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精美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精美课件

壹·欧洲的联合
6.欧盟:
Q3:欧盟的成立对其成员国、欧洲、世界格局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1.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统2一.从欧经盟济护一照 体化到政治经济一体化,加快统了一欧欧洲洲一驾照体化
的进程。
3.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欧洲央行
欧元
贰·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 崛起
的都必须解散;战时的日本是以军立国,一
材料一:美国切从服从19军4事5上年的下需半求,年美开国始要把陆日续本颁顽固布的指令,命令日本
军队立即交械军投国主降义和传迅统连速根复拔员起。,废除大本营、参谋本部等一
系列军事法令民,主化禁改止革与,颁军布事《有和平关宪的法生》,产天及皇科从掌学握研究。
材料二:二②战大军的后政象力…大征引…权,的确日进国立本先家君经元主进首立济科,宪发变制技展成,日从超本体过国制了和上国确主民立要整了资体立本主义国家。
1、二战后。丘吉尔在演说中指出:“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
C 合起来!”下列能体现20世纪60年代,欧洲国家“联合起来”的指( )
A.北约的建立 B.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C.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D.欧洲联盟的建立
2.日本国内市场狭窄,工业产品依靠大量出口,为此政府提出“贸易立国”的口 号,出口贸易增长很快,1960—1970年,日本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13.6%,而出口
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
环境。
局限: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 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二战后资本 主义新变化
欧洲的联合
美国的发展和 日本的崛起
社会保障制 度的建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背景:经济迅速恢复,希望在两极格局中 维护欧洲人的欧洲 过程:从20世纪五十年代的煤钢共同体到 1993年的欧洲联盟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22张PPT)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22张PPT)

促进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材料二 英国虽然加入了欧盟,却与之始终保持为着若即若离的关系。由 于各种利益分歧明显,2016年6月英国开始“脱离欧盟”的全体公民投票表决,并获 得通过;2017年2月,英国议会批准“脱欧”法案;2017年3月,英国首相特雷莎· 梅 致函欧盟,正式开启英国“脱欧”程序(示意图)。 2.依据材料二,写出英国处理和欧洲大陆关系的根本出发点。
1993年
欧洲联盟
美国援助西欧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战后西欧经济回复和发展的原因:
1.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
2.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欧洲复兴计划
3.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4.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直接目的:控制西欧 根本目的:对抗苏联,遏 制社会主义势力
欧洲的联合
西欧各国面积小,市场狭小;主权国家 欧盟成立时间: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积极拓展世界市场 美国发展的原因: 应用最新科技成果 革新生产技术 表现 :刺激了经济繁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 的霸主。 20世纪90年代
全球化 美国“新经济”的特征: 信息化
新经济:是有别于传统经济的“知识经济”,包括网 络、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等基本内容。
意义: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日本的崛起
学习目标
⒈了解战后欧洲经济的复兴与欧洲联合的基本史实; 了解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特点和日本经济崛 起与原因;
⒉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的原因和影响;
⒊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知识分析美、欧、日经济发 展的共同原因与特点,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和独立思考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知识回顾 欧洲 亚洲 美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维护英国的国家利益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所呈现的特点及其发展的原因?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共22张PPT)
图5-17 《罗马条约》签字仪式
3.1965年,六国决定将这三个共同体的主要机构合并,统 称欧洲共同体。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简称欧 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年 欧洲经济共同体 1958年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58年
欧 洲 共 同 体
1967年
欧盟的盟旗
朝鲜战争期间,在美军“特殊订货”的刺激下,日本出 现了“战争景气”。1500亿日元的滞销货一扫而空,许多 已关闭的工厂重新开工,外汇收入不断攀升,绝路逢生的 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到了战前水平。
(3)日本政府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适当 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经济地位: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 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第五单元 第17课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欧洲的联合
想一想,为什么要先把西欧的经济潜力综合在一起? 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原因:只有将西欧的经济潜力综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 发展经济,提高西欧的竞争力和政治地位。 说明:欧洲共同体建立后,西欧的经济得到发展。
资料1 西欧各国有着相似的历史文化传统。古罗马帝国 的光辉曾经一度映照着文化同一的欧洲;基督教的出现, 使欧洲人有了共同的宗教信仰。17世纪以后,欧洲民族 国家的兴起使欧洲走向分裂,战争迭起。 资料2 19世纪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经预言:“总有 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 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 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欧共 体的成立实现了这个预言,一个拥有116.8万平方千米领 土、1.69亿人口的经济体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过程
1.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 森堡六个国家宣告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开启了欧洲联 合的大门。 1951年4月, 《巴黎条约》签 订,西欧六国政 府根据条约成立 了“欧洲煤钢联 营” ,迈出联合 第一步。

人教部编版 历史 九年级下册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 历史 九年级下册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共26张PPT)
面革新和创造。
归纳总结:日本经济崛起的 原因
外因:
①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 改革,颁布“和平宪法”
内因:
②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③大力引进先进技术


















居安思危,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
欧盟和日本的崛起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政治上: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世界 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欧洲一体化进程

1967年 欧洲共同体(欧共体)
欧洲煤钢 欧洲原子 欧洲经济 共同体 能共同体 共同体 (1951) (1958) (1958)
1993年
欧洲联盟(欧盟)
地位:世界上最 大的经济体
欧盟的盟旗为天兰色底,上面有12颗金黄色的星,围 成一个圆圈,表示欧盟成立时的12个成员国。制作盟旗
导入新课
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果 出炉。“脱欧”阵营赢得超过半数的民众 支持,这意味着英国在加入欧盟43年之后 正式与这个大家庭说“再见”。
2018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两周年, 上万英国民众在伦敦市中心示威游行,呼 吁对英国脱欧协议进行最终公投。这是自 2016年脱欧公投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示威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以济发展速度放缓 3、新经济出现(20世纪90年代)
新经济:是有别于传统经济的“知识经济”,包括网络、 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等基本内容。主要特征
为信息化和全球化。
意义: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信息高速公路
互 联 网
美国学生在使用计算机
2.日本的崛起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优秀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优秀课件

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这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 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2021/5/14
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 下坡路的话…… 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2、欧洲联合的过程
20世纪50、60年代 欧洲共同体
1993年 欧洲联盟
欧洲煤钢共同体(20世纪50年代初)
欧洲经济 共同体(1958年)
欧洲共同体(1967)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58年)
2021/5/14
欧洲联(1993)
3、欧洲联合的意义:
欧共体成员国加强经济合作;并努力用一个声音在国际舞台上说话, 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欧洲联盟,大大加快 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 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 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
根据材料,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
(1)经济发展,西欧国家之间联系日益密切; (2)抗衡苏联、摆脱美国的控制,促进国际格局的多极化; 20(21/53/1)4 维护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和扩大影响力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优秀课件
2021/5/14
维克多·雨果的理想实现了吗?近代到现代,欧洲从战争走向和 平,从分裂走向合作,欧洲的发展给我们哪些启迪?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饱受战争摧残的西欧和日 本也很快从废墟中恢复并发展起来。战后资本主义在发展中还出 20现21/5了/14 许多新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21张PPT)

D.促进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3、通过关键词语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B 关键词“20世纪末”、“经济强国”、“第二”是指( )
A.美国
B.日本
C.欧盟
D.俄罗斯
4、二战后日本经济告诉发展的原因中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是
A ( )
A.重视科技、发展教育 B.力争成为大国的军事物质供应地 C.经济由国家完全干预 D.照搬别国的先进技术或经济模式
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②局限: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高福利的优点
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普通群众的生活 降低贫困人口的比重,缓和社会阶级矛盾
有利于扩大消费市场,缓和供求矛盾
高福利的弊端
财政借贷和赤字增加
老龄化危机
影响社会社产
过度高福利
行政成本变高
福利移民增加矛盾 观念危机,滋生社会惰性
●知识拓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17、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导入新课
维克多·雨果的理想实现了吗?近代到现代,欧洲从战争 走向和平,从分裂走向合作,欧洲的发展给我们哪些启迪?
一、欧洲的联合
材料展示:英军进入柏林以后,发现这座曾经辉煌的城市 已经基本成为废墟,把德国的战争垃圾清理干净都需要30 年时间。由于长期的战争,此时的德国已经只剩下断壁残 垣。可是在15年以后,也就是1960年,德国却已经再次成 为欧洲头号经济强国。在短短15年的时间里,德国日耳曼 民族是如何创造了这一奇迹的?
加入联合国。此后一直到70年代初,日本的国民生产总
值⑶年影均响增:长随率着超经过济1的0%发,展位,居日资本本的主国义际大地国位之也首得。
到提升。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成为
政治大国的欲望日益膨胀,军费开支不断增加,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共27张PPT)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共27张PPT)

知识小结
欧洲的 欧共体的成立
战 后
联合 欧盟的成立


美国新经济的出现:20世纪90年
主 美国的发 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义 的
展和日本 的崛起
日本的崛起:战后经济的发展;谋 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变 化
美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 度的建立
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 障制度
知识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图中的数据表明了什么?
美国在二战后成为世界霸主
美国经济有没有持续繁荣下去呢? 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遇 到了哪些问题?
中东国家展开石油斗争,美国经济 陷入危机;20世纪70年代,日本和欧共 体的崛起冲击了美国经济,使美国经济 地位下降。
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经济状况如何?
20世纪80年代,美苏争霸激烈,美国 大力发展高技术军事工业,债务负担沉重。
启示:1.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 2.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 3.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 经济发展战略等。
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长,伴随而来的是他谋求政治大国 的欲望日益膨胀,联系国际时事,看看哪些能反映出日本想 圆政治大国之梦的企图?这带来哪些影响?
——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演讲的材料中说了些什么?
主观方面:日本注意引进外国技术,重视 教育及先进的企业管理体制等。 客观方面:美国的扶植。
西欧和原因:都得到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和扶植,都大力引 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都制定了恰当 的经济发展政策。
二战后的欧洲城市
指出下图中西欧经济高速发展是在哪一阶段。其高 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21张PPT)
美国 35%
第一季度 其他
第二季度 46%
第三季度
西欧 27%
美国 27%
1965年
1993年
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二、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1.美国的发展
材料一: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比例
(1)依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处 于什么地位?
(2)材料二克林顿发展经济的措施中,你认为最重
要的是什么?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
特点:进入新经济时代。
新经济: 是有别于传统经济(依靠资源和资本)的“知识经 济”,包括网络、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 等基本内容,主要特征为信息化和全球化。
原因:
美国学生在使用计算机
硅谷象征着智慧,是各种高、精、 尖技术的发源地,它成了高科技的 代名词
欧洲的联合
1958年西欧六国在成 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51年西欧六国政府 成立欧洲煤钢联营 , 迈出联合第一步。
20世纪50年代初
1958年
六国会议决定成立 欧洲经济共同体
1967年
欧盟正式成立
1993年
1965年和1993年美国与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
其他 49%
西欧 16%
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欧洲的联合 背景——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原因:凭借原有的工业 基础和马歇尔 计划 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 果 ,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促进了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西欧经济恢复发展表现
20世纪50年代初,各国的工业生 产已经基本恢复到甚至超过了 战前水平。 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 续繁荣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知道哪些中国品牌 在国际市场上畅销?
中国在世界著名的品牌
外国的品牌商品在中国销售, 中国的商品也进入了世界
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 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 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 互联系的趋势。
讲授新课
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 跨国而且跨集团,力图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它们控制 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 和技术转让的1/3。
历史九年级下册( RJ )教学课件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出 炉。“脱欧”阵营赢得超过半数的民众支持, 这意味着英国在加入欧盟43年之后正式与这个 大家庭说“再见”。 2018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两周年,上 万民众游行呼吁对脱欧协议最终公投。23日上 万英国民众在伦敦市中心示威游行,呼吁对英 国脱欧协议进行最终公投。这是自2016年脱欧 公投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示威游行。
随堂训练
1.二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的经济发展采取了 A. 遏制政策 B. 不干涉政策 C. 扶持政策 D. 限制政策
C
2.20世纪60年代末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仅次于美国 的第二经济大国的是 A. 日本 B. 联邦德国 C. 英国 D. 法国
A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16 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马歇尔
②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利用美 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 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 展。(内因)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比较 1870—1913年 2.6% 1913—1950年 1.9% 1950—1970年 4.9%
“如果战胜国和战败国共同达成协议,联合经营共 有的天然资源,法德两国之间的联系将会变得那么牢 固,将会为两国新的合作开辟广阔的前景,将会为欧 洲各国人民提供良好的榜样。” ——法国政治家让·莫内 20世纪50年代:煤钢共同体 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原因三: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 的科技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 速发展。
战 后 初 期 的 露 天 教 室
20世纪50 年代中期 以后近二 十年间, 日本经济 持续高速 发展,成 为仅次于 美国的世 界第二号 资本主义 经济大国。
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 发展。
25 20
美国、日本力量的对比
1986年占世界比重(%)
15 10 5 0
国土面积 人口 国内生产总值 出口贸易
美国
日本
目标导学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归纳美国、英国、法国和联邦 德国等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采取的 措施。
美 国
英国 法国和联邦德国
《社会保障法》
建成“福利国家” 成为“福利国家”
课堂小结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欧洲的联合
废墟上的儿童 柏林街头的瓦砾残墙
波兰首都华沙
二战被盟军轰炸后的汉若威一 片废墟
经济发展需要哪些因素?
资金、劳动力、技术、稳定的
社会环境、政策„„
①美国为了对付苏联,给予西欧资本主义国家 大量援助。(外因) 二战后,美国在经济 方面推行援助西欧的欧洲 经济复兴计划(也称马歇 尔计划)。 1948—1952年, 美国共拨款130亿美元(其 中80%为赠款),援助了欧 洲16国。
原因二: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 美军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刺激了日本经济的繁 荣。
为 美 军 修 理 战 车 的 日 本 朝鲜战争期间,在美军“特需订货”的刺激下,日 工 本出现了“战争景气”。1500亿日元的滞销货一扫而空, 厂 许多已关闭的工厂重新开工,外汇收入不断攀升,绝路 逢生的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到了战前水平。
麦道飞机
麦道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
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原因
(1)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生 产力迅速提高;(根本原因) (2) 市场经济席卷全球; (3) 跨国公司迅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
(1)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2)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3)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强
(4)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重要表现
• 欧盟是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 欧盟的建立对欧洲和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 为什么今天英国出现“脱欧”与反“脱欧” 的矛盾和斗争?
学习目标
1.了解战后欧洲经济的复兴与欧洲联合的基本
史实:了解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特点和日
本经济崛起与原因; 2.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的原因和影响; 3.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知识分析美、欧、日经 济发展的共同原因与特点,培养学生知识迁 移能力和独立思考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硅谷”的发展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新 闻记者惊讶地写到:“这里的人远远不只是把沙子变成黄 金,他们是在把沙子变成智能。”
新经济时代
主要特征:信息化 全球化
日本的崛起
原因一: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 策。
使日 馆本 拜天 访皇 麦裕 克仁 阿( 瑟右 将) 军到 美 国 驻 日
《探索经济全球化》
如此“市场经济”(漫画)
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
中国山东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芬兰诺基亚手机
美国伊利诺州欧克布鲁克麦当劳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
韩国三星笔记本电脑
联想ThinkPad笔记本(总裁柳传志)
日本索尼摄像机
美国摩托罗拉手机
集 团 美 国 总 部 海 尔 大 厦
美 国 纽 约 市 曼 哈 顿 的 海 尔
1967年:欧共体
多元一体 Unity
through Diversity
欧盟地位
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目标导学二:美国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
美国大力发 展科技教育,利 用高新技术成果, 改进传统工业的 生产技术,发展 新兴工业和军事 工业。 美国学生在使用计算机
1969年7月20 日,美国宇航员成 功地登上了月球。 它标志着人类文明 的一大进步,也显 示了美国宇航工业 的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