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越多 产 量越 高 ; 长与 小 区产 量呈 正相 关 , 相关 系0
数 为 03 9, 明穗 长对 产 量 的 作 用 影 响 较 大 , 一 .8 表 在
维普资讯
1 6
定情况下, 穗长的增长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22 直播 组 杂 交种 产 量分 析 . 2 . 方差 分析 .1 2
玉 米 的 7个农 艺性 状 对 玉 米 产量 的影 响 不 同 。
套 种 和直播 时 各农 艺性 状 与产 量 的相关 性有 很 大差
别 。套种 时 , 粗 、 行 数 、 粒 重 对 产 量 的影 响较 穗 穗 千 大 , 择 品种 时应 着 重对 穗 粗 、 行数 的选 择 ; 播 选 穗 直
地无 趋 向式 肥 力差 异 。
表 1 套 种 组 各 农 艺性 状 调 查
文 章 编 号 :0 1 3 X(0 8 0 - 0 5 0 1 0 - 61 2 0 ) 5 0 1 - 2
高产 是 当前 玉米 育种 的主要 目标 。玉米 产量 的
高低 与 其农 艺性 状 尤其 是 产 量 构 成 因 素有 关 , 量 产
直播 组 产 量结 果 及方 差 分 析见 表 4 表 5 结 果 、 。
表明, 组合 间 的 F值 27 达显 著 水 平 , 明 各 品种 . 6, 表 间存 在 显 著 性 差 异 , 区 组 间 差 异 不 显 著 , 明试 而 说
验地 力 均 匀 。
表 4 直 播 组 各 农 艺 性 状 调 查
性状 是数 量性 状 , 受微 效 多基 因控 制 , 受环 境 因素 易 的影 响 , 性状 间彼此 关 联 , 一 性状 的改变 必然 导 且 某 致其 他 性 状 的变 化 。因此 , 究 各农 艺 性 状 与产 量 研 间相 关性 , 于减 少 玉米 高产 新 品种 选育 的盲 目性 , 对 提 高 育种效 率 具有 重要 作 用 。本试 验 对玉 米 7个 主 要 农 艺 性状 与 产 量 进行 相 关 分 析 , 目的在 于 探 索 各
玉米杂交种产量比较及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千粒 重与 产量 的关 系 : 千 粒重 与产量 的关 系最大 。 其相 关 系数r = = 0 . 5 8 9 5 * , 达显著水 平 , 在 其它 农艺性状 相对稳定 的情 况下 , 千粒重每 增加—个 单位 , 产 量 就 会有 相应 的提高 。 说 明千 粒重对 产量 的影 响很大 , 增 加千粒 重 , 可提 高产 量 , 但千粒重 增加 可导致穗 粗 , 出籽率 的下降 , 对 其余 的农艺性 状都有 一定 的提 高 。 所 以通过对 千粒 重的选 育是增加产 量 的有 效途径 , 但是 在选择 时不应单 纯地追 求 千粒 重 , 也必 须 兼顾其 它性 状才 能获 得较 好 的产量 。 2 . 2 . 1出籽率 与产 量 的关 系 : 出籽 率与 产量 呈正 相 关( r = O . 3 3 7 5 ) 。 通过 其 它性状对产量的正负向间接作用相互平衡。 说明出籽率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来 自 其 本身 , 来用直 接选 择效 果 较好 。 2 . 2 . 2穗粗 与产 量 的关系 : 穗粗 与产 量的相 关 系数为 r =O . 2 0 6 4 。 对 穗 长与 穗 位高 及 出籽率 的 关系 均为 负相 关 , 因而 着重 对穗 粗选 择不 易得 到满 意 的 效 果, 必 须 协调好 与它 们 的关 系 , 不能顾 此失 彼 。 2 . 2 . 3 穗 长与产量 的关 系: 穗 长与产量 呈正相 关r = O . 2 8 2 8 , 对 产量的直 接作 用较大, 即在其他性状保持不便的情况下, 穗长的增加同时产量亦有所增加 , 在 增加 穗长的 同时 , 伴 随着穗粗 , 穗行数和 出籽率 的下 降, 下降幅度 不大 , 穗 长的增 加有 利于千粒重 的增加 。 所以 , 通过增加穗 长来 提高产量 , 相对容 易 , 也是 较理想 的途 径 , 但不能 单一地 追求穗 长 , 也 必须兼 顾其它 的性状 , 才可 能获得 好效果 。 2 . 2 . 4生 育期 与产量 的关 系 : 生育 期与产量 呈 负相关 r =- 0 . 5 1 5 0 , 为负值 , 但 未达 到显著 水平 , 通 过其它 性状对 产量 所起 的正 负向 间的作用 不太 大 , 说 明 生育期对产量的直接作用不大。 在选择时, 对生育期进行适当的选择以适应当 地 的气候 条 件从而 达 到高产 的 目的 , 不宜 选择 生育 期晚 太晚 的 品种 。 3结 论 综上所 述 , 这 些 品种 中, 除 了吉 单1 8 0 夕 , 所选 育的杂 交组合 中4 4* 0 4 0 8 的产 量高, 而且各 个农 艺 性状 也较好 , 不 对照2 高产 , 且 比东农 9 7 0 2 高产达 1 2 . O %。 但这 些仅 仅是 一些 杂交 组合 , 其 稳定 性还 没有得 到证 实 。 在 对其 农艺性 状 的相关 f 生分析 的过程 中 , 表明: 要提 高单产 应该 抓住几 个 主要 农艺性 状如 千粒 重 , 穗行 数等等 , 在提 高一 个性状 的同时应 该注意 对其 他 的副 作用 , 这 样 才可 能有望 获得 成功 在查阅大量的资料的同时, 注意到了这样的问题, 一些结论存在着差异, 也 许是实验数据的局限性, 也许是地理环境的差异对试验结论的影响, 这些结论 差异 的原 因有 待于 进一 步去研 究 。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分析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分析
吕卫东
(菏泽市牡丹区吴店镇人民政府 274000)
【摘 要】本文以 80 个玉米杂交种组合为研究对象,对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 研究与分析。有利于选育出产量高的玉米杂交种,促进玉米高产型品种的选育理论水平的提 高,为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提供详实的参考资料,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提高产量;粮食安全;农艺性状;表现分析
穗位
1.00 -0.058 0.390 -0.04
0.08 -0.02 0.10 -0.17 0.243
表 1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间关系
穗长
穗粗
秃尖
穗行
行粒
1.000 -0.205
0.17 -0.24 0.36 0.13 -0.37 0.005
1.000 0.13 0.48 -0.29 0.66 0.13 0.68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main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Maize Hybrid
Lv Weidong (People's Government of Wudian Town, Mudan District, Heze City 274000)
[Abstract] The yield and main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80 maize hybrid combinations were studied and analyzed in this paper.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elect corn hybrids with high yield, to improve the theoretical level of breeding of high yield corn varieties, and to provide detailed refer⁃ ence materials for relevant departments and staff. [Keywords] corn hybrid; increase yield; food security; agronomical traits; performance analysis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包括植株高度、穗位高度、茎粗、叶片大小和颜色、生长势、抗病性能、耐旱性能、产量等。
1、植株高度植株高度是指玉米幼苗地面至茎尖的距离,是影响株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高度合适的植株有利于降低倒伏率,增加产量。
通常玉米杂交种的植株高度要比品种高,约在2-3米之间。
2、穗位高度穗位高度是指玉米穗在植株中的高度位置,处于植株中部位置的穗一般较易成活、结实、产量高。
玉米杂交种的穗位较为统一,在植株中部或中下部,容易收获,降低了收割损失。
3、茎粗茎粗是指玉米植株茎的粗细程度,与植株的稳定性、干物质积累以及耐倒伏能力有关。
通常情况下,茎粗适中,既不粗,也不细,以保证一定的稳定性。
4、叶片大小和颜色叶片大小和颜色与植株的生长势息息相关。
健壮的生长势会使叶片茂盛,通常呈深绿色,叶面光泽度较高。
反之,生长势不佳、营养不良的植株叶面颜色为黄绿色、红色或苍白色。
5、生长势玉米的生长势包括株高、生长速度、叶片和根系的发育程度、芽数等多个方面。
健壮的生长势是高产的前提之一,行稀密、施肥量、雨量和温度等均对玉米生长势产生影响。
6、抗病性能玉米的抗病性能直接影响着产量和品质。
较具有抗病性的玉米杂交种通常具有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品质。
不同杂交种对病害的抗性能力不同。
7、耐旱性能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旱情对其影响较大。
耐旱性较好的玉米杂交种能够抗旱、逆境,旱情发生时干物质积累不减少或减少较少,从而增加玉米的产量。
8、产量玉米杂交种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产量。
优秀的杂交种通常具备耐病、耐旱、稳产且产量高的特点,其单产远远高于普通品种。
为达到最佳的产量表现,需在合适的时期、合适的施肥方案下进行正确的管理。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玉米杂交种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种类,具有高产、耐性、耐候等优点。
其主要农艺性状包括生长速度、茎秆高度、叶片特征、穗长、穗重、籽粒形态和数量、籽粒含水量和质量等方面。
1. 生长速度:玉米杂交种具有快速生长的特点,并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的高度和生长程度。
在良好的生长条件下,玉米杂交种的生长速度能够比传统种类快3-4倍。
2. 茎秆高度:玉米杂交种的茎秆高度相对于传统种类更高,能够达到2-3米的高度,这有助于其能够更好地利用光能和增加穗部的数量,提高产量。
3. 叶片特征:玉米杂交种的叶片形态相对于传统种类更加良好,叶面横宽、长,叶片边缘更加平整,有助于增加光合作用和保持植株的健康状态。
5. 穗重:玉米杂交种的穗重相对于传统种类更加重,能够达到500-1000g的穗重,这有助于增加单株的产量。
6. 籽粒形态:玉米杂交种的籽粒形态相对于传统种类更加标准,形状规整且更为笔直,这有助于增加籽粒的数量和质量。
7. 籽粒数量:玉米杂交种的每个穗部所产生的籽粒数量相对于传统种类更多,通常可以达到400-600个以上。
9. 籽粒质量:玉米杂交种的籽粒质量相对于传统种类更佳,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并且口感更好,这有助于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玉米杂交种则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形式之一。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对于玉米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这些性状进行简析对于玉米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产量性状玉米杂交种的产量性状是衡量杂交优势的重要指标,也是农民关注的重点。
一般而言,杂交种的产量比传统的自交种和直系后代更高。
这是由于杂交种的杂种优势效应,杂交种的子代具有更好的抗逆性、适应性和生长速度,从而保证了更高的产量。
杂交种的产量性状还受到种植密度、施肥水分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分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杂交种的产量。
2. 抗逆性性状玉米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逆境的影响,如干旱、病虫害等。
玉米杂交种的抗逆性性状对于玉米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杂交种在抗逆性方面具有优势,能够在干旱和病虫害等逆境条件下保持更好的生长状态和产量表现。
通过对杂交种抗逆性性状的分析,可以选育出更具有抗逆性的玉米杂交种,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稳定性。
3. 品质性状玉米的品质主要包括玉米的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
外观品质包括玉米粒的大小、形状、颜色等,而食用品质则包括玉米的口感、甜度、香味等。
对于玉米杂交种而言,其品质性状对于玉米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杂交种在品质性状上具有更好的表现。
杂交种的玉米粒更加饱满、色泽更加鲜艳,口感更加甜美。
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
通过对品质性状的分析,可以选育出更优质的玉米杂交种,满足市场需求。
4. 生长期性状玉米的生长期不仅影响着玉米的产量,也影响着玉米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玉米杂交种的生长期性状对于玉米的生产和种植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杂交种的生长期较短,生长速度快,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生长过程并进入收获期。
这对于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生长期性状的分析,可以选育出更快速、更适应不同地区的玉米杂交种,从而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率。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1. 生长势:玉米杂交种在生长势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特点。
一般来说,玉米杂交种的
株高较高,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株型匀称,生长健壮。
2. 产量:玉米杂交种在产量方面往往比传统的自交系杂种具有更高的产量潜力。
其
主要体现在单位面积上能够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同时也能够适应不同的种植条件和环
境。
3. 抗逆性:玉米杂交种在抗逆性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特点。
其具有较强的抗旱性、抗
虫性、抗病性和抗逆性。
在干旱、高温、土壤贫瘠等恶劣条件下,仍能保持较好的生长势
和产量表现。
4. 早熟性:玉米杂交种在早熟性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特点。
其通常具有较短的生育期,能够适应不同的种植区域和季节变化,降低由于季节气候等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产
量和经济效益。
5. 籽粒质量:玉米杂交种在籽粒质量方面也表现出较好的特点。
其籽粒通常较大、
较饱满,呈黄色或白色,颗粒饱满,富含淀粉和其他营养物质,并且具有较低的脆性和糙
米率。
6. 群体性状:玉米杂交种在群体性状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特点。
群体单株的农艺性状
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株型、穗型、穗长等均相对较为稳定,方便管理和机械化收获。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体现了其在生长势、产量、抗逆性、早熟性、籽粒质
量和群体性状等方面的优势和特点,为玉米种植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
糯玉米杂交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分析(二十)

Journal of Maize Sciences
糯玉米杂交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李永洪, 杨跃华, 曾正明, 孔亮亮, 陈国民
(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四川 泸州 646100)
Hale Waihona Puke 量作用大小顺序为双穗率 > 穗长 > 百粒重 > 出籽率 > 穗位高 > 行粒数 > 穗粗 > 株高。在完熟期, 行粒数(r=0.504 2*)、
穗粗(r=0.495 9*)与干子粒产量呈正相关, 达显著水平, 进一步通径分析表明, 各性状对干子粒产量作用排序为行粒数
> 穗位高 > 穗粗 > 穗长 > 秃尖长。
关键词: 糯玉米; 杂交种; 产量;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 S513.03
文献标识码: A
Ana lys is on Corre la tion Be twe e n Yie ld a nd the Ma in Agronomic Cha ra cte ris tics of Wa xy Ma ize Hybrids
4期
李永洪等: 糯玉米杂交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59
产途径。在选择时, 不能单纯地追求较大穗长, 必须 兼顾穗粗、行粒数等性状。
(3)百粒重与鲜穗产量的关系。百粒重与鲜穗产 量呈正相关(r= 0.009 7), 与鲜穗产 量的直接通 径系 数为 0.330 1。百粒重对鲜穗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 增加百粒重有利于提高鲜穗产量, 有利于穗粗、出籽 率的增加, 但也伴随着双穗率、穗长、行粒数等的下 降。因此, 以增加百粒重来提高鲜穗产量, 也是较理 想的增产途径。在选择时必须协调好各穗部性状, 不 能顾此失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玉米杂交种则是通过人工杂交选育出来的,具有较高产量和优良农艺性状的玉米品种。
在农业生产中,了解玉米杂交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对于种植者选择适合的品种,提高玉米产
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对玉米杂交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抗逆性强
玉米杂交种一般具有较高的抗逆性,包括抗病虫害、抗逆境等。
在实际生产中,抗病
虫害是玉米高产的重要保障,而抗逆境能力则可以使玉米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
的产量。
抗逆性强是玉米杂交种的一个重要农艺性状。
二、早熟性强
早熟性是指玉米杂交种在相同种植条件下,比一般品种更早成熟,从而能够在短时间
内完成生长发育,节省生长周期。
早熟性强的玉米杂交种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种植环境,降低气候风险,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对于抢收抢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较高的产量
玉米是以产量为主要经济性状的作物之一,而玉米杂交种通常具有较高的产量。
这是
通过杂交育种选择出来的优质品种所具有的优势。
较高的产量可以使种植者获得更高的经
济效益,从而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四、较好的抗逆适应性
玉米杂交种一般还具有较好的抗逆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种植环境和生长条件。
这
样就可以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保障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也能够减少因天气原
因而造成的损失,提高农民的收入。
五、较好的品质
除了高产量外,玉米杂交种还具有较好的品质。
这包括玉米的营养价值、口感和食用
品质等方面。
较好的品质可以提高玉米的市场竞争力,提高销售价格,为种植者带来更好
的经济效益。
六、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
玉米杂交种一般还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能够有效地抵御玉米常见的病虫害,保
护玉米的健康生长。
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也能够降低农民的
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七、较好的耐储性和耐运输性
玉米杂交种一般还具有较好的耐储性和耐运输性,能够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能够保持较好的品质,延长商品期,提高商品价值。
这对于玉米的加工和销售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提高销售的难度和降低运输的损耗。
以上就是关于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简要分析,通过了解这些性状,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的玉米品种,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从而为农民的生产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希望这些信息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