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频率衰减的面波压制方法

合集下载

表面波抑制结构

表面波抑制结构

表面波抑制结构
表面波抑制结构主要用于控制或抑制表面波的传播。

在各种应用中,如雷达、通信和电子设备,表面波可能会引起干扰和能量损失,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控制。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表面波抑制结构:
1、高阻抗表面:高阻抗表面是一种特殊的表面结构,其电阻率较高,可以抑制表面波的传播。

这种结构通常由金属化过孔或线条构成,形成高阻抗表面,从而抑制表面波的传播。

2、纹理表面:通过在表面上形成特定的纹理结构,可以散射和抑制表面波的传播。

这种纹理结构可以是凹槽、线条或其它形状,根据波长和频率等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最佳的抑制效果。

3、介质覆盖层:在表面覆盖一层特殊的介质材料,可以改变表面波的传播特性,从而达到抑制传播的效果。

这种介质材料可以是硅胶、聚合物或其它材料,其折射率、厚度和涂层方式等参数需要根据具体应用进行调整。

4、相位调整表面:通过在表面上形成特定相位分布的表面结构,可以改变表面波的相位,使其相互抵消或减弱,从而达到抑制传播的效果。

这种相位调整表面可以是电子束光刻、纳米压印等高精度制造技术实现。

总之,表面波抑制结构是一种有效的控制表面波传播的方法,对于提高设备性能、降低干扰和能量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有新的表面波抑制结构和技术涌现,为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提供了更多选择。

OBC资料面波衰减方法研究

OBC资料面波衰减方法研究

OBC资料面波衰减方法研究摘要:OBC数据采集是一种满足规则十字排列的正交观测系统采集。

面波在地震记录上具有低频、强振幅、低速线性干扰特征,在远排列记录上呈现双曲特征。

与传统压制面波方法相比较,三维锥形滤波技术能够较好的压制远排列面波,避免对资料低频的伤害,从而保护足够的低频成分。

这对于后期开展地质反演和油气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面波三维锥形滤波低频新老方法对比一、引言OBC资料是利用滚动Patch的方式进行采集,从每个patch的采集资料上,可以发现面波干扰是最主要的噪音,尤其是近偏移距炮集。

面波能量很强,影响资料的品质,对面波的压制也显了尤为重要。

二、压制面波方法的对比1.传统方法压制面波的传统方法主要有两个思路:1、利用面波低频,强振幅特征,在面波所处的频率范围内压制振幅从而压制面波能量,常采用这一思路的有时变分频去噪法;2、利用面波低速线性相干的特征[2],用速度来区分面波和有效信号,通过测量计算统计面波的速度,来估量面波的速度范围,利用速度建立识别面波的模型,从而对面波进行压制。

为了对比新老方法的压制面波效果,本文选取压制面波的传统方法时变分频去噪、fk域去线性。

a、时变分频去噪:它是在选定的在选定频带范围内,通过分时分频和设定不同门槛值,对高振幅的噪音进行衰减。

b、fk域去线性:将地震数据转换到fk域,然后利用速度建立线性模型,用线性模型来估量线性噪音,然后从输入数据中减去估量的线性噪音。

2.新方法—三维锥形滤波OBC是三维采集,面波在单炮记录上不会表现为规则的线性,特别在远偏移距处,它呈现出一定的双曲特性,所以使用传统的去线性的方法对其衰减效果并不理。

另外,考虑到OBC资料采集的特点,是一种满足规则十字排列的正交观测系统采集。

在十字排列中,具有相同绝对炮检距地地震道德中心点均在一个圆上,因此一个常速的同相轴在横向切十字排列数据的每个时间切片上都位于一个圆上,该同相轴的三维形状是一个圆锥,此时观察面波在十字排列中,呈现出一组圆锥[3],由于速度比较低,这组圆锥处于靠近十字排列中心的位置(图1)。

基于S—变换的面波去除方法

基于S—变换的面波去除方法

基于S—变换的面波去除方法面波在地震资料的采集中是无法避免的一种地震波,如何有效准确的去除面波,对后期的地震资料处理成果影响较大,基于S变换的时频分析是介于STFT 和CWT之间的一种时频分析方法,是两者的桥梁和纽带,它吸取了两者的优点,又弥补了各自的不足,又是无能量损失的可逆循环。

针对地震资料面波的低频特点,可以有效利用S变换时频分析对其进行压制与消除。

标签:S变换;时频分析;面波1 S-变换时频分析方法原理S-变换是地球物理学家Stockwell在1996年提出的一种变换。

是介于STFT 和CWT之间的一种时频分析方法,是两者的桥梁和纽带,它吸取了两者的优点,又弥补了各自的不足,又是无能量损失的可逆循环。

由式可知,S-换是时间和频率的二维联合表示。

整个运算没有能量损失的,过程是完全可逆的,具体是先把时间域的地震信号变换到频率域,在频率域中加上一个高斯函数,再反变换回来,即可实现S变换。

由于高斯函数的控制,反变换时带有一定的频率带通作用,反变换回来的地震资料具有了时间频率域的二维分布,如图1所示,一道地震记录经过处理后,变成了一个时间频率域的二维分布,从而能更直观的查看面波的频带分布范围,针对面波的分布特点,有效的对其进行压制。

S变换由时间域变换到时频域,然后由时频域回到时间域,这个过程没有任何信息损失,因此能很好的压制面波。

2 基于S-变换时频分析方法去除面波流程前面讲述了S-变换基本原理,下面针对如何去除面波做一下具體操作:①首先在地震记录上确定要去除的面波区域,从而以确定单道上面波在时频二维图上的确切时间范围;②有针对性的对面波区域做频谱分析,来确定面波的频率分布范围;③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得到地震记录上面波在时频分析二维图上的大致分布区域(图1),即可得到确切的掩模函数M(n,k);④对该单道记录进行S-变换.以得到联合二维时频表示,根据掩模函数,用M(n,k)进行时频滤波;⑤对去除面波后的结果进行反S-变换,即可得到该地震道去除面波后的结果;⑥对重复上述步骤,对地震记录的每一道进行操作,即可得到整个地震记录去除面波后的结果。

时频~炮检距域面波衰减方法及应用

时频~炮检距域面波衰减方法及应用

经研究结果表明 , 自由表面附近, 在 瑞雷波 传播速度与频率无关 , 以面波形式传播 的振动 , 在
0 前言
面波是 由震源产生的沿地面传播的波 , 其垂直
分量 由瑞 雷波 组成 。 面波 的强 度及 传 播规 律 与激 发 参数有关 , 也与 近地表 的环境 和条件相关 。对于
陆上地震 勘探 中最 常见 的干扰波 , 在采集设 计 中通
噪声 中信号 的保 真 度 ; 在 民等 利 用 小 波 变 换 王 进行 分频 , 低频带 内用平均 能量法识 别和压 制面 在
用波 动方 程做严 格 的推导 。
频散现象 , 不同频率的瑞雷面波传播速度相同。
( ) 于层状介 质 , 自由表 面的瑞 雷 面波 具 5对 在
有频散现象 , 即传播速度与波的频率有关。
() 6 视速度有规律地 随传播速度 的变化而变
化, 反映 在地震 记 录 中 , 同相轴 并非 是一簇 直线 , 而 是 一簇 曲线 。 因此 , 中深 层地 震 勘 探 中 , 在 面波 的影 响范 围 较大 , 必须 有效 地 消除其影 响 。
波的低频信 息。这 些方 法在 点接收 的 高密度数 据处理 中经过应 用 , 已达到 了预 期 的效 果。
关键词 :面波衰 减 ;时频 ~炮检 距域 ;高 密度 ;点接 收 ;滤波 中图分类 号 :P3 5 3 1 . 1 文献标 识码 :A
衰减强能量的面波 , 其分频技术的运用提高了压制
2 东方 地球物理 公 司 东部勘探 事业部 长庆经理部 ,陕西 西安 .
70 2 ; 10 1
3 东方地 球物理公 司 物探 技术研 究 中心 ,河北 涿 州 025 ) . 770
摘 要:面波以低频 强能量为特征 , 数据处理 F—

面波处理的方法

面波处理的方法

面波处理的方法面波,作为地震勘探中的一种常见干扰波,常常会对有效信号的识别与处理带来不小的困扰。

因此,针对面波的特性,发展出了一系列的处理方法,旨在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面波处理的各种方法,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一、面波的基本特性在深入探讨面波处理方法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面波的基本特性。

面波主要在地表附近传播,其能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迅速衰减。

面波具有低速、低频、高振幅的特点,且其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有关。

在地震记录上,面波通常表现为一种连续、规则的波动,与有效反射波在时频域上有所重叠,从而给地震资料的解释带来困难。

二、面波处理的方法1. 滤波处理滤波处理是面波处理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根据面波与有效波在频率上的差异,可以通过设计合适的滤波器来压制面波。

常见的滤波器包括带通滤波器、陷波滤波器等。

滤波处理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滤波参数,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有效信号,同时压制面波。

2. F-K域滤波F-K域滤波是一种在频率-波数域内对面波进行处理的方法。

通过将地震数据从时间-空间域转换到频率-波数域,可以利用面波与有效波在波数上的差异进行滤波处理。

F-K域滤波可以有效地压制面波,但同时也会对有效信号造成一定的损失。

3. τ-p变换τ-p变换是一种将地震数据从时间-空间域转换到截距-斜率域的方法。

在τ-p域中,面波通常表现为高斜率的直线,而有效信号则表现为低斜率的直线或曲线。

因此,可以通过在τ-p域中设计合适的滤波器来压制面波。

τ-p变换对面波的处理效果较好,但计算量较大。

4. 小波变换小波变换是一种在时频域内对面波进行处理的方法。

小波变换具有多分辨率分析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分离面波与有效信号。

通过选择合适的小波基和分解层数,可以在压制面波的同时保留有效信号。

小波变换在面波处理中具有较大的潜力,但目前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5. 基于机器学习的面波压制方法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机器学习的面波压制方法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地震勘探中的常见地震干扰波及压制方法

地震勘探中的常见地震干扰波及压制方法

地震勘探中的常见地震干扰波及压制方法论文提要在地震勘探中激发地震波时,由于激发、接收条件,自然环境和地表条件的影响,我们所采集到的地震数据中,既有有效波也有干扰波。

根据干扰波的物理特征、形成机理和形态,常把地震数据上的噪声分为规则噪声和随机噪声两大类。

规则噪声具有明显的运动学特征 ,如:面波、线性干扰、平行折射、声波、多次波干扰等,可以根据其运动学特征选择针对性的衰减方法;随机噪声是一种无规律的噪音,如:自然界风吹草动所产生的猝发脉冲、野值等。

为了提高地震勘探的精度,完成在各种复杂地区的勘探任务,使地震资料能更真实地反映地下的地质情况,如何突出有效波,压制干扰波就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通过暑假的实践,本论文中针对地震勘探中的常见地震干扰波进行总结、分类、衰减,并在国产软件GRISYS平台上,针对不同的干扰波进行分析,总结针对不同噪音的衰减方法。

正文一、规则干扰波规则干扰波是指有一定的主频和一定视速度的干扰波。

例如面波、声波、线性干扰波、多次波等。

下面就规则干扰波中的面波、声波、多次波和50Hz交流电干扰进行介绍。

(一)面波图1 面波的形成机理及实际地震记录上的面波从震源发出的波动分为两种: 一种是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称为纵波。

另一种是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称为横波。

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在远离震源的地方这两种波动就分开,纵波先到,横波次之。

因此纵波又称P波,横波又称S波。

在没有边界的均匀无限介质中,只能有P波和S波存在,它们可以在三维空间中向任何方向传播,所以叫做体波。

但地球是有限的,有边界的,在界面附近,体波衍生出另一种形式的波,它们只能沿着界面传播,只要离开界面即很快衰减,这种波称为面波。

面波实际上是体波在地表衍生而成的次生波, 面波是一种很强并广泛存在的规则干扰波 ,在炮集上呈线性分布 ,其特征为低频、低速且振动延续时间长 ,严重影响中深层有效反射 ,大大降低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如图1所示。

基于含可变因子S变换的面波压制技术

基于含可变因子S变换的面波压制技术

S变 换 的逆 变 换 可 通 过 求傅 立 叶 反 变换 公 式
作 者简介 :周竹生( 1 9 6 5 一 ) , 男( 汉) , 博 士, 教授 , 主要 从事 资源勘察 、 工程地球物理勘探 、 应 用软件研 制及数据 库开发等方面
的 教 学 和 研 究 工作 , E — ma i l : 6 7 2 3 9 0 1 3 6 @q q . c o n。 r
面波 的地震信 号 。针 对这一 方法 , 提 出 了实施 流程 , 并将 其 应 用于 实际资料 中。其 应 用效果表 明 ,
该方 法能有效 地压制 面波 , 并保 留了地震记 录的反射 波记 录, 具 有适应性 强 , 效 果好 等特 点。
关键 词 :S变换 ;含 可 变 因子 S变换 ;地震 数据 处理 ;面波 压制 ;时频 分析 中图分 类号 :P 6 3 1 . 4 文 献标 志码 :A D 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1 7 4 9 . 2 0 1 3 . 0 5 . 1 1
S变换 的窗 函数 是定 义关 于 频率 的高斯 函数 ,
其频 率直 接影 响 变换 结 果 的时 频 分 辨 率 。 S变换
在进 行 时频 变 换和 反变换 的过 程 中 , 没有 对信 号产 生影 响 , 真 正实 现 了信 号 的无 损 转换 , 被 广 泛使 用 于非平 稳信 号 的时频 分析 中 。
借 钊 离散后 的 S变换 和逆 S变换 :
( 4 ) 3 时 频 域 滤 波 时 窗 的 选 择
S变换 可定 义为 E :
线 性分 布 , 即所 谓 的“ 扫帚状 ” 分布 , 能量 强 , 会 降低 信 号 的信 噪 比 , 从 而影 响资 料处 理 。因此 面波 的压 制 是 陆地地 震 勘探 资 料 处 理 过 程 中一 个 比较 重 要 的环 节 。在 传 统方 法 中 , 主 要是 利用 反射 波 和 面波 在 频率 和视 速度 的差 异 , 利用 F —K 滤波 , r— P滤 波 等方 法去 除 反射 波地 震 资料 中 的面波 干扰 , 但 是

单点高密度资料的组合去噪方法研究

单点高密度资料的组合去噪方法研究

36近年来油气勘探难度的增大,勘探目标愈发复杂,国内许多老的油气田已经到了复杂隐秘油气藏勘探阶段[1],勘探对象表现为埋藏更深、展布更小、区域更薄等特点,利用传统勘探技术采集的数据已经很难单纯依靠室内处理解决这些复杂问题从而完成除杂油气藏的识别。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王延光[2]等提出单点高密度地震技术,并在多个东部老区的复杂油气藏区块进行探索,提出了“单点激发、单点接收,具有小面元、宽频带、宽方位、高炮道密度特征”的新一代高密度地震技术。

单点高密度采集资料在具有以上优势的同时也完全保留了接收器单点的噪音特征,对于噪音压制的要求非常高[2],因此主要基于实际单点高密度采集的地震资料,对于资料中广泛发育的面波、线性干扰和异常干扰等进行保真保幅的组合去噪方法研究。

单点高密度资料多采用可控震源采集、单点节点仪接收,与常规采集有所不同的是,该资料面波表现为极度发育、能量非常强的状态,相对信噪比一般很低。

其他类型噪音相比较常规采集差异不大,所以在整体干扰波压制策略上首先对面波进行逐级有效的压制,因此,介绍一种基于时频域分离出面波之后再对其他干扰进行压制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地震资料信噪比,得到比较好的最终成像效果。

面波在可控震源-节点仪地震资料上表现的形态为从前到深的几何衰减态势,地球物理勘探上一般称为“扫帚状”[3],其频率一般在10~15Hz以下,在常规地震资料中可以利用其低频的特点进行面波分离和衰减[3],但是可控震源-节点仪地震资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地震资料的频谱保留较宽,所以在低频区域仍然存在相当一部分有效信号,因此在利用频谱衰减过程中需要注重保护有效信号。

面波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视速度较低,一般不会高于1000m/s,因此也可以利用该特点进行噪音压制[5]。

1 方法原理在实际的资料处理过程中坚持的的总体思路是:根据研究区地质需求,结合前期资料特征,做好保幅保真处理,在保证信噪比基础上,逐级提高目的层的分辨率,保护目的层的波组特征[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卷第#期 $%%&年'月
石!油!物!探 ()*+,-./012+3*.+)04/5(6*3+)43*2)78
文章编号?%%% ?!!?$$%%&&%# %$$' %#
基于频率衰减特性的面波压制方法
9:;<!"!5:<# 8=>!$%%&
李文杰魏修成宁俊瑞张建伟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参!考!文!献
?!何樵登<地震勘探原理和方法,8-<北京(地质出版社! ?@&A<??"
$!罗国安!杜 世 通<小 波 变 换 及 信 号 重 建 在 压 制 面 波 中 !!!
!!的应用,D-<石油地球物理勘探!?@@A!#?$#&(##"!#!@ #!王振国!周熙襄!钟本善<小波包对叠前地震面波的分
#得 到 不 同 炮 检 距 与 其 对 应 面 波 主 频 的 关 系 表
达式
根据$式 可 以 计 算 出 每 道 记 录 中 的 面 波 主
频设不同炮检距面波带的高端频率与主频之差
不变那么可以根据不同炮距面波带的主频计
算出对应面波带的高端频率将高端频率作为低
切频对不同炮检距的面波带进行高通滤波在消
"'"% (8!%
$?&
可以得到每个地震道的面波到达时间#根据面波 的频散特征!将共炮点原始记录每道中时间大于" 的部分确定为该道的面波带# #"!!面波能量主频的确定
选取几个不同共炮检距的地震记录!确定其对 应的面波主频!然后通过最小平方拟合法得到炮检 距与面波主频的线性函数!计算不同炮检距对应的 面波主频#
收稿日期$%%" ?? %$"改回日期$%%& %$ $'# 作者简介李文杰$?@AA%&!男!工程师!博士!现从事地震资料处理 方法研究工作#
$$A
石!油!物!探
第!"卷
?在共炮点原始地震记录上将面波带以外的
信息切除得到共炮点面波记录然后根据选取的
几个炮检距抽取道集得到共炮检距面波记录
以较准确地确定不同炮检距的面波频率范围!从而有效地衰减了面波带里的面波能量!较好地保存了地震记录
上的有效低频反射波成分#
关键词面波衰减"面波带"主频"低切频"高通滤波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1
!!面波是一种沿地表传播能量很强的规则干扰 波!在地震记录上通常呈现频散特征!视速度较低" 在炮集上呈线性分布!能量强'频率低'振动延续时 间长,?-!对中'深层的有效反射影响严重!使地震资 料的信噪比降低#针对面波问题!研究人员进行了 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多种压制面波的技术和方法# 如利用小波变换分离有效信号和面波进行面波压 制,$!'-"利用视速度'奇异值分解'自适应振幅均衡 等方法消除面波,A-"利用.变换方法对面波进行压 制,"-"还有面波波形计算方法,&-和转换波资料面波 压制方法,@-!等等#这些方法在不同地区的地震资 料处理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与常规处理方 法相比这些方法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即比较繁 琐和复杂!更适合小批量处理的地震资料#对于大 面积三维地震这种大数据量的资料处理来说!采用 上述方法来压制面波会使处理工作量大幅增加!因 此!通常还是采用常规处理方法!即根据面波频率 较低这一特点!通过对整个地震记录实行高通滤波 来压制面波#这种在浅'中'深层均采用相同滤波 参数压制面波的方法!会使中'深层的低频有效信 息受到严重损失!不能满足深部油气勘探的需要# 可否在不大量增加处理工作量的前提下!通过采取 改进常规压制面波的办法!来达到既消除面波又不 损伤深层有效信息的目的呢4 由于面波的能量相 对于其它波来说衰减较慢!因此可以利用不同炮检 距面波能量的变化来改进面波压制方法#通过分 析大量资料发现(对于某一个地区来说!面波的传 播速度比较稳定!能量的衰减$尽管衰减较慢&与炮 检距之间的关系也比较稳定#基于面波的这一特 性!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压制面波的处理方法(首
离与信 号 重 建 ,D-<石 油 地 球 物 理 勘 探!$%%$!#"$'&( !A%!!A$!!"$ !!刘财!王典!杨宝俊<二维小波变换在地震勘探面波消 除中 的 应 用 ,D-<地 球 物 理 学 进 展!$%%#!?&$!&(
"??!"?! '!张华!潘冬明!红兴岩<二维小波变换在去除面波干扰
除共炮点记录中面波的同时也尽可能多地保留了
深层有效波的低频反射信息
$!应用实例
利用本文方法对河南泌阳凹陷北部地区斜坡
外带的三维地震资料 图 ?=进行了面波压制处 理通过对三维地震资料中面波波场特征的分析
确定面波沿地表传播的视速度8% 为'%%BE零 炮检距面波的起始时间"% 为$%%BE从而定义了 时间域面波带的范围利用 +3*81b 软件得到 炮检 距 分 别 为 #%%!$%'A%A&%&!%?$$% ?'!%?"'%和$?#%B 的共炮检距面波记录的主 频 分 别 为 AF&!AFA%AF!%AF#A'F&"'F#& !F@%!F!?和#F@$ ,_面波的高端频率与其对应 的主频之差 为 ?% ,_ 设 不 同 炮 检 距 接 收 到 的 面 波主频与炮检距的关系为
$对 每 一 个 共 炮 检 距 面 波 记 录 进 行 频 谱 分
析得到每个记录中面波主要能量分布的频带范围
及其 主 频并 将 低 于 某 个 频 率 的 频 带 当 成 面 波
频带
#设 选 取 的 炮 检 距 分 别 为 !?!$!# !9!2 对应的面波主频分别为$?$$$# $9 $2 我们认为炮检距与其对应的面波主频 存在以下线性关系
$ ':% (:?!(:$!$ ( (:9!9 可以通过方程
$
.? !? !$ ? ? !$ !$ $ ? !# !$ # ## #
!?90.:%0 .$?0
!$9 :?
$$
!#9 :$ 2 $# #
##
#
/? !2 !$2 !921/:91 /$91
求取$式中各项系数利用最小平方法求解方程
?F%!?A!# (%F$##?!!
$A&
利用$A&式计算不同炮检距面波的记录主频!然后
利用下式
$;:UHX[S '$B=LM (?%
$"&
得到面波压制的低切频#利用低切频在确定的面
波带 里 进 行 高 通 滤 波!即 可 消 除 地 震 记 录 中 的 面波#
图?J为利用上述方法对图?=所示的原始单 炮记录进行面波压制处理后的结果!可以看到!原 始单炮记录中严重的面波干扰被消除了#
图$=为该地区某三线束原始单炮记录!图$J 为进行面波压制处理后的结果!三线束原始单炮记 录中严重的面波干扰被消除了#
图$!某三线束的原始单炮记录$=&及压制面波后的记录$J&
#!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一种基于常规压制面波方法的改 进型面波压制方法#这种方法首先根据面波在地 震记录上 的 视 速 度 确 定 出 面 波 带"然 后 在 面 波 带 内!根据不同炮检距面波的能量谱确定出该炮检距 的面波主频"根据不同炮检距对应的面波主频拟合 得到面波主频与炮检距的关系函数!确定在不同炮 检距上压制面波采用的低切频#实际处理结果表 明!上述方法可以获得很好的面波压制效果#该方 法应用的前提是同一个地区面波传播的速度相同#
先在地震记录上确定面波带"然后针对不同的炮检 距选取不同的低切频!在面波带里进行高通滤波# 改进的方法保证了在面波带里衰减面波能量!使低 频有效信号得到尽可能多的保留#
?!方法原理
#"#!面波带的确定 面波传播只与地表地质特征有关!一般同一地
区的地表地质特征相同!所以面波传播的视速度基 本相同#本文提出的面波压制方法应用前提条件 是某一地区面波的传播速度相同#根据面波在共 炮点记录上的特征可得到面波沿地表传播的视速 度8%!然后根 据 某 道 的 面 波 到 达 时 间 及 其 对 应 的 炮检距计算零炮检距时面波的起始时间"%#设每 个接收点的炮检距为!!通过公式
摘要在地震资料常规处理过程中!通常在整个地震记录上进行高通滤波来消除低频面波!而很少考虑面波的频
率衰减特性#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压制面波的同时!地震记录上有效的低频信号也受到压制#为了克服常规压
制面波方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衰减面波的处理方法(在地震记录上确定面波带!然后针对不同的炮检距选
用不同的低切频在面波带里进行高通滤波#通过这样的处理!既可以保证面波的压制仅在面波带里进行!又可
$%%$!!?$#&(#$?!#$A @!李国发!彭苏萍!高日胜!等<转换波地震资料中面波的
压制,D-<石油物探!$%%'!!!$#&($?!!$?A
编辑蔡!俩
!;!?
/?;%% $;?# $;?#$ $;?## $;?#!1
/#;@$1
'
图?!某线束的原始单炮记录=及压制面波后的记录J
第#期
李文杰等F 基于频率衰减特性的面波压制方法
$$"
利用最小平方拟合法求解$'&式!得到该地区炮检
距与对应面波主频的关系为
$B=LM '"F!!@?)$F!?"&!(?F'?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