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试验规范
可靠性增长试验规范

12
Thermal Shock test at thermal UOL and LOL *注1
2pcs 2pcs
Remark
HALT
13 Low Thermal Step Stress Test
3pcs
MP DMTBF
14 High Thermal Step Stress Test 15 Rapid Thermal Transition Test 16 Vibration Step Stress Test 17 Combined Environment Test
7 Vibration test
2pcs
CMTBF E-CAP Life Temperature Limits Test
8 CMTBF Test 9 E-cap Lifetime test
10 ON-OFFtest at thermal UOL
1pc 1pc
2pcs
11
High temperature & humidity operation testat thermal UOL
可靠性增长试验规范
——培训讲师:蓝猫
介绍
目的 适用范围 名词定义 作业内容
目的
可靠性试验目的: EVT阶段: 对试样产品进行可靠性测试,找出产品原 本材料,结构,工艺,环境适应性等方面 所存在的问题,而加以改进,经过反复试 验与改进提高产品可靠性。
目的
DVT阶段: 可靠性鉴定试验:当新产品初步定型后,根据产品 技术尽心鉴定试验,以便全面考核产品产品是否能 达到规定的可靠性。 可靠性增长试验:是通过对产品施加真实的或模拟 的综合环境应力,暴露产品的潜在缺陷并采取纠正 措施,使产品的可靠性达到预定要求的一种试验。 它是一个有计划的试验——分析——改进的过程, 其试验目的在于对暴露出的问题采取有效的纠正措 施,从而达到预定的可靠性增长目标。
可靠性试验设计规范

Photop Technologies, Inc.
光纤线分四种类型进行验证:250um裸光纤,紧套管光纤,松套管 光纤,加强光缆。如果松套管同时受力,则按松套管光纤要求进 行验证;如果不受力,则按紧套管或裸光纤进行验证。通常,松 套管是PVC,或Hytry材料会延伸裸光纤的受力,增加裸光纤的抗 摩擦能力,但不会延伸拉伸的力。
✓ 扭曲测试 ✓ 侧拉测试 ✓ 光缆保持力测试 距离器件与光纤接触面10cm处施力1分钟,速率400 μm/s。
➢ 允许的终端和引线 器件的引脚需镀金(若为金手指接口)或者镀锡,或者在热焊料中浸润。 另外,为了释放引脚表面应力和避免锡须的形成,如果在镀层的形成和引 脚工艺中要采用回流焊,则锡镀层含铅量必须小于2%。
Photop Technologies, Inc.
2. 性能测试
2.1 光电、机械性能测试 所有的产品都要进行相关的光电、机械等方面的测试,至少要包括SPEC 定义的所有参数。
3.3 燃烧性 器件的燃烧性需满足以下之一 ✓ 通过针焰测试 ✓ 满足UL94V0 ✓ 满足UL94V1,并且示氧值≥28%
3.4 剪切力测试----通常需满足2X。
3.5 可焊性 光电器件或模块的终端或引线需进行可焊性测试。
3.6 引线结合 光电器件或模块的金属引线需进行引线结合力测试。
Photop Technologies, Inc.
➢ 不可控DWDM温度影响 要求与可控一致,高温由60 提高至85℃,低温从-10℃降低 到-40℃。
可靠性测试标准

Q/GSXH.Q. 质量管理体系第三层次文件1004.03-2001可靠性试验规范拟制:审核:批准:海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版次:C版可靠性试验规范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档规定了可靠性试验所遵循的原则,规定了可靠性试验项目,条件和判据。
2. 可靠性试验规定2.1 根据IEC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美国军用标准,目前设立了14个试验项目(见后目录〕。
2.2 根据本公司成品标准要求,用户要求,质量提高要求及新产品研制、工艺改进等加以全部或部分采用上述试验项目。
2.3 常规产品规定每季度做一次周期试验,试验条件及判据采用或等效采用产品标准;新产品、新工艺、用户特殊要求产品等按计划进行。
2.4 采用LTPD的抽样方法,在第一次试验不合格时,可采用追加样品抽样方法或采用筛选方法重新抽样,但无论何种方法只能重新抽样或追加一次。
2.5 若LTPD=10%,则抽22只,0收1退,追加抽样为38只,1收2退。
抽样必须在OQC检验合格成品中抽取。
3.可靠性试验判定标准。
环境条件(1)标准状态标准状态是指预处理, 后续处理及试验中的环境条件。
论述如下:环境温度: 15~35℃相对湿度: 45~75%(2)判定状态判定状态是指初测及终测时的环境条件。
论述如下:环境温度: 25±3℃相对湿度: 45~75%4.试验项目。
目录4.1 高温反向偏压试验------------------------------------ 第4页4.2 压力蒸煮试验------------------------------------ 第6页4.3 正向工作寿命试验------------------------------------ 第7页4.4 高温储存试验------------------------------------ 第8页4.5 低温储存试验------------------------------------ 第9页4.6 温度循环试验------------------------------------ 第10页4.7 温度冲击试验------------------------------------ 第11页4.8 耐焊接热试验------------------------------------ 第12页4.9 可焊性度试验------------------------------------ 第13页4.10 拉力试验------------------------------------ 第14页4.11 弯曲试验 ------------------------------------ 第15页 4.12 稳态湿热试验 ------------------------------------ 第16页 4.13 变温变湿试验------------------------------------第17页 4.14 正向冲击电流(浪涌电流)试验-------------------------- 第18页4.1 高温反向偏压试验High Temperature Reverse Bias Test一、工作原理:整流二极管在高温下加上反向偏压是一种严酷的工作方式,由于高温下漏电流增加,在温度和电场的作用下,质量差的器件就会失效,用这种方法可以判断生产批的质量好坏。
可靠性测试规范

可靠性测试规范.公司名称:XXX文件编号:ZGG-xxx-1-2016发行日期:2016-xx-xx发行部门:质量管理部修订履历表修订次数修订内容修订日期备注1 可靠性测试规范批准 2016-xx-xx可靠性试验规范1 目的根据客户要求及产业界标准,根据产品特性,特制定本检验标准,作为物料及成品可靠性检验依据和质量基准,以保证本公司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
2 适用范围本公司使用的所有物料(塑胶件、五金件、螺丝、电池、适配器、数据线、LCD、触摸屏、接口、连接器、按钮等)及成品均适用。
3 权责3.1 质量部:负责进行到料材料、试产及量产阶段成品的可靠性实验,实验结果的判定,问题点的反馈及追踪。
3.2 研发部DQA:负责零件承认时可靠性测试验证可靠性测试;可靠性测试失败的原因分析及改善。
3.3 工程部:协助RD之问题点分析改善。
3.4 生产部:试验机的制作。
4 可靠性检验实施原则4.1 根据量产实验需求,以随机抽样形式从生产线抽取相应的机台作实验,实验数量为每月/每机种/2台。
4.2 新机种、机构变更(包装材料或方式变更等)按实际需求抽取相应试投机器至少2台以上进行试验。
4.3 在新产品量产初始,关键元器件变更,重大制程变更或发现不符合项时,应增加抽样数量和抽样频率。
这些变更应由质量工程师通知。
4.4 所有产品需要进行100%老化测试合格方可转入下一工序。
4.5 到料材料的可靠性试验IQC根据抽样计划依按照GB2828.1-2012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特殊检查水平S-2进行;成品可靠性试验数量为每月/每机种/2台。
4.6 所有试产机器可靠性测试项目通过后才可转入量产阶段。
可靠性测试fail需由研发或工程分析整改重新测试合格后方可转入下一阶段。
4.7 试验前,依据对应的《成品检验规范》、《进料检验规范》文件进行100%的电气性能和机构性能及内外观检验。
5 参考数据文件编号:DZ-049-1-2015发行日期:2016-1-15发行部门:质量管理部5.1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RUIYI-PD8.3-20165.2 《来料检验规程》ZGG-003-1-20165.3 《进料检验规范》ZGG-004-1-20165.3《GB2828.1-2012抽样计划》5.4 客户规格和各供货商的产品型录、图面、规格6定义6.1 抽样计划(Sample Plan):到料材料抽样计划按照GB2828.1-2012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特殊检查水平S-2进行。
可靠性实验测试作业规范(含表格)

可靠性实验测试作业规范(ISO9001-2015)1.0 目的指导QA/IQC对产品可靠性测试实验要求及标准。
2.0 范围此文件适用于所有生产可靠性测试实验。
3.0 职责3.1 QA/IQC负责产品的可靠性测试实验工作执行。
4.0 定义无5.0 作业内容5.1 橡筋条拉力测试:(5PCS)5.1.1 试验条件:拉力测试机一端固定皮套,另一端分别固定皮套四个橡筋角,测试各角拉断a或拉脱车缝线时的拉力。
5.1.2 产品判定标准:≥10KG。
5.2 皮套翻折测试:(2PCS)5.2.1 试验条件:将对应的电子产品或模型机装入皮套,模拟实际使用的状态:打开皮套,后翻皮套,皮套后幅顶在前幅扣位上,使皮套直立在台面上2-3S(一个循环);循环2000次。
5.2.2 产品判定标准:扣位与后幅接触面无破损,无明显变形,扣位平贴皮套。
皮套功能正常(如有效支撑电子产品)。
5.3 温湿度存储测试:(5PCS)5.3.1 试验条件:产品平铺在恒温恒湿箱内(表面无任何物品),温湿度条件:0.5小时升至60±2℃,90-95%RH,持续8小时;1小时降至-20±2℃,持续8小时;0.5升温至室温。
5.3.2 产品判定标准:外观良好,无变形、起泡现象,表面无化学变化;功能正常,能有效支撑对应的电子产品。
5.4 角位橡筋扣合测试:(2PCS)5.4.1 试验条件:皮套套好产品或对应的产品模型,手拉角位橡筋使其扣在皮套后幅上。
20次/分钟,重复1000次。
5.4.2 产品判定标准:角位橡筋弹力良好,车缝线无脱线现象,能正常扣住后幅,后幅皮面没有明显压痕。
5.5 包装温湿度储存测试:(2箱)5.5.1 试验条件:产品平铺在恒温恒湿箱内(表面无任何物品),温湿度条件:0.5小时升至60±2℃,90-95%RH,持续24小时;1小时降至-20±2℃,持续24小时;0.5升温至室温。
5.5.2 产品判定标准:产品功能正常,能支撑对应的电子产品;外观良好,无变形、起泡等不良;包装状态良好,贴纸无翘起现象,彩盒不会粘住产品。
实验室 可靠性测试标准规范(最新)

只适用于Class I灯具:接地线与金属外壳或螺丝之间通入电流10A,持续60S,接地电阻值不大于0.5欧姆.
8.球压试验:
塑胶材料表面在ta=125℃或75℃球压装置下保持1小时,塑胶材料表面凹陷不超过2mm.
9.塑胶外壳成型应力消除试验:
在ta=70℃条件下保持7小时后,产品外壳不可以变形或损坏等导致存在安全隐患。
文控记录
总经办
技术研发中心
采购部
PMC
生产
工业工程
品质管理中心
仓库
国内营销
国际贸易
封装
资源管理
√
修订记录
修订次数
Hale Waihona Puke 修订人修订日期修订前
修订后
审核
批准
内容摘要
版次
内容摘要
版次
1.
目的
建立和明确实验室的可靠性测试规范,验证开发和设计的产品符合可靠性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等。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开发和设计的所有产品的可靠性验证。
10.悬挂装置加载测试:
悬挂装置加载4倍灯具重量,保持时间1小时,完毕后,悬挂装置不可以出现明显的变形或松脱.
11.灯头扭矩:
灯头在3N.M扭矩下,灯头与灯体之间不可以松动。
12.灯头尺寸:
灯头符合相应的灯头通止规和接触规的要求。
13.防水等级IPX5IPX6:
在IPX5或IPX6装置下距离样品2.5-3米距离,每个方向给喷水15分钟。测试完毕后,灯外壳水珠晾干后,通电灯正常工作,耐压测试通过,进入的水珠不存在安全隐患。
3.职责范围
3.1测试工程师
负责按照测试规范进行,出测试报告。
3.2实验室主管
可靠性试验管理规范(含表格)

可靠性试验管理规范(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为规范可靠性试验作业流程,保证出货产品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特制定本检查指引。
2.0适用范围:适用制造中心生产的所有机顶盒试验及其他客户所要求试验的产品。
3.0名词定义:无4.0职责:品保课负责落实本指引规定相关事宜,各相关部门配合执行。
5.0作业内容:5.1 试验要求与标准不同客户的产品要求与标准都有差别,具体选择参照不同客户的要求与标准执行。
5.2 试验项目:5.2.1高温老化试验:试验员对量产的机顶盒进行高温老化试验,具体操作与标准请参照《高温老化作业指导书》执行;并将结果记录与【高温老化报表】中。
如在老化过程中出现不良现象需及时反馈到QE和工程人员分析并记录与【可靠性试验不合格分析改善报告】。
5.2.2 高低压开关冲击试验:1)试验前,将接触调压器电源根据试验要求进行电压调整;2)每个产品根据机型电压范围,在90V、135V、260V各电压段每4分钟切换一次电压,通电3分钟,再断电1分钟,冲击时间至少1小时。
具体操作与标准请参照《高低压开关状态试验作业指导书》执行,并将试验结果记录在【高低压开关状态试验报表】中。
如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不良现象需及时反馈到QE和程人员分析并记录与【可靠性试验不合格分析改善报告】。
3)每天对高低压冲击仪器的输出高、中、低电压用万用表进行电压点检,并将点检结果记录在【高低压冲击电压点检表】。
5.2.3 模拟运输振动试验:将QA抽检后的产品按每天订单量的2%进行振动试验,具体操作与标准请参照《模拟运输振动作业指导书》执行,并将试验结果记录在【模拟运输振动测试报表】中。
如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不良现象需及时反馈到QE和工程人员分析并记录与【可靠性试验不合格分析改善报告】5.2.4 恒温恒湿试验:将QA抽检后的产品按每个订单量抽取5台进行高、低温试验,具体操作与标准请参照《恒温恒湿作业指导书》执行,并将试验结果记录在【恒温恒湿测试报表】中。
可靠性试验规范-康华

文件名称: 可靠性试验规范文件编号:版本:A/0文件等级: 3级本文件为受控文件未经批准不得影印或打印1. 目的1.1 在产品设计阶段用以暴露试制产品各方面的缺陷,评价产品可靠性达到预定指标的情况。
1.2 在生产阶段用以监控生产过程提供信息,确保产品从出厂到交付及使用过程中的完整性。
2. 范围2.1 适用于本公司在新产品设计、来料(包括外协加工件)、成品量产及出货过程中有关的物料、半成品及成品均适用。
2.2 部品可靠性测试可根据实际使用选择其中的个别试验内容进行试验。
3 职责3.1 品管部:负责本公司新产品设计阶段及量产阶段产品可靠性试验。
3.2 设计部:负责新产品设计阶段及量产阶段在可靠性试验失败时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4. 作业规范4.1 可靠性试验的时机及试验数量4.1.1 新产品设计阶段设计工程师根据产品功能的实际达成情况提出可靠性试验要求,品管部按试产产品测试要求选取部份试验进行,试验结果必须填写在《可靠性试验报告》上。
当试验结果不能通过要求时,应立即知会设计部责任工程师。
设计部接到通知后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分析原因并改善。
4.1.2 试产阶段由设计部通知品管部进行可靠性试验,试验样品数按4.2执行。
试验结果必须填写在《可靠性试验报告》上。
当试验结果不能通过要求时,应立即知会设计部责任工程师。
设计部接到通知后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分析原因并改善。
4.1.3 量产阶段第一次量产由品管部提出并进行可靠性试验,试验样品数按4.2执行。
试验结果必须填写在《可靠性试验报告》上。
当试验结果不能通过要求时,由品管部召集设计部、生产部、采购部进行不合格原因分析。
如果属于物料不良引起的,则由采购部联络供应商改善;如果是工艺不良引起的,则由生产部改善工艺;如果是设计不良引起的,则由设计部责任工程师解决处理。
4.1.4 供应商变更当任何物料涉及供应商变更,则按4.1.2执行。
4.1.5 例行阶段在产品正常批量生产阶段,每3个月做一次例行检查,按4.1.3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靠性试验规范-试验方法目次1 范围 (1)2 术语和定义 (1)2.1 实验室环境(Laboratory environment) (1)3 试验项目 (1)3.1 A 组环境可靠性试验 (1)3.2 B 组结构可靠性试验 (10)4 记录 (17)附录 A 外观检查项目 (18)附录 B 功能检查项目 (19)附录 C 射频检查项目 (20)图表目录表1 外观检查项目 (18)表2 功能检查项目 (19)表3 射频指标检查项目 (20)可靠性试验规范-试验方法1 范围2 术语和定义2.1 实验室环境(Laboratory environment)温度T = 20 –25 ℃ ,相对湿度RH = 40 –60 %。
3 试验项目3.1 A 组环境可靠性试验3.1.1 气候环境试验3.1.1.1 低温运行a) 试验目的:验证样品在低温环境下使用的适应性。
b) 试验参数:1) 温度要求: -30℃ (CDMA 手机, Gota 产品,车载产品);-20℃(便携式手机);-10℃(网卡、接入盒、固定台、监视终端);2) 持续时间: 16H (温度稳定后开始计算);3) 电压拉偏:在开机电压下进行试验(如在 3.5 V 进行电压拉偏试验);4) 测试样机数:不小于 5 台。
c) 测试设备:综合测试仪,温度试验箱d) 试验步骤:1) 在室温下检查待测试验样机的结构,外观及电性能。
2) 将待测样机放进温度试验箱,连接好充电器,开机,样机处于充电待机状态。
3) 温度试验箱内温度以1℃/min 的速率从常温下降到设定的温度。
4) 温度达到稳定后持续运行 4 小时,对试验样机进行在线射频监测。
量测时,样机不应从试验箱中取出。
5) 接着,使样机的处于开机电压(例如 3.5 V)下进行电压拉偏试验,拉偏作用时间为 4 小时,然后对样机的射频性能按附录 B 进行测试。
量测完成后,温度试验箱内温度以1℃/min 的速率从低温恢复到常温。
3.1.1.1.1 例图 1:低温运行曲线6) 将样机从箱内拿出来即将按附录A 和附录 B 进行外观功能测试。
e) 判断标准:1) 外观结构满足附录 A 要求2) 性能指标满足附录 B 要求。
3) 射频指标满足附录 C 的要求。
3.1.1.2 高温运行a) 参考标准: GB/T 2423.2-2001 试验 B:高温GB/T 4797.1-2005 温度和湿度GB/T 4798.7 携带和非固定使用b) 试验目的:验证样品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适应性。
c) 试验参数:1) 温度要求: 60℃2) 持续时间: 16H (温度稳定后开始计算);3) 电压拉偏:在开机电压下进行试验(如在 4.2 V 进行电压拉偏试验);4) 测试样机数:不小于 5 台。
d) 测试设备:综合测试仪,温度试验箱e) 试验步骤:1) 在室温下检查待测试验样机的结构,外观及电性能。
2) 将待测样机放进温度试验箱,连接好充电器,开机,样机处于充电待机状态。
3) 温度试验箱内温度以1℃/min 的速率从常温上升到设定的温度。
4) 温度达到稳定后持续运行 4 小时,对试验样机进行在线射频监测。
量测时,样机不应从试验箱中取出。
5) 接着,使样机的处于开机电压(例如 4.2 V)下进行电压拉偏试验,拉偏作用时间为 4 小时,然后对样机的射频性能按附录 B 进行测试。
量测完成后,温度试验箱内温度以1℃/min 的速率从高温恢复到常温。
例图 2:高温运行曲线6) 将样机从箱内拿出来按附录 A 和附录 B 进行外观功能测试。
f) 判断标准:1) 外观结构满足附录 A 要求2) 性能指标满足附录 B 要求。
3) 射频指标满足附录 C 的要求。
3.1.1.3 低温存储a) 试验目的:验证样品在低温环境中运输、存储的适应性。
b) 试验参数:1) 温度要求: -40℃2) 持续时间: 24H (温度稳定后开始计算);3) 测试样机数:不小于 5 台。
c) 测试设备:综合测试仪,温度试验箱d) 试验步骤:1) 在室温下检查待测试验样机的结构,外观及电性能。
2) 将待测样机以关机状态放进温度试验箱。
3) 温度试验箱内温度以1℃/min 的速率从常温下降到-40℃。
4) 温度达到稳定后持续运行 16 小时后,温度试验箱内温度以1℃/min 的速率恢复到常温。
5) 将样机在常温中恢复 2 小时后按附录 A、附录 B 和附录 C 进行外观、功能和射频指标测试。
e) 判断标准:1) 外观结构满足附录 A 要求2) 性能指标满足附录 B 要求。
3) 射频指标满足附录 C 的要求。
3.1.1.4 高温存储a) 试验目的:验证样品在高温环境中运输、存储的适应性。
b) 试验参数:1) 温度要求: -85℃2) 持续时间: 24H (温度稳定后开始计算);3) 测试样机数:不小于 5 台。
c) 测试设备:综合测试仪,温度试验箱d) 试验步骤:1) 在室温下检查待测试验样机的结构,外观及电性能。
2) 将待测样机以关机状态放进温度试验箱。
3) 温度试验箱内温度以1℃/min 的速率从常温上升到+85℃。
4) 温度达到稳定后持续运行 16 小时,温度试验箱内温度以1℃/min 的速率恢复到常温。
5) 将样机在常温中恢复 2 小时后按附录 A、附录 B 和附录 C 进行外观、功能和射频指标测试。
e) 判断标准:1) 外观结构满足附录 A 要求2) 性能指标满足附录 B 要求。
3) 射频指标满足附录 C 的要求。
3.1.1.5 温度冲击a) 参考标准: GB/T 2423.22-2002 试验 N:温度变化b) 试验目的:验证样品经受急剧温度变化的能力。
c) 试验参数:1) 温度要求: - 40 οC / + 85 οC,温度交变时间< 3 min2) 持续时间: 10 个循环, 1 个循环= 1H 低温/1H 高温3) 恢复时间: 2 小时4) 测试样机数:不小于 5 台。
d) 测试设备:综合测试仪,温度冲击试验箱e) 试验步骤:1) 在室温下检查待测试验样机的结构,外观及电性能。
2) 将待测样机以关机状态放进温度冲击试验箱。
3) 样机先在低温箱-40℃中保持一小时后,迅速转移到高温箱,并在+85℃中保持 1 小时,此为 1个循环。
温度交换时间小于 3 分钟。
4) 重复温度变化 10 个循环后,温度试验箱恢复到常温条件。
5) 样机在温度冲击箱内以常温状态恢复 2 小时后,取出样品按附录 A、附录 B 和附录 C 进行外观、功能和射频指标测试。
f) 判断标准:1) 外观结构满足附录 A 要求。
2) 性能指标满足附录 B 要求。
3) 射频指标满足附录 C 的要求。
3.1.1.6 恒定湿热a) 参考标准: GB/T 2423.3-2022 试验 Cab:恒定湿热试验GB/T 4797.1-2005 温度和湿度GB/T 4798.7 携带和非固定使用b) 试验目的:确定样品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的使用、存储和运输的适应性。
c) 试验参数:1) 温度:(+55±2)℃2) 湿度:(95±3) %RH3) 持续时间: 48H (在湿热试验箱内滞留时间)4) 测试样机数:不小于 5 台d) 试验设备:环境试验箱,综合测试仪e) 试验步骤:1) 在室温下检查待测试验样机的结构,外观及电性能。
2) 将待测样机以待机充电状态放进温度试验箱。
3) 温度试验箱内温度以1℃/min 的速率从常温上升到+55℃。
温度稳定后,在 1 小时内试验箱相对湿度升高到 95%RH。
4) 工作空间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达到规定值并稳定后持续保持48 小时,温度试验箱内温度以1℃/min 的速率恢复到常温。
5) 将样机在常温中恢复 2 小时后按附录 A、附录 B 和附录 C 进行外观、功能和射频指标测试。
f) 判断标准:1) 外观结构满足附录 A 要求。
2) 性能指标满足附录 B 要求。
3) 射频指标满足附录 C 的要求。
3.1.1.7 交变湿热a) 参考标准: GB/T 2423.4-93 试验 Db:交变湿热试验b) 试验目的:确定样品在温度循环变化的湿热条件下的使用、存储的适应性。
c) 试验参数:1) 温度: (+25/+55)℃2) 湿度:(95±2) %RH3) 持续时间: 6 天4) 测试样机数:不小于 5 台d) 试验设备:环境试验箱,综合测试仪e) 试验步骤:1) 在室温下检查待测试验样机的结构,外观及电性能。
2) 将待测样机以待机充电状态放进温度试验箱。
3) 温度试验箱内温度在 3 小时内从常温上升到+55℃。
相对湿度约93%-95%。
4) 温度在+55℃保持9 小时后,在 3 小时内下降到+25℃,湿度保持在(95±2) %RH。
5) 温度在+25℃保持9 小时。
此为一个测试循环,共 24 小时。
6) 重复测试 6 个循环,共 6 天。
温湿度曲线如下:例图 3:交变湿热运行曲线7) 将样机在常温中恢复 2 小时后按附录 A、附录 B 和附录 C 进行外观、功能和射频指标测试。
f) 判断标准:1) 外观结构满足附录 A 要求。
2) 性能指标满足附录 B 要求。
3) 射频指标满足附录 C 的要求。
3.1.1.8 盐雾试验a) 参考标准: GB/T 2423.17-93 试验 Ka:盐雾GB/T 4797.6-1995 尘、沙、盐雾b) 试验目的:确定样品抗盐雾腐蚀的能力。
c) 试验参数:1) 盐雾浓度: 5%; PH 值在 6.5~7.2 之间。
2) 温度条件:35℃;3) 持续时间: 24H;4) 样机数量:不小于 3 台;d) 测试设备:盐雾试验箱,综合测试仪e) 试验步骤:1) 在室温下检查待测样机的结构,外观及电性能。
2) 试验样机以关机状态放入盐雾试验箱,放置位置需使受试面与垂直方向成30°角。
3) 试验样机不得相互接触,样机的间隔距离应是不影响盐雾能自由降落在试验样机上,以及一个试验样机上的盐溶液不允许滴落在其他试验样机上。
4) 试验设备的工作试验空间内的温度为 35 士2℃。
在工作空间内任一位置,用面积为 80 cm2 的漏斗采集连续雾化 20 h 的盐雾沉降量,平均每小时采集到 1.0ml 的溶液。
5) 试验结束后,用干布擦去试验样机表面盐沉积物,并用离子风枪清洁吹 10 分钟,然后在常温下恢复 4 小时。
6) 恢复后的试验样机应及时按附录A、附录 B 和进行外观功能测试。
f) 判断标准:1) 样机功能正常,满足附录 B 要求2) 拆机进行观察,主板和连接器无明显的腐蚀,连接充电器能正常充电。
3) 塑胶件:浮现腐蚀的变色点在 3mm 以内都算合格,但是如果氧化点的面积比较密集,面积超过10mm×10mm (两点间距为小于等于 1mm)时,试验结果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