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第七章薄膜材料的表征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其与电子技术相结合,不仅可实现沉积速度、厚度的检测,
6.2 薄膜形貌的表征方法 电子束与固体样品作用时产生的信号
散射 当一束聚焦电子沿一定方向射到样品上时,在样品物质原 子的库仑电场作用下,入射电子方向将发生改变,称为散 射。 原子对电子的散射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 射。 在弹性散射中,电子只改变运动方向,基本上无能量变化。 在非弹性散射中,电子不但改变方向,能量也有不同程度 的衰减,衰减部分转变为热、光、X射线、二次电子等。
薄膜上形成的厚度台阶也会引起光程差S的改变,因而它会
使得从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光的干涉条纹发生移动。 条纹移动Δ所对应的台阶高度应为h=Δλ/(2Δ0)
测出Δ0和Δ,即测出了薄膜的厚度
6.1.1 薄膜厚度的光学测量方法
6.1.1.2 不透明薄膜厚度测量的等色干涉法
使用非单色光源照射薄膜表面 采用光谱仪测量玻璃片、薄膜间距S引起的相邻两个干涉极大 条件下的光波长λ1、λ2,以及台阶h引起的波长差Δλ 由下式推算薄膜台阶的高度
化,而θ不变,
h=N1λ1/(2n1cosθ)=N2λ2/(2n1cosθ)
h= -ΔNλ1λ2/[2n1(λ1-λ2)cosθ] 前提条件是已知薄膜的折射率n1,且不随波长λ变化。
6.1.2 薄膜厚度的机械测量方法
6.1.2.1 表面粗糙度仪法
直径很小的触针滑过薄膜表面,同时记录触针在垂直方向的 移动情况并画出薄膜表面轮廓。 可测量表面粗糙度,也可测量特意制备的薄膜台阶高度,得 到薄膜厚度的信息。 垂直位移的分辨率最高可达1nm。 方法简单,测量直观 缺点在于:
2 h 1 2 2
等色干涉法的厚度分辨率高于等厚干涉法,可以达到小于1nm
6.1.1 薄膜厚度的光学测量方法
6.1.1.3 透明薄膜厚度测量的干涉法
原理: 在薄膜与衬底均是透明的,且折射率分别为 n1 、 n2 时,薄 膜对垂直入射的单色光的反射率随着薄膜的光学厚度 n1h的变化 而发生振荡。 当n1> n2(n2=1.5,相当于玻璃)时,反射极大的位置: h = (2m+1)λ/4n1 对于n1< n2,反射极大的条件变为:
缺点:必须已知波长λ时薄膜的n1。否则,就需要先由一个假
设的折射率出发,并由测量得到的一系列干涉极值时的入射角 θ′(θ)去拟合它。
6.1.1.3 透明薄膜厚度测量的干涉法
第二种,等角反射干涉法(CARIS)。 使用非单色光入射薄膜表面,在固定光的入射角度的情 况下,用光谱仪分析光的干涉波长λ。
干涉极大或极小出现的条件与上同,但此时N与λ均在变
(1)容易划伤较软的薄膜并引起测量误差;
(2)对于表面粗糙的薄膜,其测量误差较大。
6.1.2 薄膜厚度的机械测量方法
6.1.2.2 称量法
精确测定薄膜的A、ρ和m,由h=m/Aρ可计算薄膜厚度h。
缺点:精确度依赖于薄膜的密度 ρ以及面积 A的测量精度;在
衬底不很规则时,准确测量薄膜的面积也较难。 可用于薄膜厚度的实时测量。 采取将质量测量精度提高至 10-8g ,同时加大衬底面积并降低 其质量的方法,甚至可以将薄膜厚度的测量精度提高至低于 一个原子层的高水平。
6.2 薄膜形貌的表征方法 电子束与固体样品作用时产生的信号
6.2 薄膜形貌的表征方法
二次电子:外层价电子激发(SEM)
背散射电子:被反弹回来的一部分入射电子
(SEM)
透射电子(TEM)
俄歇电子:内层电子激发(AES,表面层成分分 析)
6.2 薄膜形貌的表征方法
6.2.1 S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电镜的发展简史
nc(AB+BC)-AN=2 nchcosθ=Nλ (N-任意正整数)
6.1.1 薄膜厚度的光学测量方法
6.1.1.2 不透明薄膜厚度测量的等厚干涉法
台阶上下沉积一层高反射率的金属层 覆盖半反射半透明的平板玻璃片 单色光照射,玻璃片和薄膜之间光的反射导致干涉现象 光干涉形成极大的条件为S=1/2(N-1)λ 在玻璃片和薄膜的间距S增加ΔS=λ/2时,将出现一条对应 的干涉条纹,间隔为Δ0。
h = (m+1)λ/2n1
6.1.1.3 透明薄膜厚度测量的干涉法
第一种,变角度干涉法(VAMFO)
在样品角度连续变化的过程中,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 察到干涉极大和极小的交替出现。当衬底不透明,且具有一定 的反射率时,光的干涉条件为: h=Nλ/(2n1cosθ) 由干涉极值出现的角度θ′和已知的n1,可以拟合求出N和 薄膜厚度h。
• 1935年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Knoll提出扫描电镜的设计思想
• 1942年, Zworykin等人通过反复研究,设计了第一台用于观察厚试样的扫 描电镜,并提出形貌反差主要是由二次电子发射所致,获得了 50nm的分辨 率。并且建立了现代扫描电镜的基本理论的。 • 第一台商品扫描电镜于1965年研制成功(英国剑桥科学公司MarkⅠ型)。 • 以后直到70年代末,美、英、法、荷兰、日、德等十多家厂商生产和出售了 6000多台扫描电镜,这些公司积极发展新的改进型仪器,但直到现在,扫描 电镜的基本结构与1942年的仪器仍相差不大。 • 后来扫描电镜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电子光源 ——如 LaB6阴极、场发射电子 源,反差机理研究及图像处理功能等方面。
6.1.2 薄膜厚度的机械测量方法
6.1.2.2 石英晶体振荡器法
基于适应晶体片的固有振动频率随其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物 理现象。 使用石英晶体振荡器测量薄膜厚度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石英晶体的温度变化会造成其固有频率的漂移;
二,应采用实验的方法事先对实际的沉积速度进行标定。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这种方法主要是被用来测量沉积速度。 还可反过来控制物质蒸发或溅射的速率,从而实现对于薄膜 沉积过程的自动控制。
第六章 薄膜材料的表征方法
较为广泛的方法:
薄膜的厚度测量
薄膜的形貌和结构的表征
薄膜成分的分析
薄膜附着力的测量
6.1.1 薄膜厚度的光学测量方法
光学方法可被用于透明和不透明薄膜
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
多利用光的干涉现象作为测量的物理基础
6.1.1 薄膜厚度的光学测量方法
6.1.1.1 光的干涉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