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学(北京版)第三章 生物体的结构 第一节 细胞 细胞分化1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细胞分化试讲教案

初中生物细胞分化试讲教案

初中生物细胞分化试讲教案
年级:初中
课题:细胞分化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分化的意义和过程。

2. 认识到细胞分化对生物体发育和功能的重要性。

3. 掌握细胞分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教学重点:
1. 什么是细胞分化。

2. 细胞分化的过程和原理。

3. 细胞分化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1. 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和过程。

2. 运用细胞分化的知识解释生物体的发育和功能。

教学内容安排:
一、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包含多种动植物细胞的图片,让他们描述不同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然后简单介绍细胞分化的概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15分钟)
1. 什么是细胞分化?
2. 细胞分化的过程和原理。

3. 细胞分化对生物体的意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
让学生观察一组细胞分化的实验数据,让他们根据数据分析细胞是如何进行分化的,并讨论实验结果可能对生物体产生的影响。

四、讨论(1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细胞分化在生物体发育和功能中的作用,并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见解。

五、总结(5分钟)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细胞分化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并要求他们写一篇关于细胞分化的小结。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细胞分化的概念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的案例和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分化的重要性和作用。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3章第1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3章第1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准焦螺旋顺时针方向(向外)转动,镜筒下降;准焦螺旋逆时针方向(向内)转动,镜筒上升。
三、练习使用显微镜
最好用Flash演示步骤)
1、取镜安放
注意:①握臂②托座③放目镜和装物镜。
学生跟着做一次。
2、对光
用拇指和中指移动旋转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当转动听到碰叩声时,说明物镜光轴已对准镜筒中心)。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右眼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明亮为止。
学生边欣赏春天的美景边唱起欢乐的歌曲,联想到我们的祖国多美好,大自然丰富多彩;人、花、鸟、鱼、动物、树、草…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都具备生物的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等基本特征。
2、为什么千差万别的生物会表现出相似的生命特征?
请同学们打开书读图3-1和教材相应的文字。
学生认识后回答:地球上除病毒以外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要探索生命的奥秘,必须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课题
第2单元生物的结构层次
第三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观察、动手,实际操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培养学生重视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
(2)反光镜一面是平面,一面是凹面,起反光和聚光作用,能调节;
(3)可能实验室里光圈大视野中要明亮一些。
3、放置玻片标本
在玻片的一面写好“上”字,从压片夹后部的缝隙中插入,然后双手向前平推,使“上”字正对通光孔中心,用弹簧夹夹住。

七年级生物教案细胞分化的精选5篇

七年级生物教案细胞分化的精选5篇

七年级生物教案细胞分化的精选5篇七年级生物教案细胞分化的精选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对教学中困难复杂的部分进行分析,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

欢迎分享!七年级生物教案细胞分化的(精选篇1)《心脏》一节的知识点和难点较多,如何在短短一节课的时间里使学生对心脏有充分的认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较合理的教学策略。

1、小组探究,明确心脏的结构。

根据学习目标所示,设计5个探究方案,学生分成5个组,每组选择其中一个方案进行探究。

每4个人为一小组,具体探究哺乳动物猪的心脏结构。

2、交流与合作,强化心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各组之间在观察后要进行充分的表达和交流。

大家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对每一个问题给予合理的解释,教师要对学生的表达及时总结,避免给学生错误的认识。

比如学生看到的心脏模式图和实物在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主动脉和肺动脉容易混淆;对于心脏的结构名称和所连通的血管,学生可能会找到一些错误的规律:心室连通静脉,心房连通动脉。

学生在比较了心室和心房的壁以后,不知道壁的厚薄的意义,教师应该给两点提示:A、壁越厚,说明肌肉越发达;B、与心房相比,心室的壁厚一些,因为心房的血液只流向与它相通的心室;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更厚一些,左心室只有收缩有力,才能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右心室将血液输送到它很近的肺。

从而使学生明白壁的厚薄与输送的距离有关系。

3、借助课件,化解难点用实物观察可以清楚地知道心脏的4腔,连通的血管和壁的厚薄,但对于血液流向,瓣膜作用这样的问题就有些困难。

此时用适当的课件展示,既可以化解难点又避免单纯的说教,在教学工作中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A、学生对于“心脏──输送血液的泵”这句话的含义理解得不很深刻,此时展示心脏收缩和舒张的动画,再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血液在流动,心脏是动力。

B、学生在探究两种瓣膜的结构和功能时,教师适时地展示瓣膜工作的动画,动画清晰地显示出房室瓣、动脉瓣的作用,学生根据动画内容进行归纳,从而化解这节课的一个难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章第1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章第1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物上册第三章第1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案北师⼤版第三章第1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北师⼤版)教学⽬的1、察和识别动植物细胞的结构;2、说出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学会正确使⽤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法;3、模仿、练习制作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临时装⽚,尝试绘制细胞结构间图;4、检索、收集和整理有关显微镜技术发展的资料,撰写⼩综述报告。

教学重点1、动、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2、认识和使⽤显微镜;3、临时装⽚的制作。

教学难点1、有关细胞结构的基本概念,如线粒体、叶绿体、染⾊质等;2、使⽤显微镜;3、临时装⽚的制作。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法观察、⾃学、讨论、交流、实践、板书设计第1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光学显微镜的使⽤⽅法——活动“练习使⽤显微镜”1、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2、学习使⽤显微镜⼆、构成动物体的细胞——活动“观察⼈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构成植物体的细胞——活动“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四、动、植物细胞结构的⽐较学⽣学校情况学⽣在⼩学时没有使⽤过显微镜,对利⽤显微镜观察⽣物材料具有很⼤的兴起。

但由于显微镜的数量有限,⽆法⼈⼿⼀台,始终是缺憾。

教学过程第⼀课时以活动“练习使⽤显微镜”为中⼼,利⽤学⽣学习的兴起,⿎励学⽣动⼿操作,敢于尝试。

课前预习。

完成下表:复习提问:1、⽣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2、其中说⽣物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这个结构基础⼀般指什么?(细胞)引⾔:细胞是⽣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要想探索⽣命的奥秘,就必须认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怎样观察和研究构成⽣物体的细胞结构呢?绝⼤多数细胞微⼩,不能⽤⾁眼观察,科学家们常常使⽤什么来观察研究细胞呢?(显微镜)下⾯我们来认识和学会使显微镜。

⾃学:学⽣分组,合作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并以书p34的内容和显微镜结构图进⾏⾃学。

逐⼀认识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后,学⽣之间互相提问各部件的名称及作⽤,以此检验⾃学过程,尔后,学⽣1---2⼈上讲台进⾏演⽰,⼀问⼀答,其余学⽣进⾏评价。

七年级生物上册3.1细胞教案1北京课改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3.1细胞教案1北京课改版

3.1.1 细胞一、教学目标1. 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 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植物细胞的结构四、教学难点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萌萌学会使用显微镜之后,就想看看真实的细胞是什么样。

她将一片菠菜叶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按照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规范操作,却看不见菠菜的细胞。

萌萌为什么没有观察到细胞?被观察的标本应该符合什么要求?(二)讲授新课探究一:常见的玻片标本阅读教材38页文字资料,了解玻片标本的类型探究二: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番茄果肉细胞阅读教材38——41页学习活动的文字资料,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番茄果肉细胞,思考:1.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呈什么状态,具有哪些结构?2.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排列有什么特点?3.染色前后,你所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有什么不同?4.番茄果肉细胞呈什么状态?5.在结构上,番茄果肉细胞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一样吗?请举例说明。

在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怎样区别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和气泡?探究三:植物细胞结构结合课件及教材上的图片,概述植物细胞的基本机构(三)知识运用1.油菜缺少含硼的无机盐,就会只开花而不结果实.__________(判断对错).2.下列具有两种能量转换器的细胞是()A.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B.洋葱的根尖细胞C.植物的叶肉细胞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四)归纳小结1、常见的玻片标本切片—从生物体上切取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生物材料涂抹而成;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取、挑取少量材料而制成的2、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番茄果肉细胞3、植物细胞结构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五)随堂检测1.下列有关番茄细胞结构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B.番茄汁中的酸味物质存在于液泡中C.番茄的细胞壁具有支持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D.番茄叶肉细胞中被称为能量转化器的结构有叶绿体和线粒体2.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B.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还能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C.餐桌上的“糖拌西红柿”的盘里流出的水主要来自细胞质D.细胞膜不仅能保护细胞,而且还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3.一场夜雨,又是“绿肥红瘦”.关于桃的绿叶和红花细胞中能量转换器说法正确的是()A.在植物细胞中只有叶肉细胞中有叶绿体B.花瓣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所以没有能量转化器C.花瓣细胞中只有一种能量转化器,而绿叶细胞中有两种能量转化器D.绿叶和红花中都有能量转化器,只是绿色部分的转化器是叶绿体,花瓣细胞中只有线粒体六、板书设计第一节细胞1、常见的玻片标本切片—从生物体上切取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生物材料涂抹而成;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取、挑取少量材料而制成的2、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番茄果肉细胞3、植物细胞结构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七、作业布置1. 连线题:用直线将细胞的结构与其主要功能连接起来.细胞膜合成有机物细胞核进行物质交换叶绿体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2. 预习42——43页细胞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七上生物第三章第一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上生物第三章第一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上生物第三章第一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
功能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初一年级教员:王骁
一、本节知识概念图
二、本节课将协助先生构成以下重要概念
●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结构,以停止生
命活动。

●相比于植物细胞,植物细胞具有特殊的细胞结构,例如叶绿体和细胞壁。

三、教学目的
制造暂时玻片,看法植物细胞形状结构的多样性与一致性;归结、概括植物细胞的结构;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归结、比拟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四、本节重、难点
制造并观察植物细胞暂时玻片;看法并归结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构成细胞基本结构的概念;
五、课前预备
学案、实验资料、视频、多媒体课件、制造暂时玻片等器材;
六、板书设计。

初中生物细胞分化教案

初中生物细胞分化教案

初中生物细胞分化教案
一、教学内容:细胞分化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及其意义;
2. 能力目标:掌握细胞分化的过程和机制;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 细胞分化的定义和意义;
2. 细胞分化的过程和机制。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不同类型的细胞图片,引导学生探讨为什么它们具有不同功能
和特点。

2. 讲解概念:介绍细胞分化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细胞是如何在分化过程中赋予不
同的功能的。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细胞分化的过程和机制,并总结出关键点。

4. 案例分析:通过给学生分发一些关于细胞分化的案例,让他们分析其中的特点和规律。

5. 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细胞分化实验,观察细胞的变化和特点。

6. 拓展延伸:介绍一些关于细胞分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命科学领域
的探索。

五、作业布置: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细胞分化的小论文,包括定义、意义、过程和机制等
内容。

六、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细胞分化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七、板书设计:
1. 细胞分化的概念
2. 细胞分化的意义
3. 细胞分化的过程和机制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机制,为进一步学习生命科学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

细胞的生长、分裂与分化说课稿

细胞的生长、分裂与分化说课稿
创设情境 依据目标 合作解疑 引入新课 自学思考 交流展示
环节4 环节5
质疑深化 梳理归纳 巩固提升 总结反思
环节1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促使学生对自我生 长感兴趣,并能够
精【怎子、样质卵从疑细胞一】颗受精受卵精从卵变宏成微观观变为变化现化引在入的到胚你胎 ?
细胞生命活动
婴儿
胎儿
环节2 依据目标 自学思考
1、正方体边长=1
通过学科转换
总体积=
模拟探究,尝
表面积= 2、正方体边长=2
总体积=
试拓展生物学 分析的方法
表面积=
3、正方体边长=3
总体积=
表面积=
☻ 提示:通过比较表面积与总体积的比值来分析
环节3 合作解疑 交流展示
讨论交流:
• 1于.如什果么把?正有方什体么看作做用一?个细胞,通正过方问体的题表引面相当 • 2么.随变着化边?长体增积长增,大表相面当积于增细大胞相发导 论当生,,于了合促细什胞作进么发变讨学生化了?什 • 3.试着计算表面积、体积数,并做生比思值维(转相对换表面积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第一册第三章
第一节 细胞 (第5课时)
细胞的生长、分裂与分化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第一册第三章
课题 分析
教学任 务分析
课题分析
课标中 位置
课标的 要求
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二一级个主重题
一级主题 生物体的
要分不同的裂种概、类念分的,化细,即胞以“细用生细化于成胞胞形生更能分成物多进裂组体的行、织分
质疑,引起学生的
疑惑、思考及学习
精子的、兴卵趣细胞,为建构分受精卵 化的概念打基础

早期胚胎
环节 4 质疑深化 巩固提升
2、探究:人体的细胞都是相同的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细胞分化
学科
生物学
学段:初中
年级
七年级
教材
书名:《生物学》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设计者
实施者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其他参与者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明细胞分化的结果。源自2.描述癌细胞的特点。3.分析细胞分化的意义。
小结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的分裂、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实现
将知识系统归纳
联系生活
科学分析
以“小茶缸”为背景提出问题:
1.“小茶缸”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体细胞的数目不断增多,是如何实现的?
2.“小茶缸”的细胞在分裂时,是如何保证新细胞与原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3.在“小茶缸”孵化的第2天初步形成心脏,第4天眼睛形成,第5天尿囊发育,这些器官是如何形的?
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环节5:
植物的分化
1.提问:植物有细胞分化吗?
2.以显微镜观察不同的番茄细胞,分析出植物同样有细胞分化
3.介绍我国科研成果
结合学生的观察结果,和我国科研成果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的细胞分化。
环节6:
癌细胞介绍
1.了解癌细胞的形成原因
2.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细胞的变异
引导学生认识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环节7:
1.介绍人有200多种不同类型细胞
2.提问:不同类型细胞如何产生?
3.介绍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
4.提问:细胞是如何“变成”一只线虫?
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自然引出本节主题。
环节2:
动物细胞分化的结果
1.介绍科研人员观察秀丽线虫胚胎发育过程的研究发现
2.归纳胚胎发育过程是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实现的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细胞分化,提高归纳、总结、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1.说明细胞分化的结果。
2.分析细胞分化的意义。
【教学难点】
1.分析细胞分化的意义。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环节1:
导入
3.介绍胚胎干细胞
通过介绍,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细胞分化的结果和细胞分化的意义。
环节3:
细胞分化的原因
1.提问: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遗传物质相同,为什么分化产生不同的细胞
2.介绍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的选择表达
随着教学主线引导学生继续学习,通过问题的设置,有效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形成认识。
环节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