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计算实训报告
自来水管道水力计算报告

自来水管道水力计算报告水力计算简介:自来水管道的水力计算是确保管道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一环。
通过对管道的水力特性进行测算和分析,可以保证管道能够满足不同使用场景下的需水量,并确保水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本报告将对自来水管道的水力计算进行详细分析,以提供合理的设计指导。
1. 基本参数在进行水力计算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一些基本参数:- 管道长度:根据实际布置情况测量得出的管道总长度。
- 管道直径:管道的内径,通常以毫米或英寸表示。
- 材料:管道所采用的材料,如钢、铸铁、PVC等。
- 流量:管道系统中所需水流量,通常以立方米/小时表示。
2. 流速计算水流速度是水力计算的重要参数之一,其确定与管道直径、管道材料以及流量有关。
根据流速公式,可以计算得出水流速度:流速 = 流量/ (π * (管道直径/2)²)3. 管道阻力计算管道内的水流将受到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的影响,进而影响水力计算的结果。
根据丧失系数法则,可以计算得出总阻力系数:总阻力系数= Σ(局部阻力系数) + 各段长度 * 径向阻力系数4. 压力计算确保管道系统正常供水的关键在于管道中的水压,在水力计算中需要保证供水压力的合理性。
通过对压力损失的计算,可以得出管道末端的供水压力:供水压力 = 初始水压 - 压力损失5. 选取合适管径根据前述的水力计算结果,可以选取合适的管径,确保管道能够满足供水要求。
在确定管径时,需要考虑到管道的流速以及排列形式等因素。
6. 结论根据水力计算的结果,我们可以获得以下结论:- 确定合适的管径,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供水要求。
- 通过控制管道的压力损失,保证管道末端的供水压力。
- 确保管道系统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以保障供水的质量。
总结:本报告对自来水管道的水力计算进行了详尽分析,通过考量基本参数、流速、阻力、压力等因素,为供水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合理的水力计算对于保证自来水供应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我们建议在实际工程中充分考虑水力计算的结果,以提供高质量的供水服务。
居民楼水力计算实训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居民楼水力计算实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居民楼给排水系统的实际测量和计算,加深对水力学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水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掌握居民楼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熟悉相关规范和标准,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1年X月X日至2021年X月X日实习地点:XX市XX区XX居民楼三、实习内容1. 实地测量(1)测量居民楼层数、每层户数、每户用水量等基本信息。
(2)测量居民楼给排水管道的直径、长度、材质等。
(3)测量居民楼水箱的容积、水位等。
2. 给排水系统计算(1)计算居民楼总用水量。
(2)计算给排水管道的水头损失、流速等。
(3)计算水泵的扬程、流量等。
(4)计算水箱容积及水位。
3. 设计方案优化(1)根据计算结果,对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进行优化。
(2)提出合理的节水措施。
四、实习过程1. 实地测量(1)测量小组进入居民楼,对每层楼进行逐户调查,了解每户用水量。
(2)对给排水管道进行测量,记录管道直径、长度、材质等信息。
(3)测量水箱容积及水位。
2. 给排水系统计算(1)根据调查结果,计算居民楼总用水量。
(2)利用水力学公式,计算给排水管道的水头损失、流速等。
(3)根据水泵性能参数,计算水泵的扬程、流量等。
(4)计算水箱容积及水位。
3. 设计方案优化(1)根据计算结果,对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进行优化。
(2)针对居民楼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节水措施。
五、实习成果1. 完成居民楼给排水系统水力计算报告。
2. 优化居民楼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
3. 提出居民楼节水措施。
六、实习体会1.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水力学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居民楼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
2. 实地测量和计算过程锻炼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我的团队协作精神。
3. 在设计方案优化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提高了我的工程实践能力。
水力学模拟探究实训报告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水力学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水利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水力学模拟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水力学模拟软件的学习和操作,掌握水力学模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在水力学领域的实践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水力学模拟软件的基本操作;2. 掌握水力学模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4. 提高学生在水力学领域的实践能力。
三、实训内容1. 水力学模拟软件简介本次实训主要使用的水力学模拟软件为Fluent。
Fluent是一款基于有限体积法的通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能源、化工、水利工程等领域。
2. 水力学模拟基本原理(1)流体连续性方程:流体在任意封闭曲面上,单位时间内流进和流出的质量总和为零。
(2)动量方程:描述流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3)能量方程:描述流体在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3. 水力学模拟基本方法(1)网格划分:将计算区域划分为有限个网格,以便于进行数值计算。
(2)湍流模型选择:根据实际流体运动特点选择合适的湍流模型。
(3)边界条件设置:设置计算区域的入口、出口、壁面等边界条件。
(4)求解器设置:选择合适的求解器和迭代方法。
1. 熟悉Fluent软件界面及基本操作首先,我们学习了Fluent软件的界面布局和基本操作,包括创建项目、导入几何模型、设置材料属性、定义边界条件等。
2. 水力学模拟案例分析(1)模拟一维管流我们以一维管流为例,通过设置入口速度、出口压力等边界条件,模拟了管道内的流速分布和压力分布。
(2)模拟二维平面射流以二维平面射流为例,设置了入口速度、出口压力等边界条件,模拟了射流在平面内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
(3)模拟三维绕流以三维绕流为例,设置了入口速度、出口压力等边界条件,模拟了物体周围流场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
水力学实训总结报告

一、引言水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规律和流体与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它在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为了更好地理解水力学原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参加了为期两周的水力学实训。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目的与意义1. 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掌握水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意义:实训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三、实训内容与过程1. 实训内容:(1)流体力学基本实验:流速分布实验、水头损失实验、明渠恒定流水力要素测定实验等。
(2)水工建筑物实验:闸门开启实验、水轮机实验、水工建筑物模型实验等。
(3)水力学软件应用:利用Fluent等软件进行流体流动仿真。
2. 实训过程:(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原理、目的和步骤;预习实验内容,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实验操作: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3)实验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计算,得出结论。
(4)实验报告撰写: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四、实训收获与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2. 提高动手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使用各种实验仪器,掌握了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了动手能力。
3. 团队协作精神: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同学沟通交流,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4. 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和同学,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5. 培养创新意识: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意识。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1. 存在问题:(1)实验时间较短,部分实验未能深入进行。
水力计算实训报告心得体会

一、前言水力计算是水利工程领域的基础性工作,它对于保障工程安全、提高工程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水力计算实训,使我深刻认识到水力计算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对水力计算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心得体会。
二、实训目的与意义1. 实训目的通过本次水力计算实训,旨在使学员掌握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员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实训意义(1)提高学员的理论水平:通过实训,使学员对水力计算的基本理论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2)增强学员的实践能力:实训过程中,学员需要动手操作,这有助于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3)培养学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实训过程中,学员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实训任务,这有助于培养学员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与过程1. 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力计算基本原理:包括流速、流量、比降、水头损失等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水工建筑物水力计算:包括溢流坝、涵洞、渠道等水工建筑物的水力计算。
(3)水力计算软件应用:学习水力计算软件的使用,提高学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2. 实训过程(1)理论学习:在实训初期,我们系统学习了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为后续的实训操作奠定了基础。
(2)实际操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水工建筑物水力计算的实际操作,通过动手实践,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软件应用:学习水力计算软件的使用,使学员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水力计算。
四、实训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次实训使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力计算能力。
2.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实训过程中,我们共同面对困难,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这使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完成实训任务。
3. 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升通过学习水力计算软件,我提高了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便利。
工程水力学综合实训报告

一、引言工程水力学是研究流体在工程领域中的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通过对工程水力学知识的深入学习与实践,可以提高我们对流体运动规律的理解,为今后从事相关工程实践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本次综合实训报告旨在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所学所得,对实训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达到提高工程水力学应用能力的目的。
二、实训背景与目的1. 实训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环境保护等领域对工程水力学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提高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在水力学领域的应用能力,本次实训以工程水力学为核心,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工程水力学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2. 实训目的(1)掌握工程水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2)熟悉工程水力学在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技能。
三、实训内容1. 水静力学(1)研究对象:静止或相对静止的液体;(2)研究内容:液体内部压强分布、液体对固体接触面的压力、液体对浮体和潜体的浮力及浮体的稳定性;(3)实训项目:蓄水容器、输水管渠、挡水构筑物、沉浮于水中的构筑物等的静力荷载计算。
2. 水动力学(1)研究对象:运动中的液体;(2)研究内容:管流、明渠流、堰流、孔口流、射流多孔介质渗流的流动规律,以及流速、流量、能量损失、边界层理论等;(3)实训项目:计算管道、明渠、堰等水工建筑物的过流能力、能量损失、流速分布等。
3. 水利工程应用(1)研究对象:水利工程;(2)研究内容:水工建筑物、河道整治、水库调度、水能利用等;(3)实训项目:计算水库、水闸、泵站等水利枢纽的过流能力、能量损失、流速分布等。
4. 交通工程应用(1)研究对象:交通工程;(2)研究内容:桥梁、涵洞、渠道等水工建筑物的过流能力、能量损失、流速分布等;(3)实训项目:计算桥梁、涵洞、渠道等水工建筑物的过流能力、能量损失、流速分布等。
水力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水力实训,使学生了解水力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掌握水力学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训时间2021年10月15日至2021年10月19日三、实训地点XX大学水利学院水力学实验室四、实训内容1. 水流基本性质实验2. 水流流动阻力实验3. 水流能量转化实验4. 水力计算及水工建筑物设计实验五、实训过程1. 水流基本性质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水流的基本性质,掌握流速、流量、水位等基本概念。
(2)实验步骤:①准备实验器材,包括水槽、量筒、秒表、流速仪等;②在实验室内搭建好实验装置,确保实验环境安全;③打开水槽进水阀门,调整水流量,观察水流现象;④使用量筒测量流量,使用秒表测量流速,记录数据;⑤关闭水槽进水阀门,整理实验器材。
(3)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流速、流量、水位等基本参数,分析水流的基本性质。
2. 水流流动阻力实验(1)实验目的:研究水流在管道中的流动阻力,掌握摩擦系数、雷诺数等参数对流动阻力的影响。
(2)实验步骤:①准备实验器材,包括管道、阀门、流量计、压力表等;②搭建实验装置,确保实验环境安全;③调整水流量,测量管道进出口的压力差,记录数据;④改变管道直径、长度、粗糙度等参数,重复实验;⑤整理实验器材。
(3)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摩擦系数、雷诺数等参数对流动阻力的影响,得出流动阻力与流速、管道参数之间的关系。
3. 水流能量转化实验(1)实验目的:研究水流能量转化的规律,掌握动能、势能、位能等基本概念。
(2)实验步骤:①准备实验器材,包括水轮机、测速仪、测力计等;②搭建实验装置,确保实验环境安全;③调整水流量,测量水轮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记录数据;④改变水轮机转速,重复实验;⑤整理实验器材。
(3)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水流能量转化的规律,得出水流动能、势能、位能之间的关系。
4. 水力计算及水工建筑物设计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水力计算方法,学会水工建筑物设计的基本原理。
工程水力计算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水利水电设计院实习时间:20XX年X月实习内容:工程水力计算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来源,对新入职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人深知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特利用实习机会深入了解了工程水力计算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认真阅读了有关水利水电工程水力计算的教材和资料,对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公式和计算方法有了初步了解。
同时,我还向导师请教了水力计算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为实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2. 实习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某水利水电工程的水力计算工作。
首先,我们收集了工程相关资料,包括地形、地质、水文等数据。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和水力学原理,我们对工程中的水库、水闸、河道等部位进行了水力计算。
具体内容包括:(1)确定水库的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等参数;(2)计算水库的库容、有效库容、死库容等;(3)根据水文资料,计算设计洪水、校核洪水等;(4)分析水闸的泄洪能力,计算过闸流量、泄洪流量等;(5)计算河道的输水能力、流速、水深等。
3. 实习成果及分析通过实习,我完成了上述水力计算任务,并得到了导师的认可。
水力计算结果为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对确保工程安全、经济、高效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通过对实习过程的总结,发现自己在水力计算方面还存在以下不足:(1)对水力学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理论学习;(2)实际工程经验不足,需要多参加类似工程,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3)计算过程中,对一些特殊情况进行处理不够熟练,需要加强技能培训。
三、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工程水力计算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同时,我也认识到自己在水力计算方面的不足,明确了今后的学习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溢流坝水力计算说明书基本资料:某水利工程在台地形河谷筑坝,主槽设溢流坝。
溢流坝为WES型,上游面垂直,下游直线段坡度为1:0.7,上下游堰高相等,溢流坝共5孔,每孔净宽为8m,闸墩头部采用半圆形,墩厚为2m,边墩采用圆弧形,其宽度为1m,由平面闸门控制。
坝址附近河段较为顺直,断面为有主槽和边滩的台地形,主槽断面近似为矩形,并且断面变化较小,平均槽深为9.62m,平均宽度为52m。
拟采用底流式衔接与消能形式。
(1)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防洪标准》(SL252-2000)规定,本工程等级为五等,主要建筑物属于五级。
(2)水库水位:正常蓄水位:434.20m设计洪水位:435.00m防洪限制水位:432.00m(3)五十年一遇设计洪水位对应的下泄流量为1250.00m3/s;(4)百年一遇校核洪水的下泄流量为1400.00m3/s。
(5)坝址上下游河床高程均为405.0m。
(6)溢流坝轮廓尺寸如下图1所示(7)河道平均坡降i=0.001,糙率n=0.04。
一.溢流坝下游河槽的水力计算由“基本资料”可知,溢流坝坝址处附近河段较为顺直,河槽按矩形断面计算。
河道的比降i为0.001,糙率n为0.04,河槽宽度b为52m,河槽深度为9.62m。
河槽的设计流量按五十年一遇的设计洪水位435.00m对应的下泄流量设计,即Q设为1250.00m3/s;坝址处下游河底的高程均为405.0m。
1. 计算水库在设计洪水位(五十年一遇)即下泄流量为Q设=1250.00m3时河槽正常水深的计算河槽正常水深应按明渠均匀流计算,对矩形断面,各水力要素为:过水断面面积: A=bh过水断面湿周: x=b+2hA水力半径: R=x1R1/6谢才系数: C=n断面平均流速: v=AC Ri河槽流量: v=AC Ri河槽这一正常水深h t,要求采用试算法。
计算:当Q流=1250.00m3/s时,依据上述公式,河槽正常水深h t 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表1:水库设计洪水位时,河槽正常水深h t试算表。
单位:m由表1可知,河槽正常水深h t=8.71则坝下游水位为:V=河槽底高程+h t=405.00+8.71=413.71 m2. 计算水库在校核洪水位(百年一遇)即下泄流量为Q 设=1400.00m 3/s 时河槽正常水深的计算河槽这一正常水深h t ,要求采用迭代法,即由上述各式解得正常水深h t 的迭代式为:h (j+1)=bb inQ 52j 53)h 2()(当Q=1400.00m 3/s 时,根据上述公式,河槽正常水深h t 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表2:水库校核洪水位时,河槽正常水深h t 计算表。
单位:m由表2可知:校核洪水位时,河槽正常水深h t =9.39m 则坝下游水位为405.0+9.39=414.39m3. 计算并绘制溢流坝下游河槽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表3: 溢流坝下游河槽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计算表.注: 其中序号5点为:防洪限制水位时的坝下游河槽水深和对应的下泄流量。
序号9点为:正常蓄水位时的坝下游河槽水深和对应的下泄流量。
序号11点为:设计洪水位时的坝下游河槽水深和对应的下泄流量。
序号13点为:百年一遇水位时的坝下游河槽水深和对应的下泄流量。
根据上表建立坐标,按比例绘制曲线.(二)确定溢流堰的堰顶高程;设计溢流坝剖面根据“资料”,五十年一遇的设计洪水量为溢流坝的设计流量,即Q设为1250.00m3/s,其对应的设计洪水位为435.00m,溢流坝按实用堰流计算,并采用WES型实用堰剖面。
1. 确定溢流坝坝顶高程已知溢流坝共设5孔,每孔净宽为8m ,闸墩头部采用半圆形,墩厚为2m ,边墩采用圆弧形,其宽度为1m ,堰顶设置平板闸门控制流量。
① 计算堰上设计水头H d =6.12 m堰上全水头 H 0=322⎪⎪⎭⎫⎝⎛g mB Q S εσ采用WES 型实用堰,并假定P/H d >1.33,则流量系数m d =0.502,设堰为自由出流,即淹没系数s σ=1.0,H 0=322⎪⎪⎭⎫⎝⎛g mB Q S εσ=328.9240502.09.011250⎪⎪⎭⎫⎝⎛⨯⨯⨯⨯⨯=6.2496 m查表7.2得闸墩形状系数45.00=δ; 查图7.9得边墩形状系数7.0=k δ。
因==82496.60b H 0.78<1 按bH 0=0.78代入计算 {}nbH n K 00)1(2.01δδε-+-=={}78.05145.0)15(7.02.01⨯⨯⨯-+-=0.922H 0=328.9240502.0922.011250⎪⎪⎭⎫⎝⎛⨯⨯⨯⨯⨯=6.15 m因769.0815.60==b H <1 按bH0=0.769代入计算{}nbH n K 00)1(2.01δδε-+-=={}769.05145.0)15(7.02.01⨯⨯⨯-+-=0.923H 0=328.9240502.0923.011250⎪⎪⎭⎫⎝⎛⨯⨯⨯⨯⨯=6.15 m因768.0814.60==b H <1 按bH0=0.768代入计算{}nbH n K 00)1(2.01δδε-+-=={}768.05145.0)15(7.02.01⨯⨯⨯-+-=0.923此时,所求得的ε不变,为0.923。
说明H 0=6.15 m已知上游河槽宽为52m ,设计洪水位为435.00m ,河床高程为405.00m ,河槽断面近似为矩形,故上游过水断面面积为:A=52⨯(435-405)=1560 m2801.015601250===A Q Vm/s 堰上设计水头 H d =H 012.68.92801.015.62220=⨯-=∂-g V计算溢流坝坝顶高程坝顶高程=堰上设计洪水位-H d =435-6.12 =428.88 m2. 设计溢流坝剖面按资料溢流坝采用WES 剖面如图 溢流坝剖面由上游垂直段AB ,上游曲线段AO ,下游曲线段OC ,下游直线段CD ,下游反弧段DE 组成。
①下游斜坡段CD 坡度md=0.7 а=55°—59° ②堰的前沿即堰顶0点上游段BO 采用三圆弧,其半径与水平尺寸确定如下:堰顶O 点上游三圆弧的半径及其水平坐标值为: R 1=0.5H d =0.5⨯6.116=3.058mX 1=—0.175 H d =—0.175⨯6.116=1.0703m R 2=0.2 H d =0.2⨯6.116=1.2232 X 2=—0.276 H d =1.688m R 3=0.04 H d =0.2446m X 3=—0.282 H d =1.7247m O 点下游的曲线方程为: (dH y )=0.5(dH x )85.1y=0.5⨯85,085.1116.6x =322.985.1x由已知得OC 曲线段计算结果表4:根据表4中数值可绘得堰顶下游曲线OC坡度m d =0.7的下游直线段CD 与曲线OC 相切于C 点,C 点坐标X C Y C 可如下求得:对堰面曲线求一阶导数xy d d =322.985.1X 0.85=0.198 X 0.85直线CD 坡度为:xy d d =xm 1=7.01 故有 0.198X c 0.85=7.01X c =85.01198.07.01⎪⎭⎫⎝⎛⨯=10. 226Y c=()322.9226.1085.1=7.915坝下游反弧半径r 按下式计算 r=(0.25~0.5)(H d +Z max )式中上下游水位差Z max =435—413.71=21.29故 r=(0.25~0.5)(6.116+21.29)=6.85~13.703 取r=8m反弧曲线的上端与直线CD 相切与D 点下端与河床相切于E 点,D 点E 点及反弧曲线圆心O 点得坐标,可用作图法法或下面的分析法确定。
(1)反弧曲线圆心O ’点X 0’=X c +m x (P 2—y 2)+rcot (25518000-)Y 0’= P 2—rP 2为下游堰高 X 0’=25.57m Y 0’=15.884m (2) E 点X E ’= X 0’=25.57m Y E ’= P 2=23.884m (3) D 点 X D =19.017m Y D =20.47m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绘得堰剖面曲线图。
(三)确定水库的校核洪水位;计算水库在正常蓄水位防洪限制水位时的过堰流量;绘制水库(堰上)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计算数据在表5中)1.确定水库的校核洪水位。
已知流量为1400 m 3/s ,计算堰上水头,先假定33.11>Hp ,可不考虑行进流速水头,;;流量系数取为0.510,假定侧收缩系数为0.9.先按自由出流,取淹没系数1.0670.66.194051.09.01400320=⎪⎪⎭⎫ ⎝⎛⨯⨯⨯=H m查表得,闸墩形状系数为1.45,边墩形状系数为0.7[]nb H n k 00)1(2.01ξξε-+-= 917.0405.010=-=H ε 把0.917代入公式重新计算0H590.66.194051.0917.01400320=⎪⎪⎭⎫ ⎝⎛⨯⨯⨯=H m=d H H 0 1.072查表可得=dm m1.015 即 m=0.509 和上面假定近似 所以假定成立。
即堰上水头为6.590 m2、求正常蓄水时的下泄流量已知正常蓄水位是434.20 m,因为计算水头不等于设计水头,所以d H H ≠即d m m ≠=0H 434.20-428.86=5.34 m由上面可知堰为自由出流,侧收缩系数[]nbH n k 00)1(2.01ξξε-+-= 933.0405.010=-=H ε 根据869.00=d H H 查表可得=m 0.4962302H g mb Q s εσ==1011m 3/s3、求防洪限制水位时的下泄流量已知防洪限制水位是432.00 m,因为计算水头不等于设计水头,所以d H H ≠即d m m ≠=0H 432.00-428.86=3.14 m由上面可知堰为自由出流,侧收缩系数[]nbH n k 00)1(2.01ξξε-+-= 961.0405.010=-=H ε 根据511.00=d H H 查表可得=m 0.4522302H g mb Q s εσ==428 m 3/s4.绘制水库(堰上)“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如图。
(四)计算水库在正常蓄水位、防洪限制水位时溢流坝下游河槽的正常水深。
表5 水库(堰上)与坝(堰)下游河槽“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坐标表 单位:m(五)计算水库在正常蓄水位闸门关闭的情况下,每米宽溢流坝段上所受的静水总压力。
净水总压力P=106798KN 作用点(压力中心)D=9.19m 绘制静水压强分布图于溢流坝剖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