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折弯通用工艺

合集下载

钣金件通用技术条件

钣金件通用技术条件

钣金件通用技术条件1.主题与范围本通用技术条件规定了我公司钣金产品(箱、柜、操作台、架等)相关的技术要求。

本通用技术条件适用以金属板材、带材、标准型材、管材、金属丝材为原料,以剪切、冲压、拉伸、折弯、拼焊等工艺方法成型的钣金件。

凡设计文件未明确技术要求的钣金件,均应按本通用技术条件的相应要求进行制造和验收。

在某些工序中采用车削、洗削、刨切、钻孔等机械加工方法时技术要求可参照通用技术条件相应条款或按GB1804公差与配合,GB1804形状和位置公差及相应的粗糙度选用。

2. 钣金零件通用技术条件总则零件表面上不允许有裂纹、分层、裂口、锈蚀及深度超过零件最小厚度公差的压伤及划伤。

表面上的手汗迹、油痕、斑点、锈蚀、轻微的划伤、压伤等,允许在零件厚度公差范围内进行光滑修磨排除。

零件的内、外边缘应去除毛刺,板厚大于毫米的金属制件要去锐边、倒角或制圆。

零件允许变薄后的板厚为钢板最小厚度的90%,其它材料变形后的板厚不得小于最小厚度的85%。

零件的表面上允许有模具及夹具留下的痕迹,但不是剧烈的压伤或凹痕(这些地方的最小厚度不得低于条规定)。

钣金零件的公差剪切下料的尺寸偏差(表1)剪切后的尺寸偏差及两对角线长度之差值应控制在表中偏差范围内。

(表1)mm注:上述尺寸偏差对包容件应取正值,被包容件取负值。

普冲开角、冲孔的尺寸偏差A) 开角尺寸偏差为+毫米,冲孔孔径尺寸偏差为+毫米。

B) 冲孔的中心距尺寸偏差应符合表2规定(表2)钣金零件折弯尺寸公差图样上未标有尺寸公差的可按以下要求验收,一般零件折弯尺寸公差控制在±500毫米,折边长度每增加500毫米范围内,公差值递增±毫米,即:±>500-1000毫米,±>1000-1500毫米……依此类推。

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折弯尺寸公差应控制在±.零件最后一道折弯尺寸的公差可以控制在±(此因前几道折弯的误差积累、加之板厚误差、展开理论尺寸计算误差等综合误差的叠加,可适当放宽公差带至±),特殊情况可以不受本条限制。

折弯技术培训

折弯技术培训
折弯力 2、整长的折弯力<机床许用折弯力
湖北黄石500T折弯机下模:
机床其他信息: 1、长度为6M 2、最大折弯力为 500 t 3、属模具折弯
乌斯维肯2000T折弯机下模:
机床其他信息: 1、长度为12.2M 2、最大折弯力为 2000 t 3、属对空折弯
机床许用折弯力
2000T折弯机许用折弯力/米
上述各轴中,Y1、Y2、V是每台数控折弯机所必需具备的;后挡料及伺服随动托料各轴用户可根 据所加工零件的需要进行选配。对后挡料而言,在选配时应注意,X’轴不能单独选配,必须与Z1, Z2轴配合使用才具有实际意义。
V轴即挠度补偿轴,目前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为位置控制,即根据折弯时工作台挠度变形曲线 ,在其相对应的点上给出等量的反变形,在折弯加载时正好弥补机床的弹性挠度变形;另一种为压 力控制,即根据折弯力,调节多个挠度补偿油缸的压力,使工作台立板的多个点处,产生抵抗折弯 力的反力,来阻止挠度变形。由此可见,就与实际挠度变形曲线吻合的情况而言,第一种方法较优 ,可获得较高的折弯精度。500T折弯机一直都采用第一种方法。见下图,工作台加凸原理示意图:
艺范围广泛而被普遍采用。用于结构简单,体积较大或产量不是太
大的结构。
三点折弯,又叫模具(压底)折弯。所得到的折弯角度是由下模中
的楔块高度决定的,上模仅提供足够的折弯力,通过滑块上的液压
垫来回避模具间的不平行。该方法可获得较高精度的被加工零件,
即较小的角度误差和直线度误差。用于结构比较复杂,体积较小,
三、2000 t 折弯机介绍
主要部件:
➢ 机床主体(左右立板、前面板、 顶棚、两油缸-大部件)
➢ 前推系统 ➢ 后挡系统 ➢ 机床操作台 ➢ 前、后托架
模具的应用:

不锈钢折弯弧形工艺

不锈钢折弯弧形工艺

不锈钢折弯弧形工艺
不锈钢折弯弧形的工艺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在材料选择上,先选择弯曲部分,将余下部分补充,这样能保证材料的一致性,减少应力。

2. 预处理:折弯前要对板材进行退火处理,减少折弯时的回弹现象。

3. 折弯加工:选择合适的折弯刀具和设备,并注意设备的加工范围,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同时要选择合适的工艺顺序,一般采用先进刀后入刀顺序,减少在板料与刀具之间的缝隙中的材料。

弧形部分要慢速进行,防止刀具过热使材料变形。

4. 整形工序:根据板料折弯后形成的角度,通过将弯曲线料向内或向外整形,以达到设计要求。

5. 表面处理:在折弯和整形后,可能需要进行一些表面处理,如喷砂、酸洗等,以确保不锈钢的外观和性能。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成功地折弯并制作出弧形的不锈钢制品。

如果有更多相关问题,可以咨询专业不锈钢加工厂商。

通用钣金加工工艺规程

通用钣金加工工艺规程

通用钣金加工工艺规程
本文档介绍了通用钣金加工的工艺规程,以帮助操作人员正确、高效地进行钣金加工。

1. 材料准备
- 选择合适的钣金材料,如冷轧钢板、不锈钢板等。

- 对材料进行清洁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 需要的话,可以对材料进行切割、冲压等预处理。

2. 设计规划
- 根据零件的要求和功能,绘制详细的设计图纸。

- 确定所需加工工艺,包括折弯、剪切、冲孔等。

- 考虑到材料的厚度和特性,合理安排加工顺序和工艺参数。

3. 加工操作
-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钣金加工操作。

- 在进行折弯或弯曲操作时,设置合适的模具并调整好工艺参数。

- 在进行切割或剪切操作时,使用适当的刀具,并注意安全操作。

4. 修整整形
- 根据加工结果,进行对零件的修整整形。

- 使用相应的工具,如砂纸、打磨机等,对边缘和表面进行修整,以保证其质量和外观。

5. 质量检验
- 检验加工后的零件,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

- 检查尺寸、表面质量、装配性能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测。

- 根据需要,使用检测仪器和工具进行必要的测试和测量。

6. 保养维护
- 定期检查和维护加工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 对模具、刀具等易损件进行更换和修理,以确保其性能和寿命。

以上就是通用钣金加工的工艺规程,操作人员应按照以上要求进行加工,以保证加工质量和工作效率。

钣金件折弯工艺优化系统研究

钣金件折弯工艺优化系统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1国外钣金件折弯工艺优化的现状
折弯加工中的工艺设计,由于受产品品种多样性、制造过程离散性、生产环境复 杂性和系统状态模糊性的综合影响,使得工序编排变成一种极其复杂的决策过程。
事实已经证明,折弯工艺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最优化过程。因此,单独采用 工艺知识进行推理不能有效的解决工序编排问题,特别是当排序规模较大、环境趋于 复杂时,要寻求最优方案,即使是个资深的工艺设计师也难以胜任。由此可见,工艺 设计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智能过程,它是特征技术、逻辑决策和组合最优化等多种过程 的复合体,不可能采用简单的数学模型来实现其所有的功能。
保密口, 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日。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4”)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丁箨
同期:伽侔午月ⅥFJ
…日期~脚节再月冲扣日舍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绪论
1.1引言
由于折弯成形的模具通用性好、工艺简单、工艺范围广,故在钣金加工中应用非 常广泛。如在机床电器、家电行业、机械、建筑等制造业中都有大量的板料折弯件…。 过去,用手工编制折弯工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了减少劳动力、降低生产 成本、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产品质量,制造业对折弯机的自动化程度 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技术的应用,钣金件折弯工艺自动生成也逐 步走向深入。
Radin.B采用two—stage算法确定弯曲顺序和刀具的选择同。首先,基于避免碰撞 找到可行的弯曲方案;其次基于最低代价寻求可行的弯曲顺序。其采用A’算法和一 套启发式规则在限定的时间内找到较低代价的弯曲顺序。
J。R.Duflou使用branch andbound规则【8】进行工序优化。可行弯曲顺序的获得使 用图进行描述。图中,使用一个虚拟的结点代表起点和终点,每个结点代表一个弯曲,

第三章 弯曲

第三章   弯曲

第三章弯曲3.1 弯曲模基础教学要点【目的要求】1、弯曲的类型2、弯曲变形过程分析3、弯曲件回弹4、弯曲件的工艺性5、提高弯曲件质量的措施6、保证弯曲件质量的基本原则教学要点【重点】1、弯曲件回弹、回弹角、影响回弹的因素2、弯曲件的工艺性、最小相对弯曲半径3、影响最小相对弯曲半径的因素4、提高弯曲件质量的措施【难点】1、提高弯曲件质量的措施●弯曲--把金属板材、管材和型材弯曲成一定曲率、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冲压成形工艺。

弯曲成形广泛应用于制造高压容器、锅炉汽包、锅炉炉管、船体的钢板及骨肋、各种器皿、仪器仪表构件以及箱柜镶条等。

●属塑性成形工序。

弯曲模:V形弯曲模、Z形弯曲模、凹模转动弯曲模、冲孔切断弯曲级进模●问题:弯曲模与冲裁模在工作零件的结构上有何区别?●弯曲分为自由弯曲和校正弯曲。

自由弯曲:当弯曲终了时,凸模、毛坯和凹模三者紧贴后凸模不再下压。

校正弯曲:当弯曲终了时,凸模、毛坯和凹模三者紧贴后,凸模继续下压,从而使工件产生进一步塑性变形,减少了回弹,对弯曲件起到了校正作用。

方法:压弯、折弯、拉弯,辊弯、辊压成形等●压弯是最常用的弯曲方法。

所用设备大多为通用的机械压力机或液压机,也有用专用折弯压力机的。

●常用的滚弯设备是卷板机。

●对于精度要求较高,长度和曲率半径要求较大、横向尺寸要求较小的弯曲件,可在专用的拉弯机上进行拉弯。

拉弯时,板材全部厚度上都受拉应力的作用,因而只产生伸长变形,卸载后弹复引起的变形小,容易保证精度。

V形弯曲模具结构图●弯管枪的现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美、英、苏盟军部队在攻克柏林的巷战中,发现德国士兵使用了一种神奇武器--弯管枪,其结构和功能十分奇特。

使用这种弯管枪,整个人可以隐蔽在墙后,枪管则沿墙角弯曲前伸,这样,可在自己完全隐蔽的情况下准确杀伤对手。

盟军作战部队立即将这一重大发现报告给盟军情报部,情报部迅速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试验,准备生产制造这种弯管枪。

●弯管步枪弯管步枪的研制和发展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

折弯作业指导书汇总

折弯作业指导书汇总

折弯通用作业指导书不一样旳材料具有不一样旳最小弯曲半径.见<表24>表24 多种材料旳最小弯曲半径表材料退火旳或正火旳冷作硬化旳弯曲线位置垂直纤维平行纤维垂直纤维平行纤维0.8,10 0.1t 0.4 t 0.4 t 0.8 t15,20 0.1t 0.5 t 0.5 t 1 t25,30 0.2 t 0.6 t 0.6 t 1.2 t35,40 0.3 t 0.8 t 0.8 t 1.5 t45,50 0.5 t 1 t 1 t 1.7 t55,60 0.7 t 1.3 t 1.3 t 2 t磷铜—— 1 t 3 t半硬黄铜0.1 t 0.35 t 0.5 t 1.2 t软黄铜0.1 t 0.35 t 0.35 t 0.8 t紫铜0.1 t 0.35 t 1 t 2 t铝0.1 t 0.35 t 0.5 t 1.0 t注:①当弯曲线与纤维方向成一定角度时,可采用垂直和平行纤维方向两者旳中间数值.②中冲载或剪裁后没有退火旳毛料应作为硬化旳金属选用.③弯曲时应使有毛刺旳一边处在弯角旳内侧.④表中t为板料厚度.从上表可以看出同一种材料旳不一样纤维方向旳最小弯曲半径也不相似.因此折弯时(尤其是小弯曲角时)要尤其注意材料旳纤维方向.3.展开算料:展开算料是铆工和从事展开下料工种旳最基本规定旳常知,一般展开算料旳措施有如下几种:①按薄板中性层位置旳计算措施中性层弯曲半径:Ro=r + Xo13 20.81 20.09 21.06 19.79 21.21 19.60 21.31 19.41 21.51 19.15 21.82 18.65 22.12 18.16 22.39 17.61 14 22.38 21.60 22.62 21.36 22.78 21.21 22.09 21.00 23.09 20.73 23.40 20.23 23.70 19.75 23.99 19.21 15 23.95 23.17 24.19 22.98 24.35 22.78 24.50 22.57 24.67 22.31 24.99 21.82 25.30 21.34 25.59 20.81 16 25.53 24.74 25.76 24.98 25.92 24.36 26.00 24.15 26.25 23.89 26.57 23.40 26.88 22.93 27.17 22.39 17 27.10 26.31 27.33 26.08 27.49 25.92 27.65 25.76 27.83 25.47 28.16 24.99 28.46 24.51 28.76 23.99 18 20.67 27.88 28.90 27.65 29.06 27.49 29.22 27.33 29.41 27.06 29.74 26.57 30.05 26.10 30.35 25.59 19 30.24 29.45 30.47 29.22 30.63 29.06 30.79 28.90 31.20 28.65 31.31 28.16 31.79 27.68 31.93 27.17 20 31.81 31.02 32.04 30.79 32.20 30.63 32.36 30.47 32.59 30.24 33.05 29.74 33.22 29.27 33.52 28.72 21 33.38 32.59 33.62 32.26 33.77 32.20 33.98 32.04 34.16 31.81 34.63 31.31 34.80 30.88 36.26 30.35 22 34.95 34.16 35.19 33.93 35.34 33.77 35.50 33.62 35.74 33.38 36.21 33.05 36.38 32.44 36.85 31.93 23 36.52 35.74 36.76 36.50 36.91 36.34 37.67 36.19 37.31 34.95 37.78 34.63 37.96 34.02 38.44 33.52 24 38.00 37.31 38.30 37.07 38.48 36.91 38.64 36.76 38.60 36.52 39.36 36.21 39.54 36.54 40.02 35.26 25 39.66 38.80 39.70 38.64 40.06 38.48 40.21 38.33 40.45 38.09 40.84 37.70 41.12 37.33 41.60 36.85 26 41.23 40.46 41.47 70.21 41.63 40.06 41.73 39.90 42.02 39.66 42.41 39.36 42.69 38.91 43.18 38.44 27 42.80 42.02 43.04 41.78 43.20 41.63 43.33 41.47 43.59 41.23 43.98 40.84 44.27 40.48 44.76 40.02 28 44.38 43.59 44.61 43.36 44.70 43.20 44.92 43.64 45.16 42.88 46.55 42.41 45.85 41.91 46.34 41.60 29 45.95 45.16 46.18 44.92 46.34 44.70 46.50 44.61 46.73 44.38 47.12 43.98 47.43 43.49 47.76 43.18 3047.5246.7347.7546.5047.9146.3448.0746.1848.3045.9548.6945.9549.0145.0749.3444.76注:①内径项值为按内径r 所查得旳值:外径项值为按外径R 值所查得旳值. ②当弯曲半径旳尾数为0.5时,则应按查表系数加0.79.③ 按薄钣折弯系数旳计算措施: 展开长度计算公式:Y=a+b+x ………………………………………………(4) 式中:x=薄钣折弯系数.可查表27得出.表27 薄钣折弯系数表(x) mmδ0.10.20.30.40.50.811.21.522.534568100.30.1250.100.070.035-0.125-0.21-0.3-0.42-0.64-0.85-1.05-1.5-1.9-2.34-3.2-4.07rx0.4 0.10 0.15 0.12 0.08 0.05 -0.06 -0.14 -0.22 -0.35 -0.56 -0.78 -1.0 -1.4 -1.84 -2.35 -3.1 -4.0 0.5 0.22 0.20 0.18 0.15 0.12 0 -1.07 -0.36 -0.28 -0.48 -0.7 -0.9 -1.34 -1.79 -2.2 -3.0 -3.9 0.8 0.37 0.35 0.33 0.31 0.20 0.10 0.11 0.04 -0.07 -0.3 -0.5 -0.7 -1.12 -1.57 -1.96 -2.8 -3.66 1.0 0.46 0.45 0.43 0.41 0.38 0.3 0.23 0.15 0.05 -0.14 -0.35 -0.57 -0.96 -1.38 -1.82 -2.66 -3.5 1.2 0.56 0.55 0.53 0.51 0.43 0.4 0.36 0.25 0.15 -0.01 -0.23 -0.45 -0.82 -1.25 -1.67 -2.52 -3.38 1.5 0.70 0.68 0.67 0.66 0.63 0.56 0.50 0.46 0.35 0.15 -0.02 -0.21 -0.62 -1.02 -1.47 -2.3 -3.72 2.0 0.93 0.92 0.91 0.89 0.38 0.01 0.76 0.70 0.62 0.46 0.28 0.09 -0.27 -0.68 -1.10 -1.93 -2.78 2.5 1.2 1.30 1.16 1.15 1.13 1.07 1.04 0.96 0.88 0.75 0.57 0.39 0.05 -0.35 -0.75 -1.60 -2.45 3.01.421.401.391.381.361.321.261.201.131.00.870.690.35-0.02-0.4-1.25-2.2注:粗折线之左其值为正,粗折线之右其值为负.在其角折弯时,对于比较厚旳钢板和铝板旳伸长系数略有不一样.钢板折弯系数与铝板折弯系数旳对比:可参见表28.表28 钢板和铝板折弯系数对比表 mm0.5 0.8 1 1.2 1.5 2 2.5 3 钢板 0.12 0.18 0.23 0.25 0.35 0.46 0.57 0.69 铝板 ——0.280.400.600.901.051.25④ 折弯零件展开长度计算公式表:见表29表29 折弯零件展开长度计算公式表序号零件弯曲程度草图公式1 一端变成90°角L=a+b+π(r+x δ)/2厚 度材料2 两端变成90°角L=a+b+c+π(r+xδ)3 变成四个90°角L=2a+2b+c +π(r1+x1δ) +π(r2+x2δ)4.折弯操作:①对旳选用凸凹模:根据工件旳板厚,折弯角及折弯尺寸选用合适旳凸凹模.此外还要遵守某些设备(如进口折弯机)对凸凹模使用旳详细规定.凹模开口选择一般折弯机原则为板厚旳8倍数控原则为6倍。

钣金折弯加工工艺

钣金折弯加工工艺
垫片:
目前我司常用的垫片有以下规格:
0.5, 0.8,1.0, 1.2, 1.5,2.0, 3.0,长度为835mm.
面取:面取是段差模具中一条长方形钢材,其四个棱角分别倒成0.5mm,1.0mm,
2.0mm,4.0mm的四个面,这个斜面称为面取.(如下图所示)
8.7.2.段差种类及加工方式:段差一般分为直边段差和斜边段差两种.
(2)下动式:上部机台固定不动,由下工作台上升实现施压.
4.折弯加工顺序的基本原则:
*先折弯的刀序对后折弯刀序时不能产生干涉,前道折弯要考虑后道折弯的靠位点.
*折多刀折弯工件应由内到外,由小到大的原则进行折弯.
*对特殊形状先折弯特殊形状,再折弯一般形状.
*工序安排要考虑折弯操作的方便性和安全性,务必减少翻动的工作量,只有好的工序才能提高效率且轻松.
★意大利产嘉士宝折弯机(2台):100TON.此机床电脑控制系统较先进,可模拟自动排出折弯刀序,背规可自动上下前后移动,折弯时下工作台带角度补偿,适合折弯较长工件.缺点油路部分生命脆弱.
★另外还有怡泰200TON,60TON,黄石,亚威,Safan,由于这几台机床很老化,目前只折一些简单的工件.
※※对于一个初学折床的人来说最大的难点就是折弯工序的安排,所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因为你学折床没有从最基础的地方学起,折弯离不开模具,只有熟识模具形状,了解模具的特点,对模具规格熟记于胸折弯选模时才能对号入座.简单的说当我们折弯一个深与宽成2:1的U型时,稍微懂点就知用弯刀折弯,直刀肯定干涉.对于折弯上模不管如何变化,刀尖中点与受力面的中心点总是在一条线上,而这条线(垂线)必须是刀口的角度平分线.如果平分线两边角度不一样,折弯成型时向下加压后刀模就会向前或向后拱闪,极易损坏模具和刀夹.下图为三种刀模的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板折弯通用工艺
1.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使用本公司折弯机对各种黑色金属进行各种角度的折弯加工。

2.材料
2.1材料应符合图纸要求
2.2应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表面应光洁平整、无锈蚀等缺陷,厚度应符合公差规定
3.设备及工艺装备
折弯机:PPNMZ500T/60,目前首选折弯机,用于不超过20mm厚的钢板折弯;
PKX‐160/4750,目前主要用于10mm以下的要求不高的工件折弯(如干燥筒提料
叶片等);
WPT‐100/30,目前主要用于5mm以下要求不高的工件折弯(如各种护罩等)。

折弯模具:PPNMZ500T/60(上模1件,下模1件4槽)
PKX‐160/4750 (挂钩梁模1套,热提棱边模2套)
4.折弯通用工艺
4.1折弯前的准备
z检查材料的长、宽、厚尺寸,料纹方向应与图示折弯方向垂直,板材应清理干净,周边去毛刺。

z根据折弯板材规格种类及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折弯机。

z检查折弯机状况并进行必要的清理及保养。

z不同折弯圆角采用不同 R 的上模(凸模)弯制,不同的钢板厚度则需调换不同深度(即不同宽度)的下模(凹模)弯制。

z与工件实际下料长度比较其大小,分别依图尺寸确定折弯控制的尺寸和方法。

z设备调整:上下模调整,模板调整;
4.2折弯模具的选用
按照工件折弯圆角尺寸R选择合适的折弯上模,如果上模不符合图示尺寸R要求,应与设计人员沟通,变更折弯线。

折弯下模一般根据工件的板厚大小来确定,通常以折弯板厚的8倍来选择折弯槽型。

(目前,主折弯机PPNMZ500T/60型折弯机仅有一种上模,其圆角为R3,下模为4种槽型)。

4.3折弯参数
用PPNMZ500T/60折弯机进行折弯时,其板厚、下模、实际可达到的折弯外圆角半径、工件最小单边尺寸要求见下表,该折弯机最大折弯宽度为6米,最小折弯角度不小于85°,当大于4.9米时,折弯边尺寸不能超过300mm。

折弯时因折弯角度变化会引起实际折弯圆角变化,因此折弯时应依据折弯角度调整折弯线,并有效控制主要尺寸(见
4.6.1)。

板厚(mm) 下模(槽宽mm) 实际折弯外圆角
半径
最小单边尺寸 最大折弯长度
3 30 R10‐R11(折90°)
R15.5(折120°)
R22(折145°)
18
5
30
R14 (折90°) 20 不大于1.5米 50
R14 (折90°) 30
大于1.5米
6 50 R14 (折90°) R17.5(折114°) R19.5(折130°) R22 (折140°) R24(144°) 31
8 80 R16.5 (折90°) 48 10 80 R20‐R21 (折90°)50 12
80 R25 (折90°) 52 不大于1.5米 120
R25 (折90°)
72
大于1.5米
z 最小单边尺寸计算方法
amin = b/2+c
amin ---最小弯边尺寸 b-----下模槽宽 c---搁置尺寸
弯边的最小极限尺寸决定于凹模深度h 及搁置尺寸c,对于板厚为1~3mm 的搁置尺寸c 均为3mm,对板厚3mm 以上的搁置尺寸c 均等于板厚。

4.4专用折弯模具
对于批量较大的双弯或多弯工件,一般需使用专用模具进行折弯以提高折弯质量及折弯效率。

折弯机PKX ‐160/4750目前主要使用专用模具进行折弯,主要包括:热提箱体折弯模具、振动筛挂钩梁折弯模具。

4.5折弯展开长的计算
折弯圆弧部分展开长度为:
式中 Z : 圆弧部分的长度
r : 内弯曲半径(折弯外圆半径减去板厚)
:中性层位置系数(见下表)
t : 材料厚度
α:弯曲角度(≥85°) 折弯中性层位置系数
0.25 0.5 0.81 2 3 4 5 6 7 8 10 12 14 >16
0.2 0.25 0.30.35 0.37 0.40.410.430.440.460.460.47 0.48 0.490.5
4.6折弯顺序
4.6.1主要尺寸控制
对于展开尺寸大的料要求保证其主要尺寸,主要尺寸应以零部件的使用要求来确定(或
咨询设计部门)。

以下几图为公司产品的典型折弯件,其主要尺寸说明如下:
a)搅拌设备框架支腿:该件共有3道折弯,主要控制尺寸为A,折弯时应保证尺寸A
值,因折弯圆角变化引起展开尺寸变化时应将自由尺寸留至尺寸B处;
b)搅拌设备热料仓侧板:该件共有3道折弯,由于A尺寸下部为放料口,在此其主要
控制尺寸依次为A,B,C,折弯时应首先保证尺寸A,再按次序保证B及C;
c)摊铺机挡料弯板:该件共有4道折弯,其主要尺寸包括A,B,C,D共4处,折弯时由
下部向上折弯,依次保证尺寸B,D,A,C,最终尺寸C根据要求进行二次加工;
d)摊铺机熨平板上隔热板:该件共有2道折弯,按照使用要求,其主要尺寸为B,依
次为C,折弯时优先保证尺寸B,再保证C,并将自由尺寸留至尺寸A;
e)典型弯板:该件共有2道折弯,其主要尺寸为A,折弯时在保证尺寸A的前提下,
再保证尺寸B及C,其中B和C均可作为自由尺寸段。

a)搅拌设备框架支腿 b) 搅拌设备热料仓侧板
c)摊铺机挡料弯板 d)摊铺机熨平板上隔热板 e)典型弯板
4.6.2 折弯顺序
z依靠模板折弯:首件试折弯→检测→调整靠板→折弯→检验(适合于批量折弯);
z划线折弯:以实际展长尺寸和应控制尺寸、折弯的顺序、划线:对线首件试折弯→检测→调整→划线→按线折弯→检验;
z工件折弯完后应对折弯机及模具进行卫生清理。

4.7折弯缺陷及消除
一般情况下钢板横纹折弯为宜,对钢板强度较大或只能顺纹折弯的构件,除改变折弯角外,可加热折弯。

常见折弯缺陷及排除方法如下:
名 称 产生原因 处理方法
裂纹
钢板顺纹折弯
上、下模选用过小
竖纹下料
改变上、下模尺寸
折弯两端角度不一致 设备上模未调整好 调整设备或加垫铁皮
两端尺寸不一致
靠板未调整好
线不对或线未对正
调正靠板、修理毛刺
复查折弯线并对正
折弯后弯曲 气割下料热应力所导致 冷校或热校
厚板折弯 设备压力不足 加热折弯或采取去除加工方
法以适应设备
z 依据图纸尺寸和实际折弯上模R 计算折弯件的实际展长及实际折弯线;
附:实际折弯圆角随折弯角度的变化
板厚(mm ) 下模(槽宽mm ) 实际折弯外圆角
最小单边尺寸
最大折弯长度
3
30
R10‐R11(折90°)
R15.5(折120°) R22(折145°) 18
4 30 R20(折142°) 18
5 30 R14 (折90°) 18 不大于1.5米 50 R14 (折90°) 28 大于1.5米 6
50
R14 (折90°) R17.5(折114°) R19.5(折130°) R22 (折140°) R24(144°) 28
8 80 R18 (折90°) 44 10 80 R20‐R21 (折90°)44
12
80 R25 (折90°) 44 不大于1.5米 120
R25 (折90°)
65
大于1.5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