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折弯工艺守则
(精品)钣金折弯加工能力的工艺技术规范

页数 9/9
展开计算式为:L= L1+L2-Q*(180-β )º /90 º+S L 为 展开长度 L1、L2 为外尺寸 Q 为折弯扣除 S=0.4 展开补尝尺寸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请研发、生产、品管知悉。
签发
发出部门:工艺部
抄送:XX、XX、XX 主送:XX、XX、XX
提出人:XXX
审批人: XXX 日期:XX-XX-XX
≥
≥
≥
≥
≥
≥
≥
板厚 1.2mm ≥
≥ ≥
≥
≥
≥
≥
页数 5/9
编号:XXXX 板厚 1.5mm
≥
板厚 2.0mm
XXXXX 公 司
折弯加工能力工艺技术规范
≥
≥
≥
≥
≥ ≥
≥
≥
页数 6/9
编号:XXXX 板厚 2.5mm
XXXXX 公 司
折弯加工能力工艺技术规范
≥
板厚 3.0mm
≥
≥
≥
≥
≥
≥
页数 7/9
4.5
5.5
10
16
编号:XXXX
XXXXX 公 司
折弯加工能力工艺技术规范
当孔为方孔和平行于弯曲方向的长圆孔时,长圆孔距折弯边最小距离
页数 2/9
L 最小距
离X
<26 2t+R
26~50 2.5t+R
>50 3t+R
3.2 折弯加工工艺 3.2.1 说明:厂内所拥有的折床以及折弯模具可达到的折弯加工尺寸范围:最大可折出 500mm 折边(如是盒形,另两边不可大于 150mm,如大 于 150,则需要在设计时进行结构拆分),最小可折出 5mm 折边(T0.4~1.0mm)。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所绘的尺寸必须在以下图表的尺寸范围 内,否则会造成折弯交涉,导致加工变形或难以加工。
钣金折弯工艺守则

共6页第1页1.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各种箱式变电站、高低压开关柜等产品所用钢板折弯工序。
2.引用标准及资料:JB/T6753.1-1993《电工设备的设备构件公差钣金件和结构的一般公差及其选用规则》《扬力数控折弯机使用说明书》《百超数控折弯机使用说明书》《埃锡尔数控折弯机使用说明书》《萨凡数控折弯机使用说明书》3.机床及工艺装备:3.1机床:扬力MB8-250×3200数控折弯机、扬力MB8-160×3200数控折弯机、百超AMF EP100数控折弯机、埃锡尔PSS-40数控折弯机、萨凡E-Brake35数控折弯机、萨凡E-Brake50数控折弯机、萨凡E-Brake80数控折弯机、萨凡E-Brake100数控折弯机、萨凡H-Brake240数控折弯机3.2量具:3.5m钢卷尺、300mm游标卡尺、角度尺、校验标准尺3.3辅具:工作台(自制)、转运车、托盘、扳手、皮锤(木锤)、手锉4.工艺规程:4.1工艺流程:阅读图纸→核对下料件→选择并安装模具→编辑程序→首件折弯→批量生产4.2工艺过程具体要求:4.2.1准备工作4.2.1.1上岗人员必须经过机床操作培训,并考核合格。
4.2.1.2按要求穿戴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4.2.1.3清除工作区域内有碍工作的杂物,清扫地面保证无油水等易滑液体。
4.2.1.4检查设备的完好程度,检查开机关机过程是否正常,检查所有操作部分(如按钮、脚踏开关等)是否有效,检查指示灯是否有效,检查后进行润滑保养和表面清洁,如有异常请报检修部门,不得带故障作业。
4.2.1.5检查量具是否准确,要求量具准确度应与校验标准尺相同,如有误差请校正或更换量具。
4.2.1.6清除工作台上的工具和杂物,保证工作台平整光滑。
共6页第2页4.2.2核对下料件4.2.2.1钣金折弯人员在上岗前应具备阅读图纸的能力,明确图纸表达内容,能够通过图纸确定板材的材料、板厚、表面质量要求等,有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能够想象出钣金零件的展开图(放样图),熟练掌握展开料的计算。
板材折弯工艺守则

1 加工前的准备1.1根据生产任务,熟悉零件图,了解零件折弯角度、折弯高度、折弯长度,分析零件折弯方式、顺序。
1.2 调整折弯机1.2.1 调整折弯角度利用下行程调节装置,顺(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刻度套,滑块下行程停止位置就上升(或降低),因而折弯角度就增大(或缩小)。
1.2.2 上行程长度的调整利用行程开关实现行程长度的调整。
调大行程时,松开滑块右端的手柄使撞块下降一段距离后,再锁紧手柄。
调小行程时,松开手柄将撞块上升一段距离,再锁紧手柄。
1.2.3 折弯机压力的调整折弯机的压力,可随工件所需折弯压力的大小无级调整。
上下模接触后,转动溢流阀手柄就可改变折弯压力的大小,当达到要求值,锁紧手柄。
折弯机的压力大小可从压力表上指示出来。
一般溢流阀的工作压力调定为250Kg/cm2。
1.2.4 选择上模刀口,调整下模刀槽。
a) 根据零件图纸标注圆角半径及长度、弯曲形状选取上模刀口并固定在上刀架上。
b) 根据零件材料厚度选择下模刀槽(一般下模刀模的宽度为材料厚度的8倍)。
翻转下模刀槽,适用的刀槽面朝上,把下模刀口放在下模垫铁上,起动折弯机使上模刀口缓慢地下降进入下模刀槽中,调整下模的前后位置,利用调节螺调节下模刀槽在下模垫铁上的位置至合适为止。
1.2.5 调整定位尺寸调整定位尺寸即调整后挡料架位置。
方法如下:转动手柄,可使支承板前后移动,同时也可适当调整挡料杆的伸出长度,使零件折弯的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2 折弯成形2.1 以一块材料进行试弯,检查成形零件外形尺寸、直线度、折弯角度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否则应重新调整定位尺寸及上下刀口间隙,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2.2折弯次序根据零件形状来确定。
一般有以下四种典型折弯次序:2.3注意事项a)当零件需要折弯时,其折弯高度<80mm。
如超过80mm则需要换刀口,或调整折弯次序,增加整形工序。
b)折弯成形后的零件堆放整齐,防止因码放不当引起变形。
c)成形的零件应做好标记写明产品零件名称图号,以便下一道工序按图验收。
型钢、钢管、钢板弯曲工艺守则

影响因素
说明
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的塑性越好,允许的变形越大,弯曲半径就越小,反之,则越大。材料加热后,塑性会提高,弯曲半径可减小。
材料的热处理状态
材料经冷变形后会产生加工硬化,塑性变差,最小弯曲半径宜加大。材料经退火弯曲,弯曲半径可小些。
材料的表面与边缘状态
材料的表面不得有缺陷,否则弯曲时易产生裂纹,经剪切或冲裁后的材料,其断面常出现毛刺或微小裂纹,最小弯曲半径宜大。
冷
Rmin≈24b-24Zo
槽钢外弯园
热
Rmin≈7b-8Zo
冷
Rmin≈25b-26Zo
不等边角钢大
Rmin≈25b-26Yo
不等边角钢小面内弯园
热
Rmin≈6b-6Xo
冷
Rmin≈24b-24Xo
工字钢立弯
热
Rmin≈3b
冷
Rmin≈12b
工字钢平弯
热
Rmin≈3h
140
130
520
505
5
310
280
1120
1095
3.6
36
3
175
160
640
625
6
305
280
1110
1085
4
170
155
630
615
8
300
275
1090
1065
5
170
145
620
605
10
295
270
1070
1045
4
40
3
195
180
735
715
7
折弯工艺守则

折弯工艺守则钣金件系列通用编制:审核:会签:批准:浩然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十月五日折弯工艺守则一、折弯基础知识1、折弯机简介目前折弯机中95%以上都是液压折弯机,它依运动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类:上动式和下动式。
我司使用的折弯机为上动式数控板料折弯机。
2、材料分类一般的钣金加工材料分为3类:钢、不锈钢、铝,而相同的材质由于内部的各类元素的含量、加工方法的不同又分为不同的种类。
我们将常用的钢板分为:热轧板(SPHC)、冷轧板(SPCC)、电镀锌板(SECC)、热镀锌板(SGCC);常用的不锈钢分为:SUS3000系列(304)、SUS4000系列(403);我司使用的板料多数为DC53D+Z、DX51D+Z(均属于热镀锌板)。
3、折弯模具3.1折弯模具一般的模具分为中间板、上模、下模、导轨、下模座等,这类模具通用性强,大部分加工都可以完成。
3.2折弯模具的选择加工不同的零件需要使用不同的模具,首先要对机床和模具的加工参数有所了解,才能选择相互匹配的模具。
机床参数有:行程、加工能力、开口高度、中间板类型等;模具参数有:上模模柄型式(和中间板匹配)、耐压吨位(最大折弯压力)等;A关于机床参数的选择1、模具高度的选择行程(mm)=开口高度—中间板高度—上模高度—下模座高度—(下模高度—0.5V+t)t为板料厚度(mm)在下模座选择的时候也要注意下模座有多种高度,不同高度的模座用来配合不同的加工。
使用不同的模具组合可以获得不同的模具组合高度,用来加工不同的零件。
B关于模具参数的选择1、上模模柄形式上模的模柄有3种形式以配合不同的中间板2、上模形状常用标准形状上模有:普通上模直剑型上模鹅颈型上模框用上模根据不同的折弯需要,选用不同形状的模具:3、上模尖端R角及尖端角度上模常用的尖端R角有:(1)0.2R(2)0.6R(3)0.8R(4)1.5R(5)3.0R选用合适的尖端R:一般3mm以下使用R0.6。
标准上模的尖端角度有:90°、88°、86°、60°、45°、30°等。
板材折弯典型工艺守则

板材折弯典型工艺守则
1、目的:
为确保本公司配电柜、箱中折弯工序的正确实施和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工艺守则。
2、适用范围:
1.1主要适用于配电柜、箱中各种板材零件的弯边及压弯。
3、设备与工艺装备:
3.1主要设备:折弯机
3.2工艺装备:
游标卡尺、钢卷尺、直角尺、扳手、手锤、平台等。
4、工艺准备:
4.1操作前对设备进行注油润滑、通电试车。
4.2当板材由对焊组成,要把与刀口相接触的焊口处,用锉刀去掉焊疤,并锉平整,以防损伤刀口。
4.3弯板机折弯后,弯边没有达到要求者,应由手工进行校正。
5、工艺过程
5.1根据图纸要求,将选用的刀具上调好定位。
5.2调整上下模的间隙,调整均匀后进行试车。
5.3根据折弯尺寸进行对尺。
5.4先用废料边,在相距1m以上宽度两处进行校尺,待尺寸合格后,再进行折弯工件。
6、检查
6.1弯板精度用达到:
弯角搭边直线度0.5mm/n。
6.2压弯件尺寸应满足允许公差要求:
表1
6.3折弯首件,应交检查员检查,批量折弯,每20件检查一次。
7、技术安全与注意事项:
7.1在多人操作时,必须确认没有不安全因素时,才可按下工作按钮。
7.2工作时下模和工作台上不准放置任何工具。
7.3需保持压弯机的清洁,使用中如发现不正常,应立即停车检查。
10-(最好的3C文件)钢板折弯工艺守则

图1 4.5 折弯次序如图1所示: 4.6 零件经过折弯后,如未达到图样要求时,应进行人工校正、整形; 如是封闭的角,折弯修整后需挫尖角上锐利的毛刺。 5 工艺要求 5.1 折弯尺寸应符合图样规定,当图样中的尺寸公差未作规定时,应符 合本厂未注公差的要求。 5.2 折弯件的相邻垂直边的垂直度应符合图样要求,图样未作规定时, 尺寸不大于1m的垂直度为1mm。 5.3 折弯件的对角线之差的绝对值应符合图样要求,图样未作时可按表2 规定。
40
390(40)
13
4 工艺过程 4.1 根据零件要求的尺寸在折弯机上定位,定好后,先试弯一块,核对 尺寸正确与否,如果尺寸偏差在规定范围内,即可继续弯折。 4.2 折弯时,零件的放置应注意各边互相垂直,并且折弯的位置应尽量 放在折弯机的中间部位。 4.3 零件四边都折弯的,在折弯封闭的第四边时,如无适合的折弯刀或 垫块,可允许先敲平与折弯刀口相碰的部位,待折弯后用手工折弯,修 整使端部闭合。 4.4 当折弯零件形状因折弯机不能满足要求,而用手工或其它办法弯制 时,则在平台上进行。
08及
0F
碳素
已
结构 454 退
钢
火
20
240-350(2436)
470-590(4850)
280-390(2840)
310 - 440(32-45) 30-26 540 - 690(55-70) 15-13 350 - 500(36-51) 24-22
L2、 退 L3 火 铝
80(8)
74 - 110(7.5-11) 拉强度
相对延
材料 材料 名称 牌号
状 态
τN/mm2(kgf/mm2) 6bN/mm2(kgf/mm2) 伸率
δ10%
折弯实用工艺要求规范

12.7
14.3
15.8
17.5
3.0
3.1
3.9
4.7
5.6
6.3
7.2
7.9
8.8
9.6
11.2
12.8
14.4
16.0
17.6
3.5
3.4
4.2
4.9
5.7
6.5
7.4
8.1
9.0
9.8
11.4
13.0
14.7
16.3
17.9
4.0
3.6
4.4
5.2
6.0
6.8
7.6
8.5
9.3
10.1
中山市鑫海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GoldenOceanMetalwork(zhongshan)Co.,Ltd
作业指导书
文件名称:
折弯工艺规范
文件编号:
XH-WI-58-059
页码:
1/14
版本/修改状态:
A/1
发布日期:
2010-10-08
1.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折弯机床加工的各种黑色及有色金属的各种角度的折弯加工。
5.1.3规范列有弯角尺边、弯外翘边、弯内翘边的有关极限尺寸表(表4、5、6、7、8)及材料厚度,弯边圆角与凹模深度关系表,弯边圆角展开尺寸表和各种材料最小弯曲半径表(表1、2、3)
5.1.4复式弯边是角尺边、外翘边、内翘边的数种情况的相互结合,其弯制方法可参照表9。
5.1.5规范所列的各项参数可作为产品技术图纸弯边设计的依据。
5.8上刀口前边内翘边极限尺寸表(表8)
编制:工艺工程科
审核:
批准:
中山市鑫海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5t
0.5t
1.0t
磷青铜
1.0t
3.0t
软钢08、10、A3号
0.5t
1.0t
1.0t
1.5t
中硬钢20、30、45号
0.8t
1.5t
1.5t
2.5t
5.4 弯边圆角展开尺寸表(表三)
R: 弯边圆角L3:弯折线尺寸 L3 = L1 + A / 2
A: 弯边圆角展开尺寸L: 展开长度 L = L1 + L2 + A
T: 材料厚度
钢板折弯工艺守则
文件编号
共14页
第3页
表三单位:mm
材料厚度
t
内 侧 的 弯 曲 半 径 R
0.25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
6
7
8
9
10
0.2
0.475
0.91
1.7
2.5
3.3
4.1
4.9
5.7
6.4
7.2
8.0
9.6
11.1
12.7
14.3
15.9
0.4
5.8
6.6
7.4
8.3
9.1
10.7
12.3
13.9
15.4
17.0
2.2
2.7
3.5
4.3
5.1
5.9
6.7
7.5
8.4
9.2
10.8
12.4
14.0
15.5
17.1
2.4
2.8
3.6
4.4
5.2
6.0
6.8
7.6
8.5
9.3
10.9
12.5
14.1
15.6
17.3
2.6
2.9
3.7
4.5
5.3
7.9
8.7
10.3
11.9
13.5
15.1
16.7
1.6
1.6
2.4
3.2
4.0
4.8
5.6
6.4
7.2
8.1
8.9
10.5
12.0
13.6
15.2
16.8
1.8
1.7
2.5
3.3
4.1
4.9
5.7
6.5
7.3
8.2
9.0
10.6
12.2
13.7
15.3
16.9
2.0
1.8
2.6
3.4
4.2
5.0
15.9
17.5
19.1
21.0
10
13
14.9
16.5
18.1
19.6
21.2
钢板折弯工艺守则
文件编号
共14页
第4页
5.5 角尺边弯边最小极限尺寸表(表四)
amin弯角尺边最小极限尺寸
b 凹模槽宽
c 搁置尺寸
amin最小弯折尺寸 amin= h + c = b / 2 + c
h 凹模深度 (h = b / 2 )
度)的凹模弯制。
5.1.3本守则列有弯角尺边、弯外翘边、弯内翘边的有关极限尺寸表(表四、五、六、七、八)
及材料厚度,弯边圆角与凹模深度关系 表,弯边圆角展开尺寸表和各种材料最小弯曲半径表
(表一、二、三)
5.1.4复式弯边是角尺边、外翘边、内翘边的数种情况的相互结合,其弯制方法可参照表九。
5.1.5本守则所列的各项参数可作为产品图纸弯边设计的依据。
弯边的最小极限尺寸决定于凹模深度及搁置尺寸,对于板厚为1~3㎜的搁置尺寸均为3㎜,对板厚3㎜以上的搁置尺寸均等于板厚。
表四 (括号内尺寸为数控折弯机尺寸) ㎜
材 料 厚 度t
最大弯边圆角R
最小极限尺寸amin
< 1
4 (2~3)
9 (4)
>1~2
7~3.5 (3.5~4)
11 (6)
9~5
(4.5~5)
9~5
9~5
11~7
11~7
12~8
13~5
钢板折弯工艺守则
文件编号
共14页
第2页
5.3 各种材料最小弯曲半径表(表二)
材 料
退 火 或 正 火 的
冷 作 硬 化 的
弯 曲 线 位 置
垂直辗压纹向
平行辗压纹向
垂直辗压纹向
平行辗压纹向
紫铜、锌
0.25t
0.4t
1.0t
3.0t
黄铜、铝
6.1
6.9
7.7
8.6
9.4
11.0
12.6
14.2
15.7
17.4
2.8
3.0
3.8
4.6
5.4
6.2
7.0
7.8
8.7
9.5
11.1
12.7
14.3
15.8
17.5
3.0
3.1
3.9
4.7
5.6
6.3
7.2
7.9
8.8
9.6
11.2
12.8
14.4
16.0
17.6
3.5
3.4
4.2
4.9
5.7
5.2 材料厚度、弯边圆角与凹模深度关系表(表一)
表一(括号内尺寸为数控折弯机尺寸) ㎜
材料厚度、凹模深度与弯边圆角
材料
厚度t
<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凹模
深度h
6
8
12
15
18
22
25
28
32~36
最大
弯边
圆角
(2~3)
4
(3.5~4)
7~3.5
(4~5)
9.0
9.8
10.6
12.2
13.8
15.4
17.0
18.6
6
7.8
8.8
9.6
10.4
11.1
12.7
14.5
16.1
17.7
19.2
7
8.3
9.1
10.1
10.9
11.7
13.3
14.8
16.7
18.3
19.8
8
10.4
11.5
12.2
13.8
15.4
17
18.8
20.4
9
10.9
12
12.8
14.4
钢板折弯工艺守则
文件编号
共14页
第1页
1.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折弯机床加工的各种黑色金属的各种角度的折弯加工。
2.材料
2.1材料应符合图纸要求。
2.2 应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表面应光洁平整、无锈蚀等缺陷,厚度应符合公差规定。
3.设备及工艺装备
a.折弯机;模具;
b.扳手、毛刷、手锤、油壶;游标卡尺、钢板尺、卷尺、角度尺等。
6.5
7.4
8.1
9.0
9.8
11.4
13.0
14.7
16.3
17.9
4.0
3.6
4.4
5.2
6.0
6.8
7.6
8.5
9.3
10.1
11.7
13.3
14.9
16.5
18.1
4.5
4.7
5.5
6.3
7.1
7.8
8.7
9.5
10.3
11.9
13.5
15.1
16.8
18.4
5
4.9
5.7
6.5
7.3
8.1
4.工艺装备
4.1 检查材料的长、宽、厚,料纹方向应符合图纸要求,板材应清洁卫生。
4.2 根据图纸选用合适模具。
4.3 检查折弯机状况并进行卫生清理及保养
4.4 工件加工完后应对折弯机及模具进行卫生清理
5.工艺守则
5.1 折弯守则的几点说明:
5.1.1本折弯守则根据现有折弯机凸凹模的几何形状而定。
5.1.2不同弯边圆角采用不同R的凸模弯制,不同的材料厚度则需调换不同深度(即不同宽
0.556
1.0
1.8
2.6
3.4
4.2
5.0
5.8
6.6
7.4
8.2
9.7
11.3
12.9
14.4
16.0
0.6
0.638
1.1
1.9
2.7
3.5
4.3
5.1
5.9
6.7
7.5
8.3
9.9
11.4
13.0
14.6
16.2
0.8
0.72
1.2
2.0
2.8
3.6
4.4
5.2
6.0
6.8
7.6
8.4
10.0
11.6
13.2
14.7
16.3
1.0
0.8
1.3
2.1
2.9
3.7
4.5
5.3
6.1
6.9
7.7
8.5
10.1
11.7
13.3
14.9
16.4
1.2
1.4
2.2
3.0
3.8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