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17哺乳动物血压调节试验目的学习哺乳动物动脉血压的直接
血压调节家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血压调节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血压调节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技术。
3. 观察和记录血压调节过程中各因素的调节作用。
二、实验原理血压是衡量心血管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其调节机制主要涉及神经系统和体液系统。
在生理情况下,血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相对稳定是通过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来实现的。
神经调节主要通过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压力感受器反射)和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调节来实现。
当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反射使心脏交感神经活动减弱,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从而使心率减慢、血管扩张,降低血压;当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反射使心脏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从而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升高血压。
体液调节主要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心房钠尿肽(ANP)系统来实现。
当血压降低时,RAAS系统被激活,血管紧张素II(ATII)分泌增加,导致血管收缩,升高血压;同时,ANP系统被抑制,ANP分泌减少,导致血管扩张,降低血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家兔:2只,体重约2.5kg。
2. 实验仪器:BL-420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血压换能器、刺激电极、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械、注射器(5mL、1mL)等。
3. 实验试剂:3%戊巴比妥钠、0.3%肝素、1:10000盐酸肾上腺素、1:10000去甲肾上腺素、1:1000异丙肾上腺素、0.01%多巴胺、1%酚妥拉明、0.001%乙酰胆碱、0.01%阿托品。
四、实验方法1. 家兔麻醉:将家兔放入实验台,用3%戊巴比妥钠进行麻醉,剂量为40mg/kg体重。
2. 动脉插管:在兔颈动脉处进行动脉插管,插入深度约1cm,连接血压换能器,记录血压变化。
3. 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实验:(1)夹闭颈动脉窦血管,观察血压变化;(2)夹闭主动脉弓血管,观察血压变化;(3)分别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观察血压变化。
4.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调节实验:(1)给予肾上腺素,观察血压变化;(2)给予去甲肾上腺素,观察血压变化;(3)给予酚妥拉明,观察血压变化。
家兔血压调节实验报告

家兔血压调节实验报告引言:家兔是一种常见的哺乳动物,广泛应用于动物实验研究中。
血压调节是人体内部环境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也是许多疾病的基础和预防工作的重点。
因此,本次实验使用家兔作为实验对象,旨在探究家兔血压的调节机制,为人类的健康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实验原理: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它由心血管系统的前负荷、心肌收缩力、心血管阻力和周围血管张力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
其中心血管阻力是维持血压稳定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
血管紧张素是一种强有力的血管收缩素,是调节血压和体液平衡的关键因素。
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血管紧张素通过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受体而导致血管收缩和血压上升。
而一些药物,如ACE抑制剂和ARB,则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的生成或作用,以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实验设计:实验选用6只性别、年龄相近的健康家兔,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只。
组别A为对照组,组别B为实验组。
实验组每只兔子接受ACE抑制剂—依普利钠的药物注射,剂量为每公斤体重3毫克,注射前后分别于0分钟、30分钟、60分钟和120分钟时测量其血压。
而对照组则在同一时刻进行同样的测量,但翻转注射等操作的应用没有使用。
实验步骤1.给健康兔子准备好细长型静脉采血针2.将剂量为每公斤3毫克的依普利钠通过兔子耳缘静脉注射3.将剂量为0.9%的生理盐水溶液通过兔子耳缘静脉注射作为对照组4.将兔子置于适宜位置,固定血压计进行测量5.每测一次都要多次进行测量和数据对比,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6.将实验完成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验组兔子的血压明显降低,而对照组的兔子的血压几乎没有变化。
60分钟左右,实验组兔子的血压下降到92/60mmHg,而对照组的血压仍然保持在120/80mmHg。
至120分钟时,实验组的血压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实验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发现ACE抑制剂—依普利钠可以有选择性地影响血管紧张素的合成,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动物血压综合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动物血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了解动脉血压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的变化规律。
3. 掌握血压调节的神经体液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4. 学习使用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进行血压数据采集和分析。
二、实验原理动脉血压是心血管功能活动的综合指标,其稳定对于维持各组织、器官的正常血液供应和物质代谢至关重要。
动脉血压的调节涉及神经、体液等多种因素,包括压力感受器、心脏、血管平滑肌等。
本实验通过观察动物在不同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血压变化,分析血压调节的机制。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家兔2. 实验仪器:BL-420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血压换能器、刺激电极、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械、注射器(5mL、1mL)等3. 实验试剂:3%戊巴比妥钠、0.3%肝素、1:10000盐酸肾上腺素、1:10000去甲肾上腺素、1:1000异丙肾上腺素、0.01%多巴胺、1%酚妥拉明、0.001%乙酰胆碱、0.01%阿托品等四、实验方法1. 动物麻醉与固定:取家兔,称重,用3%戊巴比妥钠进行静脉麻醉,剂量为40mg/kg。
麻醉成功后,将家兔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
2. 颈部皮肤切开:沿颈部正中切开皮肤,分离肌肉,暴露颈动脉。
3. 动脉插管:在颈动脉上穿两根丝线,结扎远心端,近心端用动脉夹夹闭。
用眼科剪在结扎端与动脉夹之间剪开一小口,将动脉套管插入颈动脉,并用手术线固定。
4. 血压测量:将动脉套管连接到血压换能器,通过BL-420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实时监测血压变化。
5. 实验分组与处理:1)对照组:正常家兔,仅进行血压测量。
2)神经阻断组:用酚妥拉明阻断颈动脉窦神经,观察血压变化。
3)受体阻断组:分别用阿托品阻断乙酰胆碱受体和酚妥拉明阻断肾上腺素受体,观察血压变化。
4)受体兴奋组:分别用乙酰胆碱兴奋乙酰胆碱受体和肾上腺素兴奋肾上腺素受体,观察血压变化。
6. 数据采集与分析:记录各实验组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血压变化,分析血压调节的机制。
机能学实验生理学部分

【注意事项】
1、加强分工合作,记时须及时、准确。最好由一位同学负责将血液加入试管,其它同学各掌握1-2支试管,每隔半分钟观察一次。
【注意事项】
1.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持动脉插管与颈总动脉于平行状态,防止动脉插管刺破动脉管壁。
2.在进行动脉插管时确保三通管各通路都保持关闭状态。
3.每完成一个项目必须待血压恢复后,才能进行下一项实验;进行实验结果处理时,每一项实验项目前后,一定要有正常血压曲线作为对照。
【思考题】
1.上述哪些项目所引起的血压变化可以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来解释,如何解释?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对象家兔
二、器材药品小烧杯、带橡皮刷的玻棒或竹签(或小号试管刷)、清洁试管10支、秒表、水浴装置一套、冰块、棉花、石蜡油、肝素或草酸钾、生理盐水。
三、方法与步骤
(一)动物准备家兔麻醉后,仰卧固定于兔手术台上,行一侧颈总动脉或股动脉插管,备取血用。
(二)试管的准备取8支干净的小试管,按表7-2准备各种不同的实验条件。
(7)静脉注射肾上腺素从耳缘静脉注入0.01%的肾上腺素0.15~0.2 ml,观察动脉血压和心率的变化。
(8)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从耳缘静脉注入0.01%的异丙肾上腺素0.15~0.2 ml,观察动脉血压和心率的变化。
(9)静脉注射酚妥拉明从耳缘静脉注入1%的酚妥拉明0.2 ml,观察动脉血压和心率的变化。1分钟后重复6、7、8,分别观察血压的变化程度,与前者有何不同?
支配血管的神经为植物性神经,绝大多数属于交感缩血管神经,兴奋时使血管平滑肌收缩,血管口径缩小,外周阻力增加;同时由于容量血管收缩,促进静脉回流,这些血管反应,导致动脉血压升高。当交感缩血管神经的紧张性降低时,血管扩张、外周阻力增大,动脉血压下降。
动脉血压的调节实验报告

动脉血压的调节实验报告动脉血压的调节实验报告引言:动脉血压是指血液在动脉血管内的压力,它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重要指标。
动脉血压的调节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涉及到多个生理系统的协同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操作,探究动脉血压的调节机制。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所需材料包括实验动物(小鼠)、血压计、药物(如血管活性物质等)、实验室设备(如注射器、静脉注射器等)。
实验过程中,首先给小鼠进行麻醉,然后通过静脉注射给予药物,最后使用血压计测量小鼠的动脉血压。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实验中,我们通过给小鼠注射不同的药物,观察其对动脉血压的影响,以及血压的调节机制。
实验结果表明,注射血管收缩剂如去甲肾上腺素会使小鼠的动脉血压升高,而注射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则会使小鼠的动脉血压降低。
这一结果表明,动脉血压的调节主要通过调节血管的收缩和扩张来实现。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调节血管内平滑肌的张力来控制血管的直径,从而影响血管的阻力。
当血管收缩时,血管阻力增加,导致动脉血压升高;而当血管扩张时,血管阻力减小,动脉血压降低。
此外,实验还发现,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小鼠的心率也有所增加。
这说明在动脉血压调节过程中,心率也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
心率的增加可以使心脏泵血量增加,从而提高动脉血压。
实验还观察到,注射血管扩张剂后,小鼠的尿量明显增加。
这提示尿液的生成与动脉血压的调节密切相关。
尿液的生成主要通过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过程来完成,而血压的增加可以促进肾小球滤过率的提高,进而增加尿液的生成量。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动脉血压的调节机制。
动脉血压的调节主要通过调节血管的收缩和扩张来实现,同时还涉及心率和尿液生成等生理过程。
这一研究对于进一步探索动脉血压调节的机制,以及相关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动脉血压是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指标,其调节涉及多个生理系统的协同作用。
本实验通过给小鼠注射不同的药物,观察其对动脉血压的影响,揭示了动脉血压调节的机制。
生理实验-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

(三)、观察项目
1、观察正常血压和心搏曲线。识别一、二、三级波。
一级波(心搏波):乃由于心室舒缩所引起的血压波动,心缩
时上升,心舒时下降,频率与心率一致。但由于记录系统有较大的惯性,波动的 幅度不能真实的反映出收缩压 与舒张压的高度。
二级波(呼吸波):乃由于呼吸运动所引起的血压波动,吸气时上升。呼气时下 降。
三级波,可能系由于血管运动中枢紧张性的周期性变化所致。
2、 牵动颈总动脉。手持左侧颈总动脉上的穿线牵拉5秒。(同时记录刺激记 号,以下各项亦同,不另),观察心搏与动脉血压有何变化?
三、实验用品家兔、D-95生理记录系统、血压换能器、塑
料动脉插管、动脉夹、三通管、刺激器、保护电极、兔手术台、哺乳动物手术器 械、手术灯、注射器、肝素生理盐水、40%酒精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纱布、棉
球、丝线、0.01%肾上腺素、0.01%乙酰胆碱等。
四、实验步骤和项目
(一)装置仪器
D-95生理记录仪-血压换能器装置。
“Pressure amplified!增益、定标、调零是否预先调妥,选择采样周期”=32ms
压缩比=1:4,放开动脉夹,鼠标单击 采样”开始观察视屏显示的图形大小和位 置,调节 放大-缩小”推钮和 上移-下移”推钮。旋动三通管b的开关,使动脉插 管与血压换能器相通,并移去动脉夹,则可与记录源相连。将血压换能器用烧瓶 夹固定在铁支架上。换能器的位置应大致与心脏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器的另一端有两个伸向外端的小 管,分别与一个三通管相连。三通管a(侧管)作注石蜡油和定零线用。三通管b(正管)的二个接头分别与塑料动脉管和一短橡皮管相连。在将动脉插管插入 颈总动脉前,先用盛有肝素生理盐水的10毫升注射器与三通管相连,旋动三通 管b上的开关,使动脉插管与注射器相通,推动注射器,使动脉插管内充满肝素 生理盐水溶液,然后关闭三通管bo
试验17哺乳动物血压调节试验目的学习哺乳动物动脉血压的直接

实验17 哺乳动物血压调节[实验目的] 学习哺乳动物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方法,观察心血管活动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实验原理] 人和动物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是通过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实现的。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反射是维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的重要机制。
该反射传人神经分别是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或减压神经),其传出神经为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
交感神经兴奋,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心肌的β1受体,引起心率变快、传导加速,收缩力增加,导致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
交感缩血管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上的a受体,引起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迷走神经兴奋,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的M受体,引起心率减慢、心房收缩力减弱、房室传导减慢,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
体液因素中以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最重要。
两者均能使心血管活动加强,引起血压升高。
由于与作用的受体不同,两者作用亦有区别。
肾上腺素主要引起心跳加快、传导加速,收缩力增强,使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而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血管,使其平滑肌收缩、管径变小,外周阻力增加,导致血压升高。
[实验对象] 兔。
[实验用品] BL-420型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血压换能器、保护电极、动脉插管、动脉夹、三通管、哺乳动物手术器械、彩色丝线、纱布、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1000u/ml肝素、1/10000肾上腺素,1/10000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
[实验步骤]1.麻醉及固定动物,按1g/kg剂量,由兔耳缘静脉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将动物麻醉,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
注意将颈部拉直,保持呼吸道通畅。
2.分离颈部血管和神经:剪去颈部手术野的兔毛,沿正中线切开皮肤5~7em。
用止血钳分离皮下组织和肌肉,暴露气管。
用止血钳把气管两旁的肌肉拉开,即可在气管两侧找到与气管平行的左、右颈总动脉。
同时可见与动脉伴行的一束神经:其中最粗的是迷走神经,较细的是交感神经和最细的减压神经。
血压动脉调节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血压动脉调节的基本原理和机制。
2. 了解神经体液因素对血压动脉调节的影响。
3. 学习使用血压测量仪器和数据分析方法。
4.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原理血压动脉调节是指人体通过神经和体液机制维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的过程。
在生理状态下,动脉血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心脏搏出量、血管阻力、血容量等。
神经调节主要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而体液调节主要通过激素的调节。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家兔2. 仪器设备:血压计、动脉夹、手术器械、生理盐水、注射器、记录仪等3. 试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酚妥拉明、阿托品等四、实验方法1. 动物准备:将家兔麻醉后固定在手术台上,暴露颈动脉。
2. 动脉插管:在颈动脉处插入动脉导管,连接血压计,记录血压。
3. 神经刺激:分别刺激家兔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观察血压变化。
4. 激素注射:注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酚妥拉明、阿托品等,观察血压变化。
5.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五、实验结果1. 交感神经刺激:交感神经刺激后,家兔血压升高,心跳加快。
2. 副交感神经刺激:副交感神经刺激后,家兔血压降低,心跳减慢。
3. 肾上腺素注射:肾上腺素注射后,家兔血压升高,心跳加快。
4. 去甲肾上腺素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注射后,家兔血压升高,心跳加快。
5. 酚妥拉明注射:酚妥拉明注射后,家兔血压降低,心跳减慢。
6. 阿托品注射:阿托品注射后,家兔血压无明显变化,心跳无明显变化。
六、实验结论1.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血压动脉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2.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对血压动脉调节具有显著影响。
3. 酚妥拉明、阿托品等药物对血压动脉调节具有调节作用。
七、实验讨论1.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血压动脉调节的调节机制: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脏搏出量增加,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脏搏出量减少,血管扩张,导致血压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17 哺乳动物血压调节
[实验目的] 学习哺乳动物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方法,观察心血管活动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实验原理] 人和动物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是通过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实现的。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反射是维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的重要机制。
该反射传人神经分别是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或减压神经),其传出神经为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
交感神经兴奋,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心肌的β1受体,引起心率变快、传导加速,收缩力增加,导致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
交感缩血管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上的a受体,引起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迷走神经兴奋,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的M受体,引起心率减慢、心房收缩力减弱、房室传导减慢,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
体液因素中以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最重要。
两者均能使心血管活动加强,引起血压升高。
由于与作用的受体不同,两者作用亦有区别。
肾上腺素主要引起心跳加快、传导加速,收缩力增强,使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而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血管,使其平滑肌收缩、管径变小,外周阻力增加,导致血压升高。
[实验对象] 兔。
[实验用品] BL-420型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血压换能器、保护电极、动脉插管、动脉夹、三通管、哺乳动物手术器械、彩色丝线、纱布、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1000u/ml
肝素、1/10000肾上腺素,1/10000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
[实验步骤]
1.麻醉及固定动物,按1g/kg剂量,由兔耳缘静脉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将动物麻醉,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
注意将颈部拉直,保持呼吸道通畅。
2.分离颈部血管和
神经:剪去颈部手术野
的兔毛,沿正中线切开
皮肤5~7em。
用止血钳
分离皮下组织和肌肉,
暴露气管。
用止血钳把
气管两旁的肌肉拉开,
即可在气管两侧找到与气管平行的左、右颈总动脉。
同时可见与动脉伴行的一束神经:其中最粗的是迷走神经,较细的是交感神经和最细的减压神经。
仔细辨认后,将3条神经分离,在每条神经下穿不同颜色的丝线,以便区别、备用(图4-14)。
3.分离动脉和插动脉插管钝性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在向头端的甲状软骨上缘可见
颈总动脉分成颈内和颈外动脉,在颈内动脉根部可见颈动脉窦。
同样方法分离左侧颈
总动脉,在其近心端夹一动脉夹,结扎远心端。
动脉夹与结扎线之间的长度至少达3cm左右。
然后用眼科剪在靠近结扎处作一斜形切口,向心方向插入动脉插管,用丝线扎紧插管,并把丝线残端缠缚于插管侧管上,以防插管从动脉滑出。
4.心室搏动观察装置针灸针柄上粘附一小三角形红纸,在胸骨柄下缘左侧将针垂直刺入,这时如见到小红旗随心室搏动Array而节律性的活动,证明针灸针已刺
人心室肌。
5.全身肝素化按 1 000u/kg
剂量给动物静脉注射肝素,使兔全
身肝素化。
6.实验装置连接按(图4-
15)用双凹夹将压力换能器固定于
铁支架上,使换能器位置与心脏大
致在同一水平上,将换能器输入端
连于BL-420
并向动脉插管内注入肝素(约250u)和生理盐水,将BL-420型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输出端与保护电极相连接,连接完毕后备用。
7.仪器调试打开计算机,进入BL-420型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操作界面,由菜单实验项目点击→循环实验→动脉血压调节。
慢慢放开动脉夹,旋动三通开关使动脉插管与换能器相通。
8.观察项目
(1)调试好BL-420型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先记录一段血压曲线作为对照。
(2)夹闭一侧颈总动脉:用动脉夹夹闭右侧颈总动脉,持续10s左右,作出标记,观
察血压和心搏动发生何变化,并分析可能原因。
(3)刺激减压神经:持备用线轻轻提起右侧减压神经,将其搭在保护电极(刺激电极)上,然后启动连续刺激,刺激减压神经,观察血压、心搏的变化。
(4)刺激迷走神经:结扎右侧颈迷走神经并剪断,以适当强度刺激,刺激外周端,观察记录血压和心脏搏动有何变化?
(5)观察颈交感神经对兔耳血管网的调节作用:先把兔耳对准灯光,观察和对照两耳血管网的数量和充血情况(图4-16),可见双侧对称。
然后结扎并剪断右颈交感神经,对比两耳血管网是否对称、血管口径有何变化?继而,再用中等强度的连续刺激,刺激右交感神经外周端(头端),观察对照两耳血管网的数量和
充血情况变化,撤除刺激后,稍等片刻再观察
左耳血管网又出现何变化?为什么?
(6)观察体液因素的影响 ①从耳缘静脉
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溶液0.2~0.3ml ,观
察并记录血压和心搏的变化。
②待血压、心率
恢复后再从耳缘静脉注入1/10 000去甲肾上
腺素0.2~0.3ml 对比观察血压、心搏与①结
果有何异同,为什么?
[注意事项]
(1)麻醉要求深浅适宜,过浅动物挣扎,过深则反射往往不易出现。
(2)手术过程一定要仔细,并及时止血,保持手术野清楚,避免损伤神经、血管。
最先分离减压神经和交感神经。
(3)每项实验观察,必须等前项实验的血压和心搏恢复正常后,方可进行下一项实验。
(4)实验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动物的状态(如麻醉深度),动脉插管的位置是否扭转、有无漏血等。
【分析与思考】
1.夹闭颈总动脉引起血压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血压下降,停止刺激后为何有时出现反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