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学专题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教育学专题一:教育是什么与为什么要有教育

教育学的初始问题有二:其一,教育是什么?其二,理想的教育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无法分开。此外我们还要讨论关于教育的起源、历史发展与现代教育的特征。

专题一是上面两个问题的准备部分。主要讨论三个问题:

第一,人为什么一定要受教育?第二,人为什么一定要受由教育者精心设计的教育?第三,人不受这种教育会怎么样?

案例一:英国有一少年,他在计算机方面很有天赋,14岁就为一家电脑公司做编程,薪水比一般职员高很多,为此他放弃了学业。他知道这个领域技术更新很快,竞争也很激烈,但他并不打算工作一辈子。他的人生目标是:三十或四十岁以前挣足养老的钱,然后退休,周游世界。案例一的讨论题:如果你也有这种天赋,你是否会做同样的选择?如果你是这少年的父母,你是否同意他的选择?如果你是这少年的老师,你是否赞成他的选择?如果你是这少年所在学校的校长,你会就此事发表怎样的评论?

案例二:有个家长来找你,他的孩子很聪明,但玩心重,不喜欢学习,怎么说他都没有用。家长知道你是师范院校毕业的,所以想请你做他孩子的思想工作。你也想一试身手,所以答应下来。

最初,你运用心理学有关激发学习动机的知识,与这个孩子交谈。但不久你发现这没有用。因为这个孩子不仅讨厌上学、写作业和考试,而且他好象看透了你的来意,他问你这样一个问题:人迟早都是要死的,为什么还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案例二的讨论题:这个问题你自己想过吗?假定你的理由是:“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但那孩子反问你:你的意思是应该少小总伤悲、老大常享福吗?假定你的理由是: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但那孩子反问你:大家这样,我就该这样吗?假定你的理由是:现实如此,不这样将来必后悔。但那孩子反问你:“你究竟是想让我喜欢学习,还是想让我

被迫学习?”

受教育与人生:上面两个案例的相似之处是,它们都涉及人生的选择问题。不同之处是,我们对后一个孩子前途的担忧,大于对前一个少年前途的担忧。人一生来,就开始接受教育,上学是受正规教育。教育一个人,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目的,但接受教育的理由却只有一个——人生的幸福。什么是幸福?怎样过是幸福?不能理解这个问题,就不能理解人为什么要受教育,从而也就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教育。

现实生活中的受教育目的:请看《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作者是幸福的吗?如果他争取到了更好一些的生活,他是幸福的吗?如果他没有争取到现在的生活,他一定是不幸福的吗?

幸福问题:从人为什么要受教育这个角度看,幸福是唯一合理的受教育目的。但麻烦的是,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即幸福观不同。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可以忽略幸福观的不同之处,只找相同之处。这样,我们就有可能给幸福下这样一个定义:幸福即人在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后,所体验到的、或感受到的愉悦。

人的价值:可以把人的价值分为三个层面:

一是人的生命价值,即人的生物性。

二是人的主体价值,即人的自由和自主。

三是人的自我价值,即人的尊严。

三者具有递进关系:生命价值是最基本的幸福(生命受损,其它价值均受损);主体价值是获得幸福的条件(不自由、不自主,只能由他人赐予幸福);自我价值是感受幸福的根本(没有尊严即没有幸福体验)。自我实现:人的价值的充分实现,也可以理解为人的潜能的充分实现,也叫自我实现。人本主义认为,自我实现是最高的价值追求,是最大的幸福。潜能即人固有的、尚未表现出来的能力,潜能的充分实现的过程,就是发展的过程。教育的一个目的是,促进人的潜能的充分实现,也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如何促进人的潜能的充分实现?或者,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发展?这个问题将在专题一的教育学原理中进一步讨

论。

专题一的教育学原理:个体发展与教育

一、基本概念

人性假设::生物性与社会性

生物性与生俱来。只具有生物特征的人是不完善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论断的要点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他的社会性。

人与动物有一个最大的不同,人生来就是学习动物。人通过学习不断发展,即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这个过程也叫个体社会化。

人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身体的、生理的发展,二的智力的、心理的发展。

人生来就有这两种发展的倾向性。这两种发展的倾向性也叫潜能。

广义的教育与狭义的教育:教育有两种概念,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广义的教育弥散于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其发生背景是广义的环境,即社会环境。

狭义的教育特指学校教育,其发生背景是人工环境,即学校。

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程,首先是个体被文明所教化的过程,这就是广义的教育过程;其次是被学校教育所塑造的过程,这就是狭义的教育过程。

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人在两方面的发展,也叫身心发展。身心发展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遗传,二是环境。遗传又称先天因素,环境又称后天因素。先天因素可以从生物学或生理学上去解释。但后天因素较为复杂。教育学一般把影响人的环境因素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家庭;二是社会文化;三是学校教育。

二、遗传与人的身心发展

遗传的概念人的身心发展首先是一个生物学过程。这个过程又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

遗传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遗传过程,二是遗传素质。前者指亲代向子代传递其生物特征的过程,后者指子代从亲代那里承继的生物特征。遗传素质可分为四级水平:特定特种、特定人种、家族特征、个体变异。

非遗传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胎期环境;二是生产过程。

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都是个体自身无法控制或加以改变的,因此也称先天特征或先天素质。

遗传对人的发展的三方面影响:

遗传提供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可能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可能的发展方向,二是可能的发展程度。

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着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现代生物学的基本看法是,基因预设了个体成熟的机制。格塞尔的心理实验表明,试图越过成熟机制的训练和教育是无效的。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是构成个别特征或个别差异的物质基础。现代生物学的看法是,遗传差异主要由基因排列顺序的不同所决定,此外还包括基因突变、基因排列顺序的倒错等。

三、家庭与人的发展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人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因此也称家庭是儿童教育的摇篮。在影响人的环境因素中,家庭因素是占有先机的影响因素。

成长从模仿开始。教育起源的一种假说是心理起源论。班杜拉的实验表明,儿童行为模式首先是从父母及家庭成员那里习得的(包括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言行举止等)。

儿童的价值观、认知方式,都深受父母的影响。并且在这方面,家庭往往比其它环境因素具有更为持久的影响力。有人称家庭教育为终身教育。

当代教育重视早期教育甚至胎教。今天,不懂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父母是不称职的父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