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分层作业(二)

合集下载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时作业2.docx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时作业2.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1.某微粒核外电子的数目分别为:K层2个,L层8个,该微粒一定是() A.无法确定B.钠离子C.氟离子D.氖原子【解析】该微粒可能为原子、阴离子、阳离子。

【答案】 A2.(2013·湛江高一质检)下列化学符号表示同一种元素的是()A.只有①③B.①②③C.只有②③D.全部【解析】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由给出符号可知①、②、③核内质子数均为17,为同一种元素。

【答案】 B3.下列粒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正确的是()【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电子总是先排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上,故A错;最外电子层最多可排8个电子,故B错;倒数第二层最多可排18个电子,故C 错。

【答案】 D4.下列化学用语说法正确的是()A.F-的离子结构示意图:B.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12C,也可以表示14CC.Na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D.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146C【解析】A中是F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错误;同位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相同,B正确;C中是Na+的结构示意图,错误;146C所表示的中子数是8,D错误。

【答案】 B5.(2013·洛阳高一质检)某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中,K层电子层和L层电子层电子数之和等于M层电子层和N层电子层电子数之和,则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A.30 B.20C.12 D.17【解析】据题意,结合核外电子排布所遵循的规律可知,该元素原子核外K层上有2个电子,L层上有8个电子,M层上有8个电子,N层上有2个电子,因此核外共有20个电子,则核电荷数为20。

【答案】 B6.(2013·济南高一检测)A、B、C三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依次为a、b、c,它们的离子A n+、B n-、C m-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n>m,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a>b>c B.a>c>bC.a=b+m+n D.a=c-n-m【解析】A原子失电子成为阳离子A n+,而B、C原子分别得电子变成阴离子B n-、C m-,且n>m,所以质子数a>c>b。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鲁教版必修2学业分层测评: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11 Word版含解析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鲁教版必修2学业分层测评: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11 Word版含解析

学业分层测评(十一)(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关于实验室制Cl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用KMnO 4和浓盐酸反应制取 B .用碱石灰干燥Cl 2 C .用排水法收集Cl 2 D .用饱和石灰水吸收尾气【解析】 KMnO 4、MnO 2都是氧化剂,都能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 2,A 正确。

Cl 2是酸性气体,能溶于水,不能用碱石灰干燥,也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 、C 错误。

Ca(OH)2微溶于水,饱和石灰水中溶有的Ca(OH)2太少,吸收尾气不彻底,D 错误。

【答案】 A2.下列物质可用来干燥Cl 2的是( ) ①碱石灰 ②浓硫酸 ③无水CaCl 2 ④P 2O 5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解析】 碱石灰属于碱性干燥剂,可以用来干燥碱性气体和中性气体,但不能用于干燥酸性气体;浓H 2SO 4和P 2O 5属于酸性干燥剂,可以用来干燥酸性气体和中性气体(除H 2S 、HBr 、HI 外);无水CaCl 2属于中性干燥剂,可以用于干燥所有气体(除NH 3外)。

【答案】 C3.二氧化锰与浓盐酸作用制氯气的反应中,作为还原剂的HCl 和参加反应的HCl 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1B .2∶1C .1∶2D .任意比【解析】 反应: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中,4 mol HCl 参加反应,只有2 mol 作还原剂被氧化为氯气。

【答案】 C4.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所用试剂的组合不合理的是( ) A .制Cl 2:MnO 2、盐酸(浓) B .制H 2:硫酸(稀)、Zn C .制O 2:MnO 2、H 2O 2 D .制CO 2:硫酸(稀)、CaCO 3【解析】 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使反应难以继续进行,因此,实验室应该选用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答案】 D5.用下列两种方法制取氯气:①用含氯化氢146 g 的浓盐酸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反应,②用87 g 二氧化锰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则所得氯气( )A .②比①多B .①比②多C .一样多D .无法比较【解析】 根据4HCl(浓)+MnO 2=====△MnCl 2+2H 2O +Cl 2↑,用87 g 二氧化锰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所得氯气为1 mol ,而用含氯化氢146 g 的浓盐酸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反应,会因随反应的进行浓盐酸逐渐变稀而使反应逐渐停止,最后有一定量的氯化氢剩余,所得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 。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2章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分层作业10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含答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2章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分层作业10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含答案

分层作业10价电子对互斥理论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题组1.价电子对互斥理论1.下列有关价电子对互斥理论的描述正确的是()A.中心原子价电子对就是σ键电子对和π键电子对B.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由分子式来确定C.分子的空间结构是价电子对互斥的结果D.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只能容纳σ键电子对2.根据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及杂化轨道理论可判断出PCl3分子的空间结构和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A.直线形、sp杂化B.平面三角形、sp2杂化C.三角锥形、sp2杂化D.三角锥形、sp3杂化(a-xb),下列对应的数值正确的是()3.S O42-的中心原子孤电子对计算公式为12A.a=8x=4b=2B.a=6x=4b=2C.a=4x=3b=1D.a=6x=3b=14.X、Y、Z、W、R均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和Z同主族,Y、Z、W、R同周期,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

它们组成的某种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3Z+中中心原子Z上孤电子对数为1B.简单离子半径:R<W<Y<ZC.键角大小XZ3<WH3<H2ZD.XZ2是角形分子,中心原子杂化类型为sp3杂化5.用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可以预测许多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有时也能用来推测键角的大小。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SO2、CS2、HI都是直线形的分子B.BF3键角为120°,SnBr2键角大于120°C.COCl2、BF3、SO3都是三角形的分子D.PCl3、NH3、PCl5都是三角锥形的分子题组2.等电子体原理6.已知CN-与N2互为等电子体,可推出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A.2∶3B.3∶2C.1∶1D.2∶17.下列物质中,分子的空间结构与甲烷分子相似的是()A.CS2B.SiF4C.NF3D.H2Se8.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与CH4互为等电子体的是()A.B H4-B.AsH3C.H3O+D.OF29.X、Y、Z、W、Q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二元强酸。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分层作业(二).docx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分层作业(二).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高一化学分层作业(二)注:带有※的题目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请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完成。

命题范围: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一、单项选择题1.某元素原子的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最外层差一个电子即达稳定结构,该元素是( ) A .Na B .Cl C .F D .H 2.可能呈+2价的金属元素是( ) A .核电荷数为13的元素 B .质量数为35,中子数为18的元素 C .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元素 D .M 层比L 层电子数少6个电子的元素 3. 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K 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 层电子数相等 B .L 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 层电子数相等 C .L 层电子数为偶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 层电子数相等 D .M 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 层电子数相等4.在原子的第n 电子层中,当它属于最外电子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与(n-1)层相同,当它属于次外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比(n+1)层多容纳10个电子,则此电子层是( ) A .K 层 B .L 层 C .M 层 D .N 层5.某微粒用 A Z Q n+表示,下列关于该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含质子数= A-n B 、所含中子数=A-Z C 、所含电子数=Z+n D 、质量数=Z+A6.与OH —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A 、NH 3B 、HFC 、NH 2—D 、F7.已知A n +离子有m 个电子,它的质量数为A ,则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A 、m+n B 、A-m+n C、A-m-n D 、A+m-n8.有五种微粒 、 、 、 2+、 它们属于几种元素( ) A 、2 B 、3 C 、4 D 、59.短周期元素X 、Y 、Z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 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Z 一定是活泼的金属元素B .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C .1molX 的单质跟足量水反应时,发生转移的电子为2molD .Y 的氢化物稳定性大于Z 的氢化物稳定性10.已知X 、Y 均为1—18号之间的元素,X 、Y 可形成化合物X 2Y 和X 2Y 2,又知Y 的原子序数小于X 的原子序数,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 A .19 B .18 C .16 D .9 11.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 ) A .某原子K 层上只有一个电子B .某原子M 层上电子数为L 层电子数的4倍C .某离子M 层上和L 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 层的4倍D .阳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可能为2,也可能为812.氡(Rn )是放射性元素,某些建筑材料中含有氡,人居住其中健康将受到危害。

最新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测试题全套及答案解析系列二

最新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测试题全套及答案解析系列二

最新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测试题全套及答案解析系列二高中同步测试卷(六)集训6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化学反应的利用(提升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有专家指出,如果对燃烧产物如CO2、H2O、N2等利用太阳能使它们重新组合,那么,不仅可以消除对大气的污染,还可以节约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观察题图,判断在此构想的物质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A.化学能B.热能C.生物质能D.电能2.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鼻子对着盛有氯气的瓶口,就可以嗅到氯气的气味B.铁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烟的颜色与产物溶于水形成溶液的颜色不同C.向田鼠洞内通入氯气杀灭田鼠,是利用了氯气有毒和密度较大的性质D.次氯酸钙能与碳酸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能证明次氯酸是一种弱酸3.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B.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C.化学反应的限度与反应速率无关D.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4.要组装一套实验室利用液体和液体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现设计了如下的五步操作,正确的程序是()①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②将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高度,固定铁圈,放好石棉网③用漏斗向蒸馏烧瓶中加入一种液体反应物,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另一种液体反应物,并将导气管放入气体收集装置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利用固定装置微热的方法检查气密性)⑤在蒸馏烧瓶中装好分液漏斗,连接好导气管A.②①⑤④③B.④①②⑤③C.①②⑤④③D.①⑤④②③5.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B.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C.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6.人造卫星常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它在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据此判断氧化银是()A.负极,被氧化B.正极,被还原C.负极,被还原D.正极,被氧化7.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时,不能表明反应A(s)+2B(g) C(g)+D(g)已达平衡的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度C.B的物质的量浓度D.气体的总质量8.在铝与稀硫酸的反应中,已知10 s末硫酸的浓度减少了0.6 mol/L,若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10 s内生成硫酸铝的平均反应速率是()A.0.02 mol/(L·s) B.1.8 mol/(L·s)C.1.2 mol/(L·s) D.0.18 mol/(L·s)9.下列关于锌、铜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锌是正极,铜是负极B.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C.负极的反应式为2H++2e-===H2↑D.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的c(H+)减小1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复习测试习题集(含解析答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复习测试习题集(含解析答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复习测试习题集目录1.1.2 核外电子排布练习1.2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练习1.3.1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练习1.3.2 预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练习2.1.1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练习2.1.2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练习2.2.1 化学反应的快慢练习2.2.2 化学反应的限度练习2.3.1 利用化学反应制备物质练习2.3.2 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练习3.1.2 有机物的结构练习3.2.1 石油的干熘练习3.2.2 煤的干熘苯练习3.3.2 酯和油脂练习3.3.3 糖类蛋白质练习3.4 塑料橡胶纤维练习必修二期中测试题必修二期末测试题A组——双基达标1.下列电子层上的电子能量一定最低的是()A.K层B.最外层C.次外层D.L层答案: A2.下列粒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正确的是()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电子总是尽先排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上,故A错;最外电子层最多可排8个电子,故B错;倒数第二层最多可排18个电子,故C错。

答案: D3.(2011·佛山高一质检)下列化学符号表示同一种元素的是()A.只有①③B.①②③C.只有②③D.全部解析: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由给出符号可知①、②、③核内质子数均为17,为同一种元素。

答案: B4.(2011·泉州高一质检)下列结构示意图所代表的微粒中,最难发生化学反应的是()解析:A项表示的是Ne原子,B项表示的是Al3+,C项表示的是Cl-,D项表示的是S2-。

Ne是稀有气体元素,它及其他的稀有气体原子具有非常稳定的电子层结构,极难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 A5.(2011·宝鸡高一质检)某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中,K电子层和L层电子层电子数之和等于M电子层和N电子层电子数之和,则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A.30 B.20C.12 D.17解析:据题意,结合核外电子排布所遵循的规律可知,该元素原子核外K层上有2个电子,L层上有8个电子,M层上有8个电子,N层上有2个电子,因此核外共有20个电子,则核外电荷数为20。

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6煤的干馏苯(含解析)鲁科版必修2(最新整理)

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6煤的干馏苯(含解析)鲁科版必修2(最新整理)

2019-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6 煤的干馏苯(含解析)鲁科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6 煤的干馏苯(含解析)鲁科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6 煤的干馏苯(含解析)鲁科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课时分层作业(十六)煤的干馏苯(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基础练]1.下列关于煤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中含有碳,可看作是无机化合物B.采用原煤脱硫技术,不能减少污染C.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D.焦炭是煤的干馏的一种重要产品D [煤是由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称为干馏,干馏过程中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生成粗苯和一种重要产物焦炭等。

]2.现代煤化工被认为是化解煤炭过剩、实现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的重要途径。

主要包括煤的气化、液化、干馏,以及煤焦油加工等。

煤焦油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酚类、萘、沥青等多种有机物.从煤焦油中分离出甲苯所采用的方法是() A.干馏B.分液C.分馏D.萃取C [分离互溶的液态有机物可以利用其沸点的差异,通过分馏加以分离。

]3.苯的结构简式可以用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苯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B.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C.苯分子中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D.苯不存在碳碳双键,故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 [苯主要是以煤为原料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A错误。

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虽然不属于烯烃,但是能发生加成反应,所以B、D错误,C正确.]4.下列有关苯与乙烯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两者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B.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C.都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退色D.等物质的量的苯和乙烯完全燃烧时,乙烯耗氧多A [苯、乙烯均为平面形结构,A正确;苯一般情况下不能与酸性KMnO4溶液、溴水发生反应,B、C错误;苯的分子式为C6H6,乙烯分子式为C2H4,故等物质的量的苯和乙烯完全燃烧时,苯耗氧多.]5.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A.3种B.4种C.5种D.6种C [推断有机物一氯代物的种数需要找中心对称线,四联苯是具有两条对称轴的物质,即,在其中的一部分上有几种不同的氢原子(包括对称轴上的氢原子),就有几种一氯代物,四联苯有5种不同的氢原子,故有5种一氯代物。

新教材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全册各章节课时练习题 含解析

新教材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全册各章节课时练习题 含解析

鲁科版必修第二册第一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 - 2 - 第1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 2 - 第1课时原子结构.............................................................................................. - 2 -第2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 - 7 - 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12 - 第1课时元素周期律........................................................................................ - 12 -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 - 17 - 第3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 22 - 第1课时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 22 -第2课时研究同主族元素的性质.................................................................... - 27 -第3课时预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 34 - 微项目海带提碘与海水提溴——体验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实际应用................. - 41 - 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规律............................................................................................ - 45 - 第1节化学键与物质构成........................................................................................ - 45 - 第2节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 50 - 第1课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及转化形式........................................ - 50 -第2课时化学反应能量转化的重要应用——化学电池.................................. - 56 - 第3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 63 - 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快慢................................................................................ - 63 -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 - 71 - 微项目研究车用燃料及安全气囊—利用化学反应解决实际问题 ........................ - 78 - 第三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 80 - 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 - 80 - 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性质与结构特点................................................ - 80 -第2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同分异构现象............................................ - 86 - 第2节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有机化合物........................................................................ - 93 - 第1课时从天然气、石油和煤中获取燃料石油裂解与乙烯 .................... - 93 -第2课时煤的干馏与苯.................................................................................. - 100 -第3课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与有机高分子材料.......................................... - 107 - 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 113 - 第1课时乙醇.................................................................................................. - 113 -第2课时乙酸.................................................................................................. - 118 -第3课时糖类、油脂和蛋白质...................................................................... - 125 - 微项目自制米酒—领略我国传统酿造工艺的魅力 .............................................. - 130 -第一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第1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1课时原子结构1.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原子是由核外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的②原子不能再分③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④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发生变化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⑤D.①③⑤答案 D解析所有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①正确;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可以再分,②错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所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③正确;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变为离子,④错误;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⑤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高一化学分层作业(二)注:带有※的题目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请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完成。

命题范围: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一、单项选择题1.某元素原子的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最外层差一个电子即达稳定结构,该元素是( ) A .Na B .Cl C .F D .H 2.可能呈+2价的金属元素是( ) A .核电荷数为13的元素 B .质量数为35,中子数为18的元素 C .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元素 D .M 层比L 层电子数少6个电子的元素 3. 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K 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 层电子数相等 B .L 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 层电子数相等 C .L 层电子数为偶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 层电子数相等 D .M 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 层电子数相等4.在原子的第n 电子层中,当它属于最外电子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与(n-1)层相同,当它属于次外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比(n+1)层多容纳10个电子,则此电子层是( ) A .K 层 B .L 层 C .M 层 D .N 层5.某微粒用 A Z Q n+表示,下列关于该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含质子数= A-n B 、所含中子数=A-Z C 、所含电子数=Z+n D 、质量数=Z+A6.与OH —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A 、NH 3B 、HFC 、NH 2—D 、F7.已知A n+离子有m 个电子,它的质量数为A ,则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A 、、A+m-n8.有五种微粒 、 、 、 2+、 它们属于几种元素( ) A 、2 B 、3 C 、4 D 、59.短周期元素X 、Y 、Z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 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Z 一定是活泼的金属元素B .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C .1molX 的单质跟足量水反应时,发生转移的电子为2molD .Y 的氢化物稳定性大于Z 的氢化物稳定性10.已知X 、Y 均为1—18号之间的元素,X 、Y 可形成化合物X 2Y 和X 2Y 2,又知Y 的原子序数小于X 的原子序数,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A .19B .18C .16D .911.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 ) A .某原子K 层上只有一个电子B .某原子M 层上电子数为L 层电子数的4倍C .某离子M 层上和L 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 层的4倍D .阳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可能为2,也可能为812.氡(Rn )是放射性元素,某些建筑材料中含有氡,人居住其中健康将受到危害。

已知Rn 222来自镭,称为镭射气,Rn 220来自钍,称为钍射气;Rn 219来自锕,称为锕射气,下列有关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氡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9.84g/LB.氡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对人体有害C.氡原子6个电子层,最外层有8个电子D.由题中信息可知,氡有三种同位素13.A 和B 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离子A -和B 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为A >B B.核外电子数为A > BC. 原子半径A > BD.离子半径 A - > B 2+14.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 A .Na 、Mg 、Al 还原性依次减弱 B .I 2、Br 2、Cl 2氧化性依次增强 C .C 、N 、O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 .P 、S 、Cl 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15.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变化正确的是( ) A .酸性HClO 4>HNO 3>H 3PO 4>H 2SiO 4 B .稳定性H 2S>HCl>HBr>HI C .熔点Rb>K>Na>LiD .溶解性NaHCO 3>Na 2CO 3>NaOH16.按C 、N 、0、F 的顺序,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B.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D.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17.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 2+、b B +、c C 2-、d D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 >B >C >DB.原子序数d >c >b >aX 4018Z 4019Q 4019R 4030M4130C.离子半径C >D >B >AD.单质的还原性A >B >D >C1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H 2S 、H 2O 、HF 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B .C .232324 19. 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 A . Na Mg Al 还原性依次减弱 B. I 2 Br 2 Cl 2氧化性依次增强 C . C N O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D. P S Cl 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20.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ⅡA 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化合物中呈+2价 B .单质能与水反应放出氢气 C .镭比钙的金属性弱 D. 碳酸镭难溶于水 二、填空题 21. 画出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核外有10个电子的原子 (2)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原子 (3)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 22.核电荷数小于18的2种元素A 、B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 ,次外层电子数为b ;B 元素原子M 层电子数为a-b ,L 层电子数为a+b 。

则A 是 元素,B 是 元素。

23.(1)已知元素X 、Y 的核电荷数分别为a 和b ,它们的离子X m+和Y n-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a 、b 、m 、n 之间的关系是 。

(2).已知:碳元素有12C 、13C 、14C ;氧元素有16O 、17O 、18O ,则它们能够形成 种CO 2分子,它们所形成的CO 2分子其分子量有 种。

※24.A 、B 、C 、D 、E 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A 、C 两种元素的原子(1)写出三种元素名称A 、B 、C 。

(2)B 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族。

(3)比较B 、D 、E 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最强的是(用化学式表示) ;B 和Na 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

(4)C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用电子式表示C 的氢化物的形成过程 。

25.(1)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区域为 。

(2) 现有甲、乙两种短周期元素,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乙元素原子核外M 电子层与K 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

① 用元素符号将甲、乙两元素填写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对应的位置。

② 甲、乙两元素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 (填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是 。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 (b)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1)表中元素,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元素是 ,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 ,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 ;(用相关的元素符号或分子式表示)(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______,酸性最强的是 ___________ ,呈两性的是 ;(本小题均填物质的名称)(3)A 、B 、C 、D 、F 、H 、I 形成的单质中,熔点最高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4)在B 、C 、D 、F 、G 、H 中,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

27(1) 液态(填写元素符号);(2)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4) __________>__________。

※28.有X (1)它们都是短周期元素,X 和Z 在同一周期;(2)它们可以组成:X 2Z 、ZY 2、ZY 3 化合物;(3)ZY 3与水化合生成一种强酸,此强酸与X 2Z 反应可生成一种气体A ,A 和ZY 2反应可得到单质Z ,则X 2Z 是 ZY 3是 (均写分子式)。

A 和ZY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9.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位置的X 、Y 、Z 三主族元素,其中X 、Y 同周期,Y 和Z 同主族。

又知三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三元素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

请推断:X 、Y 、Z 。

30.W 、X 、Y 、Z 为短周期内除稀有气体外的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 为金属元素,Y 的最外层电子数和W 相等,Y 、Z 两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W 和X 两元素质子数之和的3倍,由此可知,W 是 ,X 是 ,Y 是 ,Z 是 。

高一化学分层作业(二)参考答案1.C2.D3.C4.C5.B6.C7.C8.B9.D 10.A 11.B 12.D 13.D 14.C 15.A 16.C 17.C 18.C 19.A 20.C 21. 略22. A 氧 ,B 硅23.(1)a-m=b+n (2)18,7 24. (1)A 氮 B 硫 C 氟 (2)三 ,ⅥA (3)HClO 4 25. (1)B(2)① 下表中② 镁 b 、c 26.(1)F ,F 2,Na(2)氢氧化钠,高氯酸,氢氧化铝 (3)C(4)Na>Mg>Al>C>N>F 27.(1) F 、K 、Br 、 (2) 略(3) HF 、HCl 、H 2S (4)HClO 4 、H 2SO 4。

28. Na 2S ,SO 3 ,2H 2S +SO 2 =3S +2H 2O 29. C 、N 、P 或Be 、Li 、H 。

30. W :H ,X :O ,Y :Na ,Z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