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法替尼对应基因靶点及效果

阿法替尼对应基因靶点及效果
阿法替尼对应基因靶点及效果

阿法替尼对应基因靶点及效果说明本文由普医医疗整理提供,微pygj86可继续了解咨询

阿法替尼(GILOTRIF)又名2992用于EGFR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CCN推荐用于HER2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阿法替尼的靶点众多,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阿法替尼2992针对的主要常规靶点有EGFR18/19/21号外显因子突变,Her2阳性突变,阿法替尼会不可逆的和EGRF结合,从而达到关闭癌细胞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阿法替尼对肺鳞癌的治疗效果最好,可以显著延迟肺鳞癌进展,可以使癌症进展风险降低19%;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总生存期,可使死亡风险降低19%;除此之外,阿法替尼还可以显著改善疾病控制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可对癌症症状进行控制。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阿法替尼(afatinib)将肺癌进展风险显著降低27%,,PFS的改善随时间推移更加显著,治疗2年后,阿法替尼组存活且无进展的患者数量是吉非替尼组的2倍以上。显示了更好的长期获益

阿法替尼2992针对的罕见靶点主要有:EGFR18号外显子点突变(G719S、G719A、G719C)EGFR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Del19)EGFR20号外显子点突变(S768I)EGFR21号外显子点突变(L859R、L861Q)HER2突变或扩增。

在LUX2\3\6的汇总研究中发现,阿法替尼(afatinib) 对部分EGFR的罕见突变(如Gly719Xaa, Leu861Gln, and Ser768Ile)有明显

抑制活性。意味着这类突变类型的患者一线选择阿法替尼(afatinib) 疗效更好。

第二代靶向药物阿法替尼同样也是是全球首个ErbB家族抑制剂,它可以抑制整个ErbB受体家族,而且与第一代靶向药不同的是,第二代靶向药阿法替尼不可逆地与EGFR结合,从而达到关闭肿瘤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因此对于肺癌中检测到HER2突变的患者,可以考虑阿法替尼(afatinib) 的靶向用药。

同时阿法替尼也是KRAS基因突变的癌症患者新希望。KRAS应该是难搞定的癌基因了,曾经有一段时间,科学家认为,作为KRAS 的上游信号通路,EGFR和KRAS在致癌的过程种应该是穿一条裤子的,但是后来发现,携带KRAS基因突变的肺腺癌组织于正常组织相比,ERBB家族基因(包括EGFR,也叫ERBB1,ERBB2, ERBB3 , ERBB4,)的表达显著升高,而且升高的程度与癌症的分期呈正相关,分期级别越高,ERBB表达越多,这就表明,在携带KRAS基因突变的肺腺癌组织种,ERBB家族的信号是被激活的,这就说明,EGFR,ERBB2,ERBB3对KRAS蛋白的活性很重要。

而在一项随机II期临床试验表明,针对KRAS野生型患者36例接受阿法替尼治疗的患者中阿法替尼组未证实和证实的OR值分别为3%和0%,阿法替尼组中位PFS为46.0天,阿法替尼组中位OS是355天,在KRAS突变组(n=41),5位患者(12%)获得证实的疾病控制;没有报道ORs数据。中位PFS和OS分别为41.0天和173天。各组最常见的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是腹泻和皮疹。结论,在治疗KRAS野

生型转移性患者,与对KRAS突变的患者上,阿法替尼治疗效果能够实现更加温和的对疾病进行控制

目前,阿法替尼市面上有原厂家英国制药公司勃林格殷格翰版,印度仿制版两个版本,印度版的价格都比原厂版便宜很多,因此是很多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效果是一样的。印度版阿法替尼是原厂版阿法替尼的仿制药,虽然是仿制的,但是印度版阿法替尼在有效成分、剂量、安全性、有效成分(包括副作用)上都是相同的。。

阿法替尼中文说明书

【药物名】Afatinib(阿法替尼)【商品名】Gilotrif【美国上市时间】非小细胞肺癌,2013年【类别】激酶抑制剂【分子式】C32H33ClFN5O11【靶点】EGFR 【生产公司】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ceuticals 勃林格殷格翰公司【购买地】美国 【剂型和规格】 口服片剂,规格有:40mg/片、30mg/片、20mg/片。 40毫克药片:浅蓝色,薄膜包衣,圆形双凸面,斜角边。一面有“T40”字样,另一面标有勃林格殷格翰的标志,国家药品验证号NDC: 0597-0138-30。 30毫克药片:深蓝色,薄膜包衣,圆形双凸面,斜角边。一面有“T30”字样,另一面标有勃林格殷格翰的标志,国家药品验证号NDC: 0597-0137-30。 20毫克药片:白色到浅黄色,薄膜包衣,圆形双凸面,斜角边。一面有“T20”字样,另一面标有勃林格殷格翰的标志,国家药品验证号NDC: 0597-0141-30。 【适应症和用法】 EGFR突变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使用限制:目前没有数据支持阿法替尼能够用于治疗肿瘤含有其他EGFR突变的病人; 铂化疗后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鳞癌。 【用法用量】 病人的选择:根据病人肿瘤切片中EGFR19号外显子缺失或21号外显子替换突变的样式。 推荐剂量: 口服40毫克/次/天,直到出现耐受性或者疾病的进展。 患者有严重的肾损伤(肾小球滤过率为15到29 毫升/分钟/1.73 m2): 推荐剂量为:口服30毫克/次/天,一天口服一次。

用药时间:饭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 在错过一剂量用药的十二个小时内不要进行下次用药。 出现副反应时的剂量调整: 出现任何如下副反应,请立即停止用药: ?3级或者更高级别的副作用 ?2级或更高级别腹泻;也可以在服用抑制腹泻药物的同时,持续坚持2天或两天以上 ?持续超过7天或难以忍受的皮肤反应 ?2级或者更高级的肾损伤 当副作用降为1级或者回到基准线水平或者患者恢复正常状态时,恢复给药;但是剂量需要减少,如比原剂量减少10毫克/次/天。 以下情况,永久停止阿法替尼: ?威胁生命的大疱,水疱以及皮肤脱落损伤 ?间质性肺病 ?严重的药源性肝损伤 ?长期溃疡性角膜炎 ?心脏左心室功能紊乱 ?当剂量为20毫克/天时,仍然出现严重的副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时的剂量调整: P-gp抑制剂:当使用P-gp抑制剂时,阿法替尼每天剂量减少10毫克。停止使用P-gp抑制剂后,恢复到正常的剂量。 P-gp诱导物:当使用P-gp诱导剂时,阿法替尼每天剂量增加10毫克。停止使用P-gp诱导剂2-3天后,恢复到正常的剂量。 【禁忌症】无。 【警告和注意事项】 腹泻:腹泻可能导致脱水和肾衰。对严重和对抗腹泻药物无反应延长腹泻不给阿法替尼。 大疱和剥脱性皮肤疾病:0.15%患者中生严重大疱,起泡,和去角质病变。对威胁生命的皮肤反应终止药物。对严重和延长皮肤反应不给阿法替尼。

甲磺酸伊马替尼合理用药要点

甲磺酸伊马替尼合理用药要点 通用名: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 制剂与规格:(1)片剂:100mg、400mg(2)胶囊:50mg、100mg 适应证: 1.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性白血病(Ph+CML)的慢性期、加速期或急变期; 2.联合化疗治疗新诊断的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的儿童患者; 3.用于治疗复发的或难治的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的成人患者; 4.用于治疗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和/或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CEL)伴有FIP1L1-PDGFR融合基因的成年患者; 5.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疾病(MDS/MPD)伴有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基因重排的成年患者。 合理用药要点: 1.用药前必须明确诊断费城染色体阳性或BCR-ABL阳性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伴有 PDGFR基因重排的髓系增殖性肿瘤。 2.应当按照相关疾病指南,治疗前做基线评估,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反应。 3.根据不同疾病种类和分期,选择初始治疗剂量,治疗中根据疗

效和不良反应调整剂量。 4.常见不良事件(>10%)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头痛,消化不良,水肿,体重增加,恶心,呕吐,肌肉痉挛,肌肉骨骼痛,腹泻,皮疹,疲劳和腹痛。 5.治疗期间因毒性不可耐受或耐药时,可选择二代药物替换。 6.CYP3A4抑制剂和诱导剂会影响甲磺酸伊马替尼暴露剂量,合并用药需谨慎。 7.甲磺酸伊马替尼用于初治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全球其他国家已批准的适应证)

阿法替尼完整版说明书中文

阿法替尼完整版说明书中文 阿法替尼是用于一线治疗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肿瘤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L858R)置换。阿法替尼已经在全球70多个国家获批用于治疗EGFR基因突变检测呈阳性的非小细胞。早在几年前,印度市场上就已经有了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研发的阿法替尼和印度本地药厂生产的卡布宁阿法替尼(微信yky081),印度阿法替尼的品牌有Lucifa,Afatib等,卡布宁阿法替尼Afatib使用人群较为广泛。 使用限制:肿瘤中有其他EGFR突变的患者尚未确定安全性和有效性。治疗转移性鳞状NSCLC患者铂类化疗后进展。 成人服用方法:至少在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内空腹。每日一次40mg直至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严重肾功能不全(CrCl15-29mL/min):每日30mg。伴随的P-gp抑制剂:如果不能耐受阿法替尼的每日剂量减少10mg;停用抑制剂后恢复以前的剂量。伴随P-gp诱导剂:阿法替尼每日剂量增加10mg,可耐受;停止诱导剂2-3天后恢复以前的剂量。剂量修改:见完整的标签。 注意事项:严重的药物性肝损伤,持续性溃疡性角膜炎,有症状的左心室功能不全,或严重/难以忍受的不良反应(剂量为20mg/dl)时,永久停止生命危险性大疱,起泡或剥脱性皮肤病变,天)。长期腹泻≥2级持续≥2连续持续≥2天,在评估可疑ILD,肾功能不全≥2级或肝功能恶化时,服用止泻药,皮肤反应持续≥2级(持续>7天)或不能耐受。角膜炎,溃疡性角膜炎或严重干眼症史。在治疗期间定期获取LFT。严重的肾脏或肝脏损害;监测和调整剂量(见成人)。胚胎毒性。怀孕(避免)。具有生殖潜力的女性应该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有效的避孕药,并且在最终给药后至少2周。哺乳母亲:不建议(在最终剂量之后和2周内)。 阿法替尼可能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例如,利托那韦,环孢素A,酮康唑,伊曲康唑,红霉素,维拉帕米,奎尼丁,他克莫司,奈非那韦,沙奎那韦,胺碘酮,P-gp诱导剂(例如,利福平,卡马西平,苯妥英,苯巴比妥,圣约翰草等)。 药理学类别: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肺癌靶向治疗药物(按作用机制划分)

肺癌靶向药物(靶点机制划分) EGFR 突变 EGFR又叫 HER1 或者 ErbB1,是 ErbB 受体家族四大成员之一。EGFR 过分频繁表达能激活下游重要的信号通路(如 ALK),从而导致细胞增殖,存活,转移及血管生成等。因此,在 NSCLC 的研究中,EGFR 一直是一个热点。像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这样早期的小分子 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刚问世时是面向所有既往接受过化疗的 NSCLC 患者的。而像阿法替尼(afatinib)和达克替尼(dacomitinib)这样新推出的 EGFR TKI 则在此基础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回顾性研究显示,亚裔、女性、腺癌、既往少量 / 无吸烟史等临床特点可以增加 EGFR TKI 治疗的敏感率。这个结论的分子基础是,18-21 号外显子突变(最常见的是 19 号外显子的缺失和 21 号外显子上的 L858R 位点突变)能编码出大量 EGFR 酪氨酸激酶,上述突变分别占总突变情况的 45% 和 40%。另外还有18 号外显子的突变及 20 号外显子的插入突变,占总突变情况的 5%-10%。18 号外显子的突变能增加 EGFR TKI 的敏感性,而 20 号外显子的突变却会导致EGFR TKI 原发耐药。EGFR 突变在拥有前述临床特征的患者中更加常见。肺腺癌患者中,大约有 15% 的白种人和 30-50% 的东亚人拥有 EGFR 基因突变。而对于那些无吸烟史的东亚人,这项比例高达 50-60%。多项研究表明,对于初发的敏感性 EGFR 突变的 NSCLC 患者,应用 TKI 治疗在反应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生活质量上均优于化疗。易瑞沙泛亚洲研究(IPASS)结果表明,对于经选择的 NSCLC 患者,吉非替尼效果优于紫杉醇 + 卡铂的化疗。但对于EGFR 野生型患者,TKI 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5 个月的 PFS 完败于化疗组的6.5 个月。在其他随机研究中,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及阿法替尼均能改善有 EGFR 基因突变患者的 ORR 和 PFS。这些研究为晚期 NSCLC 的合理治疗提供了依据。因此,晚期 NSCLC 患者应常规进行 EGFR 基因检测,并根据突变情况选择是否行 EGFR TKI 一线治疗。一般情况下患者对 EGFR TKI 耐受性良好。EGFR TKI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痤疮形式皮疹,皮肤瘙痒和腹泻。相比化疗,很少出现 3 级 -4 级不良反应,故较少出现调整剂量和停药。坏消息是,所有接受 TKI 治疗的患者最终会出现耐药,并最终导致肿瘤进展和死亡。好消息是,人们经过反复活检已经发现了 TKI 治疗耐药的部分分子机制。比如,大约有 50% 的获得性耐药患者身上出现了前文提及的 20 号外显子(T790M)变异。此外,MET 扩增(5%)、HER-2 扩增(8%)、PI3K 突变(5%)及 NSCLC 转变为小细胞肺癌(18%)等也是常见的耐药机制。基于此,新一代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开始针对上述获得性耐药的途径,如 T790M、HER2、MET 及 PI3KCA 等。比如第二代的不可逆 EGFR TKI 阿法替尼和达克替尼是泛 ErbB 抑制剂。这意味着他们能在抑制 EGFR 突变表达的同时还能抑制 T790M 耐药变异。虽然临床前研究显示成果喜人,不过阿法替尼和达克替尼治疗一代 EGFR TKI 耐药的临床研究却并不尽如人意。一项随机研究表明阿法替尼对经一代 EGFR TKI 治疗过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OS 与安慰剂相当。另一项研究证明达克替尼也一样。但在最新的指南中,阿法替尼已被推荐作为 EGFR 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方案。第三代 EGFR TKI(CO-1686 和 AZD9291)对 T790M 的选择性更高,临床效果更佳且毒性更小。早期的研究表明,CO-1686 和 AZD9291 对经一代 EGFR TKI 治疗过,且 T790M 变异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ORR 分别达到 58% 和 64%。这些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在疾病进展阶段及时的进行分子分析以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的重要性。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22T11:57:54.823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06期作者:岳雪,刘易其[导读] 甲磺酸伊马替尼对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帮助患者改善其免疫功能。 西昌市人民医院四川西昌 615000 【摘要】:目的:研究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照,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4),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化疗基础上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 T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缓解率(97.1%)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82.4%)(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CD3+、CD4+以及CD4+ /CD8+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差异较大(P<0.05)。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对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帮助患者改善其免疫功能。 【关键词】:甲磺酸伊马替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效果;免疫功能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属于临床较为少见的恶性肿瘤,可产生大量不成熟的白细胞来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并能通过血液在患者的全身进行扩散,极易导致病人出现贫血、反复感染以出血倾向等不良症状[1],多发于50岁以上老年人群体当中。甲磺酸伊马替尼作为临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治疗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在此,本文对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全文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照,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4)。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58.5±3.5)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59.6±3.6)岁。两组患者各项组间资料对比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疗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分期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化疗药物进行治疗。慢性期可选用干扰素等药物进行干预,加速期以及急变期可针对性地提供IA、VMP以及DA等化疗方案,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抗感染、输血等基本操作。观察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片(Imatinib Mesylate Tablets (Glivec);注册证号:H20100264,2010-04-16)进行口服,其中慢性期患者的用量为1 次/d,0.4 g/次,于早餐后半小时进行口服;加速期及急变期患者用量为1 次/d,其初始剂量为0.4g,若患者在用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则于1周内调整剂量至0.6g/d。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血常规检验以及耐药性试验结果,对用药剂量进行合理的调整,并对患者的肝肾功能以及骨髓等指标进行密切的监测。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半年。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指标 1.4 统计学 将本文6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数据资料全部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文中计数(卡方检验)、计量(t检验),P<0.05表示对比数据有很大差别。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缓解率(97.1%)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82.4%)(P<0.05),见表1。 表1:两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n(%)] 2.2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指标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CD3+、CD4+以及CD4+ /CD8+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差异较大(P<0.05),可见下表。 表2:两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指标的对比(x±s)

分子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分子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在过去20年中,以恶性肿瘤特异性信号通路或分子为治疗靶点的分子靶向药物应用日益广泛,显著提高了抗肿瘤疗效。但在药物的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许多分子靶向药物具有区别于传统全身化疗药物的、特异的毒性。对这些毒性反应进行预防处理、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可以减轻或控制药物副作用,提高患者治疗的耐受性,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根据作用机理,分子靶向药物大致上可分为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大分子单克隆抗体以及多靶点激酶抑制剂等。其毒性反应可累及人体的多个系统,包括皮肤、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针对不同信号通路的治疗药物,可作用于某一个系统,产生相同或不同的毒性反应。 一、皮肤毒性 许多分子靶向药物可产生明显的皮肤毒性反应,尤其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通路抑制剂(包括单克隆抗体如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包括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拉帕替尼、阿法替尼等),以及多激酶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等)。 二、心血管系统毒性 靶向药物相关的心脏毒性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心衰、心肌缺血,其中以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靶向药物及血管

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路抑制剂最为常见。 三、曲妥珠单抗及其他HER2 靶向药物所诱发的心脏毒性 曲妥珠单抗相关心脏毒性区别于传统的蒽环类药物,表现为无症状的LVEF下降,临床心衰相对少见。帕妥珠单抗、拉帕替尼及TDM1(ado-trastuzumab entansine)这3种HER2靶向药物也具有心脏毒性的风险,但弱于曲妥珠单抗,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时,同样是在出现临床症状后复查LVEF。 四、VEGF通路抑制剂的心脏毒性 VEGF 靶向治疗可诱发LVEF 下降,其中以舒尼替尼最为常见,而贝伐珠单抗很少见。在一项回顾性临床研究中,舒尼替尼相关的LVEF下降超过28%;另一项入组6398例舒尼替尼治疗各癌肿患者的荟萃分析中,舒尼替尼诱导相关的心衰发生率为4.1%,其中CTCAE 3~4级的心衰发生率为1.5%。 五、VEGF通路抑制剂的血管毒性 1、高血压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心血管毒性小组推荐:在治疗开始前及治疗过程中监测血压;明确并治疗基线时的高血压;维持治疗过程中的血压<140/90 mmHg;对于有诸如糖尿病或慢性肾病既往史的患者,由于心血管副作用风险高,血压需要控制得更低。对于降压药物没有最佳的推荐,但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能抑制细胞色素P450代谢,而索拉非尼及舒尼替尼部分经细胞色素P450代谢,所以要避免使用维拉帕米及地尔硫卓降压。

格列卫 (甲磺酸伊马替尼)说明书

格列卫(甲磺酸伊马替尼)说明书 【格列卫药品名称】 通用名: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 英文名:Imatinib Mesylate Capsules 汉语拼音:Jiahuangsuan Yimatini Jiaonang 【格列卫成分】 甲磺酸伊马替尼 【格列卫性状】 格列卫为胶囊,内容物为白色至类白色粉末. 【格列卫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药效学特性:伊马替尼在体内外均可在细胞水平上抑制Bcr-Abl 酪氨酸激酶,能选择性抑制Bcr-Abl 阳性细胞系细胞、费城染色体阳性(Ph +)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的新鲜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其凋亡。此外,伊马替尼还可抑制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受体、干细胞因子(SCF) ,c-Kit 受体的酪氨酸激酶,从而抑制由PDGF 和干细胞因子介导的细胞行为。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细胞表达活性kit 突变,体外实验显示伊马替尼抑制GIST 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临床前和临床资料提示,某些病人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产生耐药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见表1)对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急变期(髓性原始细胞危象)、加速期和经α- 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慢性期患者进行了三组开放、非对照性的II期临床研究。在一项大规模、开放、对照的III 期临床试验中,病人为新诊断的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白血病(费城+CML)。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治疗在两项I 期研究中进行。临床研究病例中,38%-40%患者的年龄≥60 岁,10~12 %≥70岁。 新诊断的慢性期:一项在之前6个内首次诊断为CML的1106名患者入组的III期临床试验中,比较甲磺酸伊马替尼400毫克/天和α-干扰素(INF)5百万IU/m2/天+阿糖胞苷(Ara-C)20毫克/m2/天(10天/月)的疗效。80%的病人在服用试验药物前曾接受羟基脲的治疗,在试验的最初6 个月,50% 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的病人和75%服用IFN-Ara-C的病人也同时继续服用羟基脲(平均分别为15 和30 天)。在12 个月后的中期分析,甲磺酸伊马替尼组和IFN-Ara-C 组的完全血液学反应(CHR)分别为94.4%和54.6%,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为82.6%和20.3%,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为67.8%和7.4% 。采用经验证的FACT-BRM 问卷评价生活质量,甲磺酸伊马替尼组所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IFN-Ara-C组,生活质量数据表明,接受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病人够保持心情愉快。 a -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慢性期患者:(532例,起始剂量400毫克,每日一次)60%的患者获得了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42%获得了完全缓解,93%获得了完全血液学反应。加速期:(235例,其中63%患者在加速期已接受过其他治疗,235例患者中77例接受甲磺酸伊马替尼400毫克,每日一次;158例接受600毫克,每日一次)。结果70%患者获得确切的血液学反应,28%患者获得完全血液学反应,25%患者获得相应的细胞遗传学反应患者获得主要的细胞遗传学反应(即分裂中费城染色体阳性细胞减少到<35%)18%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以血液学缓解为主要终点的分析,发现400毫克和600毫克剂量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600毫克剂量组的细胞遗传学反应改善更明显,其持续时间更长。本研究中,600毫克剂量组的

阿法替尼中文说明书

阿法替尼中文说明 书

【药物名】Afatinib(阿法替尼)【商品名】Gilotrif【美国上市时间】非小细胞肺癌,【类别】激酶抑制剂【分子式】 C32H33ClFN5O11【靶点】EGFR【生产公司】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ceuticals 勃林格殷格翰公司【购买地】美国 【剂型和规格】 口服片剂,规格有:40mg/片、30mg/片、20mg/片。 40毫克药片:浅蓝色,薄膜包衣,圆形双凸面,斜角边。一面有“T40”字样,另一面标有勃林格殷格翰的标志,国家药品验证号NDC: 0597-0138-30。 30毫克药片:深蓝色,薄膜包衣,圆形双凸面,斜角边。一面有“T30”字样,另一面标有勃林格殷格翰的标志,国家药品验证号NDC: 0597-0137-30。 20毫克药片:白色到浅黄色,薄膜包衣,圆形双凸面,斜角边。一面有“T20”字样,另一面标有勃林格殷格翰的标志,国家药品验证号NDC: 0597-0141-30。

【适应症和用法】 EGFR突变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使用限制:当前没有数据支持阿法替尼能够用于治疗肿瘤含有其它EGFR突变的病人; 铂化疗后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鳞癌。 【用法用量】 病人的选择:根据病人肿瘤切片中EGFR19号外显子缺失或21号外显子替换突变的样式。 推荐剂量: 口服40毫克/次/天,直到出现耐受性或者疾病的进展。 患者有严重的肾损伤(肾小球滤过率为15到29 毫升/分钟/1.73 m2): 推荐剂量为:口服30毫克/次/天,一天口服一次。 用药时间:饭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 在错过一剂量用药的十二个小时内不要进行下次用药。

靶向治疗肺癌早期

靶向治疗肺癌早期 第一类: 为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常用药物为特罗凯、易瑞沙。其主要机理是通过与特定的靶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合,启动相应的信号通路,最终达到控制肺癌生长的作用。 第二类: 为抗血管生成抑制剂,如阿瓦斯丁。其主要机理是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从而使肿瘤生长缺乏足够的营养,最重达到饿死肿瘤的目的。目前这两类药物都在临床得以广泛应用,被美国癌症综合治疗机构确立为标准治疗方案的药物之一。 肺癌靶向药物疗效显著: 有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应用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在普通肺癌患者中的有效率肿瘤缩小50%以上,疗效保持4周以上超过20%,而在经过基因分析的优势人群中,有效率能达到70%~80%。 除此以外还有约40%的患者,药物能对他们的肿瘤起稳定作用肿瘤没有缩小,但也没有扩大和转移,靶向治疗药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疾病控制率达到60%~70%。 专家提醒: 具体应该选用何种分子靶向药物,一定要在肿瘤科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切忌自己在网络上随便买药应用。因为,一方面药物的质量难以保证,更重要的一点是一旦药物无效,反而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特别的例子如:部分病人有肺间质性病变的病史,可是病人应用靶向药物没有经过基因检测,疗效不佳并且出现间质性病变加重。 肺癌是属于人体呼吸系统的疾病,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的致病原因比较复杂,至今都不能确定到底哪一种致癌因子导致的肺癌,肺癌一般全身症状并不明显。肺癌的治疗方法也有很多,下面我们就来讲解一下癌症的治疗方法: 肺癌的治疗方法其实没有固定的,肺癌的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就相比消化系统癌症而言,肺癌的患者饮食是比较好解决的,肺癌病人应少吃油腻跟辛辣、烟、酒等有刺激性的食物。 肺癌的治疗方法还有当病人经过手术切除,或中西医放射治疗,病情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之后因注意完全禁止吸烟,注意生活环境空气的质量,保证空气新鲜,肺癌的治疗方法还有采用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从而促使肿瘤变小,控制癌症症状。

Afatinib(阿法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综述·Afatinib(阿法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Progress in the therapy of afatinib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王允芬宋勇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阿法替尼;靶向治疗 中图法分类号:R743.2文献标识码:A 肺癌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肿瘤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1]。分子靶向是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TK)是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中的一员,在上皮源性的多种肿瘤上皮细胞内EGFR 都有较高的表达[3]。既往多种研究结果显示,阻断EGFR可抑制肿瘤生长,所以EGFR是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重要靶点之一。EGFR TKIs是最先被应用于临床靶向治疗(targeted therapy)的抗肿瘤药物之一[4]。它选择性的作用于肿瘤细胞,因而没有化疗药物通常所带来的骨髓抑制、脱发、肾功能损害等毒副作用[5]。但应用此类药物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会导致获得性耐药[6]。目前的研究证实不可逆性双重EGFR-HER2阻滞剂BIBW-2992(afatinib,阿法替尼)能够克服肺癌治疗中这种获得性耐药,现对阿法替尼的分子作用机制,抗肿瘤作用和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HER家族 酪氨酸激酶受体EGFR家族,也被称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或者ErbB家族,它由HER1/ErbB1即EGFR,HER2/ErbB2,HER3/ErbB3,HER4/ ErbB4组成。EGFR是一种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受体,其结构分为:胞外配体结合区,跨膜结构域和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胞内区域。当配体(EGF、TGF-α等)与受体胞外结合后EGFR被活化,EGFR单体之间或EGFR与ErbB家族其他成员之间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随后,EGFR胞内的酪氨酸激酶区域被激活,发生酪氨酸的自身磷酸化,从而引起下游信号通路如PI3K/AKt和Ras/ Raf/MAP激酶通路等的活化[7]。这些与癌细胞存活和生存有关的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最终会导致癌细胞异常增生和转移。 EGFR在激酶部分包含了激活突变位点(外显子18-21),这些突变位点最初对吉非替尼治疗有明显的反应。EGFR包含了19外显子的缺失突变(del19)和21外显子的替换突变(L858R),或者一些像G719S、L861Q等不常见的突变。这些突变能够在缺乏配体的状态下增强激酶的结构活性,进而能够打破激酶激活和非激活的平衡状态,使平衡向激活状态倾斜[8]。激活突变作用于酪氨酸激酶受体(TKIs)类似于超敏反应,因为它只是降低了ATP与EGFR的结合亲和力,进而增强了阻滞剂的竞争结合力,所以其作用不能被单克隆抗体阻断。 在HER家族信号转导的过程中,受体二聚体化是重要的一步。胞内的酪氨酸残基的磷酸转移导致调节细胞进程如细胞增殖等的下游信号的活化。对HER家族信号反应的持续时间取决于特定的HER二聚体的形态[9]。例如,异源二聚体受体相对于同源二聚体来说对细胞有丝分裂和转化有更强的作用。 鉴于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重要性,目前已经成功研发了几种针对EGFR特定靶点的药物,包括结合胞内酪氨酸激酶的TKIs(如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和直接作用于胞外受体的单克隆抗 DOI:10.3877/cma.j.issn.1674-6902.2012.04.017 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1658) 作者单位:210002江苏南京,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京临床学院呼吸科 通讯作者:宋勇,E-mail:yong_song6310@yahoo.com

肺癌多种靶向药物临床数据对比

肺癌多种靶向药物临床数据对比 1. 吉非替尼:化疗失败后使用吉非替尼可延长总生存期半个月,对不吸烟的患者、亚洲的患者特别有效(延长总生存期3-4个月)。但吉非替尼联合常规化疗药物效果很差,总生存期甚至有所缩短,因此吉非替尼一般作为三线药物。 2. 厄洛替尼:如果不考虑人种差异,化疗失败后使用厄洛替尼的效果优于吉非替尼(HR: 0.70 vs 0.89),可延长总生存期2个月。厄洛替尼联合常规化疗药物效果不明显,但也不至于像吉非替尼一样呈劣效性。另外,厄洛替尼对于不吸烟、EGFR突变的患者效果非常好,总生存期延长10个月以上。 3. 埃克替尼: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极其类似,治疗效果优于吉非替尼,但由于没有埃克替尼vs厄洛替尼对照试验数据,只能推测二者效果相当。但埃克替尼的半衰期很短,每天需要口服3次,总的来说逊色于厄洛替尼。 4. 阿法替尼:阿法替尼对于吉非替尼、厄洛替尼耐药型患者并不好,虽然无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但总生存期是缩短的。有意思的是,该药对于EGFR的Del19突变、L858R 突变有奇效,无进展生存期延长一倍,而总生存期与常规化疗相当,因此作为一线药物获批。 5. 克唑替尼:克唑替尼是专门针对ALK阳性患者的药物,无进展生存期延长一倍。由于ALK阳性在肺癌中所占的比例在3-5%,市场虽不小但也不大。 参考临床试验: 吉非替尼vs安慰剂 1692例化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2:1随机分成吉非替尼组(250mg/天)、安慰剂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5.6个月、5.1个月(HR=0.89)。对于不吸烟的患者(n=375),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8.9个月、6.1个月(HR=0.67);对于亚洲人,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9.5个月、5.5个月(HR=0.66)。 Ref: Lancet. 2005, 366(9496), 1527-1537. 厄洛替尼vs安慰剂 731例化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2:1随机分成厄洛替尼组(150mg/天)、安慰剂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6.7个月、4.7个月(HR=0.70),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2.2个月、1.8个月(HR=0.61)。 Ref: N Engl J Med. 2005, 353(2), 123-132. 克唑替尼vs培美曲塞/多西他赛 347例ALK阳性非小细胞癌患者分成克唑替尼组、常规化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

甲磺酸伊马替尼

甲磺酸伊马替尼 Imatinib mesylate 格列卫?(甲磺酸伊马替尼)是世界上第一个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既往最好的Ph+ CML治疗方法――骨髓移植5年生存率62%,而根据大型国际临床研究(IRIS)结果显示:使用格列卫治疗慢性初诊的CML患者因CML疾病而导致的5 年死亡率<5%。目前格列卫已经成为国际上一线治疗慢性期成人Ph+ CML的首选治疗方法。 【适应症】 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性白血病(Ph+ CML)的慢性期、加速期或急变期;不能切除和/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成人患者。国外研究资料证实,本药也适用于成人复发或难治的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和其他一些少见的适应症(参见产品说明书)。 【剂型规格】片:0.1g, 0.4g 胶囊:0.1g 【用法用量】 CML成人慢性期:400 mg qd,急变期和加速期:600 mg qd ;3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慢性期:260 mg/m2/日(最大剂量400 mg/日),急变期和加速期:340 mg/m2/日(最大剂量600 mg/日)。GIST患者 400 mg qd,治疗后未能获得满意反应者如果没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剂量可增加到600 mg/日。其他适应症:参见产品说明书。 【药理作用】 伊马替尼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抑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因费城染色体异常而产生的Bcr-Abl酪氨酸激酶。该药能阻断BCR-ABL阳性细胞株和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新生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专利保护情况】 甲磺酸伊马替尼在中国申请的化合物发明专利号为93103566.X,该专利的申请日为1993年4月2日,发明名称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于1999年6月2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授权,专利到期日为2013年。

吉泰瑞(R)(阿法替尼)序贯奥希替尼治疗最新真实世界数据公布

该数据显示 EGFR Del19 治疗后获得 T790M 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吉泰瑞?序贯奥希替尼治疗后中位总生存期高达近4年 ?阿法替尼序贯奥希替尼可使获得性EGFR T790M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获得令人鼓舞的治疗时间和总生存期,Del19突变患者的情况尤其突出。 ?观察性 GioTag 研究的最新分析于今日在 Future Oncology 上发布 德国殷格翰2019年8月5日 /美通社/ -- 勃林格殷格翰于近日公布了GioTag 研究的最新中期分析结果。结果表明,Del19阳性肿瘤患者在使用阿法替尼治疗后继续使用奥希替尼,总生存期(OS)可接近4年(45.7个月)。GioTag 是一项在真实世界进行的回顾性、观察性、非盲研究,旨在探索吉泰瑞?(阿法替尼)和奥希替尼的序贯治疗对具有获得性 T790M 突变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阳性(EGFR M+)*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获得性 T790M 突变也是第一和第二代 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最常见的耐药机制。 GioTag 研究之前仅提供了2年和2.5年的总生存率。随后的一项分析评估了(来自美国)拥有电子健康记录的亚组患者的更新数据。电子数据的使用促进了快速分析,也代表了两阶段过程的第一步。中位随访30.3个月后,真实世界中的获得性 EGFR T790M 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几乎达到3年半(41.3个月),更新后的两年总生存率达到80%。[I] Del19阳性肿瘤患者接受阿法替尼一线治疗的总生存期更为乐观。这些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45.7个月,2年总生存率为82%。阿法替尼序贯奥希替尼治疗的最新中位治疗时间为28.1个月,Del19阳性肿瘤患者的中位治疗时间为30.6个月。阿法替尼治疗后使用奥希替尼治疗的中位治疗时间为15.6个月,Del19突变患者为16.4个月。 Klinik Floridsdorf,Krankenhaus Nord 内科与肺病科医学肺科医师、该研究主要研究者 Maximilian J. Hochmair 博士说道:“鉴于许多该类型的肺癌患者最终会对 EGFR TKIs 产生耐药,因此考虑这些治疗的顺序,为患者提供尽可能多的未来治疗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最新的 GioTag 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阿法替尼序贯奥希替尼治疗是 EGFR M+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可行治疗选择。”

肺癌靶向治疗总结

一、抗血管生成 恩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用于初治或复治非小细胞肺癌。2005年被中国FDA推荐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用药。 15mg溶于500ml生理盐水中,输注3-4h。连续使用14天,休7天。第5天使用化疗。 贝伐珠单抗:重组人源化抗VEGF-A单克隆抗体。可阻断VEGF-A与其受体(VEGFR-1及VEGFR-2)的结合,是第一种被证明联合化疗能够延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的抗 血管生成药物。2015年被批准用于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等一线治疗。可联合化疗、EGFR-TKI类、免疫治疗。 鳞癌细胞类型及既往有咯血(>2级)史为贝伐珠单抗的最主要禁忌症。 雷莫芦单抗:以VEGFR-2为靶点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一线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可用于鳞癌及非鳞癌细胞类型NSCLC患者二线治疗的抗血管生成药物。 阿帕替尼:新型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结合并将其抑制。 安罗替尼:新型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2017中国批准其用于晚期NSCLC患者的 三线治疗。口服2周,休1周。 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类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EGFR基因突变通常发生于18~21 号外显子,其 中19 号外显子缺失及21 号外显子L858R 点突变是最常见的敏感突变。G719X、 L861Q和S7681、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等是罕见突变) 第一代TKI类:埃克替尼、吉非替尼、厄洛替尼。 第二代:阿法替尼、达克替尼。 第三代:奥希替尼(T790M突变) 第一、二代靶向药耐药(中位使用时间约10月,会出现耐药),最常见的耐药机制:T790M突变(60%)。HER2和MET扩增占耐药机制的20%。 奥希替尼:晚期EGFR突变一线首选。可用于EGFR罕见突变(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 奥希替尼耐药机制:一线使用奥希替尼,不会出现T790M突变,主要以C797S的单发突变及MET的扩增为主,处理起来换用其他一代二代靶向药或联合MET抑制剂。一 线使用一代耐药后出现T790M突变后使用奥希替尼,即二线用药后耐药,机制比较复杂。

阿帕替尼用概述及不良反应防治

阿帕替尼(阿帕替尼在结直肠癌中的Ⅱ期临床试验目前已完成,但未见相关研究结果发表。目前尚无阿帕替尼与化疗、放疗、免疫治疗 及其他抗肿瘤疗法联合应用方面大型的研究结果报道。本研究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关于阿帕替尼在治疗肿瘤甚至某些非肿瘤性疾病方面的研究成果综上所述,阿帕替尼是一种有前途的口服小分子抗肿瘤新药,研究已证实该药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可控,且该药的临床研究已显示出其在胃癌、乳腺癌等肿瘤中可观的疗效及生存获益) 1.适应证阿帕替尼适用于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且患者接受阿帕替尼治疗时一般状况良好? 推荐剂量用法阿帕替尼850 mg qd,口服,餐后半小时以温开水送服? 2.注意事项:对于体力状态评分ECOG≥2、四线化疗以后、胃部原发癌灶没有切除、骨髓功能储备差、年老体弱或瘦小的女性患者,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性和提高依从性,可以适当降低起始剂量,先从500 mg qd开始服药,服用 1~2周后再酌情增加剂量 3.作用机制 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口服小分子抗血管生成制剂,可高度选择性地结合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生长,竞争性结合该受体胞内酪氨酸ATP结合位点,高度选择性地抑制VEGFR-2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合后的信号传导,从而强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VEGFR-2主要表达于内皮细胞,

在调节细胞有丝分裂、血管生成及增强VEGF的弥散中起重要作用。因此,VEGFR-2被认为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最为密切 .VEGFR-2当被VEGF激活后,其羧基末尾及激酶插入区域发生自动磷酸化,从而引发一系列信号转导级联反应以及随后的细胞增殖、迁移、弥漫及内皮细胞存活效应。阿帕替尼通过与VEGFR-2结合,来竞争性抑制VEGF 与VEGFR-2结合及后来的VEGFR-2自动磷酸化,从而发挥强有力的抗肿瘤作用. 推荐阿帕替尼Ⅲ期临床研究的剂量为850 mg qd 4.常见的不良事件(AE)包括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和非血液系统(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皮肤反应、乏力、食欲减退和腹泻)。多数不良反应均可通过暂停给药、剂量下调及对症处理实现控制和逆转. 4.1一般不良反应 4.1.1乏力乏力常常与肿瘤的疾病本身以及肿瘤的治疗相关

阿法替尼说明书

【阿法替尼药品说明】 商品名称:Gilotrif 通用名称:阿法替尼/妥复克 英文名称:Afatinib 汉语拼音:Afatinipian 生产厂家名:勃林格殷格翰 【阿法替尼适应症】 阿法替尼(妥复克)适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治疗及HER2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阿法替尼用法用量】 阿法替尼GILOTRIF的推荐剂量是40mg口服每天1次直至疾病进展或患者无较长耐受。在餐前至少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妥复克)GILOTRIF。 【阿法替尼不良反应】 阿法替尼最常见的毒副作用是腹泻、阿法替尼价格疗效皮疹、恶心、高血压、厌食无症状的QT间期延长和蛋白尿。随着剂量增加,可能出现低磷酸盐血症、毛囊炎、转氨酶升高、非特异性肠梗阻、血小板减小、充血性心衰、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阿法替尼(妥复克)最常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DLTs)是腹泻、高血压和皮疹。【阿法替尼注意事项】 (1)腹泻:腹泻可能导致脱水和肾衰。阿法替尼规格对严重和对抗腹泻药物无反应延长腹泻不给GILOTRIF。 (2)大疱和剥脱性皮肤疾病:阿法替尼片说明书0.15%患者中生严重大疱,起泡,和去角质病变。对威胁生命的皮肤反应终止药物。对严重和延长皮肤反应不给GILOTRIF。 (3)间质性肺病(ILD):在1.5%患者发生。对肺症状急性发作或恶化不给GILOTRIF。如被诊断ILD终止GILOTRIF。 (4)肝毒性:在0.18%患者中发生致命性肝损伤。用定期肝检验监视。对肝检验严重或恶化不给或终止GILOTRIF。 (5)角膜炎:在0.8%患者中发生。 (6)胚胎胎儿毒性:可致胎儿危害。劝告女性对胎儿潜在危害和使用高效避孕。【阿法替尼规格】40mg*28片/盒 【阿法替尼药效及药代动力学】 阿法替尼(妥复克)是一种口服药物,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人表皮受体 2(HER2)酪氨酸激酶的不可逆抑制剂。Ⅱb/Ⅲ期随机研究表明,与安慰剂最佳支持治疗相比,阿法替尼最佳支持治疗治疗既往一二线化疗及EGFR-TKI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未改善患者总生存,但显著改善了无进展生存期,提高了ORR和8周疾病控制率。另一项研究(LUX-LUNG2)结果显示,伴有常见EGFR突变类型的大多数(61%)患者接受阿法替尼治疗后,肿瘤显著缩小、肿瘤进展时间较晚、生存期较长。这些结果初步证实阿法替尼是比较有前途的靶向药物。 它是第二代高效双重非可逆性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及吉非替尼作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单抑制EGFR,BIBW2992同时抑制EGFR和HER-2两种受体。英国伦敦盖伊医院皇家医学院James Sr等对各种实体瘤病人中进行了研究,Ⅰ期临床研

伊马替尼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_陈文举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Chin J New Drugs Clin Rem ),2013年5月,第32卷第5期 [11]王 霞,王 伟,卢翠舫,等.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 脉综合征患者血清OX -LDL 、hs -CRP 水平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2,52(5):51-52. [12]李 军.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高敏C 反应蛋白、 血脂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 43(4):819-821. [收稿日期]2012-07-23[接受日期]2013-01-06 [作者简介] 陈文举,男,本科,主管药师,从事临床药学研究,Phn :86-379-6416-9469,E-mail :cwj3625@https://www.360docs.net/doc/1a2745018.html, 伊马替尼(imatinib )是一种分子靶向治疗药物,通过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在治疗胃肠间质瘤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本院临床药师在临床查房工作中遇到1例口服伊马替尼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作者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均未见相似报道,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性,54岁,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2011年 4月因“小肠间质瘤”术后肝转移,曾服用伊马替尼片400mg ,po ,qd [商品名:格列卫,每片100mg ,诺华制 药(瑞士)有限公司,批号不详]。约服药40d 后出现心慌不适(心率约90次·min -1),低热(37.0℃~38.5℃之间波动),全身水肿及剥脱性皮炎,即停服,且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其后计划行导管介入栓塞治疗,因碘过敏而中止,又行肝脏转移瘤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因酒精刺激、患者剧烈腹痛而停止治疗。随后间断行超声聚焦刀治疗,无不良反应。 2012年2月中旬彩超提示:肝转移灶较前进展。于2012年2月27日12:40患者再次服用伊马替尼片400mg [诺华制药(瑞士)有限公司,批号:S0154],当日16:00 出现双手瘙痒,恶心,逐渐加重至全身水肿,全身皮疹。于当日以“小肠间质瘤肝转移”急诊入院,17:00出现心慌不适,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 ,im ,异丙嗪注射液25mg ,im ,继续观察。患者神志清,精神差,17:20突然出现脸色苍白,口唇稍紫绀,胸闷,查心率130次· min -1,血压80/50mmHg ,听诊:律齐,心音低钝,三尖瓣 听诊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立即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同时静脉滴注(静滴)氯化钠注射液100mL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40mg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 +维生素C 注射液2g ,30min 后,患者胸闷症状缓解,面色红润。监护示:心率95次·min -1,血压110/65mmHg ,呼吸22次·min -1,SpO 298%。 入院第2日,患者无恶心,心慌不适症状缓解,但全身水肿症状加剧,睑结膜充血、水肿,全身皮肤瘙痒伴皮肤粗糙增厚。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0.82×109·L -1,中性粒细胞计数10.30×109·L -1,淋巴细胞计数0.43×109·L -1,嗜酸粒细胞计数0.02×109·L -1,单核细胞计数0.1×109·L -1;空腹血糖12.50mmol ·L -1;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正常。听诊:双肺呼吸音清,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mg 静滴、10%葡萄糖酸钙 [文章编号]1007-7669(2013)05-0412-02 伊马替尼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 陈文举,梁延春,宋金森,姚惠凤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河南洛阳 471031) [关键词] 伊马替尼;药物不良反应;过敏反应;水肿;皮炎,剥脱性 [中图分类号]R979.1[文献标志码]B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 induced by imatinib in one patient CHEN Wen -ju ,LIANG Yan -chun ,SONG Jin -seng ,YAO Hui -feng (150th Center Hospital of PLA ,Luoyang HE -NAN 471031,China )[KEY WORDS ] imatinib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aphylaxis ;edema ;dermatitis ,exfoliative 4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