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堰画乡导游词

合集下载

导游词:丽水古偃画乡

导游词:丽水古偃画乡

8、丽水古堰画乡各位游客。

古堰画乡景区区距丽水市区约28公里。

是八百里瓯江最瑰丽的河段,有“华东漓江”之誉,“江如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一江清流,风光如画。

景区中的”古偃”是指通济堰。

具有1500 多年历史,是浙江省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

2015 年入选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画乡”大港头:是丽水特有的艺术画派“巴比松油画”的故乡,也是我国著名美术写生基地和摄影创作基地。

古堰西乡由通济堰、瓯江风光、巴比松油等元素整合而成。

是丽水市委、市政府为发展文化产业提出建设的一个文化园区。

各位游客,前面我们看到的就是古老的通济堰水利工程。

古人云,善治国者必善治水,兴国必先兴水,水利工程由此可见是何等的重要。

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浙西南,3万亩的碧湖平原依靠通济堰水利,成为重要的产粮区。

通济堰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时期,距今已有1500 多年的历史,是浙江省历史最悠久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第一座拱形大坝。

说到大坝,就不得不说下通济堰的建造者詹司马和南司马。

詹司马奉朝廷之命来到这里,见碧湖平原虽然土地肥沃,却缺乏水利灌溉,粮食产量不高,就向朝廷奏请建造大坝引水灌溉。

朝廷准奏后,还派遣南司马前来帮助修建通济堰。

在南北朝时期,司马的职位在将军之下,综理一府军事,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参谋长,可以说是位高权重,可见工程在朝廷心目中的重要性。

但建水坝哪有这么容易,因为水流湍急,几次建坝都被冲垮。

正当两位司马百般无奈,筹莫展之时,突见一条白蛇在激流中向对岸游去,身后留下一条弧形的痕迹。

两位司马恍然大悟,于是选择在白蛇过溪处建坝,并且把直坝改成拱坝,减少了水流对大坝的冲击力,终于建起了水坝。

这对现代人来说,或许只是一个普通的常识而已,但对1500 多年前的古代人来说,却是一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创造,在我国乃至世界水利史上都是个伟大的创举。

大家现在看到的水坝是南宋时期重修的,当时为了使大坝千秋永固,对大坝进行大修,把原来用竹子和木头做的坝体改成石坝,并用大松木作为坝基,因为松木在水中是永远不会腐烂的,是名副其实的“千年不烂水底松”。

丽水古堰画乡导游词范文

丽水古堰画乡导游词范文

丽水古堰画乡导游词范文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丽水市,请允许我为您介绍丽水的一处美丽景点——古堰画乡。

古堰画乡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是一座集生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区。

该景区背靠山水,临近小溪,景色宜人,环境清幽。

它以独特的古水利工程和浙西南山区的民俗文化而闻名于世。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古堰画乡的历史文化背景。

古堰画乡的水利工程可追溯到公元前222年的秦朝,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这里以“古水利、古民俗、古村落”为主题,以水路、道路、田园、村庄四大景区为特色,集古代水利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建筑文化等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于一身。

接下来,我们来参观古堰画乡的主要景点。

首先,是湖滨水街。

湖滨水街是一个模拟古代街市的区域,以古风建筑和商业氛围为主题。

这里有河堤、码头、码头古建筑、商业街等,给人一种时光倒流的错觉。

您可以欣赏到传统的手工艺品、特色小吃,还能观赏到民间艺术表演。

接下来,是水车堰景区。

水车堰是古代水利工程的代表,它以水车驱动,可以将水从上游引入田地中,实现农田的灌溉。

这里有完整的水车堰工程,您可以亲自操作水车,感受古代农民的辛勤劳作。

然后,是古村落。

古村落是古堰画乡的核心景区,这里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街道两旁的青石板路,古老的村落风情,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

您可以漫步古村落,欣赏古建筑的风貌,还可以在当地的农家乐品尝到地道的农家菜。

最后,是丽水红色文化体验区。

这里是红色文化的重要代表,您可以参观到红军指挥部、红军战士宿舍等真实的历史遗迹,了解当年红军战士的艰辛生活和革命事迹。

在这里,我为大家推荐一下古堰画乡的特色活动。

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九,古堰画乡会举办一场盛大的水车文化节,届时会有水车演绎表演、品尝传统农家菜、参与民俗活动等。

还有水绘荷塘、刺绣展览等活动,都能让您近距离感受到乡村的生活和文化。

最后,我想说一下古堰画乡的交通情况。

古堰画乡距离丽水市区约30公里,交通便利,您可以乘坐公共汽车或者包车前往。

浙江古堰画乡导游词

浙江古堰画乡导游词

浙江古堰画乡导游词尊贵的游客,欢迎来到浙江古堰画乡,这里是一个美景如画的古镇,也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地方。

古堰画乡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距离杭州市仅一小时车程。

它作为“南方水乡第一村”而闻名于世,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玩,享受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一、历史起源古堰画乡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始建于唐朝,当时是经商之地,因为清溪河从这里流过,一直到唐宋时期,这里的运河交通十分发达,不少商家在此落户,形成了大量的居民。

这些居民开始筑堰,挖河,修桥,形成了今天这个著名的水乡文化。

二、建筑风格在古堰画乡内,既有北方的工艺和建筑风格,同时也有江南风味的文化和建筑特色。

当你行走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传统的院落,瓦屋小巷,窄窄的河流,浩浩的运河,优美的曲桥,古朴的石板路,还有各种别具风格的店铺、茶馆和饭店。

特别是古堰画乡内的农家乐,每一家都很有特色,都保留了古老的建筑方式,让你感受到浓郁的乡村气息。

三、特色景点1、曲桥风光古堰画乡的曲桥一共有十一座,这里的曲桥有着不少故事,它们的设计五彩缤纷、造型独特,是一绝。

其中最著名的两座是美人桥和丹阳桥。

美人桥始建于1075年,传说唐朝时一位居民尹香子年轻貌美,不畏艰险地疏通了一条下游连通的桥河,人们为了纪念她,在此建了美人桥。

而丹阳桥是一座石拱桥,宽九米、长19.3米,曲牌高耸,构造精妙,因此也被誉为古堰画乡胜景之一。

2、水上运河古堰画乡的运河是它的精髓所在,这条运河始建于唐朝,总长15公里,湖沼面积达到100多亩。

河道的深浅恰到好处,充满了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情趣。

坐在游船上,游客可以欣赏到两岸的风光,感受到这里的水乡生活状态。

在船上品尝当地美食或者喝一杯茶,更是一种难忘的体验。

3、精品农家乐除了景观之外,这个古镇还以精品农家乐餐饮为名,除家常菜式外,也能品尝到别具特色的当地特色美食,河鲜、圆鱼、河虾、茭白,当地的农家乐食材新鲜,制作精致,让你尝到美食的滋味。

古堰画乡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古镇,这里不仅是游览、观光,也是一种旅游休闲、文化交流和体验本土乡村生活的好地方。

【推荐】丽水古堰画乡导游词-范文word版 (20页)

【推荐】丽水古堰画乡导游词-范文word版 (2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丽水古堰画乡导游词古堰画乡位于丽水西南的大港头,丽水古堰画乡导游词怎么写,下面带来丽水古堰画乡导游词范文,希望可以帮到你。

丽水古堰画乡导游词作文【1】古堰画乡景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和大港头镇境内,距丽水市区二十公里,核心区块包括大港头、堰头、坪地和保定范围,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氛围浓厚。

龙丽、丽龙高速公路在此有出口,53,50省道贯穿全境,通过金温铁路丽水站接轨全国铁路大动脉,交通便捷,距中国最大的小商品城义乌只有100多公里。

古堰画乡把一个生态和人文的丽水完整地传达给世人。

古堰画乡是楼阳生在谈及大港头区域文化产业项目定位时首先提出的。

古堰画乡"古堰"首先表明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有建于公元505年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有古街古亭古埠头、青瓷古窑址、大大小小的古村落和古樟树群,形象地表达了该区块真山真水,自然古朴的江南古镇的美丽风貌。

"画乡"突出了文化特色和发展定位,有省内外著名的"丽水巴比松画派",建有丽水巴比松陈列馆、丽水油画院、古堰画乡展览馆、古堰画乡分校等,另有专业美术写生创作基地-"在水一方写生创作基地"(座落于丽水市区23公里的大港头镇,是中国美术学院及其附中的教学实训基地)和丽水九龙巴比松写生创作基地。

丽水古堰画乡导游词作文【2】古堰画乡位于丽水西南的大港头,这有里丽质天成又磅礴大气的水乡景色,拍照或写生尤其漂亮,因此许多美术院校选择这里作为写生基地,有了“画乡”的美誉。

江滨古街边常能看到支着画板创作的人,颇有文艺气息,而已有千年历史的水利工程通济堰,是来到古堰画乡的游客必到的地方。

瓯江将景区分为两部分,“古堰”是北岸的堰头村,“画乡”指的是南岸镇政府所在的大港头镇。

【推荐】古堰画乡景区导游词-范文模板 (17页)

【推荐】古堰画乡景区导游词-范文模板 (17页)

【推荐】古堰画乡景区导游词-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古堰画乡景区导游词
古堰画乡景区导游词【1】
各位团友:
早上好,今天我们要去参观的地方有着诗情画意的名字古堰画乡,顾名思
义古堰画乡由古堰和画乡两部分组成,他们分别位于碧湖镇的堰头村和大港头镇,两地隔江相望又浑然一体,是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首先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古堰画乡的由来,古堰画乡是丽水市委市政府为
发展文化产业在201X年提出建设的一个文化园区,当然在我们市民眼里更是
一个精品景区,古堰画乡位于距丽水市区20公里的碧湖和大港头,核心区块
包括大港头、瓯江风光、堰头、坪地和保定。

古堰画乡的开发理念是:艺术之乡、浪漫之都、休闲胜地,其发展定位是“三基地一中心”:美术写生基地、油画创作基地、行画生产基地、生态休闲
度假中心。

通过古堰画乡的建设,我们要打造中国知名特色文化文化园区,把这里建
成长三角最大的自然风光写生和创作基地、长三角主要的中高档行画生产基地、长三角区域重要的生态文化休闲度假目的地以及原创画集散中心、绿谷文化展
示中心。

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个景区已经完成一期核心工程的建设,古堰画乡旅游
也终于撩起了神秘的面纱,今天就让我们好好的领略一下独特的古堰画乡吧!。

浙江古堰画乡的导游词范文

浙江古堰画乡的导游词范文

浙江古堰画乡的导游词范文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浙江古堰画乡,这是一座以古镇、古堰、画乡而闻名的旅游胜地。

我将为大家介绍古堰画乡的历史文化、景点介绍以及旅游注意事项。

一、历史文化古堰画乡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甘霖镇,距离丽水市区40公里,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镇。

这里是中国最早的人类文化发源地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这里的水系和水利工程建设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和艺术价值,堪称中国水文化的代表。

同时,这里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有着著名传统绘画的鼎盛之地,被誉为中国美术的摇篮。

二、景点介绍1.梯田画村:梯田画村位于古堰画乡东南部,是一座以地域特色为主题的文化村落。

梯田画村拥有高丽窑陶瓷、莲都笛子、玉壶备酒、双漂面塑等技艺传承,还有梯田画、云锦等民俗艺术闻名于世。

2.乡村画廊:乡村画廊是一个融合艺术和建筑的空间,这里收藏了大量的当代艺术和民族文化艺术,如绘画、摄影、雕塑等。

画廊内还有文创产品展示和销售。

3.古堰村落:古镇内有众多的古堰,堰长1.5公里,高约1.5米,被誉为“水的长城”,是江南古代水利工程的代表之一。

同时,古堰村落里的建筑、街巷、水系都非常有特色,一定会让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4.溪口古村:溪口古村位于古堰画乡的北面,是标志性的古村落。

这里的明清建筑、民俗艺术和美食非常丰富,游客可以在村中逛逛,品尝当地美食。

三、旅游注意事项1.古堰画乡为山区景区,游客请注意防晒、防蚊虫叮咬,穿着舒适透气的服装。

2.请勿乱扔垃圾,保持景区环境整洁。

3.古堰画乡内建筑保存完好,请勿乱涂乱画,爱护景区文化遗产。

4.请注意个人安全,不要在危险区域行走,禁止攀爬山峰、游泳等高危行为。

最后,感谢各位游客选择古堰画乡旅游,希望您在这里度过一个愉快的旅程。

祝大家旅途愉快!。

古堰画乡导游词

古堰画乡导游词

古堰画乡导游词
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中国浙江省金华市古堰画乡。

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小王。

大家请看这里的青山碧水间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溪,它就是有
名的古堰画乡。

古堰画乡是由一个古村落、一条古街、一个古码头、一座古民居、一口古井和一条小河组成。

这里群山环绕,碧
波荡漾,碧水绕村而过,村庄在青山绿水间若隐若现,宛如仙境
一般。

好了,我们现在来到了画乡的核心景区——千年古樟群。


棵树龄1200多年的古樟树高大挺拔,树干高达30米,树高12米,树干上有数百个形状各异的树洞,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
樟树洞。

它生长在海拔400多米高的悬崖上,周围是百丈悬崖。

相传在唐代就有一位叫朱子安的道士在这里修炼成仙。

后来这棵
树又被人们称为“仙樟树”。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千年古樟群落里最著名的一株古樟树了。

它高20米、粗26米、冠幅14米、树龄1200多年。

大家看它那
枝繁叶茂、苍翠欲滴、亭亭如盖的姿态就像一位忠实的卫士一样
守护着这座村庄。

—— 1 —1 —。

古堰画乡

古堰画乡

古堰画乡导游词古堰通济千余载,至今奔腾哮万里。

各位游客,欢迎大家来到丽水古堰画乡!丽水自古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

丽水古称“处州”,始建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迄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丽水市山清水秀、古迹众多。

龙泉的凤阳山、遂昌的九龙山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风光美不胜收。

丽水的通济堰、龙泉的哥窑大窑遗址、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是一生态旅游休闲度假避暑胜地。

丽水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瓯江水系横贯全区,雨量充沛,气候湿润,自然条件优越。

这样山清水秀的地方自然充满了诗情画意,今天我们要去参观游览的便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古堰画乡。

19世纪,法国艺术家在巴黎南郊约50公里处,“捕捉”到了一个叫巴比松的小村庄,从而形成了风靡一时的“巴比松画派”。

相隔两个世纪后,中国艺术家在浙西南同样发现了一处世外桃源,那里桨声帆影,烟雨尘印,名唤古堰画乡。

这一方被遗忘的美景,距离丽水市莲都区仅20几公里,拥有八百里瓯江最瑰丽的河段,几经沉浮,几度繁华,吸引了富有远见的画家把这里的烟树溪流搬上艺展画廊,也让本地人与外地客将此作为心灵故园,开辟出一片崭新的乡创根据地。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精心打磨下,古堰画乡已然从一个自发形成的油画创作点,转身成为自然风光与艺术底蕴交相辉映、生态美与人文美相得益彰的风情小镇。

“青山看不厌,绿水趣何长。

”瓯江水面宽阔,江流平缓让人油然而生“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意境。

而古堰画乡就是被这一江隔开的两个村落。

古堰,通济堰;画乡,大港头镇两个村落之间没有道路只能靠每天的渡船来往真山真水的江南风情。

各位游客,我们来到的是画乡大港头村。

村子里还有一座古堰画乡展览馆馆内的油画作品表现的主题多为古堰画乡各种场景片段的真实写照,也就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巴比松油画”。

巴比松油画起源于法国现实主义,用画笔描绘身边的家乡和老百姓在那里过日子的风景,在最普通的景物中发现了审美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堰画乡导游词【篇一:古堰画乡文稿】文稿:古堰画乡在群山连绵的括苍山脉之间,弯延流淌的瓯江润泽着两岸古老的原野,撒落江边的村镇点缀着四周的田园热土。

码头边野渡无人舟自横,江岸上花开花落自芬芳。

请看,这就是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的碧湖镇和大港头镇;你看,这里的生态河川保存得是那么的完美无缺、千年人工古渠,早已融为大地的血脉;再看周围的山水风光是这样地旖丽清秀,它分明就是一个自然的水乡泽国,一幅天生的秀丽画卷;称之为“古堰画乡”是如此的真切自然。

“古堰”因通济堰而得名,通济堰位于丽水市区西南部的碧湖镇堰头村松阴溪上,距市区23公里。

通济堰历史悠久,始建于南朝萧梁天监4年(公元505年),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古代五大水利灌溉工程之一、与都江堰、它山堰、郑国渠、灵渠齐名。

通济堰整个水利工程体系集水利学、力学、结构学、美学、地形学等于一身,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史上的一大不朽杰作。

历史上的詹南二司马、范成大、何澹等名人均对通济堰的建设有着重大贡献。

它不仅是我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建筑,也是浙南久负盛名的古迹;不仅是全国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而且至今还在灌溉碧湖平原五万多亩良田,造福一方百姓。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通济堰,孕育出古老而灿烂的处州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

它可以用“三个世界之最”、“六个千年”来概括,即:世界最早的拱形大坝、世界最早的石函立交桥、世界最早的堰规石碑,千年古堰、千年古村落、千年古樟群、千年古碑林、千年古窑、千年庙会等。

其中双龙庙会、处州乱弹、碧湖篮制作、碧湖黑猪驯养、布鞋制作、水上秋千等,现如今都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大港头镇古埠头,一上岸就是一条400多米长、历史悠久的古街——江滨路。

这里浓浓的乡野气息,深深的山村情调,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据说酷似法国巴黎南郊50公里外的小山村——巴比松村,是画家、摄影家的聚集地,因而被誉为画家、摄影家们的天堂和“画乡”。

这里瓯江贯穿全境,水光山色、民风民情极具特色,以及古渡口、古街等古建筑群以其独特的风格吸引着每一位画家、摄影家。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有画家、摄影家、国内外游客到这里写生、采风、观光。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群扎根本土的丽水画家借鉴法国巴比松画派技法,一直坚持在大港头、碧湖一带写生创作,画身边的事物,画熟悉的风景,画普通老百姓过日子的田园景色,进而逐渐形成“丽水巴比松画派”。

1991年开始一年一次的巴比松油画展quot;,将大港头、碧湖的自然、人文景观展现给国内外的观众。

随着知名度的扩大,前来绘画、摄影的人越来越多。

古堰画乡的生态与历史文化遗存星罗棋布。

大港头镇区的香樟埠头是浙江航运重要集散地之一,古堰画乡标志性景观之一。

古镇古街临江而建,一排临江“美人靠”至今仍存,凭江而眺、仪态万千。

瓯江素有“华东漓江”之称,八百里瓯江最瑰丽的锦绣河川就在莲都段。

瓯江水势湍急,层级落差次第有序,历来为探险者的漂流胜地。

瓯江两岸的河谷冲积平原和近河床地段的湿地枫杨林、错落交织的古村落、挺拔雄壮的古樟树群,是古堰画乡的精华所在。

通济堰流经的第一个村是碧湖保定村,保定村曾是元明时期瓯江流域的窑业中心,始于宋代,元代进入鼎盛期,明代衰止。

行画产业发展是古堰画乡文化产业园区的主要产业支撑和产业特色。

目前,古堰画乡共引进44家行画企业。

在江滨路初步形成了集油画街、酒吧街和民俗民品街于一体的多元文化旅游一条街。

古堰画乡美术写生基地在省内外已具一定的知名度,2010年古堰画乡写生基地接待量达到10万人次,日接待能力达1000余人。

古堰画乡文化产业园区早在2006年就已获得浙江省文化产业促进会评选的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提名奖,被省发改委列入浙江省重大前期项目,同年被评为“丽水十大名片”之一。

2008年被列入浙江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

2009年荣获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旅游强镇及浙江省委宣传部颁发的“浙江省文化产业建设示范点”等称号。

近年来,古堰画乡按照“艺术之乡、浪漫之都、休闲胜地”的开发理念,努力打造中国特色文化园区,长三角区域内著名的美术写生基地、创作基地、商品油画生产基地、生态休闲度假中心,即“三基地一中心”的框架已初步形成。

现已建成通济堰水利文化长廊,成立丽水油画院,并已修建古堰画乡展览馆、古堰画乡摄影展馆、处州民俗文物陈列馆、传统农具展示馆等。

同时建成了园区画廊、酒吧一条街,形成了文化产业集聚区,让艺术与市场在这里对接,让才华与财富在这里展示。

“古堰”珍藏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画乡”充满着浓郁纯朴的民风气息,“古堰画乡”犹如一幅以大自然水乡泽国为画布,让古典文化与现代文化水乳交融,在人们不断的点缀描绘下,始终闪烁着生态与人文结合的惊人魅力和奇光异彩!【篇二:古堰画乡简介】古堰画乡简介古堰画乡是2005年4月在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艺术之乡、浪漫之都、休闲胜地”的大背景下,用“生态”、“文化”、“休闲”三大特色全力打造美术写生基地、创作基地、商品油画生产基地和生态休闲度假中心(三基地一中心)。

“古堰画乡”旅游区总面积为15.53平方公里,距浙江省丽水市市区28公里。

景区包含了通济堰和瓯江莲都段两个国家5级旅游资源单体。

古堰画乡区块位于莲都区的碧湖镇和大港头镇,核心区块包括大港头镇区、坪地、堰头、保定范围。

“古堰”是指座落于该区块中建于公元505年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

“画乡”突出了文化特色和发展定位。

这里有中国摄影之乡和省内外著名的“丽水巴比松”画派,文化氛围浓厚。

古堰画乡区块有距今1500年的通济堰、保定村的青瓷古窑址、坪地江中小岛、大大小小的古村落和古樟树群等,保持着江南古镇自然古朴的风貌。

一条瓯江贯穿全境,典型的河川生态公园风光秀美。

毗邻的莲都区东西岩、龙泉凤阳山、缙云仙都、青田石门洞等都是国家级和省级著名风景区。

该区块水陆交通便捷,龙丽、丽龙高速公路在此有出口,规划中的衢丽温铁路经过碧湖,53、50省道贯穿全境,通过金温铁路丽水站接轨全国铁路大动脉,水路上溯龙泉,下至温州。

通济堰为“古堰”区块的核心所在。

它始建于公元505年(南朝萧梁天监四年),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古代五大水利灌溉工程之一,与都江堰、它山堰、郑国渠、灵渠齐名。

詹南二司马、范成大、何澹等历史名人均对通济堰的建设有着重大的贡献。

整个通济堰水利工程体系集水利学、力学、结构学、美学、地形学等于一身,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史上的一大不朽杰作,千余年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通济堰,孕育出古老而灿烂的处州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

行画产业发展是古堰画乡文化产业园区的主要产业支撑和产业特色。

目前,古堰画乡共引进44家行画企业。

在江滨路初步形成了集油画街、酒吧街和民俗民品街于一体的多元文化旅游一条街。

古堰画乡美术写生基地在省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2010年古堰画乡3处写生基地接待量达到10万人次,日接待能力达1000余人。

古堰画乡通过举办丽水巴比松风景油画展、古堰画乡油画企业采风活动及中国知名油画家古堰画乡写生创作等系列活动,形成固定的文化活动平台。

2007年古堰画乡被评为“丽水十大名片”之一。

央视四套《走遍中国》栏目两次走进古堰画乡,制作了《巨幅油画》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两期节目。

《浙江日报》、《华东旅游报》、《江南游报》等媒体高度关注园区建设,大力宣传。

做好“借力”宣传文章,借助全国电视易地采访活动和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平台,邀请全国10多家省市电视媒体对古堰画乡联合采访报道。

目前,古堰画乡文化产业园区“三基地一中心”框架初步形成,通过五年多的建设,力争将古堰画乡打造成中国知名的文化园区,建成长三角最大的自然风光写生和创作基地,上海、杭州等长三角城市生态文化休闲度假重要目的地,绿谷文化产品展销中心。

【篇三:游古堰画乡】游古堰画乡人们都说丽水市有一个美丽的“古堰画乡”。

于是我们在5月2日驱车来到了“古堰画乡”的所在地----丽水莲都区。

我们首先到达的是画乡,也就是大港头镇的江滨路,这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古街,400多米长的老街两侧大多是销售油画艺术品的店铺,故美其名为“画乡”。

古街两侧饭店、茶楼、旅社、超市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这里浓浓的乡野气息,深深的山村情调,都使我们流连忘返。

我们走到码头,乘游船驶到古堰----堰头村,顺着这条狭长的古街,我们观看了明清朝代和民国年间的古民居,还有文昌阁、四君子、处州民俗文化陈列馆等,真是大开眼界,增长见识。

沿路走来,我看了很多千年古樟树,其中有一棵最大的,树干都空了,中间可以容纳10个人呢。

听说此树被雷打过很多次,每次都起死回生了,现在看到它还是那么郁郁葱葱,枝叶繁茂,有顽强的生命力。

我们一直走到头,来到千年遗存通济堰,我们观看了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真是让人赞叹。

最后,我们乘船回到画乡,买了一些工艺品,愉快地结束了此次旅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