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描写方式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描写手法PPT课件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描写手法PPT课件
鉴赏表达技巧; 评价情感
鉴赏表达技巧; 评价情感
鉴赏表达技巧; 评价情感
一、考点分析:“表达技巧”是诗人
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所采用的各种 手法。“表达技巧”有时与“艺术特色”“艺 术手法(技巧)”“表现手法”等概念是同义 词。
“表达技巧”既是高频考点,也是考查 难点。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二、学情分析:

借古讽今等

表现 手法
比兴、联想、想象、象征、对比、衬托、抑扬结合、用典
结构 铺垫、照应、以小见大、卒章显志、以景结情、首尾呼应、层 手法 层深入等
6
.
表达技巧题的提问方式
(一)直接型
(2016山东卷)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
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小角度设题
(2017天津卷)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大一角种度加设以题简析 (2017浙江卷) 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小明角,度试设做题赏析
其中,风定钓丝闲是一个点,上下新月, 水天一色是面,点面结合是为了使描写立体化。
13
.
(二)工笔ຫໍສະໝຸດ 工笔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工整,注重 细部的描绘人、物。
文学作品中指用工整细密的笔法来描绘人、 物,也就是用细腻的笔触,精细地描绘人、物外 貌和生活场景,使人或景物的形象生动逼真,给 读者一种呼之欲出之感。
四、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 论、抒情、说明。
1、正侧面描写
2、白描
描 3、动静结合 写 4、细节描写
5、虚实结合

6、点面结合
达 方
有时候直还要接考抒虑情描:写直角抒度胸的变臆化:

时空:远近、高低、俯仰、上下、早晚、古今、

古代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ppt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ppt课件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的妙处。
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 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飞流 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 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两句 先抑后扬。/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无名,为抑;这 两句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为诗歌最后两句 赞美山泉做了铺垫。
6、明暗对比(以明衬暗)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7、点面结合 (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
(2)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 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的。如欧阳修的《踏莎行》: 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 下阙实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 “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 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4、虚实结合
(1)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 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扬州慢》中 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 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 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 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2)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 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的。如欧阳修的《踏莎行》: 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 下阙实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 “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 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高中语文-诗歌写景的方法 课件(24张ppt)

高中语文-诗歌写景的方法 课件(24张ppt)
觉味觉、触觉等角度去写,这就要求我们在赏 析时,把诗人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品析到位。
比如白居易《夜雪》这首诗,描写对象是雪, 诗中句句写雪,可作者依次从自己的感觉、视 觉和听觉写来,突出了雪之大。作者的感觉是 又一个鉴赏角度。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①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种 感官的角度来写景。 《题西溪无相院》张先
④运用白描的手法写景。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 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抓住对象的 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 面貌。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陶渊明《归园田居》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写起,写的是二月郊外出行时所见到的;
颈联下句“老牛牵犊学春耕”写的又是近景,将 田园风光中那幅“老牛牵犊(小牛)”学着春天
耕种的融融怡怡的甜美写了出来。
(2)色彩角度 诗歌中所写景物色彩不同,把不同色彩的景 物组合到一个画面中,就收到诗中有画的效果, 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角度分析写景特色。 《田园乐》王维
互文、设问、反问等, 这些修辞不仅能形象生动地再现事物的特征,
而且能恰到好处地表现作者感情,也能使诗歌语 句整齐。
“露似真珠月似弓”这句写景的诗句只能从 修辞的角度探讨其妙处,探讨作者流露的思想感 情。
⑧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写景。
•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 色镜中看。
看到写景的诗句如果能从以上五个角度赏析, 那么,一首诗就能读懂,读懂诗句不管从 哪个角度发问,都可以自如地回答问题。
诗歌中的写景角度(如何写景的)
(1)空间角度 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远近、高低、上下、 内外,总是层次分明。 《鹧鸪天》苏轼

古诗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PPT课件

古诗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PPT课件

虚实结合
想象为虚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昌龄的《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虚实结合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2005全国卷2)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2007重庆卷)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7、夸张
(2005福建卷)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点击】开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 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 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虚: ①不得进门的遗憾;
景中有情 ②怦然心动的愉悦; ③满园春色的想象;
景中有理 ④“美好的东西总是关锁不住的”的哲思。 景中有人 ⑤其园主人隐士乎?
(2006天津卷)
凉州词(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高考语文《诗歌描写手法复习公开课》精品PPT课件

高考语文《诗歌描写手法复习公开课》精品PPT课件
②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明秀美好、蓬勃生机。
雨后池上·刘敛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搪揖。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公万点声。
从“动”“静”的角度分析全诗。
①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幢槛”写 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美。②三、四两句用 “起”、“垂杨舞”及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 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③ 全诗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结合背景,

出诗意情感,
再分析手法
①前两句中,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
而虚指国家南北分离。后两句中,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
而虚指人民不能自由来往,②虚实结合,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分
离的痛苦与无奈以及对国家统一强烈渴望。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P221/128
游园不值 叶绍翁(南宋)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试分析颈联中“分”、“挂”二字的妙处。
①“分”,化静为动,巧妙地写出野竹高长入天,与云气相 接,,使本为“野竹”“云霭”之静景富有动态意味,亦使人 联想到随山冈徐徐移动的云雾,不断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 ②“挂”,化动为静,“飞泉”本写出泉流瀑布之湍急,本为 动景,而“挂碧峰”则使悬泉瀑布与碧峰有机地形成一幅静态 画卷, 呈现出山泉垂挂于陡峭山间的情景。
三、正侧结合: ①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直接的描写——正面描写;
②通过对周围人、物、环境等的描绘以表现所要 描写的对象——侧面描写(侧面烘托)。
其中,针对人物塑造的正面描写指对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 作、心理等方面的直接描写;如形容女子的美貌:明眸皓齿、貌若仙; 另,如“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则是分别借鱼、雁、月、花等周围外物以侧 面烘托女子的美艳动人、使外物都不禁羞涩、驻足了。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之白描和细节描写 PPT精品课件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之白描和细节描写 PPT精品课件

答案解析:
1 由柳堤,竹溪,日影和鸥鹭闲游,农父渔翁忙
活等构成画面,表现了作者喜爱田园美景和田园 生活的强烈感情。
2 主要采用了白描手法,最后几句是对上面所写 景致的评价,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
双调· 天香引· 西湖感旧 汤武
问西湖昔日如何?朝也笙歌,暮也笙歌。问 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暮也干戈。昔日也, 二十里沽酒楼,香风绮罗。今日个,两三个打鱼 船,落日沧波。光景蹉跎,人物消磨。昔日西湖, 今日南柯。 1,此曲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简析之。 2,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把“今日”西湖描绘得 如此萧条?
学习目标:
1.鉴赏诗歌,掌握白描和细节描写的表 现手法。
2. 鉴赏诗歌时,能够分辨并运用白描和 细节描写的表现手法
白描的定义
• 白描,是绘画方面的术语,即用寥 寥几笔,勾勒出景物,人物的形象。 这种绘画技法被引入文学创作中, 就是用简洁的语言文字,勾勒描绘 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这种表现 手法在诗歌创作中,也经常运用。
答案解析:
1 对比,这首曲把昔日的西湖与今日的 西湖做了对比,感慨战争给人间天堂 般的西湖带来的灾难。 1 白描手法。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田家
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
渭川田家
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 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式微》。
注:1.雉雊(zhì gòu):野鸡鸣叫。 2.式微: 《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 之句,表归隐之意。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举例分析。

高考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共35张PPT)PPT课件 图文

高考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共35张PPT)PPT课件 图文
②化用:将前人的句子改动一些作为自己的诗句。
例:客从南溟来,遗我双鲤鱼。(杜甫)——化用 《汉乐府》中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2.引用神话传说。例: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贺箜篌 引》)——“江娥”、“素女”传说中的 神女。
3.引用历史故事。 ①明引:例: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
托物言志,整个诗歌就描写一个事 物,所有诗句围绕一个事物展开 。
借景抒情,描写几个景物,组成一 个场景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留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中的蝉住在高大的梧桐树上,饮着清露,唱出婉 转的歌声,不用借助秋风,就能传播很远。 它象征着 立身高洁的人,不用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 表达出诗人对内在品格的热烈赞颂和高度自信。
以此为“ 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
的典故。
用典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如许浑《登洛阳故城》
黍离:《诗经 黍离》中有“彼黍离离”
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到 长满禾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
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 痛惜伤感之情。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分
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 ①从“衾枕冷”写,写被子、枕头的冷,反衬 雪之大,这是从触觉的角度来写。 ②从“窗户明”来写,这是视觉所见,雪越大, 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 ③从“折竹声”来写,是听到的,雪大,积压 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 声”自然烘托雪大。
——借景抒情
春闺思 [唐]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柳树”是春景中的典型描写对象。诗人在此既是 写实,同时也蕴含着更多的深意。柳树的千丝万絮, 不正隐含着对征人的“千思万绪”吗?句中“陌上桑” 一语,本是汉《乐府·相和曲》名,诗人在此除了实写 陌上春色之外,也是有意地用典,借《陌上桑》的故 事,含蓄地表达女主人公对丈夫的忠贞不二之情

诗歌表现手法课件(共47张PPT)

诗歌表现手法课件(共47张PPT)
晓出净慈寺送林方子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2)运用烘托手法,其好处是以“静”衬托出杜鹃啼声的悲切。 1、虚——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从侧面通过描绘某件事,景或人的方法来衬托出主要的人或事物。
北陂杏花 王安石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作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
(2 (3)设想的未来之境。
续延伸,动中取静,以动 衬静。 “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 从侧面通过描绘某件事,景或人的方法来衬托出主要的人或事物。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故乡明月”——“乡思情”;
用“长于亭艺折术柳创”—作—,例“惜就别是:情从”正;姜面着夔意描写《。 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
江上看山 (苏辙 )
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
暮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去霭新画。 前山更新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
唯有巫山最浓秀,依然不负远来人。
[分析]此诗通过色彩的层层渲染,描绘出一幅幅美景:“赤如赭” 的“荒村”、“落日”时分的“霭新画”、“更新色更深”的“前
山”,已让诗人观止,抒发感叹——谁知可爱信如今!却哪知巫山最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 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 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古代诗歌鉴赏
诗歌的表达技巧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
修辞方法: 设问、反问
表达技巧(Ⅰ)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结构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此诗除了首句提到“微雨”以外,下面都没有 直接写雨,而是通过别的事物把雨写出来:船 上的布帆变得重了,鸟儿飞得不那么轻巧了, 天灰蒙蒙的一片,远处都看不真切,而江边的 树却显得十分滋润。颔联和颈联虽未直接写雨, 但烘托手法的运用使我们感到,在船帆上,鸟 羽上,在天际,在大树上,全都是蒙蒙的细雨。
虚实结合
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 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 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 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 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例1: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 人兮列如麻”就是用想像中美好的仙境,是虚景。
正侧结合
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别。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
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 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 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 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 的高峻奇伟。
衬托
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
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
烘托
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
如《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 心秋月白”一句,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 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 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 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衬托是将两个事物作 对比,用一事物突出另一事物。
曲笔
这是古代诗词常用的一种表达技巧 ,也叫曲笔,即诗人不直抒自己内 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 想象,是推进一层的写法。可分为 移情于人、移情于物两种,也称之 为“对写”。
这样写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 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描写手法(角度)主要有
白描、细节、【衬托(正衬、反衬) 烘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正侧 结合、 曲笔、抑扬结合、色彩渲染
+点面结合;视、听、味、触觉结合; 远近;上下;时空。
白描
白描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白描指不加 渲染、烘托,不用华丽辞藻,而以最经济、 最省俭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其特点是:抓住被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 寥寥几笔,形神逼肖。也泛指文学创作上 的一种表现手法,即纯用线条勾勒,使用 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可用于写景写人)
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
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常见的反衬
有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
1.反衬:全诗最主要的技巧是以乐景衬哀情,极 写春景之美,更能衬出归心的殷切和乡思之深。 2.正衬: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与白相映生辉 ;以山青衬光的红艳,青与红相互斗丽。一个“ 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托而逾显其白; 一个“欲”字,则以拟人化赋花朵以动态,使之 摇曳而多姿。
例2:柳永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 岸晓风残月”设想别后的情景:一舟离岸,词人酒醒 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 梢,想像中别后的凄凉景象倍增眼前断人肠的离愁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秋 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 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 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 的情感?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 又疑惑和担心漏写了什么,故“又开封”。游 子客居洛阳,见到秋风秋景,从而引起对家乡 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验证 自己的疑惑和担心。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 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 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 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 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前两句,极力渲染了一种孤独寂寞的氛围, 为下文正面描写“思家”,作了情感上的 铺垫。三、四两句写想家,不是直接写自 己如何想念家人,而是换一种角度,把自 己的思念转化成对方的思念,极写家里人 如何想念自己,使思念之情加倍突出。
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 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动静结合, 既可以以动衬静,也可以以静写动,。动静的 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 诗人运用白描写法,简洁明了,层次分明 ,写景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 夜归人”的画境。
细节
细节描写是指对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 的言行举止、神情意态、心理活动、 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典型情节的描写。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细节之于 诗,如秋波之于佳人,其审美意义全 在于含情脉脉的暗示。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 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 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 反衬出山中的宁静。(以动写静,以动衬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