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文言文翻译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第一册翻译.

古代汉语第一册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

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

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想我这样尽心尽力的。

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

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

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行不行呢?”梁惠王说:“不行。

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鱼肉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

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无尽,这样便使老百姓供养活人,安葬死人不至于感到有什么不满足。

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鸭猪狗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

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

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头顶,出现在道路上了。

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决不会有的。

”“现在,猪狗吃的是人吃的事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人死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干,是武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荒年,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涌想您这儿来了。

”《齐桓晋文之事》【翻译】: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中没有称道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因此后世失传了。

必修高中语文第一册文言文翻译

必修高中语文第一册文言文翻译

《召公谏厉王弭谤》的译文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公开指责厉王。

召穆公报告说:“百姓不能忍受君王的命令了!”厉王发怒,寻得卫国的巫者,派他监视公开指责自己的人。

巫者将这些人报告厉王,就杀掉他们。

国都里的人都不敢说话,路上彼此用眼睛互相望一望而已。

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止住谤言了,大家终于不敢说话了。

”召公说:“这是堵他们的口。

堵住百姓的口,比堵住河水更厉害。

河水堵塞而冲破堤坝,伤害的人一定很多,百姓也象河水一样。

所以治理河水的人,要疏通它,使它畅通,治理百姓的人,要放任他们,让他们讲话。

因此天子治理政事,命令公、卿以至列士献诗,乐官献曲,史官献书,少师献箴言,盲者朗诵诗歌,朦者背诵典籍,各类工匠在工作中规谏,百姓请人传话,近臣尽心规劝,亲戚弥补监察,太师、太史进行教诲,元老大臣整理阐明,然后君王考虑实行。

所以政事得到推行而不违背事理。

百姓有口,好象土地有高山河流一样,财富就从这里出来;好象土地有高原、洼地、平原和灌溉过的田野一样,衣食就从这里产生。

口用来发表言论,政事的好坏就建立在这上面。

实行好的而防止坏的,这是丰富财富衣食的基础。

百姓心里考虑的,口里就公开讲出来,天子要成全他们,将他们的意见付诸实行,怎么能堵住呢?如果堵住百姓的口,将能维持多久?”厉王不听。

于是国都里的人再不敢讲话。

三年以后,便将厉王放逐到彘地去了。

《冯谖客孟尝君》的译文齐国有位名叫冯谖的人,生活贫困,养活不了自己,他让人转告孟尝君,说愿意到孟尝君门下作食客。

孟尝君问:“冯谖有何爱好?”回答说:“没有什么爱好。

”又问:“他有何才干?”回答说:“没什么才能。

”孟尝君笑了笑,说道:“好吧。

”就收留了冯谖。

那些手下的人因为孟尝君看不起冯谖,所以只给粗茶谈饭他吃。

过了没多久,冯谖靠着柱子,用手指弹着他的佩剑唱道:“长铗啊,咱们还是回去吧,这儿没有鱼吃啊!”手下的人把这事告诉了孟尝君。

孟尝君说:“就照一般食客那样给他吃吧。

”又过了没多久,冯谖又靠着柱子,弹着剑唱道:“长铗啊,咱们还是回去吧,这儿出门连车也没有!”左右的人都笑他,又把这话告诉了孟尝君。

第一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第一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第一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一、《劝学》12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二、《师说》1道受业解惑也。

2所存,师之所存也。

3吾未见其明也。

4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三、《烛之武退秦师》1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3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又欲以利晋,唯君图之。

”6而四、《赤壁之战》1、刘备天下枭雄。

23、与备会于当阳长坂。

456、子瑜者,亮兄瑾也。

78、亮见权于柴桑。

9事之。

10、田横,齐之壮士耳。

1112受制于人。

1314人。

15、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16、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17、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在于今日。

1819、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也。

20212223陷泥中,死者甚众。

第二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2、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古代汉语》第一册(王力版)译文整理

《古代汉语》第一册(王力版)译文整理

《郑伯克段于鄢》译文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当初,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叫做武姜;生下了庄公和公叔段。

庄公脚在前倒着生下来,使姜氏受了惊吓,所以取名叫'窹生',武姜因此讨厌庄公。

武姜疼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没有答应。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

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等到庄公当上了郑国国君,武姜为共叔段请求把制这个地方作为他的封地。

庄公说:“制是个险要的城邑,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如果要别的地方,我都答应。

”武姜又为共叔段请求京这个地方,庄公就让共叔段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祭仲说:“都城超过了三百丈,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

按先王的规定,大的都城面积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

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

现在的京邑,大小不合法度,违反了先王的制度,这会使您受不了。

”庄公回答说;“姜氏要这么做,我怎么能避开这个祸害呢?”祭仲说道:“姜氏有什么可以让她满足呢?不如趁早给他另外安排个容易控制的地方,不让他的势力蔓延。

如果蔓延开来,就难于对付了。

蔓长的野草都除不掉,更何况是您受宠的兄弟呢?”庄公说:“干多了不仁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您姑且看着吧。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

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高中语文-高中文言文翻译第一册——触龙说赵太后

高中语文-高中文言文翻译第一册——触龙说赵太后

高中语文-高中文言文翻译第一册——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原文: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詟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

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鬻耳。

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

太后曰:老妇不能。

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没死以闻。

太后曰:敬诺。

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

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于乎?对曰:甚于妇人。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

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

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龙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译文: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加紧攻赵。

赵国向齐国求救。

齐国说:一定要把长安君作为人质,才派兵。

赵太后不肯答应,大臣们极力劝说,太后明白地对左右的人说:有哪个再来说要长安君为人质的,我就要把唾沫吐在他的脸上。

左师官触詟希望进见太后,太后气冲冲地等着他。

触詟来到宫中,慢慢地小跑着,到了太后跟前谢罪道:我脚上有毛病,竟不能快步走。

第一册读本文言文语段翻译

第一册读本文言文语段翻译

刘宽仁恕刘宽字文饶,弘农郡华阴县人。

父亲刘崎,在汉顺帝时担任司徒。

刘宽曾经乘牛车出行,有一个丢失了牛的人,就指认刘宽的驾车牛为他丢失的牛。

刘宽没有说什么,卸下牛就交给了他然后自己步行回家。

过了一会,指认的人找到了丢失的牛后将刘宽的牛送还,叩头谢罪说:"我对不起您这样的长者,任您怎样处罚。

"刘宽说:"事物有相似之处,事情也允许有错误,幸亏你来把牛归还给我,为什么还要道歉呢?"州里的人都很钦佩他的不计较。

汉桓帝时,被大将军梁冀召用,先后五次调任司徒长史。

延喜八年,朝廷征召他,授官尚书令,后升任南阳大守。

先后主管过三个郡,他和气仁慈多行宽恕,即使在匆忙之时,也从未有语言、神情急躁的表现。

刘宽一向认为若以刑罚来整治百姓,百姓就会只求逃避刑罚而没有了羞耻之心。

属吏犯了过错,只用蒲草做的鞭子施刑处罚,只是为显示羞辱,终归不对之施加严刑。

政务有了功绩,推让给下属。

有时出现了灾异,则引咎自责。

每次巡视属县,都只是住在乡间客舍中,就延请学官祭酒及处士诸生向百姓讲解经义,看见老年人就与他们谈农事和乡土之事,以示关切;对年轻人则用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教诲加以鼓励。

人们被他的道德和行为所感化,风俗人心一天天地改善。

汉灵帝年间,被征召授予太中大夫一职,在华林园内做侍讲。

熹平五年,代许训担任太尉。

灵帝很爱好学术文艺,每次召见刘宽,常让他讲解经书。

刘宽曾经在座位上显出醉酒入睡的样子,灵帝问:"太尉是醉了吗?"刘宽仰起头回答说:"臣不敢醉酒,但深感责任重大,内心忧虑如醉。

"帝很重视他的说法。

刘宽曾经招待客人,派仆人去买酒。

隔了好久,仆人醉醺醺地回来了。

客人忍不住,骂道:"畜生。

"刘宽即刻派人去探视这个仆人,怀疑他定会自杀。

并对身边的人说:"他是个人啊,骂他是畜生,还有什么样的污辱比这更厉害呢?所以我害怕他会去死。

"夫人想试试让刘宽发怒,待他准备上朝,已穿好官服的时候,让侍女送上肉汤,故意打翻沾污了他的官服。

初中语文1-6册文言文重要语句翻译

初中语文1-6册文言文重要语句翻译

【第一册】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第二册】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第三册】1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

高一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高一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导语】进⼊⾼中后,很多新⽣有这样的⼼理落差,⽐⾃⼰成绩优秀的⼤有⼈在,很少有⼈注意到⾃⼰的存在,⼼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理,但是应尽快进⼊学习状态。

⾼⼀频道为正在努⼒学习的你整理了《⾼⼀⽂⾔⽂原⽂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篇⼀】⾼⼀⽂⾔⽂原⽂及翻译 《与妻书》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欲搁笔,⼜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之。

吾⾄爱汝,即此爱汝⼀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吾⾃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称⼼快意,⼏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语云:仁者“⽼吾⽼,以及⼈之⽼;幼吾幼,以及⼈之幼”。

吾充吾爱汝之⼼,助天下⼈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死,不顾汝也。

汝体吾此⼼,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为念,当亦乐牺牲吾⾝与汝⾝之福利,为天下⼈谋永福也。

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吾尝语⽈:“与使吾先死也,⽆宁汝先我⽽死。

”汝初闻⾔⽽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为是,⽽亦⽆词相答。

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

嗟夫!谁知吾卒先汝⽽死乎?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门穿廊,过前后厅,⼜三四折,有⼩厅,厅旁⼀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初婚三四个⽉,适冬之望⽇前后,窗外疏梅筛⽉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

⼜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必以告妾,妾愿随君⾏。

”吾亦既许汝矣。

前⼗余⽇回家,即欲乘便以此⾏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不能启⼝,且以汝之有⾝也,更恐不胜悲,故惟⽇⽇呼酒买醉。

嗟夫!当时余⼼之悲,盖不能以⼨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分之⽇可以死,*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之中国,国中⽆地⽆时不可以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提问
•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晋侯、秦伯围攻郑国,因为他对晋国无礼,并且 依附于晋的同时也依附于楚国。晋军驻扎在函陵,
秦军驻扎在氾南。
•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 越过别国来把远地当作边邑,您知道这是很难的。 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 势力雄厚了,您的势力就相对削弱了。
•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 太子和知道这件事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
送别荆轲。
• 4、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 庶子蒙嘉。
• 到了秦国之后,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丰厚地赠 送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 5、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 王命之。
• 用匣子装上,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之礼相送, 派遣使者来使大王知道。一切听大王吩咐。
• 6、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 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使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
命。
• 7、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 而按照秦法,侍立在殿上的群臣,不能够 拿任何兵器。
• 8、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 契以报太子也。
• 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倚靠着柱子 大笑,像簸箕一样坐在地上大骂道:“事 情不能成功的原因,是想要活着威逼他, 一定要得到契约来报答太子。”
• 如果真的能得到樊将军的头与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 秦王,秦王一定会高兴地接见我,我就能够有报答 太子的方法。
• 2、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 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 现在拿着一把匕首进入难以预料的强大的秦国,我 留下来的原因是等待我的客人和我一起去。现在太 子认为我行动迟缓,请允许我辞别。
• 3、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 王也。”
• 浅陋无知的小人劝我说:把守关口,不要让诸侯 进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了。
• 4、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 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 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沛公双手捧着一杯酒祝项伯健康,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 “我进入函谷关,财物丝毫不敢沾染,登记官吏和百姓, 封闭官府的仓库,来等待将军。派遣将领把守关口的原因, 是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事故的发生。日夜盼望将军 的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详细地说明我不敢忘 恩。”
•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不然,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 • 6、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
•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 如果没有那人的力量是不能达到这种地步的。依 靠别人的力量却损害他,是不仁义的;失去自己 的同盟,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代替整齐一致, 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 1、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 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 明日犒劳士兵,替我打败沛公的军队。
• 2、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 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 从俱死也。”
• 张良那时跟随沛公,项伯就夜里骑快马到沛公 的军营,私下见到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他, 想要叫鱼肉,何辞为? • 做大事不必顾及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
现在别人正是刀和案板,我是鱼和肉,何必告辞呢? • 7、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 从骊山下,取道芷阳从小路逃跑。
• 3、夫晋,何厌之有?
• 晋国,有什么可满足的呢?
• 4、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 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 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扩张它 西边的边境,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侵损秦 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使秦国 土地减少来使晋国获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