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鉴赏

合集下载

1264 鉴别紫砂壶真伪的11种方法

1264 鉴别紫砂壶真伪的11种方法

鉴别紫砂壶真伪的11种方法
鉴别紫砂壶真伪的11种方法如下:
1. 观察颜色,真紫砂壶的颜色醇厚,而假壶的颜色则混浊。

2. 观察气泡,紫砂壶的壶身会有自然形成的颗粒,而这种颗粒通过高
温烧制会形成气泡,真壶的气泡比较均匀。

3. 听声音,紫砂壶用壶盖敲击壶身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4. 摸上去的手感非常顺滑,而假壶则比较粗糙。

5. 观察细节,紫砂壶的口、嘴、气孔、鉆孔等细节要符合要求。

6. 观察壶的泥色,每个紫砂壶都有自己的颜色,真壶的颜色稳定,不
易褪色,而假壶容易褪色。

7. 检查壶的渗水性,好的紫砂壶壶盖与壶身连接紧密,甚至滴水不漏,而次品则会存在渗漏问题。

8. 闻气味,好的紫砂壶一般只有土的气味,没有其他的味道。

9. 敲击壶听声音,一般好紫砂壶敲击的声音清脆。

10. 观察外形和做工,真正的紫砂壶外形各异,但做工精细,有手工
痕迹,假紫砂壶则没有这些特点。

11. 尝试触摸紫砂壶的材质,真正的紫砂材质粗糙,有摩擦感,假紫砂
材质光滑。

请注意,这些方法只能作为鉴别紫砂壶真伪的参考,不能作为判断紫
砂壶价值的唯一标准。

购买紫砂壶时,请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和有信
誉的收藏家,避免购买劣质或仿制的紫砂壶。

紫砂壶的鉴赏

紫砂壶的鉴赏

紫砂壶的鉴赏作者:周益娟来源:《理财·收藏版》2022年第03期捧一把紫砂壶放在手上仔细端详,便是对紫砂茗壶的鉴赏。

紫砂壶特殊的性能使其可赏、可用,因此鉴赏其优劣决定于众多因素。

具体的经验之谈和标准的细化,成为紫砂壶问世以来永恒的话题,众说纷纭。

归纳要点,紫砂茗壶的鉴赏大致可从七个方面着手,即质、意、形、韵、工、款、功。

质紫砂壶的“质”可概括为紫砂泥的质地、紫砂壶的品质。

好壶用好料,但宜兴紫砂真正的好料仅产于宜兴的丁山和蜀山地区。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汪文柏《陶器行赠陈鸣远》)在古人眼中,宜兴紫砂已具极高价值。

紫砂壶也因国人饮茶文化的盛行而备受宠爱,这也使本就不可再生的紫砂壶原材料——紫砂矿土越来越少,更显弥足珍贵。

在我国的河南、辽宁、广西、河北、山西、陕西、安徽等地虽也有紫砂矿土出现,但这些矿土做成的茶具,多以灌浆成型,表面细腻光洁,缺少颗粒感,有明显的模具痕迹,敲击声音类似瓷器之声,且透气性差,手感较重,含铅量高,终不如宜兴紫砂宜茶、宜用。

近年来,在宜兴当地也有利用陶土合成、机制脱调、添加氧化物和着色剂等方法,生产出很多不同的新泥种。

然而用心观察,其表面玻璃相重、瓷化现象突出、收缩率大等,使其并不具备紫砂壶泡茶的独特功能和良好效果。

一把砂質纯正、做工到位、火候适中、未经启用的紫砂茗壶,外观应当是古朴沉稳、气质内蕴、砂粒隐现、肌理暗含,视觉上哑光、厚重、朴实、端庄,易于亲近;拿掉壶盖,置于壶的口沿之上,轻轻旋转摩擦,其声音由于泥质不同,或质朴淳厚,或清脆悦耳;轻闻壶内无异味或略有矿土、火气味;触摸壶身稍粗、微燥、轻涩,又如绸缎般滑爽;冲泡茶叶时,壶身吸水速度快,透气性能好,细而不腻,触感舒服,宜茶功能凸显,十分好用。

意紫砂壶亦用亦赏,是精神内容和物质内容兼具的立体艺术。

当我们用审美的眼光来品鉴一把紫砂茗壶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这把壶的“创意”和作品所表现的“意象”。

紫砂壶艺的审美及鉴赏与保养

紫砂壶艺的审美及鉴赏与保养

/ —L 熟 ,发展到今天在壶的造型艺术上 日臻完美、丰富,如
何鉴别和欣赏这一 门世界陶瓷 门类 中独树一 帜的紫砂陶艺术 ,即
发点 ,才能 中肯地 赢得普遍 爱好砂 艺界 的共呜 。当 然 ,作 为一
件实用工艺美术 品 ,它的适用性也是非 常重要 的 ,使用上的舒适 感可以愉悦身心 ,引起和谐的兴致 。因此 ,也就要依 据饮 茶的习 惯 ,风俗 ,有选择地考虑壶 体的容量 ,壶嘴的 出水流 畅 , 壶把 的
紫砂壶艺的审美及鉴赏与保养
任惠芬 江苏省宜兴紫砂工 艺厂
宜兴 2 2 1 1 2 4
任 惠 芬近 照

苏宜 兴 紫砂 陶艺 术 自起 源于 宋代 ,经 历 明清 两代 的成
能产生情感 ,怡养性灵 ,百玩不厌 。所 以观 赏一件 新的造型 ,应 该在领悟到美 的本 质以后才始加以评点 。从这样 的审美态度作出
神 ,即神 韵 ,一样 能令人 意远 体验 出精神 美的韵 味 ;气 ,即气 质 ,陶艺所 内涵的和谐协调色 泽本质的美 ;态 ,即形态 ,作品的 高 、低 、肥 、瘦 、刚柔 、方 、圆的各种姿态 。从这几个 方面贯通

审视 纹样的适合 ,其次是装饰 的取材 ( 一是指题材和 内容 ;二是
气 ,才 是一 件真正 完美 的好 作品 。但这里 又要 区分 “ ”和 理 “ ”的两个方面 。若壶艺之 爱好 者偏于理 ,斤斤较量 于壶的容 趣
穷 。而且真正 由名画家 , 画之 茶壶 ,必须是一个画面一个壶 , 绘
经过反 拓 ,或批量E  ̄ 已失去意 义 ,那要视乎经营者的信誉及 以 U iU x 作者 本身艺术素养 。诸如仿 自然 界形象性的雕塑制品 ,兼及装饰 在几何形体 上的浮雕 、贴雕 ,图案 的刻 印板 ,以及釉料彩绘 ,其

宜兴紫砂壶赏析

宜兴紫砂壶赏析

辈紫砂 名家 , 如朱 可心 大师 ( 1 9 0 4 -1 9 8 6 ) , 1 9 3 2年他 的作
品就在芝加哥博览会上获得大奖 , 他创造 的云龙壶 、 鱼化龙壶
也 已成 为紫砂壶 的典型款式。 单从潘 春芳 、 许成权 、 汪寅仙 、 李
碧芳 、 范洪泉这些学生今 日的名 头上 , 就足 以显示 出老先生 不 凡的地位 。凡顾景舟 、 蒋蓉 、 裴石 民、 朱可心 、 吴云根 、 王寅春 、
宝” 之事 。 大度的爱大度挺拔 ; 清秀的爱清秀细雅 , 古朴的爱古
每一个 功用点 曲线流 畅, 轮廓直线抑扬顿挫 , 来龙去脉交代清 楚, 让作品有一种内涵度很深 的气质和风格 。 历史上从供春之
E l 起, 时大彬 、 李仲芳 、 徐友泉 、 陈鸣远 、 项圣思 、 陈曼生 、 杨 彭 年、 邵大亨 、 黄玉麟 、 程寿珍 、 俞 国良、 朱可心 、 王宝 春 、 顾景州

不会 出现模 糊不清或者打 的过深 , 在 博、 艺术 品味最高的工艺精 品 , 素有 “ 方非 一式 , 圆不一 相” 之 大小 比较合理深浅适度 , 把具有收藏价值的紫砂壶。 一件上好的紫砂精 品 , 必然出 自 个富有文化修养 , 具有艺 术 内涵 , 取源 与生活 , 有一定 艺术
作。 壶体 每一 个部位 , 从点、 线、 面到 三 维空 间视 觉 , 形 象上 要 源于 生活 , 高于 生活 , 富于 生活 。 千变 万化 、 精 思妙 想 。
关键 词 : 紫砂 壶; 历史; 制作
中 图分类号 : J 5 2 7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3 ) 3 3 - 0 0 4 6 — 0 1

从“怒放”谈紫砂壶的鉴赏

从“怒放”谈紫砂壶的鉴赏
要和实物相仿 . 比如 制 作 “ 西施壶” . 不 一 定 要 做 到 和美 女 的 脸 蛋一样 . 能把 美 的 内涵 表 现 出来 就 行 : “ 汉铎壶 ” 能 把 铎 之 特 征
型 。鉴 赏 紫砂 壶 的 四要 素 为 “ 形、 神、 气、 韵” , 可谓缺一不可 。 “ 怒 放壶 ” 以葵 花为 装 饰 题 材 . 简 要 刻 划 出 娴静 有致 、 俊 逸 潇 洒
深 浅 自如 、 明 暗分 明 、 配置合理 ” , 整款 “ 怒放壶” 凹凸 有 致 , 气 势挺 拔 贯 通 . 是 不 可 多 得 的光 货 造 型 壶 。 纵观整个“ 怒放壶” . 它 可 以说 是 一 把 源 于 自然 的作 品 。 作 为 花货 系 列 . 此 壶 将 葵 花 的 形态 与 田 园乐 趣 生 动 地 表 现 出来 ,
类的、 科 学类 的 , 还 是要 尊 重 玄 学 . 弘 扬 科 学 。 比如 : 带 有 尖 角 形的、 直 面 棱 角形 的 、 不规则异形的、 寓意 不 祥 的 、 使 用 费 活 力 与 勃 勃 生 机 . 蕴
意怒 放 的蕴 意 。壶 盖 圆 , 壶钮竖直 . 圆润 光 滑 的壶 把 与 壶 嘴 对
应 和谐 , 筋 纹 深浅 自如 、 过 渡 自然 , 气 质雅 而不 俗 , 其 壶 艺 造 型
忌讳 文 化 . 在 这忌 讳 文 化 中 虽然 有 很 多 是 迷 信 的 . 但 也 有 玄 学
喻 通 体 圆 润无 折 , 那是磨砺 成器 , 寓意为人成熟老道 . 能 逢 凶
化吉 , 成就大业 , 也是 佛 之 境 界 , 修 成 圆满 融 通 之 果 。 因此 , 鉴 赏 紫 砂 壶 不 但看 其 “ 形” , 更要会其“ 意” 。

作品“君玉壶”的鉴赏

作品“君玉壶”的鉴赏
《君玉壶》周洪伟
56 CERAMICS SCIENCE & ART
现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气质。壶表面细腻无瑕疵,更显真 与美之特点,在常年累月的泡养之中,此壶也会越发透 亮润泽,增添灵气与光辉,更显苍劲与古朴,而又于其 中藏有温情,以显示出君子温厚待人的形象。因此,此 件紫砂壶首先便在泥料选择上奠定壶的总体艺术基调, 从而为后期艺术空间的表达提供支撑。
制作紫砂壶的紫砂泥源于“岩中岩”,质感纯正, 透气性好,因此泡茶可使茶叶芬芳,甚至能达到“隔夜 不馊”的境界。紫砂泥无论颜色质感如何,但都有着一 种“真”。因此紫砂壶也在提醒人们要保留那份真诚, 远离虚伪,拒腐弃蚀,从而使个人精神境界得到提高, 灵魂得到升华,这便是紫砂壶对于人道德品质的培育。
此件“君玉壶”摒弃了以往紫砂壶红润丰满,雍容 华贵的外表颜色,取而代之地以一种青绿色做底色,这 与君子淡泊名利,脱俗高远之气质也是相符合的。除此 之外,此种泥料在紫砂泥之中也是极为珍贵的一种,体
PURPLE CLAY 紫砂专题
作品“君玉壶”鉴赏
周洪伟
纵古人类之历史,优秀的文化艺术需要在有识之士 的传承下方能生生不息,从而在诸多“角逐者”中脱颖 而出,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象征物。紫砂文化是中国 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其声名远播,享誉中 外,堪称经典。紫砂工艺极尽严谨,以精湛、庄重、典 雅、大方等特点诸城,令中外无数人所着迷。在岁月流 转的沉淀之中,紫砂文化所代表的不仅是中国陶器艺术 品之外在,更是中国人对于美与品质追求的象征。紫砂 壶自带温文尔雅的气质,这与中国传统文人形成品性上 的沟通,因此紫砂壶历来是文人雅士所爱之物,这一传 统也延续至今。如今的紫砂壶艺术与其说是中国传统陶 制艺术品中的一朵奇葩,不如说其已经是中国传统文化 及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艺术形式 相比,紫砂壶的百余年历史或许稍显稚嫩,但其在当代 所焕发出的艺术光芒,是凝聚了无数能工巧匠的智慧与 深厚的文化背景才形成的。丰富的造型与装饰是紫砂壶 的特点之一,通过对紫砂壶造型结构的研究能够帮助我 们掌握紫砂壶之外在艺术特点,即使是同样造型的紫砂 壶,其结构重点和情感内涵也是多种多样的,从而引发 多种审美角度。

紫砂壶鉴赏

紫砂壶鉴赏

• 当代紫砂大师
• 当代的紫砂大师,首推顾景舟老先生,顾老 潜心紫砂陶艺六十余年,炉火纯青,登峰造极, 名传遐迩。建国后七老艺人:任淦庭、吴云根、 朱可心、裴石民、王寅春、顾景舟、蒋蓉,现当 代紫砂代表人物:徐秀棠、徐汉棠、鲍志强、高 海庚、何道洪、汪寅仙、吕尧臣、周桂珍、姚丹 萍、李昌鸿、顾绍培、曹安祥等也各自身怀绝技, 制作与设计皆各有专长,皆为一时俊才。
• 第二期紫砂大师
• 第二期紫砂壶大师为清初人陈鸣远、惠孟臣。陈鸣 远以生活中常见的栗子、核桃、花生、菱角、慈菇、荸 荠、荷花、青蛙等的造型入壶,工艺精雕细镂,善于堆 花积泥,使紫砂壶的造型更加生动、形象、活泼,使传 统的紫砂壶变成了有生命力的雕塑艺术品,充满了生气 与活动。同时,他还发明在壶底书款,壶盖内盖印的形 式,到清代形成固定的工艺程序,对紫砂壶的发展产生 了重大影响。明末天启、崇祯年间的惠孟臣,长于制作 小壶,以小胜大。孟臣壶以竹刀划款,以器盖内有“永 林”篆书小印者为精品。
八求紫砂茗壶
• 八求紫砂茗壶是中华姚氏求正堂德府世家所制专门在 各种各样紫砂茗壶上入刻中华名流和海外名流题词手迹的 紫砂纪念茗壶系列的总称。自上世纪以来,已有海内外名 流苏局仙、陈立夫、陈果夫、宋子文、宋子芳、福田一郎、 易苏民、李琼贞、汪德祖、凌禹门、苏健侯、孔祥灿、杨 一萍、钱鼎澄、谷向阳等百余位手迹入刻于紫砂茗壶上。 壶的形状有圆形、正方形、六方形、八方形、十方形、扁 形等二十四种式样。八求紫砂茗壶系列中有入藏国家首都 博物馆、中共一大纪念馆、天下名人馆、日本艺品馆、台 湾艺术馆等海内外几十个博物馆、艺术馆、纪念馆收藏。
第三期紫砂大师
• 第三期紫砂壶大师是清代中叶嘉庆、道光年间的陈鸿寿和 杨彭年。陈洪绶,是清代中期的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艺术主 张创新,他倡导“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须要见 “天趣”。他把这一艺术主张,付诸紫砂陶艺。第一大贡献, 是把诗文书画与紫砂壶陶艺结合起来,在壶上用竹刀题写诗文, 雕刻绘画。第二大贡献,他凭着天赋,随心所欲地即兴设计了 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壶,为紫砂壶创新带来了勃勃生机。他与 杨彭年的合作,堪称典范。值得一提的是嘉道年间的邵大亨, 他为陈鸣远以后的一代高手,其它如邵友兰、邵友廷、蒋德休、 黄玉麟、程寿珍诸人,则一代不如一代。更多的是因循守旧, 很少创新,制作工艺也日渐草率荒疏。

浅谈紫砂的装饰及鉴赏

浅谈紫砂的装饰及鉴赏
塑造作 品, 其巧可夺天工。筋纹器 : 将 自然界中的 由 于 矿 土 分 布 及 调 配 方 法 不 同 .经 1 1 0 0 %~ l 1 8 0 ℃烧 成 捏塑技巧 , 花朵 等形 态 规 范 化 , 把 生 动 流 畅 的筋 纹 纳 入 精确 严 格 后, 能呈 现 各种 不 同 色泽 , 如: 天青、 黯肝、 海棠红 、 朱 砂 瓜 果 、
根据 造 型 艺 术 的 理 论 和法 则 , 都是有点 、 线、 面 组 红、 葵黄 、 梨皮 、 墨绿、 黛 黑等 。其 泥 料可 塑性 大 、 收缩 率 的结 构 中 , 成 , 并有壶身、 壶嘴、 壶把、 壶钮 的配置美系及 比例 、 轮廓线的 小, 窑 烧 后 因有 微 细 气 孔 可 以透 气 但 不 渗 水 , 肌 理 效 果 丰
成为“ 风雅 之 举 ” 。 从 古 到今 , 书法 家 、 画家 、 诗人 、 篆刻 家 装饰 砂壶 , 经 过 镌刻 金 石 韵 味 的文 字 图案 , 更 增 添 了紫砂 的 艺 术
紫 砂 壶 的装 饰 及 鉴 赏
如果说紫砂 陶土 的宜 陶、宜茶性 是得 之于造 化 的恩 泽 ,那么 紫砂壶所 展现给人 们的精 深技艺 则全是 历代 艺 人 的伟 大创 造 ,它 的成 形 方式 是 陶 瓷生 产 中绝 无仅 有
浅谈 紫砂 的装饰及鉴赏
徐六 明
( 宜兴 2 1 4 2 2 打身筒法是陶瓷生产中绝无
仅有 的, 紫 砂 茶 壶 既有 实 用 价 值 , 又 兼 具 观 赏 的艺 术 价
值, 当 然 这也 是 壶 艺 爱 好 人 士 欣 赏宜 兴 紫砂 的原 因 。
都使紫砂器皿蕴含着丰富的美感。 富. 充分显示 紫砂 陶土 的美感 潜质 , 是其他 任何 陶瓷材料 结构过渡等等 , 它 的装 饰 手 法 非 常多 样 , 如: 陶刻 、 浮雕 、 镶嵌 、 釉饰 、 描 无 可比拟的优质 陶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墅龙窑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之制作
前墅龙窑: 明代建造,为了保 护古窑,现今仍在 使用中。一年会烧 几次,一次需要烧 掉1.7-2万斤松枝。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之养护、开壶
开壶的目的: 是把壶内的杂质去掉,里 面有制作茶壶的泥料碎 屑, 白色的是石英粉,烧 成时放壶口上防止壶口盖 粘连的,用清水清理干净 过,再用热水清理下。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的四大优点:
一是紫砂原料可塑性好,产品不易变形; 二是它的器孔率介于一般陶器与瓷器之间,用来沏茶,香蓄味醇; 三是泥料分子有特殊的鳞片状排列结构,因此冷热急变性好,不烫手,不易炸裂; 四是紫砂壶颜色多,都是原料呈现的天然色泽,质朴高雅,异彩纷呈。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养护——养壶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之制作
借助模具制作身桶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之制作
拍打泥片,切割造型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之制作
拍打壶身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之制作
制作壶口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之制作
修饰壶身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之制作
前墅龙窑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之制作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养护——养壶
放置要稳妥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养护——养壶
开水浇淋、养护刷刷洗能使壶身更润泽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养护——养壶
养壶也养性,心急是大忌
像儿女在父母的养育下变得丰盈、丰富、饱满、 可以有感恩的色泽流露出来, 可是这个过程却是漫长的, 需要用心地、带着好奇心、带着爱一点点地渗 透进入。
关于紫砂壶我们可能还有有很多疑问: 如何选一把好的紫砂壶? 听说矿井已经禁止开采,紫砂壶泥料能放心吗? 机器壶和手工壶有什么区别?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养护——开壶
用鲜豆腐与紫砂壶一起煮,防止壶盖与壶身在水沸腾时碰撞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养护——开壶
用茶叶与紫砂壶一起煮,防止壶盖与壶身在水沸腾时碰撞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养护——养壶
壶盖与壶把用线连接,更容易因碰撞破损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养护——养壶
紫砂壶用完,用热水冲洗干净,再倒置使其干燥备用
秦权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造型——主流壶型之光器
僧帽壶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造型——花器
供春壶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造型——花器
蒋蓉
龙头一捆竹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造型——筋纹壶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之色彩
按照壶的泥质,紫砂壶的原料由紫砂泥、朱砂泥、 绿砂泥三种泥料调和而成,可以烧成几十种颜色。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造型——主流壶型之光器
仿鼓
水平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造型——主流壶型之光器
美人肩
倒把西施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造型——主流壶型之光器
笑樱壶
石瓢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造型——Βιβλιοθήκη 流壶型之光器上新桥华颖壶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造型——主流壶型之光器
汉君
方壶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之色彩
紫泥
紫泥中的底槽清
段泥(团泥、夹泥)
红泥
朱泥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之色彩——青灰泥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之色彩
降坡泥
墨绿泥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之制作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1.选择好泥料 2.拍打泥片 3.切割造型 4.制作身桶 5.制作壶口 6.制作壶底 7.黏上壶嘴、壶把 8.制作壶盖 9.明针修饰 10花纹雕刻 11.进炉烧制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之制作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之制作
制作工具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之制作
明针功夫,是指用光滑的器 具(主要是塑料板、牛角片) 在成型生坯表面进行刮压处 理的工艺。明针的作用,影 响的不仅仅是壶的做工是否 精良,对壶的烧制效果以及 成品的泡养效果都会产生明 显影响。无论从艺术性的角 度还是从实用性的角度,明 针的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
陶土工艺品,其制作始于明朝正 德年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 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又名宜 兴紫砂壶。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 是中国明朝的供春。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是一种炻(shi)器,是一
种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 品,其特点是结构致密,接近瓷 化,强度较大,颗粒细小,断口 为贝壳状或石状,但不具有瓷胎 的半透明性。
【 紫

紫砂壶之造型

紫砂壶之色彩

紫砂壶之制作

紫砂壶之养护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可分为三大类:光壶、花壶、筋纹壶
紫砂壶由七个部位组成:钮、壶盖、壶腹、壶把、流嘴、足、气孔。 钮有珠钮、桥式、物象钮; 壶盖有嵌盖、压盖、截盖; 足有圈足、钉足、方足、平足 把有侧把、圈把、斜把、提梁把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