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指南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指南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指南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指南

胶粉改性沥青,是基质沥青与废轮胎胶粉改性剂通过适宜的加工工序形成的混合物。胶粉改性沥青可用于沥青混凝土、应力吸收层、防水层或其他的路面结构功能层。胶粉改性沥青路面应具有坚实、平整、抗滑、耐久的品质,同时,还应具有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抗水损害以及防止雨水渗入基层的功能。

一、材料要求

1、胶粉改性沥青,技术指标应满足表1的要求。

2、填料,混合料的填料应采用石灰石矿粉或消石灰粉或水泥.不宜使用粉尘。可用水泥全部替代矿粉。

填料不得含有土块、粘土颗粒或其它有害物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中的规定。

3、细集料,宜采用碎石石屑或机制砂,石屑或机制砂规格应满足表3的要求。细集料中4.75mm筛上残余应小于细集料总量的50%,0.3mm以下宜采用石灰岩石料。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应满足表4中的规定。

4、粗集科,粗集料应选用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表面粗糙的材料,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的相关规定。

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1、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按马歇尔试验方法进行,确定合适的改性沥青用量及矿料级配。马歇尔试验结果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 40-2004)的有关技术要求,但试验温度应相应提高l0℃-20℃。应遵循《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 40-2004)中关于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试拌试铺验证的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及最佳改性沥青用量。

2、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5的规定。

3、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

进行废轮胎胶胎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应进行车辙试验,以检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高温性能应满足表6的要求。

表6胶粉改性沥青混合科高温性能要求

4、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水稳性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应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和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试验。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水稳性指标应符合表7的规定。

5、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稳定性,低温弯曲试验的破坏应变大于2500微应变。

6、矿料级配,根据各种不同的使用目的,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应有适宜的矿料级配。可为:密级配(AC)、开级配及SMA、OGFC等。

三、胶粉改性沥青路面施工

1、一般规定

(1)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 40-2004)的有关规定。

(2)施工工前应提供材料质量检验报告。所有路用材料都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3)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工程正式开工前,必须铺筑。100m-200m试验路段,进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试拌、试铺和试压试验。并据此制定正式的施工程序。

试验路应开展如下工作:

确定拌和温度、拌和时间,验证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

确定摊铺温度、摊铺速度;

确定压实温度、压路机类型、压实工艺及压实遍数;

检测试验路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对应找出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重新铺筑试验路,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4)胶粉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各阶段施工温度可参照表8使用。

(5)施工时气温应小于15℃,下雨、表面潮湿等情况下不得施工。

2、施工准备

(1)、集料

a应按设计要求准备各种不同规格的集料,对不同料场、批次的材料应进行筛析验收。

b集料应堆放于清洁、干燥、地基稳定、排水良好、有硬质铺面的场地上,不同规格的集料应分开堆放。

(2)、结合料

a沥青宜贮存在可以加热与保温的贮罐中,根据不同沥青类型和等级采用不同的贮存温度,使用前应加热到适宜的加工温度。

b胶粉改性沥青应按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生产,宜随配随用,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应在有加热保温和搅拌装置的贮罐内贮存,贮存期不得超过30天。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的热贮存温度应保持在120℃-130℃范围内。如超过贮存期,需重新进行型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c胶粉改性沥青在贮运、使用及存放过程中应有良好的防水措施,并应避免雨水或加热管道蒸汽进入沥青罐(池)中。

d对购置的成品胶粉改性沥青。在使用前要进行质量检验,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3)铺筑胶粉改性沥青前,应检查其下层的质量,基面应验收合格,顶面应干燥、清洁、无碎石、杂物等.对有污染部位应提前处理,按规定喷洒透层油或粘层油。

3、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运输

(1)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应采用自卸车辆运输,车辆的数量应与摊铺机的数量、摊铺能力、运输距离相适应,在摊铺机前应形成一个不间断的供料车流。(2)为了便于卸料,可在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车辆底板和侧板应抹一层隔离剂,但不可出现可见游离余液。使用油水混合料液作隔离剂时,应严格控制油与水的比例。严禁使用纯石油制品。

(3)运料车装料时,应通过前后移动运料车来消除粗细料的离析现象。一车料最少应分三次装载,对于大型运料车,可分多次装载。

(4)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保温措施,雨季施工时应采用防水布遮盖整个运料车。

4、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

(1)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有关规定。

(2)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应保持连续、均匀、不间断的摊铺。摊铺速度2.4米/分钟。

(3)摊铺成型碾压完成前严禁人员在路面上行走,确保路面平整度。对于能够在人行道上处理的收水井、检查井等要在人行道上处理,路中的检查井在初压后由专人负责处理。

5、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压实

(1)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应根据路面宽度、厚度、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类型,混合料温度,气温,拌和、运输、摊铺能力等条件综合确定压路机数量、质量、类型以及压路机的组合、编队等。

(2)胶粉改性沥青路面宜采用双轴双钢轮压路机。压路机轮迹的重叠宽度不应少于20cm。

(3)初压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紧跟摊铺机进行碾压.碾压长度不大于30米,不得产生推移、开裂,压路机应从下坡脚向上坡脚碾压相临碾压带应重叠30cm。

(4)复压采用钢轮振动压路机高频低幅振动碾压,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无明显轮迹。

(5)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采用钢轮压路机碾压、碾压至无轮迹。(6)在有超高的路段施工时,应先从低的一边开始碾压,逐步向高的一边碾压。

6、接缝施工

(1)胶粉改性沥青路面的接缝处理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有关规定。

四、施工质量管理

(1)胶粉改性沥青及胶粉沥青混合料的性质应采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中的有关试验方法进行检测。

(2)胶粉改性沥青出厂按同等级批号取样,以连续生产500吨相同类型的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为一批,不足500吨时为一个批次,每一批为一个取样单位。

(3)胶粉改性沥青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出厂检验项目为: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三项指标。

(4)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应按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规定进行马歇尔试验、沥青含量试验、筛分试验等常规检测。

7.8 当采用钻孔取样法检测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的压实度有困难时,保证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24663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掌握规程、施工工艺、施工方案、指标要求,理解设计图纸。 (2)计算路段内各点设计高程,10米断面三点。 (3)各种记录及表格准备(内业、外业、质检、化验、统计等方面) (4)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报告。 (5)分项工程开工报告。 2、人员准备 (1)现场施工负责人一名,负责施工生产的协调工作。 (2)配备完整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组织机构。 (3)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人员安排。 3、机械设备准备 (1)要求能满足本工程摊铺的现场所需的机械设备。 (2)要求能满足本分项工程的各种检、试验设备及所需试剂。 4、材料准备 (1)沥青混凝土料源的选择与定购。 (2)沥青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 5、施工现场准备 (1)下承层的准备。 (2)测量放样,安装路缘石。 (二)试验段施工 1、试验段就是采用与将来正式施工同等条件下提前试验施工的工程段。 2、试验段在施工路段上试验,具体施工段与甲方、监理工程师协商确定。 3、试验段的意义 (1)试验段的意义在于通过试验性的施工进行观察,根据检测数据分析总结,给正式施工提供经验和施工程序。 4、实施试验段的目的 (1)根据沥青路面各种施工机械相匹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

(2)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时间、拌和温度等操作工艺。 (3)通过试铺确定以下各项: a.透层沥青的标号与用量、喷洒方式、喷洒温度。 b.摊铺机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摊铺宽度、自动找平方式等操作工艺。 c.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速度及碾压遍数等压实工艺。 d.确定松铺系数、接缝方法等。 (4)验证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提出生产用的矿料配比和沥青用量。 (5)建立用钻孔法及核子密度仪法测定密实度的对比关系。确定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压实标准密度。 (6)确定施工产量及作业段的长度,制定施工进度计划。 (7)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 (8)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讯联络及指挥方式。 在试验段的铺筑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认真做好记录分析,监理工程师或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应监督、检查试验段的施工质量,及时与施工单位商定有关结果。铺筑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就各项试验内容提出试验总结报告,并取得主管部门的批复,作为施工依据。 5、试验段的实施 (1)在铺筑试验段前,应安装好与本工程有关的全部试验仪器和设备,配备足够数量熟练技术人员,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查,上报业主批准。 (2)在路段上选择100-200m长,作为试验段,通过试验段的施工工艺,确定施工机具、松铺系数等。 (3)松铺系数的确定:在铺筑沥青混和料前,每10m一个断面测定三点结构层标高,然后按等厚放铺筑标高线,铺装并测定各点松铺标高,控制好摊铺方法、压实方法、压实温度达到压实标准,成型后,重新测定各个点位,根据结构层标高,松铺标高、压实后标高,得出成型前、后的厚度值,便可总结出松铺系数,一般为1.15-1.25之间。 (三)施工程序、工艺及规定 1、技术交底及业务培训 (1)组织不同形式的技术交底,向全体参加施工的人员贯彻全面质量管理的有关知识,提高质量意识,明确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2)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有: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建设部门的要求,施工方法要点,质量、安全、进度等保证措施。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作业指导书讲解

1.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沥青路面等工程的设计、施工、养护以及质量检查、验收等各个阶段。 2.引用标准 2.1 检测依据: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2.2 判定依据: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3.送样规则 3.1 沥青试验送样 进行沥青常规检验的取样数量为:黏稠沥青或固体沥青不少于4.0kg;液体沥青不少于1L;沥青乳液不少于4L。 进行沥青性质非常规检验及沥青混合料性质试验所需的沥青数量,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所有需加热的沥青试样必须存放在密封带盖的金属容器中,并在盛样器上(不得在盖上)标出识别标记,如来源、品种、取样日期、地点及取样人。 3.2 沥青混合料试验送样 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试样数量应根据试验目的决定,宜不少于试验用量的2倍。按现行规范规定进行沥青混合料试验的每一组代表性取样如下表。 常用沥青混合料试验项目的样品数量

平行试验应加倍取样。在现场取样直接装入试模成型时,也可等量取样。 取样材料用于仲裁试验时,取样数量除应满足本取样方法规定外,还应多取一份备用样,保留到仲裁结束。 取样后当场试验时,可将必要的项目一并记录在试验记录报告上。此时,试验报告必须包括取样时间、地点、混合料温度、取样数量、取样人等栏目。 取样后转送试验室试验或存放后用于其它项目试验时应附有样品标签,样品标签应记载下列事项: 1、工程名称、拌和厂名称及拌和机型号。 2、沥青混合料种类及摊铺层次、沥青品种、标号、矿料种类、取样时混合料温度及取样位置或用以摊铺的路段桩号等。 3、试样数量及试样单位。 4、取样人、取样日期。 5、取样目的或用途。 4.检测目的 为了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沥青及沥青混凝土性能指标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5.沥青试验 T001 沥青试样准备方法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 摘要:从间歇式沥青拌合站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环节入手,阐述了通过加强对原材料、级配、温度、拌合、检测等方面的管理,来保证沥青混凝土的质量。 关键词:间歇式沥青拌合站;生产质量控制 1、前言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对公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沥青路面质量主要取决于沥青混凝土拌合质量和路面摊铺质量。我国沥青混凝土拌合设备主要是间歇式沥青拌合站。间歇式沥青拌合站的工作原理是控制室发出工作指令后,各种冷料根据初级配的要求,通过输送系统输送到干燥筒进行烘干后,再由振动筛进行二次筛分,用电子称称量骨料、矿粉、沥青,按顺序倒入搅拌缸进行均匀搅拌形成成品料。骨料的输送、烘干、筛分是连续的,各种材料的计量和拌合是按周期进行的。因此相对于连续式沥青拌合设备来说,间歇式沥青拌合站具有骨料级配控制好和沥青用量稳定的优点。 2、间歇式沥青拌合站的组成 间歇式沥青拌合站主要由冷料仓、冷料配送系统、冷料输送系统、燃烧烘干系统、通风除尘系统、热料提升机、振动筛、热料仓、粉料输送系统、沥青输送系统、计量系统、搅拌缸、控制系统、成品料输送储存系统、沥青加热保温系统等组成。 3、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的质量主要体现在稳定度和流值两个指标上,它反映了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和原材料的质量及生产过程的控制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控制好混合料的质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原材料质量的控制 沥青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粗集料、细集料、矿粉、沥青等。 3.1.1粗集料 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2.36mm的碎石。在沥青混凝土中形成框架以保持稳定性。因此它的力学性能应满足要求且具有良好的形状。针片状含量低、无风化、无杂质、表面粗糙具有较高的内摩擦力。 3.1.2细集料 细集料是指粒径在0.075~2.36之间的大砂、石屑等。在外观上应洁净、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组成和可能的棱角以增加颗粒间的嵌锁作用和减少集料间孔隙。 3.1.3沥青 沥青在使用前应检查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等各项指标是否符合交通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在沥青的选择使用上要兼顾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由于沥青的标号越高,针入度越大,稠度越低,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指南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指南 胶粉改性沥青,是基质沥青与废轮胎胶粉改性剂通过适宜的加工工序形成的混合物。胶粉改性沥青可用于沥青混凝土、应力吸收层、防水层或其他的路面结构功能层。胶粉改性沥青路面应具有坚实、平整、抗滑、耐久的品质,同时,还应具有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抗水损害以及防止雨水渗入基层的功能。 一、材料要求 1、胶粉改性沥青,技术指标应满足表1的要求。 2、填料,混合料的填料应采用石灰石矿粉或消石灰粉或水泥.不宜使用粉尘。可用水泥全部替代矿粉。 填料不得含有土块、粘土颗粒或其它有害物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中的规定。

3、细集料,宜采用碎石石屑或机制砂,石屑或机制砂规格应满足表3的要求。细集料中4.75mm筛上残余应小于细集料总量的50%,0.3mm以下宜采用石灰岩石料。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应满足表4中的规定。 4、粗集科,粗集料应选用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表面粗糙的材料,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的相关规定。 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1、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按马歇尔试验方法进行,确定合适的改性沥青用量及矿料级配。马歇尔试验结果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 40-2004)的有关技术要求,但试验温度应相应提高l0℃-20℃。应遵循《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 40-2004)中关于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试拌试铺验证的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及最佳改性沥青用量。 2、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5的规定。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标准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机械铺筑施工。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 热拌沥青混合料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的有关规定。 2.2 机具设备 2.2.1 主要机械设备 2.2.1.1 履带式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轮胎式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2.2.1.2 压实机械:6?14t双轮钢筒振动压路机,16?20t轮胎式压路机,1?2t手扶式小型振动压路机。 2.2.1.3 其他机械:铣刨机、运输车、铲车、水车、加油车、路面切缝机。 2.2.2 施工及检测工具 2.2.2.1 施工工具:平铁锨、耙子、小火车、浮动机准梁、筛子、镦锤、烙铁、手锤、测镦、铝合金导梁、钎子、绕线支架、紧线器、喷灯。 2.2.2.2 检测工具:3m 直尺、测平机、核子仪、取芯机、数显测温计、水平仪、经纬仪、钢尺、小线等。 2.3 作业条件 2.3.1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必须在基层验收合格并清扫干净、喷洒乳化沥青24h后方可进行施工。 2.3.2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应在路缘石安装完成并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路缘石与沥青混合料接触面应涂刷粘结油。 2.3.3 沥青混凝土中、表面层施工前,应对下面层和桥面混凝土铺装进行质量检测汇总。对存在缺陷部分进行必要的铣刨处理。 2.3.4 沥青混凝土中、表面层施工应在下面层及桥面防水层施工完成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对中、下面层表面泥泞、污染等必须清理干净并喷洒粘层油。 2.3.5 施工前对各种施工机具做全面检查,经调试证明处于性能良好状态,机械数量足够,施工能力配套,重要机械宜有备用设备。 2.4 技术处理 2.4.1 调查现场情况,编制详细可行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并经监理审批后组织交底。 2.4.2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必须成立施工组织机构,使施工准备、摊铺、压实、质检、后勤和设备保障等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2.4.3 对计划使用的机械设备和混合料配合比,应通过铺筑试验段进行检验,对拌合、运输、摊铺、碾压以及工序衔接等进行优化,提出标准施工方法。 3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3.2 操作方法 3.2.1 测量放线:参照本册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测量工艺标准”(忸101 )测放。 3.2.2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运输。 3.2.2.1 运输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车辆应每天进行检查,确保车况良好。对运输车司机应进行教育培训。 3.2.2.2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应采用后翻式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车厢应清扫干净。为防止沥青

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控制

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控制 摘要:根据热拌沥青混合料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分析了原材料和拌和设备参数青混凝土质量的影响,阐述了在混合料生产过程中的措施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原材料拌和设备质量控制 The quality control in hot mix asphalt manufacturing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applying of hot mix asphalt in highway engining,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the quality of hot mix asphalt caused by the materials and the parameters , exposed the measures in hot mix asphalt manufacturing and referred some improved suggestion. Keyword: hot mix asphalt material mixer quality control 1、引言 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及其质量控制是整个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方面,这不仅表现在路面施工过程中对工作进度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开放交通后,承受大交通量和外界环境的作用,对路面的使用性能的影响,如:路面寿命、抗车辙能力以及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等。因此,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进行质量控制,生产出高质量的沥青混合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原材料的管理 2.1原材料质量的控制 (1)粗集料的力学性质应满足沥青混凝土技术要求。力学性质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施工工艺

沥青砼路面 施 工 工 艺 桥梁隧道维护公司 2013年9月5日

目录 一、施工准备工作 二、拌和及其运输 三、摊铺及碾压 四、接缝、修边和清场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工作 (一)沥青混凝土所用粗细集,填料以及沥青均应符合合同技术规范要求,并至少在工程开始前一个月将推荐混合料配合比包括:矿料级配、沥青含量、稳定度(包括残留稳定度)、饱和度、流值、马歇尔试件的密度与空隙率等的详细说明,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二)沥青混合料拌合设备,运输设备以及摊铺设备均应符合合同技术规范要求。 (三)路缘石、路沟、检查井和其他结构物的接触面上应均匀地涂上一薄层沥青。 (四)要检查两侧路缘石完好情况,位置高程不符要求应纠正,如有扰动或损坏须及时更换,尤其要注意背面夯实情况,保证在摊铺碾压时,不被挤压、移动。 (五)施工测量放样: 恢复中线:在直线每10m设一钢筋桩,平曲线每5m设一桩,桩的位置在中央隔离带所摊铺结构层的宽度外20cm处。 水平测量:对设立好的钢筋桩进行水平测量,并标出摊铺层的设计标高,挂好钢筋,作为摊铺机的自动找平基线。

(六)沥青材料的准备,沥青材料应先加热,避免局部热过头,并保证按均匀温度把沥青材料源源不断地从贮料罐送到拌合设备内,不应使用正在起泡或加热超过160℃的沥青胶结料。 (七)集料准备,集料应加热到不超过170℃,集料在送进拌和设备时的含水量不应超过1%,烘干用的火焰应调节适当,以免烤坏和熏黑集料,干燥滚筒拌合设备出料时混合料含水量不应超过0.5%。 二、拌和及其运输 (一)拌和 采用德国进口型号为LINT型沥青拌合设备(150t/h)集中拌合。集料和沥青材料按工地配合比公式规定的用量测定和送进拌和,送入拌合设备里的集料温度应符合规范规定,在拌合设备内及出厂的混合料的温度,应不超过160℃。 把规定数量的集料和沥青材料送入拌合设备后,须把这两种材料充分拌和直至所有集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沥青材料也完全分布到整个混合料中。拌和厂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块。 拌好的热拌沥青混合料不立即铺筑时,可放入保温的成品储料仓储存,存储时间不得超过72h,贮料仓无保温设备时,允许的储料时间应以符合摊铺温度要求为准。

胶粉改性沥青知识

废橡胶粉改性沥青应用与设计 作者:发布于:2012-6-27 12:35:59 点击量:15 一、名词解释 1、胶粉沥青——国际材料与测试协会标准ASTM D8-88 中定义为采用15%以上橡胶粉粒的沥青改性材料,在美国一般比例为 18~22%,橡胶粉粒能全部通过10#筛,180~200℃温度下至少反应45min分钟;在沥青与橡胶充分熔胀,同时硫化橡胶粉粒还没有大面积降解前使用,改性后的胶结料还能显著体现硫化橡胶的特性。 2、橡胶粉(CRM)——指轮胎橡胶经过粉碎形成的粉末,用于沥青改性的材料。 3、小汽车轮胎——小汽车、敞篷小车和轻型卡车的外直径小于660毫米的轮胎。 4、卡车轮胎—卡车和公交车上用的外径大于660mm、小于1520mm的轮胎。 5、常温粉碎法——将废橡胶轮胎在室温下或略高于室温的环境下进行粉碎的方法。常温粉碎法一般能够产生形状不规则的、表面积较大的颗粒,有利于和沥青的相 互作用。 6、冷冻粉碎法——使用液氮来冷冻废橡胶轮胎,使得废轮胎变得易碎,然后用锤磨机来打碎这些冷冻橡胶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生成表面积较小的光滑颗粒。 7、脱硫橡胶——粉碎后经过加温加压,或者掺加软化剂改变了橡胶材料性质。 8、稀释剂——轻质石油产品,做碎石封层时,在喷洒之前添加到橡胶沥青中,使橡胶沥青容易喷洒均匀,在没有引起橡胶沥青的性质较大改变之前挥发掉。因为轻质成分要挥发,所以稀释剂不用于拌制混合料的橡胶沥青中,也不推荐用于90天内铺筑罩面的夹层中。 9、废轮胎橡胶——用过的汽车、卡车或者公交车的轮胎经加工得到的橡胶。生产过程中应排除不当轮胎料源,如实心轮胎、铲车轮胎、飞机轮胎和挖土机轮胎以及其他非汽车轮胎,这些材料的成分不适合橡胶沥青反应。 10、应力吸收层(SAMI)——一种碎石封层,用热橡胶沥青喷洒在现有的路表面,然后立即撒布单一粒级的封层集料,再进行碾压,将集料嵌入沥青膜。其厚度通常介于5到15毫米之间,取决于覆盖骨料的尺寸。应力吸收层是一种表面处治,主要是用于恢复表层抗滑性能,封住裂缝,形成防水膜来减少表层的水渗入路面结构中。应力吸收层可用于路面保存、养护和局部维修。胶粉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可以有效防止下层开裂的路基或路面的反射裂缝扩展至表面层,对于新建或改建的路面大大延长路面使用性能。 11、粘度——流体或者半流体抵抗流动的性质(剪切力),是橡胶沥青现场质量控制 的指标。 二、废胶粉改性沥青综述 1、废胶粉改性沥青的发展 废胶粉改性沥青从19世纪30年代就开始用作接缝填缝料、补丁和薄膜。在19世纪50年代,美国的刘易斯和博恩等进行了大规模的实验室研究评估。一些研究成果与雷克斯和帕克合作的“橡胶沥青材料试验室研究”一起发表在1954年10月的“公路”刊物上。1960年三月,在芝加哥举办了首届橡胶沥青研讨 会。60年代和70年代,亚利桑那州查尔斯·麦克唐纳在橡胶和沥青材料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发了胶粉沥青的“湿法”生产(也称为麦克唐纳法),开始将胶粉改性沥青用于填补坑洞和表面处冶等,并作为常用养护方法,特别是胶粉沥青碎石封层作为凤凰城道路的主要养护方案有效地使用了将近20年,直到交通量过大才改为薄层沥青混凝土罩面,后来又开发了胶粉沥青断级配混合料成功地替代了碎石封层。1975年加州运输部开始进行胶粉沥青碎石封层试验,取得很好的效果。1980年在加州斯托贝城用“湿法”生产的胶粉沥青和密级配集料建设的路面建成,该项目是对一条极差的路面进行紧急维修,采用了路面加筋网和60毫米的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以恢复结构承载力,其上为薄层(30mm)橡胶沥青混合料磨耗层。最早的三个项目都位于在冬天使用轮胎防滑链的高海拔的“冰冻区”,证明胶粉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有很好的抗磨耗和抗低温开裂性能。1983年瑞文多城建成的项目大大推动了应用粉胶改性沥青的进程,因采用沥青混凝土改造成本太高不能接受,所以采用了薄层橡胶沥青路面,这个项目设计了一系列13个试验段。试验段一直在进行跟踪监测,清楚地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方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嘉兴市春秋建设工程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CQ/Q040530-200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批准人: 状态: 持有人: 分发号: 2003年11月1日批准 2003年11月25日实施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南湖经济开发区春园路 电话:、2600330 传真: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基本原则 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上面和中面层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通过车辙试验机对抗车辙能力进行检验。在温度60℃、轮压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对高速公路不小于800次/㎜,对一级公路应不小于600次/㎜ 沥青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实践经验和马歇尔试验的结果,经过试拌试铺论证确定。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遵照下列步骤进行: ±%等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2.矿质混合料的配合组成设计

矿质混合料配合组成设计的目的,是选配一个具有足够密实度、并且有较高内摩阻力的矿质混合料。可以根据级配理论,计算出需要的矿质混合料的级配范围;但是为了应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通常是采用规范推荐的矿质混合料级配范围来确定。按现行规范《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092—96)中规定,按下列步骤进行; 确定沥青混合料类型 沥青混合料的类型,根据道路等级、路面类型及所处的结构层位,按表2选定。确定矿质混合料的级配范围 根据已确定的沥青混合料类型,查阅规范推荐的矿质混合料级配范围表即可确定所需的级配范围。 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计算 沥青混合料类型表2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1基层准备及透层油施工 铺筑下面层沥青混合料前,清理基层,保证基底稍干、清洁,无任何松散的石料、灰尘与杂质。喷洒透层油。采用沥青洒布机,喷油管与路表面形成约30度角,高度使路面上喷洒的透层油形成重叠。侧石、平石等构筑物进行遮挡防护。洒布后不致流淌、渗入基层一定深度,并不形成油膜。 铺筑上面层前,对下面层表面进行清洗,保证表面无泥土、灰尘等杂物喷洒粘油层。 2测定基准线 在准备好底层后进行测量放样,标出的沥青料松铺厚度,并放出引导摊铺机运行走向与标高的控制基准线。路边根据以平石确立基准面,中部采用钢桩定位,使用钢丝绳做引导高程。 3沥青混合料的拌制与运输 (1)沥青混合料拌制 采用间歇式拌与机,沥青砼拌与设备每台实际生产能力为150t/h,,拌与时间为40S。经计算已保证铺筑能够连续进行。按照生产配合比,确定各种材料每锅用量,对配料系统进行设定。沥青加热温度控制170~180℃(改性沥青高10~20℃),矿料比沥青高10~20℃,控制沥青混与料生产温度在 150~175℃范围内。 拌与后的沥青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与结团成块现象。当出现混合料降温过多、粗细集料颗粒离析以及其它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时,予以废弃,并采取纠正措施。 (2)沥青混合料运输 沥青混合料采用自卸车运输,在摊铺机前形成一个连续的供料车流,尽量减少等待的时间,保证摊铺温度。为便于卸料,运输车的车厢底板与侧板抹油

水混合液作隔离剂(柴油、水=1:3),并排除可见游离余液。 装料时,通过前后移动运料车来消除粗细料的离析现象,一车料最少分三次装载。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采用防水的篷布遮盖整个运料斗;发现其温度低于要求、颗粒有花白斑点、离析、结块、含水等不符与规范要求的情况,将混合料废弃到指定位置,并不用于本工程。 4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采用自动找平装置的沥青摊铺机铺筑,根据摊铺机的摊铺界限与路面宽度、横坡等划分摊铺板块,单面路拱的道路一次性摊铺路面全宽,双路拱分两幅摊铺。 摊铺前30min,把整平板加热至80-100℃,用柴油喷雾器喷洒料斗、括板送料器、整平板及螺旋输送器,安装自动找平装置,超声波控料器,并检查操作系统就是否正常。首先在起点处用人工摊铺1m长的基准面,顶面为松铺顶面,按摊铺厚度调整标尺。摊铺机后退到基准面位置,把整平板降至基准面上。摊铺时,按路线方向纵向行走,摊铺速度均匀、连续、不发生间断或停机,以保证面层平整,起步速度为1m/min,正常速度3m/min。混合料溢出储料斗,落在前方,则迅速清除,在摊铺过程中及时用直尺检测就是否满足要求。 雨、污检查井圈采用钢板覆盖,附近由人工铺筑混合料,并进行热夯。对机械不能到达的死角,用人工扣锹法进行摊铺,局部作适当整平以补齐漏铺处,检查平整度,及时修正路拱。保证摊铺温度不低于110~130℃。 5接缝施工 路面分两幅施工时,纵向缝采用采用自然缝。摊铺前,清除界面处松散的混合料。 沥青混合料路面铺筑期间,当需要暂停施工时,下面层采用斜接缝、上面层采用平接缝。平接缝当天施工结束后进行切割、清扫、成缝。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完整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2术语 2.1.1沥青的密度 沥青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以g/cm 3计。 2.1.2沥青的相对密度 在同一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的水质量之比值,无量纲。 2.1.3针人度 在规定鍵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贯入沥的深度,以 0.1mm 计。 2.1.4针人度指数 沥青结合料的温度感应性指标,反映针入度随温度而变化的程度,由不同温度的针入度按规定方法计算得到,无量纲。 2.1.5延度 规定形态的沥青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以一定速度受拉伸至断开时的长度,以cm计。 2.1.6软化点(环球法) 沥青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或甘油中,以规定的速度加热,至钢球下沉达规定距离时的温度,以C 计。 2.1.7沥青的溶解度 沥青试样在规定溶剂中可溶物的含量,以质量百分率表示。 2.1.8蒸发损失 沥青试样在163C温度条件下加热并保持5h后质量的损失,以百分率表示。 2.1.9闪点

沥青试样在规定的盛样器内按规定的升温速度受热时所蒸发的气体以规定的方法与试焰接触,初次发生一瞬即灭的火焰时的温度,以C计。盛样器对黏稠沥青是克利夫兰开口杯(简称COC),对液体沥青是泰格开口杯(简称TOC)。 2.1.10弗拉斯脆点 涂于金属片上的沥青薄膜在规定条件下,因冷却和弯曲而出现裂纹时的温度,以C计。 2.1.11沥青的组分分析 按规定方法将沥青试样分离成若干个组成成分的化学分析方法。 2.1.12沥青的黏度 沥青试样在规定条件下流动时形成的抵抗力或内部阻力的度量,也称黏滞度。 2.1.13沥青、混合料的密度 压实沥青混合料常温条件下单位体积的干燥质量,以g/cm 3计。 2.1.14枥青混合料的相对密度 同一温度条件下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与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2.1.15浙青混合料的理大密度 假设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全部为矿料(包括矿料自身内部的孔隙)及沥青所占有、空隙率为零的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密度,以g/cm 3计。 2.1.16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同一温度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与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2.1.17沥青混合料的表观密度 沥青混合料单位体积(含混合料实体体积与不吸收水分的内部闭口孔隙体积之和)的干质量,又称视密度,由水中重法测定(仅适用于吸水率小于0.5%的沥青混合料试件),以g/cm 3计。 2.1.18沥青混合料的表观相对密度 沥青混合料表观密度与同温度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2.1.19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 压实沥青混合料单位体积(含混合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不吸收水分的闭口孔

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利用.

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利用 目前,旧料再生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一个热门课题,从其对沥青旧料的回收再利用,从而达到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公害、增强公共经济效益的目的。 届时,世界各国广泛地通过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研究和试验,在其拌制工艺以及与之配套的各种挖掘、铣刨、破碎、拌和等机具的研制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沥青路面旧料再生利用技术。 随着沥青路面旧料的成倍急剧增加,加以政府提供相应强大的旧料再生利用研究环境与平台,促使我国在再生的沥青混合料生产技术上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沥青旧料再生技术已然达到了一定成熟阶段。 通过有关资料分析及表明,多数国家采用厂拌热再生方法进行路面沥青旧料的回收利用,设备类型主要有双滚筒式沥青再生搅拌设备和与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相配套的旧料再生设备。 由于我国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日后在中国起主导作用的旧料再生设备应是与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相配套的并设滚筒式旧料再生设备,此方法对原材料要求较低,且能够保障生产出品质较优的合格再生混合料,适合我国目前国情的发展,现就其设备工艺及应用方法浅析如下: 1、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旧料再生搅拌设备工艺流程 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旧料再生搅拌设备是在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基础上增配了路面沥青旧料破碎、筛分、预热、计量、再生剂添加等设备,为了避免在预热时,旧料中沥青老化变质,用于对旧料加热的预热筒、加热器与生产新集料的沥青混合料的设备有所不同,在加长其燃烧室的同时,旧料的预热滚筒也采用特殊设计,保证加入的沥青旧料经过热烟气进行加热,而隔绝明火直接加热或灼烧旧料。通过温度的严格控制,即保证沥青旧料升高的温度,又能避免加热过程中沥青老化的现象。 预热到一定温度的沥青旧料和再生剂经过准确计量后先投放入搅拌器内进行先期拌和,均匀后再放入加热的新集料进行拌和到一定时间,最后加入新沥青。这种方法可使再生剂、旧料中沥青和新沥青在混合料中均匀分布融合,使旧料中沥青充分再生,恢复原有性能,确保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品质。 2、路面沥青旧料的回收利用应注意的问题 2.1 对沥青路面材料的分析 路面沥青旧料的回收利用首先必须要对旧沥青路面进行研究分析,深入了解原路面使用沥青的性能及老化后质量变化情况。 应对采集回来的沥青路面材料分不同年代进行破碎,分开堆放,对破碎好的沥青旧料进行抽提和蒸馏试验,把沥青从沥青旧料中分离出来进行试验,并与新沥青进行性能、成分对比,以确定旧料中沥青的再生方法。通过调和使旧料中的沥青

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

沥青公路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目录 一、摘要、引言 (1) 二、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确定 (1) 三、原材料选择与准备 (1) 四、矿料配合比设计 (3) 五、马歇尔试验 (3) 六、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3) 七、配合比设计检验 (4) 八、工程应用实例 (4) 九、结束语 (5) 十、参考文献 (6)

摘要:本文结合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实例,论述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影响沥青路面使用品质的几点重要因素,包括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确定、原材料选择与准备、矿料配合比设计、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配合比设计检验。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原材料、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最佳沥青用量 引言: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业特别是公路运输业显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公路交通量越来越大,轴载迅速增长,车速不断提高,严重影响了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缩短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同时,沥青路面的病害现象(如泛油、裂缝、坑槽、局部沉陷、松散、车辙等)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对路面的正常使用已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这给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而影响沥青面层使用性能的关键是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本文就结合工程实例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进行探讨。 一、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确定 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是确保沥青凝土路面面层质量的前提。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是设计级配应根据公路等级、工程性质、气候条件、交通条件、材料品种等因素,通过对条件大体相当的工程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后调整确定。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多的路段,宜选用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C型),并取较高的设计空隙率。对冬季温度低、且低温持续时间长的地区,或者重载交通较少的路段,宜选用细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F型),并取较低的设计空隙率。沥青混凝土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宜从上层至下层逐渐增大。上层宜使用中粒式及细粒式,且上面层沥青混合料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1/2,中、下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采用双层或三层式结构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中应有一层及一层以上是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以防水下渗。若上面层采用Ⅱ型沥青混凝土,中面层应采用Ⅰ型沥青混凝土,AM型开级配沥青碎石不宜作面层,仅可做联结层。 二、原材料选择与准备 要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必须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选择和检验,这也是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前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选择确定原材料应根据设计文件对路面结构和使用品质的要求,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教程

工程 施 工 方 案 施工单位: 日期: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0 ● 1.1工程概况 0 ● 1.2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 0 ● 1.3沥青混合料 (1) ● 1.4路面结构设计 (1) 第二章编制依据 (1) 第三章施工准备、总体规划和作业段划分 (2) 3.1施工准备工作: (2) 3.2作业段划分 (3) 第四章施工方案 (3) 4.1施工段落 (3) 4.2主要施工工艺: (4) 4.2.1混合料的拌和 (4) 4.2.2混合料的运输 ............................................................................................................................ ..5 4.2.3混合料的摊铺 (6) 4.2.4混合料的压实 (6) 4.2.5接缝的处理 (8) 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及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9) 5.1施工进度安排: (9) ● 5.2确保工期的措施: (9) 第六章工程质量、安全、环境保证措施 (10) ● 6.1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10) ● 6.2确保施工安全的措施: (11) ● 6.3确保环境保护的措施: (12) 第七章雨季、冬季施工措施 (13) ●7.1雨季施工措施: (13) ●7.2冬季施工措施 (16) 第八章劳动力、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16)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1.2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 沥青路面不仅要考虑耐久性,而且要考虑抗车辙、抗裂、抗滑和防水渗等要求,路面用沥青、碎石、砂、矿粉等材料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行业规范的技术要求。 (1)沥青 上、下面层沥青采用优质道路石油沥青,沥青茂名生产的标号为A级70号,其各项指标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14)的表8.1.7-1“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2)粗集料 粗集料的粒径规格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14)的表8.1.7-7中的要求。面层选用玄武岩,软石含量不大于3%,其各项指标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14)的表8.1.7-6中城市主干路粗集料的要求。 (3)细集料 沥青面层用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14)的表8.1.7-8中城市主干路要求并应满足表8.1.7-9的要求。 (4)填料 填料采用石灰岩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其质量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14)的表8.1.7-11的技术要求,回收粉尘不得再使用。

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范流程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2 术语 2.1.1 沥青的密度 沥青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以g/cm3计。 2.1.2 沥青的相对密度 在同一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的水质量之比值,无量纲。 2.1.3 针人度 在规定鍵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贯入沥的深度,以0.1mm计。 2.1.4 针人度指数 沥青结合料的温度感应性指标,反映针入度随温度而变化的程度,由不同温度的针入度按规定方法计算得到,无量纲。 2.1.5 延度 规定形态的沥青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以一定速度受拉伸至断开时的长度,以cm计。 2.1.6 软化点(环球法) 沥青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或甘油中,以规定的速度加热,至钢球下沉达规定距离时的温度,以℃计。 2.1.7 沥青的溶解度 沥青试样在规定溶剂中可溶物的含量,以质量百分率表示。 2.1.8 蒸发损失 沥青试样在163℃温度条件下加热并保持5h后质量的损失,以百分率表示。 2.1.9 闪点 沥青试样在规定的盛样器内按规定的升温速度受热时所蒸发的气体以规定的方法与试焰接触,初次发生一瞬即灭的火焰时的温度,以℃计。盛样器对黏稠沥青是克利夫兰开口杯(简称COC),对液体沥青是泰格开口

杯(简称TOC)。 2.1.10 弗拉斯脆点 涂于金属片上的沥青薄膜在规定条件下,因冷却和弯曲而出现裂纹时的温度,以℃计。 2.1.11沥青的组分分析 按规定方法将沥青试样分离成若干个组成成分的化学分析方法。 2.1.12 沥青的黏度 沥青试样在规定条件下流动时形成的抵抗力或内部阻力的度量,也称黏滞度。 2.1.13 沥青、混合料的密度 压实沥青混合料常温条件下单位体积的干燥质量,以g/cm3计。 2.1.14枥青混合料的相对密度 同一温度条件下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与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2.1.15浙青混合料的理大密度 假设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全部为矿料(包括矿料自身内部的孔隙)及沥青所占有、空隙率为零的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密度,以g/cm3计。 2.1.16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同一温度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与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2.1.17沥青混合料的表观密度 沥青混合料单位体积(含混合料实体体积与不吸收水分的内部闭口孔隙体积之和)的干质量,又称视密度,由水中重法测定(仅适用于吸水率小于0.5%的沥青混合料试件),以g/cm3计。 2.1.18沥青混合料的表观相对密度 沥青混合料表观密度与同温度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2.1.19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 压实沥青混合料单位体积(含混合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不吸收水分的闭口孔隙、能吸收水分的开口孔隙等颗粒表面轮廓线所包围的全部毛体积)的干质量,以g/cm3计。 2.1.20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1.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 (1)根据道路等级、路面结构层位及结构层厚度等方面要求,按照上述方法,选择适用的沥青混合料类型,并按照表8-22和表8-23(现行规范)或8-24和表8-25(新规范稿)的内容确定相应矿料级配范围,经技术经济论证后确定。 (2)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计算 1)组成材料的原始数据测定

按照规定方法对实际工程使用的材料进行取样,测试粗集料、细集料及矿粉的密度,并进行筛分试验,测定各种规格集料的粒径组成。 2)确定各档集料的用量比例 根据各档集料的筛分结果,采用计算法或图解法,确定各规格集料的用量比例,求得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曲线必须符合设计级配范围的要求,不得有过多的犬牙交错。当经过反复调整仍有两个以上的筛孔超出设计级配范围时,必须对原材料进行调整或更换原材料重新设计。 通常情况下,合成级配曲线宜尽量接近设计级配中限,尤其应使0.075mm、2.36mm、4.75mm等筛孔的通过量尽量接近设计级配范围的中限。对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合成级配可以考虑偏向级配范围的下限,而对于中小交通量或人行道路等,合成级配宜偏向级配范围的上限。 2.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以OAC表示)。沥青用量可以通过各种理论公式计算得到,但由于实际材料性质的差异,计算得到的最佳沥青用量,仍然要通过试验进行修正,所以采用马歇尔试验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 (1)制备试样 1)马歇尔试件制备过程是针对选定混合料类型,根据经验确定沥青大致用量或依据表4-10推荐的沥青用量范围,在该用量范围内制备一批沥青用量不同、且沥青用量等差变化的若干组(通常为五组)马歇尔试件,并要求每组试件数量不少于4个。 2)按已确定的矿质混合料级配类型,计算某个沥青用量条件下一个马歇尔试件或一组试件中各种规格集料的用量(实践中大多是一个标准马歇尔试件矿料总量1200g左右)。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及方法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 案及方法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及方 法 一、沥青透层和粘层 1、施工方案 本合同段有沥青透层71839 m 2,粘层109654 m 2,采用一台4500L 的沥青洒布车施工。 2、施工方法 机械设备配置:沥青透层和粘层施工配备4500L 沥青洒布车1台、8000L 洒水车2台和YZ8G 压路机2台。 3、透层施工 透层宜紧接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结束碾压成型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浇洒。透层沥青选用PA-2慢裂洒布型乳化沥青,透层沥青的用量应根据基层的种类通过试洒确定,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用量为~m 2。如基层完工后时间较长,表面过分干燥,应对基层清扫,并在基层表面少量洒水湿润,等表面稍干后浇洒透层沥青。浇洒前应对路缘石、人工构造物进行保护,以防污染。透层沥青洒布后应不致流淌,要渗透入基层一定深度,并不得在表面形成油膜。在铺筑沥青面层前,若局部地方有多余的透层沥青,应予清除,有遗处则应用人工补洒。 4、粘层施工 待透层沥青晒干后,再用沥青洒布车进行粘层沥青(快裂的洒布型乳化沥青PC-3型)的浇洒,用量为~1000m 2。撒布石屑后,用8t 压路机静压2~3遍,当通行车辆时,应控制车速。在铺筑沥青面层前,如发现局部地方透层沥青剥落,应予修补,对多余的浮动石屑立即扫除。 如遇大风或即将降雨时,不得洒透层和粘层沥青。气温低于10℃时也不宜洒透层和粘层沥青。 二、沥青混凝土面层

1、施工方案 本合同段路面结构组合为4cm厚的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砼+4cm厚的AC-16C中粒式沥青砼(各路段的行车道、主要平面交叉和桥头引道路面)、5cm厚的AC-13C细粒式沥青砼(各路段辅道和次要平面交叉)及4cm厚的AC-13C细粒 6cm厚的AC-16C中粒式沥青砼调平层(原老路路式改性SBS-C改性沥青砼+4cm ~ 面加铺路段)共计90308m2,拟采用1台QB300C强制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300t/h)进行拌和,1台ABG423混合料摊铺机(12m)进行摊铺。 2、机械设备配制 3、施工准备 参加前一工序的验收交接工作,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其高程宽度、平整度、密实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现场监理工程师工序验收的合格签认。下承层表面的卸陷应及时处理,施工前应对下承层做全面检查,建立严格的交接制度。 铺筑一段200m的试验路段,以此检验施工方案、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测定松铺厚度及施工机械性能。并有针对性地收集松铺厚度、压实度与碾压遍数的关系等数据,试验路段结束后,编制试验路段总结报告,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用以指导全面施工。

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工艺流程

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 工艺流程简介 LB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主要工艺特征是:各种成分是分批次计量,依事先设定顺序投入搅拌器进行强制搅拌,卸出搅和好的成品料后,接着进行下一个循环,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作业过程。所谓间歇式,就是指这种分批次计量、搅拌生产模式。 用装载机将不同规格的砂石料铲入对应的冷料仓内;经由变频器控制的(变频器参数根据级配类型、产量和配合比事先设定)皮带给料机容积计量后,经由集料皮带机、上料冷皮带机输送到干燥滚筒。 干燥滚筒以逆流加热的方式将砂石料烘干加热到一定温度(控制系统自动调节燃烧器的火焰),由于滚筒的转动,砂石料被筒内的叶片反复提升、落下,形成料帘,增强了换热效果,并且借助于滚筒的倾角,砂石料在加热的同时不断向前移动;从滚筒出口出来后,连同重力除尘器收集的粗粉一起,由热骨料提升机提起,卸入到热骨料筛分机中。 从烘干滚筒排出的高温含尘烟气首先经一级烟道进入重力除尘器初步净化,其收集的粉末由螺旋输送机送到热骨料提升机的进口;然后含尘烟气进入袋式除尘器,净化后的烟气由引风机直接排入大气。袋式除尘器回收的粉尘由螺旋输送机送到回收粉料供给系统中储存。 通过筛分机将热骨料筛分成五种规格,分别流进五个热料储仓存储起来。按照设定的配比,五种规格的骨料按先小后大的次序分批投入石料计量仓内累加计量;同时沥青供给系统送来的热沥青和粉料供

给系统送来的粉料,分别按设定的配比投入到各自的计量装置内计量。称重完毕后,依事先设定顺序投入到搅拌锅内进行强制搅拌。搅拌好的成品料直接卸到运料自卸卡车中,也可选择卸到成品料提升小车中,经卷扬机提升卸到成品料仓内储存。 控制系统依靠各个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对物料配比、沥青含量、拌合料温等重要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从而确保所产生的拌合料质量能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在整个工艺流程中电控系统还没有连锁保护装置,使设备免遭意外机械事故。 需要说明的是,冷骨料通过皮带给料机的容积计量是预计量,经筛分的热骨料、粉料和热沥青的计量是精确计量。因为有二次计量,它能保证混合料的级配,骨料、粉料和沥青的比例精确度比较高。目前骨料和粉料的静态计量精度不超过±0.5﹪,沥青的静态计量精度不超过±0.25﹪。由于是间歇式搅拌,改变混合料配合比也很方便,可以做到不停机更改或更换配方。 LB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工艺流程图如1-2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