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15-2017年间常规玉米的农艺性状进行分析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杂交种是高产优质、品种稳定的代表。
玉米杂交
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包括生长发育期、植株性状、叶片性状、穗型和籽粒性状等。
以下是对
这些性状的简析。
1. 生长发育期:玉米杂交种的生长发育期相对较短,一般为100-115天。
在同一生
长环境下,其生长速度较快,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这也意味着对环境、土壤、气候
等方面的要求比较高。
2. 植株性状:玉米杂交种的植株高度一般在1.5-2.5米之间,具有较强的穗上性,
也就是穗排在较高的位置,利于光合作用。
植株根系发达,能够充分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同时也具有抗逆性强的优点。
3. 叶片性状:玉米杂交种的叶片相对比较宽,呈剑形,较全面地展开,利于光合作用。
叶片颜色通常呈亮绿色,有时会因叶绿素过多而呈深绿色,而这也有可能是缺肥的表现。
4. 穗型:玉米杂交种的穗型要求一般是直立、紧密、开花均匀,整齐美观。
另外,
穗长叶多、抗倒伏性好也是重要的要求。
此外,穗上的开花最好是同步进行,这样有利于
提高产量。
5. 籽粒性状:玉米杂交种的籽粒形状主要包括:籽粒大小、籽粒形态、籽粒色泽等。
籽粒大小一般要求饱满、规则,同时大小也要适中,符合市场需求。
籽粒形态一般为半球
形或扁圆形,表面光滑,以便流通和加工。
籽粒色泽一般为黄色,也有些品种为白色或淡
黄色。
总的来说,玉米杂交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都与提高产量、稳定品质有直接关系,
这也是玉米杂交种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越多 产 量越 高 ; 长与 小 区产 量呈 正相 关 , 相关 系0
数 为 03 9, 明穗 长对 产 量 的 作 用 影 响 较 大 , 一 .8 表 在
维普资讯
1 6
定情况下, 穗长的增长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22 直播 组 杂 交种 产 量分 析 . 2 . 方差 分析 .1 2
玉 米 的 7个农 艺性 状 对 玉 米 产量 的影 响 不 同 。
套 种 和直播 时 各农 艺性 状 与产 量 的相关 性有 很 大差
别 。套种 时 , 粗 、 行 数 、 粒 重 对 产 量 的影 响较 穗 穗 千 大 , 择 品种 时应 着 重对 穗 粗 、 行数 的选 择 ; 播 选 穗 直
地无 趋 向式 肥 力差 异 。
表 1 套 种 组 各 农 艺性 状 调 查
文 章 编 号 :0 1 3 X(0 8 0 - 0 5 0 1 0 - 61 2 0 ) 5 0 1 - 2
高产 是 当前 玉米 育种 的主要 目标 。玉米 产量 的
高低 与 其农 艺性 状 尤其 是 产 量 构 成 因 素有 关 , 量 产
直播 组 产 量结 果 及方 差 分 析见 表 4 表 5 结 果 、 。
表明, 组合 间 的 F值 27 达显 著 水 平 , 明 各 品种 . 6, 表 间存 在 显 著 性 差 异 , 区 组 间 差 异 不 显 著 , 明试 而 说
验地 力 均 匀 。
表 4 直 播 组 各 农 艺 性 状 调 查
性状 是数 量性 状 , 受微 效 多基 因控 制 , 受环 境 因素 易 的影 响 , 性状 间彼此 关 联 , 一 性状 的改变 必然 导 且 某 致其 他 性 状 的变 化 。因此 , 究 各农 艺 性 状 与产 量 研 间相 关性 , 于减 少 玉米 高产 新 品种 选育 的盲 目性 , 对 提 高 育种效 率 具有 重要 作 用 。本试 验 对玉 米 7个 主 要 农 艺 性状 与 产 量 进行 相 关 分 析 , 目的在 于 探 索 各
不同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比较分析

不同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比较分析八五一〇农场科研站为了加快玉米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上的推广和应用,正确引导种植户了解、认识和使用玉米优良品种,进一步筛选适于当壁镇地区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玉米新品种,我们进行了一组品种评比区域试验。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计试验于2012年在黑龙江农垦八五一〇农场科研站实验基地进行。
试验材料选用14个适于当壁镇地区气候条件的玉米品种,每个品种种植10行,长30米。
5月2日按照各品种密度要求进行播种,亩施总量二铵15公斤,氯化钾5公斤,尿素20公斤,田间管理同大田。
1.2测定项目灌浆期,测量玉米株高、穗位等植株性状;成熟期调查玉米穗粒数、百粒重等产量性状。
1.3数据处理与分析试验结果用Excel进行处理和分析。
2结果与分析2.1不同品种玉米植株性状的比较分析表2不同品种玉米的植株性状比较品种株高(cm)穗位高(cm)穗位比(cm/cm)倒折率(%)龙单38 280.33 108.50 0.39 70.88 龙单60 284.33 107.17 0.38 0.00 龙单62 270.00 101.75 0.38 0.00 哲单37 247.00 101.67 0.41 0.00 龙育4 275.67 96.83 0.35 0.00 龙育97 273.00 118.67 0.43 9.27 绥玉7 245.00 93.67 0.38 0.00 玉龙98 302.50 120.00 0.40 14.50 巴玉10 275.00 103.00 0.37 0.00 宏育422 313.50 99.00 0.32 0.00 宏博18 233.67 91.87 0.39 0.00 伊单60 304.00 119.33 0.39 23.33 哈丰1 300.00 115.67 0.39 17.67 吉龙玉876 275.67 103.50 0.37 0.00由表2看出,不同品种玉米的株高和穗位存在一定的差异。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因子分析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单产水平不高,与 美国相比,在育种水平、栽培技术、产量方面有很大 差异。 美国是世界上生产玉米最多的国家,玉米种植 面积占世界玉米总面积的 1/4,总产量占世界的 1/2, 单产水平高[3]。 在我国加入 WTO 后,杜邦先锋种业、 孟山都、 先正达、KWS 等外国种业纷纷进入我国,给 我国玉米育种科研单位和种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挑 战和压力,为更快的摆脱困境,及早赶上国外品种的 水平,在充分发挥本土玉米种质资源优势基础上,积 极引进国外资源材料,提升育种水平是当务之急。
防 治 对 策 研 究 [J].农 村 生 态 环 境 ,2002,18(2):24-28. [5]张 洪 程 ,戴 其 根 ,霍 中 洋 ,等 .水 稻 超 高 产 栽 培 研 究 与 探 讨 [J].中
国 稻 米 ,2012,18(1):1-14.
[6]江立庚,曹卫星,甘秀芹,等.不同施氮水平对南方早稻氮 素 吸 收利用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4,37(4): 490-496.
作 者 简 介 :李 忠 南 (1991-),男 ,在 读 硕 士 。
学 报 ,2002,57(5):531-538. [3]曲均峰. 化肥施用与土壤环境安全效应的研究[J]. 磷肥与复
肥,2010,25(1):10-12. [4]徐谦,朱 桂 珍,向 俐 云.北 京 市 规 模 化 畜 禽 养 殖 场 污 染 调 查 与
试验研究 2015.1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因子分析
李忠南 1 王越人 2 李福林 2 张 建 2 李光发 2 (1. 吉林农业大学 长春 130118;2.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海龙 135007)
摘要:通过对 14 份玉米自交系进行 10×4 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试验,遗传分析表明:参试各组合在 出苗率、出苗时间、吐丝时间、出蓼-吐丝间隔时间、株高、穗位高、吐丝-成熟时间、成熟日数、收获 籽粒水分、脱粒水分、公顷产量、穗长、穗行数、秃尖长度、百粒重、粒穗比、容重 17 个数量性状上差异 较大。 通过对这 17 个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表明,有 20 个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有 43 个性状间 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 通过因子分析表明,产量、穗长、百粒重、出蓼-吐丝间隔时间短,是品种选育的 第一要素;合理的株高、穗位、吐丝时间,是品种选育的第二要素;较低的收获水分,脱粒水分,较小的 秃尖是品种选育的第三要素;适当的吐丝-成熟日数、成熟日数、穗行数,是品种选育的第四要素。 关键词:玉米;数量性状;相关;因子;分析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分析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分析
吕卫东
(菏泽市牡丹区吴店镇人民政府 274000)
【摘 要】本文以 80 个玉米杂交种组合为研究对象,对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 研究与分析。有利于选育出产量高的玉米杂交种,促进玉米高产型品种的选育理论水平的提 高,为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提供详实的参考资料,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提高产量;粮食安全;农艺性状;表现分析
穗位
1.00 -0.058 0.390 -0.04
0.08 -0.02 0.10 -0.17 0.243
表 1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间关系
穗长
穗粗
秃尖
穗行
行粒
1.000 -0.205
0.17 -0.24 0.36 0.13 -0.37 0.005
1.000 0.13 0.48 -0.29 0.66 0.13 0.68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main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Maize Hybrid
Lv Weidong (People's Government of Wudian Town, Mudan District, Heze City 274000)
[Abstract] The yield and main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80 maize hybrid combinations were studied and analyzed in this paper.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elect corn hybrids with high yield, to improve the theoretical level of breeding of high yield corn varieties, and to provide detailed refer⁃ ence materials for relevant departments and staff. [Keywords] corn hybrid; increase yield; food security; agronomical traits; performance analysis
玉米农艺性状、穗部性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进展

玉米杂交种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科技人员对杂种优势的探索和研究。我国科研人员对玉米杂交种的大 量性状开展了杂种优势研究,其中在生育性状、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王振华对玉 米株型和果穗性状的研究表明,F1代的产量性状的优势表现有所不同[1]。汪德润等研究发现,玉米杂种 F1代 各农艺性状都存在杂种优势,其中单粒重、单株产量杂种优势最为明显[2]。现将国内外关于不同相关性状对 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以期为玉米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2013 年,王丽华等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中国东南地区普通玉米的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开展研 究,得到 10 个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关联度分析表明,11 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 关联度由强至弱依次为百粒重>穗长>行粒数>叶片数>雄穗分枝数>穗柄长度>穗粗>秃顶>穗位高>行粒数> 株高;通过关联度分析结果可知,在育种过程中,应在保持适当株高的前提下,选择百粒重大、穗长较长、行 粒数多、全生育期叶片数较多的品种进行推广[10]。2012 年,张晶等以优质甜玉米为研究对象,同样运用灰色 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了青苞玉米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与青苞产量的关联 度大小排序为行粒数>穗行数>穗粗>株高>穗位>穗长>百粒重,其中行粒数、穗行数是影响青苞产量的最大 因素,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百粒重对青苞产量的影响最小[11]。李妍妍等以我国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 20 个 玉米单交种及其 32 份亲本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先后对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变化进行相关、通 径分析,并分析影响产量构成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品种产量随时间推进逐渐提高,亲本产量与品种产量 呈极显著正相关;产量与穗粗、单株穗干重、单株粒干重、穗轴粗、子粒长、株高、叶片宽、生育期、百粒重、行 数和出籽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穗上叶夹角、雄穗分枝数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出籽率、百粒重、穗 位高、生育期、穗长、穗行数等对产量增加直接作用最大;穗粗、密度、穗干重、百粒重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 子。2009 年,李妍妍等研究发现,适当提高玉米种植密度、改变株型和果穗性状是优化玉米产量的关键因
2015年玉米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HENANNONGYE43河南农业2016年第9期(上)LIANG ZHONG LIANG FA良种良法为了筛选鉴定玉米新品种在孟津县水地的丰产性和适应性,为广大农户正确选用玉米品种提供科学依据,为玉米高产开发选定新品种,我们安排了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一、试验地概况本试验安排在会盟镇雷河村郑松林的责任田内,前茬作物为小麦,产量600kg/667m 2,土壤为灌淤土,土层深厚,土地肥沃,地势平坦,质地黏淤,保水性好,灌溉条件优越。
二、试验设计本试验采用10个品种,3个重复,30个小区,重复间留走道0.5m ,小区间埂宽0.4m ,四周以大田为保护区,品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20m ×3.6m=72m 2,每个小区播种6行,行距0.6m ,株距0.3m ,密度3 700株/667m 2。
三、试验管理情况本试验6月14日趁墒人工播种,6月19日出苗,因出苗不太齐,6月21日浇水1次。
7月5日5叶定苗。
7月6日喷除草剂灭草。
7月12日每667m 2追施复合肥(25-14-6)25kg 、二铵(42-12)12kg 、氯化钾10kg 。
7月16日喷施矮壮素1次。
7月26日第2次追肥,每667m 2追施尿素20kg 。
8月12日和8月26日各浇水1次,9月22日收获。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经各小区实收产量结果(见表1)。
参试品种比对照表现增产的有7个品种,1个品种与对照品种基本持平,只有1个品种比对照品种减产。
根据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结果(见表2)分析,隆平206大幅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穗大,平均单穗588粒,比对照496粒多92粒,单穗重达174g ,虽然株高比对照高12cm ,穗位多13cm ,但由于该品种茎秆坚韧,加上喷洒过矮壮素,没有造成明显的倒伏。
淦玉108的增产原因主要是植株紧凑、茎秆粗壮、结实性好,双2015年玉米品种比较试验总结孟津县种子公司 金怀良表1 2015年玉米品种比较试验产量结果表2 2015年玉米品种比较试验考种结果穗率高(44%),穗头整齐,平均单株粒重达181g ,株高偏低抗风不倒,产量稳定。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曲涛一、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影响探究方式概述作为我国重要基础产业,农业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近年来也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而产量性状也被农学育种界公认为重要性状,对其的研究也成为了当前基层产业机构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核心发展方向。
玉米是现阶段国家重要的粮食作物,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玉米产量的需求也呈现出逐渐递增的趋势,为系统化分析各农艺性状对玉米产量的重要影响,选用八个杂交组合及两个对照进行试验探究,分析比较不同杂交种的产量和农艺性,为后续玉米种植效益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在进行实验探究过程中,为了确保实验探究数据结果的精准度,基层产业机构和相关主管部门实验人员,需确保除品种农艺性状不同外,其它条件保持一致性,且为了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对实验田进行合理化深耕、施肥处理也是极为必要的。
在实验探究作业过程中,为得到最准确的实验数据,实验人员需重复三次实验,并将实验区分为双行区。
除此之外,在进行实验探究过程中,为了保证数据实验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工作人员需将种植材料实验区设计为长方形,并在田间提高随机区组设计,以此来确保采集数据的代表性和有效性,与此同时为更好研究玉米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在后期玉米生长过程中,实验人员需全面系统地将玉米株高、穗位、生长状态以及茎的粗壮进行详细记录。
在收获时,工作人员需尽量选择中间三行的玉米,对其穗长度、粗细程度、秃尖数量、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出籽率等参数进行详细记录,以此来了解不同农业性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并依照水分含量14%折算出实验玉米亩产量。
最后为详细探究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工作人员需将采集数据利用方差分析法和LSD分析法进行系统化分析。
二、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影响实验数据概述1、农艺性状对玉米产量影响概述经过大量实验数据探究可知,不同农艺性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具体而言其影响结果如下:(1)千粒重对产量影响在不同农艺性状中,千粒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是极高的,而通过大量实验探究可知,在其它农艺性状稳定的基础上,产量与玉米千粒重呈现正相关关系,因此为从根本上要想提高玉米产量,工作人员可从提高千粒重入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2015-2017年间常规玉米的农艺性状进行分析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合在福清及周边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通过2015-2017年间对6个常规玉米品种和在2017年间5种水果玉米、甜糯玉米15个品种的对比种植试验,以掌握其农艺性、丰产稳定性等特征,利用LSD法与高稳系数法进行数据分析,筛选出明甜系列、南玉1号、华健1号、晶甜9号、南玉218、苏玉39几种经济效益较高的玉米品种推广种植。
关键词:玉米;高稳系数;农艺性状;产量对比Abstract: In order to select the maize varieties with highter econnomic to popularize ,6 varieties of conventional corn were tested during 2015-2017 and 5 kinds of fruit corn, 15 varieties of sweet-waxy maize were tested in 2017.So we can grasp their agronomic, high yield stability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LSD method and high stability coefficient method, several maize varieties with high economic benefit, such as Mingtian series, Nanyu 1, Hua Jian 1, Jingtian 9, Nanyu 218, Suyu 39, were selected.Key words:maize; Hight Stability Coefficient;agronomic characters;production comparison玉米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每年全球的玉米总产量比其他任何作物产量都要高。
中国的玉米市场巨大,在2000年,玉米成为仅次于水稻的中国第二大粮食作物。
[1]2014年世界玉米总产量为10亿4千万吨,其中美国以世界总量的35%占据首位,中国占21%,产量仅次于美国。
在全国玉米的6个种植区域中,福建省所在的南方丘陵玉米区的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总面积的6%,总产量占全国产量的5%【2】。
为了筛选出适合福建福清地区种植推广的玉米品种,以开拓玉米销售业务,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闽绿合作社于2015年至2017年3年间内,在福清镜洋镇的生产种植基地对我省已审定或国家审定涵盖我省的若干玉米品种进行对照种植,对这些玉米品种在福清镜洋镇种植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等进行客观评价。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及环境试验地点位于福清镜洋镇浮山村,试验点中心纬度为北纬N25°44′39.22″,东经E119°15′52.46″,海拔81m。
基地周围低山环绕,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9.7℃,年无霜期325天,年平均降雨量约1250毫米,面积250亩,土壤肥力中等。
1.2参试品种水果玉米:5种通过广州省审定的南玉系列:南玉518、南玉218、南玉127、南玉222、南玉17。
甜糯玉米:华南农大引进的明甜系列4个品种:明甜10、明甜17-2、明甜11、明甜17-1;泰鲜甜系列3个品种:泰鲜甜1号、泰鲜甜2号、泰鲜甜4号;G516-G518;以及南玉1号、华健1号、晶甜9号、明玉1203、金百甜28共15种品种。
常规玉米:苏玉29(国审玉2010016)、苏玉30(国审玉2011022)、苏玉36(国审玉2012014)、苏玉39(闽审玉2014005)、登海3622(闽审玉2014007)、联创799(国审玉2014021)6个品种。
本次常规玉米试验分析,以联创799为对照,联创799在当地推广面积较大,表现稳定,其2012-2013年参加东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 年平均每667m2产量530.9kg[3]。
1.3试验设计及栽培措施水果玉米与甜糯玉米:试验在2017年4月份至7月份进行,其中水果玉米种植5亩,甜糯玉米16亩,每种品种种植18m^2,不设重复。
用育苗盘育苗,在4月13日用育苗盘育苗,每盘50粒。
4月19日出苗,4月27日时到达玉米3叶1心时期人工移栽,株行距为35*40cm,具体每个品种的种植密度略有小差异。
4月23日第1次追肥,每667m^2施尿素10 kg; 5月中旬施肥前以打虫药(氯氟氰菊酯、吡虫啉)为主,5月20日左右用草药玉洋洋打一次,保证草除干净。
5月23日进行第2 次追肥,用尿素15 kg、氯化钾5 kg,施于畦中并培土覆盖。
收获测产时由于天气转热,在6月23日左右水果玉米逐渐开始采收,持续时间2-3天。
甜糯玉米采收时间在7月1日开始,持续到在7月10日左右。
收获时,各品种随机采摘30个果穗,进行室内考种,测定各品种果穗农艺性状。
病虫害主要考察纹枯病、南方锈病、玉米螟、蚜虫的发病情况,各种病害和虫害用综合评判的方式进行考量。
常规玉米:试验在2015年-2017年间进行,每种品种小区面积133.4m2 ,2个重复,每个小区5行,种植密度控制在3600株/667m2。
基地试验田3年间前茬为马铃薯收获后的冬闲田,冬前耕翻晒垡,每年3月底耙田整地设置小区,施1 000kg/667m2有机肥作基肥并耕翻,整地要求达到松、深、碎、平,然后用小型拖拉机按120cm(包沟)起畦,并开好环田沟、畦沟和排水沟,以利田间排灌。
播种前翻晒种子1天,4月底播种,采用35cm*30cm的直播方式,每穴2粒,深度3cm左右,,并施高效复合肥25 kg/667 m2,辛硫磷颗粒剂2kg/667 m2防治地下害虫,播种完后打一遍丁草胺除草。
福清基地玉米整个生长周期于5月初追肥一次,亩施50kg复合肥。
5月初、5月底和6月中旬打药,总共三次,5月初以打虫药(氯氟氰菊酯、吡虫啉)为主,5月底和6月初以虫药配点杀菌剂(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多菌灵等)为主。
收获时,实收中间3 行去除苞叶后的净鲜果穗计产,产量按14%含水量统一折算。
1.4分析方法利用LSD法对常规玉米各品种产量进行多重差异性比较,水果玉米和甜玉米只进行农艺性和商品性比较。
利用高稳系数法(HSC:Hight Stability Coefficient)[4] 对5种常规玉米品种的高产稳定性进行评判,此方法融合了丰产性与稳产性的评判。
其公式为:HSCi=((X ̅_i-S_i))/(1.10X ̅_ck )×100%其中X ̅_i为第i个品种的平均产量,S_i为第i个品种的产量标准差,X ̅_ck为对照品种的平均产量。
HSC值与品种的高产稳产性成正比关系。
2.结果分析2.1水果玉米对5种水果玉米农艺性进行分析(表1)。
在株高上,南玉518和218相对较矮,穗位较矮,南玉127、218、17棒子大小相对匀称美观。
秃尖上南玉127玉南玉17相对其余3个品种表现较好;穗行数和行粒数各品种差别小。
在抗病虫害上,南玉127最好,南玉218中等,南玉222感病感虫与南玉518的籽粒有不同程度的虫蛀现象,南玉222尤为严重。
对5种水果玉米的商品性进行分析(表2)。
南玉218与南玉17外观品质表现最好,南玉518、222与南玉127分别因为虫蛀现象与品种特性问题外观稍逊。
5个品种在食后皮渣方面表现一致,皮渣较少;适口性则为南玉17最佳,南玉218次之,南玉127最差。
口感甜度从低到高依次为南玉17、南玉127、南玉518、南玉222、南玉218。
综合考量5种水果玉米艺性状与商品性,南玉222品种性状较为逊色,种植的经济效较低,不推荐推广种植,而南玉218因为商品性与农艺性状综合考量较为出色,可以作为福州及周边县市区水果玉米推广销售的主力品种。
表1 水果玉米农艺性状品种株高(cm) 穗位高(cm) 穗粗(cm) 穗长(cm) 秃尖(cm) 穗行数行粒数抗性南玉518 140.2 30.3 4.5 21.1 3.3 17.8 35.4 中抗虫害,有虫蛀南玉218 150.2 25.2 4.5 21.3 3.0 16.2 36.1 抗病害,中抗虫害南玉127 175.4 25.0 4.5 20.0 1.1 19.5 39.2 抗病虫害南玉222 162.2 45.5 3.7 20.3 3.2 18.2 37.4 高感病害,感虫南玉17 165.3 49.8 4.2 20.0 0.8 14.6 34.4 抗病虫害表2 水果玉米商品性品种外观品种香味粒色适口性甜度食后皮渣南玉518 中等中等淡黄中等甜少南玉218 好浓黄艳好超甜少南玉127 中等中等淡黄差甜少南玉222 差浓黄艳好甜少南玉17 好浓黄艳好中等少2.2甜糯玉米对15个甜糯玉米品种的农艺性和商品性进行分析(表3、表4)。
各品种玉米间穗长长度差异大约在4cm以内,穗粗的差异在1cm以内;其中泰鲜甜系列品种间穗长穗粗较一致,在外观上不容易区分出来。
穗长最短的为明玉1203,其穗宽为4.2cm,所以其外观较为细小;外观体积最粗大的为G516,其余品种的穗长在18.0-20.3cm;穗粗在4.6-5.0cm波动。
穗行数与行粒数各系列品种差异较大,穗行数最少的华健1号和最多的泰鲜甜1号穗行数平均相差7.3,行粒数最少的明玉1203和最多的G516平均相差11。
明甜系列品种表现为籽粒较大,较饱满;而泰鲜甜系列、G系列、晶甜9号、籽粒较小,行粒数更多。
在抗病虫方面表现,泰鲜甜系列、华健1号、南玉1号、晶甜9号更抗病虫害,虫蛀现象轻微,产品外观没有受到影响,而明玉1203感病感虫,虫蛀现象严重,外观表现最差。
在株高方面,泰鲜甜最高,导致其容易出现倒伏现象,明甜系列相对较矮抗倒伏性强,不易受台风灾害影响。
南玉1号、泰鲜甜系列、华健1号晶甜9号口感绵软顺滑,加之甜度较高,食用品质好,更容易受消费者喜爱;明甜系列和G系列口感甜度都稍显逊色,而明玉1203籽粒外皮较厚食后皮渣较多,食用品质差。
综合考量,明玉1203商品性较差不宜在此地区推广种植;泰鲜甜系列虽然在抗病虫性和食用品质上表现良好,但其较高的株高在沿海地区频繁的台风灾害下易导致其在收获前倒伏,所以也不宜推广;明甜系列、南玉1号、华健1号、晶甜9号综合表现良好,适合在提高田间管理的基础上大面积种植。
表3 甜糯玉米农艺性品种株高(cm) 穗位高(cm) 穗粗(cm) 穗长(cm) 秃尖(cm) 穗行数行粒数抗性南玉1号 190.2 72.3 4.5 20 1.3 17.6 37.2 抗病虫害泰鲜甜1号 281 129.7 5 20.3 0 19.8 38 抗病虫害泰鲜甜2号 285.2 130.3 5 20 0.5 19.2 36.2 抗病虫害,易倒伏泰鲜甜4号 285.3 130 5 19.8 0.5 19.7 36 抗病虫害,易倒伏金百甜28 238.5 110.3 4.4 18 1.3 16.4 40.1 中抗病虫害,倒伏严重G516 265.3 130.2 5.1 21.5 0.3 16.8 43.2 抗病虫害G517 243.1 120.4 4.1 18.4 1.5 17.2 36.8 中抗虫害,感病G518 268.3 132.2 4.5 18.3 0.5 17.5 38.4 中抗病虫害续表3 甜糯玉米农艺性品种株高(cm) 穗位高(cm) 穗粗(cm) 穗长(cm) 秃尖(cm) 穗行数行粒数抗性明甜17-1 200 75.2 5.1 19.2 1.3 13.5 39.4 中抗病虫害明甜17-2 200.4 75.2 5.3 19 0.5 16.3 36.9 中抗病虫害明甜10 200 75 4.6 18.2 0.6 13.1 38.1 中抗病虫害明甜11 200.5 75.3 5.5 19.4 0.5 16.2 37.7 中抗病虫害华健1号 190 80.4 4.7 18.2 0.2 12.5 41.3 抗病虫害晶甜9号 220.2 100 4.9 19.1 0.2 16.2 41.4 抗病虫害明玉1203 198.2 80.2 4.2 17.2 1.2 14.3 32.2 感虫感病,虫蛀严重表4 甜糯玉米商品性品种外观品质香味粒色适口性甜度食后皮渣南玉1号好浓艳黄好超甜少泰鲜甜1号好浓艳黄好超甜少泰鲜甜2号好浓艳黄一般甜少泰鲜甜4号好浓艳黄好甜少金百甜28 一般一般淡黄一般甜少G516 好浓淡黄一般甜少G517 好浓淡黄差甜少G518 好浓淡黄差甜少明甜17-1 好一般艳黄一般中等少明甜17-2 好一般艳黄一般中等少明甜10 好一般艳黄一般中等少明甜11 好一般艳黄一般淡少华健1号好浓白艳好甜少晶甜9号好浓艳黄好甜少明玉1203 差一般白艳好甜多2.3常规玉米对2015-2017年间常规玉米的农艺性状进行分析(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