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查找与排序
数据结构及应用算法教程习题第三章 排序

第三章排序一、选择题1.某内排序方法的稳定性是指( D )。
A.该排序算法不允许有相同的关键字记录、B.该排序算法允许有相同的关键字记录C.平均时间为0(n log n)的排序方法 D.以上都不对2.下面给出的四种排序法中( )排序法是不稳定性排序法。
A. 插入B. 冒泡C. 二路归并D. 快速排序3.下列排序算法中,其中( CD )是稳定的。
A. 堆排序,冒泡排序B. 快速排序,堆排序C. 直接选择排序,归并排序D. 归并排序,冒泡排序6.若要求尽可能快地对序列进行稳定的排序,则应选( B )。
A.快速排序 B.归并排序 C.冒泡排序12.排序趟数与序列的原始状态有关的排序方法是( D )排序法。
A.插入 B. 选择 C. 冒泡 D. 快速17.数据序列(8,9,10,4,5,6,20,1,2)只能是下列排序算法中的( C )的两趟排序后的结果。
A.选择排序 B.冒泡排序 C.插入排序18.数据序列(2,1,4,9,8,10,6,20)只能是下列排序算法中的( A )的两趟排序后的结果。
A. 快速排序B. 冒泡排序C. 选择排序D. 插入排序19.对一组数据(84,47,25,15,21)排序,数据的排列次序在排序的过程中的变化为(1) 84 47 25 15 21 (2) 15 47 25 84 21 (3) 15 21 25 8447 (4) 15 21 25 47 84,则采用的排序是 ( A )。
A. 选择B. 冒泡C. 快速D. 插入24.下列序列中,( D )是执行第一趟快速排序后所得的序列。
A. [68,11,18,69] [23,93,73]B. [68,11,69,23] [18,93,73]C. [93,73] [68,11,69,23,18]D. [68,11,69,23,18] [93,73]28.下列排序算法中,在待排序数据已有序时,花费时间反而最多的是( C )排序。
第三章数据处理技术

4、简单的统计函数 AVERAGE 、SUM, MAX, MIN, COUNT、
COUNTA 5、日期和时间函数
TODAY、NOW、YEAR
逻辑函数
AND(logical_test1,logical_test2,...)
一个以上为FALSE时,返回FALSE;全部为TRUE,返回TRUE
字符或数字的输入:输入初值,拖动填充柄(相当 于复制)。
等差(比)数列的输入: –方法一:输入初值及第二值,然后,选中两个值 所在的区域,再拖动填充柄。
–方法二:只输入初值,右拖填充柄,再选择相应 的项,再填入步长。
字符数字混合体:填充时文字不变,最右边的数字 递增。
已定义的序列:输入初值,拖动填充柄。
④数据图表化。数据以图表的形式显示除了能带来良 好的视觉效果之外,还可以帮助制作者和阅读者分析 数据,查看数据的差异、趋势、预测发展趋势等。
2. Excel软件工作环境布局
Excel 工作界面包含有快速访问工具栏、选项卡、 功能区、编辑区、状态栏等,同时它还具有用于工作 簿文档编辑的名称框和编辑栏。
列 号:用字母表示(A~Z、AA~ZZ、AAA ~XFD 共214列)
行 号:用数字按顺序表示(1~1048376 共220行)
3)单元格 单元格:工作表行与列的交叉位置,存储数据的基 本单元。 单元格存储内容可以是:字符串、数字、公式。 单元地址:由单元格所处位置的列号和行号组合而 成,如(A1,B10) 当前单元格:名称框中显示的单元格,也称为“活 动单元格”。
插入函数、定义名称和公式等、进行公式审核、 公式 计算
获取外部数据、连接数据源、排序和筛选、数据 数据 工具、分级显示、数据分析。
ACCESS2003所有ppt第3章 1,2,3(9)

【上限值】:对显示结果进行限定。 【唯一值】:指名记录值是否唯一。 【唯一的记录】:是否每条记录都不相同。 【运行权限】:指定该查询的执行者。 【源数据库】:输入表和查询的源数据库名 称,默认为当前数据库。
Access 2003 入门与提高
清华大学出版社
【源连接字符串】:输入连接源字段串的源 数据库名称。 【记录锁定】:指如何锁定基本表或查询中 的记录,其选项有【不锁定】、 【所有记录】 和【编辑的记录】。 【记录集类型】:决定哪些表中的数据可以 进行编辑。 【ODBC超时】:指定在多长的时间内没有 收到服务器的响应就取消ODBC查询,否则 为无时间限制。
清华大学出版社
SQL专用查询包括:
联合查询:把一个或多个表的字段组合成结果集 中的一个字段。 传递查询:使用服务器专用命令把指令直接发送 到ODBC数据库。 数据定义查询:创建或更改Access 2003、SQL 服务器或其他服务器数据库中的数据库对象。 子查询:在其他查询中形成一个Select查询的 SQL Select 查询或其他服务器语句。
Access 2003 入门与提高
清华大学出版社
特殊用途查询可分为:
参数查询:运行时显示一个对话框,用户可以把 检索数据的准则或要插入字段的值输入到这个对 话框中。 自动查找查询:自动把新记录中的某些字段值填 充到一个或多个表中。 交叉表查找:计算电子表格式中数据的总合或对 查询结果进行统计和分组,把具有两种信息的数 据联系起来。
Access 2003 入门与提高
清华大学出版社
查询及字段的属性设置
在查询设计器中单击工具栏的【属性】按钮,或者 右键的【属性】命令,弹出【查询属性】对话框:
Access 2003 入门与提高
chap3 查询与统计

List
格式2(建立.CDX索引文件)
INDEX ON <关键字表达式> TAG <标记名> [OF <复合索引文件名 >][UNIQUE/CANDIDATE] [ASCENDING/DESCENDING] [ADDITIVE] [FOR
<条件>]
示例: USE sb INDEX ON 名称 TAG sb3
3.3 数据工作期
一、数据工作期与工作区的基本概念 1、数据工作期 :是一个用来设置数据工 作环境的交互操作窗口,设置的环境包 括打开表及索引,多个表之间的关系。 2、工作区: 是VFP在内存中开辟的一 个内存区域,VFP提供32767个工作区, 每个工作区上只能打开一个表,打开另 一个表则关闭以前打开的表
1 2
3
4、工作区号:编号从1到32767,可用 别名。 5、别名:工作区号1~10用别名A~J十个 字母表示,其他的用W11、 W12、……W32767表示。
内存
工作区中表的别名
表的别名是对工作区中打开 的表的一个临时标识。 定义表的别名
– 打开表时指定别名
1
sb
USE 表文件名 ALIAS 别名 – 如果在打开表时没有指定别名, 则系统默认用表文件名作为别 名。
use sb Index on 启用日期 to qyrq list day=ctod("06/01/92") seek day disp seek ctod("07/21/90") disp
2、Find命令 1)命令格式:FIND <字符表达式> 2)功能:在已打开索引的表中查找与<字符表达 式>相匹配的记录。 3)应用举例: Use sb index on 名称 to mc find 车床 disp find "微"$名称 disp
第3章查询_习题及答案

第3章查询一、选择题(1)在Access中对表进行"筛选"操作的结果是(A )。
A)从数据中挑选出满足条件的记录但不生成新表B)从数据中挑选出满足条件的记录并生成一个新表C)从数据中挑选出满足条件的记录并输出到一个报表中D)从数据中挑选出满足条件的记录并显示在一个窗体中(2)在Access数据库对象中,体现数据库设计目的的对象是( C)。
A)报表B)模块C)查询D)表(3)在SELECT 语句中使用ORDER BY 是为了指定(B )。
A)查询的表B)查询结果的顺序C)查询的条件D)查询的字段(4)将表A 的记录添加到表B 中,要求保持表B 中原有的记录,可以使用的查询是(C )。
A)选择查询B)生成表查询C)追加查询D)更新查询(5)在Access 中,查询的数据源可以是(C )。
A)表B)查询C)表和查询D)表、查询和报表(6)下列不属于查询操作的是( A)。
题目应为:下列不属于操作查询的是A)参数查询B)生成表查询C)更新查询D)删除查询(7)下列对查询能实现的功能叙述中,正确的是(D )。
A)选择字段、选择记录、编辑记录、实现计算、建立新表、建立数据库B)选择字段、选择记录、编辑记录、实现计算、建立新表、更新关系C)选择字段、选择记录、编辑记录、实现计算、建立新表、设置格式D)选择字段、选择记录、编辑记录、实现计算、建立新表、建立基于查询的报表和窗体(8)在Access的5个最主要的查询中,能从一个或多个表中检索数据,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还可以通过此查询方式来更改相关表中记录的是(A )。
A)选择查询B)参数查询C)操作查询D)SQL查询(9)对"将信息系1999年以前参加工作的教师的职称改为副教授",合适的查询为(B )。
A)生成表查询B)更新查询C)删除查询D)追加查询(10)下面对查询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 )。
A)在查询中,选择查询可以只选择表中的部分字段,还可以通过选择一个表中的不同字段生成同一个表B)在查询中,编辑记录主要包括添加记录、修改记录、删除记录和导入、导出记录C)在查询中,查询不仅可以找到满足条件的记录,还可以在建立查询的过程中进行各种统计计算D)以上说法均不对(11)查询"书名"字段中包含"等级考试"字样的记录,应该使用的条件是(D )。
《算法》第4版(Sedgewick)

《算法:第4版》(Sedgewick之巨著,与高德纳TAOCP一脉相承)∙定价:¥99.00∙会员价:¥72.27(73折)∙校园优惠价:¥72.27(73折)∙原书名:Algorithms, Fourth Edition∙作者:(美)塞奇威克(Sedgewick,R.)(美)韦恩(Wayne,K.)∙译者:谢路云∙丛书名:图灵程序设计丛书∙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ISBN:9787115293800∙上架时间:2012-9-29∙出版日期:2012 年10月∙开本:16开∙页码:636∙版次:1-1前言本书力图研究当今最重要的计算机算法并将一些最基础的技能传授给广大求知者。
它适合用做计算机科学进阶教材,面向已经熟悉了计算机系统并掌握了基本编程技能的学生。
本书也可用于自学,或是作为开发人员的参考手册,因为书中实现了许多实用算法并详尽分析了它们的性能特点和用途。
这本书取材广泛,很适合作为该领域的入门教材。
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学习是所有计算机科学教学计划的基础,但它并不只是对程序员和计算机系的学生有用。
任何计算机使用者都希望计算机能运行得更快一些或是能解决更大规模的问题。
本书中的算法代表了近50年来的大量优秀研究成果,是人们工作中必备的知识。
从物理中的N体模拟问题到分子生物学中的基因序列问题,我们描述的基本方法对科学研究而言已经必不可少;从建筑建模系统到模拟飞行器,这些算法已经成为工程领域极其重要的工具;从数据库系统到互联网搜索引擎,算法已成为现代软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仅是几个例子而已,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张,这些基础方法的影响也会不断扩大。
在开始学习这些基础算法之前,我们先要熟悉全书中都将会用到的栈、队列等低级抽象的数据类型。
然后依次研究排序、搜索、图和字符串方面的基础算法。
最后一章将会从宏观角度总结全书的内容。
独特之处本书致力于研究有实用价值的算法。
书中讲解了多种算法和数据结构,并提供了大量相关的信息,读者应该能有信心在各种计算环境下实现、调试并应用它们。
文献检索(第三章)

社 会 科 学
自 然 科 学
(2)主题途径 主题途径
这是通过文献资料的内容主题进行检索的途径,主 题途径依据的是各种主题索引或关键词索引,主题索引 或关键词索引按检索词的字顺排列,检索者只要根据课 题确定了检索词(主题词或关键词),便可以像查字典那 样,按照字顺去逐一查找,从检索词下的索引款目,找到 所需文献的线索。 主题途径检索文献关键在于分析课题,提炼主题 概念,运用词语来表达主题概念。对于主题索引,需 要把自拟的语词同相应的词表核对。主题途径是一种 主要的检索途径。
五 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
1.常用法
常用法又称直接法,是指直接利用检索工具(系 统)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这是文献检索中最常用的 一种方法。它又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1.1 顺查法
顺查法指按照时间的顺序,由远及近地利用检索 系统进行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这种方法能收集到某 一课题的系统文献,它使用于较大课题的文献检索。 例如,已知某课题的起始年代,现在需要了解其发展 的全过程,就可以用顺查法从最初的年代开始,逐渐 向近期查找。优点是漏检,误检率低,但劳动量较 大。
(1)基本部类:如中图法分五大类部:马列毛邓;哲学;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 (2)基本大类:构成分类表的第一级类目。中图法为22个 基本大类。 (3)简表:由基本大类与由其直接展开的一、二类目所形 成的类目表。 (4)详表:由简表展开的各种不同登记的类目所组成的类 目表,是文献分类的真正依据。
OPAC :是指以计算机编码形式存贮在计算机 系统内,供读者通过终端设备进行联机检索的 图书馆目录,即书目数据库的一种形式。
2.题录(bibliography 、bibliographic、citation)
题录是单篇文献外表特征的揭示和报导,即对某一文献外部特 征的描述,由一组著录项目构成一条文献记录。 题录的著录项目一般有著者,篇名及出处等,常以一个内容上 独立的文献单元(如一篇文章,图书中的一部分,有时也可以是整 本出版物)为基本著录单位。题录在揭示文献内容的深度方面,比 目录深入,但又比文摘简单。 示例1:
第3章 排序答案

第3章排序自测卷答案姓名班级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 大多数排序算法都有两个基本的操作:比较(两个关键字的大小)和移动(记录或改变指向记录的指针)。
2. 在对一组记录(54,38,96,23,15,72,60,45,83)进行直接插入排序时,当把第7个记录60插入到有序表时,为寻找插入位置至少需比较3次。
(可约定为,从后向前比较)3. 在插入和选择排序中,若初始数据基本正序,则选用插入排序(到尾部);若初始数据基本反序,则选用选择排序。
4. 在堆排序和快速排序中,若初始记录接近正序或反序,则选用堆排序;若初始记录基本无序,则最好选用快速排序。
5. 对于n个记录的集合进行冒泡排序,在最坏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是O(n2) 。
若对其进行快速排序,在最坏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是O(n2) 。
6. 对于n个记录的集合进行归并排序,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是O(nlog2n) ,所需要的附加空间是O(n) 。
7.【计研题2000】对于n个记录的表进行2路归并排序,整个归并排序需进行log2n 趟(遍),共计移动n log2n次记录。
(即移动到新表中的总次数!共log2n趟,每趟都要移动n个元素)8.设要将序列(Q, H, C, Y, P, A, M, S, R, D, F, X)中的关键码按字母序的升序重新排列,则:冒泡排序一趟扫描的结果是H, C, Q, P, A, M, S, R, D, F, X ,Y;初始步长为4的希尔(shell)排序一趟的结果是P, A, C, S, Q, D, F, X , R, H,M, Y;二路归并排序一趟扫描的结果是H, Q, C, Y,A, P, M, S, D, R, F, X ;快速排序一趟扫描的结果是F, H, C, D, P, A, M, Q, R, S, Y,X;堆排序初始建堆的结果是A, D, C, R, F, Q, M, S, Y,P, H, X。
9. 在堆排序、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中,若只从存储空间考虑,则应首先选取堆排序方法,其次选取快速排序方法,最后选取归并排序方法;若只从排序结果的稳定性考虑,则应选取归并排序方法;若只从平均情况下最快考虑,则应选取快速排序方法;若只从最坏情况下最快并且要节省内存考虑,则应选取堆排序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第3章 查找与排序
在这种查找方法下,如果线性表中的第一个元素就是被查 找元素,则只需做一次比较就查找成功,查找效率很高。如果 被查的元素是线性表中的最后一个元素,或者被查的元素根本 就不在线性表中,则为了查找这个元素需要与线性表中所有的 元素进行比较,这是顺序查找的最坏情况。 (1)如果线性表为无序表,不管是顺序存储结构还是链 式存储结构,都只能用顺序查找。 (2)即使是有序线性表,如果采用链式存储结构,也只 能用顺序查找。
查找和排序操作应用面广,使用频率高,所以 对查找和排序的算法的质量,如时间效率,空间效 率要求比较高,事实上任何软件系统的核心程序, 如操作系统,由于使用宽广,使用频率高,因此操 作系统的各种算法,无论是文件管理、内存管理程 序也都需要有很高的质量。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第3章 查找与排序
一 查找表的概念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第3章 查找与排序
线性表(a1,a2, a3, ... an ) 的顺序存储结构
a1 a2 ai-1 ai ai+1 an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第3章 查找与排序பைடு நூலகம்
二、有序表及查找 有序表:若线性表中的记录按关键字有序,则称为有序表
查找表组织:查找表用有序表表示,即将查找表的记录排 成按关键字有序的序列。 二分查找法(也称为减半递推法) 1)基本思想:将查找范围中间位臵的记录关键字与给定值 比较: < :继续在前半个表中用二分查找法查找 = :查找成功,返回记录位臵 > :继续在后半个表中中用二分查找法查找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第3章 查找与排序
三、 分块查找
分块查找是介于顺序查找与二分查找之间的一种查 找方法,又称为索引查找,它通过对线性表分块和建立索引 的方法来实现查找。 1、基本思想
分块查找要求按如下索引方式来存储线性表:将长度 为n的线性表分成m个子表,各子表的长度可以相等,也可 以不等,但要求后一个子表中的每一个元素均大于前一个 子表中的所有元素。
i(7)=INT(k7/3)+1=INT(02/3)+1=1 i(8)=INT(K8/3)+1=INT(11/3)+1=4 i(9)=INT(K9/3)+1=INT(27/3)+1=10 i(10)=INT(K10/3)+1=INT(16/3)+1=6 i(11)=INT(K11/3)+1=INT(05/3)+1=2 i(12)=INT(K12/3)+1=INT(21/3)+1=8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第3章 查找与排序
3.3
哈希表技术
前面介绍的查找表的查找方法共同特点:通过比较 查找,即通过将记录关键字值与给定值比较,来进行查找。 查找算法的时间效率取决于查找过程中所进行的比较次数。 理想的方法是:不需要比较,根据给定值能直接定位记录的 存储位臵,即对被查元素的关键字做某种运算后直接确定所 要查找项目在表中的位臵。显然,要想根据给定值能直接定 位记录的存储位臵。需要在记录的存储位臵与该记录的关键 字之间建立一种确定的对应关系,使每个记录的关键字与一 个存储位臵相对应。 1 2 3 51 52 年份 1949 1950 1951 1999 2000 人数 2000 2100 2200 4400 4420 各年度人口统计记录的存储位臵=年度-1948
Pi为在查找表中查找第i个记录的概率 i=1,2…n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第3章 查找与排序
3.2 基本的查找技术
一 、顺序表及查找(线性表及查找) 查找表组织:查找表用线性表表示。即将查找表的记录排成 一个记录序列。L1=(45,53,12,3,37,24,100,61,90,78)
顺序查找法 1)基本思想:从表的最后一个记录(或第一个记录)开始, 依次将记录的关键字与给定值比较,若相等:查找成功,否则 ,继续查找。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第3章 查找与排序
2 什么是哈希表: 哈希函数 定义记录的关键字与记录存储位臵的对应关系的 函数,其自变量是记录的关键字,函数值是记录存储位臵。 哈希地址:由哈希函数求出的记录存储位臵称为哈希地址。 哈希表:也叫散列表,是将记录按哈希函数确定的位臵存放 而构成的表。
例
1949-2000年某地区人口统计表 关键字:年份 哈希函数:H(KEY)=KEY-1948 2 1950 2100 3 1951 2200
H(key)
2
20
19
2
10
8
3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第3章 查找与排序
在直接查找表中,不容许元素的冲突存在,但在实际应用中 ,这一条件一般是很难满足的,即对于两个不同的关键字k1≠k2 ,有i(k1)= i(k2)。这样发生了元素的冲突,即两个不同的元素需要 存放在同一个存储单元里。
例 将关键字序列(09,31,26,19,01,13,02,11,27,16 ,05,21)依次填入长度为n=12的表中。 设映像函数为i=INT(k/3)+1。 i(1)=INT(k1/3)+1=INT(09/3)+1=4 i(2)=INT(K2/3)+1=INT(31/3)+1=11 i(3)=INT(K3/3)+1=INT(26/3)+1=9 i(4)=INT(K4/3)+1=INT(19/3)+1=7 i(5)=INT(K5/3)+1=INT(01/3)+1=1 i(6)=INT(K6/3)+1=INT(13/3)+1=5
x)
//中间元素 //找到返回 //取前半部 //取后半部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第3章 查找与排序
说明: 1) 折半查找法效率比顺序查找高;平均查找长度ASLbs=log2 (n+1)-1 2) 要求表中的记录按关键字有序; 3) 表中的记录要用顺序结构存储。
例 在有1000个记录的查找表查找,顺序查找法平均要比较 500次,折半查找法平均要比较9次,可见折半查找法效 率比顺序查找高。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第3章 查找与排序
例1 L2=( 3,12,24,37,45,53,61,78,90,100 ),查找 Key=24的记录 1 3 2 3 4 5 6 7 8 9 10 12 24 37 45 53 61 78 90 100 low mid high 继续在前半个表中用二分查找法查找
24 < 45 1 3 low 24 > 12 1 3
2 3 4 5 6 7 8 9 10 12 24 37 45 53 61 78 90 100 mid high 继续在后半个表中用二分查找法查找 2 12 3 24 4 5 6 7 8 9 10 37 45 53 61 78 90 100
high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第3章 查找与排序
二 查找的有关概念 1 静态查找表、动态查找表 查找表最基本的操作是查找,常用的查找操作: 1) 查询某个“特定”元素是否在表中; 2) 检索某个“特定”元素的各种属性; 3) 查找某个“特定”元素是否在表中,若不在,则将该元素 插入表中; 4) 从查找表中删除某个“特定”元素; 若对查找表只有 1)、2)两种查找,称为静态查找表; 若查找表提供 3)、4)两种查找操作,称为动态查找表;
哈希表
51 1999 4400 52 2000 4420
1 年份 1949 人数 2000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第3章 查找与排序
哈希表是查找表的又一种组织形式,其记录在哈希表的存 储位臵,由哈希函数决定。根据关键字及实际应用,确定哈希 表表长,并构造哈希函数。为获得较高的查找效率,哈希函数 应是一些便于计算的简单函数。然而,由于应用中的关键字形 形色色,很难保证所构造出的哈希函数都是一对一(或叫单射 函数)。实际上,除了特别简单的应用,在大多数情况下,所 构造出的哈希函数是多对一的(非单射函数)。即可能有多个 不同的关键字,它们对应的哈希函数值是相同的。 例 某年全国各城市人口统计表 具有相同哈希函数值的关键 字称为同义词 关键字:城市名 哈希函数 H(key)=key的第一个字母在字母表中的序号 key 北京 天津 石家庄 保定 吉林 哈尔滨 长春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第3章 查找与排序
2
记录、关键字
记录:由若干数据项构成的数据元素称为记录 关键字:数据元素(或记录)中某个数据项 例:学生管理系统,若想按姓名查找,可将姓名作为关键字, 若想按学号查找,可将学号作为关键字, 学号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姓名 王洪 孙文 谢军 李辉 沈祥福 余斌 巩力 王辉 专业 计算机 计算机 计算机 计算机 计算机 计算机 计算机 计算机 年龄 17 18 18 20 25 19 17 18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第3章 查找与排序
说明: ①记录的任何数据项都可用为关键字; ②若此关键字的值能唯一标识记录,则称该关键字为主关 键字,否则次关键字; 例:学号是主关键字,姓名是次关键字
每个学生的学号都是不同的,但有可能学生的姓名是 一样的。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第3章 查找与排序
3 查找 查找:给定某个值,在查找表中查找关键字值等于给定值的 记录,若表中存在这样的记录,则称查找成功,查找结 果为该记录(在表中)的位臵,否则称为查找不成功, 查找结果为0或nu11。 4 平均查找长度 查找算法的效率用平均查找长度度量(设查找不成功的可 能性很小,可忽略不计) 平均查找长度ASL = 在查找过程中与给定值比较的关键字个 数的数学期望值 PiCi Ci为在查找表中查找第i个记录所需的比较次数,
查找表:由同一类型数据元素(或记录)构成的集合。 在查找表中数据元素除了同属一个集合,不考虑元素 之间其它关系。 查找是指在一个给定的数据结构中查找某个指定的元 素。不同的数据结构,可以采用不同的查找方法。 查找表基本操作 1) 构造查找表 Create(&ST,n) 2) 销毁查找表 Destroy(&ST) 3) 各种查找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