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波压制的Ridgelet域方法_包乾宗

合集下载

面波压制的Ridgelet域方法

面波压制的Ridgelet域方法

v i i si c r es g nm l, i e tr s r .t a as r i cdt i ,) o a a l s p c i a d n e m o sn , a e Rd l a fm Icnt f s s a i y g et o n r o em n m i a n( t dm i t n o( ,
理 过 程 中 只是 单 一 的 利用 面 波 的 一 种特 性 , 如 频 率 域 滤 波 中利 用 面 波 与 有 效 信 号 频 率 之 间 的 差 别 , 例 因此 难 以 有 效 地 压 制 面 波 . 用 Rd e t 换 可 将 原 始 地 震 记 录 拓 展 到 ( , , ) 维 空 间 , 而 可 以 同 时 利用 地 震 记 录 的 视 速 利 i l 变 ge a rP 三 从
r, .S ec nu etedf rn ei eoi .t d sae c aa tr t so es cd t opoesa d P) o w a s iee c n vlct i a c h c i i fsi aat rcs h y me n l r e sc mi n
s p ae dfe e twa e a h a i e a t i rn v s tt e s me t r me. Ex mp e o r c s ig t e s nh tc n e d t l sr t i a ls f p o e sn h y tei a d ra aa i u t e t l l a s fa iii d e e t e e so h d ee r so to n atn ai g go n —o1 e sb l y a f ci n s fte Ri g ltt t n v n a fr meh m d i te u t u d r l n r

频率-波数域多次波压制技术在金家南地区的应用

频率-波数域多次波压制技术在金家南地区的应用
变换 压 制技 术 , 针对 一 次波 与 多次 波 速度 差 异 明显
却是其一次波反射旅行时的整数倍 , 在速度谱上表
现 为 中深 层 低 速 能量 团 ( 4) 能 量 聚 焦集 中 , 图 , 与 相 同反射 时 间的有效 波有 较大差 异 , 可简单 识别 。
1 剖面识 别 . 3

l・ 8
油 气 地 球 物 理
2 1 年 4月 00
明显 ( 3 ,可容易地 区分一次波与多次波 。 图 )
1 速度 谱识 别 . 2
次波 。
1 压 制技 术优 选 . 4
多 次波 具有 与 其一 次 波相 同的视 速 度 , 而时 间
目前 比较常用的多次波压制方法 主要有 : 预 ① 测反褶积技术 , 针对海上资料及层间多次 ; )ao ( R dn  ̄

波与多次波的能量分布区间 、 波数 、 频率 以及视速 度( 角度 ) 不同的特点 , 进行多次波能量分离 , 然后
F K反 变换 重构 地 震道 ,进 行 中间速 度反 动 校正 , _ 从 而得 到压制 多次 波之后 得道 集 。
在速度谱上尽量远离有效波能量 , 拾取相对靠 近多次波能量聚焦的中间速度 , 利用 中间速度动校 之后的道集 , 变换到频率 一波数域可将有效波与多
F K域次波压制技术处理过程 ( 5 是将 _ 图 ) 含有多次波的道集 , 利用介于一次波与多次波之间
的 中间 速度 进行 动 校正 , 动 校正 之后 一 次 波 由于 而 速度 不 足表 现 为过 校正 , 次 波则 由于速 度 过 高表 多
3 — F K域 多次波 多参 量约束压制应
图 2鲁西隆起 内的多次波
1 多次波的识别及压制技术优选

基于多次波生成层自适应提取的层间多次波压制方法研究

基于多次波生成层自适应提取的层间多次波压制方法研究

级数与抛物 Radon 变 换 相 结 合,提 出 了 层 间 多 次 波
一种基于多次波生 成 层 自 适 应 提 取 的 层 间 多 次 波 压
压制策略,并将其应 用 于 实 际 地 震 资 料,验 证 了 该 策
制方法,该方法首先 自 适 应 提 取 层 间 多 次 波 生 成 层,
略的有效性.由于逆散射级数的运算量过大,因而该
ZENG Tongsheng2 ,
LIZhongx
i
ao3 ,
LIZhenchun1
(
1.
Scho
o
lofGe
o
s
c
i
enc
e
s,
Ch
i
naUn
i
v
e
r
s
i
t
t
r
o
l
eum (
Ea
s
tCh
i
na),
Qi
ngdao266580,
Ch
i
na;
2.
Re
s
ear
chIn
s
t
i
t
u
t
eofPe
t
r
o
l
e

yofPe
层间多次波,目前关于自由表面多次波压制的理论研
层间多次波压制方法的有效性.刘 战 等 [17]从 理 论 上
究和实际应用 都 比 较 成 熟 [1G3],关 于 层 间 多 次 波 压 制
详细推导说明了 CFP 多波波去除方法与地表数据驱
的理论研究不断 增 多,已 经 出 现 了 LI等
[
4]
提出的处
适应提取的层间多次波压制方法可以较好地自适应提取层间多 次 波 生 成 层 数 据,并 一 次 性 预 测 出 所 有 层 间 多 次 波,进 一 步 提 高

基于第二代Curvelet变换的地震资料随机噪声衰减

基于第二代Curvelet变换的地震资料随机噪声衰减

基于第二代Curvelet变换的地震资料随机噪声衰减
包乾宗;陈文超;高静怀
【期刊名称】《煤田地质与勘探》
【年(卷),期】2010(038)001
【摘要】噪声衰减是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根据Curvelet变换对含有光滑边界的二维二阶连续可微函数所具有的稀疏表示性能,给出了Curvelet变换域地震资料随机噪声衰减的阈值方法;并给出了基于地震资料中随机噪声是独立同分布的高斯白噪假设条件下的阈值估计方法.通过合成数据和叠后实际数据算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Curvelet变换不仅可以很好地衰减随机噪声,并且能较好地保持有效信号.
【总页数】5页(P66-70)
【作者】包乾宗;陈文超;高静怀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710054;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波动与信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49;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波动与信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
【相关文献】
1.基于Curvelet变换的地震资料随机噪声消除方法 [J], 蒋亚洲
2.基于Curvelet变换的地震噪声衰减 [J], 林春;王绪本;刘四兵
3.第二代Curvelet变换在地震随机噪声衰减中的应用 [J], 林春;王绪本
4.基于双重稀疏表示的地震资料随机噪声衰减方法 [J], 罗勇;毛海波;杨晓海;李文捷;陈文超
5.基于Curvelet变换的探地雷达资料噪声衰减方法(英文) [J], 包乾宗;李庆春;陈文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剪切波变换和条纹方向二值掩膜的相位解包裹方法

剪切波变换和条纹方向二值掩膜的相位解包裹方法

剪切波变换和条纹方向二值掩膜的相位解包裹方法
李碧原;赵鑫春;张军;王宇
【期刊名称】《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2(32)1
【摘要】针对条纹投影轮廓术中相位解包裹问题,采用改进的加权最小二乘方法实现了带有阴影和相位不连续的条纹图相位解包裹。

提出的方法是利用剪切波变换去除条纹图的背景和噪声,通过引入条纹方向二值掩膜来定义新的加权系数,该加权系数可以准确地区分包裹相位图中连续区域和不连续区域。

将提出的新方法应用到模拟和实验获得的条纹投影静态和动态测量过程中,并与5种常用的相位解包裹方法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新方法能够有效地限制不连续引起的误差传递。

【总页数】8页(P39-45)
【作者】李碧原;赵鑫春;张军;王宇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439
【相关文献】
1.基于二进小波的雷达干涉图条纹探测相位解绕
2.基于剪切波变换的反锐化掩膜遥感图像增强
3.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域方向信息测度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
4.
相移干涉中基于DCT域掩膜的相位解包裹方法5.基于遗传算法相位抖动优化的高质量二值条纹产生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信息隐藏技术》(任帅) 课件 第3、4章 基于三维模型的信息隐藏区域、基于数字图像与三维模型的信息

《信息隐藏技术》(任帅) 课件 第3、4章 基于三维模型的信息隐藏区域、基于数字图像与三维模型的信息
第三章基于三维模型的信息隐藏区域
第三章 基于三维模型 的信息隐藏区域
1. 基于三维模型能量特性的信息隐藏区域 2. 基于三维模型结构特性的信息隐藏区域
第三章基于三维模型的信息隐藏区域 3.1 基于三维模型能量特性的信息隐藏区域
能量特性是三维模型信息隐藏区域选择所必须考虑的问 题,与算法的不可见性和鲁棒性有密切关系。现有关于能量 特 性区域的算法主要是基于载体小波域分解、网格频谱分析、 Laplace谱压缩等的能量特性来实现信息隐藏,比如经过DCT 变换后的载体包括直流分量和交流分量两部分。
第三章基于三维模型的信息隐藏区域
4.颜色场结构理论中的相关术语
1)颜色空间矩阵 载体图像进行颜色分离后,相同像素点分离出的多通道 颜色分量所组成的行矩阵称为颜色空间矩阵,记作Cij:
第三章基于三维模型的信息隐藏区域
2)整合模块 整合模块是一个矩阵集合,包含了与信息隐藏性能有关 的图像结构权重信息,用于生成整合矩阵。在基于数字图像 的信息隐藏系统中,整合模块要充分考虑信息隐藏系统的应 用要求。整合因素包括纹理信息和结构信息,整合规则如表 4-3所示。
第三章基于三维模型的信息隐藏区域 3.2 基于三维模型结构特性的信息隐藏区域
空间域算法通过改变三维模型几何属性、三维模型或面 片集的法向量及利用三维模型的属性信息和冗余性来隐藏信 息。可用于隐藏信息的几何属性包括顶点坐标、顶点到参考 点(线)的距离、顶点在其一环邻居中的位置、距离比或体积 比以及局部几何体素和全局几何体素。可见,空间域算法中 大多是利用载体的结构特性作为隐藏区域的。
第三章基于三维模型的信息隐藏区域
图3-1 曲率与视觉感的不一致性第三章基于三Fra bibliotek模型的信息隐藏区域
局部高度(LocalHeight,LH)是一种新的显著性度量方法, 用来测量某点的凸起程度,在特征点检测方面优于传统的曲 率概念。设定v 的R 邻居点集合为NR (v),缩写为NR ,则点v 的 局部高度由式(3-1)计算得出,其中C 为NR 中顶点所关联面片 的面积和。

《信息隐藏技术》 课件 第5章 基于数字图像的信息隐藏算法

《信息隐藏技术》  课件   第5章 基于数字图像的信息隐藏算法
载体的亚仿射置乱对隐藏信息具有同样的置乱效果,提高了 本算法的鲁棒性。
第五章基于数字图像的信息隐藏算法
3.抗分析性分析
在隐藏区域的选取上,lαβ-CGBP算法对载体图像进行两 次lαβ颜色分解,隐藏区域较为隐蔽,且目前专门针对lαβ颜色
空间进行有效分析的信息隐藏分析方法较少。
4.隐藏信息量分析
嵌入信息量取决于lαβ-CGBP算法选择的载体图像以及
第五章基于数字图像的信息隐藏算法
3.信息隐藏的流程与步骤
基于lαβ与组合广义位平面的信息隐藏算法的信息隐藏
共分为五个算法
图5-5-基于lαβ和 CGBP的信息隐藏算法流程
第五章基于数字图像的信息隐藏算法 4.信息的提取 根据隐藏信息时的步骤,提取隐藏信息的过程分为以下
色分解,对β分量进行灰度转换,并进行位平面分解,按照规则3
隐藏信息的Hash(记为RH)。接收方利用RH 与RL中嵌入信息 Hash值的比较可以快速判断含密图像是否被篡改。
第五章基于数字图像的信息隐藏算法
4.信息的提取
根据隐藏信息时的算法,提取信息的过程分为五个步骤: (1) 对含密图像进行CL多小波变换,得到LL1子图的4个分 量子图。
第五章基于数字图像的信息隐藏算法
第五章 基于数字图像的信息 隐藏算法
1. 基于lαβ与组合广义位平面的信息隐藏算法
2. 基于 CL多小波与 DCT的信息隐藏算法 3. 空间域与变换域在信息隐藏算法中的联合应用方法 4. 基于 GHM 与颜色迁移理论的信息隐藏算法 5. 基于 CARDBAL2与颜色场结构法的信息隐藏算法
如图 5-1(c)所示。抽取与转化过程如式(5-1)所示:
其中,R、G、B 为载体图像的RGB分量值,R"、G"和B"为对l分

数据域与成像域多次波压制方法对比

数据域与成像域多次波压制方法对比

数据域与成像域多次波压制方法对比李振春;李志娜;郭书娟;董烈乾;张敏【期刊名称】《地球物理学进展》【年(卷),期】2013()6【摘要】目前的多次波压制方法按照实现域的不同可分为如下两类,第一类是在数据域实现多次波的压制,该类方法又可分为基于信号处理的滤波法和基于波动理论的预测相减法.基于信号处理的滤波法因其成本低而在工业生产中受到青睐,如Radon滤波去多次波,但是该类方法多次波压制精度较低,对复杂地下适应性差,基于波动理论的预测相减法则可以获得高精度的多次波压制结果,但是是以高计算成本为代价的,如SRME;第二类方法是在成像域实现多次波的压制,该方法可以有效的兼顾多次波压制精度和计算成本.本文首先对数据域与成像域多次波压制几种常用方法的原理进行了简要阐述,在此基础上对这两类方法多次波压制的效果进行了模型试算,通过对比可见这些方法各有所长,近些年发展的成像域多次波压制方法既能精确处理地下复杂的地震波场传播效应,同时又极大的降低了计算量,因此该技术不失为多次波压制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总页数】10页(P2901-2910)【关键词】数据域;成像域;多次波压制;Radon变换;SRME;ADCIGs【作者】李振春;李志娜;郭书娟;董烈乾;张敏【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相关文献】1.基于成像域的多次波压制 [J], 李振春;李志娜;郭书娟;张敏2.反数据域压制多次波方法研究 [J], 马继涛;陈小宏;黄小宁3.平面波域反数据处理压制多次波方法研究 [J], 马继涛;Mrinal K.Sen;陈小宏4.逆数据域层间多次波压制方法 [J], 李琳;刘韬;胡天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详细 讨 论 , 例 如 , 对 小波 变 换的 离散 可 参见 文 献
[ 15] , 关于 τ-p 变换中参数的选择见文献[ 16] .对有 限带宽信号 , 需根据信号的频带范围确定尺度因子
的变化范围 .为了提高计算效率 , 可采用标架理论 , 以减小计算量 .
2.2 Ridgelet 反变换及波场重构
ψ
uθ·x a
-b
.式
中 uθ为与 x 轴夹角 θ的单 位矢量 , x ∈ R2 , b ∈ R .
(1)式中 ψ(ω)表示函数 ψ的傅里叶变换 .
对于给定的二元函数 f ∈ L1 (R2 )∩ L2 (R 2), 它
的连续 Ridgelet 变换定义为
∫∫ CRTf (a , b , θ)= R2 ψa , b , θ(x , y)f (x , y)dxdy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174032)和国家科技部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2001CCD02600)资助 . 作者简介 包乾宗 , 男 , 1972 年生 , 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在读博士生 , 主要从事地震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E-mail :bqz -chj @
1 引 言
在反射地震资料中面波是一种具有明显的高振 幅和频散特性的规则干扰波 .在油气勘探地震数据 处理过程中 , 面波的消除是关键的一步 ;面波消除的 效果直接影响地震数据的后续处理 , 乃至偏移成像 结果 , 而最终影响地质解释的效果 .传统消除面波 的方法主要是利用面波与反射波的频带差异及视速
2.1 Ridgelet 正变换[ 8 ~ 11] 若函数 ψ:R ※R 满足
∫ Kψ = ||ψ(ωω|)d|2d ω< ∞,
(1)
则称 ψ为 d 维 空 间 的 容 许 Ridgelet , (1)式 称 为
Ridgelet 的容许性条件 .由满足(1)式 ψ所构成 的
Ridge 函数族 为
ψa , b , θ(x)=a -1 2
线上的小波族可以表示为 ψa , b , p(x , t)= a-1 2 ψ[ (t -px -b)a] . (8)
相应地(4)式变为如下形式
∫∫ f (τ, p)= R2 f(x , t)δ(τ+px -t)dx dt
∫+∞
= f (x , τ+px)dx . -∞
(9)
基于上述关系 , Ridgelet 变换就可以写为
关键词 Ridgelet 变换 , 面波压制 , 小波变换 , 波场分离
文章编号 0001-5733(2007)04-1210-06
中图分类号 P631
收稿日期 2006-06-30,2007-04-09 收修定稿
Ridgelet domain method of ground-roll suppression
Radon 变换和 Ridgelet 变换可以通 过小波变换 相联系 .Radon 变换的定义为
∫∫ Rf (θ, t)= R2 f(x , y)δ(x cosθ+y sin θ-t)dxdy .
(4) 那么 , Ridgelet 变换系数就可由 Rf (θ, t )关于直线参 数 t 的一维小波变换给出[ 8]
度差异 , 如一维滤波 、f-k 滤波 、τ-p 变换等方法 .
在 20 世纪 80 年代兴起的小波变换由于其具有 多尺度和时频局部化性质 , 被迅速用于地震资料处 理领 域[ 1 ~ 3] .1996 年 罗 国 安 和 杜 世 通[ 4] , 1997 年 Deighan 和 Watts[ 5] 提出 了用 一维小 波变 换压 制面 波 , 可是他们的方法都是基于单道数据计算的. 1999 年 Minh-Quy Nguyen 和 Jerome Mars[ 6] 提出了用 二维离散小波变换滤除面波 , 由于使用的二维离散 小波变换是一维小波变换的张量积 , 角度分辨率较
1 21 2
地 球 物 理 学 报(Chinese J.Geophys.)
50 卷
∫ CRTf (a , b , p)= ψa , b(τ)f (τ, p)dτ.(10) R
(9)式就是 地震信号处理 中常用的 τ-p 变换 , (10)式表明 , 信号的 Ridgelet 变换可以表示为其 τ-p
在(2)~ (5)式中 , 直线采用法线式表示 , 方程为
uθ· x -r =0 ,
(6)
即 :xcosθ+y sinθ-r =0 , 式中 r 为坐标原点到直线
的距离 .
平面中一条直线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方程来表
示 , 若采用斜率与截距表示 , 则方程可以写为
t =px +τ,
(7)
式中 τ为截距 、p 为斜率 .利用(7)式 , 中心在该直
BAO Qian-Zong , GAO Jing-Huai , CHEN Wen-Chao
Institute of Wave and Information , School of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 Xian 710049, China
面波压制的 Ridgelet 域方法
包乾宗 , 高静怀 , 陈文超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波动与信息研究所 , 西安 710049
摘 要 面波压制是地震数据处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常 规的处理方法 虽然能在一 定程度上 压制面波 , 但是在 处
理过程中只是 单一的利用面波的一种特性 , 例如频率 域滤波 中利用 面波与有 效信号 频率之 间的差 别 , 因 此难以 有
ψa , b , θ(x , y )= a-1 2 ψ[ (xcosθ+y sinθ-b)a] , (3)
式中 a , b , θ依次表示 Ridgelet 的尺度因子 、平移因 子和方向因子 .由此可见 ψa , b , θ(x , y )沿直线 xcosθ +y sin θ=b 为一常数 , 而垂直于该直线的则是一个 小波函数 .
第 50 卷 第 4 期 2007 年 7 月
地 球 物 理 学 报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Vol.50, No .4 Jul., 2007
包乾宗 , 高静怀 , 陈文超 .面波压制的 Ridgelet 域方法 .地球物理学报 , 2007 , 50(4):1210~ 1215 Bao Q Z , Gao J H, Chen W C .Ridgelet domain method of ground-roll suppression.Chinese J .Geophys.(in Chinese), 2007, 50(4): 1210~ 1215
是该方法只是基于小波变换与 Hilbert 变换 之间的 关系[ 3] , 将 τ-p 变换中的 Hilbert 变换运算用小波变 换来实现 .
本文首先分 析 Ridgelet 变 换的数学 原理 , 然 后 基于地面地震资料中面波的特点 , 从物理角度分析 在 Ridgelet 域面波和有 效信号的分布 特性 , 提 出利 用 Ridgelet 变换压制面波的方法 , 并给出计算步骤 . 最后 , 将该方法用于合成记录及实际资料处理 , 并对 处理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
变换的一维连续小波变换 .由于连续小波变换可以 很好地重构信号 , 因 此 Ridgelet 变换结果的误 差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要来源于 τ-p 正变换时产生的假频及端点效应等 .
为了减弱这种影响 , 在 τ-p 变换过程中 , 需压制假频 及端点效应[ 14] , 以提高计算精度 .在数值计算中 , 需 要对(9)、(10)式等进行离散 , 这些已有文献进行过
Abstract Ground-roll is a regular interferential wave existing widely in seismic data , and it is a difficult problem in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to suppress ground-roll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can do these to some extent , but they only use the ground-roll single characteristic during processing .We gain a transform which is valid in seismic processing , namely , Ridgelet transform .It can transform seismic data in (x , t)domain to (a , τ, p).So we can use the difference in velocity , time and scale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ic data to process and separate different waves at the same time .Examples of processing the synthetic and real data illustrate its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Ridgelet transform method in attenuating ground-roll . Keywords Ridgelet transform , Ground-roll , Wavelet transform , Separation of wave field
(2)
式中 ψa , b , θ(x , y)是 ψa , b , θ(x , y)的共轭 , ψa , b , θ(x , y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