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原理知识点总结演示教学
环境工程原理

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技术、大气(包括室内空气)污染 控制技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管理和资源化技术、物理 性污染(热污染、辐射污染、噪声、振动)防治技术、自 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等传 统的内容,还包括生态修复与构建理论与技术、清洁生产 理论与技术以及环境规划、管理与环境系统工程等。
主要去除对象
好氧处 理法
活性污泥法 生物膜法 流化床法
生物吸附、生物降解 生物吸附、生物降解 生物吸附、生物降解
可生物降解性有机污染物、还 原性无机污染物(NH4+等)
生态技 术
氧化塘 土地渗滤 湿地系统
生物吸附、生物降解 生物降解、土壤吸附 生物降解、土壤吸附、植物吸附
有机污染物、氮、磷、磷 有机污染物、氮、磷、重金属
❖环境学科的任务
环境学科是研究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关系的科学,其主 要任务是研究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认识两者之 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掌握其发展规律,从而保护环境并 使其向于人类有利的方向演变。
一、环境问题与环境学科的发展
❖环境学科的体系
“环境学科”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科学,其研究范围 和内涵不断扩展,所涉及的学科非常广泛,而且各个学 科间又互相交叉和渗透,因此具有丰富的学科内涵。
主要去除对象 酸性、碱性污染物 无机污染物 还原性污染物、有害微生物(消毒) 氧化性污染物 氧化、还原性污染物 几乎所有的有机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 可吸附性污染物 离子性污染物 无机盐 胶体性污染物、大分子污染物
三、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概述
水的生物处理法
处理方法
利用的主要原理
三、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概述
(一)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技术
环境工程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II篇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环境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2. 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3. 简述土壤污染治理的技术体系。
4. 简述废物资源化的技术体系。
5. 阐述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体系。
6. 一般情况下,污染物处理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利用隔离、别离和〔或〕转化技术原理,通过工程手段〔利用各类装置〕,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快速去除。
试根据环境净化与污染防治技术的根本原理,阐述实现污染物高效、快速去除的根本技术路线。
第二章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第一节常用物理量1.什么是换算因数?英尺和米的换算因素是多少?2.什么是量纲和无量纲准数?单位和量纲的区别是什么?3.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区别和关系如何?试举出质量比的应用实例。
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经常用体积分数表示污染物的浓度,试说明该单位的优点,并阐述与质量浓度的关系。
5.平均速度的涵义是什么?用管道输送水和空气时,较为经济的流速范围为多少?第二节质量衡算1.进行质量衡算的三个要素是什么?2.简述稳态系统和非稳态系统的特征。
3.质量衡算的根本关系是什么?4.以全部组分为对象进行质量衡算时,衡算方程具有什么特征?5.对存在一级反响过程的系统进行质量衡算时,物质的转化速率如何表示?第三节能量衡算1.物质的总能量由哪几局部组成?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如何?2.什么是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3.简述热量衡算方程的涵义。
4.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封闭系统,其内部能量的变化如何表现?5.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开放系统,系统能量能量变化率可如何表示?第三章流体流动第一节管流系统的衡算方程1.用圆管道输送水,流量增加1倍,假设流速不变或管径不变,那么管径或流速如何变化?2.当布水孔板的开孔率为30%时,流过布水孔的流速增加多少?3.拓展的伯努利方程说明管路中各种机械能变化和外界能量之间的关系,试简述这种关系,并说明该方程的适用条件。
环境工程原理知识点总结

环境工程原理知识点总结环境工程原理是研究环境质量与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环境工程原理主要包括环境科学、水污染控制与处理、大气污染控制与处理、土壤污染与修复、噪声与振动控制、固体废物处理、环境监测等方面的知识点。
以下是环境工程原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1.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环境系统:包括生物系统、物理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
-环境元素:空气、水、土壤等。
-环境因子:温度、湿度、光照、风等。
-环境质量指标:COD、BOD、PH、悬浮物浓度等。
2.水污染控制与处理:-水污染的类型: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微生物等。
-水污染的处理方法: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深度处理等。
-水污染的监测与评价:水质监测、水环境风险评估等。
3.大气污染控制与处理:-大气污染的源: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生物排放等。
-大气污染的类型: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大气污染的传输与扩散:大气层结、稳定层等。
-大气污染的控制技术:燃烧优化、脱硫、脱氮等。
4.土壤污染与修复:-土壤污染的种类: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等。
-土壤污染的评价与监测:土壤抽样、土壤测试分析等。
-土壤污染的修复技术: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等。
5.噪声与振动控制:-噪声的特性:频率、声压级、声功率等。
-噪声的控制措施:隔声、减振、降噪等。
-振动的特性与控制:振幅、频率、衰减等。
6.固体废物处理:-固体废物的分类:可回收物、有害废物、垃圾等。
-固体废物处理的方法:焚烧、填埋、回收等。
-固体废物处理的环境影响:渗滤液、气体排放等。
-固体废物处理的管理与政策:废物分类、资源化利用等。
7.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的目的和重要性:掌握环境质量状况、评估环境风险等。
-环境监测的技术与方法:样品采集、分析测试等。
-环境监测的指标与标准:空气质量指数、水质量标准等。
-环境监测的运行与管理:监测站点布局、数据管理等。
以上是环境工程原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环境工程领域的原理与应用,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环境工程概论PPT教学课件

环境工程定义与发展定义环境工程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
发展历程从20世纪70年代的环境工程学科创立,到80、90年代的环境工程学科快速发展,再到21世纪的环境工程学科创新发展阶段。
环境工程学科体系与特点学科体系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噪声控制工程、环境系统工程等分支学科。
学科特点综合性强,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实践性强,注重解决实际环境问题;创新性强,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
环境工程应用领域及前景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市政、工业、农业等领域,如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气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等。
前景展望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保政策的加强,环境工程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环境工程的技术水平将不断提高,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更加有效的手段。
水污染现状及危害水污染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都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包括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城市污水等。
这些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水污染的危害水污染会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破坏水生态平衡。
同时,污染的水体会对人类的饮用水安全、农业生产、工业发展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03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和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质。
常见的方法有筛滤、沉淀、浮选等。
物理法利用化学反应原理或化学物质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质。
常见的方法有中和、氧化还原、化学沉淀等。
化学法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转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
常见的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消化法等。
生物法水处理基本方法与原理典型水处理工艺及设备典型水处理工艺根据废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水处理工艺组合。
常见的工艺组合有格栅+调节池+沉淀池+过滤池+消毒池等。
水处理设备为了实现水处理工艺,需要配备相应的水处理设备。
常见的设备有格栅机、刮泥机、曝气机、过滤器、消毒设备等。
环境工程ppt课件

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气候变 化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
大气污染物扩散与传
气象条件、地形地貌、污 染源排放特性等
水平传输、垂直传
分子扩散、湍流扩散
扩散方式
传输方式
影响因素
典型大气治理技术及应用
除尘技术
机械除尘、电除尘、湿式除尘等
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技术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VOCs治理技术等
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
应用实例,如城市交通干道隔声 屏障、工厂车间吸声处理、空调
机组消声器安装等。
06
CATALOGUE
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介绍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原则 、目的和意义,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制 度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详细阐述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流程, 包括前期准备、现状调查、影响预测 、评价结论和后续跟踪等各个阶段的 主要任务和要求。
环境工程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环境工程概述 • 水污染控制工程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工程 •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 • 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管理
01
CATALOGUE
环境工程概述
环境工程定义与分类
定义
环境工程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门跨学科 的综合性科学。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及方法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分析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包括生态、水、气、声、固废等各个方面,以及环境风险和环境容量的评 估。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介绍常用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如矩阵法、网络法、叠图法、专家咨询法等,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 范围。
环境工程(知识点)

环境工程(知识点)环境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生态恢复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环境的研究、评价和管理,环境工程旨在实现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环境工程的定义、目标、主要任务以及发展方向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门学科。
一、环境工程的定义环境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涵盖了环境科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多个学科。
它以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为目标,通过应用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手段,解决和改善环境问题。
环境工程不仅关注于环境中的污染物的治理和处理,还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系统的保护。
二、环境工程的目标环境工程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通过减少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环境工程旨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社会。
三、环境工程的主要任务1. 环境评价与监测:环境工程通过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和监测,了解环境中的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和浓度等信息,为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 污染控制与治理:环境工程致力于减少、控制和治理污染物的排放,通过设计和建设废水处理厂、废气处理设施等工程项目,实现污染物的有效去除和处理。
3. 资源回收与利用:环境工程关注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的回收利用,通过设计和实施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方案,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负荷。
4. 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环境工程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通过生态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提高生态功能和服务能力。
5. 环境管理与规划:环境工程通过环境管理和规划,制定环境政策和措施,加强环境监管和法规的执行,提高环境管理的效果和水平。
四、环境工程的发展方向1. 绿色技术与创新:环境工程将面临越来越复杂的环境问题,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绿色技术,以提高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效率和效果。
2. 节能减排与碳中和:环境工程将加大对能源和碳排放的管理和控制力度,推动节能减排和碳中和的技术和政策的研发和实施。
环境工程原理知识重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1.“环境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2. 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3. 简述土壤污染治理的技术体系。
4. 简述废物资源化的技术体系。
5. 阐述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体系。
6. 一般情况下,污染物处理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利用隔离、分离和(或)转化技术原理,通过工程手段(利用各类装置),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快速去除。
试根据环境净化与污染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阐述实现污染物高效、快速去除的基本技术路线。
第二章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第一节常用物理量1.什么是换算因数?英尺和米的换算因素是多少?2.什么是量纲和无量纲准数?单位和量纲的区别是什么?3.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区别和关系如何?试举出质量比的应用实例。
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经常用体积分数表示污染物的浓度,试说明该单位的优点,并阐述与质量浓度的关系。
5.平均速度的涵义是什么?用管道输送水和空气时,较为经济的流速范围为多少?第二节质量衡算1.进行质量衡算的三个要素是什么?2.简述稳态系统和非稳态系统的特征。
3.质量衡算的基本关系是什么?4.以全部组分为对象进行质量衡算时,衡算方程具有什么特征?5.对存在一级反应过程的系统进行质量衡算时,物质的转化速率如何表示?第三节能量衡算1.物质的总能量由哪几部分组成?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如何?2.什么是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3.简述热量衡算方程的涵义。
4.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封闭系统,其内部能量的变化如何表现?5.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开放系统,系统能量能量变化率可如何表示?第四章热量传递第一节热量传递的方式1.什么是热传导?2.什么是对流传热?分别举出一个强制对流传热和自然对流传热的实例。
3.简述辐射传热的过程及其特点4.试分析在居室内人体所发生的传热过程,设室内空气处于流动状态。
5.若冬季和夏季的室温均为18℃,人对冷暖的感觉是否相同?在哪种情况下觉得更暖和?为什么?第二节热传导1. 简述傅立叶定律的意义和适用条件。
环境工程原理知识点总结

环境工程原理知识点总结第II篇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环境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2. 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3. 简述土壤污染治理的技术体系。
4. 简述废物资源化的技术体系。
5. 阐述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体系。
6. 一般情况下,污染物处理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利用隔离、分离和(或)转化技术原理,通过工程手段(利用各类装置),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快速去除。
试根据环境净化与污染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阐述实现污染物高效、快速去除的基本技术路线。
第二章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第一节常用物理量1.什么是换算因数?英尺和米的换算因素是多少?2.什么是量纲和无量纲准数?单位和量纲的区别是什么?3.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区别和关系如何?试举出质量比的应用实例。
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经常用体积分数表示污染物的浓度,试说明该单位的优点,并阐述与质量浓度的关系。
5.平均速度的涵义是什么?用管道输送水和空气时,较为经济的流速范围为多少?第二节质量衡算1. 进行质量衡算的三个要素是什么?2. 简述稳态系统和非稳态系统的特征。
3. 质量衡算的基本关系是什么?4. 以全部组分为对象进行质量衡算时,衡算方程具有什么特征?5. 对存在一级反应过程的系统进行质量衡算时,物质的转化速率如何表示?第三节能量衡算1.物质的总能量由哪几部分组成?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如何?2.什么是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3.简述热量衡算方程的涵义。
4.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封闭系统,其内部能量的变化如何表现?5.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开放系统,系统能量能量变化率可如何表示?第三章流体流动第一节管流系统的衡算方程1.用圆管道输送水,流量增加1倍,若流速不变或管径不变,则管径或流速如何变化?2.当布水孔板的开孔率为30%时,流过布水孔的流速增加多少?3.拓展的伯努利方程表明管路中各种机械能变化和外界能量之间的关系,试简述这种关系,并说明该方程的适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工程原理知识点总结第II篇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环境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2. 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3. 简述土壤污染治理的技术体系。
4. 简述废物资源化的技术体系。
5. 阐述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体系。
6. 一般情况下,污染物处理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利用隔离、分离和(或)转化技术原理,通过工程手段(利用各类装置),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快速去除。
试根据环境净化与污染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阐述实现污染物高效、快速去除的基本技术路线。
第二章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第一节常用物理量1.什么是换算因数?英尺和米的换算因素是多少?2.什么是量纲和无量纲准数?单位和量纲的区别是什么?3.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区别和关系如何?试举出质量比的应用实例。
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经常用体积分数表示污染物的浓度,试说明该单位的优点,并阐述与质量浓度的关系。
5.平均速度的涵义是什么?用管道输送水和空气时,较为经济的流速范围为多少?第二节质量衡算1.进行质量衡算的三个要素是什么?2.简述稳态系统和非稳态系统的特征。
3.质量衡算的基本关系是什么?4.以全部组分为对象进行质量衡算时,衡算方程具有什么特征?5.对存在一级反应过程的系统进行质量衡算时,物质的转化速率如何表示?第三节能量衡算1.物质的总能量由哪几部分组成?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如何?2.什么是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3.简述热量衡算方程的涵义。
4.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封闭系统,其内部能量的变化如何表现?5.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开放系统,系统能量能量变化率可如何表示?第三章流体流动第一节管流系统的衡算方程1.用圆管道输送水,流量增加1倍,若流速不变或管径不变,则管径或流速如何变化?2.当布水孔板的开孔率为30%时,流过布水孔的流速增加多少?3.拓展的伯努利方程表明管路中各种机械能变化和外界能量之间的关系,试简述这种关系,并说明该方程的适用条件。
4.在管流系统中,机械能的损耗转变为什么形式的能量?其宏观的表现形式是什么?5.对于实际流体,流动过程中若无外功加入,则流体将向哪个方向流动?6.如何确定流体输送管路系统所需要的输送机械的功率?第二节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1.简述层流和湍流的流态特征。
2.什么是“内摩擦力”?简述不同流态流体中“内摩擦力”的产生机理。
3.流体流动时产生阻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什么情况下可用牛顿黏性定律计算剪切应力?牛顿型流体有哪些?5.简述温度和压力对液体和气体黏度的影响。
第三节边界层理论1. 什么是流动边界层?边界层理论的要点是什么?2.简述湍流边界层内的流态,以及流速分布和阻力特征。
3.边界层厚度是如何定义的?简述影响平壁边界层厚度的因素,并比较下列几组介质沿平壁面流动时,哪个边界层厚度较大:(1)污水和污泥;(2)水和油;(3)流速大和流速小的同种流体。
4. 为什么管道进口段附近的摩擦系数最大?5. 简述边界层分离的条件和过程。
6. 当逆压梯度相同时,层流边界层和湍流边界层分离点的相对位置如何?请解释其原因。
第四节流体流动的阻力损失1.简述运动中的物体受到阻力的原因。
流线型物体运动时是否存在形体阻力?2.简述流态对流动阻力的影响。
3.分析物体表面的粗糙度对流动阻力的影响,举应用实例说明。
4.不可压缩流体在水平直管中稳态流动,试分析以下情况下,管内压力差如何变化:(1)管径增加一倍;(2)流量增加一倍;(3)管长增加一倍。
5.试比较圆管中层流和湍流流动的速度分布特征。
6.试分析圆管湍流流动的雷诺数和管道相对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第五节管路计算1.管路设计中选择流速通常需要考虑哪些因素?2.简单管路具有哪些特点?3.分支管路具有哪些特点?4.并联管路具有哪些特点?5.分析管路系统中某一局部阻力变化时,其上下游流量和压力的变化。
第六节流体测量1.简述测速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2.分析孔板流量计和文丘里流量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使用转子流量计时读数为什么需要换算?测定气体的流量计能否用来测量液体?4.简述转子流量计的安装要求。
第四章热量传递第一节热量传递的方式1.什么是热传导?2.什么是对流传热?分别举出一个强制对流传热和自然对流传热的实例。
3.简述辐射传热的过程及其特点4.试分析在居室内人体所发生的传热过程,设室内空气处于流动状态。
5.若冬季和夏季的室温均为18℃,人对冷暖的感觉是否相同?在哪种情况下觉得更暖和?为什么?第二节热传导1. 简述傅立叶定律的意义和适用条件。
2.分析导温系数和导热系数的涵义及影响因素。
3.为什么多孔材料具有保温性能?保温材料为什么需要防潮?4.当平壁面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时,若分别按变量和平均导热系数计算,导热热通量和平壁内的温度分布有何差异。
5. 若采用两种导热系数不同的材料为管道保温,试分析应如何布置效果最好。
第三节对流传热1.简述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
2.简述对流传热的机理、传热阻力的分布及强化传热的措施。
3.为什么流体层流流动时其传热过程较静止时增强?4.传热边界层的范围如何确定?试分析传热边界层与流动边界层的关系。
5. 试分析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
6.分析圆直管内湍流流动的对流传热系数与流量和管径的关系,若要提高对流传热系数,采取哪种措施最有效?7.流体由直管流入短管和弯管,其对流传热系数将如何变化?为什么?8.什么情况下保温层厚度增加反而会使热损失加大?保温层的临界直径由什么决定?9.间壁传热热阻包括哪几部分?若冷热流体分别为气体和液体,要强化换热过程,需在哪一侧采取措施?10.什么是传热效率和传热单元数?第四节辐射传热1.分析热辐射对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作用特点。
2.比较黑体和灰体的特性及其辐射能力的差异。
3. 温度对热辐射和辐射传热的影响。
4.分析物体辐射能力和吸收能力的关系。
5.简述气体发射和吸收辐射能的特征,分析温室效应产生的机理。
第五节换热器1.简述换热器的类型。
2.什么是间壁式换热器,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3.列管式换热器式最常用的换热器,说明什么是管程、壳程,并分析当气体和液体换热时,气体宜通入哪一侧?4.简述增加传热面积的方法。
5.试分析提高间壁式换热器传热系数的途径。
第五章质量传递第一节环境工程中的传质工程1.简述环境工程中常见的传质过程及其应用领域?第二节质量传递的基本原理2.什么是分子扩散和涡流扩散?3.简述费克定律的物理意义和适用条件。
4.简述温度、压力对气体和液体分子扩散系数的影响。
5.对于双组分气体物系,当总压和温度提高1倍时,分子扩散系数将如何变化?6.分析湍流流动中组分的传质机理。
第三节分子传质1.什么是总体流动?分析总体流动和分子扩散的关系。
2.在双组分混合气体的单向分子扩散中,组分A的宏观运动速度和扩散速度的关系?3.单向扩散中扩散组分总扩散通量的构成及表达式。
4. 简述漂移因子的涵义。
5. 分析双组分混合气体中,当N B=0、 N B=-N A及N B=-2N A时,总体流动对组分传质速率的影响。
第四节对流传质1. 简述对流传质的机理和传质阻力的分布。
2.传质边界层的范围如何确定?试分析传质边界层与流动边界层的关系。
3.为什么流体层流流动时其传质速率较静止时增大?4.虚拟膜层的涵义是什么?试比较对流传质速率方程和费克定律的异同。
5.比较对流传热和对流传质的区别。
为什么对流传质存在两种情况?6. 简述影响对流传质速率的因素和强化传质的措施。
第六章沉降第一节沉降分离的基本概念1. 简述沉降分离的原理、类型和各类型的主要特征。
2. 简要说明环境工程领域涉及哪些沉降分离的过程,并说明其沉降类型和作用力。
3. 颗粒的几何特性如何影响颗粒在流体中受到的阻力?4. 不同流态区,颗粒受到的流体阻力不同的原因是什么?5. 颗粒和流体的哪些性质会影响到颗粒所受到的流体阻力,怎么影响?第二节重力沉降1. 简要分析颗粒在重力沉降过程中的受力情况。
2. 层流区颗粒的重力沉降速度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3. 影响层流区和紊流区颗粒沉降速度的因素有何不同,原因何在?4. 流体温度对颗粒沉降的主要影响是什么?5. 列出你所知道的环境工程领域的重力沉降过程。
6. 分析说明决定重力沉降室除尘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什么?7. 通过重力沉降过程可以测定颗粒和流体的哪些物性参数,请你设计一些的测定方法。
第三节离心沉降1. 简要分析颗粒在离心沉降过程中的受力情况。
2. 比较离心沉降和重力沉降的主要区别。
3. 同一颗粒的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速度的关系怎样?4. 简要说明旋风分离器的主要分离性能指标。
5. 标准旋风分离器各部位尺寸关系是什么?6. 旋风分离器和旋流分离器特点有何不同?7. 离心沉降机和旋流分离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8. 在环境工程领域有哪些离心沉降过程。
第四节其它沉降1. 电沉降过程中颗粒受力情况如何,沉降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2. 简述电除尘器的组成和原理。
3. 电除尘器的优点是什么。
4. 惯性沉降的作用原理是什么,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5. 惯性沉降应用的优缺点是什么。
6. 环境工程领域有哪些电除尘和惯性除尘过程。
第七章过滤第一节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1. 过滤过程在环境工程领域有哪些应用。
2. 环境工程领域中的过滤过程,使用的过滤介质主要有哪些?3. 过滤的主要类型有哪些?4. 表面过滤和深层过滤得主要区别是什么?第二节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1. 表面过滤得过滤阻力由哪些部分组成?2. 表面过滤速度与推动力和阻力的关系,如何表示?3. 过滤常数与哪些因素有关?4. 恒压过滤和恒速过滤的主要区别是什么?5. 如何通过实验测定过滤常数、过滤介质的比当量过滤体积和压缩指数?6. 洗涤过程和过滤过程有什么关系?7. 间歇式过滤机和连续式过滤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第三节深层过滤的基本理论1. 混合颗粒和颗粒床层有哪些主要的几何特性?。
2. 混合颗粒的平均粒径和颗粒床层的当量直径如何定义?3. 流体通过颗粒床层的实际流速与哪些因素有关,与空床流速是什么关系?4. 深层过滤速度与推动力和阻力的关系,如何表示?5. 悬浮颗粒在床层中的运动包括哪些主要行为?6. 流体在深层过滤中的水头损失如何变化,主要存在哪些变化情况?7. 如何防止滤料表层的堵塞,为什么?第八章吸收第一节吸收的基本概念1. 简述吸收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吸收的主要类型是什么?3. 环境工程领域有哪些吸收过程。
4. 环境工程领域吸收的特点是什么?第二节物理吸收1. 亨利定律有哪些表达形式,意义如何?2. 如何通过平衡曲线判断传质方向,其物理意义何在?3. 举例说明如何改变平衡条件来实现传质极限的改变。
4. 吸收过程的基本步骤是什么?5. 双膜理论的基本论点是什么?6. 吸收速率与传质推动力和传质阻力的关系,有哪些表达形式?7. 吸收的传质阻力有哪几个部分组成,如何表示,关系如何?8. 简要说明气体性质对传质阻力的不同影响,并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