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题型总结

合集下载

三角函数十大题型

三角函数十大题型

三角函数十大题型三角函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与几何图形和三角形的关系密切相关。

在学习三角函数时,有一些常见的题型是必须要熟练掌握的。

下面将介绍三角函数的十大题型以及解题方法。

1. 求角度的正弦、余弦、正切值对于给定的三角函数值,如正弦值sinα=1/2,我们需要求出对应的角度α。

对于求解这类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查表法或使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

2. 求角度的值域与周期对于三角函数中的角度,不同的函数具有不同的值域和周期。

例如,正弦函数的值域是[-1, 1],周期是2π。

需要掌握各个三角函数的值域和周期,以便在解题过程中进行合理的计算和判断。

3. 角度的性质和恒等变换三角函数中的角度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和恒等变换,如正弦函数的奇偶性、余弦函数的周期性等。

掌握这些性质和变换可以简化问题的求解过程。

4. 通过图像求解问题三角函数的图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问题。

例如,通过观察正弦函数的图像,我们可以确定其最大值、最小值、零点等信息,从而解决与角度相关的问题。

5. 解三角函数方程三角函数方程是指包含三角函数的方程,需要求解其中的未知量。

解三角函数方程时,我们可以通过恒等变换、化简和换元等方法,将其转化为简化的方程组或方程,从而求解出未知量的值。

6.求三角函数的导数求三角函数的导数是解决曲线变化问题的基础。

通过计算三角函数的导数,我们可以求解与速度、加速度等相关的问题。

7. 三角函数的图像变换通过对三角函数进行平移、伸缩和翻转等图像变换,可以得到新的三角函数图像。

掌握这些图像变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三角函数。

8. 三角函数的复合运算在三角函数的求解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要求解三角函数的复合运算,如sin(2x)、cos(2x)等。

掌握三角函数的复合运算可以帮助我们简化问题,并得到更简洁的解答。

9. 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式的运用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式是数学中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简化问题,并得到更方便的解答。

掌握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式的运用可以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角函数解三角形题型归类

三角函数解三角形题型归类

三⾓函数解三⾓形题型归类三⾓函数解三⾓形题型归类⼀知识归纳:(⼀)任意⾓、弧度制及任意⾓的三⾓函数 1.⾓的概念(1)任意⾓:①定义:⾓可以看成平⾯内绕着端点从⼀个位置旋转到另⼀个位置所成的;②分类:⾓按旋转⽅向分为、和.(2)所有与⾓α终边相同的⾓,连同⾓α在内,构成的⾓的集合是S =.(3)象限⾓:使⾓的顶点与重合,⾓的始边与,那么,⾓的终边在第⼏象限,就说这个⾓是第⼏象限⾓;如果⾓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不属于任何⼀个象限. 2.弧度制(1)定义:把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叫做1弧度的⾓,⽤符号rad 表⽰,读作弧度.正⾓的弧度数是⼀个,负⾓的弧度数是⼀个负数,零⾓的弧度数是 .(2)⾓度制和弧度制的互化:180°=π rad,1°=π180 rad ,1 rad =? ????180π°.(3)扇形的弧长公式:l =|α|·r ,扇形的⾯积公式:S =12lr =12|α|·r 2. 3.任意⾓的三⾓函数(1)定义:设α是⼀个任意⾓,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 (x ,y ),那么sin α=,cos α=,tan α=.(2)任意⾓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 (x ,y )时,sin α=y ,cos α=x ,tan α=yx (x ≠0) 4.三⾓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规律:⼀全正、⼆正弦、三正切、四余弦.(⼆)公式概念1.三⾓函数诱导公式? ??k 2π+α(k ∈Z)的本质奇变偶不变(对k ⽽⾔,指k 取奇数或偶数),符号看象限(看原函数,同时把α看成是锐⾓).2.两⾓和与差的三⾓函数公式(1)sin(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2)cos(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3)tan(α±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3.⼆倍⾓公式(1)sin 2α=2sin αcos α;(2)cos 2α=cos 2α-sin 2α=2cos 2α-1=1-2sin 2α,cos 2α=1+cos 2α2, sin 2α=1-cos α2;(3)tan 2α=2tan α1-tan 2α.(三)正、余弦定理及其变形: 1.正弦定理及其变形在△ABC 中,a sin A==c sin C=2R (其中R 是外接圆的半径);a =2R sin A ,b =2R sin B ,c =2R sin C ; sin A =a 2R ,sin B =b 2R ,sin C =c 2R. 2.余弦定理及其变形a 2=b 2+c 2-2bc cos A ; cos A =b 2+c 2-a 22bc.b 2=; cos B =;c 2= . cos C = .3.三⾓形⾯积公式:S △ABC =12ah =12ab sin C =12ac sin B =_________________=abc 4R =12(a +b +c )·r (R是三⾓形外接圆半径,r 是三⾓形内切圆的半径),并可由此计算R ,r .2.整体法:求y =A sin(ωx +φ)(ω>0)的单调区间、周期、值域、对称轴(中⼼)时,将ωx +φ看作⼀个整体,利⽤正弦曲线的性质解决.3.换元法:在求三⾓函数的值域时,有时将sin x (或cos x )看作⼀个整体,换元后转化为⼆次函数来解决.4.公式法:y =A sin(ωx +φ)和y =A cos(ωx +φ)的最⼩正周期为2π|ω|,y =A tan(ωx +φ)的最⼩正周期为π|ω|.(2016年全国卷1)4.△ABC 的内⾓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5a =,2c =,2cos 3,则b =(A )2 (B )3 (C )2 (D )3 6.将函数2sin(2)6y x π=+的图象向右平移14个周期后,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为(A )2sin(2)4y x π=+ (B )2sin(2)3y x π=+(C )2sin(2)4y x π=-(D )2sin(2)3y x π=-14.已知θ是第四象限⾓,且3sin()45πθ+=,则tan()4πθ-=————————————. (2015年全国卷1)8. 函数()cos()f x x ω?=+的部分图像如图所⽰,则()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A )13 (,),44k k k Z ππ-+∈(B )13(2,2),44k k k Z ππ-+∈(C )13(,),44k k k Z -+∈(D )13(2,2),44k k k Z -+∈17. (本⼩题满分12分)已知,,a b c 分别是ABC ?内⾓,,A B C 的对边,2sin 2sin sin B A C =.(I )若a b =,求cos ;B (II )若90B =,且2,a = 求ABC ?的⾯积.(2014年全国卷1) 2.若0tan >α,则A. 0sin >αB. 0cos >αC. 02sin >αD. 02cos >α 7.在函数①|2|cos x y =,②|cos |x y = ,③)62cos(π+=x y ,④)42tan(π-=x y 中,最⼩正周期为π的所有函数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 ②④D. ①③16.如图,为测量⼭⾼MN ,选择A 和另⼀座⼭的⼭顶C 为测量观测点.从A 点测得 M 点的仰⾓60MAN ∠=?,C 点的仰⾓45CAB ∠=?以及75MAC ∠=?;从C 点测学科⽹得60MCA ∠=?.已知⼭⾼100BC m =,则⼭⾼MN =________m .(2013年全国卷1)9.函数()(1cos )sin f x x x =-在[,]ππ-的图像⼤致为()10.已知锐⾓ABC ?的内⾓,,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223cos cos 20A A +=,7a =,6c =,则b = (A )10 (B )9(C )8(D )516.设当x θ=时,函数()sin 2cos f x x x =-取得最⼤值,则cos θ=______.(2012年全国卷1)9.已知ω>0,0?π<<,直线x =4π和x =54π是函数()sin()f x x ω?=+图像的两条相邻的对称轴,则?=(A )π4 (B )π3 (C )π2 (D )3π417.(本⼩题满分12分)已知a ,b ,c 分别为ABC ?三个内⾓A ,B ,C 的对边,3sin sin c a C c A =-.(Ⅰ)求A ;(Ⅱ)若a =2,ABC ?3b ,c .三、题型归纳题型⼀、三⾓函数定义的应⽤1.若点P 在-10π3⾓的终边上,且P 的坐标为(-1,y ),则y 等于( )A.-33C.- 3变式1.已知⾓α的终边经过点(3,-1),则⾓α的最⼩正值是( )题型⼆、三⾓函数值的符号2.已知⾓α的终边经过点(3,-1),则⾓α的最⼩正值是( )变式2.设α是第⼆象限⾓,P (x,4)为其终边上的⼀点,且cos α=15x ,则tan α=( )C .-34D .-43题型三、同⾓三⾓函数关系式的应⽤3.已知tan θ=2,则sin 2θ+sin θcos θ-2cos 2θ等于( )A .-43 C .-344.已知sin αcos α=18,且5π4<α<3π2,则cos α-sin α的值为( )A .-32 C .-34变式3.已知sin α-cos α=2,α∈(0,π),则tan α等于( ) A .-1 B .-22D .1 题型四诱导公式的应⽤5.(1)已知sin π3-α=12,则cosπ6+α=________. (2)sin(-1 200°)cos 1 290°+cos(-1 020°)sin(-1 050°)=______变式4.已知⾓α终边上⼀点p(-4,3),则cos()sin()2119cos()sin()22παπαππαα+---+的值为题型五、三⾓函数的图形变换6.(1)要得到函数y =sin 4x -π3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 =sin 4x 的图象( ) A .向左平移π12个单位B .向右平移π12个单位C .向左平移π3个单位D .向右平移π3个单位(2)某同学⽤“五点法”画函数f (x )=A sin(ωx +φ)ω>0,|φ|<π2在某⼀个周期内的图象时,列表并填⼊部分数据,如下表:(1)f (x )的解析式; (2)将y =f (x )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平移π6个单位长度,得到y =g (x )的图象,求y =g (x )的图象离原点O 最近的对称中⼼.变式5.已知函数y =2sin 2x +π3. (1)求它的振幅、周期、初相;(2)说明y =2sin 2x +π3的图象可由y =sin x 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题型六、三⾓函数的性质问题7.(1)函数y =2sinπ3-2x 的单调增区间为________. (2)已知函数f (x )=cos ωx +φ-π2ω>0,|φ|<π2的部分图象如图所⽰,则y =f x +π6取得最⼩值时x 的集合为( )(3)函数f (x )=sin(ωx +φ)ω>0,|φ|<π2的最⼩正周期为π,且其图象向右平移π12个单位后得到的函数为奇函数,则函数f (x )的图象( ) A.关于点π2,0对称B.关于直线x =5π12对称C.关于点5π12,0对称 D.关于直线x =π12对称(4)当x =π4时,函数f (x )=A sin(x +φ)(A >0)取得最⼩值,则函数y =f 3π4-x 是( ) A.奇函数且图象关于点π2,0对称 B.偶函数且图象关于点(π,0)对称 C.奇函数且图象关于直线x =π2对称 D.偶函数且图象关于点π2,0对称变式6.已知函数f (x )=2cos x (sin x +cos x ). (1)求f 5π4的值;(2)求函数f (x )的最⼩正周期及单调递增区间.题型七、最值与值域问题8.已知函数2()(sinx cosx)cos 2f x x =++。

三角函数经典题型总结

三角函数经典题型总结

三角函数的经典题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和公式应用: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sin²θ+ cos²θ= 1,tanθ= sinθ/cos θ等。

-诱导公式:sin(α±β),cos(α±β),tan(α±β)等的公式。

-二倍角公式、半角公式、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公式等。

2. 解三角形问题:
-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

-余弦定理:a²= b²+ c²- 2bc cosA,同理可得其他边和角的关系。

-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决边角关系问题。

3. 三角函数图像和性质: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及其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对称性等性质。

-利用图像解三角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4. 三角函数的应用问题:
-在物理中的应用,如振动问题、波动问题、光学问题等。

-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如地图上的方位角、距离计算等。

-在工程学中的应用,如结构力学、电路分析等。

5. 三角函数的复合与逆运算:
-复合三角函数的运算,如sin(cosx),cos(sinx)等。

-三角函数的反函数,如arcsin(x),arccos(x),arctan(x)等。

6. 三角恒等式的证明:
-利用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和公式进行恒等式的变形和证明。

以上就是三角函数的一些经典题型总结,掌握这些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可以有效地提高解决三角函数问题的能力。

高考三角函数经典题型总结

高考三角函数经典题型总结

P xyAOM T 高考三角函数题型总结⎧⎪⎨⎪⎩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1、任意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不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2、角α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α为第几象限角.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36036090,k k k αα⋅<<⋅+∈Z 第二象限角的集合为{}36090360180,k k k α⋅+<⋅+∈Z第三象限角的集合为{}360180360270,k k k αα⋅+<<⋅+∈Z 第四象限角的集合为{}360270360360,k k k αα⋅+<<⋅+∈Z 终边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为{}180,k k αα=⋅∈Z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为{}18090,k k αα=⋅+∈Z 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为{}90,k k αα=⋅∈Z3、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360,k k ββα=⋅+∈Z5、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6、半径为r 的圆的圆心角α所对弧的长为l ,则角α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l rα=. 7、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公式:2360π=,1180π=,180157.3π⎛⎫=≈ ⎪⎝⎭. 8、若扇形的圆心角为()αα为弧度制,半径为r ,弧长为l ,周长为C ,面积为S ,则l r α=,2C r l =+,21122S lr r α==.9、设α是一个任意大小的角,α的终边上任意一点P 的坐标是(),x y ,它与原点的距离是()220r r x y =+>,则sin y r α=,cos x r α=,()tan 0yx xα=≠. 10、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第一象限全为正,第二象限正弦为正,第三象限正切为正,第四象限余弦为正.11、三角函数线:sin α=MP ,cos α=OM ,tan α=AT .1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221sin cos 1αα+=()2222sin1cos ,cos 1sin αααα=-=-;αα22sec tan 1=+;αα22csc cot 1=+()sin 2tan cos ααα= sin sin tan cos ,cos tan αααααα⎛⎫== ⎪⎝⎭.(3)1cot tan =∙αα;1sec cos =∙αα;1csc sin =∙αα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sin 2sin k παα+=,()cos 2cos k παα+=,()()tan 2tan k k παα+=∈Z . ()()2sin sin παα+=-,()cos cos παα+=-,()tan tan παα+=. ()()3sin sin αα-=-,()cos cos αα-=,()tan tan αα-=-. ()()4sin sin παα-=,()cos cos παα-=-,()tan tan παα-=-.口诀:函数名称不变,符号看象限.()5sin cos 2παα⎛⎫-=⎪⎝⎭,cos sin 2παα⎛⎫-= ⎪⎝⎭. ()6sin cos 2παα⎛⎫+=⎪⎝⎭,cos sin 2παα⎛⎫+=- ⎪⎝⎭. 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重要公式⑴()cos 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⑵()cos 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⑶()sin 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⑷()sin 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⑸()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⑹()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⑴sin 22sin cos ααα=. ⑵2222cos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2cos 21cos 2αα+=,21cos 2sin 2αα-=). ⑶22tan tan 21tan ααα=-.公式的变形:()βαβαβαtan tan 1)tan(tan tan ∙±=±,2cos 12cosαα+±=;αααααααsin cos 1cos 1sin cos 1cos 12tan -=+=+-±= 辅助角公式()22sin cos sin αααϕA +B =A +B +,其中tan ϕB=A. 万能公式万能公式其实是二倍角公式的另外一种变形:2tan 12tan2sin 2ααα+=,2tan 12tan 1cos 22ααα+-=,2tan 12tan2tan 2ααα-=14、函数sin y x =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右)平移ϕ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sin y x ϕ=+的图象;再将函数()sin y x ϕ=+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1ω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sin y x ωϕ=+的图象;再将函数()sin y x ωϕ=+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A 倍(横坐标不变),得到函数()sin y x ωϕ=A +的图象. 函数sin y x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1ω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sin y x ω=的图象;再将函数sin y x ω=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右)平移ϕω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sin y x ωϕ=+的图象;再将函数()sin y x ωϕ=+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A 倍(横坐标不变),得到函数()sin y x ωϕ=A +的图象. 函数()()sin 0,0y x ωϕω=A +A >>的性质:①振幅:A ;②周期:2πωT =;③频率:12f ωπ==T ;④相位:x ωϕ+;⑤初相:ϕ. 函数()sin y x B ωϕ=A ++,当1x x =时,取得最小值为min y ;当2x x =时,取得最大值为max y ,则()max min 12y y A =-,()max min 12y y B =+,()21122x x x x T=-<. 15、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sin y x = cos y x = tan y x =函 数 性 质图象定义域 R R,2x x k k ππ⎧⎫≠+∈Z ⎨⎬⎩⎭值域[]1,1-[]1,1-R最值当22x k ππ=+()k ∈Z 时,max 1y =;当22x k ππ=-()k ∈Z 时,min 1y =-.当()2x k k π=∈Z 时,max 1y =;当2x k ππ=+()k ∈Z 时,min 1y =-.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周期性2π 2π π奇偶性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单调性在2,222k k ππππ⎡⎤-+⎢⎥⎣⎦()k ∈Z 上是增函数;在32,222k k ππππ⎡⎤++⎢⎥⎣⎦()k ∈Z 上是减函数.在[]()2,2k k k πππ-∈Z 上是增函数;在[]2,2k k πππ+()k ∈Z 上是减函数.在,22k k ππππ⎛⎫-+ ⎪⎝⎭()k ∈Z 上是增函数.对称性对称中心()(),0k k π∈Z对称轴()2x k k ππ=+∈Z对称中心(),02k k ππ⎛⎫+∈Z ⎪⎝⎭ 对称轴()x k k π=∈Z 对称中心(),02k k π⎛⎫∈Z ⎪⎝⎭ 无对称轴。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题型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题型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题型
1.三角函数的基本计算:包括计算给定角度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等函
数值。

2.三角函数的恒等式与解方程:通过使用三角函数的恒等式,解决各种类型的三角方程,
例如解三角方程sin(x) = 0或者cos(2x) = 1等。

3.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研究不同三角函数的图像特征、周期性、奇偶性、对称性以及
相应曲线的平移、伸缩等变换。

4.三角函数的复合与反函数:讨论如何计算和简化三角函数的复合表达式,并研究三角函
数的反函数及其应用。

5.三角函数的应用问题:将三角函数应用于实际问题,例如求解三角形中的边长或角度、
计算物体的运动轨迹等。

例题:
题目:已知直角三角形ABC,且∠C = 90°,AC = 5 cm,BC = 12 cm。

求角A的正弦值sin(A)和余弦值cos(A)。

解答过程: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函数来求解该题。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勾股定理求得边AB的长度。

根据勾股定理:c^2 = a^2 + b^2
代入已知数据:(12 cm)^2 = (5 cm)^2 + a^2
化简后得到:a^2 = (12 cm)^2 - (5 cm)^2
计算结果为:a ≈11.0 cm
接下来,可以求解正弦值sin(A)和余弦值cos(A):
正弦值sin(A) = 对边/斜边= a/BC = 11.0 cm / 12 cm ≈0.917
余弦值cos(A) = 邻边/斜边= AC/BC = 5 cm / 12 cm ≈0.417
因此,角A的正弦值sin(A)约为0.917,余弦值cos(A)约为0.417。

高三高考文科数学《三角函数》题型归纳与汇总

高三高考文科数学《三角函数》题型归纳与汇总

高三高考文科数学《三角函数》题型归纳与汇总高考文科数学题型分类汇总:三角函数篇本文旨在汇总高考文科数学中的三角函数题型,包括定义法求三角函数值、诱导公式的使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域或值域、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三角函数的周期性、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和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

题型一:定义法求三角函数值这类题目要求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给定角度的正弦、余弦、正切等函数值。

这类题目的难点在于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以及对角度的准确度量。

题型二:诱导公式的使用诱导公式是指通过对已知的三角函数进行代数变形,得到新的三角函数值的公式。

这类题目需要熟练掌握各种诱导公式,以及灵活应用。

题型三:三角函数的定义域或值域这类题目要求确定三角函数的定义域或值域。

需要掌握各种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图象,以及对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题型四: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这类题目要求确定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即函数在哪些区间上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

需要掌握各种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图象,以及对函数单调性的判定方法。

题型五:三角函数的周期性这类题目要求确定三角函数的周期。

需要掌握各种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图象,以及对函数周期的计算方法。

题型六: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这类题目要求根据给定的变换规律,确定三角函数图象的变化。

需要掌握各种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图象,以及对图象变换的计算方法。

题型七: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这类题目要求根据已知的三角函数恒等式,进行变形和推导。

需要掌握各种三角函数的恒等式,以及灵活应用。

2)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一点P,则可利用点P在单位圆上的性质,结合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在求解过程中,需注意对角终边位置进行讨论,避免忽略或重复计算.例2已知sinα=0.8,且α∈[0,π2],则cosα=.答案】0.6解析】∵sinα=0.8,∴cosα=±√1-sin²α=±0.6XXXα∈[0,π2],∴cosα>0,故cosα=0.6易错点】忘记对cosα的正负进行讨论思维点拨】在求解三角函数值时,需注意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函数值的正负,避免出现多解或无解的情况.同时,需根据角度范围确定函数值的取值范围,避免出现超出范围的情况.题型二诱导公式的使用例3已知tanα=√3,且α∈(0,π2),则sin2α=.答案】34解析】∵ta nα=√3,∴α=π/30<α<π/2,∴0<2α<πsin2α=sin(π-2α)=sinπcos2α-cosπsin2α=-sin2α2sin2α=0,∴sin2α=0sin2α=3/4易错点】忘记利用诱导公式将sin2α转化为sin(π-2α)思维点拨】在解决三角函数的复合问题时,可利用诱导公式将一个三角函数转化为其他三角函数的形式,从而简化计算.同时,需注意根据角度范围确定函数值的取值范围,避免出现超出范围的情况.题型三三角函数的定义域或值域例4已知f(x)=2sinx+cosx,则f(x)的值域为.答案】[−√5,√5]解析】∵f(x)=2sinx+cosx=√5(sin(x+α)+sin(α-x)),其中tanα=-121≤sin(x+α)≤1,-1≤sin(α-x)≤15≤f(x)≤√5f(x)的值域为[−√5,√5]易错点】忘记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将f(x)转化为含有同一三角函数的形式思维点拨】在确定三角函数的定义域或值域时,可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将其转化为含有同一三角函数的形式,从而方便计算.同时,需注意对于复合三角函数,需先将其转化为含有同一三角函数的形式,再确定其定义域或值域.题型四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例5已知f(x)=sin2x,则f(x)在区间[0,π]上的单调递增区间为.答案】[0,π/4]∪[3π/4,π]解析】∵f'(x)=2cos2x=2(2cos²x-1)=4cos²x-2f'(x)>0的充要条件为cosx12f(x)在[0,π/4]∪[3π/4,π]上单调递增易错点】忘记将f'(x)化简为含有同一三角函数的形式,或对于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判断不熟练思维点拨】在求解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时,需先求出其导数,并将其化简为含有同一三角函数的形式.然后,利用三角函数的单调性进行判断,得出函数的单调区间.题型五三角函数的周期性例6已知f(x)=sin(2x+π),则f(x)的周期为.答案】π解析】∵sin(2x+π)=sin2xcosπ+cos2xsinπ=-sin2xf(x)的周期为π易错点】忘记利用三角函数的周期性质思维点拨】在求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时,需利用三角函数的周期性质,即f(x+T)=f(x),其中T为函数的周期.同时,需注意对于复合三角函数,需先将其转化为含有同一三角函数的形式,再确定其周期.题型六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例7已知f(x)=sinx,g(x)=sin(x-π4),则g(x)的图象相对于f(x)的图象向左平移了.答案】π4解析】∵g(x)=sin(x-π4)=sinxcosπ4-cosxsinπ4g(x)的图象相对于f(x)的图象向左平移π4易错点】忘记利用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公式,或对于三角函数的图象不熟悉思维点拨】在求解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时,需利用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公式,即y=f(x±a)的图象相对于y=f(x)的图象向左(右)平移a个单位.同时,需对于各种三角函数的图象有一定的了解,以便准确判断图象的变化情况.题型七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例8已知cosα=12,且α∈(0,π2),则sin2α的值为.答案】34解析】∵cosα=12,∴sinα=√3/2sin2α=2sinαcosα=√3/2×1/2=3/4易错点】忘记利用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公式思维点拨】在求解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时,需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恒等式和常用恒等式,从而简化计算.同时,需注意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函数值的正负,避免出现多解或无解的情况.已知角α的终边所在的直线方程,可以通过设出终边上一点的坐标,求出此点到原点的距离,然后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来解决相关问题。

高考三角函数题型归纳总结

高考三角函数题型归纳总结

高考三角函数题型归纳总结
高考解三角函数题型归纳总结
一、函数值的计算
1.由某个函数的定义求指定的函数值
2.由表达式求某个函数的值
3.由一切三角函数的基本等式求某个函数的值
二、函数的延长
1.函数的延长:对某个函数的符号或值作一定重新定义,以推广原函数的定义域,使原值可以成为新函数的值
2.求函数值时把原函数的值替换新定义的函数的值
三、函数的平移
1.对某个函数作一定的平移变换,使其实轴、值轴都做出一定的平移
2.函数按照平移变换规则,将原函数的值按比例地经过初始点再离开
四、函数的综合运用
1.记住一些常见的组合等式,如:sinα±cosα=sincosα、sin α-cosα=-2sinsinα/2
2.按延长或平移变换,用组合等式解决具体问题
3.用其他三角函数的关系转换,把一种函数转换成另一种,如tanα=sinα/cosα。

- 1 -。

三角函数题型分类总结(18篇)

三角函数题型分类总结(18篇)

三角函数题型分类总结第1篇sin(-α) = -sinαcos(-α) = cosαtan (—a)=-tanαsin(π/2-α) = cosαcos(π/2-α) = sinαsin(π/2+α) = cosαcos(π/2+α) = -sinαsin(π-α) = sinαcos(π-α) = -cosαsin(π+α) = -sinαcos(π+α) = -cosαtanA= sinA/cosAtan(π/2+α)=-cotαtan(π/2-α)=cotαtan(π-α)=-tanαtan(π+α)=tanα诱导公式记背诀窍: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万能公式sinα=2tan(α/2)/[1+tan^(α/2)]cosα=[1-tan^(α/2)]/1+tan^(α/2)]tanα=2tan(α/2)/[1-tan^(α/2)]三角函数题型分类总结第2篇诱导公式sin(-α)=-sinαcos(-α)=cosαtan(—a)=-tanαsin(π/2-α)=cosαcos(π/2-α)=sinαsin(π/2+α)=cosαcos(π/2+α)=-sinαsin(π-α)=sinαcos(π-α)=-cosα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A=sinA/cosAtan(π/2+α)=-cotαtan(π/2-α)=cotαtan(π-α)=-tanαtan(π+α)=tanα半角公式tan(A/2)=(1-cosA)/sinA=sinA/(1+cosA); cot(A/2)=sinA/(1-cosA)=(1+cosA)/sinA。

sin^2(a/2)=(1-cos(a))/2cos^2(a/2)=(1+cos(a))/2tan(a/2)=(1-cos(a))/sin(a)=sin(a)/(1+cos(a)) 三角函数题型分类总结第3篇倒数关系:tanα ·cotα=1sinα ·cscα=1cosα ·secα=1商的关系: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平方关系:sin^2(α)+cos^2(α)=11+tan^2(α)=sec^2(α)1+cot^2(α)=csc^2(α)平常针对不同条件的常用的两个公式sin^2(α)+cos^2(α)=1tan α _cot α=1一个特殊公式(sina+sinθ)_(sina-sinθ)=sin(a+θ)_sin(a-θ)证明:(sina+sinθ)_(sina-sinθ)=2 sin[(θ+a)/2] cos[(a-θ)/2] _2 cos[(θ+a)/2] sin[(a-θ)/2] =sin(a+θ)_sin(a-θ)坡度公式我们通常半坡面的铅直高度h与水平高度l的比叫做坡度(也叫坡比), 用字母i表示, 即 i=h / l, 坡度的一般形式写成 l : m 形式,如i=1:5.如果把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记作a(叫做坡角),那么 i=h/l=tan a.锐角三角函数公式正弦: sin α=∠α的对边/∠α 的斜边余弦:cos α=∠α的邻边/∠α的斜边正切:tan α=∠α的对边/∠α的邻边余切:cot α=∠α的邻边/∠α的对边二倍角公式sin2A=2sinA·cosA(a)-Sin^2(a)(a)(a)-1即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tan2A=(2tanA)/(1-tan^2(A))三倍角公式sin3α=4sinα·sin(π/3+α)sin(π/3-α)cos3α=4cosα·cos(π/3+α)cos(π/3-α)tan3a = tan a · tan(π/3+a)· tan(π/3-a)半角公式tan(A/2)=(1-cosA)/sinA=sinA/(1+cosA);cot(A/2)=sinA/(1-cosA)=(1+cosA)/sinA.sin^2(a/2)=(1-cos(a))/2cos^2(a/2)=(1+cos(a))/2tan(a/2)=(1-cos(a))/sin(a)=sin(a)/(1+cos(a))和差化积sinθ+sinφ = 2 sin[(θ+φ)/2] cos[(θ-φ)/2]sinθ-sinφ = 2 cos[(θ+φ)/2] sin[(θ-φ)/2]cosθ+cosφ = 2 cos[(θ+φ)/2] cos[(θ-φ)/2]cosθ-cosφ = -2 sin[(θ+φ)/2] sin[(θ-φ)/2]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两角和公式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in(α-β)=sinαcosβ -cosαsinβ积化和差sinαsinβ =-[cos(α+β)-cos(α-β)] /2cosαcosβ = [cos(α+β)+cos(α-β)]/2sinαcosβ = [sin(α+β)+sin(α-β)]/2cosαsinβ = [sin(α+β)-sin(α-β)]/2公式一: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2kπ+α)= sinαcos(2kπ+α)= cosαtan(2kπ+α)= tanαcot(2kπ+α)= cotα公式二: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 -sinαcos(π+α)= -cosαtan(π+α)= tanαcot(π+α)= cotα公式三: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α)= -sinαcos(-α)= cosαtan(-α)= -tanαcot(-α)= -cotα公式四: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 sinαcos(π-α)= -cosαtan(π-α)= -tanαcot(π-α)= -cotα公式五:利用公式-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2π-α)= -sinαcos(2π-α)= cosαtan(2π-α)= -tanαcot(2π-α)= -cotα公式六: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2+α)= cosαcos(π/2+α)= -sinαtan(π/2+α)= -cotαcot(π/2+α)= -tanαsin(π/2-α)= cosαcos(π/2-α)=sinαtan(π/2-α)= cotαcot(π/2-α)= tanαsin(3π/2+α)= -cosαcos(3π/2+α)= sinαtan(3π/2+α)= -cotαcot(3π/2+α)= -tanαsin(3π/2-α)= -cosαcos(3π/2-α)= -sinαtan(3π/2-α)= cotαcot(3π/2-α)= tanα(以上k∈Z)三角函数题型分类总结第4篇下文《雅思听力考试题型》由出国雅思频道为您整理,供您参考,了解更多考试信息,请收藏本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函数题型总结
在数学中,三角函数是研究角度和两边关系的函数。

三角函数有正弦函数(sin)、余弦函数(cos)、正切函数(tan)、余切函数(cot)、正割函数(sec)和余割函数(csc)等。

本文将对常见的三角函数的题型进行总结。

一、求角度:给定三角函数值,求对应的角度。

(1)已知sinA=1/2,求角度A。

三、在已知条件下,求其他三角函数值。

已知角度A,利用已知的三角函数值,求其他三角函数值。

(1)已知sinA=3/5,求cosA、tanA、cotA、secA和cscA。

四、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

包括周期性、奇偶性、界值性、单调性等。

例如:证明sin(π/2−x)=cosx。

五、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简。

(1)sin(A±B)的化简公式。

六、三角方程的解。

(1)sinx=a的解。

包括周期函数的图像、变化规律、极值点等。

例如:求函数y=sin2x+cos2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三角函数在图形的描述中的应用。

例如:利用三角函数的图象,描述椭圆。

例如:计算太阳高度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