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因子分析

合集下载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玉米杂交种是通过选育和杂交技术培育出来的一种具有优良农艺性状的玉米品种,其主要农艺性状包括生长旺盛、耐旱抗逆、抗病虫和丰产等特点。

玉米杂交种具有生长旺盛的特点。

它在生长发育期间,叶面绿色、植株高大、株型整齐,生长势强,倒伏性低,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快速生长,并形成较高的产量。

玉米杂交种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种植条件下都能够表现出较好的生长旺盛特性,适应性强。

玉米杂交种具有耐旱抗逆的特点。

在干旱条件下,杂交种能够通过其强大的生长能力和发展出的深根系结构,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保持植株对干旱的适应能力。

玉米杂交种对其他逆境条件,比如高温、强光、盐碱土等方面也有较好的抗逆性,这些特点使得玉米杂交种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和较高的产量稳定性。

玉米杂交种具有抗病虫的特点。

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抗玉米病虫害的侵袭,包括具有较好的抗病毒病能力、抗真菌病能力、抗虫害能力等。

这些抗病虫性状的表现使得玉米杂交种在种植过程中相对不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可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持环境的稳定,同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玉米杂交种具有丰产的特点。

通过种植优质、高产的杂交种,农民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经济效益。

与传统品种相比,玉米杂交种的平均产量通常更高,并且能够稳定地保持在较高水平,经过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可以获得更好的产量表现。

玉米杂交种通过其生长旺盛、耐旱抗逆、抗病虫和丰产等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具有更好的生长势和产量稳定性,使其成为当今玉米生产中的重要品种。

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种植选择,为玉米生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玉米杂交种则是通过人工杂交选育出来的,具有较高产量和优良农艺性状的玉米品种。

在农业生产中,了解玉米杂交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对于种植者选择适合的品种,提高玉米产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对玉米杂交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抗逆性强玉米杂交种一般具有较高的抗逆性,包括抗病虫害、抗逆境等。

在实际生产中,抗病虫害是玉米高产的重要保障,而抗逆境能力则可以使玉米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的产量。

抗逆性强是玉米杂交种的一个重要农艺性状。

二、早熟性强早熟性是指玉米杂交种在相同种植条件下,比一般品种更早成熟,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生长发育,节省生长周期。

早熟性强的玉米杂交种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种植环境,降低气候风险,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对于抢收抢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较高的产量玉米是以产量为主要经济性状的作物之一,而玉米杂交种通常具有较高的产量。

这是通过杂交育种选择出来的优质品种所具有的优势。

较高的产量可以使种植者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四、较好的抗逆适应性玉米杂交种一般还具有较好的抗逆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种植环境和生长条件。

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保障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也能够减少因天气原因而造成的损失,提高农民的收入。

五、较好的品质除了高产量外,玉米杂交种还具有较好的品质。

这包括玉米的营养价值、口感和食用品质等方面。

较好的品质可以提高玉米的市场竞争力,提高销售价格,为种植者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六、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玉米杂交种一般还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能够有效地抵御玉米常见的病虫害,保护玉米的健康生长。

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也能够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七、较好的耐储性和耐运输性玉米杂交种一般还具有较好的耐储性和耐运输性,能够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能够保持较好的品质,延长商品期,提高商品价值。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杂交种是高产优质、品种稳定的代表。

玉米杂交
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包括生长发育期、植株性状、叶片性状、穗型和籽粒性状等。

以下是对
这些性状的简析。

1. 生长发育期:玉米杂交种的生长发育期相对较短,一般为100-115天。

在同一生
长环境下,其生长速度较快,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这也意味着对环境、土壤、气候
等方面的要求比较高。

2. 植株性状:玉米杂交种的植株高度一般在1.5-2.5米之间,具有较强的穗上性,
也就是穗排在较高的位置,利于光合作用。

植株根系发达,能够充分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同时也具有抗逆性强的优点。

3. 叶片性状:玉米杂交种的叶片相对比较宽,呈剑形,较全面地展开,利于光合作用。

叶片颜色通常呈亮绿色,有时会因叶绿素过多而呈深绿色,而这也有可能是缺肥的表现。

4. 穗型:玉米杂交种的穗型要求一般是直立、紧密、开花均匀,整齐美观。

另外,
穗长叶多、抗倒伏性好也是重要的要求。

此外,穗上的开花最好是同步进行,这样有利于
提高产量。

5. 籽粒性状:玉米杂交种的籽粒形状主要包括:籽粒大小、籽粒形态、籽粒色泽等。

籽粒大小一般要求饱满、规则,同时大小也要适中,符合市场需求。

籽粒形态一般为半球
形或扁圆形,表面光滑,以便流通和加工。

籽粒色泽一般为黄色,也有些品种为白色或淡
黄色。

总的来说,玉米杂交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都与提高产量、稳定品质有直接关系,
这也是玉米杂交种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包括植株高度、穗位高度、茎粗、叶片大小和颜色、生长势、抗病性能、耐旱性能、产量等。

1、植株高度植株高度是指玉米幼苗地面至茎尖的距离,是影响株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高度合适的植株有利于降低倒伏率,增加产量。

通常玉米杂交种的植株高度要比品种高,约在2-3米之间。

2、穗位高度穗位高度是指玉米穗在植株中的高度位置,处于植株中部位置的穗一般较易成活、结实、产量高。

玉米杂交种的穗位较为统一,在植株中部或中下部,容易收获,降低了收割损失。

3、茎粗茎粗是指玉米植株茎的粗细程度,与植株的稳定性、干物质积累以及耐倒伏能力有关。

通常情况下,茎粗适中,既不粗,也不细,以保证一定的稳定性。

4、叶片大小和颜色叶片大小和颜色与植株的生长势息息相关。

健壮的生长势会使叶片茂盛,通常呈深绿色,叶面光泽度较高。

反之,生长势不佳、营养不良的植株叶面颜色为黄绿色、红色或苍白色。

5、生长势玉米的生长势包括株高、生长速度、叶片和根系的发育程度、芽数等多个方面。

健壮的生长势是高产的前提之一,行稀密、施肥量、雨量和温度等均对玉米生长势产生影响。

6、抗病性能玉米的抗病性能直接影响着产量和品质。

较具有抗病性的玉米杂交种通常具有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品质。

不同杂交种对病害的抗性能力不同。

7、耐旱性能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旱情对其影响较大。

耐旱性较好的玉米杂交种能够抗旱、逆境,旱情发生时干物质积累不减少或减少较少,从而增加玉米的产量。

8、产量玉米杂交种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产量。

优秀的杂交种通常具备耐病、耐旱、稳产且产量高的特点,其单产远远高于普通品种。

为达到最佳的产量表现,需在合适的时期、合适的施肥方案下进行正确的管理。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玉米杂交种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种类,具有高产、耐性、耐候等优点。

其主要农艺性状包括生长速度、茎秆高度、叶片特征、穗长、穗重、籽粒形态和数量、籽粒含水量和质量等方面。

1. 生长速度:玉米杂交种具有快速生长的特点,并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的高度和生长程度。

在良好的生长条件下,玉米杂交种的生长速度能够比传统种类快3-4倍。

2. 茎秆高度:玉米杂交种的茎秆高度相对于传统种类更高,能够达到2-3米的高度,这有助于其能够更好地利用光能和增加穗部的数量,提高产量。

3. 叶片特征:玉米杂交种的叶片形态相对于传统种类更加良好,叶面横宽、长,叶片边缘更加平整,有助于增加光合作用和保持植株的健康状态。

5. 穗重:玉米杂交种的穗重相对于传统种类更加重,能够达到500-1000g的穗重,这有助于增加单株的产量。

6. 籽粒形态:玉米杂交种的籽粒形态相对于传统种类更加标准,形状规整且更为笔直,这有助于增加籽粒的数量和质量。

7. 籽粒数量:玉米杂交种的每个穗部所产生的籽粒数量相对于传统种类更多,通常可以达到400-600个以上。

9. 籽粒质量:玉米杂交种的籽粒质量相对于传统种类更佳,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并且口感更好,这有助于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玉米杂交种则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形式之一。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对于玉米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这些性状进行简析对于玉米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产量性状玉米杂交种的产量性状是衡量杂交优势的重要指标,也是农民关注的重点。

一般而言,杂交种的产量比传统的自交种和直系后代更高。

这是由于杂交种的杂种优势效应,杂交种的子代具有更好的抗逆性、适应性和生长速度,从而保证了更高的产量。

杂交种的产量性状还受到种植密度、施肥水分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分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杂交种的产量。

2. 抗逆性性状玉米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逆境的影响,如干旱、病虫害等。

玉米杂交种的抗逆性性状对于玉米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杂交种在抗逆性方面具有优势,能够在干旱和病虫害等逆境条件下保持更好的生长状态和产量表现。

通过对杂交种抗逆性性状的分析,可以选育出更具有抗逆性的玉米杂交种,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稳定性。

3. 品质性状玉米的品质主要包括玉米的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

外观品质包括玉米粒的大小、形状、颜色等,而食用品质则包括玉米的口感、甜度、香味等。

对于玉米杂交种而言,其品质性状对于玉米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杂交种在品质性状上具有更好的表现。

杂交种的玉米粒更加饱满、色泽更加鲜艳,口感更加甜美。

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

通过对品质性状的分析,可以选育出更优质的玉米杂交种,满足市场需求。

4. 生长期性状玉米的生长期不仅影响着玉米的产量,也影响着玉米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玉米杂交种的生长期性状对于玉米的生产和种植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杂交种的生长期较短,生长速度快,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生长过程并进入收获期。

这对于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生长期性状的分析,可以选育出更快速、更适应不同地区的玉米杂交种,从而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率。

玉米主要数量性状遗传相关分析

玉米主要数量性状遗传相关分析

玉米主要数量性状遗传相关分析玉米的产量、数量、性状是多个数量性状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玉米各主要农艺数量性状对产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充分了解目标数量性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程度,明确各主要农艺数量性状对产量构成的相对重要性,从而有根据、有重点地进行自交系的选择和杂交组合的选配。

同时将产量与各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分解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进一步剖析各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研究采用完全双列杂交遗传设计对11个玉米自交系及其组配的杂交组合进行遗传相关分析,为玉米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的11个玉米杂交系由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系提供,并对其编号:1、47×90,2、39×44,3、99×13,4、99×61,5、45×60,6、99×44,7、新玉米9号(CK),8、45×44,9、61×06,10、99×15,11、37×44等11个组合。

1.2试验设计配置的11个杂交组合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3.5m×0.9m=3.15m2。

地膜覆盖,膜宽为70cm。

人工播种,一区两行,株行距为25cm×50cm,试验地面积为24m×6m=144m2,每小区行距为50cm,株距为25m,播种深度为5-7cm,每小区种植28株,试验地总株数为924株。

抽雄期,每小区随机选择10株,测其株高、穗位;收获时,每小区随机选择10个果穗进行室内考种,测其穗长、穗粗、百粒重等。

玉米各农艺数量性状数据如下表1。

2结果与分析作物杂交优势是各个数量性状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各数量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因而对一个数量性状的选择势必影响到另一个数量性状的遗传效果。

一般所观察到的是表现型的相关,包含环境的影响,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各数量性状间相关的遗传效应。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1. 生长势:玉米杂交种在生长势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特点。

一般来说,玉米杂交种的
株高较高,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株型匀称,生长健壮。

2. 产量:玉米杂交种在产量方面往往比传统的自交系杂种具有更高的产量潜力。


主要体现在单位面积上能够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同时也能够适应不同的种植条件和环
境。

3. 抗逆性:玉米杂交种在抗逆性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特点。

其具有较强的抗旱性、抗
虫性、抗病性和抗逆性。

在干旱、高温、土壤贫瘠等恶劣条件下,仍能保持较好的生长势
和产量表现。

4. 早熟性:玉米杂交种在早熟性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特点。

其通常具有较短的生育期,能够适应不同的种植区域和季节变化,降低由于季节气候等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产
量和经济效益。

5. 籽粒质量:玉米杂交种在籽粒质量方面也表现出较好的特点。

其籽粒通常较大、
较饱满,呈黄色或白色,颗粒饱满,富含淀粉和其他营养物质,并且具有较低的脆性和糙
米率。

6. 群体性状:玉米杂交种在群体性状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特点。

群体单株的农艺性状
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株型、穗型、穗长等均相对较为稳定,方便管理和机械化收获。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体现了其在生长势、产量、抗逆性、早熟性、籽粒质
量和群体性状等方面的优势和特点,为玉米种植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单产水平不高,与 美国相比,在育种水平、栽培技术、产量方面有很大 差异。 美国是世界上生产玉米最多的国家,玉米种植 面积占世界玉米总面积的 1/4,总产量占世界的 1/2, 单产水平高[3]。 在我国加入 WTO 后,杜邦先锋种业、 孟山都、 先正达、KWS 等外国种业纷纷进入我国,给 我国玉米育种科研单位和种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挑 战和压力,为更快的摆脱困境,及早赶上国外品种的 水平,在充分发挥本土玉米种质资源优势基础上,积 极引进国外资源材料,提升育种水平是当务之急。
防 治 对 策 研 究 [J].农 村 生 态 环 境 ,2002,18(2):24-28. [5]张 洪 程 ,戴 其 根 ,霍 中 洋 ,等 .水 稻 超 高 产 栽 培 研 究 与 探 讨 [J].中
国 稻 米 ,2012,18(1):1-14.
[6]江立庚,曹卫星,甘秀芹,等.不同施氮水平对南方早稻氮 素 吸 收利用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4,37(4): 490-496.
作 者 简 介 :李 忠 南 (1991-),男 ,在 读 硕 士 。
学 报 ,2002,57(5):531-538. [3]曲均峰. 化肥施用与土壤环境安全效应的研究[J]. 磷肥与复
肥,2010,25(1):10-12. [4]徐谦,朱 桂 珍,向 俐 云.北 京 市 规 模 化 畜 禽 养 殖 场 污 染 调 查 与
试验研究 2015.1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因子分析
李忠南 1 王越人 2 李福林 2 张 建 2 李光发 2 (1. 吉林农业大学 长春 130118;2.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海龙 135007)
摘要:通过对 14 份玉米自交系进行 10×4 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试验,遗传分析表明:参试各组合在 出苗率、出苗时间、吐丝时间、出蓼-吐丝间隔时间、株高、穗位高、吐丝-成熟时间、成熟日数、收获 籽粒水分、脱粒水分、公顷产量、穗长、穗行数、秃尖长度、百粒重、粒穗比、容重 17 个数量性状上差异 较大。 通过对这 17 个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表明,有 20 个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有 43 个性状间 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 通过因子分析表明,产量、穗长、百粒重、出蓼-吐丝间隔时间短,是品种选育的 第一要素;合理的株高、穗位、吐丝时间,是品种选育的第二要素;较低的收获水分,脱粒水分,较小的 秃尖是品种选育的第三要素;适当的吐丝-成熟日数、成熟日数、穗行数,是品种选育的第四要素。 关键词:玉米;数量性状;相关;因子;分析
853×340 (黄系×旅系) PHP38×PHHB9,Reid 群
Reid 群 PHHB9×PH09B, Reid 群 PH7VO×PHBE2(Lancaster)
Reid 群 未知 未知 未知 未知 加拿大早熟群体 Reid 群
来源 自选 自选 自选 自选 铁岭市农科院 铁岭市农科院 铁岭市农科院 铁岭市农科院 铁岭市农科院 铁岭市农科院 铁岭市农科院 铁岭市农科院 铁岭市农科院 东北农业大学
及黄旅血缘的通 B20 共 4 份材料为母本, 以外来材 料 Ph09b、Ph2vk、 Ph6jm、 Ph4cv、 Ph1w2、 Kx3564♀、 K208、K210、五谷 704♂、EP9 共 10 份材料为 父本进 行杂交组合配制。 具体情况见表 1。 1.2 试验方法
2012 年按 NCII 遗传交配设计, 共配制 40 个杂 交 组 合 ,其中 近 缘 基 础 材 料 测 试 26 个 组 合 ,准 优 势 群测配 14 个。 2013 年在通化市农科院试验田进行杂 交组合鉴定试验,杂交组合鉴定试验以先玉335 为对 照品种。 杂交组合鉴定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3 次重复,2 行区,行长 4 m,行距 65 cm,株距 25 cm, 密度 61 541 株/hm2,单粒播种。 杂交组合鉴定试验调
为此, 利用国内外 10 份外引 优势系为父 本,利 用通化市农科院 4 份自选系为母本, 进行不完全双 列杂交, 对所组配的 40 个组合 17 个数量性状 进行 调查与测量,并进行了相关分析、因子分析,为创制 强优玉米新组合和基础材料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选用自选系 Reid 血缘的通 1009、通 852、通 465
表 1 材料血缘、来源
材料 通 1009 通 852 通 465 通 B20 Ph09b Ph2vk Ph6jm Ph4cv Ph1w2 Kx3564♀
K208 K210 五谷 704♂ EP9
血缘 铁 7922×掖 107, Reid 群 铁 7922×掖 107, Reid 群 铁 7922×掖 478, Reid 群
[7]孟琳,王强,黄启为,等.猪粪堆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 和 氮 效 率 的 影 响 [J].生 态 与 农 村 环 境 学 报 ,2008,24(1):68-71.
[8]黄 昌 勇 .土 壤 学 [M].北 京 :中 国 农 业 出 版 社 ,2000:44-45.- 源自9 -2015.1 试验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相关分析 由 表 2 可 以 看 出 ,17 个 性 状 相 关 分 析 表 明 , 有
20 个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有 43 个性状间存在 极显著相关关系。 出苗率与其他 16 个性状无关系, 主要原因是本试验为小区试验, 是在连续不缺苗的 行中间取样。
出苗时间与出蓼-吐丝间隔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 与吐丝-成熟日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容重呈显著负 相关。 说明出苗时间越短,出蓼-吐丝间隔时间越长, 吐丝-成熟日数越短,容重越高。
查项目有出苗时间、出苗率、抽蓼时间、吐丝时间、成 熟时间,乳熟后期测量株高和穗位,测量采收时籽粒 水分。 秋收时在行中间连续取 10 株测产,单位产量、 百粒重均按标准水分(14%)计算。考种项目包括穗长、 穗行数、秃尖长度、百粒重、粒穗比、脱粒水分、容重。
相关、 因子分析采用 DPSv14.10 数据处理系统, 水分测定采用电容式谷物水分测定仪 PM-8188。 容 重测定采用谷物电子容重器 GHCS-1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