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代表作
鲁迅优秀作品简介

鲁迅优秀作品简介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杂文集:《野草》、《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的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8部。
人物名言诗句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无题)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鲁迅·无题)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题三义塔)8、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鲁迅·悼杨铨)9、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评《史记》)言论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鲁迅说,许广平载于《欣慰的纪念》)4、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故乡》)5、哪里有天才,我是只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6、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7、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8、愈艰难,就愈要做。
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9、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10、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11、以前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12、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鲁迅及其作品

鲁迅的主要作品作者简介: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
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
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主要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等。
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100万字;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
代表作:呐喊(小说集)、彷徨(小说集)、野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散文回忆录集)、故事新编(小说集)《呐喊》(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
收录了鲁迅在1918—1922年间所写的15篇小说。
其中,《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彷徨》(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结集,收录了鲁迅在1924~1925年间所写的短篇小说十一篇。
它的短篇小说包括《祝福》、《在酒楼上》、《肥皂》、《幸福的家庭》、《高老夫子》、《兄弟》、《伤逝》等。
)《狂人日记》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的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
主题思想:“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它由13则日记组成,通过对一个“迫害狂”(“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深刻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出强烈的反叛和变革的精神(彻底反封建的战斗精神)。
作品不仅表现了彻底批判封建礼教的勇气,还表现了作者"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表现了他以文艺创作来改造社会和人生的总体精神。
狂人的形象:狂人的形象具有"狂"与"不狂"的两重性。
狂人的"狂",一方面在于他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的特征:思维混乱、疑神疑鬼、敏感、语言行为怪异,一方面也在于他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而狂人的"不狂",则在于他"超前"的思想认识,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并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他说出了当时人们不敢说或根本还没有想到的话,他善于自省,善于探索研究教人悔改。
鲁迅作品归纳概括

鲁迅作品归纳概括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我国近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作品内容丰富,主题深刻,风格独特,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一、鲁迅作品概述鲁迅的作品主要包括小说、散文、杂文、评论等。
其中,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是他的代表作。
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和《华盖集》等也享有盛誉。
鲁迅的杂文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抨击时弊,抒发己见,展现了他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思考。
二、鲁迅作品的主题与风格鲁迅的作品以现实主义为主,注重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
他的小说多以平民百姓为题材,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如《狂人日记》中对封建礼教的批判,《阿Q正传》中对国民劣根性的揭示等。
鲁迅的散文风格独特,既有深沉的思考,又有激越的抒情,如《纪念刘和珍君》中对烈士的赞美,以及《闲话一则》中对生活的反思。
三、鲁迅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鲁迅是我国近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具有开创性意义。
他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为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鲁迅的作品被誉为“文学的良心”,他的文学观念和创作实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鲁迅作品的阅读与鉴赏方法阅读鲁迅的作品,首先要了解历史背景,把握时代脉搏。
其次,关注作品中的细节,体会鲁迅的写作技巧和独特风格。
再者,通过对比鲁迅的不同时期作品,分析其思想观念的演变。
最后,学会批判性思考,将鲁迅的作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总之,鲁迅的作品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通过阅读鲁迅,我们可以了解历史,认识社会,提升自我。
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品大全

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品大全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1、《呐喊》鲁迅著名短篇小说集小说集《呐喊》收录了《狂人》、《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等14篇小说,反映从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中国古老农村和市镇的面貌;它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的中国社会现实,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和虚伪,痛苦地解剖了中国沉默的国民灵魂,批判了国民的劣根性。
2、《彷徨》鲁迅的小说集《彷徨》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
《彷徨》的艺术技巧〃圆熟〃一深广的历史图景;对人物命运的叙述渗透感情;〃画眼睛〃〃勾灵魂〃的白描手段;丰满的人物形象具有典型的意义。
裘沙和王伟君两位艺术家以毕生精力用画笔〃揭示鲁迅思想体系〃,执著探索,苦心构思,大胆创造,以〃理解的准确,表现的深刻,艺术的精湛〃再现了鲁迅的世界。
3、《故事新编》鲁迅短篇小说集《故事新编》是鲁迅的最后的创新之作,里面8篇有5篇写于鲁迅生命的最后时期。
面临死亡的威胁,处于内外交困、身心交瘁之中,《故事新编》整体的风格却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从容、充裕、幽默和洒脱。
尽管骨子里依旧藏着鲁迅固有的悲凉,却出之以诙谐的〃游戏笔墨〃,这表明鲁迅的思想与艺术都达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具有某种超前性。
在它的很多篇中,都可以发现或隐或现、或浓或淡地存在着〃庄严〃与〃荒诞〃两种色彩和语调,互相补充、渗透和消解。
4、《朝花夕拾》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里作者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 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
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
高一语文鲁迅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高一语文鲁迅的代表作品有哪些鲁迅,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卓越的作家,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化评论家。
他的作品充满了锐利的批判精神和深刻的人性洞察力,对当时社会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思考。
在鲁迅的作品中,有几部被公认为他的代表作品,以下将逐一介绍。
一、《狂人日记》《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
作品以第一人称的形式书写,以一个“狂人”的视角,揭示了当时落后的封建社会与殖民文化的冲突和矛盾。
通过狂人的日记,鲁迅以戏谑的语言批判社会的种种现象,让读者深思社会的荒谬和人性的扭曲。
二、《阿Q正传》《阿Q正传》是鲁迅的另一部代表作品,是一部具有讽刺意味的小说。
小说以一个精神上虚弱的阿Q为主人公,通过他的经历,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的社会底层的压迫和冷漠,并对人性的懦弱和自卑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三、《呐喊》《呐喊》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也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部作品以浓烈的现实主义风格,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丑恶。
其中的《热风》、《故乡》、《药》等作品,通过鲁迅独特的笔法和深刻的触动,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触目惊心的社会现实。
四、《孔乙己》《孔乙己》是鲁迅的一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个故事通过描述一个在酒店饭馆中卖力、守规矩、品德高尚的酒保孔乙己被不公平对待的情节,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底层人物的悲剧命运和社会的冷漠。
通过孔乙己的形象,鲁迅强调了改变社会现实的需求和底层人民的尊严。
五、《白光》《白光》是鲁迅的一篇散文,也是他的代表之作。
这个散文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基础,描述了一个别具寓言意味的故事。
通过赏析花朵与一束白光的对比,鲁迅寄托了对破败社会的希望,强调了文化和知识的重要性。
这篇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呼吁。
以上所述,是鲁迅的代表作品之一。
他的作品饱含着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入思考,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后人思考和借鉴的重要文化遗产。
鲁迅的作品和名言

鲁迅的作品和名言
鲁迅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作品和名言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鲁迅的作品和名言:
作品:
1. 《呐喊》: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他的一些代表作,如《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 正传》等。
2. 《朝花夕拾》:鲁迅的散文集,记录了他的童年、青年时代的经历和感受。
3. 《野草》:鲁迅的散文诗集,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索。
名言:
1.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自嘲》
2.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记念刘和珍君》
3.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故乡》
4.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记念刘和珍君》
5.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全集》
这些作品和名言反映了鲁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关怀,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
鲁迅的主要作品及内容简介50字

03
《呐喊》
以第一人称叙述,通过内 心独白、对话等形式,生 动地展现了人物形象和情 节。
《彷徨》
采用倒叙、插叙等手法, 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引 人入胜。
《故事新编》
将古代故事与现代元素相 结合,以独特的叙述方式 呈现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 。
对社会的深刻洞察
《药》
通过对华老栓一家和夏瑜 一家的故事,揭示了当时 社会的冷漠和人民的愚昧 。
03
作品内容简介
《呐喊》
总结词
揭示社会矛盾,展现底层人民生活
详细描述
小说集《呐喊》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收录了多篇中短篇小说,通过描绘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和挣扎,揭示了 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弊端。其中,《狂人日记》以狂人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而《阿Q正 传》则以阿Q的形象展现了底层人民的愚昧和无奈。
艰辛与希望。
04
作品风格与特点
讽刺与幽默
《狂人日记》
《孔乙己》
通过狂人的视角,以讽刺和幽默的方 式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通过对主人公孔乙己的描绘,讽刺了 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人们的虚伪。
《阿Q正传》
以阿Q这个角色为载体,讽刺了当时 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人们的愚昧无知。
独特的叙述方式
01
02
鲁迅的主要作品及内容简介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 鲁迅简介 • 主要作品分类 • 作品内容简介 • 作品风格与特点 • 作品的影响与评价
01
鲁迅简介
鲁迅生平
出生背景
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封建地主家庭,自 幼接受传统的封建教育。
留学经历
1902年赴日本留学,期间接触了大量西方文 化和思想,对鲁迅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鲁迅的小说集

鲁迅的小说集鲁迅是中国近代文学的巨匠,被誉为“现代中国文学之父”。
他的小说作品受到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对中国文学和社会思潮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的小说包括《呐喊》、《彷徨》、《野草》、《故事新编》等众多作品,下面将介绍一些鲁迅的小说集。
1.《呐喊》《呐喊》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里程碑。
该书收集了15篇小说,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等经典作品。
《狂人日记》以独特的心理描写探讨了一个人的疯狂与崩溃。
《孔乙己》讲述了一个醉酒打斗的酒馆才子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阿Q正传》揭示了中国人的精神脆弱和无奈。
2. 《彷徨》《彷徨》是鲁迅的另一部小说集,包括《故乡》、《白光》、《苦闷的朋友》、《鼻子》等作品。
《故乡》以作者自己的故乡为背景,描写了农民的贫苦、父老乡亲的顽固和空气的沉闷。
《鼻子》则以奇怪的主题,描述了人与鼻的关系。
这些小说透露出了作者对人性及社会现实的深入思考和反思。
3. 《野草》《野草》是鲁迅晚年创作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近70篇文章和小说,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华盖集》、《风波》等名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颇具批判意味的小品文,控诉了中国文化界的势力斗争和败笔。
《华盖集》为一篇群众文艺批判杂文,强调文学需要以人民为中心。
《风波》则描绘了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变革。
4. 《故事新编》《故事新编》是鲁迅晚期的小说集,收录了13篇小说和4篇杂文,其中不乏经典之作。
如《孔乙己之死》、《老残游记》、《药》等作品,以强烈的鲁迅式人道主义和文学批判精神,对中国当时的生活现实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反思。
其中,《老残游记》表现了残废老人尖酸而令人深思的言辞,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
在鲁迅的小说集中,不仅有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更是对中国文学的一种历史性的检讨和反思。
这些作品不仅给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社会的窗口,同时也让我们理解到中国现代文学传承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代表作《鲁迅全集》最早的版本于一九三八年印行;新中国成立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新编辑的版本,该书由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辑,所收只是鲁迅的著作、译文和部分辑录的古籍,共二十卷,只收作者自己撰写的著作,包括创作、评论、文学史专著以及部分书信,并加了必要的注释,共十卷,于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五八年间印行,鲁迅代表作[专题]。
197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20卷的《鲁迅全集》。
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16卷的《鲁迅全集》,目前一般教科书所选用的鲁迅的文章均出自这个版本。
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18卷的《鲁迅全集》新版本。
目录1 多次出版2 版本目录1938年版1973年版1980年版2005年版2009年版2012年版2013年修订3 学术影响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精彩书评4 作者简介多次出版编辑《鲁迅全集》最早的版本于一九三八年印行,其后多次出版不同的版本。
第一个版本为1938年版,当时,出版全集需要报批,而鲁迅的一些作品集属于查封的对象,所以这本全集只能以民间的方式出版,由上海复社接手编辑,所用时间仅仅四个月,因此不免有些遗漏。
第二个版本是1958年人民文学社出版的10卷本《鲁迅全集》,第一次为鲁迅文集加了注释。
但名为“全集”,实则是最不“全”的一个版本。
因为这个版本只收集了鲁迅的创作、评论和文学史著作等,而他翻译的外国作品和编校的一些作品却另行出版。
第三个版本是1973年版,该版是由人民文学社出版的20卷本《鲁迅全集》,是根据1938年版重排,但是删除了书中蔡元培的序言,个别地方也作了一些改动。
这是在特殊年代下出版的一本全集,不能全面展现鲁迅的作品。
第四个版本是1981年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是在1958年出版的10卷本基础上,又增加了《集外集拾遗补编》、《古籍序跋集》、《译文序跋集》,并将1912年至1936年的日记(1922年缺失),以及当时所能收集到的全部书信都收了进来,当时编撰该全集时,几乎动员了所有重要的学者,被公认为是阅读和研究鲁迅的一个不可替代的版本。
该版本中没有收录鲁迅的译文部分。
第五个版本是2005年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版本收录的鲁迅作品最多,文中的注释更加客观、准确,该版从2002年5月开始修订,共改动近千处,修改、新增注释2000多条,增收佚文、佚信、原信100多封;收入鲁迅为增田涉答问函件集编约10万字。
但鲁迅的译文集仍未收入全集。
[1]该版本继1981年版《鲁迅全集》出版后,新版文集中增收了鲁迅佚文24篇、佚信18封以及《两地书》原信68封,《答增田涉问信件集录》约10万字,总卷数由1981年版的16卷增加至18卷,其中创作10卷,书信4卷,日记3卷,索引1卷,总字数约700万字。
改动达1000处,新增注释900余条,新增佚文23篇。
这次修订对注释进行了大量的增补和修改,新版《全集》新增注释1000余条。
收文:书信、日记各增加了一卷;校勘:改动了1000多处;注释:更加客观、公正、科学。
专家点评:新版《鲁迅全集》融会了20多年来鲁迅研究的新成果、新资料,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内容更加充实严谨,学术资料的可靠性更强。
单独看某一处的修改,也许它很细微,甚至很琐碎,但综合每一个细微之处来看,《鲁迅全集》的修订呈现出的是蔚为大观的气象,体现了20多年改革开放对中国的社会生活、思想文化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和变化。
但是缺点也不容忽视,那就是割裂了翻译和创作的联系,不能更好的体现鲁迅的精神。
其后,又有不同出版社出版了多个版本。
版本目录编辑1938年版1938年上海复社出版的二十卷本。
复社是郑振铎、胡愈之这些文化人自己集资办起的一家小出版社,资金不多,要出版这样大的一部书很吃力。
正好不久前出版了斯诺的《西行漫记》这本畅销书,赚了一笔钱。
另一个办法,是由蔡元培、宋庆龄出面,向海内外人士募集纪念本订户。
普及本每部定价才八元,而纪念本却是五十元(甲种)、一百元(乙种),集资不少,这书才得以印成。
这书署名为“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实际是由许广平、郑振铎、王任叔定出方案,具体编校工作,是谢澹如、唐、柯灵等人做的。
这部《全集》,收入了鲁迅自己编印的全部著译的单行本。
他最后的杂文集《且介亭杂文》及其“二集”,编成之后还没有来得及印行,这次也编入《全集》第六卷。
这一卷中还有《且介亭杂文末编》,是他1936年的文集,由许广平编定的。
[2]鲁迅的家原租住在上海大陆新村,因鲁迅去世后留下了几百万字的手稿,为防止派人来搜查,许广平在青年作家萧军的帮助下悄悄搬了家,将鲁迅的手稿和家中物品搬到上海霞飞路霞飞坊64号,然后将其隐藏在厨房墙角煤堆里。
为了尽快出版《鲁迅全集》,1937年初,在许广平和好友许寿裳、台静农、胡愈之等人的筹划下,成立了以蔡元培、茅盾、周作人等人为主的《鲁迅全集》编辑委员会。
为了尽快出版《鲁迅全集》,胡愈之在环境险恶、经济拮据、出版发行都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办起了名为“复社”的出版机构,用来出版《鲁迅全集》等进步书籍。
他还考虑到当时政治条件下,《鲁迅全集》的出版会受到当局的干扰,便想到请“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主席蔡元培题写《鲁迅全集》的书名,当局就不敢对这部书怎么样了。
1938年4月,胡愈之由上海去香港,向“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正、副主席蔡元培和宋庆龄报告《鲁迅全集》的出版计划。
蔡元培即席挥毫写了“鲁迅全集”四个大字,6月1日前还写了《征订〈鲁迅全集〉精制纪念本启》和《鲁迅先生全集序》。
蔡元培在序中给鲁迅以极高的评价,称鲁迅为新文学的“开山”之祖。
胡愈之这一“招”果真灵,凭蔡元培在内的资历与声望,避免了当局的干扰。
许广平也为《鲁迅全集》写了题跋。
如何解决出书资金不足问题?胡愈之又想出了一个办法:除了普通本廉价发行预约外,另印需预付100元一套的精制纪念本。
靠这笔预付款来印行《鲁迅全集》普通本和纪念本。
在胡愈之、茅盾、巴金、沈钧儒、陶行知的热心号召下,先后收到来自祖国内地及南洋、美国一些爱国人士和华侨的多笔购书定金,终于解决了出版的资金难题。
在鲁迅亲友和各界人士的多方努力下,从1938年4月开始,在禁出红色书籍的孤岛上海,仅用不到4个月时间就将600万字、20卷的第一部《鲁迅全集》出了甲乙丙3种版本:其中甲种纪念本是红布烫金,属精装本;乙种纪念本是皮脊烫金,整套装楠木箱;丙种本为普通的平装本。
乙种纪念本编号印制200套,非卖品。
甲种纪念本售价50元。
普及本的开本与正文和纪念本相同,封面大红纸面布脊精装,正文用新闻纸印刷,售价为8元。
1938年8月10日,20卷本的《鲁迅全集》正式发行,正如许广平在《〈鲁迅全集〉编校后记》中所说:“六百余万言之全集,竟得于三个月中短期完成,实开中国出版界之奇迹。
”[3]1973年版197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20卷的《鲁迅全集》二十卷,卷目如下:第一卷《坟》《野草》《呐喊》[4]第二卷《热风》《彷徨》《朝花夕拾》《故事新编》[4] 第三卷《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4]第四卷《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第五卷《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第六卷《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4]第七卷《两地书》《集外集》《集外集拾遗》第八卷《会稽郡故书杂集》《古小说钩沉》[4]第九卷《嵇康集》《中国小说史略》[4]第十卷《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汉文学史纲要》[4]第十一卷《月界旅行》《现代小说译丛》《地底旅行》《现代日本小说集》《域外小说集》《工人绥惠略夫》[4]第十二卷《一个青年的梦》《爱罗先珂童话集》《桃色的云》[4]第十三卷《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思想山水人物》[4]第十四卷《小约翰》《小彼得》《表》《俄罗斯的童话》《附:药用植物》[4]第十五卷《近代美术史潮论》《艺术论(卢氏)》[4] 第十六卷《壁下译丛》《译丛补》[4]第十七卷《艺术论(蒲氏)》《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文艺与批评》《文艺政策》[4]第十八卷《十月》《毁灭》《山民牧唱》《坏孩子和别的奇闻》[4]第十九卷《竖琴一天的工作》第二十卷《死魂灵》[4]1980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年九月第一卷坟热风呐喊第二卷彷徨野草朝花夕拾故事新编第三卷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第四卷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第五卷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第六卷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第七卷集外集集外集拾遗第八卷集外集拾遗补编第九卷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第十卷古籍序跋集译文序跋集[5]第十一卷两地书书信第十二卷书信第十三卷书信第十四卷日记第十五卷日记第十六卷(附集)鲁迅著译年表全集篇目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16卷的《鲁迅全集》,一般教科书所选用的鲁迅的文章均出自这个版本。
2005年版目录2005年版《鲁迅全集》2005年版《鲁迅全集》第一卷坟热风呐喊第二卷仿徨野草朝花夕拾故事新编第三卷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第四卷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第五卷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第六卷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第七卷集外集集外集拾遗第八卷集外集拾遗补编第九卷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第十卷古籍序跋集译文序跋集第十一卷两地书书信(1904-1926)第十二卷书信(1927-1933)第十三卷书信(1934-1935)第十四卷书信(1936 致外国人士)第十五卷日记(1912-1926)第十六卷日记(1927-1936)第十七卷日记(人物书刊注释)第十八卷附集鲁迅著译年表全集篇目索引全集注释索引2009年版呐喊鲁迅经典全集(超值白金版)鲁迅经典全集(超值白金版)自序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彷徨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故事新编序言补天奔月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野草题辞秋夜影的告别求乞者我的失恋复仇复仇〔其二〕希望雪风筝好的故事过客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立论死后这样的战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腊叶淡淡的血痕中一觉《野草》英文译本序朝花夕拾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经典杂文选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娜拉走后怎样未有天才之前从胡须说到牙齿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写在《坟》后面咬文嚼字(一至二)论辩的魂灵谈皇帝记念刘和珍君《阿Q正传》的成因关于《三藏取经记》等略论中国人的脸读书杂谈卢梭和胃口文学和出汗“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柔石小传上海文艺之一瞥“友邦惊诧”论无声的中国文艺与革命(并冬芬来信) 路文坛的掌故(并徐匀来信) 我和《语丝》的始终流氓的变迁为了忘却的记念谈金圣叹世故三昧关于妇女解放从讽刺到幽默从幽默到正经现代史言论自由的界限不求甚解谈蝙蝠“吃白相饭”诗和预言晨凉漫记中国的奇想秋夜纪游爬和撞打听印象喝茶难得糊涂青年与老子北人与南人看书琐记(一)看书琐记(二)看书琐记(三)我来说“持中”的真相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何典》题记拿来主义忆韦素园君忆刘半农君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说“面子”脸谱臆测论俗人应避雅人论”人言可畏”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关于鲁迅一、鲁迅生平二、鲁迅交往三、鲁迅逸事四、鲁迅思想2012年版作者:《鲁迅全集》编委会编鲁迅全集鲁迅全集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日期:2012-10-1开本:32开锦盒精装图书卷数:全20册精装字数:7000000内容介绍本部《鲁迅全集》共二十卷,总字数达700万字,其编辑与校勘工作由光明日报出版社成立《鲁迅全集》编辑委员会,先后聘请了数名具有多年编辑工作经验、对鲁迅生平与创作较为熟悉的编辑,在各位专家的指导下,根据专家们提供的诸多内部资料,并结合当前较为通行的各种版本,历时5年,终成此书,学人智库《鲁迅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