文是重点内容之一。
文言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需要考生熟练掌握。
通过专项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考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1)
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是否正确。
(正确打“√”,错误打“X”)
()1.【2004】以功除岷州刺
史除:授予官职
()2.【2009】若真鄙儒
也鄙:品德低下
()3.【2010】未尝诣取
直诣:前往
()4.【2011东城期末】以闰六月朔朔:农历每月十五
()5.【2011海淀期末】擢太子率更
令擢:提拔
农田
()7.【2003】其所宝者异
也。
宝:宝贝
()8.【2007】上唱而民
和唱:倡导
()9. 平江伯陈瑄初亦恶原吉,原吉顾时时称瑄才。
顾:照顾()10.【2011丰台期末】元俨自以属尊望重属:地位
()11.【2009海淀区一模】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罢:罢免
()12. 【2009东城二模】一人失家,一世非之非:不是()13.【2009】竟朝置
酒竟:直至……终了
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
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
()14.【2010】终不复言复:回答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
()15.【2009西城一模】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趋:趋向,表示追随于后。
孝景帝季年,万石君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②必式焉。
()16.【2010东城一模】李生并会客皆往候之候:等待
明旦,李生并会客皆往候之。
至则唯茅舍尚存,独孤生不见矣。
()17. 【海淀区2008高三期末】民必甚病之病:损害
()18.【2010】居善
药居:聚积,搜集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
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
()19. 原吉危坐俨然危坐:端正地坐着
()20.【09东城】会昌初致仕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2)
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是否正确。
(正确打“√”,错误打“X”)
()1.【2010海淀二模】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除:铲除()2.【2009西城二模】辟太尉李修府辟:征召
()3.【2011海淀高三期中】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卒:终于
“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4.【2009朝阳期末】南游乎高陂,北陵乎巫山陵:巍峨,高大()5.【2009西城二模】以采线缝其裾为识识:识别
()6.【2007】法弗能正
也正:正确
()7.【2011丰台期末】行荆州、扬州牧行:巡行
()8.【2006】兼于涂而不能
逮逮:赶上
(晏子)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
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
()9.【09海淀】曰:“何备也!”备:准备
昔者郭君出郭,谓其御曰:“吾渴,欲饮。
”御者进清酒。
曰:“吾饥,欲食。
”御者进干脯梁糗。
曰:“何备也?”御者曰:“臣储之。
”曰:“奚储之?”御者曰:“为君之出亡而道饥渴也。
”
()10.【2011丰台期末】坐侍婢纵火,延燔禁中坐:因为
后职屡改迁,至祠太清宫,加兼中书令。
坐侍婢纵火,延燔①禁中,夺武信节,降封端王,出居故驸马都尉石保吉第。
()11.【2011海淀】楚客等恶其言切切:恳切楚客等恶其言诋切,谓诸史官曰:“是子作书,欲致吾何地?”
()12. 【2009西城一模】而吏以不中程,多退斥程:日程
州葺兵营,课民输木,檄尉受之,而吏以不中程,多退斥,欲苛苦输者,因以取赇①;
()13.而能交结权幸,共短贽于上前短:陷害。
()14.文吏以法绳
之绳:捆绑()15.良久,召唐让
曰让:责备
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上怒,起入禁中。
良久,召唐让曰:
()16.光武召见,甚异
之异:奇怪
()17. 丘闻君子过人以为
友过:探望,拜访
丘闻君子过人以为友,不及人以为师。
()18. 医药备尽而疾不
瘳备:准备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3)
1.(2011东城区期末)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闰六月朔朔:农历每月十五
B.应元投袂起袂:衣袖
C.会城中矢少会:适逢
D.顾视其树立顾:但是
2.(2010海淀二模)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除:铲除
B.绥御之方,其涂不一涂:通“途”
C.方复求为交通交通: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
D.固奴干其车骑干:冲撞、冒犯
3.(2010北京卷)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善药居:聚集,搜集
B.积券如山券:借据,欠条
C.未尝诣取直诣:前往
D.终不复言复:回答
4.(2009东城二模)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且百岁,底春被裘被:穿着
B.子贡闻之,不喻其意喻:明白
C.一人失家,一世非之非:不是
D.有人钟贤世、矜巧能矜;自夸
5.(2010崇文一模)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盟栉
毕栉:梳头
B.之纲穷诘其名诘:追问
C.顾死亦有
礼顾:回头 D.一筹莫效而束手就擒筹:谋略6.(2009海淀一模)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忠臣者务崇君之德崇:使……崇高
B.牵牛蹊人之田蹊:践踏
C.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罢:罢免
D.三国阴谋同计阴谋:暗中谋划
7.(2009朝阳期末)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绝:截断,截取
B.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颈为招招:箭靶,目标
C.南游乎高陂,北陵乎巫山陵:巍峨,高大D.填黾塞之内,而投已乎黾塞之外填:充塞,布满
8.(2010朝阳一模)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宣部分将校,镇压四方部分:指挥,分派B.邕又军人教习田猎田:田地,农田
C.夜中召邕支配,造次便了了:完结,停当D.武平初,坐断事阿曲阿:偏袒,庇护
9.(2010海淀一模)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发奇中,令人绝倒绝倒:极为佩服
B.同事者以年老慢易之易:轻视
C.每至四节之会,簪袍烂然烂:光鲜亮丽
D.俱以游倦晏
起晏:安逸10.(2009西城二模)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辟太尉李修府辟:征召
B.悉贳其罪贳:赦免
C.又潜遣贫人能缝者潜:暗中
D.以采线缝其裾为识识:识别
11.(2011高三期中)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鉴:识别力
B.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陵迟:衰落
C.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卒:终于
D.先主寻悔,请还寻: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