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疫情报告制度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一、总则为了做好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保护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学校成立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德育主任、卫生保健老师等为成员,全面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工作。
2. 学校设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小组,由各班班主任、卫生保健老师组成,负责日常的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和防控工作。
三、疫情报告1. 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立即向班主任或卫生保健老师报告。
2. 班主任或卫生保健老师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确属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立即向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3. 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并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4. 学校应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监测制度,定期对师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应按照本制度进行报告和处理。
四、防控措施1. 学校应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2. 学校应定期进行卫生消毒,保持校园环境卫生,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3. 学校应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4. 学校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预防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5. 学校应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能够及时应对。
五、责任追究1. 对未按本制度规定履行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的,学校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 对未按本制度规定采取防控措施,导致传染病疫情扩散的,学校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3.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小学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学校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一、目的与背景为了保障学校学生的健康与安全,及时发现和掌控传染病的传播,订立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学校内的全部师生及工作人员。
三、定义1.传染病: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能够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的疾病。
四、报告责任1.校长:负责全校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与管理,组织学校内的疫情防控工作。
2.班主任:负责班级内传染病疫情的监测与报告。
3.科任老师:负责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显现的传染病症状的报告。
4.学生家长:负责个别学生在家中显现的传染病症状的报告。
五、疫情监测与报告流程1.学校每日开展学生健康情况登记,全部学生按班级次序报告本身的健康情况。
2.学校设立传染病疫情监测组,每周定期排查学生和教职工的身体情形。
3.若发现学生显现以下情况之一,班主任应第一时间向学校校长报告:–发热(体温超出37.3°C)–咳嗽、咳痰–有呼吸困难–严重乏力、虚弱–显现皮疹、红斑等异常皮肤情况4.学生家长应及时向班主任报告学生在家中显现的发热、咳嗽等传染病症状。
5.班主任收集学生和家长反馈的症状情况,并将信息及时通知学校校长。
六、疫情防控措施1.学校依据报告的疫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包含但不限于:–尽快布置学生就医,并帮助家长与医生联系。
–针对疫情传播风险采取相应隔离措施,并通知相关人员避开接触。
–对学校内相关区域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扩散。
2.学校要加强疾病掌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教职工的疾病防控意识。
3.若显现聚集性传染病疫情,学校应及时向卫生部门进行报告,并依照相关规定组织应急处理。
七、保密与违规处理1.全部与传染病疫情相关的信息,包含个人隐私,均应做到严格保密。
2.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有意隐瞒、窜改、传播虚假的传染病疫情信息。
3.对于违反保密制度的单位或个人,学校将依照相关规定予以相应的纪律处分或法律追责。
八、附则1.本制度进行实施后,学校将定期进行评估与优化,以保障制度的有效性与可连续性。
中小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中小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中小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增加,中小学校园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变得尤其重要。
为了及时掌握学校传染病疫情,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建立中小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势在必行。
二、目的和意义中小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的蔓延,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提高学校传染病防控水平。
通过建立规范的报告流程和信息反馈机制,能够迅速响应疫情,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三、报告流程1.学校每日报告:(1)每天早晨,学校保健医生或者相关负责人向学校行政部门报告前一天的传染病疫情情况。
(2)报告内容包括:传染病类型、发病人数、已采取的措施、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健康状况等。
(3)学校行政部门将疫情报告汇总后,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2.学生健康报告:(1)学生每天上学前,需要填写健康报告卡,并由家长签字确认。
(2)健康报告卡内容包括:学生体温、身体状况、是否有传染病接触史等。
(3)班主任每天汇总学生健康报告卡,并将异常情况及时上报给学校保健医生。
3.传染病疫情报告:(1)学校保健医生接收到学生健康报告卡后,对异常情况进行核实和确认。
(2)如发现学生有传染病症状或者接触史,学校保健医生及时向学校行政部门报告。
(3)学校行政部门根据报告情况,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四、信息反馈机制1.学校内部通知:(1)学校行政部门将每日的疫情报告情况通知给全体教职员工。
(2)教职员工应密切关注疫情报告,做好个人防护,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2.家长通知:(1)学校行政部门将每日的疫情报告情况通知给家长。
(2)家长应关注学校通知,及时了解学校疫情情况,并配合学校采取的防控措施。
3.社区卫生部门通知:(1)学校行政部门将每日的疫情报告情况通知给所在社区卫生部门。
(2)社区卫生部门根据学校报告情况,及时做好疫情监测和防控工作。
五、防控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1)学校开展定期的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防控意识。
学校疫情报告制度及流程

学校疫情报告制度及流程为了及时有效遏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的要求,特制定我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学校疫情报告人的设置:学校校长为我校疫情报告管理第一责任人,班主任老师为责任报告人,学校其他教职员工、学生发现传染病疫情均有义务向疫情报告人提供情况。
二、疫情报告人职责:1、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学校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2、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3、负责指导全校学生的晨检工作。
三、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1、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当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
学校教职工如发现有传染病疫情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报告:(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三)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和重大职业中毒事件的。
5、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四、报告方式当出现符合本制度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向中心学校疫情报告人报告。
五、学校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学校建立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学校的老师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及登记制度(5篇)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及登记制度为了及时有效遏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相关工作制度一、责任疫情报告人职责:1.____为学校的疫情报告人。
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2.在校所有教职工、学生都是义务疫情报告员,发现有传染病疫情及突发事件要报告学校的专兼职疫情报告人员。
3.负责指导做好全校学生的晨检工作,每天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并做好记录。
二、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1.当同一班级的学生一天内有____个或连续____天内有____个以上学生有相似的发热等症状,学校需要在____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上报。
2.当同一班级,____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____天内有5例以上学生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需在____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3.当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____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____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三、报告方式在第一时间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向分管领导、疾控中心报告,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进行疫点处理。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及登记制度(二)为了及时有效遏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相关工作制度一、责任疫情报告人职责:1.白雪光为学校的疫情报告人。
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2.在校所有教职工、学生都是义务疫情报告员,发现有传染病疫情及突发事件要报告学校的专兼职疫情报告人员。
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文(通用5篇)

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文(通用5篇)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1事件的报告制度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以及为了学生、教职工身体健康和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一、按照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制度要求,开展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二、成立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小组(也称疫情报告人)。
组长:张某某副组长:王鑫、由文心组员:于某某、张某某、张欣三、疫情报告工作组工作职责1.负责建立、健全本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收集、汇总与报告管理工作制度;2.疫情报告人负责本校内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病缺课等健康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3.协助医疗单位对本校发生的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对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督促、检查;4.负责组织开展对本校全体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5.学校校长是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
四、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程序(一)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1.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晨、午检、因病缺课监测制度。
学校老师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及时排查,并将排查情况进行记录。
2.晨、午检应在学校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进行,由班主任或卫生委员对到校的每名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及健康状况。
发现学生由早期症状(如发热、咳嗽、胸闷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及时报告给疫情报告人及组长。
3.各班级班主任应该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了解其患病情况及病因,如有怀疑应及时向学校疫情小组报告。
(二)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1.报告内容(1)发现有疑似病例(有发热、咳嗽、胸闷等现象)要立即追踪其密切接触人员并在当下小范围内采取隔离后上报。
学校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4篇)

学校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随着疾病的传播速度加快以及新的病毒不断出现,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越发重要。
为了及时掌握学校疫情状况、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学校应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
一、背景与目的为了做到疫情信息的汇总和报备,学校需要建立一套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
该制度是为了及时掌握学生、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发现潜在疫情风险,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二、制度内容1. 疫情登记学校应设立专门的疫情登记岗位,负责学校师生的疫情登记工作。
每日上午8点至下午5点期间,学生和教职工需要按照要求准时进行疫情登记。
2. 疫情报告一旦发现有疑似病例或者确诊病例,学校应立即上报所在地的疾控部门、卫生健康部门,并按照要求报备其他相关单位。
3. 信息收集学校应建立起完善的信息收集机制,包括学生、教职工基本信息、健康信息等。
这样可以做到疫情信息的准确汇总与分析。
4. 应急预案学校应制定健全应急预案,包括疑似病例发现后的处理流程、确诊病例的隔离和治疗措施等。
同时,要进行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执行与监督1. 学校领导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加强对整个制度的落实和推进工作。
领导要明确责任,做好各个环节的监督和检查工作。
2. 相关部门学校相应部门要负责具体的疫情登记和报告工作,并定期向学校领导汇报工作进展和问题。
3. 教职工教职工要认真履行疫情登记和报告的责任,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
若发现学生或同事有可疑病例,要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4. 学生及家长学生及其家长要充分意识到疫情防控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学校的疫情登记和报告工作。
四、优点与挑战1. 优点通过建立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学校能够及时掌握疫情信息,有效防控疫情的扩散。
同时,这也能够提高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意识,加强个人防护措施的落实。
2. 挑战然而,学校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制度的宣传,提高学生和教职工的参与度。
学校病情上报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保障师生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上报范围1. 传染病:包括甲类、乙类和丙类传染病。
2. 非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水痘、腮腺炎等。
3. 其他需上报的病情:如食物中毒、急性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
三、上报流程1. 发现病例:教师、学生、家长等发现病例后,应及时向班主任或学校卫生室报告。
2. 班主任报告:班主任接到病例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卫生室报告,并做好病例登记。
3. 学校卫生室报告:学校卫生室接到班主任报告后,应及时向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病情处理。
4. 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报告: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接到学校卫生室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报告。
四、上报要求1. 及时性:病例发现后,各环节报告必须及时,不得延误。
2. 准确性:病例报告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不得隐瞒、谎报。
3. 全面性:病例报告应包括病例的基本信息、病情、流行病学史、接触史等。
4. 保密性:病例信息涉及个人隐私,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随意泄露。
五、责任追究1. 对隐瞒、谎报、缓报病情的,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2. 对因上报不及时导致疫情扩散的,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3.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以上制度,我校将进一步加强病情上报工作,确保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疫情报告制度
为了及时有效遏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的要求。
特制定我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学校疫情报告人的设置:
学校校长为我校疫情报告管理第一责任人。
校医为疫情报告的具体负责人,班主任老师为责任报告人,学校其他教职员工、学生发现传染病疫情均有义务向疫情报告人提供情况。
二、疫情报告人职责:
1、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学校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2、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
3、负责指导全校学生的晨检工作。
三,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
1.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肚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根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当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
学校教职工如发现有传染病疫情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报告:
(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三)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和重大职业中毒事件的。
5、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
缓报、谎报。
四、报告方式
当出现符合本制度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
讯方式向学校疫情报告人报告。
五、学校疫情监测报告制度:
学校建立学生晨检和缺课迫踪登记制度。
教师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
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及时进行排查,并记录排查情况。
1、晨检、午检应由班主任或生活委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检查记录上。
如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
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预防、早治疗。
2、班主作及科任老师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成当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
学校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