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电子综合讲稿-2012
航空电子系统电子教案1无线电部分

航空电子系统无线电部分故障排除方法与技巧
05
CHAPTER
未来航空电子系统无线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高频段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毫米波通信技术
随着毫米波频谱的可用性和设备能力的提高,毫米波通信技术在航空电子系统中将得到广泛应用,提供高速、大容量的无线通信服务。
激光通信技术
激光通信技术以其高带宽和低干扰的特性,将在航空电子系统中用于短距离高速数据传输,特别是在卫星间通信和无人机集群通信中具有优势。
未来航空电子系统将采用更高级的数字调制解调技术,如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等,以提高无线通信的效率和可靠性。
高级调制解调技术
随着软件定义无线电技术的发展,灵活可变的调制解调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允许根据不同的传输环境和数据类型自适应选择调制方式,以优化传输性能。
无线电探测技术
无线电控制技术
无线电控制技术是指利用无线电波实现对飞行器的控制。
无线电控制技术在航空领域中主要用于无人机、导弹等无人驾驶飞行器的控制。
常见的无线电控制技术包括:遥控、遥测、跟踪等。
03
CHAPTER
航空电子系统中无线电技术的应用
无线电导航
利用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确定飞机相对于地面或空中目标的实时位置和航向。常见的无线电导航设备包括甚高频全向信标(VOR)、自动测向仪(ADF)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
清洁保养
通过仪表或测试设备对无线电部分的参数进行监测,如电压、电流、频率等,确保其工作在正常范围内。
参数监测
航空电子系统无线电部分的日常维护
信号传输中断或质量差,可能是由于天线、馈线损坏或连接不良等原因引起的。
航空电子系统发展历程

1
特点:
不存在中心计算机对整个系统的控制 每个子系统有各自的传感器、控制器、显示器以及自己的专
用计算机 这种结构专用性强 缺少灵活性 难以实现大量的信息交换 任何改进都需要通过更改 硬件来实现
5
第二代称为联合式航空电子系统,各设备前端和 处理部分均独立,信息链的后端控制与显示部分综合 在一起,达到资源共享。60至70年代的航空电子系统 逐步推广这种结构,现已广泛应用于现役航空器中。
机载雷达; 航空通信系统(短波、超短波电台,卫星通信设备,短波、
超短波语言保密机,机载数传等); 导航系统(塔康,多普勒自主式导航,无线电定向,着陆系
统和卫星导航等); 自动飞行系统 自动油门系统 敌我识别系统; 电子自卫系统(雷达告警、红外告警、导弹逼近告警、激光
告警、无源干扰投放器、箔条弹、红外弹、烟幕弹、有源 雷达干扰机、有源红外干扰机等)。
按工作介质区分,目前有固体激光器、液体激光器和分
子型、离子型、准分子型的气体激光器等。按其发射位
置可分为天基、陆基、舰载、车载和机载等类型,按其
16
4
2.国内外航电系统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2.1 机载雷达
机载雷达的发展已从单脉冲雷达体制向动目标显示、 脉冲多普勒、合成孔径、相控阵等先进的雷达体制发 展;在功能上正向多功能发展;在波段上正向8mm和 3mm波段方向发展。
现在正在发展和装备激光雷达,激光雷达的优势 (比之微波雷达)在于极高的空间分辨率、极大的 Doppler频移以及相对较为轻便的天线系统。
10
F-35驾驶舱
11
航电综合系统结构不断改进,使航空电子综合系统 的水平迅速提高,从而促成了战斗机水平的更新换代。 在航空电子系统对飞机整体性能影响日益增大的同时, 航空电子系统的硬件成本占飞机出厂总成本的比例也 在直线上升:从20世纪60年代F-4的10%,70年代F-15C 的21%,80年代中期F-16C的30%,到90年代EF2000和F22战斗机的40%~50%。
航空电子综合系统概述

3.航空电子综合技术发展历程 航空电子综合技术发展历程
四个发展阶段: 四个发展阶段: 分立式航空电子系统(40-60年代) 分立式航空电子系统(40-60年代) 年代 联合式航空电子系统(70-80年代 年代) 联合式航空电子系统(70-80年代) 综合式航空电子系统(80-90年代 年代) 综合式航空电子系统(80-90年代) 先进综合式航空电子系统(2000年之后 年之后) 先进综合式航空电子系统(2000年之后)
2. 航空电子综合的作用
提高飞机作战能力 •对探测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进行信号综合、数据融合 对探测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进行信号综合、 对探测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进行信号综合 •综合显示,支持飞行员或指挥员完成任务 综合显示, 综合显示 提高飞机隐身性能 •综合外部信息或将本机信息发给其他作战单位 综合外部信息或将本机信息发给其他作战单位 •精确控制雷达辐射信号 精确控制雷达辐射信号 •采用无源或光传感器装置 采用无源或光传感器装置 减轻飞行员负担 红外搜索跟踪、前视红外、 激光雷达、 红外搜索跟踪、前视红外、 激光雷达、数字地图 •实现座舱显示和控制的高度综合 实现座舱显示和控制的高度综合 •可利用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技术,辅助决策 可利用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技术, 可利用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技术 降低飞机成本
3.航空电子综合技术发展历程 航空电子综合技术发展历程
分立式航空电子系统: 分立式航空电子系统:
• 各子系统 独立,分 别有传感 器、信号 采集、处 理到显示 和控制一 整套设备
《飞行器综合电子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This course mainly introduces theaircrafts’avionicssystem, includingandevelopmentoverview and keytechnologiesoftheavionicssystem,the designrequirement andprinciple ofdisplay system, the parameter computing methods of theaircraftinstruments,thedesign and architectureof the system,thecomposition, principle and realizationofflight management system,thestructureandworkingprinciple ofautomatic flight control system, thekeyalgorithmsand threshold analysis methodsofenvironmentalsurveillancesystem,the navigation andcommunication system, andthe powersystem.
航空电子系统电子教案无线电部分

θ-θ定位-ρ定位系统 ρ-ρ-ρ定位系
统
航空电子系统电子教案无线电部分
9 2021/4/3
4 、无线电导航系统分类
(1)定位:DME VOR (2)测高:LRRA (3)着陆引导:ILS (4)环境检测:WXR TCAS GPWS
航空电子系统电子教案无线电部分
用于进近着陆的VOR导航台 108.00—111.95MHz 频率间隔50KHz
小数点后第一位为偶数的用于VOR
航空电子系统电子教案无线电部分
15 2021/4/3
VHF NAV 工作原理
一、VOR全向信标的基本工作原理
航空电子系统电子教案无线电部分
16 2021/4/3
VOR系统在航空导航中的基本功能有两个方面。
航空电子系统电子教案无线电部分
21 2021/4/3
ILS系统包括三个分系统:提供横向引导的航向信标(localizer)、 提 供 垂 直 引 导 的 下 滑 信 标 ( glidealope ) 和 提 供 距 离 的 指 点 信 标 (marker beacon)。每一个分系统又由地面发射设备和机载设备所 组成。内指点信标仅在Ⅲ类着陆标准的机场安装。
当飞机在航向道上时,90Hz调制信号等于150Hz调制信号。若飞机偏离到 航向道的左边,90Hz调制信号大于150Hz调制信号,反之,150Hz调制信号 大于90Hz调制信号。
航空电子系统电子教案无线电部分
23 2021/4/3
机载设备的功能就是接收和处理航向信标台的发射信号,即放大, 检波和比较两个调制信号的幅度,由“中心零位指示器”显示飞机偏 离航向道的方向(左边或右边)和大小(度)。如飞机在航向道上,
90Hz信号等于150Hz信号,指示器指零;飞机偏离到航向道的左边, 90Hz信号大于150Hz信号,指示器向右指;反之,向左指。
航空电子技术

04
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趋 势
航空电子技术的智能化
智能化传感器
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实现航空器 各系统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智能化处理 ,提高航空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智能化决策系统
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构建智 能化决策系统,实现航空器自主导航 、自主控制和自主决策,提高航空器 的自主性和智能化水平。
航空电子技术的网络化
航空器通信网络
利用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实现航空器内 部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提高航空器的整体性能和协同作战能力 。
VS
航空器与地面网络的互联
通过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等技术手段,实 现航空器与地面网络的互联互通,为航空 器提供更加广泛的信息服务和支持。
航空电子技术的模块化
航空数据总线技术
航空数据总线技术是实现航空电 子设备之间信息传输的关键技术, 它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
可靠性。
航空数据总线技术包括 ARINC429、ARINC629等多种 标准,这些标准规定了数据传输
的格式、协议和接口规范。
航空数据总线技术能够提高航空 电子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 工作能力,同时也能降低系统的
航空电子技术为飞行员和地 面控制人员提供可靠的通信 服务,保障飞行安全和指挥 调度。
监视与检测
航空电子技术对飞行器进行 实时监视和检测,及时发现 和排除故障,确保飞通信系统
总结词
通信系统是航空电子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飞机与地面控制中心、飞机与飞机之间的语音和数据传输。
模块化设计
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将航空电子系 统划分为若干个功能模块,实现各模 块的独立开发和互换性,提高系统的 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模块化集成
航空演讲稿4篇_演讲稿范文_

航空演讲稿4篇有一个问题是我们人类始终在思索的,那就是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人都有着不同的回答。
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动方向。
作为当代中国青年,作为发展中的××航空公司的青年员工,我们的回答是什么呢?是努力多挣钱,尽情享受生活?还是通过个人奋斗,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生命有意义吗?我的回答是:生命的意义在于努力完成时代和企业赋予我们青年的崭新使命。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
我们已经跨入崭新的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我们的国家还不够富强,我们的企业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我们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是企业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和现代化航空运输企业的重任。
时代给予了我们青年无限的舞台,这正是我们施展才华,燃烧青春火焰的最好的时机。
我们应该响应时代的召唤,去追求,去探索,去创造,去奉献,去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然而,在当今时代我们的青年中,却有着消极和颓废的思想。
有的人认为:我们是凡人,只要管好自己就可以了,哪管的了国家、民族、企业这麽大的事;有的人认为:现在是个一切讲金钱的社会,傻子才讲奉献,努力挣钱才是正事;也有人认为,工作就是挣钱养家,对我们来说没有事业可言,没必要那麽挣命的干等等。
这些思想影响着一些年轻人,他们对工作没有责任心,对国家、企业的前途漠不关心,对学习根本就不用心,对事业没有进取心,人虽然年轻,心却已经进入暮年,丝毫没有青春的朝气,仿佛红尘看破,无欲无求。
对这样的人来说,生命有什么意义呢?当然,消极颓废的思想永远不可能成为时代的主流。
否则,社会就不会进步,国家就不可能富强,我们新航就不可能有今天。
回首看看我们伟大祖国走过的60年光辉历程,几代建设者用他们的青春热血筑就了祖国的辉煌。
我们熟知的“铁人”王进喜,凭着“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的干劲,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毕生从事水稻杂交事业,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巨大作用;“两弹元勋”邓稼轩为祖国的原子弹、氢弹研制事业呕心沥血28载,把自己的青春融进了中国核防御力量的“铁脊梁”之中;“抓斗大王”包起帆从18岁起,以主人翁精神,刻苦钻研科技知识,先后完成发明70多项,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航空电子系统电子教案无线电通信部分

14 2021/2/15
(三)单边带工作原理(补充)
AM 现行的普通调幅电台是将语言信号加以 放大后对载波信号进行调制的。被调制后的射 频信号送至天线发射。而接收时使用的是普通 的调幅接收机,调幅式发射机是把载波和上、 下边带一起发射到空间去的,但是实际上载波 仅仅起到运载信号的作用,它本身不包含有用 信号,有用的信号是下上边带。
已被键控如天线调谐耦合器中存在 故障此时发射被抑制
一个测试电门--静噪/灯试验电门
按下静噪抑制失效,此时耳机内可听到 噪音,同时三个故障灯亮
一个话筒插孔 一个耳机插孔
航空电子系统电子教案无线电通信部分
11 2021/2/15
– 高频天线调谐耦合器、天线 天线调谐耦合器用来在2MHz30MHz频率范围内调谐,通常 它能在2~15秒内,自动地使 天线阻抗与传输特性阻抗为 50的高频电缆相匹配,使电 压驻波比(VSWR)不超过 1.3:1 使用天调的原因 为使天线与 收发机的阻抗匹配 频率覆盖系数为
第四章 飞机通信系统
飞机通信系统的功能:
主要用以实现飞机与地面之间、飞机与飞机之间的相 互通信,也可用于进行机内通话、广播、记录驾驶舱 话音以及向旅客提供视听娱乐信息。
飞机通信系统的分类:
– 高频通信系统 HF COMM – 甚高频通信系统 VHF COMM – 选择呼叫系统 SEL CAL – 音频综合系统 AIS(有线系统) 飞行内话、客舱内话、勤务内话、旅客广播、旅客娱 乐系统、地面呼唤系统、驾驶舱话音记录器
航空电子系统电子教案无线电通信部分
5 2021/2/15
航空电子系统电子教案无线电通信部分
6 2021/2/15
(二)系统组成与功用
系统组成
1. 高频控制板 2个 2. 高频收发机 2部 3. 天线调谐耦合器 2个 垂直安定面前下部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C
航空电子系统的功能需求
• 无线电通信、导航与识别 • 探测与电子对抗 • 系统控制与管理
飞行训练、运输时CNI应用示意图
LA B
•
• • • • • • •
航空电子系统的组成:
无线电通信系统 导航系统 目标探测系统 电子战系统 火力控制系统 飞行控制系统 控制/显示系统
CNI射频频谱
将原来各自独立工作的航空电子设备通过1553B数 据总线进行互联,并通过任务软件,进行综合控 制显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联合式航空电子系统
AB C
目前我国在研的第三代战斗机广泛采用了集中分 布式的综合航空电子系统,如歼十,歼轰七A, 歼11B,歼八C、歼八F、直十等型号 我国第三代战斗机的综合航空电子系统主要采用 单总线及双总线结构 综合水平与国外的战斗机如F15、F16等飞机的综 合航空电子水平大体相当
联合式航空电子系统
LA B
联合式航空电子系统 联合式航空电子系统
4
综合式航空电子系统
80年代中期的“宝石柱”计划,采用综合功能子系统 ,将系统划分为四个功能区,即传感器子系统区、数 字信号处理区、任务处理区、飞机管理区,形成了模 块化的航空电子综合系统结构 除宽带传感器信号外,数据及控制信息通过在核心处 理功能控制下的互连网络进行交换 核心处理功能是通过一套标准的功能模块系列而实现 的 实施任务信息和数据的综合处理,成为本世纪初服役 的军用F-22航空电子系统的基础
二. 航空电子系统功能
参考书: 军用航空电子系统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Introduction to avionics systems (3rd) [springer][2011] 机载雷达原理与系统,[2010]航空工业出版社 电子战原理与应用,[2011]电子工业出版社
引言
飞机的用途多种多样:运输、空战、轰 炸、攻击、预警、侦察等等
王 彤 寇明延
航空电子综合技术课程背景
国防科研发展,需求增加
AB C
更新教材,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2000年以后重开课程,是国内最早开设此类课程的高校 成为有国防和航空航天特色的研究生专业课之一
教材已出版,望同学们踊跃购买
熊华钢 王中华(编著)先进航空电子综合技术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9
航空电子综合化发展的特点:
AB C
可使用性
基本信息链: 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 需求牵引: 越来越高的作战性能、操作性能、可用性等需求 技术推动: 信息、计算机、控制、电子技术快速发展 经济压力: 寿命周期成本、国防经费开支的理念
需求驱动
生存周期成本
LA B
– “先敌发现、先敌发射、先敌摧毁”的超视距攻击与防御能力; – 飞行、打击路径一体化实时规划的时敏目标打击能力; – 支持网络中心战能力。
半导体器件: 军用市场份额不足 1%
任务性能
在开发阶段系统已经落后 不能支持全周期购买
7
4.先进航空电子综合特点 4. 先进航空电子综合特点 及设计思想
先进航空电子综合的设计思想:
强调可负担得起、开放式系统结构、可变规模能力、 商用货架产品(COTS)技术(JSF飞机价格限制在2800 -3500万美元之间) 传感器信号综合和孔径综合 基本构件为内含测试和故障隔离的标准模块 使用先进的统一航空电子互连网络 可重用的软件 强调信息安全保障
提高飞机作战能力 提高飞机隐身性能 减轻飞行员负担 降低飞机成本
航空电子综合的作用
• 提高飞机作战能力 • 提高飞机隐身性能 • 减轻飞行员负担 • 降低飞机成本
• 精确控制雷达辐射信号 • 采用无源或光传感器装置(红外搜索跟踪、前视红外、 激光雷达、数字地图等)
LA B
航空电子综合的作用
F22 F22航电系统分析 航电系统分析
4大计划支撑:
“宝石柱”(Pave Pillar)计划; PA(驾驶员助手)计划; ICNIA(综合通讯/ 导航/识别航空电子系统)计划; INEWS(综合电子战系统)计划。 AN/APG-77有源相控阵雷达; AIRST先进的红外搜索跟踪系统(选装); IEWS综合电子战系统; ICNI综合通信/导航/识别系统; CIP通用综合处理机; 广角全息平视仪; 联合头盔; PA驾驶员助手系统。
四个发展阶段:
分立式航空电子系统(40-50年代) 联合式航空电子系统(60-70年代) 综合式航空电子系统(80-90年代) 先进综合式航空电子系统(2000年之后)
分立式航空电子系统
各子系统独立, 分别有传感器、 信号采集、处理 到显示和控制一 整套设备
AB C
综合式航空电子系统
航空电子综合技术课程背景
主要参考文献:
Moir and Seabridge 民用航空电子系统 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9 Moir and Seabridge 军用航空电子系统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C.R.斯比策(主编) 数字航空电子技术 航空工业出版社 2010 有关标准
一 绪 论
空 中交通管制 /信标 罗兰C系统
8
2.1 无线电通信系统
• 定义:
航空通信是现代飞机航空电子系统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利用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完 成特定功能的系统。
无线电通信种类:
• 实现座舱显示和控制的高度综合 • 可利用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技术,辅助决策
2
航空电子综合的作用
• 提高飞机作战能力 • 提高飞机隐身性能 • 减轻飞行员负担 • 降低飞机成本
• 采用开放的系统结构和商用货架产品技术 • 贯彻模块化、通用化、标准化的原则 • 提高了飞机的可靠性和维修性
3.航空电子综合技术发展历程 3. 航空电子综合技术发展历程
F35航电系统分析
8项关键技术:
高度综合化航电系统顶层设计技术; 综合核心处理机技术; 高度综合化智能化任务软件技术; 射频传感器综合技术; 综合光电系统技术; 多传感器管理和信息融合技术; 时敏目标打击技术; 智能化座舱显示控制技术。
5大关键分系统:
3大优势能力:
4.先进航空电子综合特点 4. 先进航空电子综合特点 及设计思想
技术基础:基本信息链
信息获取:根据能量获取目标的相关信息,如雷 达方程; 信息传输:在信道进行信息交换,理论根据为香 农信道容量公式; 信息处理:对源数据进行检测、相关、组合和估 计; 信息应用:提供态势和辅助决策,实施飞行操纵 和火力控制。
技术推动(从器件方面说)
飞行器生存周期变长: 40+ 年 部件生存周期变短: 3 年
航空电子综合技术课程背景
航空电子综合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12年
八十年代中至九十年代中开设了该课程
航空电子与总线通信实验室于70年代开始在国内率 先开展航空电子综合和机载总线网络研究 80年代初建立了国内第一套基于1553总线的综合航 空电子演示系统 90年代初期在国内出版了第一部《航空电子综合化 》专著
2大优势能力:
– 优势制空作战能力——“先敌发现、先敌发射、先敌摧毁” 的超视距攻击与防御能力; – 无线电静默攻击能力。
先进综合式航空电子系统
AB C
先进综合式航空电子系统
LA B
先进综合式航空电子系统
JAST(联合先进攻击技术)计划,是 向实用化过渡的先进技术验证计划, 其技术成果应用到美国JSF(联合攻击 战斗机)上
课程安排
绪论 (四学时) 航空电子系统功能(十二学时) 开放的系统结构 (四学时) 互连技术 (六学时) 航空电子通用模块(四学时) 航空电子系统软件(六学时) 系统操作与管理 (四学时) 系统安全与保障 (四学时) 1. 2. 3. 4.
LA B
技术发展,教材匮乏,选课者渐少
• 提高飞机作战能力 • 提高飞机隐身性能 • 减轻飞行员负担 • 降低飞机成本
• 对探测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进行信号综合、数据融合 • 综合显示,支持飞行员或指挥员完成任务 • 综合外部信息或将本机信息发给其他作战单位
航空电子综合的作用
• 提高飞机作战能力 • 提高飞机隐身性能 • 减轻飞行员负担 • 降低飞机成本
综合式航空电子系统
综合式航空电子系统
AB C
– – – – – – – – – – – –
LA B
综合式航空电子系统
我国九五、十五预研航空电子 系统框图
综合式航空电子系统
综合式航空电子系统的主要特点:
功能分区实现,整个系统按功能划分为横向的层次,在 每个功能区层次实现更深度的综合 实现共用模块、容错和重构,以满足对新一代系统的更 高要求 系统的硬件基础建立在外场可更换模块(LRM)上,LRM 模块构成功能的独立单元,也是机内自检(BIT)、容 错重构、二级维修及资源共享等新概念和新技术的硬件 基础 系统互连向高速网络化发展,F-22使用了星形拓朴结构 的高速光纤、点对点光纤链路及1553B等多种传输手段
8大关键分系统:
5
F22航电系统分析
7项关键技术:
– – – – – – – 先进航电系统顶层设计技术; 通用综合处理机技术; 驾驶员助手技术; 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 多传感器管理和信息融合技术; 超视距攻击与防御技术; 智能化座舱显示控制技术。
先进综合式航空电子系统
90年代初的“宝石台”计划,是“宝石柱” 结构的延伸和增强,沿用了“宝石柱”结构 思想,中心是解决传感器成本、重量、体积 、功率和可靠性等问题 继续使用通用化、模块化和标准化的模块系 列,以减少成本及支援性问题,即采用综合 的传感器结构
概念 航空电子综合的作用 综合化航空电子发展历程 先进航空电子综合特点及设计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