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旋耕机及其理论计算分解
旋耕机的工作原理

旋耕机的工作原理简介旋耕机是一种用于耕作土地的农业机械设备。
它通过旋转刀片将土壤翻转,从而实现松土、除草和混合有机物质等功能。
旋耕机广泛应用于农田、花园和草坪等地方,可以提高土地的肥力和透气性,促进植物生长。
旋耕机的组成部分一个典型的旋耕机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发动机:提供动力,驱动旋转刀片。
2.传动系统: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刀片。
3.刀片装置:包括刀片轴、刀片和护罩等部分。
4.控制手柄:用于控制旋耕机的行进方向和速度。
工作原理当启动旋耕机时,发动机会产生动力,并通过传动系统将其传递给刀片装置。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旋耕机的工作原理。
1.土壤进入区域首先,将旋耕机放置在需要处理的土地上。
当移动旋耕机时,前端的刀片装置会与土壤接触,将土壤吸入旋耕机内部。
2.土壤翻转一旦土壤进入旋耕机,刀片装置就会开始旋转。
刀片固定在刀片轴上,并以高速旋转。
当刀片与土壤接触时,由于其锐利的边缘,它们会将土壤翻转并抛出。
3.松散土壤通过翻转土壤,旋耕机将紧密的土层打散。
这有助于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并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更好的环境。
4.除草在翻转过程中,旋耕机还可以将地表的杂草根除。
由于杂草通常生长在表层,当刀片翻转地面时,它们会被割断并混合到下方的土壤中。
5.混合有机物质如果需要添加有机物质(如堆肥)来改善土地肥力,则可以在使用旋耕机时将其投放到土地上。
刀片会将有机物质与土壤混合在一起,使其均匀分布。
6.控制行进方向和速度旋耕机通常配备有控制手柄,通过操作手柄,可以调整旋耕机的行进方向和速度。
这使得使用旋耕机更加灵活和易于操作。
7.完成耕作一旦完成土地的处理,关闭发动机并停止刀片装置的旋转。
此时,处理过的土壤已经松散并混合了有机物质,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优势与应用旋耕机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提高土地肥力:通过松土和混合有机物质,旋耕机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2.除草效果好:刀片装置可以将地表的杂草根除,减少对作物生长的竞争。
4旋耕机

V
GreenLeaf
3、当Vm < 时,即= / Vm =R/ Vm >1时,其运动 轨迹为一条长幅摆线(余摆线),刀齿才能正常工作。 此时余摆线最大横弦以下轨迹段上(为工作段)任意一 点的绝对速度的水平分速度方向均与机器前进方向相反 (向后),这样刀齿才能切下土块并将其抛向后方,撞 击到罩壳与拖板上而细碎。
GreenLeaf
四、刀片的排列
• 刀片排列的要求: • 1、旋耕刀应按刀轴每转过一个相同的角度顺 序入土,以保证工作平稳,刀轴负荷均匀; • 2、左、右弯刀应尽量交错入土,以使刀轴所 受的侧向力较为平衡; • 3、各刀片的切土节距尽可能相等,以使土块 大小及刀片磨损比较均匀一致; • 4、相邻刀片的角度差及相继入土刀片的轴向 距离应尽量大,以防止夹土和堵塞。
GreenLeaf
立轴式旋耕机
GreenLeaf
GreenLeaf
GreenLeaf
驱动式联合耕耘机
GreenLeaf
第一节
旋
耕
二、工作特点(与铧式犁比较)
• 1、碎土能力强,耕后表土细碎,地面平整、松软,土 肥掺和好; • 2、能一次完成耕耙作业(相当于一犁二耙的效果); • 3、能改善拖拉机的牵引性能,减少轮子下陷和打滑; • 4、因破碎和抛掷土块,故消耗功率大。但所需的牵引 功率较小; • 5、对土壤适应性强; • 6、能切碎残根、杂草和绿肥。但覆盖质量差; • 7、耕深较浅,一般旱耕12~16cm,水耕14~16cm。而铧 式梨一般水耕16~20cm,旱耕24~27cm,甚至高达40cm.
2、当Vm = 时,即= / Vm =R/ Vm=1时,其 运动轨迹为一条标准的摆线(滚摆线)。同样在 这条滚摆线上任意一点的绝对速度的水平分速度 的方向均与机器前进方向相同,且在最低点为0。 故刀齿也不能拨土向后抛,只能象自由轮的轮爪 一样刺入土中。 Vm
土壤耕作机械的理论和计算

土壤耕作机械的理论和计算一、水田耕整如果在稻田中设置的机耕路呈曲线形状,则会给耕耘工作带来很大方便。
现就设计图中的道路所占耕地面积为例,进行分析和说明。
从上述可以看出,在设计机耕路时必须符合下列几个条件: 1、直线段不宜太长,在耕深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表3-4),耕深不超过13厘米,在这样长度的直线段中每隔15厘米即应交错插入5~6处点固定支撑, 2、长边与短边的夹角应小于60度,这样才能保证前进速度不受阻碍, 3、每条机耕路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以保证充分通行。
但相邻机耕路之间的距离不应太长,否则会使其后退时不够用,而相邻机耕路之间的距离也不宜过短,因为这样可能造成机耕路上的犁头下陷和扬起泥块等,甚至还可能发生农具碰撞等事故。
机耕路上犁头的位置随犁头的大小、长短及材料等情况而定,并且在田中常会有许多突出物,这样就要求在设计时将这些情况加以考虑。
设计时可用1/4的圆弧来代替,即用较大的半径圆弧来代替较小的半径圆弧,这样不仅能节约材料,而且便于田间管理, 4、所选材料的强度要大于沟槽底部的承载能力,如若承载能力不足,会造成沟槽内的淤泥被挤出,影响水田的正常灌溉。
如果机耕路的宽度太窄,会对机器本身产生不利影响,且容易造成机械之间发生碰撞等事故,二、旱地耕整在设计和计算机耕路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有良好的通过性,这主要取决于两条机耕路的交叉点位置,假如两条机耕路交叉点在地面上画线成交,则将同一道路上犁头转向盘朝向一致,可以提高通过性;假如两条机耕路交叉点在沟底上画线成交,则将同一道路上犁头转向盘朝向相反,同时也可以提高通过性。
二是要便于排水,因为一般的机耕路都设有排水沟,但它只有利于把泥浆引导到外面,因此还应配备水泵或沉沙池等附属装置,现在已研制出了高效率的高孔隙率渗水管,这种新型装置不仅能很快把水排出去,而且能有效地防止机耕路淤塞,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
第三类是既能提高田间耕作质量又减少劳动力的一种最理想的土壤耕作机械,这种机器的优点是可在水稻生长期内任何季节中耕,使耕作质量在各个阶段均保持稳定,另外还可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不用或少用农药、肥料,而且能节省开支,不浪费肥料。
农业机械的结构和原理

第一篇农业机械的结构与原理绪论(3学时)农业机械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农业机械的作业特点,农业科学、耕作制度和农业机械化的关系,农业机械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国内外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向,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要点:基本概念、国内外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向。
思考题:1、精确农业的概念?2、精确农业的工作过程?3、精确农业的工艺流程图?第一章耕地机械(8学时)第一节铧式犁的基本构造和类型一、铧式犁的主要类型目前耕地机械的主要类型为铧式犁、圆盘犁、凿型犁。
铧式犁的主要类型为牵引犁、半悬挂犁和悬挂犁等,根据农业生产的不同要求、自然条件变化、动力配备情况等,铧式犁在形式上又派生出一些具有现代特征的新型犁:双向犁、栅条犁、调幅犁、滚子犁、高速犁等。
二、铧式犁的基本组成铧式犁主要由组成:犁架、主犁体、耕深调节装置、支撑行走装置、牵引悬挂装置等。
主犁体为铧式犁的核心工作部件。
三、铧式犁的型号表达方式部颁农机序列标准:1-耕整机械,2-种植施肥机械,3-田间管理和植保机械,4-收获机械,5-种子加工机械,6-农副产品加工机械,7-装卸运输机械,8-排灌机械,9-畜牧机械四、主犁体的结构及功用犁铧:切开土垡引导土垡上升至犁壁,犁壁:破碎和翻扣土垡,犁侧板:平衡侧向力,犁柱:联结犁架与犁体曲面,犁托:联结犁体曲面与犁柱,犁踵:耐磨件,防止犁侧板尾部磨损,可更换。
第二节犁体曲面的工作原理一、犁体曲面的类型犁铧与犁壁共同组成了犁体曲面,由于曲面的参数不同、性能不同,犁体曲面可分为:翻土型、碎土型和通用型(又称:螺旋型、熟地型、半螺旋型)。
二、犁体曲面的的工作原理从两面楔到三面楔的工作过程,理想土垡的翻转过程,理想土垡的宽深比的确定。
第三节犁体曲面的形成原理及设计方法一、犁体曲面的形成原理犁体曲面的形状对加工土壤的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目前,所应用的犁体曲面的形状是经过长时间积累、不断修改、不断完善而形成的,是一个空间任意曲面,不可能用数学的方法来真实的描述,只能是用近似的方法,用做图原理来形成犁体曲面。
旋耕机的构造及原理课件

定期对齿轮箱和轴承进行润滑保养,保证 其正常运转。
清理保养
安全操作
经常清理旋耕机上的泥土和杂草,保持机 器清洁卫生。
操作旋耕机时要注意安全规范,避免超载 和违规操作。
05
旋耕机发展趋势及前 景展望
旋耕机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化
01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旋耕机的智能化程度将越
来越高,能够实现自动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的作业。
旋耕机的构造及原理课件
目录
• 旋耕机概述 • 旋耕机构造 • 旋耕机种类及特点 • 旋耕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 旋耕机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01
旋耕机概述
旋耕机的定义
01
旋耕机是一种由拖拉机动力输出 轴驱动的农田耕作机械。
02
它通过旋转刀片将土壤切碎并混 合肥料,达到耕整地、碎土、混 肥的目的。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旋耕机能够实现土壤的深耕细作,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THANK YOU
旋耕机的特点
旋耕机具有碎土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与传统犁耕作业相比,旋耕机能够更 快地完成耕作,并减少土壤板结和水 分蒸发。
旋耕机的应用范围
旋耕机广泛应用于水稻田、蔬菜地、果园、旱地等各类农田 。
它适用于不同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为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 土壤环境。
02
旋耕机构造
旋耕机的主要部件
多样化
02
旋耕机的种类和功能将越来越丰富,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农作
物的种植需求。
环保化
03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的共识,旋耕机的环保性能将越来
越受到重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旋耕机市场发展前景
旋耕机工作原理的解析

旋耕机工作原理的解析标题:精确解析旋耕机的工作原理与优势引言:旋耕机是农业机械中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耕地准备和杂草控制。
本文将深入探讨旋耕机的工作原理,揭示其卓越的性能和优势,以帮助读者对该机械有更全面的理解。
一、旋耕机的结构和组成部分1. 刀轴和刀片:旋耕机使用旋转的刀轴和刀片来完成耕地工作。
2. 传动系统:传动系统将动力从发动机传递到刀轴,驱动刀片旋转。
3. 轮胎和车架:轮胎和车架提供支撑和稳定,使旋耕机能够在耕地过程中保持平衡。
4. 控制杆和手柄:控制杆和手柄用于操作和控制旋耕机的移动和耕地深度。
二、旋耕机的工作原理1. 土壤切割:旋耕机刀片旋转时,沿着地面切割土壤,使其分散成小块或颗粒状。
2. 土壤翻转:刀片上升时,土壤块被抬离地面并颠倒翻转,使原本位于地下的土壤层暴露在表层。
3. 土壤松散和混合:刀片下降时,被翻转的土壤块重新放回地面,与表层土壤混合,从而实现整体的土壤松散和混合效果。
4. 杂草控制:旋耕机的刀片能够将杂草根系割断并翻转,使其与土壤混合,从而起到控制杂草的作用。
三、旋耕机的优势1. 提高土壤质量:旋耕机通过混合和松散土壤,有助于改善土壤的通气性、保水性和肥力,并促进根系的生长。
2. 节约劳动力和时间:相比传统的手工耕地,旋耕机能够更快速地完成同样的工作量,从而大大节约劳动力和时间成本。
3. 提高作物产量:旋耕机能够创造更为适宜的耕地环境,提供更好的生长条件,因此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会相应提高。
4. 减少杂草生长:旋耕机的刀片能够彻底割除和控制杂草生长,降低杂草对作物的竞争力。
5. 适用于不同土壤类型:旋耕机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壤,包括软壤、硬壤和砂质土壤。
结论:通过对旋耕机的工作原理和优势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旋耕机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它不仅能够提高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还能够节约劳动力和时间,并对杂草进行有效的控制。
因此,旋耕机是现代农业中十分值得推广和应用的农机设备。
第三章 播种机械

旋耕机运动参数一般的取值范 围:Vm = 0.5~1.5 m/s,n = 190~280 r/min,或λ= 4~10,h=8~16 cm。由 于国外多采用大功率拖拉机,刀片 材料好,旋耕机的工作深度可达 20~25cm,完全可以取代犁耙作业, 减少拖拉机的进地次数,保护土壤 不受更大的破坏。
六、旋耕机作业质量控制
在结构参数不变的情况下,λ 值越大,轨迹最大 弦长的值越大,其位置就越靠上,当λ =∞时,刀片端 点的绝对运动轨迹为一数学圆,最大弦长在横轴处, 耕深可达最大值,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此时机组不 在前进。而是原地扒窝。因此,λ >1是旋耕机正常工 作的定性条件。
R
Vm=0,λ=∞
2、机组速度Vm与刀片旋转速 度ω 的配合(定量分析)
由于旋耕机工作时是 以铣切原理加工土壤的, 这就使得刀轴上同一个回 转平面内的刀片在相继入 土和切削土壤的过程是间 歇的。设:安装在刀轴上 的同一个回转平面内的刀 片数量为Z。
Vm
A B A B
S △x
S
S = Vm.t
随着第一把刀在A点入土,刀片一面旋转,一 面随机组直线前进,t时刻后,安装在同一个回转平 面内的第二把刀开始在B点入土,那么,AB=S,定 义为旋耕机刀片的切土节距。△x—一把刀在纵垂面 内所能切土的厚度。
Vm < (R—h)ω h<R —Vm/ω
h<R(1—1/λ )
λ 越大,其形状的最大玄长值也就越大, 位置也越靠上,能满足耕深的轨迹高度越大。 当λ →∞时,Vm→0,(λ =Rω / Vm),能满足 向后抛土的轨迹高度为半径R。既h = R,反之, 耕深就小,当λ →0时,Vm→∞,ω =0,绝对运 动轨迹为一条直线,没有环扣,也就无法向后 抛土。
旋耕机切土节距——安装在同一回 转平面内的刀片在转过相应安装角 时间内机组所前进的距离。
旋耕机的工作原理

旋耕机的工作原理一、旋耕机的概述旋耕机是一种农业机械,它主要用于翻耕土地、深松土壤和破碎土块。
旋耕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旋转刀盘和刀片,将土壤剥离并翻转,使其达到深松、通气和改良土质的效果。
二、旋耕机的组成部分1. 刀盘:是旋耕机最重要的部分,它由许多个刀片组成,可以进行旋转。
刀盘有两种类型:固定式和浮动式。
固定式刀盘安装在主轴上,并且不能移动。
而浮动式刀盘则可以自由移动,并且能够根据地形变化自适应调整。
2. 传动系统:传动系统包括传动轴、链条、齿轮等部分,它们将发动机的能量传输到刀盘上,使其能够旋转。
3. 车架:车架是支撑整个旋耕机的框架结构。
它通常由钢管或钢板制成,并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4. 发动机:发动机是驱动整个旋耕机的动力源。
通常使用内燃机或电动机作为发动机。
5. 轮胎和轮轴:轮胎和轮轴用于支撑旋耕机,使其能够在地面上移动。
三、旋耕机的工作原理1. 刀盘旋转当发动机启动时,传动系统会将发动机的能量传输到刀盘上,使其开始旋转。
刀盘上的刀片随着刀盘的旋转而运动,将土壤剥离并翻转。
2. 土壤松散当刀片运行时,它们会在土壤中形成一个空气袋。
这个空气袋会将土壤推到一边,并且使其松散。
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并且增加土壤通气性。
3. 土块破碎由于刀片的运行,土块会被削成小块并且破碎。
这样可以减少土壤中的大块物质,并且提高土壤的肥力。
4. 土层深度通过调整刀片角度和深度控制杆,可以控制旋耕机对土层深度进行调整。
这样可以根据需要对土层进行深度翻耕,以达到更好的松散效果。
四、旋耕机的使用方法1. 土壤准备在使用旋耕机之前,需要将土地上的杂草和残留物清理干净。
这样可以避免刀片被卡住或者损坏。
2. 调整深度和角度根据需要,调整旋耕机的刀片角度和深度控制杆。
这样可以控制旋耕机对土层深度进行调整,并且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地形变化。
3. 开始工作将发动机启动并且将旋耕机放置在地面上。
然后开始移动旋耕机,使其能够覆盖整个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旋耕机工作的特点我们了解到,旋耕机刀片先是切土, 然后向后抛土,这一基本动作就需要旋耕机刀片从入土开始到抛 土结束并抬离地面,其绝对运动轨迹上的任意一点的绝对速度的 水平分速 Vx指向后方,既 Vx< 0。 三种速比下的刀片绝对运动轨 迹是否都能满足上述要求呢?我们做一下对比分析:
1.平土拖板 2.拉链 3.挡土罩 4.传动箱 5.齿轮箱 6.悬挂架 7.上拉杆 8.万向节 9.下拉杆 10.旋耕刀
旋耕机——他是一种工作部件主动旋转,以 铣切原理加工土壤的耕耘机械。
一. 旋耕机的基本构成
组成:机架、传动装置、刀辊、挡土罩、平地拖板等。
1.主梁 2.悬挂架 3.齿轮箱 4.侧边传动箱 5.平土拖板 6.挡土罩 7.支撑杆 8.刀轴 9.旋耕刀
二. 旋耕机的工作原理
旋耕机刀片在动力的驱动下一边旋转,一边随机组直线前 进,在旋转中切入土壤,并将切下的土块向后抛掷,与挡土板 பைடு நூலகம்击后进一步破碎并落向地表,然后被拖板拖平。
dx Vx Vm R sin t<0 dt R sin t 代入上式,得:
Vm< R h
Rh
(定量)
结论:旋耕机正常工作必须同时满足 定性和定量二个条件,既: ①定性条件: λ>1 (余摆线) ②定量条件: 或:
Vm< R h 1 h<R 1
三. 旋耕机的作业特点
旋耕机的作业特点具有碎土能力强、平整 度高、对土壤的适应性好、纵向尺寸短、耕深 小、功耗大、幅宽小、效率低。
四. 旋耕机的主要类型
1.按与动力连接方式分:牵引式、悬挂式、直连式。
2、按刀轴安置方向分:横轴式、立轴式、斜轴式。
1.主梁 2.悬挂架 3.齿轮箱 4. 侧边传动箱 5.平土拖板 6.挡土 罩 7.支撑杆 8.刀轴 9.旋耕刀
在结构参数不变的情况下, λ 值越大,轨迹最大玄长 的值越大,其位置就越靠上,当λ=∞时,刀片端点的绝对 运动轨迹为一数学圆,最大玄长在横轴处,耕深可达最大 值,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此时机组不能前进,而是原地 扒窝。因此,λ>1是旋耕机正常工作的定性条件。
在余摆线条件下,速比不同其刀片运动轨迹形状也不同
2.机组速度Vm与刀片旋转速度ω的配合 (定量分析)
上述分析只是定性的确定了刀片满足旋 耕机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λ>1。实际上,λ 的数值不同其形状差别很大,对工作质量和 工作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是 机组速度Vm与刀片旋转速度ω的大小和配合程 度,必须找出他们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加 以量化处理。
3.按动力传递路线分:侧边传动、中间传动。
侧边传动
中间传动
五. 旋耕机刀片的运动分析
旋耕机工作时,刀片一边绕轴正向旋转,一边随机组作直线 运动,因此,刀片的绝对运动轨迹是一条由旋转运动与直线运动 合成的数学摆线,但是,由于二者之间的数值组合不同,其合成 后的摆线形状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对旋耕机最终的工作结果产 生不同的影响,我们研究并分析旋耕机刀片的运动轨迹的目的就 在于确定适用于旋耕机正常工作的条件及其量化指标。
Vm
ω
o o/
Vmt
ωt
m M
x
y
设:M点为刀片入土点,从开始入土到抛土结束并抬离 地面均满足旋耕机正常工作的条件,则有:
x R cos t Vmt
y R sin t R h
h
x R cos t Vmt y R sin t R h
要满足向后抛土的条件,刀片绝对运动轨 迹上任意一点的绝对速度的水平分速 Vx<0, 根据上述方程,令:
第二节 旋耕机及其理论计算
一. 旋耕机的基本构成
二. 旋耕机的工作原理 三. 旋耕机的作业特点
四. 旋耕机的主要类型
五. 旋耕机刀片的运动分析
六. 旋耕机作业质量控制
七. 旋耕机的刀片形状 八. 旋耕机的功率消耗
旋耕机应用的历史较短,用途不一,有些国家和地区作为耕地机 械使用,有的用作整地机械。在我国应用量逐年增加,尤其是北方干 旱地区。
旋耕机运动参数的一般取值范围
Vm = 0.5~1.5 m/s
n = 190~280 r/min h=8~16 cm
由于国外多采用大功率拖拉机,刀片材料 好,旋耕机的工作深度可达 20~25cm,完全可 以取代犁耙作业,减少拖拉机的进地次数,保 护土壤不受更大的破坏。
Vmt
ωt
m M
x
x R cos t Vmt M点的运动方程: y R sin t
y
h
不同速比λ对旋耕机工作质量的影响
Vd Vm
由于速比λ的不同,其运动轨迹形状也不 同,有三种情况:
<1
1
> 1
我们考察一下这 3 种情况分别对旋耕机正 常工作有那些影响,从而定性地决定旋耕机正 常工作的基本条件。
1、刀片的绝对运动轨迹(定性分析)
设:R—旋耕机刀片端点的最大回转半径
Vm—机组前进速度 ω—刀片回转角速度 t —时间函数
令:Vd—刀片端点的切向速度;
Vd=Rω ,令速比为:λ = Vd / Vm 。
根据已知条件作图的方式确定刀片的绝对运动轨迹 Vm
ω o o/
Vmt
ωt
m
x
M
y h
Vm
ω o o/
λ<1,短摆线
λ=1,滚摆线
λ >1,余摆线
前进方向
通过做图分析发现,只有λ > 1 余摆线时刀片才能满 足向后抛土的条件,并且只是轨迹最大玄长以下部分才 能满足,设计和应用时要特别注意,刀片的工作深度不 能超过这个范围。影响最大玄长高度的因素主要是刀片 的尺寸、机组的前进速度和刀片的回转速度,既λ值。
上述公式主要反映了结构参数与运动参数对耕深的影响。如: R的变化对耕深的影响,我们很容易理解,但ω、Vm对h的影响就有 些抽象了。实际上,前面我们已经做过解释:ω和Vm决定了λ值的大 小,决定了刀片运动轨迹的形状。
问题:速比λ值为什么对耕深产生影响?
因为 λ 越大,其形状的最大玄长值也就越 大,位置也越靠上,能满足耕深的轨迹高度越 大。当λ→∞时,Vm→0,(λ=Rω / Vm),能满 足向后抛土的轨迹高度为半径R。既h = R,反 之,耕深就小,当 λ→0 时, Vm→∞ , ω=0 ,绝 对运动轨迹为一条直线,没有环扣,也就无法 向后抛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