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教育故事: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

教育故事: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他,瘦弱的身材,一双大大的眼睛刻在扁扁的脸上,走起路来跌跌撞撞,好像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到。
他就是刚上一年级的小行。
几乎每天,都有孩子来找我说小行摔倒了。
其实,只是普通的课间活动,或者跟小朋友玩耍,他总是最容易受伤。
为了避免受伤事件发生,我曾让他在班级减少外出活动的机会,甚至让孩子们离他一些距离。
可是,小行非常想出去和其他小朋友玩。
只要老师不在,他总是第一个跑出去,找不到人。
对于小的碰擦,家长也是见怪不怪了。
如果哪个小朋友不跟他玩,他就会对别人吐口水,各种挑衅。
一时间,我也觉得很苦恼。
除了身体很弱之外,他的卫生和行为习惯也很差。
每天他总是脸上、手上脏兮兮的,经常把水彩笔、铅笔之类的送进嘴巴里,弄得嘴巴衣服也是脏的,本子上也是各种污渍,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不愿意跟他同桌。
在我几乎要放弃他的时候,一件事情让我对他刮目相看。
那天,我生病很不舒服,硬撑着来到学校,上课时,腰部剧烈的疼痛让我要扶着桌子来上课。
下课时,我趴在桌子上休息。
后背传来了一阵阵敲击声,伴随着的是一个小小的声音“老师,你是不是生病了?我帮你捶捶背吧。
”回头一看,就触碰到一双大大的真诚的眼睛。
原来是小行,他注意到了我不适。
一下子我的脸红了,这里有对孩子善良真诚的感动,也有对于自己曾经简单粗暴地对待他的愧疚。
我怎么就没有发现这个孩子的优点呢,他那么善良,纯真,我怎么能先入为主的就把他划入到了班级的角落。
这一点,我是不称职也是不合格的。
往后,我开始关注他,和他谈心,让下课的他不孤单,也鼓励更多的孩子陪他玩一些不激烈的游戏。
经常叮嘱他去洗手,讲卫生,还让他坐在离我很近的位置就餐,知道他的食量大,每次都给他夹菜添饭。
经过我们全班的努力,小行有了一些变化,他摔跤的几率减少了,身上也整洁了许多。
班主任工作就是一份需要爱心,耐心,还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每个孩子闪光点的眼睛。
教师发现美的教育故事案例(2篇)

第1篇在一个宁静的小镇上,有一所充满活力的学校。
这所学校里有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名叫李老师。
她热爱教育事业,关心每一个学生,尤其擅长发现学生身上的美。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个关于李老师发现美的教育故事。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李老师带着满腔的热情走进了教室。
她发现,教室的布置依旧如往常一样,墙上挂着同学们的画作,书桌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手工制品。
然而,她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就在这时,李老师注意到角落里的小明。
他是个内向的孩子,平时不爱说话,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好。
李老师走进他的座位旁,看到他正在认真地擦拭着一块小石头。
她好奇地问:“小明,你这是在做什么呢?”小明抬起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喜欢收集石头,觉得它们很有美感。
”李老师微微一笑,她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也曾经有过类似的爱好。
她蹲下身子,和小明一起欣赏起这块石头。
她发现,这块石头虽然不大,但却有着独特的纹理和颜色,非常漂亮。
“小明,你真的很会发现美呢!”李老师夸赞道。
小明有些惊讶,没想到自己会被老师表扬。
他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只是一直默默地喜欢着它们。
”从那天起,李老师开始关注小明的变化。
她发现,小明在课余时间总是能找到一些美丽的石头,然后和同学们分享。
渐渐地,同学们也开始对小明的爱好产生了兴趣。
为了更好地激发同学们的审美情趣,李老师决定开展一次“发现美”的主题活动。
她鼓励同学们从生活中寻找美的元素,可以是自然风光、人物肖像,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小物件。
她还特意为同学们准备了画笔、画纸和颜料,让他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活动当天,教室里热闹非凡。
同学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有描绘家乡美景的,有刻画亲人微笑的,还有表现生活小物件的。
李老师在一旁欣赏着,不禁为同学们的才华和创意而赞叹。
活动结束后,李老师对同学们说:“你们真的很有眼力,发现了很多生活中的美。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世界到处都是美好的。
”从那以后,李老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师的十个教育小故事

教师的十个教育小故事教师是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和影响的人,他们的教育方式和思想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是生动活泼的教育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一起组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教育画卷,深深扎根于学生心中。
下面我将分享十个教师的小故事,希望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有所启示。
小故事一:为学生费心而感动有一位名叫张老师的在职教师,他在执教中遇到了一位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
那名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家境十分贫困,无法买到适合的课外读物。
张老师了解了这一情况后,在细心思考后,为学生写了一篇文言文故事,把学生的名字嵌入其中,让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提高语文水平,并且让孩子在收到这份小礼物时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心。
小故事二:寓教于乐,学习变得有趣教师刘老师在教授数学时,总能找到有趣的例子来生动形象地让学生了解各种数学概念。
每次上课,他都会带着各种形状的物品,如三角形、正方形等,并通过这些形状来演示各种数学公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愉悦地学习。
刘老师让学生重新认识数学,从看似枯燥无味的事物中,发现数学的美妙和神奇。
小故事三:在学生身上发掘闪光点教师李老师发现班里有一名学生连续参加了三次江苏省数学竞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聪明的李老师看到了这名学生的潜力,便专门给他发了邮件,希望鼓励他多参加数学竞赛,进一步挖掘他的数学潜力。
这一举措不仅使这名学生受到了更多关注,也让同学们看到了努力和付出获得的成就。
李老师用自己的方式,引导学生成为自己的闪光点。
小故事四:人文关怀,不忘初心老师王绪深知孩子们的成长不仅是学业成绩的提高,也体现在对生活的认识和对人的情感关怀上。
于是,她为学生争取了一次休息时间,在教室里听听古典音乐,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
她说:“孩子们需要什么?是关注、欣赏、激励、鼓励,以及通过思考、互动和交往促进情感成长。
”这让学生感受到了人文关怀,增强了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小故事五:分享生活体验,成为共同的记忆教师胡老师有一个特别的卡片箱,里面装满了她的生活回忆,如各种旅游胜地、美食、运动等,还有她的一些个人经历。
幼儿园教育心得: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

幼儿园教育心得: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在这个充满童趣和欢声笑语的幼儿园里,我已经工作了多年。
每一天,我都在用心观察、引导和陪伴这些可爱的小天使们。
我发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
作为一名幼儿工作者,我的职责就是发现并挖掘这些闪光点,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自信、阳光。
一、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幼儿园的孩子,有的活泼好动,有的内向安静;有的聪明伶俐,有的反应稍慢。
面对这些个体差异,我学会了尊重并接纳每一个孩子。
在教育过程中,我会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
对于活泼好动的孩子,我会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运动机会,让他们在游戏中释放能量;对于内向安静的孩子,我会鼓励他们多参与集体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关注细节,发现闪光点在日常工作中,我会留意孩子们的一言一行,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
我发现,有些孩子在绘画方面有很高的天赋,有些孩子在音乐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还有些孩子在体育活动中展现出惊人的潜力。
我会及时记录这些闪光点,并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三、鼓励创新,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在幼儿园教育中,我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我会给孩子们提供丰富的材料和资源,让他们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不断尝试,不断犯错,但正是这些经历,让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四、关爱每一个孩子,传递正能量作为一名幼儿工作者,我深知关爱每一个孩子的重要性。
我会用温暖的语言、亲切的微笑和真诚的拥抱,让孩子们感受到关爱。
在孩子们遇到困难时,我会鼓励他们勇敢面对,传递正能量。
我相信,这样的关爱和引导,会让孩子们在幼儿园度过快乐的时光。
五、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孩子成长在幼儿园教育的道路上,我发现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
作为幼儿工作者,我们要用心去发现、挖掘和培养这些闪光点,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信、阳光的环境中成长。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家园共育,与家长携手,共同为孩子们的未来助力。
小学教师的教育感悟: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小学教师的教育感悟: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编者按: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不能过于急躁,慢慢等待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的教育感悟吧!这两天“玉峰文苑”的教育故事,一篇是蔺聪老师的《你更看重哪一点》,说的是老师遇到了一个不求上进的小A同学,学习常在倒数之列,表现连差强人意都难以做到,老师责任心使然,终也无法做到放弃他,对他的教育引导也从单纯的学习,转而变成行为规范上的约束,教书之重在育人;一篇是冯华琪老师的《每一朵小花都会盛开》,讲的是一个差点被老师认为体育可能会“拖后腿”的小胖子,经过一次偶然的掰手腕比赛之后,居然出乎意料成为实力赢家,进而彻底使老师对他的看法发生了改变。
这两篇作品都不约而同地让我想到一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现象,叫做“瓦拉赫效应”。
奥托·瓦拉赫是德国有机化学家,人造香料和合成树脂的奠基人。
由于他在化学领域所做出的巨大成就,1910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他的成功与爱因斯坦、爱迪生、“氢弹之父”特勒、美国总统威尔逊、著名数学家庞加莱等伟人一样,过程极富传奇色彩,不但在年幼的时候没有显示出过人的才能,甚至还被认为是弱智、蠢笨的人。
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
但过分拘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
”此后,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成绩全班倒数第一。
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终于获得了成功。
瓦拉赫的成功,说明了一个道理:学生的智能发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有智能的强点和弱点,他们一旦找到自己的最佳点,使智能得到充分的拓展,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
这一现象人们称之为“瓦拉赫效应”。
这个故事,是我这两天才看到的,对应上述两篇老师的教育故事,使我陷入了沉思。
为什么会发生瓦拉赫效应呢?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瓦拉赫发生如此神奇的变化呢?在面对心智发展或表现不如人意的孩子,我们家长或老师应该怎么办呢?我并非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心理学也知之甚少,很难体会作为老师,对整个班级四五十人甚至更多的学生如何能做到教学相长,让学生各展其能、各施其才、各享其乐。
小学班主任教育叙事故事案例4篇

小学班主任教育叙事故事案例4篇小学班主任教育叙事故事案例第1篇班上有个学生叫江文浩、胖乎乎的、能说会道、是个挺可爱的男孩。
可是在学习方面他给人的感觉就没那么好了、上课时思想老是不能集中、不肯动脑筋、回家作业经常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小组长每天都向我告状。
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
他口头上答应得好好的。
可他就是勇于认错、坚决不改、每次我都要被他气晕了、我的心都快冷了、我想或许他是根朽木。
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要尽最大的力量去转化他!为了转化他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我先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好孩子的思想。
于是我再找他谈话、谈话中:你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认真完成作业。
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
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
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毕珂艺)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伴的力量。
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督促他使其进步。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
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落后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正确引导。
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
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从而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一个好学生。
幼儿园大班案例分析记录《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实录:班里有个叫胡骏的孩子,一直让我很头疼。
每天都有好多小朋友来告他的状,而且,"罪状"也是十分齐全,有打人,骂人,抢小朋友玩具,弄小朋友衣服、头发等。
我感觉,每天在耳朵里,都总是听着胡骏的名字。
我尝试很多办法来教育他,谈心说服,严厉批评,让他转换角色,体会其他小朋友的心情都没有什么明显效果。
我尝试和他的家长多交流,找出原因。
经过几次谈话,感觉到家长对于孩子的行为表示无能为力,而且基本已经放弃,认为孩子是无可救要的。
我意识到,原因就在于此。
家庭、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对他的排斥在他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阴影,他也对自己放弃了。
一个对自己不报希望,心里没有爱的孩子,又能期望他有什么表现呢?我抛弃了自己先前对他的所有认识和评价,开始关注他,重新了解他。
发现一:区域活动结束后,胡骏收拾好玩具后,看到地上有纸屑,拾了起来。
我立刻在"小星星时刻",向全班小朋友介绍了他维护班级卫生的好行为,让全班给他鼓掌。
在为他贴小星星时,告诉他老师很喜欢他这样做,还亲切的抱抱他。
发现二:早晨,胡骏通常来园很早,帮助老师整理图书,从大到小整理的井井有条,还照老师的样子,把破损的图书全部粘好,晾干,然后很有耐心的摆放整齐。
我决定抓住他的这个"闪光点",以此为突破口,改变他。
我选他做班级里的小小图书员,负责班里所有的图书的整理、发放和保护,他干的可认真了。
而且通过图书的桥梁,与小朋友交往的也十分愉快。
发现三:区域活动中,在智力魔珠游戏中,胡骏拼的又快又好,而且还帮助新来的小朋友夏寒,教她怎么玩,小老师做的十分好。
当天的评价活动,夏寒就讲了胡骏帮助自己的事,还有几个小朋友说胡骏改正了错误,现在很棒。
我看到了胡骏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我也相信胡骏以后会越来越好。
分析与思考:通过胡骏这件事,我深深感受到,教师正确的看待每个孩子有多重要。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而幼儿教育又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孩子进行幼儿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孩子的闪光点范文

孩子的闪光点范文每天跟孩子们在一起,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快乐和幸福。
每天,细数着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很是欣慰!子硕和龙宵是班里一对性格差异比较大的孩子。
子硕内向、孤单,龙宵外向、豁达,可以算得上是班里的活宝,可就是这对活宝,每天都会给老师们带来更多的烦恼和苦闷。
子硕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很积极,无论老师用怎样的语言和行为调动他,他都无动于衷,不肯说出自己的想法。
课下的他却是无比疯狂,满屋子乱跑,还会时不时抓弄小朋友一番;龙宵俨然一副大少爷的状态,不管老师用怎样的方式方法对待他,他都会无所谓的样子,“龙宵这样了”“龙宵那样了”,关于龙宵的告状声一天都不会停歇。
我们用尽无数方法,却总是见效甚小。
这天孩子们喝完奶,子硕又在闲晃,我便让他去把奶桶的水倒掉,子硕很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子硕在我的指导下,完成了各种任务,成为大家心中的“小小能干手”。
在大家有困难的时候,他也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大家。
慢慢的,我发现:子硕是个善良、有爱心的孩子,在老师的鼓励下,渐渐成为爱学习、守纪律的孩子。
讨论“春天”的课堂上,龙宵的发言积极、准确、有创意,博得了大家的掌声。
美工活动中,龙宵的画极富想象性,并且能够用语言将其介绍一番,很有大家风范的样子。
龙宵还是很讨人喜欢的啊!慢慢的,他不再乱跑乱闹,和孩子们成为了好朋友。
其实,孩子们能够改变,源于老师和大家对他的看法和态度。
“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认可孩子的每一点。
我坚信:每个孩子都会成为一颗亮丽的新星!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从教十余年来,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强烈责任感,我把自己的愿望和抱负全部都倾注在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上。
工作中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我只是以平常心做着平常事,犹如大路边一株清雅的百合的存在,不为取悦偶然路过的行人,只为那一张张充满天真稚气的笑脸。
看着他们的成长变化,看着他们变得懂事成熟,那是一种特有的人生享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故事: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高高的个头,胖胖的身体,白白的脸蛋,玻璃球一样圆圆的眼睛,唇红齿白,总是乐呵呵的,走起路来一蹦一跳,一双明亮的眼睛总是到处看,到处搜索,他就是我班级的头号“调皮王”。
只要你不和他谈学习样样都好,上课时思想老是不集中,做作业时动作很慢,老是磨蹭磨蹭,而且不肯动脑筋,回家作业经常不做,书写马马虎虎,上课爱插嘴,讲废话。
作为班主任,我一直没有找到好的办法来纠正他的坏习惯。
可就在上周四,班级一位同学的图书丢了,到处找,很着急,彭同学看到自己同学一脸焦急的样子,赶忙跑到他面前问他怎么了,让他先不要着急,慢慢解决,但得知是他的图书丢了,彭同学自己倒先着急了起来,张罗着一起找图书,先在同学的书包里翻一遍,又在课桌里翻一遍,还是不见图书的踪影,他自己已经满头大汗了,同学看到他这么认真的帮忙找图书都觉得不好意思了,就对彭同学说:“找了那么久都没找到,还是算了吧,说不定是落在家里了。
”彭同学听了可不乐意,说:“我们找了那么久肯定能找到,不要灰心。
”
他们又将能找的地方仔仔细细找了一遍,连个小缝隙都没有放过,可还是没找到,两个人忙的大汗淋漓,喝了一大杯水都没缓过来,就在这时,丢图书的同学突然灵机一动,两个圆溜溜的眼珠子转呀转,转呀转,嘴巴张得大大的又合起来,闭的紧紧的,缓慢的转过身来,手不时的挠着头,苦笑着说:“彭同学,我想跟你说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你保证一定不要生气,我的图书好像借给别人看还没有还给我。
”
说完深深的低下了头,彭同学听了之后先是楞了楞,半天才吐出一个字,哦。
他擦了擦头上的汗珠,边走嘴里边嘟囔着:“找到就好,找到就好。
”
看着胖胖的他这么热心的帮助其他同学,我赶紧趁热打铁,开展一次乐于助人的主题班会活动,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给他加了两颗星,盖了一个印章,让班级的学生都向他学习,这节班会课对于彭同学的帮助十分大,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他的书写进步很大,再也没有出现一整团的大黑点,字迹工整了许多,更加的有自信,还带动班级其他同学助人为乐,其实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发现这些闪光点并且将他们合理运用到孩子的教育当中,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班主任应以赏识的眼光和心态看待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孩子,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也正由于有了老师对他的尊重、激励,才使他找回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