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概念及特征讲解

合集下载

证据概述

证据概述
2.证据法律性的含义:又称为“合法性”,具体包 括四方面内容:
①证据必须具有合法的形式。
②提供、收集证据的主体必须合法。
③证据的内容必须合法。
④证据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违反法律程序收集的 证据不具有合法性。
二、证明力
1.概念:证明力,在民事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又称“证据力”, 指的是证据对于案件事实有无证明作用及证明作 用如何。证据的证明力是证据本身固有的属性。 证据具有客观性并与案件待证事实具有关联性, 就具有一定的证明力,但不同的证据,因各自的 特性和与案件待证事实的关系不同,对于待证事 实往往具有不同的证明价值,发挥着不同程度的 证明作用。
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 切事实。
3.三大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
(1)证据种类的概念:证据的各种外部表现形式, 就是案件事实的各种载体,被称为证据种类,又称 为“证据事实的来源”或者“证据资料”。我国三 大诉讼法关于证据种类的规定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只有符合证据的法定形式的资料,才能够作为定案 的依据。鉴于证据种类的法定性,故证据种类又被 称为“证据的法定种类”和“证据在法律上的分类”
*两大法系相关情况:
①大陆法系对于证据能力,一般都不作积极的规定,而 只是消极地对无证据能力或者限制证据能力的情形作 出规定。
②英美国家对证据能力的限制较为严格,在英美法系国 家,证据的关联性和可采性,是证据能力的两项重要 的判明标准,大量的司法判例确定了有关证据关联性 与可采性的证据规则。
证据的关联性与可采性有一定联系,但又有所不同,证 据的可采性以证据的关联性为前提,同诉讼中的待证 事实没有关联的证据不可采纳为定案的根据,也就是 说,具有可采性的证据都具有关联性,不过,具有关 联性的证据不都具有可采性。

第三章 证据概述

第三章 证据概述
11
*主要证据规则:关联性规则 (1)概念:证据必须限制在有关争议问题的范围内,
与争议事实无关的情况不允许加以证实。 (2)具体要求:
①相似事实。通常不能作为证据采纳,只在某些例 外情况下可以为法院采纳; ②品格证据。当事人的个人品格通常不能作为证据, 除非具有例外情况; ③前科。前科事实一般不能作为证据使用,除非符 合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况。
3.合法性 也叫证据的许可性,是指对证据必须依法加以收集和适 用。 (1)收集、运用证据的主体要合法 (2)每个证据来源的程序要合法 (3)证据必须具有合法形式 (4)证据必须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证据的合法性,是证据客观性和相关性的重要保证,也 是证据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条件。
8
综上所述,诉讼证据的特征是由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 合法性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这三个要素互相联系,缺 一不可。客观性和关联性是证据的内容,合法性是证据 的形式。
6
2.关联性 又称“相关性”,指证据必须同案件事实存在某种联 系,并因此对证明案情具有实际意义。 证据对案件事实有无证明力,以及证明力的大小,取 决于证据与案件事实有无联系,以及联系的紧密、强 弱程度。 即证据不仅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且必须是与案件事 实存在某种联系的事实。 没有关联,不是证据。
7
证据的内容需要通过诉讼程序加以审查、检验和鉴定来 确定。只有这样理解证据的概念,才能明确:(1)什 么样的事实可以成为证据;(2)哪些人有权收集、审 查和运用证据;(3)应当怎样去收集和审查证据。
证据的这三个基本特征,也正是我们收集、审查和判断 每个证据的基本标准。
9
二、与证据相关的概念
(一)证据能力 1.概念 证据能力,又称“证据的适格性”、“证据资格”。 是指某一材料能够用于严格的证明的能力或者资格, 亦即能够被允许作为证据加以调查并得以采纳的能力 或资格。 包括证据的相关性与可采性。

证据的概念

证据的概念

证据的概念证据的概念证据是指用于证明或推断某个事实或情况的各种信息、材料和数据。

在法律、科学、医学、历史等领域,证据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法律领域中,证据是指被提出来用于支持或反驳一个案件的主张,以确定案件中的事实和真相。

一、证据的种类1.直接证据:指直接表明某一事实或情况的信息或材料。

2.间接证据:指通过推断或逻辑推理得出某一事实或情况的信息或材料。

3.物证:指可以看到、摸到、闻到等可以感知到的物品,如武器、珠宝等。

4.文书证据:指书面文件和记录,如合同、账单等。

5.人证:指目击者对事件发生过程进行口述陈述。

二、证据收集与保全1.收集方法:包括调查取证和现场勘查两种方式。

调查取证主要针对人员调查和文书资料调查;现场勘查主要针对物品痕迹和场所环境进行勘验检验。

2.保全措施:包括封存物品、采样鉴定等方式,以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证据的审查与运用1.审查方法:包括鉴定、认定和辨认等方式,以确定证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2.运用方式:包括证明、反驳和推论等方式,以支持或反驳案件中的主张。

四、证据的价值及其限制1.价值:证据是判决案件的重要依据之一,具有重要的推断、证明作用。

2.限制:证据存在着不完全性、不准确性等问题,受到人为因素和技术条件等多方面影响。

因此,在使用证据时需要考虑其局限性和可信度。

五、结语综上所述,证据是在法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了解证据的种类、收集与保全方法、审查与运用方式以及价值及其限制对于理解法律案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保全可能成为未来可能涉及到法律问题的物品或信息。

证据运用知识点总结

证据运用知识点总结

证据运用知识点总结一、证据的概念和分类1. 证据的定义证据是指可以证明某种事实或者某种观点的材料或者信息。

在法律上,证据是指可以用来证明诉讼事实的各种证明材料。

在科学研究中,证据则是指用来支持科学观点和理论的各种实验数据和调查结果。

2. 证据的分类根据其来源和性质,证据可以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直接证据是指可以直接证明某一事实的证据,如目击证人的证言,视频录像等。

间接证据则是指不能直接证明某一事实,但可以通过推理和推断间接证明的证据,如DNA鉴定、电话录音等。

二、证据的收集和保全1. 证据的收集证据的收集是指在案件发生后,采集、整理和保管可能与案件相关的信息和材料的过程。

对于直接证据,应尽快将其收集起来,以免遗失或被篡改。

对于间接证据,需要通过科学实验和调查来获取。

2. 证据的保全证据的保全是指妥善保存证据,以免证据遭到破坏或篡改。

对于书面证据,可以通过复印或者扫描等方式进行保全。

对于物证,需要加强保护和监管,避免证据被破坏。

三、证据的审查和鉴定1. 证据的审查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审查,判断其真实性和权威性。

如果证据存在瑕疵或者不足以证明事实,法院可以要求当事人提供更多的证据或者采取其他方式进行证明。

2. 证据的鉴定对于特定的证据,如果当事人对其真实性有争议,法院可以对其进行鉴定。

例如,对于物证,需要通过法医鉴定或者科学实验来确定其真实性和价值。

对于书面证据,可以通过笔迹鉴定等方式进行鉴定。

四、证据的运用和效力1. 证据的运用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可以通过提交证据来证明其主张。

法院会根据证据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判断其是否能够证明事实。

如果证据充分、确凿,法院会依据其作出判决。

2. 证据的效力证据的效力是指证据能够对争议事实起到证明和说明的作用。

对于直接证据,效力通常较强,可以直接证明争议事实。

对于间接证据,效力则需要依靠推理和推断来进行判断。

五、证据的保密和公开在诉讼过程中,对于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的证据,法院会对其进行保密处理,以保护相关当事人的权益。

第七章证据概述

第七章证据概述
第七章 证据概述
一、证据的概念: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 证据的概念: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 就是证据。 就是证据。 1、从证据所反映的内容看:证据是客观存 、从证据所反映的内容看: 在的事实 2、从表现形式看:证据必须符合法定的形 、从表现形式看: 式 3、从证明关系看:证据是认定案情的手段 、从证明关系看:
证明性的判断方式 ①直线式 美国学者格雷厄姆·利曾举例生动地说明 利曾举例生动地说明。 美国学者格雷厄姆 利曾举例生动地说明。 一个男子写情书给一个女子,就有可能爱 “一个男子写情书给一个女子 就有可能爱 上她(假设一 假设一);……一个男子爱上一个女子 一个男子爱上一个女子, 上她 假设一 一个男子爱上一个女子 就有可能要独占她(假设二 就有可能要独占她 假设二);……一个男子爱 一个男子爱 假设二 上了一个已婚女子并欲独占她,就想除掉她 上了一个已婚女子并欲独占她 就想除掉她 的丈夫(假设三 假设三);……一个男子想要除掉他所 的丈夫 假设三 一个男子想要除掉他所 爱上的女子的丈夫,就有可能打算这样做 就有可能打算这样做(假 爱上的女子的丈夫 就有可能打算这样做 假 设四);……最后 一个男子打算除掉他所爱女 最后,一个男子打算除掉他所爱女 设四 最后 子的丈夫,他可能就是杀人凶手 假设五)”。 子的丈夫 他可能就是杀人凶手(假设五 。 他可能就是杀人凶手 假设五
二、有关证据概念的批评 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都是证据。 “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都是证据。证据 有下列七种------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 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 有下列七种 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 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①违反了定义不能循环的逻辑规则 现代汉语词典》 事实”解释为“ 《现代汉语词典》把事实”解释为“事情的 真实情况” 上述证据定义就可表述为: 真实情况”。上述证据定义就可表述为:“证据 就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真实情况。 就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真实情况。” ②有关证据的规定自相矛盾 证据既然是“真实情况的事实” 证据既然是“真实情况的事实”,何须再 经过查证属实” “经过查证属实”呢? ③未考虑证据的合法性 现行法律在使用“证据” ④现行法律在使用“证据”一词时表述不一致 证据大量被表述为“证据材料” 证据大量被表述为“证据材料”、“材 ”“案卷材料 案卷材料” 造成理论与实践中的混乱。 料”“案卷材料”等,造成理论与实践中的混乱。

证据的概念

证据的概念
一、证据的概念
• 1、证据:是指基于特定的证明目的而能 够作为映现一定事实状态的根据。 • 证据是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事实。 • (将证据与事实画等号,使法庭调查、 法庭辩论成为虚设)
• 一、证据的概念——中国法律 •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 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刑事诉讼法》。 该法第31条规定:“证据 一词作出的明确解释。 • 1989年的《行政诉讼法》和1991年的《民事诉 讼法》,以及1996年修正的“新刑事诉讼法” 都明示或默示地接受了这一解释。
三、证据的采纳标准——证据资格 • • • • • 客观性标准 含义:形式上的真实性 内容客观+形式客观 电子证据的客观性 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四、证据的采信标准——证明力 • 结论: • 依靠自由心证(经验判断的范畴) • 遵守逻辑法则(排伪法则)与实践法则
五、证据的价值
• 1、证据是进行诉讼活动的依据。 • 2、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唯一手段(拿 破仑死因之迷)。 • 3 、证据是司法公正的基础(钱文劭一 案)。 • 4、证据是使违法犯罪分子接受法律制裁 的有力武器。 • 5、证据是进行法制教育的工具。

证据的概念和特征

证据的概念和特征

证据的概念和特征
证据是指在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或证据。

证据具有以下特征:
1. 客观性: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材料,不能是主观的推理判断。

办案人员不能要求证人、嫌疑人、被告人按照办案人的主观判断去陈述。

不能对嫌疑人、被告人、证人的陈述做歪曲、片面的记录。

2. 相关性: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关,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在刑事案件中,证据的相关性主要表现为是否能够证明被告人有罪或无罪。

3. 可靠性:证据必须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能够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在刑事案件中,证据的可靠性主要体现在是否能够排除其他可能性,是否能够被其他证据证实等。

4. 合法性:证据必须具有一定的合法性,能够获得司法行政机关的承认和支持。

在刑事案件中,证据的合法性主要体现在是否能够经过合法程序收集和审查,是否能够符合法定程序等。

证据是诉讼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元素,能够有效地证明案件事实,推动司法公正和合理。

09-证据概述

09-证据概述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法院的做法合法。因为A (1)法院的做法合法。因为A是通过非法手段 取得证据的, 未经B的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 取得证据的,即A未经B的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 系不合法行为, 系不合法行为,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属于非法 证据,不具有可采性, 证据,不具有可采性,法院不得将其作为判决的 根据。法院的做法符合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根据。法院的做法符合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法院可以根据B的承认作出A胜诉的判决。 (2)法院可以根据B的承认作出A胜诉的判决。 在审理过程中, 承认自己于1998 1998年 月向A 在审理过程中,B承认自己于1998年5月向A借了人 民币2万元,属于当事人承认。 民币2万元,属于当事人承认。当事人承认能够发 生如下法律效果: 生如下法律效果:免除事实主张者提供证据证明 此事实的举证责任, 此事实的举证责任,同时法院应当将此事实作为 判决的根据。 判决的根据。
二、对证据真实性的质疑
现在理论界争议较大的就是证据 的真实性问题,即是否“不属实者非 证据”。
(一)从司法实践看, “不属实 从司法实践看, 者非证据”站不住脚 者非证据” (二)从认识论角度看, “不属 从认识论角度看, 实者非证据”也难立足 实者非证据,就是证明案件事实或 者与法律事务有关之事实存在与 否的根据。(何家弘教授观点) 何家弘教授观点) • • 证据与定案根据 证据材料与诉讼证据
第九章
证据概述
本章内容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 第二节 证据的功能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
一、我国诉讼法上的证据概念 二、对证据真实性的质疑 三、证据的定义 四、证据的属性
一、我国诉讼法上的证据概念
刑事诉讼法第42条 刑事诉讼法第42条: 证明案件真实情况 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有下列七种: 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有下列七种: (一)物证、书证;(二)证人证言;(三) 物证、书证;( ;(二 证人证言;( ;(三 被害人陈述;(四 犯罪嫌疑人、 被害人陈述;(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 ;( 和辩解;(五 鉴定结论;( ;(六 勘验、 和辩解;(五)鉴定结论;(六)勘验、检查 ;( 笔录;(七)视听资料。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 笔录;(七 视听资料。 ;( 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刑事证据的属性
刑事证据的三属性——
1.刑事证据的客观性 2.刑事证据的关联性 3.刑事证据的合法性
第一节 证据概述
证据的概念 证据的特点
江苏省高院关于刑事案件证据适用的若干 意见(2008.3.31)(以下简称“意见”)
• 最1.12.21)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的若干问 题规定(2002.6.4)
一、刑事证据的概念(全面)
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由公安、 司法机关依法收集的,或者由辩护 律师、自诉人等依法提出,用以证 明犯罪事实是否发生,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是否有罪,以及有关案件真 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