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质粒和噬菌体

合集下载

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常用类型

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常用类型

1、大肠杆菌DH5a菌株DH5a是世界上最常用的基因工程菌株之一。

由于DH5α是DNA酶缺陷型菌株,有利于基因克隆,保存质粒,但该菌株的蛋白酶没有缺陷,表达的蛋白容易被降解,因此通常不作为表达菌株。

E.coli DH5a在使用pUC系列质粒载体转化时,可与载体编码的β-半乳糖苷酶氨基端实现α-互补。

可用于蓝白斑筛选鉴别重组菌株。

基因型:F-,φ80dlacZΔM15,Δ(lacZYA-argF)U169,deoR,recA1,endA1,hsdR17(rk-,mk+),phoA,supE44,λ-,thi-1,gyrA96,relA12、大肠杆菌BL21(DE3) 菌株该菌株用于高效表达克隆于含有噬菌体T7启动子的表达载体(如pET系列)的基因。

T7噬菌体RNA聚合酶位于λ噬菌体DE3区,该区整合于BL21的染色体上。

该菌适合表达非毒性蛋白。

基因型:F-,ompT,hsdS(rBB-mB-),gal,dcm(DE3)3、大肠杆菌BL21(DE3) pLysS菌株该菌株含有质粒pLysS,因此具有氯霉素抗性。

PLysS含有表达T7溶菌酶的基因,能够降低目的基因的背景表达水平,但不干扰目的蛋白的表达。

该菌适合表达毒性蛋白和非毒性蛋白。

基因型:F-,ompT hsdS(rBB-mB-),gal,dcm(DE3,pLysS ,Camr4、大肠杆菌JM109菌株该菌株在使用pUC系列质粒载体进行DNA转化或用M13 phage载体进行转染时,由于载体DNA产生的LacZa多肽和JM09编码的LacZΔM15进行α-互补,从而显示β-半乳糖苷酶活性,由此很容易鉴别重组体菌株。

基因型:recA1,endA1,gyrA96,thi-1,hsdR17,supE44,relA1,Δ(lac-proAB)/F’[traD36,proAB+,lacIq,lacZΔM15]5、大肠杆菌TOP10菌株该菌株适用于高效的DNA克隆和质粒扩增,能保证高拷贝质粒的稳定遗传。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原理、步骤以及重组质粒转化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原理、步骤以及重组质粒转化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原理、步骤以及重组质粒转化一、目的1.了解感受态细胞生理特性及制备条件,掌握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

2.掌握质粒DNA 转化大肠杆菌的方法,了解转化的条件和利用半乳糖苷酶基因插入失活选择重组质粒DNA 的原理。

二、原理(一)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的原理所谓感受态,是指细菌生长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培养物,只有某一生长阶段中的细菌才能作为转化的受体,能接受外源DNA而不将其降解的生理状态。

感受态形成后,细胞生理状态会发生改变,出现各种蛋白质和酶,负责供体DNA 的结合和加工等。

细胞表面正电荷增加,通透性增加,形成能接受外来的DNA 分子的受体位点等。

本实验为了把外源DNA(重组质粒)引入大肠杆菌,就必须先制备能吸收外来DNA分子的感受态细胞。

在细菌中,能发生感受态细胞是占极少数。

而且,细菌的感受态是在短暂时间内发生。

目前对感受态细胞能接受外来DNA 分子的本质看法不一。

主要有两种假说:1、局部原生质体化假说――细胞表面的细胞壁结构发生变化,即局部失去细胞壁或局部溶解细胞壁,使DNA 分子能通过质膜进细胞。

证据有:(1)发芽的芽孢杆菌容易转化;(2)大肠杆菌的原生质体不能被噬菌体感染,却能受噬菌体DNA 转化;(3)适量的溶菌酶能提高转化率。

2、酶受体假说――感受态细胞的表面形成一种能接受DNA 的酶位点,使DNA分子能进入细胞。

证据是:(1)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如氯霉素,可以抑制转化作用;(2)细胞分裂过程中,一直有局部原生质化,但感受态只在生长对数期的中早期出现;(3)分离到感受态因子,能使非感受态细胞转变为感受细胞。

目前对感受态细胞的转化理论尚未有统一结论,但是许多实验室一直进行探索,试图从实验中获得明确回答。

有人根据pBR322 质粒DNA对E・co li K――12X1776菌株的转化结果,认为:近来,在许多研究室都发现CaCl2对受体菌处理,可提高转化效率几十倍,通常把细胞悬浮在pH6.0 的100mmol/L CaCl2中,在冰浴条件下,放置过夜,转化率转高,但一过24小时,转化率测恢复为原来的水平。

噬菌体(Bacteriophage) ppt课件

噬菌体(Bacteriophage)  ppt课件
所建库的容量和分子多样性受到限制; 不是所有的序列都依赖于细胞内基因的表达,所以,一些对细胞有毒
性的分子如生物毒素分子,很难得到有效表达和展示。
1 个体微小、可通过细菌滤器 2 无细胞结构专性细胞内寄生
3
分布广泛
11
1.3 噬菌体的特性
4 裂解或不裂解细菌 5 有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6 能够抵抗热、低温、冰冻等
12
1.4 噬菌体结构
13
1.5 噬菌体的化学组成
核酸:头部核心,DNA或RNA 作用: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蛋白质:头部外壳和尾部 作用:保护核酸 构成外壳和尾部
并且可以随宿主DNA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在一般情况下,不引起 寄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22
1.7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烈性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1)吸附 (2)注入 (3)增殖 (4)装配 (5)裂解
23
1.7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24
1.7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噬菌体的侵染实验的结果 证 明 了 DNA 是 遗 传 物 质
14
1.5噬菌体的化学组成
噬菌体的一些结构蛋白
15
1.6 噬菌体的分类
按照基本形态可划分为三类: 蝌蚪状(T4)、微球状( ∮x174) 和丝状(M13)。
16
根据噬菌体结构的不同可将其分为:
1
2
3
无尾部结 构的二十
面体
有尾部结 构的二十
面体
线状体
17
1.6 噬菌体的分类
迄今已知的噬菌体大多 数是有尾部结构的二十面体,到目前为 止,研究者至少对5568种噬菌体进行了电镜观察,绝大多数(占 96.2% )为有尾噬菌体。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大肠杆菌的λ-噬菌体

大肠杆菌的λ-噬菌体
•结构区:A~ J19个基因,编码头、 尾部蛋白质 •非必须区: 非必须,基因重组int(intagrate) 及xis(excision)
•功能区:裂解相关S和R,复制相关O和P
3、感染周期(溶菌循环)
•λDNA复制早期:一个ori ,双向复制 •晚期:滚环复制--多个λDNA分子形成线状多联体
尾巴上的微丝可以把噬菌 体的DNA注入细菌内。
噬菌体或病毒的DNA能被开发
成为基因工程的有用载体,因为:
1.高效率的感染性能使外源基
因高效导入受体细胞;
2.自主复制繁殖性能使外源基
因在受体细胞中高效扩增。
大肠杆菌的λ-噬菌体
(一) λ-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 1、由外壳包装蛋白和λ-DNA组成 2、 λ-DNA的物理图谱
必须携带标记基因
经改造后只具有一个可供外源DNA插入的克隆位点,长度 为37kb,为包装的下限,它本身也能被包装,允许插入 片段最大为14kb.
取代型载体(substitution vector)
具有成对的克隆位点,空载的载体DNA只26kb,不能被包 装,无法进入受体细胞中去,不需要标记基因.
应用:
(1)功能相近的基因在基因组中聚集在一起 目前已经被确定的基因至少61种,一半为必需 基因
(2)线状双链DNA,两端各有一个12bp的互补单链 (粘性末端,cohesive-end site),称λcos site ,粘性末端粘连接变成环状DNA。
λco基因大致分为3个区:
cI基因:编码阻遏蛋白,是感染了λ噬菌体的寄主细胞进 入溶源化的必要条件。cI基因失活或缺失的λ噬菌体无法 使寄主细胞发生溶源化效应。
DNA重组技术一般需要噬菌体处于溶源状态。
λ噬菌体DNA的整合与删除:

大肠杆菌的基本知识概述

大肠杆菌的基本知识概述

大肠杆菌的基本知识概述作者:肖安庆来源:《中学生物学》2010年第11期大肠杆菌是重要的模式生物,在高中生物学中有.多处知识涉及到,如原核生物的基本结构与分裂、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基因工程常见运载体、大肠杆菌的鉴定、微生物的酶合成调节等。

这些知识涉及点多,分布零散,缺乏系统性,下面就大肠杆菌的基本知识作简要概述。

1认识大肠杆菌的基本历程大肠杆菌是大肠埃希氏菌的俗称,属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1885年埃舍利希氏首次发现。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一直把它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

直到20世纪中叶,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尤其对婴儿和幼禽,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

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5类: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

2大肠杆菌的基本结构2.1细胞壁大肠杆菌的细胞壁厚约11μm,分外膜和肽聚糖层。

外膜是大肠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占细胞壁干重80%,位于肽聚糖层的外侧,主要由磷脂、蛋白质和脂多糖组成。

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内毒素,也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主要与抗原性、致病性及对噬菌体的敏感性有关。

肽聚糖层由1—2层网状的肽聚糖组成,占细胞壁干重的10%,是细菌特有的成分,由聚糖链、短肽和肽桥三部分组成。

由,脂蛋白将外膜和肽聚糖层连接起来,从而使大肠杆菌的细胞壁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2.2细胞膜大肠杆菌的细胞膜与其他生物细胞膜的结构相似,但上面的蛋白质含量高、种类多,具有选择透性,可控制营养物质进出细胞。

大肠杆菌的细胞膜含有丰富的酶系,是大肠杆菌的能量转化的场所,参与细胞壁的合成。

2.3细胞质大肠杆菌的细胞质含有糖原颗粒、核糖体和质粒等结构。

2.3.1核糖体大肠杆菌的核糖体包含两个亚基,即50S亚基(23S rRNA、5S rRNA、34种蛋白质)和.30S亚基[16SrRNA、21种蛋白质(S1~S21)]。

高一生物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哪项不能作为转基因技术中常用的基因运载工具( )A.大肠杆菌B.质粒C.植物病毒D.噬菌体【答案】A【解析】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特点是: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地保存;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

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动植物病毒,λ噬菌体衍生物等,大肠杆菌不能作为运载体。

2.生物学家能够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的血清蛋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基因工程的操作中,“分子手术刀”是。

(2)“分子缝合针”是。

(3)“分子运输车”是。

(4)操作步骤:获取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在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中,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和等。

然后把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牛的,通过发育形成的牛体细胞中都含人的,成熟的牛产的奶中含有,证明基因操作成功。

【答案】(1)限制酶(2)DNA连接酶(3)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或运载体)(4)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受精卵血清蛋白基因人的血清蛋白【解析】基因工程至少需要三种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其中限制酶是“分子手术刀”,DNA连接酶是“分子缝合针”,运载体是“分子运输车”。

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受体细胞是动物细胞时,往往采用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因为其全能性最高。

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牛的受精卵,该受精卵通过发育形成的牛体细胞中都含人的血清蛋白基因,该基因在牛体内表达,所以成熟的牛产的奶中含有人的血清蛋白。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工具和步骤。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3.下图是基因工程中某种基本工具作用示意图,此工具是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DNA连接酶C.质粒D.运载体【答案】A【解析】据图分析,该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专一识别GAATTC序列,并在G和A之间将这段序列切开,产生两个带有黏性末端的DNA片段;故选A。

如何构建一个大肠杆菌高效表达的分子克隆

如何构建一个大肠杆菌高效表达的分子克隆

如何构建一个大肠杆菌高效表达的分子克隆?影响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以下我就从载体选择、启动子、终止子、核糖体结合位点、密码子、质粒拷贝数、表达产物的稳定性、受体细胞代谢等方面说明构建大肠杆菌高效表达的方法。

一、表达载体表达载体应具有以下条件:1、能够独立复制。

根据载体复制的特点,可分为严谨型和松弛型。

严谨型载体伴随宿主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在宿主中拷贝数很少(1~3个);松弛型的复制而不依赖于宿主染色体,在宿主细胞中的拷贝数可多达3000个。

2、应具有灵活得多克隆位点和方便的筛选标记,便于外源基因的克隆、鉴定和筛选。

而且多克隆位点应位于启动子序列之后,以使外源基因表达。

3、应具有很强的启动子,能被大肠杆菌的RNA聚合酶识别。

4、应具有使启动子受抑制的阻遏子,只有在受到诱导时才能进行转录。

阻遏子的阻遏作用可由物理(如温度)、化学(如IPTG、IAA等)因素进行调节,这样可人为地选择启动子启动转录mRNA的时机。

因外源基因的高效表达往往会抑制宿主细胞的生长、增殖。

而阻遏子可使宿主细胞免除此不良影响。

例如可使宿主细胞快速生长增殖到相当量,再通过瞬时消除阻遏,使所表达的蛋白质在短时间内大量积累,同时可减少表达产物的降解。

5、应具有很强的终止子,以便使RNA聚合酶集中力量转录克隆的外源基因,而不转录其他无关基因。

同时强终止子所产生的mRNA较为稳定。

诱导表达时,由于强终止子所致的高水平转录反过来会影响质粒DNA自身的复制,从而引起质粒的不稳定或脱质粒现象。

因此在外源基因的下游安置强终止子可以克服由质粒转录引起的质粒不稳定。

6、所产生的mRNA必须有翻译的起始信号,即起始密码AUG和SD序列。

二、启动子启动子是表达载体最重要的组成成分,这是因为启动子控制了基因表达的第一个阶段,决定了mRNA合成的速度。

启动子是在转录水平上影响基因表达。

转录的最大速率取决于启动子中碱基的组成,往往会因为一个碱基的不同,启动子效率可能提高上千倍。

基因工程载体--质粒

基因工程载体--质粒

• F因子是雄性决定因子,F+细胞表面可以形 因子是雄性决定因子, 因子是雄性决定因子 成一种叫做性须(pilus)的结果,它促使 成一种叫做性须( ) 的结果, 经性须进入F 细胞。 细胞则变为F 细胞。 F+经性须进入 -细胞。F-细胞则变为 +细胞。 F因子可以通过接合作用自我转移,也能够 因子可以通过接合作用自我转移, 因子可以通过接合作用自我转移 带动寄主染色体一道转移。 F因子的这种 带动寄主染色体一道转移。但F因子的这种 整合过程是可逆的。在一定条件下, 细 整合过程是可逆的。在一定条件下,Hfr细 胞又可重新变为F+或F-细胞。 胞又可重新变为 细胞。 • 基因工程多选用非接合型质粒,主要安全 基因工程多选用非接合型质粒, 角度考虑
大肠杆菌质粒分子的结构示意图
环形质粒分子 环形质粒分子
环形染色体DNA 环形染色体DNA
大肠杆菌细胞 抗菌素抗性基因
质粒DNA 质粒
控制质粒DNA转移的基因 控制质粒DNA转移的基因 质粒DNA
质粒主要包括几个组成部分
• • • • • 复制子( 复制子(reilcator) ) 复制起始位点(replication origin site) 复制起始位点 多克隆位点( 多克隆位点(Polylink)(MCS) ) 辅助序列(COS位点等 位点等) 辅助序列 位点等 选择标记(LacZ,抗性等 抗性等) 选择标记 抗性等
基 因 工 程 载体
南 京 农 业 大 学
陈 溥 言


基因工程是利用酶学方法将不同来源的 DNA或cDNA,在体外切割、修饰、连接插 或 ,在体外切割、修饰、 入到不同目的的基因工程载体中,进行扩 入到不同目的的基因工程载体中, 增和表达,研究基因结构和功能, 增和表达,研究基因结构和功能,基因和 蛋白质关系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 蛋白质关系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质粒性质:
5、质粒对于细菌的生长不是必须的
代表性细菌质粒(1)
F因子(fertility factor)
F因子,又称致育因子或性因子,62×106Dalton,94.5kb,环状双链DNA,编码94个中 等大小多肽,其中1/3基因(tra区)与接合作用有关。 存在于肠细菌属、假单胞菌属、嗜血杆菌、奈瑟氏球菌、链球菌等细菌中,决定性别。
★ 菌株基因优化:生物工程用的菌株基因组都被优化过,使之带有不同基因型 (例如β 半乳糖苷酶缺陷型),可用于分子克隆实验。 ★ 操作简便,表达量高:大肠杆菌操作和培养条件简单,适于大规模发酵。表 达的外源基因蛋白量甚至可以达到细菌总蛋白的80%。
大肠杆菌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
缺点:
★ 基因结构差异:大多数真核基因含有内含子,细菌中没有除去内含子机制,外源基因 编码区必须是连续的,删除真核基因的内含子和5’非编码区 原核:CDNA 真核:DNA
划线到LB平板上。
质粒概述
质粒(plasmid)是染色体以外能 自主复制的遗传因子
不具有胞外期
对寄主细胞来说是非必需的 符合这三条标准的染色体外DNA或 RNA分子都可以称为质粒。 狭义的质粒:一般是指细菌染色体外的 环状DNA分子。 质粒的命名:一个小写字母p加2-3个 大写字母和数字,如pBV220,pET30 。
大肠杆菌、质粒和噬菌体
郑丽舒
中国疾控中心 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2015.04.15
主要内容
一、大肠杆菌:概述 应用 基本操作 二、质粒:常见质粒 质粒的分离纯化 感受态细胞 质粒转化 三、噬菌体:λ噬菌体及其载体 M13噬菌体及其载体 四、分子克隆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
中文名称: 外文名称: 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Theodor Escherich 1885)
F质粒的整个基因组结构由三个主要区段组成: (1)转移组或通过
转座,F因子可以整合到宿主不同位点上。 由于宿主染色体上IS方向不同,所以整合
的方向也随之不同。
代表性细菌质粒(1)
根据大肠杆菌细胞内有无F质粒及其在细胞内存 在状态可将细胞分为四种类型: ● F+ 菌株: F因子独立存在,细胞表面有性菌毛,为带有F 质粒的雄性细胞
帮助从起始AUG处开始翻译。
大肠杆菌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
★ mRNA的分子结构差异:绝大多数真核mRNA分子的3末端有 poly(A)尾巴,在5末端有一个帽结构。真核mRNA不能结合到细菌核 糖上。 ★ 缺乏对真核生物蛋白质的修饰加工系统:表达的蛋白质不能进行糖基 化、磷酸化修饰,难以形成正确的二硫键配对和空间构想折叠,因而蛋
★ 转录信号不同:真核基因转录的mRNA分子不具有结合细菌核糖体所必须的SD序列 细菌RNA聚合酶不能识别真核生物启动子
SD序列(Shine-Dalgarno sequence):
细菌mRNA起始密码子AUG上游10个碱基处, 有一段富含嘌呤的碱基序列,能与细菌
16SrRNA3’端识别,结合原核生物核糖体,
培养,直至细菌生长到所需密度。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
将一定数量的细菌,接种于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中,在适温下培养 ,定时取样测数,以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生长时间为横坐标, 作出的曲线称为生长曲线。 该曲线表明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群体生长与繁殖的规律。一 般分为延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四个时期,各时期的长 短同菌种本身特征、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不同而异。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肠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 弥散粘附性大肠杆菌(DAEC)
大肠杆菌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
生物工程用菌株: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使外源基因得到高效表达的菌类细胞
株系一般称为“工程菌”。大肠杆菌是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首选高效表达 体系;美国FDA批准为安全的基因工程受体生物。
★ 背景清楚:全基因组测序,共有4405个ORF。遗传背景清楚,并经过一系列 突变筛选,使外源DNA在胞内不易发生重组或修饰,更适于基因操作。
★ 生物安全:生物工程用菌株是在不断筛选后被挑选出的,在自然条件下无法
生长,甚至普通的清洁剂都可以轻易杀灭。即便由于操作不慎导致活菌从 实验室流出,也可避免对自然界造成危害。
质粒概述
质粒DNA的构型:
SC型 OC型 共价闭合环形DNA(cccDNA) 开环DNA(ocDNA)
L
L型
线性DNA(L DNA)
OC
SC
质粒概述
常见质粒种类: 细菌质粒
真核生物DNA质粒
真核生物RNA质粒
质粒概述
细菌质粒
定义:细菌染色体以外的共价闭合环状DNA分子 , 立于细胞核进行自主复制。 大小:1-1700 kb之间。携带有数个到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基因。 功能:一些基因可产生毒素、抗药性、固氮、产生酶类、降解功能等。 能独
● F- 菌株:
无F因子,无性菌毛,但可以通过接合作用接收 F因子而变成雄性菌株(F+)。 ● Hfr菌株(高频重组菌株):
F因子插入到染色体DNA上,细胞表面有性菌毛
● F′菌株: F质粒从Hfr菌染色体上脱落时,会出现一定概 率的错误,使F质粒带上宿主染色体,这种特殊 的F质粒称为F′质粒。
代表性细菌质粒(2):
交换掺入染色体上,以附加体(episome)的形式存在;
细菌质粒性质:
2、质粒是一种复制子(replicon),根据自我复制能力的不同,可把 质
粒复制的控制形式分为严紧型和松弛型两种; 严紧型质粒的复制受细胞核控制,与染色体DNA复制相伴随,一般一个寄 主细胞内只有少数几个(1-5)个拷贝; 松弛型质粒的复制不受细胞核控制,在染色体DNA复制停止的情况下仍可 以进行复制,在细胞内的数量可以达到10-200个或更多。如果用一定的 药物处理抑制寄主蛋白质的合成,会使质粒拷贝数增至几千份。 pBR322即属于松弛型质粒,经过氯霉素处理才能达到更高拷贝数。
严紧型
松弛型
细菌质粒性质:
3、可以通过转化(直接吸收摄入)、转导(噬菌体载体)或接合作用(通 过细胞间紧密接触而实现遗传物质交换)由一个细胞转移到另一个细胞,使 两个细胞都带有质粒;质粒转移时,可以单独转移,也可以携带着染色体
(片段)一起转移,所以可成为基因工程载体。
细菌质粒性质:
4、质粒的不亲合性 定义:在没有选择压力的情况下, 两种亲源关系密切的不同质粒,不 能在同一寄主细胞系中稳定共存。 分子基础:主要是由于复制功能之间 相互干扰造成。有相似的复制子结 构,受到同一拷贝数控制系统的干 扰,使两种质粒最终拷贝数不同, 拷贝数多的质粒在以后的分裂中更 占优势。 ColE1、pMB1; pSC101、F、RP4; p15A,衍生质粒
白质没有足够的生物学活性(缺乏对真核生物蛋白质的复性功能)。
★ 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不存在信号肽,产品多为胞内产物,表达的蛋白经 常是不溶的,表达蛋白量超过菌体总蛋白10%时,容易形成包涵体。 ★ 细胞周质中有种类繁多的内毒素很难除去,细菌的蛋白酶可以识别降 解真核生物的蛋白质产物。
应用实例
加拿大人Frederick Banting和Charles Best于1921年首先发现胰岛素 ,1922年开始用于临床,1923年或诺贝尔奖。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 家第一个在实验室中人工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力的结晶牛胰岛素。 人的胰岛素基因在大肠杆菌里指挥着大肠杆菌生产出了人的胰岛素。随着 细菌的繁殖,胰岛素基因也一代代传了下去,后代的大肠杆菌也能生产胰岛 素。这种带上了人工给予的新的遗传性状的细菌,被称为基因工程菌。
分类:根据质粒控制的性状,可以把细菌质粒分成抗性质粒、降解质粒 、毒力质粒、共生质粒等类型。
重组:在质粒之间、质粒与染色体之间均可发生 存在范围:如E.coli、Shigella、S.aureus、Streptococcus lactis等
细菌质粒性质:
1、可以在细胞质中独立于染色体之外独立存在(游离态),也可以通过
界:
门: 纲: 目:
原核生物界
变形菌门(Bacteria) γ-变形菌纲(Proteobacteria) 肠杆菌目(Enterobacteriales)
科:
属: 种: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
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 大肠杆菌种(E. coli)
大肠杆菌一般特征
◆ 原核生物,G-棒状杆菌(红色) ◆ 有鞭毛,无芽孢,能运动,有的有荚膜 ◆ 长度大约2um,宽0.8um ◆ DNA长度约为体长的1000倍 染色体是长约30kb的环状dsDNA ◆ 兼性厌氧,生长需求非常简单,在仅含碳水化合物 和少量氮源及无机盐的培养基上即可生长 ◆ 主要寄生于大肠内,约占肠道菌1%,正常栖居条件下不致病
大肠杆菌
水分 70% 蛋白质 15% 碳水化合物 3% RNA 6% DNA 1% 矿物离子 1% 其他成分 4%
大肠杆菌
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E.coli,广泛存在于人和温血动物肠道中, 44.5℃发酵乳糖产酸产气。最初认为是非致病菌。20世纪中叶,认识 到一些特殊血清型E.coli对人和动物致病,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 根据不同生物学特性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6类:
● 液体LB培养基:每升含胰蛋白胨10克,酵母提取物5克,氯化钠10克,高压 灭菌15磅30分钟。
● 固体LB培养基:基本同上,加琼脂15克/升。高压灭菌后,冷却至50℃左右 ,可根据需要加入适当的抗菌素或其它试剂,混匀后倒入平皿中。
● 半固体LB培养基:基本同上,琼脂浓度为6克/升。高压后室温保存备用。使 用前在水浴或微波炉溶化。
■ 复苏时用接种环蘸取少许带菌琼脂,划线到LB平板上。
菌株的保存与复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