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机维护检修规程概要

合集下载

机电设备维修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机电设备维修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机电设备维修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概述机电设备维修是指对各种机电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为了保障维修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机电设备维修操作。

二、维修前准备1. 维修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能和资质,并熟悉本规程的内容。

2. 在进行维修前,必须对所需使用的工具、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其正常工作。

3. 维修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防护手套等。

4. 维修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维修现场的布局和设备的位置,清楚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

5. 维修操作人员必须了解设备维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应对措施,做好风险评估和安全防范工作。

三、维修操作流程1. 维修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设备维修方案和操作手册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步骤。

2.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的使用,确保其正常工作。

3. 维修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不得使用不合适的工具或方法。

4. 在拆卸设备部件时,必须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避免破坏设备或造成意外伤害。

5. 维修操作人员必须在设备停机状态下进行操作,并确保设备的电源已经切断和锁定。

6. 在使用电动工具时,必须注意电源的接地和线路的安全,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7. 维修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集中注意力,不得分散注意力或做与维修无关的事情。

四、设备检修安全1. 在检修设备时,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确保设备在维修后能够正常运行。

2. 维修后,必须对设备进行试运行和测试,验证维修效果和安全性。

3. 维修操作完成后,必须进行设备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 在维修操作结束后,维修操作人员必须清理维修现场,保持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五、事故应急措施1. 维修操作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如果发现危险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

2. 在维修过程中如发生意外事故,必须立即向上级报告,并按照事故应急预案进行紧急救援。

变速器大修作业规程

变速器大修作业规程

变速器大修作业规程车间名称:设备编号:设备型号:工程验收确认检修单位负责人:设备单位负责人:状态卡000检修前准备。

010办理施工作业票。

020确认变速器已经具备安全拆卸的条件。

100拆除变速器上的仪表部分。

110拆除变速器上风管线、水管线、进、回油管线。

120 拆除电机。

140 拆除联轴器。

200 检查联轴器。

210 清扫并检查机体。

220 清扫并检查齿轮箱。

230 检查轴承。

300 回装前确认。

310 回装齿轮。

330 回装轴承、传动轴、轴承箱。

350 回装联轴器。

360 回装附属管线。

370 安装仪表部分。

400 现场清扫。

410 机组试车和验收。

动作卡000 检修前准备;001 B -()检修施工的时间安排已经确定。

002 B -()检修所需要的零配件和相应得材料已经备齐。

003 B -()检查检修专用工具和经检验合格的量具、器具已备齐。

004 B -< > 对起吊设施进行检查,应符合安全规定。

005 B -()了解停机前变速器的各部振动值、轴承温度、供油压力及密封泄漏点。

006 B -()查阅上次检修资料和有关图纸准备好新版本的检修作业规程。

签字()010办理施工作业票011 B -()施工作业票已经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好。

012 B - < > 确认施工作业票规定的内容已经全部落实。

签字()020确认变速器已经具备安全拆卸的条件。

B< > - C< > 确认施工作业票规定的内容已经全部落实。

021 B -()变速器的润滑油退出油系统。

B - < > 确认润滑油已经放完,可以施工。

签字()()100 拆除仪表部分;101 B -﹛﹜拆除仪表部分;110 拆除变速器上的风管线、水管线、进、回油管线;111 B -﹛﹜用干净物件包扎管线管口处。

签字()120 拆除电机121 B -﹛﹜电机与减速器之间的联接拆检;122 B -﹛﹜用手拉葫芦吊住电机,调整好倒链的合适松紧度。

摆线轮减速机安全维护检修规程范文

摆线轮减速机安全维护检修规程范文

摆线轮减速机安全维护检修规程范文摆线轮减速机是一种常用的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为了确保摆线轮减速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必须进行定期的安全维护检修工作。

下面是一份摆线轮减速机安全维护检修规程的范文,供参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摆线轮减速机的安全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摆线轮减速机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本规程的内容包括运行管理、日常维护、定期检修等方面。

第二章运行管理第四条摆线轮减速机的运行由专人负责,确保正常运行。

第五条运行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修,不得强行继续运行。

第六条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修复,不得盲目操作。

第七条摆线轮减速机的运行环境应保持干燥、清洁,且温度不得超过规定范围。

第八条在运行中禁止随意更改摆线轮减速机的任何参数,以免引起故障。

第三章日常维护第九条摆线轮减速机每日开机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第十条定期清洁外壳,保证散热良好,避免灰尘积聚。

第十一条检查润滑油的油位和质量,并按照规定的时间更换。

第十二条定期检查传动零件的紧固情况,如有松动应及时加紧。

第十三条定期检查轴承的润滑情况,并进行必要的加油。

第四章定期检修第十四条摆线轮减速机应定期进行维护检修,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第十五条定期检修包括设备的拆卸、清洗、检查、润滑等工作。

第十六条定期检修的周期根据摆线轮减速机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条件而定。

第十七条在定期检修中,发现损坏严重的零部件应及时更换,以免影响正常运行。

第十八条定期检修后,应按照要求进行试车,确保摆线轮减速机正常运行。

第五章应急处理第十九条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生突发故障,应立即停机处理,不得擅自操作。

第二十条应急处理包括故障排除、紧急维修等工作,确保设备能够及时恢复正常运行。

第二十一条在应急处理中,必须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确保安全。

第二十二条应急处理后,必须进行检查确认,排除故障的根本原因。

第六章安全教育第二十三条使用摆线轮减速机的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金属带无级变速器检查与维护的指南说明书

金属带无级变速器检查与维护的指南说明书

项目三Project 3无级变速系统的检查与维护122随堂笔记任务无级变速器的检查与维护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叙述无级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与优、缺点。

2)能够掌握无级变速器的组成并认知各零部件。

技能目标1)具有正确、规范地检查无级变速器油的能力。

2)具有正确地使用故障诊断仪读取无级变速系统故障码与数据流的能力。

3)具有更换无级变速器油的能力。

素养目标1)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2)加强环境保护和工作安全的意识。

3)树立为客户服务的观念。

 任务描述一位丰田卡罗拉轿车的车主反映:无级变速器油液已经达到更换周期。

请你对变速器进行维护作业。

相关知识一、概述1. 原理介绍无级变速器是传动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的变速器,简称CVT。

它采用传动带和工作直径可变的主、从动轮相配合来传递动力,可以实现传动比的连续改变,从而得到传动系统与发动机工况的最佳匹配,最大限度地利用发动机的特性,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目前,无级变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常任务 无级变速器的检查与维护123随堂笔记图3-1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见的无级变速器是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如图3-1所示。

图3-2所示为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变速原理图。

变速部分由主动带轮、金属传动带和从动带轮组成。

每个带轮都是由两个带有斜面的半个带轮组成一体,其中一个半轮是固定的,另一个半轮可以通过液压控制系统控制其轴向移动,两个带轮之间的中心距是固定的。

由于两个带轮的直径可以连续无级变化,所以形成的传动比是连续无级变化的。

图3-2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变速原理图a )低速状态b )高速状态2. 优点相比传统的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无级变速器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1)结构简单,体积小,大批量生产后的成本低于当前液力式自动变速器的成本。

2)工作速比范围宽,容易与发动机形成理想的匹配,从而改善燃烧过程,降低油耗和排放。

3)变速非常平顺。

4)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功率损失少,经济性高。

变速机维护检修规程.doc

变速机维护检修规程.doc

变速机维护检修规程SHS 01028——2004目次1 总则 (575)2 检修周期与内容 (575)3 检修与质量标准 (576)4 试车与验收 (591)5 维护与故障处理 (592)1 总则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1 本规程规定了变速机的检修周期与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维护与故障处理。

1.1.2 本规程适用于石油化工圆柱齿轮、圆锥齿轮、圆弧齿轮、蜗轮、蜗杆、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行星齿轮增速机及行星式摩擦无级变速机的维护和检修。

1.2 编写修订依据SY 21024--73 炼油厂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HGJ 1020--79 化工厂齿轮减速机,行星摆线针轮、增速机维护检修规程GB 10095—1988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GB/T15753—1995 圆弧圆柱齿轮精度GB/T11365—1989 锥齿轮精度2 检修周期与内容2.1 检修周期12-18个月,如监测手段齐全,可根据设备运行状况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2.2 检修内容2.2.1 大修项目2.2.1.1 检查联轴器对中情况。

2.2.1.2 检查修理轴承、测量间隙。

2.2.1.3 检查传动零部件磨损及配合情况。

2.2.1.4 处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 检修与质量标准3.1 拆卸前准备3.1.1 检查变速机运行状态及存在问题,备齐资料。

3.1.2 备齐检修工具、配件、材料等。

3.1.3 切断电源及附件,放净机内润滑油,符合安全检修条件。

3.2 拆卸与检查3.2.1 拆卸联轴器,检查对中及磨损情况。

3.2.2 检查机体有无缺陷和损坏,测量检查中分面的密封情况。

3.2.3 清洗齿轮箱内油垢及杂物,检查齿面磨损,配合间隙及啮合情况。

3.2.4 检查轴承,测量、调整间隙。

3.3 检修质量标准3.3.1 联轴器3.3.1.1 拆卸联轴器使用专用工具,不得直接敲打。

3.3.1.2联轴器对中允差见表1。

3.3.1.3 弹性圈柱销联轴器两端面间隙见表2。

大型养路机械液力机械变速箱检修规则(试行)

大型养路机械液力机械变速箱检修规则(试行)

大型养路机械液力机械变速箱检修规则(试行)1 总则1.1液力机械变速箱是大型养路机械动力传动系统中的关键装置,为了规范其检修工作,保证检修质量,特制定本规则。

1.2本规则适用于4WG-65II型液力机械变速箱(以下简称变速箱)的检修,其它型号变速箱的检修可参照本规则。

1.3 变速箱的检修工作贯彻预防为主、质量第一的方针,实行检查保养和状态监测修理相结合的检修制度。

1.4 各单位要创造条件,积极开展主要零、部件和总成的换件修及专业化集中修,以缩短变速箱的在修时间,提高检修质量。

1.5 本规则未做规定者,按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技术标准或产品设计要求执行。

1.6 本规则由北京铁路局起草,由铁道部运输局基础部提出并归口。

2 基本要求2.1变速箱的检修修程分为日常检查保养和状态监测修理。

日常检查保养在机械施工期间每日进行。

状态监测修理应根据状态监测情况施行。

2.2 日常检查保养由机组人员实施,状态监测修理由专职检修人员和机组人员共同完成。

状态监测修理在机械段修理车间或经规定程序认证的单位进行。

在检修过程中,施修人员必须对检修内容做出详细记录。

2.3 根据检修工作需要,机械段和有关单位应配置必要的试验台、检测仪器及工具。

检修设备中的仪表、量具等应按规定校验合格。

2.4机械段和有关单位应配备专职检修人员和质量检验员,并按本规则制订相应的检修细则,编制检修工艺,同时加强检修管理,严格质量控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努力提高检修效率,降低检修成本。

2.5状态监测修理竣工后,由验收人员按本规则验收,并在检修记录上签章。

2.6变速箱检修用配件必须是合格品,并符合《大型养路机械配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3 日常检查保养3.1日常检查保养主要对变速箱进行外观检查和保养,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3.2柴油发动机怠速(转速在1000r/min左右)运转,当油温升至40℃时,油位不得低于油标尺下刻度;当油温为80℃时,油位处于油标尺上刻度,但不能超过此刻度。

摆线轮减速机安全维护检修规程

摆线轮减速机安全维护检修规程

摆线轮减速机安全维护检修规程摆线轮减速机是一种常用的机械传动装置,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采用。

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必须实施安全维护检修。

本文将介绍减速机的安全维护检修规程,旨在帮助管控人员保证设备运转的正常性和安全性。

一、安全操作规程1.检查设备是否有异响、异常振动或其他异常情况,必要时停机检查维修。

2.保持减速机的干燥、清洁、无杂物,并定期进行润滑,避免灰尘与腐蚀介质的侵蚀。

3.应按规定进行工作,避免超负荷运转,不要进行过度紧固或拆卸减速机。

4.在检修和维护减速机时,应关闭电源、断开传动轴、卸下皮带或链条,确保减速机完全切断电源和动力。

5.使用工具时,应选择适当的工具,并避免使用力量过大或力矩过载的工具。

6.在设备故障或异常时,应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诊断和处理,不得私自拆卸或修理。

二、润滑与保养1.减速机应定期清洁,并注入适当的润滑剂,以保持设备的良好运转状态。

2.切勿混合不同牌号、不同品种的润滑油,遵守生产厂家或设备制造厂注入润滑油的建议牌号和品种。

3.冷却器应定期检查和清洗,以确保良好散热和防止过热。

三、检验与维修1.减速机的客户应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检查减速机的各种参数是否正常,如传动比、轴向游隙、润滑状态等。

2.检查减速机各部分的固定、连接是否松动,零部件的磨损情况是否达到更换标准。

3.检查减速机的各种尺寸,如齿轮、螺钉、键等。

4.如减速机有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早进行处理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四、安全管理1.工作人员应有一定的维修和保养经验,并接受相关的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在进行设备安装、拆卸、维修和保养时,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3.定期检查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可靠性。

4.检查设备是否符合安全管理规定,如设备是否有防护措施、是否涂有安全标识等。

五、结论摆线轮减速机是一种重要的机械传动装置,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定期的安全维护检修,是保证减速机长期顺利运行的关键所在。

转载机维修工操作规程模版

转载机维修工操作规程模版

转载机维修工操作规程模版一、操作规范1. 严格按照维修任务单的要求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维修内容或顺序。

2. 确保在进行机械维修操作前,机器已断电并拔掉相关电源插头,以确保人身安全。

3.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穿戴松散的衣物或长发等物品,以防止卷入机械部件并造成伤害。

4. 使用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以确保自身的安全。

二、机械检修操作1. 清理和润滑:首先,使用合适的工具将机器的杂物清理干净,并检查是否有需要更换的零件。

然后,根据操作手册的要求,使用合适的润滑剂给机器的关键部位进行润滑。

2. 螺母和螺栓操作:在拆卸和安装螺母和螺栓时,应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操作,避免使用力过大或过小导致损坏。

拧紧时需按照固定力矩要求进行。

3. 电气元件更换:在更换电气元件时,首先断开电源,并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拆卸和安装。

注意正确连接电线,避免接反或接触不良。

4. 机器调试:在机器维修完成后,应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调试。

确保各部件正常运转,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和调整。

三、故障排除操作1. 故障检测:在进行故障排除之前,必须对机器进行全面的检测,确定故障出现的具体位置和原因。

2. 故障排除:根据故障检测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注意使用正确的工具和操作方法,避免对机器产生不必要的伤害。

3. 故障测试:修复完成后,进行故障测试以确保修复的有效性。

若仍有问题存在,则继续排查并修复,直至故障解决。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机械维修操作前,必须充分了解机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相关安全规定和注意事项。

2. 操作过程中,要随时关注自身的安全,注意避免损伤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3. 在维修期间,必须保持机器和周围环境的清洁,避免杂物堆积引发其他安全问题。

4. 维修工作完成后,应将工具和杂物清理干净,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妥善保管。

五、维修记录和报告1. 在机械维修过程中,应及时记录维修操作的细节、机器的问题和修复情况等相关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速机检修标准OOO.B-[ ] C-[] 拆卸前的准备001.掌握变速机运行状态及存在问题,备齐资料。

002.备齐检修工具、配件、材料等。

003.切断电源及附件,放净机内润滑油,符合安全检修条件。

010. B-[] 拆卸与检查011.拆卸联轴器,检查对中及磨损情况。

012.检查机体有无缺陷和损坏,测量检查中分面的密封情况。

013.清洗齿轮箱内油垢及杂物,检查齿面磨损,配合间隙及啮合情况。

014.检查轴承,测量、调整间隙。

020.检修质量标准021. B-[ ] C-[] 联轴器022.拆卸联轴器使用专用工具,不得直接敲打。

023.联轴器对中允差见表1。

表1 联轴器对中允差mm331.3 弹性圈柱销联轴器两端面间隙见表2。

表2 联轴器端面间隙mm,两H7/js6当输出轴传动方式是链传动时,链轮与轴的配合应采用024.链轮的中间平面应在同一平面内,其轴向偏移量不大于(1/200)a (a为两链轮中心距,mm。

025. 轴承026.拆卸轴承应用专用工具,严禁直接敲打。

027.滚动轴承内外圈滚道、滚动体表面应无腐蚀、坑疤与斑点,接触平滑,滚动无杂音。

028. 滚动轴承内圈必须紧贴轴肩或定位环,用0.05mm塞尺检查不得通过。

029. 轴承内径与轴的配合,外径与轴承座的配合见表3。

表3 轴承配合公差滑动轴承轴瓦表面应光滑,无硬点、裂纹、气孔、夹渣、脱皮、脱0210.壳等缺陷。

0212. 轴瓦在下瓦中部60° ~90°之间接触,接触点每平方厘米不少于2点。

0213.轴瓦径与轴向间隙见表4。

表4 轴瓦间隙0214.轴瓦与轴承座的配合为H7/m6,其表面粗糙度为Ra3.2。

0215. 轴瓦表面粗糙度为Ra1.6。

030.轴031.轴及轴颈不应有毛刺、严重划痕、碰伤等缺陷。

032. 轴的直线度为0.03mm/m。

Ra1.6,表面粗糙度为0.015mm轴颈的圆柱度为033.040.机体041.机盖与机体的剖分面应光滑、平整,保证装配严密,用0.05mm 的塞尺插入深度不得大于剖分面的1/3,检查剖分面的严密性。

042.机盖与机体不得有裂纹、伤痕等缺陷。

050.圆柱齿轮051.齿面不得有损伤、胶合、剥落或裂纹等缺陷,必要时做无损探伤。

052.齿轮啮合的齿顶间隙为(0.20~0.30) mn(mn为法向模数),齿侧间隙见表5。

表5 齿侧间隙mm053.齿轮节圆处齿厚的最大允许磨损值见表6表6 齿轮最大允许磨损值为法向模数。

注:m n054.齿轮啮合接触面积见表7。

表7 齿轮啮合接触面积注:(1)接触斑点的分布位置应趋近齿面中部,齿顶和两端部棱边不允许接触。

“(2)括号中数值,用于轴向重合度的斜齿轮。

0.8 >。

8055.齿顶圆的径向跳动公差值见表齿顶圆的径向跳动公差值8 表mm 径向圆跳动法向模数齿轮直径.056.齿轮啮合表面粗糙度为Ra3.2。

057. 齿轮内径圆柱公差值为0.010~0.025mm,表面粗糙度为Ra1.6058. 齿轮与轴配合为H7/m6或H7/k6。

059.齿轮轴线平行度公差。

X方向平行度公差按表9, y方向轴线平行公差取x 方向轴线平行度公差一半。

表9 齿轮轴线平行度公差060. 圆锥齿轮061.齿轮齿表面应光滑,无毛刺、伤痕、裂纹等缺陷,必要时做无损探伤。

062.齿轮节圆处齿厚的最大允许磨损值见表6。

063.齿轮轴中心线夹角极限偏差见表10。

表10 齿轮轴中心线夹角极限偏差mm064.齿轮中心线的位置度公差值见表11。

表11 齿轮中心线的位置度公差值065.齿轮啮合的铡间隙见表12。

表12 齿轮啮合的侧间隙066.齿轮啮合的齿顶间隙为(0.2~0.3)ma (ma为端面模数)068.齿轮啮合接触面积见表13。

表13 齿轮啮合面积069.锥齿轮齿顶圆锥的径向跳动公差见表14表14 齿轮径向跳动mm070.圆弧齿轮337.1齿面不得有损伤、胶合、剥落、裂纹等缺陷,必要时做无损 探伤。

3.3.7.2 圆弧齿轮传动的齿顶间隙和齿侧间隙的理论值见表 15。

圆弧齿轮传动的实际间隙应不小于理论值的 2/3。

表15圆弧齿轮传动的齿顶间隙和齿侧间隙mm 0.07 m 0.05 m 0.25 m 型双圆弧齿FSPH-75nnn m 为法向模数。

注:"337.3 圆弧齿轮啮合接触面的正确位置应分布在名义接触迹线的上下两侧。

单圆弧齿轮 的名义接触迹线距齿顶的高度:凸齿为 0.45 mn;凹齿为0.75 mn , 圆弧齿轮接触迹线和位置偏差见表16。

表16圆弧齿轮接触迹线和位置偏差注:m 为法向模数。

n 071. 正确啮合接触面积见表17。

表17啮合接触面积072.圆弧齿轮啮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为 Ra1.6。

073.齿轮内径圆度公差值为0.02mm 表面粗糙度为Ra1.6。

074. 齿轮与轴配合为H7/m6或H7/k6。

075.齿轮轴线平行度公差。

X 方向轴线平行度公差按表18, y 方向 轴线平行度公差取x 方向轴线平行度公差一半。

it m表18 齿轮轴线平行度公差080.蜗轮、蜗杆081.蜗轮、蜗杆的齿形表面不得有损伤、胶合、剥落及裂纹缺陷,必要时做无损探伤。

O82.蜗轮、蜗杆啮合侧间隙及开式传动的啮合最大侧间隙见表19表19 蜗轮、蜗杆啮合侧间隙083.蜗轮、蜗杆啮合的齿顶间隙为(0.20~0.30) m(m为模数)084.蜗轮节圆处齿厚允许最大磨损值见表6。

085.蜗轮啮合接触面积见表20。

表20 蜗轮啮合接触面积086.蜗轮、蜗杆中心线在齿宽上的垂直度见表21。

表21 蜗轮、蜗杆中心线在齿宽上的垂直度087.蜗轮、蜗杆表面粗糙度为Ra3.2。

088.蜗杆齿顶圆柱度公差值见表22。

表22 蜗杆齿顶圆柱度公差值mm089.蜗杆轴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值见表23。

表23 蜗杆轴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值mm0810.蜗轮中间平面与蜗杆中心线的极限偏差值见表24表24 蜗轮中间平面与蜗杆中心线的极限偏差值mm0811.蜗轮、蜗杆中心距极限偏差值见表25。

表25 蜗轮、蜗杆中心距极限偏差值mm0812.蜗轮齿顶圆跳动公差值见表26。

090.行星摆线针轮091.针齿壳的针齿销孔直径允许磨损极限公差见表 27。

表27销孔直径允许磨损极限公差mm092.针齿销孔圆心对针齿壳中心圆跳动公差值见表 28。

表28销孔圆心对针齿壳中心圆跳动公差值093.针齿销孔应均匀分布,两相邻孔距允许最大偏差见表29。

mm表26 蜗轮齿顶圆跳动公差值表29相邻孔距允许最大偏差mm孔距最大偏差针齿销孔直径孔距最大偏差094.针齿壳两端面的针齿销孔同轴度公差值为0.03mm针齿销孔轴心线对针齿壳两端面垂直度公差值为0.015mm095.摆线齿轮表面粗糙度为Ra1.6,无毛刺、伤痕、裂纹等缺陷。

096.摆线齿轮内孔与轴承配合间隙见表30。

表30 齿轮内孔与轴承配合间隙mm表31齿轮齿面磨损极限值098. 摆线齿轮轴向间隙为0.2~0.25mm099.两摆线轮要按标记正确装配。

0910.针齿套、针齿销不得有毛刺、裂纹、伤痕等缺陷,表面粗糙度为Ra0.8。

0911.针齿轮与针齿套的使用极限间隙见表32。

表32针齿轮与针齿套的使用极限间隙0912.销轴、销套应无毛刺、裂纹、伤痕等缺陷,表面粗糙度为Ra0.8 0913.销轴与销套的圆柱度公差值见表33表33 销轴与销套的圆柱度公差值mm0914偏心套应无毛刺、伤痕、裂纹等缺陷,表面粗糙度为Ra0.80915偏心套内径与外径的圆柱度公差值为0.015mm0110. 行星齿轮增速01101齿轮啮合良好,接触均匀,接触面积见表34表34齿轮啮合接触面积mm01102齿面应无毛刺、伤痕、裂纹等缺陷,表面粗糙度为Ra3.2。

35齿轮啮合侧间隙见表01103.表35齿轮啮合侧间隙01104.行星齿轮内径圆柱度为0.02mm01105.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轴的径向间隙见表36表36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的径向间隙mm01106主动轴、转架盖轴径、行星齿轴的圆柱度为0.02mm01107行星齿轴与转架油孔要对准。

01108内齿圈与三联齿套、行星齿轴与转架和转架盖、行星齿与行星齿轴应按标记装配。

01109.行星齿端面与左、右内齿圈端面应在同一平面。

01110各部位卡圈、卡簧应有足够的弹性,不得有明显的变形,装配应牢固可靠。

01111.转架和转架盖的固定螺栓和垫片更换时应按原重量配备,其重量差应不大于1g。

01112.行星齿轴和行星齿更换时,各组的重量差不大于2g。

01113.转子组装后,转颈处径向圆跳动不大于0.025mm01114行星轮架组零件更换过多时,应做动平衡。

01115增速机输出轴与压缩机对中时,必须以增速机端盖上止口的两个平面为基准,径向允许偏差为0.03mm轴向允许偏差为0.02mm 01200行星式摩擦无级变速01201主动锥、从动锥与行星锥的接触母线汇交于输入、输出轴中心线的同一点。

0120.2主、从动锥与行星锥应研配,保证接触线的密合,用着色法检查时,以上。

70%接触线密合长度应.01203. 主、从动锥与行星锥应无毛刺、伤痕、裂纹等缺陷,内孔外径与两端面表面粗糙度为Ra1.6,锥表面粗糙度为Ra0.8。

01204. 主、从动锥与行星锥锥面斜向圆跳动公差值为0.03mm。

01205. 主、从动锥内径与外径的圆度和圆柱度公差值为0.01mm。

01206 主、从动锥两端面对轴线的圆跳动公差值为0.01mm。

01207 外环内表面应无毛刺、伤痕、裂纹等缺陷表面粗糙度为Ra1.6。

01208 外环内径圆度公差值为0.02mm。

01209 保持架不允许有严重磨损和变形,保证与行星锥装配处于正确位置。

012010 加压盘表面应无毛刺、伤痕、裂纹等缺陷,表面粗糙度为Ra1.6012011加压盘内孔与输出轴花键配合为H9/h8或H8/h7,沿轴向移动应灵活,无卡涩。

0130 试车与验收0131. 试车前准备0132. 审查检修记录,确认检修质量合格。

0133. 盘车检查无卡涩和异常声音。

0134. 润滑油符合要求014. 试车0140 空负荷试车, 检查运行是否平稳, 有无冲击、振动及异常响声, 变速灵活。

试运时间为24~48h。

0142 检查密封有无渗漏。

各联接、紧固件有无松动0143.空负荷试车合格后,进行负荷试车。

0144.检查轴承温度,滚动轴承温度不大于70C,滑动轴承温度不大于65C。

0145.运转平稳,不得有冲击、振动和异常响声,电流不超过额定值。

振动值符合《石油化工旋转机械振动标准》。

0150 C-[ ] B-[] 验收0151.额定负荷连续运转24h,各项性能指标达到技术要求或能满足生产需要。

. 0152.设备状况达到完好标准。

0153.检修记录齐全、准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