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荷花》试讲稿
《荷花》试讲稿

《荷花》试讲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荷花》。
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大家欣赏几幅美丽的图片。
(播放荷花图片)看,这是什么花?生:荷花。
师:没错,这些荷花真是太美了!自古以来,荷花就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他们写下了许多赞美荷花的诗句。
谁能来背一背?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同学们积累的古诗可真不少。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去感受荷花的美丽与神奇。
(板书课题:荷花)二、初读课文1.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荷花写了哪些内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 师:大家都读完了。
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生字词掌握情况。
请看大屏幕,谁来读一读这些词语?生: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
师:读得非常准确,声音也很洪亮。
请坐。
这里有一个多音字“挨”,它还有另外一个读音“ái”,谁能给它分别组个词呢?生:āi,挨挨挤挤;ái,挨打。
师:非常好。
同学们要注意区分这个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和用法。
3. 师:现在谁来说一说课文围绕荷花写了哪些内容呢?生:课文写了荷花的样子、作者看荷花时的想象以及作者变成荷花后的感受。
师:你概括得很准确。
课文确实是从这三个方面来描写荷花的。
三、精读课文1. 学习荷花的样子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画出描写荷花样子的句子。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句子)师:谁来读一读你画的句子?生: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师:这句话描写了几种不同形态的荷花?生:三种。
分别是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的荷花、花瓣儿全展开的荷花和还是花骨朵儿的荷花。
《荷花》试讲稿

《荷花》试讲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你们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试讲题目是《荷花》,在讲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荷花吗?你们知道荷花有多美吗?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荷花》。
二、课题分析: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初步的为学习这篇课文扫清了障碍。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首先观察一下本课的课题,然后告诉我你从本课的课题中得到了什么信息?师:穿白衣服的同学说一下;师:很好,请坐!师:第五排,挨着穿绿衣服的同学请你说一下;师;回答的真棒,请坐!师:刚才的几位同学说的很好,大家鼓掌!从本课的课题中我们可以看出,本课的主要内容写的是关于荷花的故事。
师;你最想从本课了解什么呢?师:戴小红帽的同学说一下;师:穿紫色衣服的同学说一下;......师:刚才的几位同学说的很好,请坐,大家鼓掌!好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自己的问题开启今天的学习之旅吧!三、品读课文,突破重难点:师: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默读课文,并回答老师第一个问题:那个句子写出了荷花可以发出阵阵清香?师:好的这位同学,你先回答。
师:回答的真棒,好的请坐!师:(板书):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荷花不但美丽,而且还能发出阵阵清香。
师:现在请同学们回答老师第二个问题:那个句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荷叶长得又大又圆?师:这个漂亮的女生,请你回答一下。
师:好的,这位女生你先请坐。
师:好的,这位第三排的男生请你再回答一下。
师:回答的很好,找的也十分的认真,你们请坐!师:(板书)从课文中的这个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荷叶长势良好,就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让人同样喜爱不已。
......师:大家找的都很好,说明大家学习都很认真,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确实能让我们的文章增色不少!师:下面就请大家和我一起把这些句子读一遍,好不好?师:大家读的真好,请同学记住这些经典的句子,以便我们日后使用。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荷花》试讲稿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荷花》试讲稿一、教材分析《荷花》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
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赞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机盎然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小学语文组的2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荷花》,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新课师: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美丽小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
”打一植物(荷花)2.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着荷花。
(板书课题)二、新课教学师:那么,就请大家打开书本,我们一起走进叶圣陶爷爷的荷花世界。
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荷叶和荷花美的句子,勾画出来,多读几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师:刚才在朗读和交流的过程中,有些同学不仅勾画出了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而且在一些重点词语下面还做了标注,并写下了自己的感受,这样“动笔墨读书”能把书读得更细更透。
师:好,咱们来交流。
哪位小组代表愿意和大家分享?1、交流“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师:哦,你喜欢的是“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这一句,你从“挨挨挤挤”知道了荷叶很多,体会得不错,请坐。
大家请看(教师手指向黑板上方,以示播放荷叶“挨挨挤挤”的画面),一起读一读“挨挨挤挤”这个词语。
好,谁来描述一下这个画面?师:是的,荷叶一片挨着一片,一片叠着一片,一点儿缝隙也没有,非常的——是的,非常的多。
(板书“荷叶多”)看着这样的画面,想到了我们学过的哪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
真厉害,一点就通。
师:(手指黑板上方,以示课件出示: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再读读这句话,还读懂了什么?(指向一个学生)哦,对,这是一个比喻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说课稿【第1篇】《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丽。
在这一节课中,郭老师执教时最大的特点是训练了学生的语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中:1、媒体激趣,触发语感。
叶老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课堂伊始,郭教师在板书课题后,伴随着美妙的旋律,出示了一组静态的荷花及动态的池塘荷色,并引导学生或词或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既迅速地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又激起了他们亲近文本的欲望,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让学生快速地进入课堂教学中来。
2、充分诵读,领悟语感。
叶圣陶先生一向重视语文中的美读,他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
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依我的理解,美读就是读者将作者文中当时的情感还原出来。
要到位地还原,就要读者沉入文中,体会文意,与作者的心灵相通。
郭老师的课中,抓住作者写荷花荷叶的精妙之笔,咬字嚼句,反复品味,不仅让学生欣赏作者遣词造句的生动准确,而且通过迁移学习,训练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运用个别读、集体读、想象读、配乐读等形式,实现了预定的训练目的。
在课堂上,通过多层次、多坡度的多元诵读,以及通过对重点词语的解读,还原了语言形象,又通过教师适时的点拨,让学生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反馈了出来。
3、多元解读,积淀语感。
教学中,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反馈,适时引导学生对“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作出多元的解读。
师: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指名读说)生1: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朗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师:你们从这个句子听出了什么?生2:我觉得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
师:“冒”字还可以其它字吗?生:(长、钻、伸、露、探、冲……)师:体会一下,怎么样的长叫“冒”?生:(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兴高采烈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教师在处理“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句子上,应该是相当自然,引导得水到渠成的。
教师资格面试:小学语文试讲题目

老师资格面试:小学语文试讲题目1. 题目:三年级课文《荷花》叶圣陶2. 内容:清晨,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假如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突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顿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3. 要求: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教学过程要有提问环节试讲时要表达师生互动1. 题目《窃读记》2. 内容: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
放学后急忽忽地从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
我可以安心了。
但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似只剩下一两本了。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迫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从头来,再找一遍。
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翻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心地读着。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
2024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语文教案范文 荷花

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荷花》,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荷花的特点及相关文化常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欣赏美、表达美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荷花》的内容,掌握荷花的特点及相关文化常识。
难点:培养学生欣赏美、表达美的能力,以及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荷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荷花的美。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荷花》,感受荷花的美丽。
3. 讲解课文: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荷花的生长过程、特点及相关文化常识。
4. 讨论与交流:分组讨论荷花的美丽之处,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5. 欣赏与创作:让学生欣赏荷花的美,并进行荷花绘画创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的表现。
3. 学生绘画作品的创意与技巧。
1. 课文《荷花》文本。
2. 荷花图片及视频资料。
3. 绘画材料(如彩笔、水粉等)。
4. 相关文化常识资料。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荷花的相关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荷花》,感受荷花的美丽。
3. 理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讲解荷花的特点、生长过程及相关文化常识。
4.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荷花的看法和感受。
5. 欣赏与创作:让学生欣赏荷花的美,并进行荷花绘画创作。
七、教学方法:1. 直观展示: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方式展示荷花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感悟: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荷花的美丽。
3.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 绘画创作:让学生进行荷花绘画创作,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八、教学内容:1. 荷花的生长过程:讲解荷花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叶子展开、花朵开放等。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说课稿第【1】篇〗《荷花》的说课稿一、设计理念情感素养是人的一切素养的血肉没有了情感就没有什么素质可言儿童是“情感的王子”人小情多(李吉林语)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也都是有情之物中国的文艺创作历来讲究一个“情”字“情者文之经”、“情动而辞发”、“为情造文”等等阐述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脉小学语文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产物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荷花》是一篇写景记叙文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赞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机盎然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有情教材亦有情“教材——学生”之间的情感的桥梁就是我们老师的情感要由老师去传递去强化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课堂教学以情感为纽带变得更富诱惑力使学生的好学精神得到培养促使学生在好学、乐学中逐渐懂得爱懂得热爱崇高追求美好一、设计思路1、在初读课文和激发动机中——入情要让儿童的情感伴随着学习活动这有一个过程其间包含着儿童的心理进程首先需要启动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需要外力的推动或是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那它就平静不下来新课启始教师要放飞一群“蜻蜓”要送过一阵“微风”让孩子情感的河水荡漾起来使他们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环节来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先来猜两个谜语“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开在炎炎烈日下长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洁芳香扑鼻醉人心”这么美的荷花大家喜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展示各种美丽的荷花图配上优美的音乐)有个小朋友在看过荷花后也跟我们一样被荷花的美丽给迷住了陶醉了还写下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荷花》而后请学生初读课文如此激情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2、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儿童的情感总是与他们对教材的认识相联而作者的情感是寓于他们所描绘的对象之中的因此重要的一环是要让学生去认识去感受教材寓寄情感的形象儿童只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没有形象的感受就没有情感因而教师在引导儿童从初读进入“细读”的过程中应该饱蘸着情感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的、音乐的、表演的艺术直观让学生仿佛看到也听到整个心灵感受到在学生眼前再现课文中描写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教材中有一幅精美的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几种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色彩清丽充分展示了荷花素洁、高雅的本色我依据这个材料制成鲜活的课件进行展示并配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瞧这就是小作者看到的荷花开放时的样子放眼望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透过荷叶的缝隙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就像穿着洁白衣裙的少女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它们当中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则微露笑脸含苞欲放;有的还未绽开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啊小鱼儿在荷叶下快活地游着蜻蜓在荷花上快乐地舞蹈这是多么生动的一幅荷花图啊!同学们你们听了老师说的话有什么感想呢课文第二段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荷花的形状美与插图最为照应我就采用“直奔重点段”的方法以“课文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引入第二段的学习3、在领悟课文的神韵中——移情儿童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应牢牢把握并顺势将教学过程推进从细读进入精读所谓“精读”即是读课文精彩片段词句读出其神韵课文语言不仅承载着人、事、景、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形象寄托着作者的情感、意愿及至整个心灵因此在精读读出语感神韵时要引导学生更深地理解语言将学生的情感移入课文描写的对象上从而使已激起的情感深化然而这虽是儿童情感的一种不自禁的情感流向但还是需要外力作用的这就是:①借助比较区别;②借助想象展开;③借助语言媒介通过这些学生的情感会向深层发展并产生移情活动课文第三段中没有对荷花的“姿势”进行具体描写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环节:1、课件展示:看图想象说话: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有的还有的小小组讨论指名说集体评议2、指图引读这一段最后一句话讨论: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是“活的画”呢这幅画会活起来的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的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到作者对荷花强烈的喜爱之情可谓一举三得3、在表情朗读和语言训练中——抒情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活起来了他们会不容自遏地想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表情朗读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是因为要求表情朗读这就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他们往往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语气来表达抒发他们对作品中人物、角色、场景是热爱的或者是憎恨的喜悦的或是悲伤的同情的或是厌恶的留恋的或者是憧憬的情感因此表情朗读是抒发学生内心感受的一种常用形式因此在课文第二、三段的教学中我都设计了美读环节特别是第二段还安排了背诵训练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的美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图文对照学生定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此时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这一背诵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语汇的积累和内化从而更好地抒发了学生的情感二、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谜语激趣课件激情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由轻声地读读课文: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呢2、学生畅谈感受3、小作者看到的荷花是怎样的呢课件展示教师用语言进行描述(三)、细读第二段1、课文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段想想这段有几句话你最喜欢读几句为什么(2)反馈估计学生会出现两种情况①后三句:为什么喜欢让学生在课件上找出三个句子所写的相对应的荷花引导学生把这三句话的意思说出来:有的刚开有的全开了有的将要开并将它与课文原句在读中比较在比较中读想象荷花的美以“荷花是那样美谁能把它读得很美很美呢”激发读的兴趣让学生练读、指名读、评读②第二句:为什么喜欢并进一步讨论写荷花为什么先写荷叶感情朗读写荷叶的句子2、男、女生分读写荷花荷叶的句子3、指导背诵第二段(四)、学习第三段1、过渡:荷花的形态引人入胜值得观赏荷花的美姿更有迷人的魅力2、课件展示:看图想象说话(具体内容见设计思路)3、指图引读这一段最后一句话讨论4、白荷花的美姿的确是太有魅力了作者被眼前这池荷花深深地陶醉了让我们也用陶醉的语气来美美地读读这一段(五)、略读第一段(六)、配乐朗读一至三段再次感受荷花的美〖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说课稿第【2】篇〗一、教材分析《荷花》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三课,是一篇写景记叙文,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像的事,赞美了荷花的婀娜多姿,生机盎然的美。
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语文《荷花》试讲稿

《荷花》试讲稿1. 题目:荷花2. 内容:荷花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3. 基本要求:(1)师范读,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设置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3)根据学习内容,适当板书。
【试讲答案】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小学语文组的01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荷花》,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新课师:听听老师的这首《出水莲》,请你们用最简洁的语言告诉我,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画面。
师: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喜爱的对象,赞美荷花的诗篇数不胜数。
人们之所以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品质。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
这篇文章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写的。
二、新课教学师:现在,打开书本,咱们到书本上去看看荷花。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你觉得写这篇文章的作者,他是怎样看荷花的?师:哪些地方让你体会到他是这样看荷花的?可以找出来再读一、两遍。
师:老师在巡视中发现,??同学读得特别投入,咱们先请他来交流交流。
你读了课文之后发现,那个“我”是怎么样看荷花的?师:有滋有味地看荷花。
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能读给大家听听吗?师:作者是有滋有味地看荷花,你是有滋有味地读荷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荷花》试讲稿
一、教材分析
《荷花》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
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赞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机盎然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小学语文组的2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荷花》,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新课
师: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美丽小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
”打一植物(荷花)
2.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着荷花。
(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师:那么,就请大家打开书本,我们一起走进叶圣陶爷爷的荷花世界。
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荷叶和荷花美的句子,勾画出来,多读几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师:刚才在朗读和交流的过程中,有些同学不仅勾画出了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而且在一些重点词语下面还做了标注,并写下了自己的感受,这样“动笔墨读书”能把书读得更细更透。
师:好,咱们来交流。
哪位小组代表愿意和大家分享?
1、交流“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
师:哦,你喜欢的是“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这一句,你从“挨挨挤挤”知道了荷叶很多,体会得不错,请坐。
大家请看(教师手指向黑板上方,以示播放荷叶“挨挨挤挤”的画面),一起读一读“挨挨挤挤”这个词语。
好,谁来描述一下这个画面?师:是的,荷叶一片挨着一片,一片叠着一片,一点儿缝隙也没有,非常的——是的,非常的多。
(板书“荷叶多”)看着这样的画面,想到了我们学过的哪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
真厉害,一点就通。
师:(手指黑板上方,以示课件出示: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再读读这句话,还读懂了什么?
(指向一个学生)哦,对,这是一个比喻句。
请你,你知道了荷叶不仅大而且圆(板画“荷叶”,板书“大圆”);(指向另一个学生)呀,还有好看的颜色呢——绿(板书“绿”)短短的一句话,你们就读懂了这么多,真是善于学习的孩子!
我们再来好好地读读这句话,再次感受荷叶的多、大、圆、绿。
(齐读)
师:我们接着交流。
(请那个小手举得高高的小女生)
哦,你喜欢描写花骨朵的句子。
这是怎样的花骨朵呢?——含苞待放
——这个词语用得可真准确。
你要补充?很好,请说。
“饱胀”和“破裂”让你想到了快要出生的宝宝,你的联想可真丰富啊!你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体会表现出来?恩,你不仅说得好,而且读得好。
大家也学着他的语气读一读。
他喜欢含苞待放的荷花,你们呢?(请第二排最后面的那个小朋友)师:你喜欢全开的荷花,我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特别是这个“小莲蓬”,你读得可真好。
大家也把这个词语读一遍,轻声音,读准了。
(手指黑板上方,以示课件出示半开的荷花)荷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欣然怒放,那这种荷花又怎么形容呢?——这种荷花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就像刚睡醒的孩子,正伸着懒腰呢,你真会想象啊!
师:这些荷花,有的半开,有的全开,还有的将要开,这么多的姿态,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来概括。
千姿百态,很准确。
——板书:千姿百态(板书:美)
这么美的荷花,你们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吗?这么有信心啊,那就一起美美地读一读吧。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大自然是神奇的,让我们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吧,这样大自然才会善待我们人类!也让我们热爱生活吧,热爱生活的人,她的人生将是美丽而精彩的!
师: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我的试讲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考官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