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竞赛试题11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1月竞赛试题(语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1月竞赛试题(语文)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贵阳三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11月学科竞赛七年级语文一、书写能力考查(3分)根据全卷的书写质量酌情计分二、听的能力考查(10分)(认真听三遍朗读录音,按下列要求作答,考生可边听边答题)1.请任意写出材料中的两个成语:;(2分)2.第一株百合花的生长环境是怎样的?(2分)3.材料中所说的“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花的方法”是什么?(2分)4.第一株百合花留给满山百合的教导是什么?(2分)5.听了材料后,你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什么新的看法?(可结合自己的情况谈)(2分)三、积累与运用考查(14分)6.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痴.笑(zhī)诱.惑(yòu)迂.回(yū)凝.视(níng)B.绽.开(dìng)伶仃.(dīng)怡.然(tái)堕.落(duò)C.点缀.(zhuì)嬉.戏(xī)未泯.(mǐn)奢.侈(shē)D.呵.责(kē)蓑.笠(suō)嘹.亮(liáo)和.面(hé)7.选出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2分)A.头晕木眩小心冀冀忍俊不禁仙露琼浆B.昂然挺立肃然起敬花枝召展猝然长逝C.举世无双多愁善感多恣多彩德高望重D.任重道远庞然大物玲珑剔透抖擞精神8.诗文填空(7分)(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2)在你交往的朋友中,许多人都是优点和缺点并存的,怎样正确对待他们的优缺点呢?《论语》中的“,”已给了我们正确的答案。

(3)《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写诗人被美丽的春色所陶醉,流连忘返的诗句是,。

(4)《次北固山下》描写时间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一联是,。

9.仿照例句,再写出两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

(2分)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句:语文是,让人。

语文是,让人。

10.口语交际中委婉地拒绝别人的要求是需要技巧的,想想看下面的情境中那位女士是怎样回答的,选出恰当的一项是()(1分)两位男士在谈话。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分,每题2分)1.《标准化现代汉语教程》规定,“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是以()语音为标准音,以()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A 南京南方B天津北方C北京北方 D 杭州南方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潜(qián)移默化半明半昧( mâi ) 摇摇欲坠(zhuì) 汹涌湍(tuān)急B.情不自禁( jīng ) 热泪盈眶(kuāng) 栩(xǔ)栩如生挥洒淋漓( lí)C.遥遥对峙( zhì) 风靡(mí)全国日渐高涨(zhàng) 精神抖擞(sǒu)D.脍炙( zhì)人口晶莹剔( tì)透相得益彰( zhāng) 初生之犊(dú)3.多音字因词义不同而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A.抹黑抹杀抹布抹墙转弯抹角B.着手穿着着急着迷一着不慎C.星宿住宿宿愿宿将三天两宿D.和棋和牌和面和药曲高和寡4.我国最早的字典是()A.《康熙字典》B.《说文解字》C.《新华字典》D.《尔雅》5.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A.下棋B.种花C.武术D.驾车6.将下列6句组成对联,选出组合全部正确的一项()①停车坐爱枫林晚②白铁无辜铸佞臣③竹直心虚乃吾友④霜叶红于二月花⑤青山有幸埋忠骨⑥水淡性泊是我师A.⑤②/③⑥B.①④/⑥③C.①⑥/⑤②D.③②/⑤④7.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A. 华山B.黄山C.峨眉山D、庐山8.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是指:()A.王昭君B.杨玉环C.貂蝉D.西施9.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 ()A.驾车B.骑马C.奔跑D.飞行10.下列语句中称谓恰当的是()A.我们的老师只有一个令爱,正在读高中。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知识竞赛题共8套(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知识竞赛题共8套(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知识竞赛题(含答案)(共8套)七年级上学期知识竞赛题11.据最新资料统计,我国的姓氏排名,前三位是(B )A.李张王B.李王张C.李陈张D.李张陈2.据第五次全国人门普查显示,我国新生儿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国外舆论称,中国将在若干年之后,有几千万人找不到老婆。

问:预计找不到老婆的人数有几千万? (C)A.3 B.4 C.5 D.63. 下列四组汉字,声母全部是“r”的一项是(B)A.热惹肉溺B.瑞锐睿蕊C.刃奴嚷让D.你儒若闰4. 下列四组汉字,全部不翘舌的一项是(A)A.匝自册塞B.寸柴足子C.翠至缩遂D.走诗尊颂5.“厕所里扔石头”的歇后语是( C )A.臭名远扬B.臭名昭著C.激起公愤D.顽固不化6.不属于老人自称的一项是(D)A.老身B.老夫C.老拙D.老茂7.一位总统候选人在竞选辩论中对他的对手说:“挣钱的办法有成千上万种,但只有一种是诚实的。

”对手问:“哪一种?”他回答:“正好是您不知道的那一种。

”他通过这些话讽刺了对手什么?(C )A.知识贫乏B.不会挣钱C.缺乏诚信D.孤陋寡闻8.旅馆老板口试甲乙丙三位应征者。

问:假如你无意中推开房门,看见女客一丝不挂正在淋浴,而她看见你了,这时候你怎么办?甲答:“说声对不起,就关门退出。

”乙答:“说声‘对不起,小姐’,就关门退出。

”丙答:“说声‘对不起,先生’,就关门退出。

”老板听了会怎么做?(C )A.录用了甲B.录用了乙C.录用了丙D.三个都不要9、下列句子,符合普通话规范的是(A )A.我前面走B.扫还没干净C.课备还没好D.打她不够10、下列句子,符合普通话规范的是(B )A.送一本书给你B.我吃过饭了C.饭还没煮熟D.他爷爷几岁了11.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军占领了巴黎。

两个纳粹军官走进一家旅馆,他们傲慢的环视四周,然后问老板说:“这个猪圈,住一宿多少钱?”老板是个爱国者,他作出了最好的回答。

问:哪一项最好?(C ).A.每个入侵者100法郎B.每头牛100法郎C.每头猪100法郎D.每位100法郎12.著名作家安徒生很俭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竞赛试题 (含答题卡和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竞赛试题 (含答题卡和答案)

永职附中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竞赛试题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树杈.(chà)脸颊.(jiá)模.样mó意见分歧.(qí)B.不禁.(jīn)撒.谎(sā)嫉.妒jì絮絮叨叨.(dāo)C.憔悴.(cuì)蜷.(quán)曲祷.告(dǎo)侍.弄花草(shì)D.蹲.下(dūn)憧.憬(chóng)攥.着(zuàn)尊君在不.(fǒu)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决别并蒂疲倦不堪翻来复去 B. 委曲感概爆怒无常恍然大悟C.捶打纠纷形影不离小心翼翼 D. 绽开狡猾浑为一谈花团锦簇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2分)A、牟洋模仿赵本山和马三立真是栩栩如生....。

B、大西洋百慕大之谜,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小林说什么事都爱添砖加瓦....,所以别人都不大相信他的话了。

D、商店的服务员现在都很热情,很少看到冷言冷语....的面孔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充分的作用。

B. 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C.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眼前。

D.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5、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来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母亲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

黄河流千古,流出了,流出了,流出了。

A、黄皮肤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的群落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黄皮肤的群落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是()①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七上初一语文竞赛试题(卷)

七上初一语文竞赛试题(卷)

黄桥初级中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命题人:陈锁明审题人:印玉美A卷(共5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狡黠.(xiá)窘.迫(jiǒng)点缀.(zhuì)拈.轻怕重(niān)B.蹒跚.(shān)慷慨.(kǎi)殉.职(xùn)刨.根问底(páo)C.虐.待(nüè)嗔.怪(chēn)戳.穿(chuō)哄.堂大笑(hōng)D.干涸.(hé)蜷.伏(juǎn)蝉蜕.(tuì)咄.咄逼人(duō)2、下列语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B.不过,最后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后,它马上变得活泼而神彩奕奕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

C.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意外发生。

D.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A. “吹面不寒杨柳,”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上周我们刚刚学习了《<论语>十二章》这篇课文。

C.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D. 迎面走来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

B.哪怕是孩子的任何一点点进步,爸爸妈妈都看在眼里,都让他们喜出望外....。

C.对于各种手机游戏,一些同学沉溺其中,孤苦伶仃....,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时光。

D.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5、选出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A.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B.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

语文初一上竞赛试题及答案

语文初一上竞赛试题及答案

语文初一上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翩跹(piān xiān)B. 蹑手蹑脚(niè shǒu nièjiǎo)C. 饕餮(tāo tiè)D. 旖旎(yǐ nǐ)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位古代文学家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耐心的教导,他终于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

B.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考试。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安石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其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______。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

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诗句,出自他的《______》。

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______》。

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______》中的名句。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1. 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什么景象?2. 作者对月光的描写有什么特点?3. 作者为什么认为“不能朗照”的月光“恰是到了好处”?4. 文章中“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句话,你如何理解?四、作文题(共30分)请以“我眼中的秋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竞赛试题(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共48分,每小题2分)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瞬间shùn 忍俊不禁jīnB、自省xǐng 传不习乎chuánC、倔强juè诱惑yòuD、脊梁jǐ弧线hú2、下面词语中有错误的一项是()A、小心翼翼庞然大物B、玲珑惕透头晕目眩C、曲径通幽盘虬卧龙D、灰心丧气巴山夜雨3、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即,靠近,接触。

B、纳罕——惊奇,诧异。

C、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D、瘦骨嶙峋——形容山势险峻,陡峭。

4、《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A、柯南道尔B、笛福C、狄更斯D、莎士比亚5、我国四大发明中,与宗教有关的是()A、指南针B、造纸术C、火药D、印刷术6、下列流行歌曲的歌词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村里的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

(《小芳》)B、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是最高的山坡。

(《大中国》)C、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D、放心着你的沉默,去说服明天的命运。

(《牵手》)7、从语音的角度看,下列行业标语不恰当的一项是()A、存款强行,贷款富行。

(银行)B、建文明城市人人参与,创优美环境个个享有。

(环卫)C、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厂矿)D、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税务)8、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D、李明的同学张强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9、有位美国老妇人来游仙女山,途中不慎被荆棘划破了裤脚,游兴大减,不肯继续登山,机灵的女导游笑着对她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使得老妇人开怀大笑。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知识竞赛试卷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知识竞赛试卷

1…………○……………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__一、基础(40分)1、根据古诗文填空。

(20分)(1) , 。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2)曹操的《观沧海》中,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 , 。

(3)“源头活水”这一成语出自《观书有感》,其原句是: , 。

(4)《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既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又表达诗人赞美之情的诗句: , 。

(5)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曰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是: , 。

(6)杜牧的《泊秦淮》中,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 。

(7)李清照的《如梦令》: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是: 。

(8)请把《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默写完整。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 。

, 。

万籁此都寂,但余音钟磬。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5分)(1)我先是chuò qì( )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2)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duò luò( )。

(3)我的唯一shē wàng ( ),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4)……不再各具风韵,反倒xi ǎn xiàng dié shēng ( ),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5)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k ǔ xīn gū yì ( )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3.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伫立 崛起 一丝不苟 惊慌失措 B.追溯 烦躁 顾名思义 妇孺皆知 C.沧桑睿智无与伦比抑扬顿挫D.寒喧 筹划 山青水秀 闲情逸致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在本次比赛中,四川男排为了一举夺得冠军,尽谴全部主力队员上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共20分,每小题2分)
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瞬间shùn 忍俊不禁jīn
B、自省xǐng 传不习乎chuán
C、倔强juè诱惑yòu
D、脊梁jǐ弧线hú
2、下面词语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小心翼翼庞然大物
B、玲珑惕透头晕目眩
C、曲径通幽盘虬卧龙
D、灰心丧气巴山夜雨
3、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即,靠近,接触。

B、纳罕——惊奇,诧异。

C、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D、瘦骨嶙峋——形容山势险峻,陡峭。

4、我国四大发明中,与宗教有关的是()
A、指南针
B、造纸术
C、火药
D、印刷术
5、从语音的角度看,下列行业标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存款强行,贷款富行。

(银行)
B、建文明城市人人参与,创优美环境个个享有。

(环卫)
C、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厂矿)
D、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税务)
6、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D、李明的同学张强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7—8题。

国外某城市开设了租车自驾旅游项目。

驾车人发动汽车时,车内自动放音装置就会放一段录音:“阁下,驾驶汽车时速不超过30英里,你就可以饱览本地的美丽景色;超过60英里,请你到法庭做客;超过80英里,欢迎光顾本地设备最新的急救医院;上了100英里,请君安息吧!”
7、对当地规定的驾车最高时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30英里
B、60英里
C、80英里
D、100英里
8、若用简明的语言直截了当地表达录音的内容,在说“阁下,请您”后接续正确的一项是()
A、饱览美景
B、不要超车
C、驾车慢行
D、热爱生命
9、下列诗句后面与其代表的季节不一致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春)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夏)
C、柳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

(春)
D、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花香。

(秋)
10、下面四句诗中,反映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一句是()
A、箫鼓追随春社近
B、闲来垂钓碧溪上
C、沙场秋点兵
D、零丁洋里叹零丁
二、积累与运用(共10分)
11、按课文或提示默写(4分)
①己所不欲,。

②,禅房花木深。

③《次北固山下》抒发作者淡淡乡愁的句子是?。

12、仿写。

仿照前面的句式续写。

(4分)
①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撒下一粒种子,便种下一份希望;夏天是生长的季节,洒下一滴汗水,便付出一份辛劳;秋天是,
,。

②友谊如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友谊如花种,我们共同播撒,培育出一个个五彩的花坛;友谊如,
,。

13、模仿下列括号里的成语对前面数字的形象而别致的描述,在最后一个括号里填上一个合适的成语以形象地描述最后一个数。

(2分)
①10000 –0 (万无一失) ②10002 = 100×100×100(千方百计)
③7÷2 (不三不四) ④1 / 100( )
三、阅读理解(共30分)
(一)
清明的心弦
王蒙
①我喜欢北方的初冬,我喜欢初冬到郊外、到公园去游玩。

②地上的落叶还没有扫净,枝上的树叶还没有落完。

大树已经摆脱了自己沉重的与快乐的负担。

春天它急着发芽生长,夏天它急着去获取太阳的能量,而秋天,累累的果实把枝头压弯。

果实是大地的骄傲、大树的安慰,却又何尝没有把大树压得直不起腰呢?
③湖水或者池水或者河水,凌晨时分也许会结一层薄冰,薄冰上有腾腾的雾气,雾气倒显得暖烘烘呢。

然而,太阳出来了。

有哪一个太阳比初冬的太阳更亲切、更妩媚、更体贴呢?雾气消散了,薄冰消融了,初冬的水面比秋水还要明澈怡远,不再有游艇扰乱这平静的水面了,也不再有那么多内行的与二把刀的垂钩下钩者的贪婪,连鱼也变得温和秀气了,它们沉静地栖息在水的深处。

④地阔而又天高,所有的庄稼地都腾出来。

大地吐出一口气,迎接自己的修整,迎接寒潮的删节。

当然,还有瑟瑟的冬麦,农民正在浇过冬的“冻水”,水
与铁锨戏弄着太阳。

场上的粮食油料早已拉运完毕,稀稀落落的几个人在整理谷草。

在初冬,农民也变得从容。

什么适时播种呀,龙口夺粮呀,颗粒归仓呀,那属于昨天,也属于明天。

今天呢,只见个个笑脸,户户紫烟,炕头已经烧热,穿开裆裤的小孩子却宁愿呆在家门外边。

⑤这时候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去吧,游人与过客已经不那么拥挤。

大地、花木、池塘和亭台也显得悠闲,她们已经没有义务为游人竭尽全力地显示她们的千姿百态。

当她们完全放松了以后,也许会更朴素动人。

而这时候的造访者,才是真正的知音。

连冷食店里的啤酒与雪糕也不再被人排队急购,结束了她们大红大紫的俗气,庄重安然。

⑥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去吧,野鸽子在天空飞旋,野兔在草棵里奔跑。

和它们一起告别盛夏和金秋,告别那喧闹的温暖,去迎接漫天晶莹的白雪,迎接那盏盏冰灯,迎接房间里跳动的炉火,和火边的沉思絮语,迎接新年,迎接新的宏图大略。

⑦初冬,拨响了那甜蜜而又清明的弦,我真喜欢。

14、(4分)本文作者认为初冬特有的美是什么?
15、第②段中作者说“大树已经摆脱了自己沉重的与快乐的负担”,“沉重的负担”“快乐的负担”各指什么?(4分)
答:
16、第④段作者用了对比的写法,用春天的“”,夏天的“”,秋天的“”与初冬时节相比,突出农民们的“”。

(用文中词语回答)(4分)
17、本文描写景物,处处突出一个“静”字,将初冬时静谧安静的景象跃然纸上,文章都写了哪些景物“静”了?请填空回答:(5分)
第②段写静了;第③段写静了;
第④段写静了;第⑤段写静了;
第⑥段写静了。

18、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3分)
答:
(二)
楚有祠者①,赐其舍人②卮③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 ①主管祭祀的官员②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

③卮(zhī)古代装酒具。

1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1)引酒且饮之引:
(2)夺其卮曰其:
(3)蛇固无足固:
(4)子安能为之足?子:
2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21、根据此文内容写出一个成语是。

(2分)
22、从现实生活中找出与本文相类似的例子,用现代汉语写出来。

(2分)
答:
四、写作(40分)。

以“与爱同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

2、字数不少于500字。

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