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田园城市建设标准

合集下载

田园综合体用地指标标准

田园综合体用地指标标准

田园综合体用地指标标准
田园综合体用地指标标准应按照当地土地规划中其园区所占土地的用途,符合规划使用条件的要积极争取土地建设使用指标,以满足田园综合体对建设用地的要求。

田园综合体选址应具备以下特点:
1.农业基础条件好,具备高品质和高产农业的发展条件,农田水利
设施、道路设施、电力通讯等设施要求完善和稳定。

2.自然气候条件良好,靠天吃饭的行业,良好的水文气象条件、充
足的光照条件、土地的肥力要充沛,水源条件距离合适,排灌溉要迅速等。

3.区位条件优越,主要针对交通出行和产品市场而言,利用城市的
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引导城市居民来参与田园综合体中。

西咸新区概况

西咸新区概况
2011年,陕西省省长赵正永在陕西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西咸新区作为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一部分,要发挥独特的优势,以体现西安作为内陆型城市对外开放战略高地的意义。
生态蓝图:以水为脉,贯通城市绿色廊道,打造都市绿心。以河流为依托建设湿地公园、水景公园,将水系引入建设用地,形成水脉渗透、绿水相融的城市灵动空间。形成具有点、线、面结合的城市绿化体系。2015年规划区内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m2,2020年达到12.35m2。
交通蓝图:航空港,把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建设成为西部门户机场和全国性枢纽机场,成为贯通欧亚、连通世界“空中丝绸之路”的新起点。铁路,规划建设西安-成都客运专线,关中北环线等3条城际铁路,新建三个铁路客运站,改建五个铁路货运站。公路,通过以六条高速、两条国道、两条省道为交通主动脉的新区“622”(6条高速、2条国道、2条省道)构建新区的对外公路网络。规划设置18个高速公路城市出入口。新区内部道路由快速路和主干共同形成“五横五纵”骨架路网。规划5条城市快速路及21条城市主干路。延伸西安地铁1号线和5号线到新区,新区内新建5条地铁线。
西咸新区最早的发轫是由来已久的西咸一体化。
聚合两个城市的力量打组合拳,通过资源的有效分配组合放大发展优势,从而迅速提升综合实力。这种一体化发展范例在上世纪的发达国家已不鲜见,比如纽约和新泽西、东京和横滨、大阪和神户。
近年我国多个地区也看到了双城或多城一体化发展的巨大潜力,纷纷开启了横向联合、合作开发的思路,比如深莞一体化、郑汴一体化、津滨一体化。正如省政府政研室副主任张仁华所说:“城市越聚集效应越大,优势越明显。聚集之后市场规模扩大,从而分工更细、效率更高,同时城市的生活成本更低。”
在《西咸新区总体规划》中,规划建设用地272平方公里,占总用地面积的30.84%,河流、保护区、生态区、基本农田等其他用地面积约610平方公里,占总用地面积的69.16%。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160平方公里;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272平方公里,人均115.2平方米。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西起茂陵及涝河入渭口,东至包茂高速公路,北至规划中的西咸环线,南至京昆高速公路,总规划面积为882平方公里,涉及西安、咸阳两市根据《规划》,西咸新区将形成“一河两带四轴五组团”的空间结构。

西咸新区:全面开启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征程

西咸新区:全面开启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征程
Ec o i on m c& T ad r e Updat eSu . .41 a . 12 m NO 2 M y 20
西 咸 新 区 :全 面 开 启 现 代 田 园 城 市 建 设 征 程
马溯 川 1 杨 霖2
西安 708) 10 6 ( . 警工 程 大学 ;2 陕西 省人 民政 府 研 究室 ,陕西 1武 .
的理念;从地域特性、发展方 向和建设瓶颈方面,阐释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 “ 西成模式 最后 以城市建设路径为落脚点,阐述西咸新 区的发展规划。
【关键 词 】 西 成 新 区 ; 田园城 市 ;城 市 建设
2 l年 6 ,西 安 国 际化 大 都市 城 市发 展 战 略规 划 正 式 出 台, OO 月 提 出按 照 建 设 上 千万 人 口大 城 市 的 要 求 ,把 西 安 建 设 成 为 国 家重 要 的 科 技 研 发 中 心 、 高新 技 术 产 业 和 先 进 制造 业 基 地 、 区域 性 商 贸 物 流 会 展 中 心 、 金 融 中 心 、 国 际 一 流 旅 游 目 的 地 , 充 分 发 挥 带 动 大 关 中、 引 领 大 西 北 的龙 头 作 用 。西 成 新 区位 于 西 安 、咸 阳 两 市 建 成 区 之 间 , 规 划 控 制 区 总 面 积 8 2 方 公 里 , 新 区 以 “ 代 田 8平 现 园城 市 ”为 建 设 理念 ,打 造 “ 心 板 块 支 撑 、便 捷 交 通 连 接 、 优 核 美 小镇 点缀 、都 市农 业 衬托 ”的新 型城 市 形态 [ 。 1 ] “ 代 田园 城 市 ”是 在 田 园城 市 的 基 础 上 ,加 入 和 谐 城 市 、 现 生 态城 市 、 宜居 城 市的概 念 ,主 要 由三 个部 分组 成 :第 一部 分 是物 质 、文 化 高 度 聚 集 的 分 区 组 团 , 第 二 部 分 是 大 面 积 的 现 代 农 业 、 都 市 田 园 ,第 三 部 分 是 便捷 、 安全 的现 代 立 体 交 通 , 三者 结合 才 是 “ 代 田 园 城 市 ” 。 这 意 味 着 除 了传 统 的 新 城 区 、 开 发 区 外 , 西 咸 现 新 区还会 有 更 多的 农 田水利 和 交通 建设 ,最 终 建成 我 国第 一个 “ 现 代 田园城 市 ” ,并成 为新 型城 市化 道路 探 索实 践 中的一 个样 板 。 现 代 田 园城 市 的内 涵解 构 1 “ 代 田 园城 市 ”是 倡 导 城 乡 融 合 、 生 态 文 明 的 田 园城 、 现 市 。田 园城 市城 市 建 设 与 绿 色 空 间 高度 融 合 ,使 居 住 其 间 的人 们 既 能 享 受 现 代 文 明 , 也 能 享 受 自然 之 美 , 是 人 类 长 期 追 求 的 田 园 牧 歌 式 的 生存 方 式 的集 中体 现 。田 园城 市理 念 的 首 倡 者 霍华 德 称 之 为 “ 贫 民 窟 无 烟 尘 的 城 市 群 ” 。 [ 无 2 ] 2、 “ 代 田 园 城 市 ”是 实 现 城 乡 互 补 、 协 调 发 展 的和 谐 城 现 市 。和 谐城 市 的 空 间发 展 布 局 应 体 现城 市与 乡村 两 种 聚 落 的 有机 结 合 , 发展 促进 城 乡之 间在 经 济 、 社会 、文 化 、生 态 方 面 的 协 调 共 生 。组 团 之 间 的农 业 用 地 ,包 括 耕 地 、牧 场 、果 园 、 森 林 、湿 地 等 ,其 用途 永 远不 得 改变 [ 。 3 ] 3 “现 代 田 园 城 市 ” 是 追 求 自 然 之 美 、 天 人 合 一 的 生 态 城 、 市 。生态 城 市是 一种 高效 、健 康 、可 持 续发 展 的人类 聚 居环 境 ,其 核 心 在于 实现 人 与 自然和 谐 。作 为对 以工业 文 明为核 心 的城 市化 运 动 的反 思 和 扬 弃 , 是 人 类 从 灰 色 文 明 走 向绿 色 文 明 的 伟 大 创 新 。 4 “ 代 田 园城 市 ” 是 符 合 要 素 聚 集 、环 境 优 美 的 宜 居 城 、 现 市 。 居 住 是 城 市 最 原 始 、 最 永 恒 的 功 能 。 芬 兰 学 者 佩 卡 ・库 希 认 为 ,城 市就 是 人 类 创 造 的 满足 物 种 属 性 、符 合 自身生 存 需 要 的 环 境 , 城 市 的 一 切 是 为 了 让 生 活 更 美 好 [] 宜 居 城 市 将 现 代 文 明 、 4。 田 园景观 和 人文 底 蕴三 者 融合 ,是适 宜 人类 居住 的理想 场所 。 二 、现 代 田 园 城 市 建 设 的 西 成 模 式 ( )现 代 田 园 城 市 的 西 咸 气 质 一 西咸 新 区 以 “ 开 大 合 ” 的 空 间发 展 模 式 ,沿 承 西 安 国 际化 大 大 都 市 的 空 间 结 构 , 构 建 “一 河 两 带 四 轴 五 组 团 ” 的 空 间 布 局 。 河 , 指 的 是渭 河 。两 带 ,指 的 是 五 陵塬 遗 址 、周 秦 汉 都城 遗 址 两 条 帝 陵 遗 址 带 。 四轴 ,指 的 是 沿 正 阳 大道 拓 展 城 市 功 能 ,对 接 西 安 钟 楼 南 北 主 线 ,构 建 大 都 市 南 北 主 轴 带 ; 以沣 泾 大 道 为 轴 带 , 对 接 大 都 市 开 发 区 经 济 发 展 带 ; 以 红 光 大 道 为 轴 带 , 对 接 大 都 市 东 西 主 轴 带 ; 以 秦汉 大 道 为 轴 带 , 连接 秦 成 阳富 与 汉 长 安 城 遗 址 ,构 建 大 都 市 秦 汉文 化 主 轴 带 。五 组 团 ,指 的是 泾 河 新 城 、 空 港新 城 、 秦汉 新城 、沣 东新 城 、沣 西新 城 五个 城市 组 团 。 西 咸 新 区 建 设 的 核 心 理 念 ,就 是 以 “大 开 大 合 ” 的 空 间 布 局 ,打 造 将 现 代 城 市 服 务 与优 美 田 园风 光 有 机 结合 的现 代 田园 新 城 。其 中 , “ 开 ” 体 现 为文 化 遗 址 保 护 和 都 市农 业 衬 托 ,即 开 大 阔 的 历 史 遗 迹 和 田 园 风 光 , 水 为 脉 、 绿 为 基 、 路 为 廊 的 广 阔 空 间 延 伸 ; “ 合 ”体 现 为 高 密度 、高 容 量 、 集 约 化 的城 市建 设 , 即 大 由核 心 城 区 、 田园 社 区 、优 美 小镇 构 成 的城 乡 分 布形 态 ,提 高 城 市 综 合 承 载 能 力 。在 大 面积 绿 地 和 都 市 农 业 的 基 调 中 ,建 设 要 素 密集 、功 能 综 合 、 空 间有 序 的现 代 田 园新 城 ,区 内水域 、农 田 、 文 物 保 护 、 生 态 绿 地 等 非 建 设 用 地 占 到 新 区 总 面 积 的 7 %以 上 。 0 从 城 市 建 设 的 角 度来 说 , 西咸 新 区不 同于 一 般 意 义 上 的开 发 区 ,而是 完 全 的一个 城 市城 区 的建 设 。在 “ 现代 田园城 市 ”理 念 指 导 下 , 通 过 在 西 安 、 咸 阳 主 城 核 心 区 外 围 建 设 城 市 组 团 , 构 建 西 安 国际化 大 都 市 “ 心 区+城 市 组 团+ 外围 组 团” 的空 间发 展格 局 。 核

陕西省西咸新区条例

陕西省西咸新区条例

《省西咸新区条例》(草案送审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西咸新区(以下简称西咸新区)开发建设,加快西咸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西咸新区的开发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活动。

西咸新区的围按照《西咸新区总体规划(2010-2020)》的规定确定。

第三条西咸新区的目标定位是按照“核心板块支撑、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要求,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建设现代田园城市,努力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例。

第四条西咸新区应当按照以人为本、统筹城乡、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原则进行开发建设,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开放创新,在经济体制、行政体制、社会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形成体制机制优势。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设立的西咸新区管理机构负责西咸新区围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并组织实施本条例。

西咸新区管理机构统一领导各新城工作,各新城管理机构负责各自辖区的开发建设。

第六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西咸新区开发建设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在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以及相关专项资金等方面对西咸新区给予优先安排。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各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推进西咸新区开发建设,、两市及其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积极配合、予以协助。

第八条本省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不适应西咸新区发展的,省人民政府可以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就其在西咸新区的适用作出决定或者对有关地方性法规进行修改。

省人民政府和西咸新区管理机构应当通过制定规性文件等方式,支持、推进西咸新区先行先试。

第二章行政管理职责和服务第九条西咸新区管理机构代表省人民政府行使部分省级管理权限,依照法律规定和授权,享有设区市人民政府管理权限,依法履行下列职责:(一)根据西咸新区建设和发展需要制定相关文件;(二)根据工作职能需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置和调整相应的工作机构;(三)组织编制和实施西咸新区总体规划,审批各新城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对西咸新区的规划实施依法进行管理;(四)组织编制和实施西咸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西咸新区的土地利用依法实施管理;(五)管理西咸新区的发展改革、教育、科技、工信、民政、财政、金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土、环保、住房与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林业、商务、文化、旅游、卫生和计划生育、监察、审计、统计、国有资产监管、税务、工商、质监、新闻出版广电、体育、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督、文物、信访维稳、社区管理、综合执法等工作;(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西咸新区规划建设品质标准

西咸新区规划建设品质标准

西咸新区规划建设品质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提升西咸新区城市建设品质,高标准建设宜居城市,实现规划科学、标准超前、建设有序、品质优良、管理高效。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省市和行业相关标准、规范,结合新区实际,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是国家和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的重要补充,重点对西咸新区范围内各类项目建设的规划布局、配套设施、建筑品质、公共空间等方面提出更高品质要求。

新区范围内所有新建项目应严格执行现行国家、省、市标准、规定,同时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区范围所有新建居住小区、15分钟生活圈、住宅等各类开发建筑以及学校等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

第三条本标准第四、五条应在新建区域片区综合开发规划、行业相关规划中合理布局,严格落实。

对于已建成区域,应参照标准结合实际分期分批实施;本标准第六至十九条应在相关项目用地划拨或出让时,根据规划设计条件,将相关要求纳入土地供应条款并严格落实。

对于已获得土地尚未进行方案审批和建设的项目应结合实际,鼓励参照新标准落实;本标准涉及的其他项目,应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本标准。

第二章 15分钟生活圈第四条以构建十五分钟合理步行范围内的便民服务设施相对集中区域为目标,对各项便民服务设施提出配建要求。

为保证服务半径合理性和服务能力,该区域范围一般不应大于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一般为5-8万人,最大不应超过10万人。

第五条每个15分钟生活圈中,规划设计、设施配套、停车配建、绿化场地、智慧设施等五方面内容配置指标及建设标准应符合附表1要求。

第三章居住小区第六条打造“美观小区”,提高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标准,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差、总体高度、建筑立面、建筑面宽等6方面应满足相关控制要求,具体要求见附表2。

第七条打造“便利小区”,完善居住小区各项设施配套,教育、社区服务、商业设施和生活设施等四类16项设施应满足相关规模控制和品质建设要求,具体要求见附表2。

居住小区教育设施配建规模须符合本标准附表3要求,其中,幼儿园具体建设规模须满足附表4要求。

西咸新区最新规划

西咸新区最新规划

1、西咸新区简介2014年2月19日,经国务院原则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陕西西咸新区总体方案》西咸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区域范围涉及西安、咸阳两市所辖7县(区)23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规划控制面积882平方公里。

西咸新区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教育科技人才汇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环境较好,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实力。

2、西咸新区规划1、建设背景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复颁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

2010年12月21日,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和西咸新区建设。

2011年5月31日,陕西省政府设立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2011年6月13日,省政府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西咸新区总体规划》。

2012年2月21日,国务院批复《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将西咸新区列入全国五个西部地区重点城市新区,明确提出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和现代田园城市。

(西咸新区建设背景图)2、区位范围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西起茂陵及涝河入渭口,东至包茂高速,北至规划中的西咸环线,南至京昆高速,总面积882平方公里。

新区行政区划涉及西安、咸阳两市的7个县(区),23个乡镇(街办),现有人口近90万,城镇化水平23%。

3、规划理念核心理念—建设现代田园城市以大遗址保护带、河流生态廊道及都市农业生态田园形成开敞疏朗的“大开”格局及城市绿色基底;在“大开”的绿色格局中,构建核心板块、田园城区、优美小镇的市镇体系,形成“紧凑的城镇,开敞的田园”,实现人口增长与土地集约的“合二为一”。

规划理念—理念1: 核心板块支撑在大面积田园绿地和生态廊道间,以各新城中心功能区为核心,高强度集约开发的城市综合功能建设区。

西成新区全面开启现代田园城市建设

西成新区全面开启现代田园城市建设

现代 田园城市建设的西咸模式
区不 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开发区 ,而是 科技资源产业示范基地 、保障. I
根 据 国 家规 划 赋 予 的职 责 和 要 完全的一个城市城区的建设 。在 “ 现 建设等 总投资 4 1 3 亿元的 2 6 .8 (
求 ,西 成新 区发展定位立足于 “ 三个 代 田园城市 ”理念指导下 ,通过在西 目开工建设。截 至年底 ,沣泾 新” ,即新城 市、新 经济 、新 体制 , 安 、成阳主城核心 区外 围建设城市组 项 目累计完成投资 1 .4亿元 , 12
和 谐 城 市 的空 间发 展 布 局 应 体 现
城 市与 乡村 两种聚落 的有机结合 ,以
的科技研发 中心 、高新技术产 业、先
西咸新 区位于西安 、成 阳两 市建 城 乡空间比例协调和融合发展促进城
进 制造业基地 、区域性 商贸物 流会 展 成区之 间,规划控制 区总面积 8 2 8 平 乡之 间在 经济 、社会 、文化 、生态方
成 :第 一部 分是物质 、文化高度聚集 霍华 德称 之为 “ 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 自身生存需要的环境 ,城 市的一切是
日 减灾 。
为 了让生活更美好 。借 由城市与 乡村 面积绿地和都市农业的基调中 ,建设 方案 ,开 展国民经济综合评价 ,
紧密联 系形成 的开放 系统 ,宜居城市 要素密集 、功能综合 、空 间有序的现 团专项和项 目规划也在进行之 q 将 现 代 文 明、 田 园景观 和 人 文 底蕴 代 田园新城 ,区内水域 、农 田、文物
西 成新 区 全 面开 启 现 代 田园城 市建 设
X ’l- ai , !¨ ,go : O? tcin( ,o eng r e ie a 《, c m rh t ,3lu c e i ? it’ z ’e in C l tu t , d r a d ltt s s , z o p e e7 e ’a n h d a- ) g, “ s o 厂  ̄ z i h ( , l

陕西省西咸新区条例

陕西省西咸新区条例

《省西咸新区条例》(草案送审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西咸新区(以下简称西咸新区)开发建设,加快西咸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西咸新区的开发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活动。

西咸新区的围按照《西咸新区总体规划(2010-2020)》的规定确定。

第三条西咸新区的目标定位是按照“核心板块支撑、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要求,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建设现代田园城市,努力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例。

第四条西咸新区应当按照以人为本、统筹城乡、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原则进行开发建设,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开放创新,在经济体制、行政体制、社会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形成体制机制优势。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设立的西咸新区管理机构负责西咸新区围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并组织实施本条例。

西咸新区管理机构统一领导各新城工作,各新城管理机构负责各自辖区的开发建设。

第六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西咸新区开发建设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在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以及相关专项资金等方面对西咸新区给予优先安排。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各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推进西咸新区开发建设,、两市及其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积极配合、予以协助。

第八条本省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不适应西咸新区发展的,省人民政府可以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就其在西咸新区的适用作出决定或者对有关地方性法规进行修改。

省人民政府和西咸新区管理机构应当通过制定规性文件等方式,支持、推进西咸新区先行先试。

第二章行政管理职责和服务第九条西咸新区管理机构代表省人民政府行使部分省级管理权限,依照法律规定和授权,享有设区市人民政府管理权限,依法履行下列职责:(一)根据西咸新区建设和发展需要制定相关文件;(二)根据工作职能需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置和调整相应的工作机构;(三)组织编制和实施西咸新区总体规划,审批各新城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对西咸新区的规划实施依法进行管理;(四)组织编制和实施西咸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西咸新区的土地利用依法实施管理;(五)管理西咸新区的发展改革、教育、科技、工信、民政、财政、金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土、环保、住房与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林业、商务、文化、旅游、卫生和计划生育、监察、审计、统计、国有资产监管、税务、工商、质监、新闻出版广电、体育、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督、文物、信访维稳、社区管理、综合执法等工作;(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配置 •街块规模引导 •开发强度控制 •地下空间开发 •道路交通建设 •绿化景观建设 •生态技术应用 •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功能配置 •建设规模 •开发强度 •道路交通建设 •绿化景观建设 •公共服务设施 •生态基础设施 •特色空间布局
•功能配置 •建设规模 •生态安全 •道路交通建设 •绿化景观建设 •生态技术
以世界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核心,并通过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传承展现西咸新区深厚 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塑造城市特色。新区内的历史文化遗址均应得到完好的保护和展示。对 有价值的传统村落、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应在保护的前提下,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彰显古风古韵 ,并融入新的功能,使其有机更新,持续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展示,引导开展民 俗节庆活动,传承民间技艺。
倡导“周中在城市,周末在田园”的新型生活方式。田园旅游将变为常态化,并成为一种生活 习惯。将田园与吃、穿、住、用、行等市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相结合,引导人们走进自然,亲近自 然,有助于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诠释
1.8 高效完善的公共设施
生 态 住 区 规 划 策 略1探 索序言
城区大力发展立体交通,各种交通方式分层配置。地下多层地铁和公共停车场与地下商业紧密 连通,地上配置多层互通的道路系统和立体停车库,在重要节点设置连接各层交通系统的综合交 通枢纽,提高交通设施的空间利用效率和运输能力。配置城市绿道为非机动车交通和步行交通提 供专用廊道,并设置公交专用道。
优美小镇是田园区的交通枢纽。小镇通过快速路与城区连接,小镇内部设置公交站点和游客集 中停车场,从小镇向外辐射慢行旅游交通线路,覆盖整个田园区。 根据需要配置各种农机道路。
陕西省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建设标准 (试行)
研究依据与参考
西咸新区相关规划 [1]西咸新区总体规划;[2]西咸新区总体城市设计专项;[3]西咸新区给水专项规划; [4]西咸新区雨水专项规划;[5]西咸新区污水专项规划;[6]西咸新区供热专项规划; [7]西咸新区燃气专项规划;[8]西咸新区电力专项规划;[9]西咸新区电信专项规划; [10]西咸新区公共设施专项规划;等
现代农业区和生态景观区内的绿色田园产业,是西咸田园城市内的新型产业类型。优美小镇是 田园产业设施的集中建设区,是田园产业的服务中心。
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诠释
1.7 传承创新的城市文化
生 态 住 区 规 划 策 略1探 索序言
西咸田园城市秉持平等互信、相互尊重、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尊重和 包容外来文化,创新和发展现代文化;将西咸田园城市建设成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荣共享的 和谐家园。
“田城交融、大开大合” 的城市总体格局
生 态 住 区 规 划 策 略1探 索序言
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诠释
1.3 低碳便捷的交通系统
生 态 住 区 规 划 策 略1探 索序言
西咸田园城市鼓励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倡导绿色、健康的出行方式。针对西咸田园城市的交通 特性,在城市和田园采取差异化的交通发展对策。通过多元化、人性化的交通组织方式构建便捷 、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体系。
西咸田园城市以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为基础,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宗旨,合理配置公 共资源,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应明确公共服务设施的市场化范围,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公益化、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方向 ,重点加强教育、养老、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保证城市公共资源分配的社会公正。
合理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按照其服务人口的规模和分布确定公共服务设施的等级、 规模和位置,促进公共资源可达性的公平。应确保为优美小镇配置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构建统 筹城乡、机会均等的公共服务平台。同时鼓励社会服务资源向小镇延伸,提高小镇公共服务的品 质与生命力。
优美小镇应配置完善的道路、给排水、电力、电信、供热和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系统,倡导沼 气利用、污水生态净化、植物废料供热、太阳能利用等生态技术,并与田园生态区构成集约、低 碳、有机的循环系统,全面提高城镇基础设施的承载力与环保性能。
1.10 宜居环保的绿色建筑
西咸田园城市应推广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并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PART 1
陕西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建设标准
序言
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诠释
生 态 住 区 规 划 策 略1探 索序言
1.1 城乡融合的功能构成
西咸田园城市由田园城区、田园生态区和点缀在田园生态区中的优美小镇构成。
田园城区(简称城区)是西咸田园城市中的城市建设区,包括核心建设区和一般建设区。核心建设 区是市级或区级商业服务业设施集中建设的高强度开发区,是西咸田园城市中以区域服务为主要功能的 中心城区。一般建设区位于核心建设区周边,具有居住、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工业、物流仓储等功能 中的一定主导功能。
一方面,鼓励绿色建筑采用新材料与新技术,尤其在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方面的研究与创 新实践,包括建筑外墙、屋顶、地面的传热系数,外窗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窗墙面积比以及 建筑体形系数等问题的推敲,并推广外墙保温、多层中空玻璃、外遮阳等生态适宜技术。
另一方面,在实践绿色建筑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同时,应确保建筑室内空间的舒适性与健康性, 并不应影响建筑外观与风貌。在创造令人愉悦的室内热环境的基础上,可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测 系统,确保室内空气的清新健康。外遮阳系统、新风系统等新技术应与建筑一体化设计,使之成 为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
指标体系
指标汇总、数据提炼、综合对比
目录
1 序言:现代田园城市构想 2 总则 3 总体建设标准
4 田园城区规划建设导引 5 田园村镇规划建设导引 6 田园生态区规划建设导引
7 西咸新区规划指标体系 条文注释
• 城乡融合的功能构成 • 疏密有致的城市格局 • 低碳便捷的交通系统 • 田园特色的城市景观 •和谐发展的社会生态 •循环绿色的产业经济 •传承创新的城市文化 •高效完善的公共设施 •节能降耗的生态技术 •宜居环保的绿色建筑 •高效现代的智慧新区
优美小镇 城市组团
都市农业区 生态区 城市组团团 优美小镇
田园区
对外联系道路
集中 停车场 农机场 仓库
外环路 内部机动车道 步行巷 公共服务设施
田园居住体验区
集中 停车场 农机场 仓库
生态林带
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诠释
1.2 疏密有致的城市格局
多中心、组团式、绿网化 的布局方式
田园生态区(简称田园区)用于现代农业发展与体验、生态文化保护与利用,由农田、山原、水系 、湿地、林地、草地和大型历史文化遗址等区域组成。根据其用途不同可分为现代农业区和生态景观区 。田园区中的建设主要包括区域交通设施、区域公用设施、农业设施、优美小镇等。
田园村镇是分布于田园生态区中的原住民居民点以及公共管理 和公共服务、商业服务业等设施的集中建设区,包括重点镇、优美 小镇和就地改造更新的村庄。田园区的管理、维护、服务中心和交 通枢纽在优美小镇,小镇与田园区密不可分,要一体化批建、管理 和运营。优美小镇的主要职能是一方面服务于田园区的生产和维护 ,另一方面为城市居民在田园区中的各种旅游活动提供服务。村庄 包括受保护的传统村镇和改扩建的更新村镇,以承载原住民生活为 主。田园村镇是西咸田园城市“城园统筹”的纽带,对田园城市的 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他城市相关指标体系 [1]曹妃甸生态城指标;[2]无锡太湖新城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规划指标体系(2010-2020); [3] 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4]南京河西生态城规划指标体系;[5]广东省城市绿道规划设 计指标指引; [6]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建设导则; [7]深圳市城市设计标准与准则;等
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诠释
生 态 住 区 规 划 策 略1探 索序言
1.4 田园特色的城市景观
西咸田园城市在“田城交融、大开大合”的总体格局基础上,表现出田园开阔之美、自然自由之美、 遗址苍凉之美、城市现代之美、小镇风情之美和相互融合之美。
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诠释
1.5 和谐发展的社会生态
生 态 住 区 规 划 策 略1探 索序言
乡土生活体验馆 + 租赁式个体庄园
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诠释
1.6 循环绿色的产业经济
生 态 住 区 规 划 策 略1探 索序言
西咸田园城市依托本土文化与自然资源,在保护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以文化产业为基础,以现 代农业为特色,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
城区内提升第二产业层级,增加第三产业比重,转变发展方式,构建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 协调的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
西咸田园城市中,乡村逐步转化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中不再有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原 有农民全部转化为城市居民,一部分从事其他城市行业,另一部分成为农业技术工人。这些居民 既可留居在原住地(原有的农村已经转化为优美小镇),也可选择居住在城区。城市占用的农村 耕地和宅基地,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为农民提供公平合理的多种流转方式。探索土地 管理改革新路子,有效保障农民权益。
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诠释
生 态 住 区 规 划 策 略1探 索序言
1.9 节能降耗的生态技术
西咸田园城市应针对自身自然气候特征、地域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状况和现实材料条件,采用 适宜的生态技术设施与解决方案。
城区内,一方面应通过生态街区的建设和地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控制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管 理效率,减少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耗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另一方面应通过再生水、可循环材 料等资源管理技术加强资源的保护与再利用。
标准的框架建构
序言 总体引导
总体构想、核心要素
针对田园城市:整体控制+战略引导+田园框架
分类控制
针对各类板块:差异控制+指标数据+内容细化
田园城区: 强调建设区特征(形态、交通、公共设施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