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总体规划(2010-2020)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西咸新区总体规划 简介

06.泾河新城--02
战略定位 根据《西咸新区总体规划(2010—2020年)》,确定将泾河新城 建设为西安北部中心(由中央商务区、行政中心、生产流通服务中 心构成),西北消费产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 城乡统筹田园示范园区。 产业布局 泾河新城以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北部中心为功能定位,以生 产流通综合性服务和能源总部中央商务为核心;重点发展高端装备 制造、节能环保、地理信息等产业。 在泾河新城北部,包茂高速复线西侧规划为“现代装备制造产 业园”,包茂高速复线东侧、大地原点周边规划为“原点产业园”; 在秦汉大道以东,县东路以西,高泾大道以南,高泾南路以北区域 范围内规划为“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 在泾河新城的东北部, 包茂高速两侧范围内规划为“现代物流产业园”;在泾河新城西北 部,规划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在原点西路以东,包茂 高速复线以西,规划路以南,高泾南路以北范围及周边区域规划为 “金融商贸中心”;在泾河南岸,自西向东依次规划有“旅游服务 区”、“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区”、“家居产业园”等。
规划范围 泾河新城规划面积14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47万平方公里,位 于西咸新区东北方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所在地。具体范 围包括咸阳市泾阳县永乐镇、崇文镇、泾干镇三镇的全部和高庄镇 的一部分。泾河新城规划范围内的行政村共计63个,人口14万人, 区内主要交通干道有包茂高速、包茂高速复线、咸铜铁路。 泾河新城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统筹城乡 发展示范区和循环经济园区。我们将以城乡统筹为总领,以建设现 代田园城市为目标,以现代化工业为依托,以完善的产业链为纽带, 实现五个组团产业互补、错位布局、协同发展。在开发初期,我们 就考虑未来发展布局,提出要高起点、宽视野、严标准和集中优势 资源,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在决策上跳出传统发展的思路,走出 特色的发展道路。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产品名称 粮仓 取暖炉
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表 3。 表3
序号 1 2 3 4 5 6 合计 设备名称 液压机 液压材料折弯 剪板机 开式可倾压力机 二保焊机 压筋机 / /
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
型号 400 WC67Y Q11-3*1.5 米 J23-80 250 数量(台/套) 4 2 3 5 6 5 25
5
3、供暖及制冷 本项目办公区冬季采暖与夏季制冷均采用分体空调。 4、消防 本项目各建筑物严格执行建筑防火等级标准,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在所有建筑物内 根据消防类别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要求配备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五、定员与工作制度 本项目定员 10 人,每年工作 250 天,每天工作 8 小时。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租赁已建成的车间,根据现场调查,目前项目主要生产设备已安装,配套环 保设施建设存在一定问题。与本项目有关的环境问题具体如下: 1、现有环保措施 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 2、存在环境问题
3
3600m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由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以及环保工程等组成,本项 目含住宿及食堂,建设项目组成见表 1。 表 1 建设项目组成一览表
工程名称 主体工程 主要组成内容 生产加工车间 材料库 储运工程 成品库 办公区 辅助工程 生活区 给水 公用工程 排水 供电 制冷供暖 废气处理 废水处理 环保工程 噪声治理 固废处理 主要组成内容 总面积 1800m ;一层钢筑结构,该区域主要用于原材料 的切割、组装等。 总面积 600m2;一层钢筑结构;该区域主要用于原材料存 放。 总面积 600m2;一层钢筑结构;该区域主要用于成品的存 放。 总面积 200m2;一层钢筑架构。 主要包括职工宿舍和食堂,宿舍为 1 层砖混结构,建筑 面积 200m2,食堂 1 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 200m2。 由固显村供水系统提供
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分区规划2010-2020

西咸新区总体规划(2010-2020年)

目录第一章新区概况 (1)一、地理位置及区位关系 (1)二、行政区划 (1)三、自然地理 (1)四、社会经济 (2)第二章规划背景 (4)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深入推进 (4)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启动建设 (4)三、西咸一体化深入推进 (5)四、相关规划为新区规划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5)第三章规划总则 (12)一、规划目的 (12)二、指导思想 (12)三、规划原则 (12)四、规划依据 (12)五、规划范围和期限 (13)六、规划理念 (14)第四章定位与目标 (15)一、优势研判 (15)二、新区定位 (17)三、发展目标 (18)四、发展战略 (21)第五章发展规模 (22)一、人口规模 (22)二、用地规模 (23)第六章总体布局规划 (25)一、规划构思 (25)二、新区空间区划与管制 (26)三、空间格局 (28)四、空间结构 (29)五、总体布局 (30)六、“四线”管制 (32)第七章用地规划 (36)一、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36)二、居住用地规划 (36)三、工业用地规划 (37)四、仓储物流用地规划 (37)第八章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彰显 (40)一、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40)二、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40)三、遗址分布及保护要求 (41)四、历史文化传承与发扬 (45)第九章城乡统筹规划 (49)一、城乡统筹现状 (49)二、城乡统筹目标 (49)三、城乡统筹思路 (49)四、城乡统筹的空间布局 (50)五、分区实施对策 (53)第十章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 (56)一、产业发展现状 (56)二、产业发展动力 (58)三、产业发展思路与定位 (60)四、产业体系规划 (63)第十一章生态体系及绿地系统规划 (69)一、生态体系规划 (69)二、城市水脉营造 (71)三、绿地系统布局 (71)第十二章城市设计和景观风貌规划 (77)一、现状及存在问题 (77)二、规划目标和理念 (77)三、总体景观风貌控制 (78)四、城市景观结构体系 (79)五、渭河生态景观带景观风貌规划 (82)六、泾河和沣河生态景观带景观风貌规划 (86)第十三章综合交通规划 (88)一、综合交通规划目标与战略 (88)二、对外交通规划 (88)三、城市路网规划 (90)四、公共交通规划 (93)五、交通服务设施布局规划 (95)第十四章市政专项规划 (96)一、给水工程规划 (96)二、排水工程规划 (97)三、电力工程规划 (99)四、电信工程规划 (100)六、供热工程规划 (104)七、环卫工程规划 (107)八、综合防灾规划 (108)九、管线综合敷设 (109)第十五章环境保护规划 (110)一、规划目标 (110)二、环境功能区划分及执行标准 (110)第十六章近期建设规划 (112)一、规划原则 (112)二、建设发展目标 (112)三、年限、人口与用地规模 (112)四、近期建设用地布局 (112)五、近期建设规划重点内容及建设时序 (113)六、近期重点建设项目 (114)第十七章保障措施 (119)一、创新体制机制 (119)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119)三、多方筹措建设资金 (120)四、建设用地实行直通车制度 (120)五、优先布局重大产业项目 (120)第一章新区概况一、地理位置及区位关系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接合部,东临高陵县和未央区,北接三原、泾阳县,西邻户县和兴平市,总面积882平方公里。
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总归ppt课件

特色 发展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展示古城新貌
突出生态田园
延续西安城市九宫格局和棋盘 式路网,以丝绸之路为起点,打 造三桥街国际化商贸综合服务中 心,突出新城历史文化与现代文 明的结合。
充分利用161平方公里规划范 围内,营造城在田中,田在城中 的独特城市景观;同时充分利用 渭河和沣河水体和恢复昆明湖, 在区内形成丰富的水系景观。
西咸新区总体规划(2010-202市统筹城乡发展
新 城
示范区和循环经 济园区。
空 西部地区空港交 港 通枢纽和临空产 新 业园区。 城
秦 具有世界影响力
汉 的秦汉历史文化
新 城
聚集展示区和西 安国际化大都市 生态田园示范新
城。
主导产业
以低碳产业为主,重点发展节能环保、 高端制造业、测绘、新能源、食品加 工和都市农业等产业。
重要经济增长极。 ——带动陕西,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板块和引领区,成为西咸新区
独具特色的人文、田园生态新城。
第三部分 规划内 容
1、空间布局
考虑沣河以东片区的功能布局结 构,形成:
“一带 两轴、六区” 一带:周秦汉历史文化景观带 两轴:
红光路—古城历史传承带 三桥街—新城经济拓展带 六区:科技统筹示范区
1、发展战略
用区域和国际 视野,着眼新区未 来长远发展,着力 优化空间布局、提 升新区功能,以 “一体化、传承化、 特色化、协同化” 的发展战略,集两 市之力呈新区之势。
一西
体 化
街
协同化
西北咸新纳区
沣东新城
东传 承 承 化
特色化南优
2、规划理念
承
接
现状之本 资源之势 统筹之题
两市之地 沣西之边 渭河之滨
西咸新区概况

生态蓝图:以水为脉,贯通城市绿色廊道,打造都市绿心。以河流为依托建设湿地公园、水景公园,将水系引入建设用地,形成水脉渗透、绿水相融的城市灵动空间。形成具有点、线、面结合的城市绿化体系。2015年规划区内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m2,2020年达到12.35m2。
交通蓝图:航空港,把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建设成为西部门户机场和全国性枢纽机场,成为贯通欧亚、连通世界“空中丝绸之路”的新起点。铁路,规划建设西安-成都客运专线,关中北环线等3条城际铁路,新建三个铁路客运站,改建五个铁路货运站。公路,通过以六条高速、两条国道、两条省道为交通主动脉的新区“622”(6条高速、2条国道、2条省道)构建新区的对外公路网络。规划设置18个高速公路城市出入口。新区内部道路由快速路和主干共同形成“五横五纵”骨架路网。规划5条城市快速路及21条城市主干路。延伸西安地铁1号线和5号线到新区,新区内新建5条地铁线。
西咸新区最早的发轫是由来已久的西咸一体化。
聚合两个城市的力量打组合拳,通过资源的有效分配组合放大发展优势,从而迅速提升综合实力。这种一体化发展范例在上世纪的发达国家已不鲜见,比如纽约和新泽西、东京和横滨、大阪和神户。
近年我国多个地区也看到了双城或多城一体化发展的巨大潜力,纷纷开启了横向联合、合作开发的思路,比如深莞一体化、郑汴一体化、津滨一体化。正如省政府政研室副主任张仁华所说:“城市越聚集效应越大,优势越明显。聚集之后市场规模扩大,从而分工更细、效率更高,同时城市的生活成本更低。”
在《西咸新区总体规划》中,规划建设用地272平方公里,占总用地面积的30.84%,河流、保护区、生态区、基本农田等其他用地面积约610平方公里,占总用地面积的69.16%。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160平方公里;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272平方公里,人均115.2平方米。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西起茂陵及涝河入渭口,东至包茂高速公路,北至规划中的西咸环线,南至京昆高速公路,总规划面积为882平方公里,涉及西安、咸阳两市根据《规划》,西咸新区将形成“一河两带四轴五组团”的空间结构。
西咸新区

西咸新区根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陕西省政府决定设立西咸新区,确定范围为西安和咸阳两市接合部,以渭河为中轴线,西起规划中的西咸环线,东至泾渭交汇口,东西横贯50公里、南北扩展5~10公里的整体板块。
基本简介西咸新区规划面积882平方千米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新区区域定位为门户新区即依托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发展现代物流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国际性空港和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西部地区国际经济交流的平台,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的增长极和助推器。
功能定位为科技新区即根据国家赋予西安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试验基地的要求,利用陕西科研资源的优势,建设成为西部乃至中国一流的技术研发基地和科技成果孵化中心,西北内陆地区以外向型高端知识创新职能为特征的产业新区。
行政区划沣渭新区沣渭新区位于渭河以南,老西宝公路以北,东接西安市西三环,西接规划中的西咸绕城新线位,规划总面积195平方公里。
该区域是西咸两市中心城区距离最近的接合部,也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向西拓展的重点区块,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重点打造城市特色功能区和生物产业聚集区两大功能区,建设西咸都市圈人居环境最为适宜优美的新型都市商务中心和西部地区重要的生物及环保产业基地。
力争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
●城市特色功能区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集聚功能为重点,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智能电器、微电子制造等高技术产业和总部经济、物流配送、住宅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打造沣河“大水大绿”生态景观,力争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700亿元。
●生物和环保产业聚集区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环保节能和精细化工产业,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的生物和环保产业基地,力争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
泾渭新区泾渭新区位于渭河以北,西咸北环线以南,西到老咸宋公路,东至西咸分界线,规划总面积305平方公里。
基于规划文本的西咸新区土地利用研究

基于规划文本的西咸新区土地利用研究【摘要】文章介绍了西咸新区概况,分析了基于规划数据的西咸新区土地利用及特点。
指出要将西咸新区建成和谐共生、优美典雅的生态田园新城,其间便捷的交通体系,使得人流、物流、信息流实现迅捷的互通;新城中优美小镇点缀,实现城乡统筹规划与发展,城市建设与乡村自然风貌和谐共生;也使其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菜篮子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
【关键词】西咸新区;土地利用;规划文本;研究一、西咸新区概况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总规划面积为882平方公里,涉及西安、咸阳两市的7个县(区)、23个乡镇(街办)。
按照规划,西咸新区将设计成“一河(渭河)、两带(沿五陵塬遗址构建的渭北帝陵风光带,沿周秦汉都城遗址构建的周秦汉古都文化带)、四轴(正阳大道拓展轴、沣泾大道拓展轴、红光大道拓展轴、秦汉大道轴)五组团(沣东、沣西、秦汉、空港、泾河五个新区域)”的空间结构。
[1]二、基于规划数据的西咸新区土地利用分析土地利用是指人类按照一定的经济、社会目的,采取一系列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长期或周期性的经营管理和治理改造活动过程。
西咸新区从地理位置上贯穿西安、咸阳两座城市,就土地利用而言,咸阳市在土地利用上呈现以下特点:农业发达,城市人均用地面积大,而工业发展落后于西安。
西安市的土地利用则呈现出集约利用的特点,西咸的结合将使这两座城市能够更好地统筹发展,组团布局。
按照《西咸新区总体规划(2010-2020)》以下简称《规划》,西咸新区土地利用将坚持集约、节约、高效的原则,将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耕地保护、生态保护、遗址保护结合起来,实现协调发展。
根据《规划》:西咸新区总体规划用地面积882 km2,其中:城市建设用地272 km2(30.84%),农田187 km2(21.20%),水域132 km2(14.97%),遗址保护111 km2(12.59%),生态绿地56 km2(6.35%),防护绿地39 km2 (4.42%),交通设施用地39 km2 (4.42%),果园36 km2(4.08%),村庄建设用地10 km2(1.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总则
1.1 项目由来
2009年6月,国务院批复颁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
2010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和西咸新区建设”,标志着西咸新区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2014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西咸新区,明确了“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范例”的发展定位,西咸新区成为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西咸新区作为彰显历史文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历史文化基地,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区和生态田园新城,最终将成为引领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建设的国家级新区。
为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实施《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有效指导和规范西咸新区建设,力争“三年出形象,五年大变样,十年大跨越”,通过十年的建设,使西咸新区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特色功能新区,形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在西部具有强大积聚和辐射带动功能的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西咸新区管委会委托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11年12月编制完成了《西咸新区总体规划》(2010-20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保护管理条例》和环保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该规划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西咸新区管委会委托陕西中圣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该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编制《西咸新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评价标准
(1)环境质量标准
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②《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③《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④《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⑤《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2)污染物排放标准
①《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②《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
③《关中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61/941-2014);
④《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24-2011)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81-2002);
⑤《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及《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⑥《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
1.3 评价主要内容、方法及评价重点
(1)评价主要内容
规划区现状调查;规划分析及评价;水资源、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大气环境容量及水环境容量计算;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水环境、大气环境及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社会环境评价、景观环境影响评价;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及规划调整建议;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公众参与等。
(2)评价方法
参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 130-2014)推荐方法,同时考虑本次评价的需要,本着简单、实用、实践可行的原则选取评价方法如下,具体见表1.3-1。
表1.3-1 评价方法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